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鸻 :飞行能力强的迁徙性小型涉禽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5

东方(拉丁学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 W. Sm.),又称东方红胸鸻,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鸻,与里海鸻有密切关系。

形态特征

东方鸻成鸟(繁殖羽):雄鸟的额、眉纹、面颊、喉、颏、颈白色;头顶、枕部及上体灰褐色。飞羽、初级覆羽黑褐色。尾羽褐色,向端部逐渐变深;外侧尾羽外白色,所有尾羽末梢亦为白色。颈下的淡黄褐色过渡至胸部为栗色宽带;其下缘具有明显的一条黑色环斑带。腋羽褐色,具狭细的白色羽缘;翼下覆羽烟褐色。腹部白色。雌鸟的面颊污棕色,眉纹不显;胸带沾染黄褐色,其下沿或无黑带。成鸟(非繁殖羽):头顶、眼先、耳羽褐色微沾黄色。额、眉纹、喉、颊淡黄色。上体包括后颈和翼上覆羽灰褐色,多灰白色或米黄色羽缘,呈现鳞状斑。外侧初级飞羽羽干白色。下体除胸带为黄褐色,余部白色。亚成鸟:似成鸟的非繁殖羽。但是上体与翼上覆羽的羽缘沾更宽阔的灰白色或黄色。胸部黄色,具灰褐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腿黄色或橄榄灰褐色至淡色。在红胸鸻属中,这种鸟相对较大,腿长,翅膀长。大小量度:体重♂80-95克;体长♂220-255毫米;嘴峰20-25毫米;翅♂162-183毫米,♀168-179毫米;尾59-70毫米;跗♂45-49毫米,♀43-47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干旱平原、山脚岩石荒地、盐碱沼泽、草地和淡水湖泊与河流岸边,有时也远离水域,冬季多出现在海湾、滩涂、河口地带和海岛。繁殖于蒙古、俄罗斯东部和满洲的干旱草原、沙漠、干旱草地和盐田。非繁殖季节栖息地包括草地、盐田和沿海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池周围和辽宁省的荒瘠无树草原及沙漠中的泥石滩。迁徙经中原地区东部但不常见。常单独和成小群活动,迁徙和冬季期间亦集成大群。多在水边浅水处和沙滩来回奔跑和觅食。奔跑速度甚快,飞行亦很有力,快而高,时常常突然转变方向。性甚机警,警觉时常常上下晃动头。有时一只脚稍微弯曲或抬起,仅用一只脚站立。于多草地区、河流两岸及沼泽地带取食。食物主要以昆虫为食。叫声为尖哨音kwink,上飞时重复响亮的chip-chip-chip。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澳大利亚、中国、圣诞岛印度尼西亚、蒙古、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东亚区)、所罗门群岛东帝汶越南

游荡:文莱科科斯群岛斐济、格陵兰、印度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帕劳菲律宾塞舌尔新加坡斯里兰卡、中国台湾、泰国瓦努阿图。在新几内亚岛很少见;偶尔飘到新西兰和欧洲四次(芬兰挪威瑞典荷兰)。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诺尔、呼伦贝尔湖赤峰市、查干诺尔、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梁素海黄河以北、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繁殖鸟);华北和华东各省,河北省(渤海湾菩提岛)、北京(良乡大石河)、天津市渤海海峡山东省聊城市庙岛群岛)、江苏省盐城市)安徽、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瓯海区平阳县洞头区),长江流域,湖南(长沙湘江)、江西(鄱阳湖),至四川东部(南充)、重庆、广西(瑶山、沿海红树林地区)、广东(沿海)、福建(福州市)、台湾(兰阳溪口、台中大肚溪口)、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旅鸟)。

2023年6月,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发现了东方鸻的身影,这标志着在白洋淀观测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类已增加至254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8种。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5月,返回迁徙地时开始形成对。鸟巢建在地面上,筑成一个浅浅的杯形,通常在牛蹄凹印中营巢产卵,十分简陋,巢内充满了植物和植物碎片。每窝产2枚卵,夜间由雌鸟独自孵蛋。在繁殖季节,成鸟飞出觅食,留下的蛋或小的无人值守。这种鸟的繁殖并没有受到太多研究,但它是在地面上筑巢。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大约90%的东方鸻会南迁到澳大利亚过冬,据估计该物种可能有160,000只个体。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