连平县 :中国广东省河源市辖县

更新时间:2023-08-15 18:27

连平县(英文名:Lianping County)隶属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地处广东省北部、河源市西北部,距离广州市217千米。与江西省全南、龙南县相邻,总面积2275.08平方千米。下辖13个镇,16个社区,159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11月,连平县人口有285224人。连平县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县政府驻元善镇。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山地、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气候主要特征为夏冬长,春秋短,降水季节明显,平均气温20.9℃。连平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矿产种类繁多,被誉为“粤北有色金属之乡”。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连平属百越之地。清宣统三年(1911年)9月,连平改州为县,属惠州府。1949年6月2日,连平县人民政府在忠信长安旅店成立,6月25日,县人民政府迁至元善镇。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仍称连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60年7月,连平县改称和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62年6月,原划给新丰县、和平两县的公社(镇)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仍属韶关专区。1967年6月,陂头(包括贵东)从翁源县划归连平县辖,至此,原连平县境复原。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连平县改属河源市管辖。

自1995年以来,连平县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先后建立了忠信工业、石龙工业邨、三角生态工业园、隆街产业物流园,简称“两园两邨”。此后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引领连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连平县在石龙工业邨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城东产业园开发建设,由此,“两园两邨”变为“三园一邨”。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连平“三园一邨”共引进入园企业154家,其中园区规模以上企业39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92亿元,同比增长42.77%;完成工业固投4.54亿元,同比增长22.04%;税收实际完成3998.02万元,同比增长116.5%。

连平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鹰嘴蜜桃之乡、广东省客家花灯艺术之乡等称号。连平县忠信花灯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历史沿革

命名

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连平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属南海郡龙川县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属南越国地。刘彻元鼎六年(前111)至三国时期,属南海郡龙川县、桂阳郡浈阳县地。东晋时期,属东官郡南齐建元二年至明正德十二年(480-1517),先后属河源县、阳县、龙川县、龙川郡翁源县地。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祯六年(1518-1633),分属河源市、翁源、长宁县新丰县)、和平县地。

明崇祯七年(1634),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镇图、长宁县之长吉图及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二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州治设在元善镇,属惠州府。

变迁

宣统三年(1911)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属惠州路。1914年6月属潮循道,1925年属东江行政区,1936年9月属第六区(区址:韶关),1947年改属第七区(区址:兴宁)。1949年6月2日,连平县人民政府在忠信长安旅店成立。6月25日,县人民政府迁至元善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平属东江专区(区址:惠州)。1952年,改属粤北行政区(区址:韶关)。1956年,改属惠阳地区。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仍称连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59年11月,陂头(包括贵东)划给翁源县辖。1960年4月,隆街镇(包括田源、岭、溪东)划给新丰县辖。7月,惠化、上坪划给新丰县管辖。连平县委、县人委机关迁往和平阳明镇,连平县改称和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62年6月,原划给新丰、和平两县的社(镇)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仍属韶关专区,县委、县人委机关设在元善镇。1963年6月,改属惠阳地区辖。1967年6月,陂头(包括贵东)从翁源县划归连平县辖。自此,原连平县境复原。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县改属河源市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河源市西北部,距离广州市217千米、河源市区102千米。位于东经114°14′44″~114º56′51″,北纬24°05′48″~24°28′08″之间。县境东西长约72.4千米,南北宽约55.6千米,总面积2275.08平方千米。连平县东与和平县毗邻,北与江西省全南县龙南市接壤,南与东源县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相接。

气候

连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主要特征为夏冬长,春秋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季节明显。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42.7小时,年平均气温20.9℃,年平均降水量1048.4毫米。

地质

连平县区域地质构造位于赣闽隆起区与粤桂湘褶皱带的接触处,贵东一大东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东南部。分布有大面积覆盖型可溶岩,厚层易崩解的沉积岩类和变质岩类,第四系土层厚度大, 断裂构造纵横交错。连平县中—中西部,由泥盆纪砂岩夹钙质泥岩,寒武系板岩、碳质板岩,早白垩世砾岩、砂 岩、粉砂质泥岩组成。

地形地貌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境内地形复杂,山丘绵亘,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九连山脉在境内自北分别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平均海拔为693.5米。北、中部多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带,东南部以谷底盆地为主。山地、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县内地貌大致可分为北、中部山地区,西南部丘陵区和东南部谷底盆地区及陂头、内莞镇喀斯特地形区。

