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县志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

更新时间:2024-09-21 05:29

《太谷县志》为山西省太谷县地方志,太谷县是山西省晋中市辖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太原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是晋中市的教育、文化中心,与榆次区祁县平遥县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

创作背景

本书客观反映了太谷的历史面貌和地方特色,记载了太谷的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太谷地方资料最早见于《永乐大典》。

乾隆太谷县志——清郭晋修、管粤秀八卷,据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影印。民国太谷区志安恭己等修胡万凝纂八卷,据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影印。

内容简介

我国的地方志早已有之,如《山海经》、《水经注》,偏重地理知识的记载。最早类似地方志的著作是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它记载了汉中市四川省、云贵一带的风土人物。到了宋、元,地方志渐渐多起来。明清时期,修地方志几乎成了普遍现象,清代,皇家甚至对修方志做出规定。地方官有责任定期修志;所以,几乎每个县都有县志。有的地方村、镇或者名山、大川都有专志。我们太谷从明、清到民国一共编著有县志多达九部,至于公私撰著更多达十一次之多,从全省来看,也是修志较多的县。

最早见于《永乐大典

说到地方资料,还不能单就志书说,因为,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关于我县最早的地方资料,还在第一次修方志前。在《太原府志》中就已经涉及到了。

《太原府志》修于何时?作自何人?已经不得而知。因为,保存了它的《永乐大典》,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英法联军抢略,失散多年;解放后,才从国外收回一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就是收回后,重新影印出版的。《永乐大典》成书于朱棣永乐六年(1408年)它收入的《太原府志》,起码也是明前期的作品。所反映的资料,也就是太谷明初或明前的情况。我县县志办的工作人员,早在八十年代,就全文摘抄了有关太谷的资料。虽然文字不多,仅是太原府的十分之一资料,但它在人口、田赋、风俗,乃至土产、人物等方面都保存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了解了太谷明初的情况。譬如,在晋商研究上,《永乐大典》谈到太谷的“风俗形势”时说:“太谷区土瘠民贫,俗尚仅(“勤”字之误)俭,慕学力田,淳厚不奢。地皆东南山麓,其势高平,土宜水涝,田宜粟豆。”由此看来,明初太谷是商业不发达的,老百姓主要从事农耕,经济也不太繁荣,决不是后来的商业名县的情况。

明代首部县志修于明末万历24年

太谷县首部县志诞生于明代万历24年(1596年),主持遍纂的是当时的太谷知县乔允升,这部县志,我县境内已经找不到了。现在,全国只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着清顺治12年的重刻本,一函四册共十卷。八十年代,我县县志办工作人员曾在北京图书馆看到此书,但由于是海内孤本,馆里不准复印,也不许拍照,同志们只好用十多天时间,抄录回该志的大部分。这部县志对我们研究我县历史,是十分重要而珍贵的资料。

明末,我县还出现过一位私家撰著县志者。他叫陈时道,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贡生。他撰写了一部《太谷志初稿》可惜这部县志根本没有留传下来,只在民国本县志中有所记述。当时就注明“已佚”。

清代我县七修县志现在仅见四部

清代最早修志在顺治帝十二年(1655年)当时主持人是知县郝应第,他一方面,重刻了明万历版县志,一方面,接续修撰了《太谷县续志》,一共二卷。第一卷记述从万历十二年(1596)至崇祯十七年(1644)的史事,第二卷记述了顺治元年(1644)至十二年(1655)的史事。纯粹是补续前志性质。遗憾的是在本县这部续志,早已荡然无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可能有存本。

清代正儿八经修县志要到康熙,而且应该是朝廷统一部署的。康熙十一年(1672年),为了修《大清一统志》康熙下令各县都要修县志,并“颁雍豫二志为式”供各地模仿学习。太谷区当时的县令赵希孔奉命于康熙十三年(1674)主持修志,他聘请了乡绅胡仲升、孙天章“参政校正”,而请当时太谷一位有声望的学者杜可柱任总编纂。杜乃“明末遗老”,入清后“读书乐道,不求闻达”。据说他主编的《太谷志稿》“详略得宜,斟酌尽善”,是一部好志书,可惜不知何因,这部佳志并未正式刊行。《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也未提到该书,自然,我们今天无缘见到该志了!

到了雍正年间,朝廷“复诏各省纂修通志”,接到命令,太谷知县王廷赞于雍正七年(1729)再次启动修志活动,乡绅武一韩等任编修康熙编修过《太谷志稿》的杜可柱的儿子、孙子都参加了编纂工作。他们以杜本《太谷志稿》为主要依据,到雍正九年(1731)基本完成。但是,恰好王廷赞“调任西陲”,但继任的是他的族弟王泽沛,在他的努力下雍正本县志得以刻印完成。同样遗憾的是雍正本《太谷县志》,现在也难以得见了。

王泽沛是太谷历史上任职较长的一任县令(雍正九年—乾隆九年,1731—1744),他在乾隆四年(1739)上,认为族兄编纂的县志已经十个年头了“十有余年,未经编辑之事例应增入者不少”,于是,他同教谕王诏、训导李枟一起“参旧校新,酌古准今”对雍正本做了增补和修改,这便形成了乾隆四年本《太谷县志》,一函四册八卷。这部县志现在也不容易见到,但省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还可查到。

据说到了乾隆年间,清廷就有了三十年一修县志的规定。所以,在乾隆三十年(1765)太谷县令高继允又组织了一次修志活动,乾隆三十年本《太谷县志》一函十册六卷,此书不多见,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台湾省有藏书。

