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浙江省海宁市东山

更新时间:2024-09-21 04:28

东山亦称沈山、审山。在海宁市硖石街道之东。高88.9米。因位于镇东,与西山(紫微山)隔水相对,故名。

景观

东山有不少名胜古迹,如智标塔、顾况读书台、刘令(唐代诗人刘长卿,曾为海盐县令)读书台、秦皇(或误作钱镠)磨剑石、葛洪炼丹井等。山麓还有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辞通》作者朱起凤之墓,以及著名收藏鉴赏家钱镜塘之墓。今山上有建国后新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相传始建于东晋、曾载于南宋咸淳临安志》的智标塔毁于1969年12月26日,2004年12月28日重建落成,原塔基地宫中出土了舍利子等60余件宋元时期的珍贵历史文物。

历史

东山与西山,旧时合称石山,或云即古之夹谷姓。一说系秦始皇所凿分。据宋嘉定《图经》云:“宋临海、南阳市二郡太守沈景葬此。唐属苏州海盐县李晔大顺中割归杭州市,即今盐官县硖石镇之东山。”宋《咸淳临安志》称:“审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高五十三丈,周回七里三百步。汉审食其墓其间,故名。有僧崇惠庵,基土皆五色。有僧智标塔,秦皇磨剑石。有灵池,水旱不盈涸。”至元《嘉禾志》则云:“沈山,一名审山。……旧经云:宋临海南阳太守沈景葬此,因名。”审山之称,相传以山有汉代审食其墓得来,旧志已辨其非。嘉庆重修《一统志》称:“沈山,在海宁州东北六十里硖石街道,东接海盐县界,土人呼为东山,……或以为审食其葬处,故名审山,误也。”故一般均从“沈”不从“审”。东山亦为浙西名山之一。据清《杭州府志》记载:“沈山,唐属苏州市之海盐县,李晔大顺中(890-891年)割归杭州。”建国前,山之东、西两侧,分属海盐海宁市两县。1958年11月,海宁、海盐两县曾一度合并,后虽又分置,但原属海盐县的狮岭乡划归硖石人民公社,东山始全部归属海宁。

蒋光煦《东湖丛载》引《天下金石志》载:“海宁审山有吴大帝(按:指三国吴时孙权)判字”。今已不详其处。明代著名历史学家、《罪惟录》的作者查继佐曾结庐于此山之万石窝,并以“东山”为其别号,晚年寓居杭州铁冶岭,卒后归葬于此。现代著名电影艺术家史东山(硖石人),原名匡韶,其易名亦本于此,寓热爱故乡山川之意。硖石东山,旧时以其自然景色著称,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曾专程至此,作有《登硖石东山》一诗。自唐朝顾况以来,历代众多的文人学者,如高启胡奎祝允明王世贞、苏平、张宁、陆嘉淑、朱一是等,都曾到过硖石东山,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传说

秦皇开山

据明赵维寰《宁志备考》、清代范骧《海宁县志略》及周广业《宁志余闻》等地方典藉考证,则认为硖石山是西山与东山的合称。据旧志云:“峡石本两山相连,相传秦始皇时凿开,遂分为东,西二山。”似以后说为是。

浮石传说

东山怪石浮出水面,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称奇。但不少老海宁市则告诉记者,东山怪石能浮出水面,早就成为“海宁二绝”中的“一绝”了,“外地人觉得新鲜,年轻人觉得新鲜,但硖石街道的老人们都是知道的,而且以前这种石头还要多,人人都能讲一段和它有关的故事呢!”

常来东山散步的海宁市民钱先生说,他小时候在东山见到这种怪石时,就听人说这种石头是海宁的宝贝。传说北宋太师蔡京当年曾借“生辰纲”之名,将这种石头和西山“沉芦”一起搜集到自己的家中。后来,又听说徐志摩史东山小时候上东山玩时,就非常喜欢这种石头,还经常捡来送给朋友呢!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