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用光 :清末雅峰书院主持

更新时间:2024-09-20 17:14

严用光(1826-1909),字国华,号月舫,浙江处州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小左村人。23岁考中拔贡,全省第一,入“候选教谕”。后两次入京会考,虽文风犀利,力陈要务,仍未及第。愤然辞去京城友人的举荐,浪迹天涯二十多年,寄情于山水,写下大量诗篇。50岁受景宁县衙邀请,回归故里,主持雅峰书院(景宁当时最高学府),过起教书育人的生活。期间,总《景宁县志》,并编辑整理出自己的诗集《述古斋古今体诗》8卷,《诒谷堂诗稿》2卷。1909年3月病逝于小佐。

人物简介

清同治十一(1872)年总纂《景宁县志》。年逾六旬,手不释卷,享“耆年督学”之誉。生平勤于诗文,著《述古斋古今体诗》八卷、《诒古堂诗稿》二卷、训导张维翰序云:“读其诗可知其人”。晚年撰《惠明寺茶歌》,有“二公不到南泉地,坐令异卉嗟沉沦”、“此山僻在东南奥,抱奇孕美无由伸”之句,抒发怀才不遇的心境。

景宁诗人

严用光为清末著名诗人,浙江省“拔贡第一”入省教谕。严用光在《惠明寺茶歌》中,对惠明寺附近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诗曰:“古柏老松何足数,山中茶树殊超伦,神僧种子忘年代,灵根妙蕴先春。……滋云蓄雾玉泉液,嫩芽初出含清真。寒食节清明节都过了,采焙谷雨趁芳辰。”

人物生平

严用光先生作为静宁族自治县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对地方上的文学、教育、邑志、族谱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新觉罗·旻宁已酉拔贡,全省第一,入“候选教谕”。后两次入京会考,虽“文风犀利”“力陈要务”,仍未及第,愤然辞去京城友人的举荐,浪迹天涯二十多年,寄情于山水,写下大量的诗篇。同治五年(1866年),受景宁县衙邀请,主持雅峰书院,亲督教席,同治十一年(1872年)总纂《景宁县志》,年逾六旬,手不释卷,享有“耆年笃学”之誉。他一生著有《述古斋古今体诗》8卷(现存2卷)、《诒谷堂诗稿》2卷,他的诗清新脱俗,在“模山范水”中总是着眼现实,抒以感慨,纵横议论。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春,严用光出生在大际乡小佐村一个以“读书为主、兼务耕农”的乡绅家庭。严家的祖先应追溯到汉代名士严子陵,现存当地的清未版《严氏家谱》里记载,北宋名臣范仲淹出任睦州知府时,因崇尚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建造了子陵钓台和子陵亭,并写下了《严先生祠堂记》,从此,严子陵名闻遐迩。到了第八代严家子孙,为避战乱,纷纷南移,其中一支成员逃到今大际乡小佐这个莽源的山沟里安顿下来,休养生息。到了启上(公)这一代族人已逾30人,就是这个启上公,娶大际梅氏为妻,生下发宝(公),启上42岁卒,梅氏时值25岁,带着5岁的发宝(即严延望)宁节62年,含辛茹苦,教子以诗礼,培养儿子成家立业。爱新觉罗·旻宁十七年(1837年),道光皇帝圣旨钦命,在小佐村建起梅氏节孝牌坊,以励后人(圣旨牌至今还存在小佐),严延望聪颖过人,秋岁拔贡,从此,小佐严家开始发迹。严用光的父亲严克已,虽然没有像祖父严延望那样桅杆顶天,但酷爱诗文,藏书“百卷”,孝子有方。严用光的童年生活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的混浊时代,由于身处仿佛“与世间隔”的穷乡僻壤里,浓浓的封建家庭文化的熏陶,加上“桃花源“式自然风光的感染,使他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