水文

境内河流分属东江、北江两大水系。总计大小河流68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8条(东江水系的连平河大席河双头河忠信河、大湖河、高陂河,北江水系的陂头河、贵东河)。六条主要河流(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头河、贵东河)纵横全境。其中东江水系河流有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和大湖河,流域面积1965.5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11%。大小支流57条,其中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42条。北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陂头河和贵浈江,流域面积313.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3.25%。大小支流11条,其中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7条。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良好,全县地下水平均每日涌水量8873.76吨。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计有煤、铁、铜、铅、锌、锡、钨、金、银、磷、石墨、黏土、稀土、陶瓷土、大理石硅石白云岩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花岗石等,是广东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储量较为丰富的一个县,被誉为“粤北有色金属之乡”。

土地资源

根据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县土地总面积3412614.15亩,其中集体土地3224100亩,国有土地188514.15亩;耕地面积306273亩,园地67294.95亩,林地2741681.7亩,草地59011.0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0867.25亩,交通用地32143.05亩,水域67518.3亩,其他土地57824.85亩。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22.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6144.74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5.51万千瓦,可开发量10.1万千瓦。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经县林业局调查发现,县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两栖爬行动物20多种、哺乳动物20多种、鸟类50多种、昆虫100多种。按样地调查及标本采集,县内已发现的主要野生植物有1368种,其中苔藓植物8科8属8种、蕨类36科72属121种、裸子植物5科7属7种、被子植物门152科617属1232种(双子叶植物纲127科489属1022种、单子叶植物25科128属210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2月,连平县下辖13个镇(上坪、内莞镇、元善、陂头、溪山镇隆街镇、田源、油溪镇忠信镇高莞镇、大湖、三角、绣缎)、16个社区、159个行政村。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平县常住人口285224人。其中男性占比50.6%,女性占比49.4%,男女性别比为102.44。年龄构成为,0-14岁占比24.93%,15-59岁占比56.07%,60岁及以上占比19%,65岁及以上占比13.21%。

民族

连平境内居住的主要是客家人。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重要民系,起源于中原地区,由于战乱和人口压力等原因大规模迁徙到了南方。

语言

连平县境内居民主要讲客家话。客家话是连平境内最主要的汉语方言,县境内说客家话的人占绝大多数。忠信镇内客家方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偏近梅州市客家话语音的客家话,另一种是接近河源话的客家方言 (当地人称为 “蛇话”),说这两种话的人相互杂居。

经济

自1995年以来,连平先后建立了忠信工业邨、石龙工业邨、三角生态工业园、隆街产业物流园,简称“两园两邨”。最早的工业园区是1995年建立的忠信工业邨和2002年在县城建立的石龙工业邨。2005年9月,为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步伐、促进东西两翼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兴建连平县生态工业园。随着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的开通,2011年在隆街镇建立了产业物流园。2022年,连平县在石龙工业邨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城东产业园开发建设,由此,“两园两邨”变为“三园一邨”。分别为:县生态工业园、县产业物流园、县城东产业园、忠信工业邨。

2022年连平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0.26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3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7.06亿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0.16亿元,同比下降1.2%。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2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从分行业看农业、牧业对农林牧渔业增长拉动较大,农业产值、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2%、11.3%。2022年工业增加值18.94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2.8%,持续保持增长。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9%,降幅比1-11月收窄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7.0%,降幅比1-11月收窄1.4个百分点。202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9亿元,同比下降1.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7%,降幅与1-11月基本持平。2022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剔除留抵退税),同比下降3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8亿元,同比下降0.9%。

2023年,连平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62035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1035万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0706万元,同比增速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0294万元,同比增长6.4%。

社会

教育

交通

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汕昆、武深、龙河高速和国道105线、358线、省道253线贯穿境内,为国道105线和大广高速公路入粤第一县。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遗民俗

市级非遗民俗

县级非遗民俗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传统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忠信花灯起源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自宋元以来,来自中原的部分人在忠信地域落居后,还带来了浓厚的中原花灯文化。在与当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使忠信花灯有了艺术装饰,赋予了新的内容,形成了忠信花灯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发展,忠信花灯融入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花灯文化,经老艺人或有识之士的改良、更新和创造,花灯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已有了灯盖、灯身和灯裙,整个花灯下圆上方,呈圆柱形。忠信花灯制作以竻竹、苗竹、大红纸、绿色纸、白纸和金纸为主要材料,集扎、削、钻、刻、剪、印、画、糊、裱等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民间一般分扎架、剪纸、描画、裱糊四道工序,以红色为主色调,带有喜庆性和乡土特色的民间灯彩艺术。忠信花灯有十多种,分别为宫廷灯、缭丝灯、参灯、状元灯、秀才灯等。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品种已失传或正在整理中,如骑龙灯、鼓灯、娘娘灯等。2006年,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饮食

