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 :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南宋古船

更新时间:2023-06-14 08:03

南海一号是南宋(1127—1279年)初期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的地方沉没的一艘商船,1987年被水下考古队发现,1989年被命名为“南海一号”,2007年12月22日,被整体打捞出水,现保存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的沉箱中。

“南海一号”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货船,船身长30米左右、宽9.8米。1987年8月,考古人员从“南海一号”中出水了大量文物,包括金、铜、铁、瓷器等。1989年8月,中原地区日本联合成立“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正式开始对沉船进行水下考古。199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商人陈来发先生创建了名为“中国水下考古与探索协会(香港)”的组织并发起募捐,无偿捐助港元120万元用于“南海一号”水下考古。2001年,水下考古队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大规模考古;2002年3-5月,考古队打捞出文物4500多件;2006年7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南海一号”的打捞方案。2007年12月28日,“南海一号”整体移进“水晶宫”。经过考古队的多次发掘,截至2019年,已发掘文物十八万多件。

“南海一号”沉没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路,为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尤其为研究宋朝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提供了参考。

古船概况

发现发掘过程

发现并命名

1986年下半年,我国政府决定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并创建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在台山市川山群岛外搜寻英国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RIJNSBURG)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条载有中国瓷器的沉船并捞起了一些船中文物,其中包括宋、元时期的200多件瓷器,还有一条罕见的镀金腰带。

考古工作者根据带上岸的文物推断出这是一艘宋元时期的沉船,而它出现的位置又处于古籍记载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专家们认为沉船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于是将这艘偶然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1989年,水下考古创始人俞伟超先生将这艘古船命名为“南海一号”。

水下考古

1989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先生与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所长田边昭三分任正副队长,联合成立“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正式开始对沉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队伍成立之后,在中国海域所进行的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张威成为第一位触摸到“南海一号”的中国水下考古专业工作者,这次调查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起点。

199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应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邀请,前往香港迪士尼乐园建设用地范围的填海区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张松先生和张威先生的共同宣传下,香港商人陈来发先生创建了名为“中国水下考古与探索协会(香港)”的组织并发起募捐,无偿捐助港元120万元用于“南海一号”水下考古。200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广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开始对“南海一号”展开大规模考古调查。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领队,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青岛市福州市等市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同组成了一支12人左右的“‘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具体负责实施此项调查工作,由于技术的原因,这次大规模水下考古调查没有打捞出任何文物。

2002年3月到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次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致的挖掘和打捞。由于定位准确、准备充分,考古队很快就找到了沉船,并挖开淤泥,进入船中,打捞出文物4500多件。

打捞出水

2002年10月, “南海一号”文物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原地打捞、整体保护、就地展示”的方案。2004年5月19日,中国国家文物局讨论通过,基本确定“南海一号”打捞方案。2006年7月1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落成典礼上透露,国家有关部门已批准了“南海一号”的打捞方案。整体打捞方案步骤大致如下:

一、先勘测定位沉船位置,并打下十二根定位桩

二、定制一个巨型钢沉箱(即“沉井”),使用“静压法”将沉井缓缓压入淤泥,整体罩住沉船船体及其周围淤泥。

三、挖空沉井两侧区域内的泥沙。

四、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三十六根方形的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

五、穿起吊钢丝,上、下沉井分离,并用起重船将上沉井整体起吊,再放到全潜驳上。

六、全潜驳起浮、拖航。

七、将沉井拖移至“水晶宫”内。

2007年1月16日,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勘查完毕后从2月到12月进行了持续9个多月的打捞,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

移至“水晶宫”

2003年,广东省召开专题会议,做出了建设“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项目的决定,2005年底在阳江市正式开工建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博物馆总投资2亿元,主要是为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南海一号”。其主要设想是,在“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来后,将沉船船体及承载的文物,甚至连同旁边的淤泥一起,从开放式、零能见度的海域,“异地搬迁”到能见度清晰、环境相对封闭,无潮汐、洋流及海洋生物影响的“水晶宫”内。“水晶宫”的主要设计是一巨型玻璃缸,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与“南海一号”古沉船所在海底位置完全一致,通过“水晶宫”的透明墙壁,人们还可以看到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的示范表演。

