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半岛 :位于西南极洲的大半岛

更新时间:2023-11-17 16:37

南极半岛亦称帕默半岛、格雷厄姆地或奥伊金斯领地。北隔97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岖的山地和冰雪高原。南极洲半岛是南极大陆最温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雨量可达500-600毫米,局部地方有时能达到900毫米,有“海洋性南极”之称。

简介

南极半岛位于西南极洲,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南纬63°)的大半岛,东西濒临威德尔海别林斯高晋海,近海有宽广的大陆架,东侧有菲尔希纳陆缘冰。北隔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岖的山地和冰雪高原。南极半岛属于新生代褶皱带,基岩起伏不平,海拔5140米的文森山是南极洲的最高峰。海岸曲折,近海岛屿很多。通过海底山脉可将南极半岛—南奥克尼群岛—南桑德韦奇群岛—南乔治亚岛—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连成—蟠龙式的连续相接的山系。半岛及附近岛屿蕴藏着丰富的锰、铜、、金、银、铬等矿产。南极洲半岛是南极大陆最温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雨量可达500~600毫米,局部地方有时能达到900毫米,有“海洋性南极”之称。西海岸新区有较多的“绿洲”,生长着少量维管植物苔藓植物地衣藻类,动物和鸟类也较多,故南极半岛有“南极绿岛”之称。

南极半岛原为南美洲的延伸,与南美洲之安第斯山脉(Andes)有极近似的地质状况,含有火山弧侵蚀的遗迹而多沉积岩。它的西海岸地区天候较不严酷,故有较多土壤,且其年代较年轻。又因有较多野生动物之活动,所以它含有丰富的腐植质。

形成

南极大陆原为一称作刚瓦纳大陆块的一部份,它是个多岩石的陆地,其最古老的岩层,可达约30亿年以上。有数个知名的无冰地区极富科学研究价值。

1912年,德国的气象学家华格那(Alfred L.Wegener)即提出一“大陆板块漂流理论”。他认为原本在地球南面,有一称作“刚瓦纳(Gondwana)”之超级大陆块(Supercontinent),它包括今日之南极大陆,大洋洲新西兰,非洲,南美洲印度。当今的地质学家认为,大约在1亿800万年以前,刚瓦纳大陆块开始慢慢分裂漂离,而形成今日以上之各大陆,亚南极洲陆块及岛屿等,南极大陆约在4,500万年前漂流到南极点附近成型,且环绕四周强烈的南冰洋洋流,将其与较暖的北方海洋分隔,而开始极剧冰冻成所谓的“冰川冻土”之地。纽西兰和澳洲约在9,600万年前,最后才从刚瓦纳分裂出来,今天各陆地,仍然以每年1至6公分的速度再继续漂离。

科学家们曾分别于陆地发现同样之岩石,矿物,动植物化石,甚至海底陆地的地磁型态。於南极大陆之恩德比领地(Enderby Land)之海岸一带,与印度半岛东岸及斯里兰卡一带有极为相同之结晶岩。新西兰大洋洲塔斯马尼亚州南美洲阿根廷发现同样的树林。而在今日南极洲大陆上之南极纵贯山脉,可发现与澳洲,纽西兰,印度,南美及南非有相同的动植物化石。另外,在以上不同陆地上,当冰川退却后,可发现来自3亿5,000万年前之冰河时期所遗留下来之相同的沉淀物

南极条约系统

这个别名为“南极俱乐部(Antarctic Club)”的条约,现在有大约占世界总人数90%之42个国家成为其签约国。其中由前述之12个原签约国及在南极地区“设有研究基地并进行积极的科学研究活动”的签约国组成南极条约顾问国(ATCP),他们在南极条约顾问会议中均拥有投票权。现今共有27个南极条约顾问国,其15个非原签约国如下:(括号内分别是其签约与晋入顾问国之年月)波兰(6/1961,7/1977),荷兰(3/1967,11/1990),巴西(5/1975,9/1983),德国(原西德)(2/1979,3/1981),乌拉圭(1/1980,10/1985),义大利(3/1981,10/1987),秘鲁(4/1981,10/1989),西班牙(3/1982,9/1988),中国(6/1983,10/1985),印度(8/1983,9/1983),瑞典(4/1984,9/1988,芬兰(5/1984,10/1989),南韩(11/1986,10/1989),厄瓜多尔(9/1987,11/1990),罗马尼亚(9/1971,5/1998),其中荷兰是唯一且第一个为从事积极的科学

研究,但无设立研究基地的国家。另有15个「非顾问国(NCP)」,他们在前述会议中,只是观察员而无投票权:(括号内为其签约年月)捷克(6/1962),史洛瓦克(Slovak)(6/1962),丹麦(5/1965),保加利亚(9/1978),巴不亚新几内亚岛(3/1981),匈亚利(1/1984),古巴(8/1984),希腊(1/1987),北韩(1/1987),奥地利(8/1987),加拿大(5/1988),哥伦比亚(1/1989),瑞士(11/1990),瓜地马拉(7/1991),乌克兰(10/1992),自1996年起设有研究站,并积极地作科学研究,惟未申请加入为顾问国,得到59分。