九重皮

九重皮是流传于连平县城、溪山镇隆街镇一带的民间特色小食,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软质食品,美味爽口,由于其制作时是由九重米浆叠加蒸熟而成,所以民间又叫九重皮。相传按照古时习俗,九重皮一般在重阳节这一天作为主要小食进行制作和食用,在本县溪山镇一带习惯在九月十九日(农村小节气)制作九重皮小食,九重皮的“九”谐音“久”,民间有蕴含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是一种吉祥寓意。有些地方把九重皮当作祭祀祭品,供奉祖先,以尽孝道;现在有些人盖新房,其亲戚也用九重皮来道贺,寓意新建楼房“层层高”和家庭兴旺富裕。九重皮制作过程:选料、浸米、磨米浆、调浆、蒸米皮、切块、添加食用味料。溪山九重皮于2011年4月被列入连平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陂头米粉

陂头米粉是连平县陂头人制作的传统食品,主要产于陂头镇夏田村,采用当地精选优质大米,不含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是纯有机绿色产品。陂头米粉起源于何时,已难于考证,但在传承谱系中,亦可推断起码有100多年的历史。陂头米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特有浓郁的乡土本色,其制作工艺一直以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而传承下来。陂头米粉制作的主要原料是优质大米和水,制作器具包括:桶(用于洗米、浸米)、磨石(人工拉力磨或电磨)、米浆桶、大铁锅、蒸面、面托(蒸面盘)、油刷、竹刀(一般用竹片)、滚面筒、大竹笪、小竹笪、切面刀(或切面机)、择面和团面台等等。制作工序包括:选料、浸米、磨浆、蒸面皮、晒面皮、泡面、压面皮、切面、择面、团面、晒面等十一道工序。陂头米粉制作工序看似很简单,但实际操作是有很多讲究的,制作技艺全凭长期的实践经验操作的积累。陂头米粉制作技艺于2015年3月被列入第五批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连平八盘

连平八盘是指由具有连平风味的八道菜肴组成的一种菜名,其主要有红薯粉丝、酿豆腐、白切鸡、豆腐丝肉丸、红烧猪肉、焖鱼、酸菜炒猪肠或时菜。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习俗,也是连平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平八盘分布于连平县元善镇。2009年10月,连平八盘被列入河源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坪黄粄

上坪黄是一种用米配制纯手工制作的食品,是上坪人过年必备的年货。上坪黄粄制作的主要原料是上坪粳米和黄粄柴。上坪粳米是一种普通的水稻品种,米质香软可口。黄粄柴主要是指吊茄树枝或下竻眼树枝。上坪黄粄的制作工序有十道:选料、烧灰、滤水、淘米、浸泡、磨浆、煎煮、蒸粄、捶粄、做粄。上坪黄粄于2018年5月被列入连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大湖手打肉丸

大湖手打肉丸是连平县大湖镇著名的小吃,从其发源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大湖手打肉丸肉质细腻,口感特好,具有爽口清甜、鲜香美味、劲脆弹牙、唇齿留香的特点。大湖手打肉丸以猪肉为主要原材料,其主要制作方法有选料、切片、捶打、和肉、出丸等五道工序,从选料到制作看似简单,其实极有讲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大湖手打肉丸食用时将肉丸及原汤一起下锅煮沸(2—3分钟),加入葱花、胡椒粉即可享用。这时的肉丸口感爽脆,肉质细腻,味道清甜,弹性十足,且丸中带汤原汁原味,鲜香可口。大湖手打肉丸制作技艺于2018年5月被列入连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大湖麻橙

大湖麻橙是大湖镇民间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食品,主要分布在大湖镇五禾村。五禾麻橙精选优质黑芝麻、白糖为主要原料,用传统的配方精心配制,通过炒熟芝麻,白糖煮熬成膏汁,拌均匀后压制砌成小块,香味扑鼻,风味独特。大湖五禾的特色麻橙,在每年的大年十二、十三两天上灯喜庆之日做好放在一个托盘里,插上荷兰豆花和柏叶,大家敲锣打鼓端往祠堂,以告慰祖先。其寓意多子多福,百子千孙和芝麻打花节节高的美好祝愿。大湖麻橙与吊灯习俗相辅相成,是吊灯习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客家习俗文化有一定意义。大湖麻橙于2018年5月被列入连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大湖柴火炕花生

