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 :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家

更新时间:2023-07-11 14:20

尹文(约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尊称“尹文子”、齐国人、中原地区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他与邓析公孙龙共同誉称为“名家三子”,也被列为先秦名家四子之一。代表作有《尹文子》。

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齐宣王(田辟疆)在位时期,稷下学宫学宫发展至高峰期,尹文此时在稷下游学,得到齐宣王的赏识,与王谈论“国之寡贤”之事。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84年,齐宣王卒,其子齐湣王(田地)即位,尹文仍留在齐国王都临淄,游于稷下王宫,在庙堂上,尹文多次使齐湣王语塞。齐湣王前期鼓励稷下学士评论国事,但后期愈发骄矜,甚至拒绝尹文的纳谏。齐国由盛转衰,尹文对此发出爱莫能助的感叹,与齐湣王分道扬。

尹文于齐宣王时期居住在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同为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的思想特征以道家为主,兼儒、墨合于自家道法,广收并纳各派学说,与宋钘共同创建了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的“宋尹学派”。是稷下学宫名家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很受公孙龙的赞赏。尹文学术路线抵为“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 ”,其上继承和改造了老子 ,其下启发了苟子、韩非子 ,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 。

生平

关于尹文的生卒不详,基本上可以确定尹文子生活于齐宣王田地之际,大约生活于公元前360至前280年之间 。

与齐宣王谈论“国之寡贤”

田午 (在位时间为公元前 375年-公元前 357年)首创稷下学宫,“稷”是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城门的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以高级优厚的待遇招揽诸侯太子宾客、天下贤士,稷下学宫遂成为了战国时代的学术集散地。在齐宣王在位时期 (前 319一前 301),稷下学宫学宫发展至高峰期 ,尹文此时游于稷下。在稷下期间,尹文面见姬静,答问王事,并陈述己见。尹文子已经在稷下学宫中具有一定的位置,否则其很难得到王的赏识,而且有机会与王谈论国事。在钱熙祚辑 《尹文子逸文》 中有关此事记载如下:“大概是有一天尹文子拜见齐宣王,宣王不言而叹息。尹文子说:‘为什么叹息’,王说:‘我感叹国内贤者少有。’尹文子说:‘使国家人人都贤明,谁住在王下?’,王说:‘国家人人都不好,可以吗?’尹文子说:‘国家人人都不好,谁理王朝?’王天:‘贤与不肖都没有,可以吗?’尹文子说:‘并非如此。有好有不好,所以王地位在上,我地位在下。进用贤人斥退无能,所以有地位上下的原因。”

稷下学宫由盛至衰

齐湣王前期“稷下学士更胜 ,多至数万人 ”,齐湣王并没有忘记被齐宣王看重的尹文。《吕氏春秋 ·先识览四 ·正名》记载了尹文同齐湣王 “论士”的精彩对话。在庙堂之上 ,尹文敢如此使齐湣王多次 “无以应”,即语塞 ,足见尹文是极受齐湣王尊重的。公元前 284年 ,齐湣王为燕、赵、魏、韩、秦、楚联军所败 ,七十余城仅残存二座 ,燕将乐毅攻入临淄区,“尽取其宝 ,烧其聂氏宗祠 ”,齐国几乎灭亡,学宫活动一度中断。齐襄王五年(公元前 279年 ),田单,但齐国已元气大伤,丧失了强国地位,襄王又再次复兴学宫,《史记 ·孟苟列传》云:“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苟卿最为老师。”可见此时,尹文子可能已不在稷下学宫了,即使此时在稷下 ,也已年迈 ,隶书也再无以后尹文事迹之记载了。

思想

政治思想

反对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是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宋尹学派代表劳动人民发声,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斗争,取不随仇”“见悔不辱,救民之斗”,都提倡宽容,教导人们勿要争斗,主张对别人的态度甚至侮辱也要容忍,不要因小失大而为此发火暴怒;要反对战争,化干戈为玉帛,提倡以忍为上。主张在国与国之间“禁攻疫兵,救世之战”,禁止攻伐,息止兵事,主张“不斗”,企图用这些学说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清除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斗争。

名法治国

在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时代,尹文子明确提出:所谓的政治即是用“名”和“法”治理国家,用名法治国可以确立起万物的秩序而不至于混乱无章。如果能够用名、法及帝王治术抑制、矫正残暴的事情,那么就可以稳定住百姓内心,百姓内心稳定就可以使天下统一安定。关于如何用“名”治国,尹文提供了两个办法:“正形名”与“正名分”。关于正形名涉及了“正”之意义,“形”的不同及名的性质、名的使用之分辨,亦即所谓的“辩名”。即:使某物之形实符合该名之内涵的具体方法,尹文子认为一方面要从名出发,检查形是否与名相符,另一方面要从形出发,检验名是否与形对应。正名分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什么 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也就是说让人们的思 想和行为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要超越名分,不做 非分之事和非分之想,以此安定天下,维护天下大 一统的局面。