2007年12月28日,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来后,顺利移进了博物馆的“水晶宫”中,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室内进行的古沉船发掘项目。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木船体残长约22.1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2008年,水晶宫开馆迎四方游客。

室内发掘

两次试掘

南海一号入驻“水晶宫”后,立刻进行海水浸泡,让沉船恢复到海底环境中。2009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这一次的试掘结果显示,“南海一号”完整装在沉箱中,四周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从平面上证明了整体打捞的成功,但依然存在能见度低的问题。2011年3月底,开始对古沉船“南海一号”第二次试发掘,本次试发掘主要目的是确定船首和船的准确位置,并采集水、泥和沉箱等标本进行试验和测算,本次试发掘确定了船在沉箱中的位置,也确定了“南海一号”船头的位置,为“南海一号”整体发掘奠定了基础。

确定发掘方案

2011—2013年,进入“南海一号”全面发掘方案的实质制定阶段。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提出了水下发掘、脱水发掘、保水发掘三种方案。最后确定以保水发掘为基础,结合另外两种发掘方案的优点来进行发掘。与此同时,由中国文化遗产院主持制定的“南海一号”出水文物保护方案、广州打捞局制定的发掘现场加固改造等方案都通过专家论证。2014年11月28日,“南海一号”全面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全面发掘

2015年1月28日,经过,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砂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闽清县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

发掘成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1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截至2018年,南海一号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剩下预估还有以两万件,集中在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会超过16万件。船货清理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铁器、钱币,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同时他还表示,接下来“南海I号”将进人船体发掘和保护的阶段,船体未来有望整体展示。 截止至2019年,共发掘文物近18万件(套),其中瓷器约16万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

主要文物

瓷器

“南海一号”出水瓷器集中展示了宋元时期我国瓷器外销的壮观景象。“南海一号”中发掘的文物宫18万余件,其中瓷器约16万件(套)。沉船瓷器囊括了当时大多数外销瓷窑址的产品,特别是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3个省的产品,所装载的瓷器主要汇集了来自当时四个著名窑口的产品一一福建德化窑的青白瓷、磁灶窑的瓷器以及江西景德镇的影青瓷和浙江龙泉的青瓷等。器型有壶、瓶、罐、碗、盘、碟、钵、粉盒、炉等。

金器

“南海一号”出水了为数不多的金器,这些金器制作精巧,色泽鲜亮,有腰带、项链、手镯耳环、金叶等,主要有阿拉伯风格、宋地风格和辽地风格。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

货币

贸易离不开货币,宋代张方平乐全集》中记载,“钱本中国宝货,近乃与四夷共用。”从“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货币来看,其品种有银质货币、金质货币 和铜钱几大类。截至2016年1月,“南海一号共出水铜钱约 15000 枚。铜钱最早的是东汉“货泉”,最晚为赵昚时期的乾道元宝(1165~1173),这是确定沉船年代上限的重要依据。

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铁器 

“南海I号”沉船出水大量铁锅及铁钉。铁锅多个叠加在一起,并被大量凝结物覆盖,高度80—100cm,直径30—60cm不等;铁钉则用藤条捆扎在一起,成捆放置。在古代海外贸易中,金属原材料或金属制品是国际市场的重要商品,用以制作武器或农具;同时,金属及其制品也是上佳的压舱物。“南海一号”沉船发现铁质凝结物等金属物,对探讨宋代采矿业及其产地分布、产品出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

“南海一号”沉船出水铁器中铁锅材质为过共晶白口铁与共晶白口铁,制作工艺为铸造;铁钉含有大量夹杂,制作工艺为锻造,其用途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用来加固船体,因此形态与一般铁钉不同,第二是作为出口原料只进行了初步加工成型。