大湖柴火炕花生清脆可口、口味醇香,有一种独特的烟熏香,是大湖镇独有的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吃,也是客家人的特色食品。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连平县大湖镇盘石村四角楼和油村的何新屋。主要原料为花生,制作程序有选料、蒸煮、挑选、炕制等四道工序,其中炕制程序最为重要。大湖柴火炕花生制作技艺于2018年5月被列入连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连平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质”,是“广东省生态县”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连平老八景” 为西山瀑布、圣迹苍岩、丹灶松、戈罗耸翠、南楼野眺、龙潭喷雨、梧峰樵唱、仙塔遗踪,现存的有西山瀑布、圣迹苍岩、龙潭喷雨、戈罗耸翠、梧峰樵唱。“连平新八景”为圣迹苍岩、黄牛仙峰、银梅峰林、西山瀑布、新河泛绿、上坪桃源、戈罗耸翠、六祖禅踪。

陂头岩洞

陂头岩洞地处韶关市、连平、全南县三角地带,地属石灰岩地区,奇峰异立,花木扶蔬。在陂头镇府超过3平方千米范围内有数不尽的天然溶洞,洞内石笋钟乳石、石幔千姿百态,洞外古木婆娑。风光秀丽,气候适中,冬暖夏凉,景致各不尽同,险奇秀并存。上岩、下岩两个岩洞相距约100米,因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故名。两洞的地面皆成长方形。其中上岩洞内面积1600平方米,下岩洞内面积1200平方米。两洞高度均为6米。1939年(民国28年),它们被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修整为军事仓库。1948年(民国37年),这两处军事仓库搬迁至江西省后,上、下岩废弃。

圣迹苍岩

圣迹苍岩景区由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色,天然雕琢的溶洞奇观、四季飘香的珍稀果园三部分组成。神秘梦幻的地下河流构成景区独具魅力的突出亮点。2000年,该景区被省旅游局推荐为全省百家“旅游观光新亮点,休闲度假好去处”的著名景区之一。

上坪桃园

上坪桃园景区位于105国道边,距县城25千米,北往“自古武当一条链”的江西小武当,南至连平八景之一的“圣迹苍岩”风景区均15千米。“十里桃花,万亩果园”。该景区以九连山万亩水蜜桃基地为依托,自然景观与观光农业完美结合,形成“农旅合一”的鲜明特色,具有观赏、习技、参与、科考等旅游功能,给都市人开辟了一片接近自然、体验农业的乐土。“二月赏花,七月品果”,景区给游客予奇趣、异趣、野趣、尝趣。每年七月上旬景区举办的“蜜桃品尝节”,只要花上几元钱,便可一试亲手摘尝蜜桃的乐趣。

代表人物

颜希深

颜希深(1729年——1780年),字静山,号若愚,广东连平元善镇人。贡生出身。清乾隆曾任山西太原府同知,泰安市、济南府知府,山东督粮道,四川、江西按察使,福建、江西、河南省布政使,湖南省云南省贵州省巡抚,加节制通省兵马衔,县民部待郎等职。赏花顶戴。颜希深自幼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立志长大做一名清官。出仕以后,"法尚清平,政绩卓著"。初任山西太原府同知时,恰遇爱新觉罗·弘历巡视五台县,他奉命办理行营事务,因"毫不扰民"而升山东泰安府知府。在泰安府期间,他"建设考棚,筹办书院,严察澄漕浮收之弊",赢得较好政声。颜希深调任山东省督粮道后,把其母何太夫人安置在德州任所奉养。其间,适逢德州大雨成灾,灾民颠沛流离,嗷嗷待哺,而颜希深公差未返。何太夫人得知灾情后,冲破阻力,果断地动用官库公粮,开仓放賑,救活了十几万灾民。翌年,乾隆皇帝到山东巡视时,召见何太夫人母子,嘉勉其开仓賑灾事,并封何太夫人为一品太夫人,升颜希深为贵州省巡抚,加节制通省兵马衔。后颜希深连同其子——任直隶总督颜检,其孙——任闽浙总督的颜伯涛,成为"一门三代四督抚(子检、孙伯焘、以均官至总督),五部十省八花翎"的显赫世家。其事迹载入《汉族名宦列传》一书。著有《静山奏议》及诗文集。

练廷璜

练廷(1798-1851),字笠人,广东连平县人,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5)科拔贡朝考二等,进士,先后任丹阳市、元和、长州、嘉定区宜兴市常熟市、吴县、上海市等知县,道光皇帝曾三次诏见他,欣赏其书法与才学,后升授松江知府

练恕

练恕(1821-1838),字辛福,号伯颖,练廷璜之子。少年时代致力历史学研究,颇具天赋,有"神童"之称,十八岁因病早逝。有史学专著《后汉卿表》《五代地理考》《北周公卿表》《西秦百官表》四篇,被收进《二十五史补编》。

获得荣誉

连平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县城”“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第二个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广东省卫生城镇”“广东省生态县”“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客家花灯艺术之乡”“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广东省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县”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