乾隆年间第三次修志在乾隆六十年(1795)。这部县志,目前保存尚多,国内好多大图书馆,我省图书馆和一些高校图书馆都能查到此书。我县图书馆和县志办都有该书。主持修志的人是当时的太谷县令郭晋,总纂叫管粤秀,一函八册八卷。这部志书,编辑水平较高,反映出乾隆盛世太谷的繁荣景象。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譬如:在当时的冀宁道张曾谊为其所作的序中说:“谷邑在郡东南,地非孔道,然土广民众,士农杂处。于中观其匮,商贾辐,甲于太原市,田赋之载籍者以万计也,士民之居业者以亿数也。”当时的知府邓希曾也作序说:“阳邑于郡以殷富称,闻其间商贾辐辏,市肆鳞集,西北至秦,东南至吴越、荆楚之境,意者操奇赢、计子母,习于金贝钱刀之气深,而文物诗书之意少!”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乾隆县志在“风俗篇”中谈到太谷晋商发达的缘由:“阳邑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俗殷富实由于此焉。”

我们将清乾隆的记述和明初永乐年间的记载对照,可明显看出太谷晋商的发展轨迹,我们说:太谷晋商发迹于明中后期,发达、兴盛于清代,上述史料就是确凿的依据。

清代第六次修志,在咸丰五年(1855),主持修志人是当时知县章青选。这时,太谷经济仍处兴盛时期,章青选为了抬高县志的身价,请了其族弟,时任监察御史的章嗣衡总纂。章嗣衡因以对太谷的情况有了较多了解。咸丰三年,他在给皇上的奏折中,曾列举了晋中市的富裕大户,太谷名列前矛,列举大户三家,而且首屈一指的孙家富达两千万两白银。这部志书一函八册十卷,省图书馆、山大图书馆都有存。

清代最后一次修志,到了光绪八年(1882),主持人最初是知县恩浚,后来是知县赵冠卿。一函十卷,修志的起因是经过光绪三、四年大旱后,当时的山西巡抚曾国荃担心文献有失,主持续修《山西通志》,“下檄州县令各续志乘以备采择”,太谷区这次修志,聘请了清源人王效尊负责总纂,这部县志与前面一些志书无多区别,综合前志,适当增补而已。此书印量较大,藏存较多,国内各大图书馆都有存,我县图书馆和县志办都存有是书。

民国年间三任两总编成一部志书

进入民国,到民国十三年(1924)上,来了一位县长叫安恭己,他欲有作为,倡导修志,成立志局,起用著名乡绅孟石宾当董事,孙丕基(字弼予)任总纂。商定以“光绪十二年至清末”为重点续修县志。但是修了三年,安恭己调离太谷,新来县长刘玉玑恰逢省政府转“国府通饬各县修志之文”,他在安恭己本子的基础上,请胡万凝任总纂增补史事,完成志稿,不料,未及完成,刘玉玑也调走了。新县长仇曾才主持完成此事。这部志书,一函八册八卷。铅印,印数较大,至今仍多见。它的特点是已进入民国,志书内容有了不少新东西,如学校、公署等,社会在进步,一些工厂、企业也出现了,辛亥革命的情况也得以反映。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部清代地方志资料书。

新中国历经三十年编成新县志

建国以来,县志编修始于1963年,当时,上面统一要求各地成立县志编纂机构,县委书记郭振山主持研究了这项工作,8月,太谷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宣传部长张铁云任主任,靳绍文同志任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有白益和、郭齐文同志,开始着手调查、搜集资料。工作进展了二年多,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开始了。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只好将调查回来的资料分头、分散保存起来。正由于如此,许多珍贵的资料才得以保存下来,不至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一切工作走向正规。1980年8月,在李应明同志担任县委书记任内,太谷县志编委会与办公室重新成立,搜集回63年收回的资料,进行再调查、再征集,志办工作人员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三易其稿,终于在1993年,将新志书编定,印刷出版。这次新版志书经历了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费尽周折,前后历时三十载,真是不容易啊!

新的太谷县志一改旧志书的体例,从自然面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记载了太谷的基本县情和主要历史,科学性、真实性、客观性、适用性大大增强。可是,从93年到现在,又十几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社会已经闯进我们的视野。而且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我们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系列新情况、新资料值得我们去记载和总结,和飞速发展的形势比,93版志书确实落后了,需要编纂新的志书。去年我县启动了新一轮修志,而2006年5月国务院又下达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了县以上地方志每二十年左右要编纂一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一轮修志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热切地期待着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太谷县志》早日与太谷百姓们见面!

近年来新修县志

新编《太谷县志》由太谷县史志研究室编修,由中华书局出版,于2015年正式发行。新编出版的《太谷县志》属于第二轮修志,是在2007年启动的,历经8年,于2015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部志书为通志体,下限至2010年。正文部分35编(不包括概述、大事记、附录),附彩图及随文插图600余幅,全志上、中、下三册,共计380余万字,为太谷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地方志书,在晋中市乃至山西省县级志书中也是首屈一指。

新编《太谷县志》在2017年荣获了晋中市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这部志书能够充分发挥“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为实现太谷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个奖是对全体太谷县史志研究室同志艰苦努力付出的一个肯定,是对给予编纂《太谷县志》鼎力支持的相关领导、专家及供稿人的一份答谢,是全县30万太谷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