植物遗存

伴随2014年的室内发掘,考古队在“南海一号”沉船中发现并获取到了3105粒植物种子和果实,这些种子和果实分属于19个不同的植物种属,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食用的植物,主要有瓜果和香料类,还有少量谷物类,其中瓜果类有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荔枝类、瓜类、香料类、谷物类等,香料有花椒和胡椒。这些植物遗存绝大部分都是可食用植物种类,其中核果和坚果类最多,一般适合腌制,易于保存,说明这些是为远洋航海准备的食物。“南海一号”上的胡椒是考古发现最早的胡椒食物,“南海一号”沉船出土胡椒说明,自宋代海上贸易昌盛后来自南亚和东南亚的胡椒开始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烹调料品。

意义价值

探究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即有记载,当时中国船只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岛东岸航行,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对于中国瓷器来说,再也没有比水运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运输方式,这条航线也被称为“陶瓷之路”。然而,在获得重要的考古发现以前,这条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只存在于零星的文献记载当中,对于贸易路线和贸易方式,人们知之甚少。“南海一号”的出水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南海一号”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盛况的真实写照。“南海一号”主要装载的是瓷器,品种超过三十多种。根据“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装载的货物和航向等可以证实如下几点:

研究造船技术

“南海一号”的船体结构保存完好,是迄今所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船,为我们研究宋朝造船工艺、航海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从“南海一号”船体我们已经知道舷侧外板是三层板,这对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的船型与结构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南海一号”的桅杆虽然不在了,但是桅杆的下半部、桅夹板都存在,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古船多桅多帆的技术;“南海一号”的船尾舵已经可以利用绞关轴控制升降,这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西方的船尾舵出现在1242年;“南海一号”的木石结合也将古船石质碇杆发现的历史向前推移(由元代向前推进到宋代)。

展示宋朝经济与生活

“南海一号”上丰富的文物为我们展示宋人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当时,出海远航的船是一种封闭的社会,人们会把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带上船,也就是说,“南海一号”上出水的每一件文物,都高度浓缩了当时的生活方式。目前“南海一号”沉船点的铜钱达上万枚。其中,铜钱最早的是东汉“货泉”,最晚为赵昚时期的乾道元宝,这么多的货币表明,当时中国货币可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用货币。

古船存疑

始发港

“南海一号”的始发港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南海一号”的始发港是泉州的刺桐港,理由是“南海一号”的造船技术和木材主要自泉州,船上的瓷器也多产自福建,所以始发港是泉州;一种认为始发港在宁波,理由是宁波是最早从事水上活动的城市,在唐代宁波已经是全国的重要的贸易港口,从“南海一号”的规模看,宁波有能力建造这样的船舶;第三种认为广州广州黄埔港应是“南海一号”的始发港,理由是从汉朝开始,就有不少商人把陶瓷、丝绸等商品装船,从广州多个港口出发,运往埃及、罗马等地,宋太宗时,商人从广州远航更寻常。

虽然“南海一号”的始发港还不能确定,但多数专家认为泉州市很可能是“南海一号”的始发港。德化窑古陶瓷研究家、泉州博物馆的副馆长陈建中和泉州海交馆馆长王连茂都对这一说法表示认同。

船主身份

在“南海一号”的生活舱出水了精美的金器、铁器以及船上生活所用的陶罐等,有人就此推测“南海一号”的主人是富有的商人。根据“南海一号”上出水的阿拉伯风格的腰带,有专家推测船主是西域商人,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季认为,南宋中国人使用异国器物不稀奇。还有一种说法是船主是印度商人,因为沉船上发现两具眼镜蛇骸骨,而眼镜蛇一般是印度人所养。