严用光7岁入塾,开始了漫长而又单调的私塾生涯,“之乎者也”中,他频频涉猎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吮吸涵养。17岁那年正好是大考之年,踌躇满志的严用光获知消息后,匆匆赶到80多年华里远的县城应试,可是,县试已经在他赶到的前一天结束,初出茅庐的他被“泼了盆冷水”似的怏怏而回,这可是五年一考啊!18岁那年,父亲重病卧床不起,又遇“割地赔银”的沦落时代,赋税加重,家境每况愈下,以至于每日三餐发愁的地步。严用光在逆境中没有放弃追求,愈发坚定意志,22岁那年又逢大考,过了春节,他索性携带衣物书卷,在书童的陪伴下来到县城,从容应试,秋季开考获全县第一。接着又参加处州府试,又荣第一。次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赴杭州市参加省试,竟蝉联全省桂冠,拔贡入“候选教谕”,可谓所向无敌,春风得意。大际小佐也着实热闹了一番,在喜笑颜开中,象征当时高级知识分子身份的第二根桅杆在小佐树立,杆顶那银球在太阳的照射下熠发光,那光芒足以透射一片片密林。

24岁上京赶考,是严用光最艰难的日子。南方太平天国运动风云乍起,北方鸦片战争百孔千疮,那时候,盗匪四起,路有饿尸,渡长江、过黄河,路之遥远,困难可想而知。轿舟费急,他靠写字卖诗,同行相公绫罗绸缎,大鱼大肉,他则衣冠干净得体,每餐佐以咸鸭蛋腌制咸蛋),原来这个蛋是严家特制的,在壳上开小洞,去其黄白,将猪油、盐和姜末炒熟填壳中,可以长食不竭。“一个腌蛋走天下”原是秀才掩饰其“寒酸相”之举,却也流芳百年,成为佳话。京试开考,“八股”应付,随庸附和,粉饰太平,这是规矩。严用光却一改常态,“文为事而做”、“痛陈时弊”、“力主图强”关乎起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他看来,县、府、省的考官大凡刚愎守旧,在他们那里“超常规”发挥,等于自毁前程,而京城则不然,教官应该是些贤明的大学问家,爱才惜才,况且逆耳之言有助国事。发榜时,主考官虽惜其“才气过人”,但还是“含涕割舍”,一同赴考及第的阔少们,私地里为他募集了100两白银,想通过熟人渠道,为他弄个“顶戴花”的身份,却遭到严用光的谢绝,愤然离开京城,然后过起长达20年之久的漂泊生活,咸丰十年(1860年)严再赴京赶考,又因廷误考期而未能如愿。

1864年3月,湘军朋友举荐鼻祖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左宗棠率军攻克杭州市太平军,曾有朋友举荐严用光入省衙当差,严还是辞而不就,直到50岁,才受景宁县衙邀请,回归故里,主持雅峰书院(景宁当时的最高学府),过起教书育人的生活,其间,总纂《景宁县志》,并着手编辑整理出自己的诗集《述古斋古今体诗》8卷,《诒谷堂诗稿》2卷。1909年3月病逝于小佐,享年73岁。严用光生育二子,长子严思正,同治八年贡生,次子严思异也学有所成。

文学成就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严先生为自己即将付印的诗集题序时称:年幼即能朗咏,每每应景,总能朗朗上口。两次科举受挫,40多年的漂泊生活,加上当时文坛诗歌盛行和自己为此付出的巨大艰辛,使他成了一个多产作品的诗人,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诗歌艺术特色。

现相聚2卷《述古斋古今体诗》(又名《居易轩诗集》)收录了各个时期所著诗歌200多首,估计他一生写诗1000多首。民国版《景宁县续志·艺文卷》中选录了最具代表性的13首诗歌,如《惠明寺茶歌》、《鹤溪怀古》、《孟公楼》、《题江心小景图》、《北上扬子江》《黄河》、《富春钓鱼台》等。

时任景宁训导的张维翰为严用光诗集作序,称严的诗“迥异流俗,至其志和音雅,温厚端庄之气,粹然一见于诗”。还说:“读其诗可知其人”。从思想内容上看,他的诗主要分状景鸣物,怀古抒情和风化教育三大类。

严用光的诗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壮景鸣物见长。《景宁县志·人物卷》称严的诗“纯乎唐音,尤与王(维)孟(浩然)为近”,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诗中倾注了诗人对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由衷的挚爱。如《夏日田家词》:

缫车未歇正分秧,四月乡村农事忙。

插后南风吹几日,蝉鸣又报稻花香。

把诗歌触角伸向农民,这在当时难得一见,不失有陶渊明“但道桑麻话桑麻”的风范。

在众多严诗中,《惠明寺茶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古柏老松何足数,山中茶树殊超伦。