动植物

南极半岛发现有四种显花动物(禾本科1种,石竹科1种)外,其它地方没有维管植物,只有地衣苔藓植物藻类原植体植物南极大陆也没有高等动物,大约有44种昆虫主要分布于南极半岛。南极洲沿海数量较多的鸟类和海豹都是海洋生物。在南极辐合带以南繁殖后代的鸟类,有企鹅、普通海鸥短尾信天翁信天翁等41种。磷虾南冰洋中各种鸟、兽,尤其是鲸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海洋生物链重要的环节,富含蛋白质,是人类潜在的食品来源。

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

普通海鸥

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易事,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的夏天太阳总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捉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貂和狐属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住往畏缩不前,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不仅这些小动物,就连北极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一个小岛上,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在试图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这时,争吵中的燕鸥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高高飞起,轮番攻击,频频向北极熊俯冲,用其坚硬的喙雨点般地向熊头啄去。北极熊虽然凶猛,却回击乏,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鼠窜而去。

地质

因为只有总面积约0.4%左右的南极大陆地表是暴露在外,而未被冰帽覆盖,所以直接的地质研究较为困难。只有透过近代的遥控探测技术,用无线回应感测,可以揭开深厚的冰帽之下的南极大陆地质的真相。由於南极大陆的冷与乾,使得其岩石的风化过程极为缓慢,在那里的土壤极为有限,且其年代极为久远。除非在滨海地区的动物栖息处含有鸟粪土,否则通常都含有较高的盐份,由於缺乏有机化合物,因此大都极为贫瘠,在地质学上是属於「原始的」土壤。海岸地带较「温暖」,地下l公尺处可能达4℃且较湿又多动物活动,所以有较多含有腐植质的土壤。在南极大陆上,有些土壤是在地表之下永远结冻的,名为「永冻土(Permafrost)」。

矿藏

由于南极大陆的矿脉被深埋在冰帽之下,只有少数的蕴藏被发现,初步估计有500亿桶石油,还有煤,铜,铁,,及储藏其他贵金属。在南极洲半岛北端之詹姆士罗斯岛(James Ross),有石油气蕴藏,东南极大陆的查尔斯王子山脉(Princess Charles),有初级之铁矿,而南极纵贯山脉可能有世界最大量的初级煤矿蕴藏,在杜福克山群(Dufek Massif),发现钸及镉。东南极大陆

南极纵贯山脉将南极大陆分隔成两部份:东南极大陆(East Antarctica)或称大南极大陆(Greater Antarctica),和西南极大陆(West Antarctica)或称小南极大陆(Lesser Antarctica)。东南极大陆之岩石属古地质代之结晶岩,其较坚硬而无化石,年龄至少有30亿年,而已知在恩得比领地一带有南极大陆最古老的岩石39.3亿年,他们与大洋洲西部已知地球最古老之43亿年的岩石接近。东南极大陆之岩层的平均高度接近地平线

面积

南极大陆面积1,366万1,000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约为澳洲的1.8倍,美国的1.5倍或台湾省的380倍,为世界第五大陆块。南极大陆像大黄貂鱼而大致呈圆型状,其直径约为4,500公里。它亦是最为偏远的大陆,离最近的南美洲约有1,000公里,而与新西兰,澳洲之塔斯马尼亚州及南非洲分别约有2,500,2,720及3,800公里之距离。南极洲大陆之平均海拔为2,300公尺,是最高的大陆,与北美洲的720公尺及大洋洲的340公尺高出很多,南极纵贯山脉有多座超过4,000公尺高的山峰。

相关报道

南极半岛某处冰层融化尽。

加拿大科研人员一项基于地质模型的最新研究显示,如果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南极西部冰盖完全融化,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将被淹没。南极冰盖融化造成的影响比此前预期还要严重。

研究报告发起者,多伦多大学加拿大高级研究所教授杰里·米特罗维察说:“南极洲西部冰盖四周有一圈冰架,起着稳定冰盖的作用。这圈冰架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一旦遭到破坏,那么南极西部冰盖将更有可能融化崩塌。”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2007年发布的一篇报告称,一旦南极西部冰盖全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5米。米特罗维察和同事指出,这一预测过于简单,由于海平面的升高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因此,全球范围内其升高的程度不完全一样。

科学家担心,按照现在全球变暖的趋势,南极洲西部冰盖将会在未来几个世纪乃至几十年中,部分融化甚至完全融化。

“如果南极西部冰盖完全融化,所有过程产生的后果将是,许多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先前预测要高出最多25%,达到6至7米,”米特罗维察说,“尤其对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纽约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区这些人口高度稠密的地区带来严重影响。”

海平面升高6米将意味着: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将被海水淹没。尽管华盛顿地区的海岸线并不长,但它的地势十分低洼。此外,南佛罗里达州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也将被海水淹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