《尹文子》 把 “正名”视为 “法行于世 ” 的枢纽, “法行于世 ”既以 “正名 ”为前提 ,也以 “正名”为标的。尹文子十分强调以法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认为如果离开法律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同时将法律束之高阁也会造成混乱。因此他进一步将法治精神阐释为“万事皆归于一,百度集团皆准于法。归一者,简之至;准法者,易之极”。在他看来,事物正确的名称规定了事物的客观属性,而之所以出现混乱的情况是由于人主观态度的差别,因此要治理好天下必须找到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进一步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的事物做出具体的规定,要求人们遵守, 这是最为简易的治理之道,以此方能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

无事而治

尹文子在政治的观念上 ,极力推崇道家自然主义。如他引老子的话说 :“以政(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无事 ”即老子自然主义的“无为而治”。他说 : “以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自废 。 以名、法 、儒、墨治者 ,则不得离道。”他认为自然无为主义的道治 ,是天下治术的最高境界 ,甚至可称之为是无术之术 ,有了它 ,其它几家的思想皆可抛弃。老子从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提出 “无为”、 “好静”、 “无事”、“无欲” 等 ,尹文子则从民众、从各级官吏的角度对其加以发挥,他在《尹文子 ·大道上》说:“此是说,农 、工 、商等各行各业的人以及各级官吏各守其业,各尽其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则统治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就可无为无事。”尹文认为,要做到“无为而自治”,名实相副,就要坚持做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这八条。这八条,都是“五方上帝三王”的“治世之术”。

哲学思想

道学

尹文子的哲学思想,《钦定四库全书提要》概括犹得简明精当,“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盖得其真 ”,观其文本,实是对尹文子思想的精当概括。道是先秦乃至隋唐,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作为道家黄老派的尹文子,其政治思想是以 “道”为本位的,从他的《尹文子》分为《大道》上下两篇就可以看出,其开篇即申言:“大道无形,称器有名”。这本书具有鲜明的道家色彩,全书的道家学派立足点非常突出,主张“道治”,“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自废;以名、法、儒、墨治者,则不得离道。”显然是把“道治”驾于名、法、儒、墨之上,以“道治”为主导。这是对老子“道”的进一步发挥和运用。

自然天道观

管子》一书为西汉刘向整理,书中记载了战国中期宋钘、尹文的重要思想。宋钘、尹文提出的精气学说,继承了老子“道气”的理论。道家的自然天道观 , 在宋钘,尹文手里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 , 其根本标志就在于 , 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 次提出了道即精气的概念。《管子》四篇的说法,精是气的更细微的一部分,人的形体是一般的气构成的;精神意识是精构成的。在宋,尹眼里 , 道与精气本就是一样的东西, 这样 , 他们的道论便与精气说可以彼此通用而且互为补充了。虚而无形谓之道 , 化育万物谓之德” 、他们认为道同精气一样 , 是万物以生 , 事功以成 , 玄之又玄 , 具有神秘意味的东西 。

名学

春秋战国大变革之际,名辩之潮兴起,由于名辨而产生了名学与名家。名辩,顾名思义是讨论名的相关问题。名家当然是以研究 “名”而著称,当时又被称为 “刑名家 ”。《隋书 ·经籍志》云:名是矫正事物,分出尊卑贵贱的重要标准,因为有了名,就没有了“相滥者”。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首次使用 “名家 ”之称谓 。

形名有别

《尹文子》称 :“形非名也,名非形也。形之于名,居然别矣。不可相乱。”这强调了形名二者之间的区别,即形与名分属不同 ,名属语言符号系统 ,而形则属于物质世界 。他认为形不是名,名不是形,必须严格区分。但是在大多数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只是使用名,而不是研究名。

形以定名

从认识论层面来看,人名学的基本问题是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即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尹文承认“实”为第一位 ,而 “名”为第二位,其言“大道不称 ,众有必名”,“形而不名,未必失其方圆白黑之实”,其所涵盖之义即事物之实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并不因为它有名才存在 。尹文不仅指出 “名 ”从 “形 ”来,同时也肯定了“形 ”是名的依据, “形以定名”,“形 ”决定 “名 ”;“名”依 “形 ”而定 。