神僧种子忘年代,灵根妙蕴先天春。

诗的开头就把惠明茶的生产环境、历史成因作了描述,在诗人为此放歌后的若干年,惠明茶一举获得巴拿马共和国万国博览会金奖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在写惠明茶深处苍雾之中时说:

“此山僻在东南奥,抱奇孕美无由伸”。

这不正是诗人怀才不遇的真实写照吗?但是他没有由此沮丧,而是坚信有朝一日能像惠明茶进贡入宫一样。

“入京马上争矜贵,黄封红裹呈枫宸。”

诗人的内心总是充满矛盾的,“二公不到南泉地,坐令异卉嗟沉沦。”相传严用光第二次入京会考延误考期后,意志开始消沉,终日闷酒消愁。命运单纯靠抗争,而忽视一定的成材环境也是枉然的。之后,他远离科考,寄情于山水,因此,在大量的怀古抒情诗中,写古人、古迹,都折射出诗人淡淡的哀愁。在《黄河》中,诗人写大禹治水,“大禹八年功竟收”,可自己在茫茫人生路上,又何尝不要“寻源有路探星宿”啊!

其风化教育诗比其他内容的诗,其艺术性稍显逊色。

为人处世

古人云: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也。严用光的一生大体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动荡的岁月,那个时代,人们常常学会从方方面面约束自己的个性,于是隐逸之风盛行,一时间江南变得格外沉静,但现实又迫使他无法安于现状,待价而沽,于是,他在泛泛而游,频频交往中,更多地体验到人情之冷暖。他的诗细腻之处如潺潺流水,恢弘之处则气吞万里如虎,这正是其性格的体现。

《县志·人物卷》里说他“器度宽阔,蔼然如春,而操履严洁若秋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事例中看出严用光的为人。

在治家方面,小佐严家家风是远近出了名的,不用说严家三代拔贡威震一方,就单说写进《严氏家谱》里的家规家法,即便是当代人看了也会为之一“惊”。例如家规中规定,不得聚赌、不得斗殴、不得焚烧山地、不得盗卖山场等,在家法中对尊老爱幼,鼓励读书等都有条目,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家法中明文规定:不得溺弃女婴,封建社会的一个小村,就提出如此的“民本思想”,何其进步。在治家上,严用光更突出“严”“爱”兼用。他的两个儿子基本上是跟母亲长大的,大儿子思正后来在回忆家父时说:“父亲给他们兄弟的是一种精神,是这种精神支撑他们成人立业。

在治学方面,严用光显得严谨有序。他主持雅峰书院十多年,励精图治,文风蒸蒸日上,人才辈出,培养出一批像叶乙照、柳景星、潘文藻、叶复平、严思正等景宁“君子”。

雅峰书院历经沧桑,几度散垮,严用光入主该院时,“膏火难以难计”(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十分严重),严即从整顿院治入手,出台相应的社会集资办学的“优惠政策”,多方游说,落实书院征租田亩,还筹措一笔资金,除付清“欠资”外,将学院修缮一新。接着向社会网罗教学人才,并着手整顿文风。当时,书院文风萎靡,吟风弄月,迎合溜须充斥文中,严大加修整,还大胆提出文章诗歌“记事载道”的主张,一时间书院“文风蒸蒸日上,可拭目观矣”。

他在书院做到为人师表,在社会,他的人品更是有口皆碑。清光绪三年,小佐族人提出严氏祖先凡零散在外的尸骨合葬一座祖坟。合墓那天,一个年长老道的族人因吉日犯“冲”,没有上山,他只是站在村口,指点某穴是,某穴不是,结果,不明情况的族人把别的村没人认领的“骨罐”也背来了,几百个罐子掺杂了一起,分不清哪是祖先的哪个是外村人的。怎么办?严用光当即提出将他们全部合葬,就权当都是严氏祖先加以供奉,流传至今,用光“合葬千人坟”在当地成为美谈。

严用光两度京城落榜时,都有朋友或同学举荐,向他伸出温暖之手,可他总以“学尚未成不受禄”为由婉言谢绝,但每遇高尚寒仕有求于他,他都慷慨接济,有的还奋力推荐。据史料记载,景宁畲族自治县就有30多个读书人受过他的资助或引荐。一生无偿为处州各地乡里题写桥联、碑记180多处。他死后,墓葬澄照大赤,抬棺途经20多个村,所到之处,老幼夹道泣送。

参考资料

畲乡老干部积极研究严用光诗歌文化.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01-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