沉没原因

“南海一号”的沉没原因专家各有看法。第一种看法为“南海一号”的沉没原因可能与海上风浪有关,因为南海海域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沉船可能受到海况影响,加上潜水员证实古船首尾、桅杆都有断裂,可能是被台风摧毁而沉没;第二种看法是补给后沉没,持这种看法的有阳江文联主席冯峥,他认为从“南海一号”的沉没状态看,“南海一号”端坐在海底,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不是遭遇台风而沉没的侧翻状态,而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补给站,因此可判断“南海一号”是补给后沉没;第三种看法是超载沉没,考古发现“南海一号”上有大量的瓷器、铁器等,古船平平沉没,可能因超载造成船体爆裂而沉没。

木质不腐

“南海一号”沉没海底800多年船体保存完整没有腐烂的原因是什么?“南海一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船在沉没后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同时对沉船周围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一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属,根据广东省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相关知识

广船与福船

宋代的丝、瓷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航运。在唐以前,中国同外国的贸易往来以丝绸为大宗,到了宋代,陶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当时“船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中国的精美陶瓷,由广州市泉州市出发,经由南海而行销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乃至东非沿岸各港埠。造船技术到宋代也日趋成熟。

但各沿海港口所造船只的结构、性能有所不同,有所谓广船、福船沙船、鸟船四大船型。南海一号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兼有广船、福船的一些特征。

广东省地区建造的船型称广船,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广船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选材上乘,主梁、横梁一般采用铁力木等东南亚珍贵木材,船身坚固耐用;第二,船体结构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线形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远洋航行的广船长度可达30多米,宽10米左右。第三,广船多使用多孔舵,这种舵面积大,舵向好,舵孔的菱形设计可以减小阻力,方便操纵。第四,广船的水密隔舱既可用来存放货物,又可分隔舱位,阻止和延缓舱位进水,提高船只的安全性能。

福船主要是指福建省浙江省一带建造的尖底海船,宋代福船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于世,福船是中原地区古代“四大名船”之一,以适合远洋航行而著称。福船有如下特点:第一,多采用松木杉木王建造,南海一号的造船木材主要是松木和杉木;第二,首尖尾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两脑外拱,两侧各装有护板,这种设计使福船的吃水深度可达4米保证了海上航行的稳定性;第三,船体较为高大,甲板宽平,有连续的舱口,部分船体的船眩采用多重板结构;第四,船首两侧各装有“龙目”船眼,预示识途;第五,福船特有双舵设计,这大大增加了它的操纵灵活性,使之在浅海和深海都能够进退自如。南海一号造型更符合相对饱满的福船特征,不过,南海一号也发现了广船特有的水密隔舱,这或许是南宋时期人们对福船结构的一种改善。

宋瓷外销

宋瓷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以高度发达的单色釉著称,宋代制瓷手丁业是在唐和五代十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在全国19个省170多个县市发现宋代瓷窑窑址1000多处。汝、钧、官、哥、定是当时的五大名窑。此外,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的产品也极负盛名。由于各地瓷窑烧造瓷器的工艺、釉色、造型和花纹装饰各不相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瓷窑体系。有定窑系、磁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和景德镇窑系等。

宋代禁止铜钱外流,鼓励用丝绸、陶瓷和漆器对外贸易,因此瓷器外输有增无已,海外市场较唐朝进一步扩大。关于宋代陶瓷外销的范围,宋代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撰《诸蕃志》一书,提供了直接的材料。这本书成书于南宋赵昀宝庆元年( 1226),书中列举当时亚洲56个国家和地区,中原地区商船用瓷器贸易的有占城、真腊室利佛逝、单马令、凌牙斯加、佛罗安、兰无里、细兰、阁婆、南毗、层拔、泥、西龙宫、麻逸、三屿。这些国家和地区今属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非洲坦桑尼亚等国家。

从中国东南沿海至非洲的航程中,中国瓷器输入的国家和地区绝不止这些。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南部、西部及非洲东海岸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古城遗址、沿海地带考古发现数量众多的中国宋代瓷器器物和碎片,弥补了文献上的不足,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宋代瓷器输出的国家和地区。

获得荣誉

2020年4月6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广东省“南海一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围终评。

2020年5月,“南海一号”项目当选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影视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