以名定事

物之有“形”,可以“名”命之 。但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形”的,都有外在的表征,对无“形”事物命“名”,所以“名”有两种不同的产生形式,那么“名” 必定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尹文认为,“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如善恶贵贱等名,它们所指 称的并不是具 的有形事物,所以无法以“形”定之 。此类 “名”虽然没有具体的物形相对应,但是仍旧指向一种客观存在。所以 “名”可代表一定事物,这就是 “以名定事”。关于 “名 ”,《尹文子》将名分为三类:一 是“命物之名 ”,二是“毁誉之名”,三是“况谓之名 ”,所谓 “命物之名”,即称呼品物之 “名”,它指示品物的方 、圆、白、黑等 ;所谓 “毁誉之名”,即贬责或赞誉人或事物之 “名”,它表达言说者对所言对象的喜爱或厌恶、尊尚或鄙视等 ;所谓 “况谓之名”,即以比较方 式谈论人或事物之 “名”,它评说所论对象的贤良或愚昧、仁惠或可憎。

名实相符

尹文认为,名一旦制定出来,就具有确定的含义和指称,一名指称一实,一实对应一名,名实必须相称相应。 这也是名家基本的共识。所以《大道上》说 :大道无所称名,则各种形状都保持着自己的形状而没有称谓 ,当人把方圆等称谓赋予它们的时候,它们就有了方圆的名称。正是因为名生于形,所以,形名必须相应 。在《尹文子》中,就有一系列寓言故事来证明违反 “名”的 社会规定性而造成的混乱现象 。比如说“宣王好射 ”中,宣王喜欢射箭,也特别愿意听夸他臂力过人的话。其实他用的弓,用三石的力气就能拉开。而他的随从们却恭维他说:王上的弓,没有九石的力气都拉不开。姬静听了,非常得意。“三石”是实,“九石”是名,“三石”代表三石之力 ,“三石”之力自然与 “九石”之名不相应,重名而乱实 。

名实互检

在名实相符原则的基础上,尹文又提出了名实互检,即名实形之间可以相互检验其是否名实相符。《尹文子》云:“名以检形 ,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意思是依据名称来检验有形之物,依据有形之物来确定其相应的名称,依据名称来鉴定为名所称之事与名称相符的程度,依据实有之事来验证指事之名是否恰当。

认识论

尹文关于认识论的见解 , 主要表现在他对心的认识上。 在尹看来 , 心是道的显现 , 心之所以能知 , 乃是由于道的作用。 因此, 心要认识万物, 就必须与道合致 。 为此, 尹文,宋钘提出了 “虚一而静” 的认识方法,即心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 , 首先便是要做到虚。 因为, 道本需, 只有去掉情欲之干挠及俗智世故之偏见, 才能恢复本来的虚 , 从而达到客观地认识事物的目的。关于“一”,宋,尹:“定心在中 ,耳目聪明 , 四支坚固 , 可以为精舍 ”在他二人看来 , 要认识事物 , 就必须要耳目端正 , 一意专心 , 心如果能做到专一精诚, 就一定会得到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 。尹文认识论还提出了“别”说,主张“接万物以别囿为始 ”,而“囿”则反映出知识的狭隘性或局限性 ,即认识事物要从克服人的主观片面性开始。

著述

《尹文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一篇,近六百年后,《尹文子》见录于 《隋书 ·经籍志》时,其书名依旧,而书中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卷,列为名家,今本仅一卷,分《大道》上、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上篇着重论述形名理论 ,重点论述语言的指称性与内涵的关系,历来为研 究 中国逻辑 思想史者所重视。下篇从分析历来王者治国的八 种治世手段入手,提出治世之道,可 以看作是上篇所述的形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自 《隋书》以下,《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等皆列传世本 《尹文子》 为名家;到清时,《四库全书》 第一次将 《尹文子》 归入杂家 。

《尹文子》所蕴含的思想很难一语而道破 ,因其并非仅局限于一端,而是博采众长,杂数家其思想特征:以名家为主,综合道,法,儒,墨。

到了宋代,流传下来的《尹文子》有两个本子,一本只有五千言,另一本则有五卷十九篇。这五卷十九篇本,不仅卷数与汉、隋、唐各志所载卷数相差过大,而且内容又不类先秦文言文洪迈容斋续笔》卷14说它:“其言论肤浅,多及释氏,盖晋宋时衲人所作。”总之,这是一本伪书。五千言之本,也就是如今流传的一卷本,其实也是一本伪书。原因是这本书前有一篇山阳仲长氏作的序文,这篇序文是公认的伪作,这部书中内容也露出了破绽。自宋濂《诸子辩》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怀疑它的真实性。顾实的《汉书艺文志讲疏》、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都指出它的作伪之处。

该书篇幅虽然短小,然而却记载了不少寓言,书中收有《以俭矫奢》《路敬怒蛙》等寓言。

传承

师承

尹文吸收了老子以无形无名的道作为世界本原的思想和墨子取实予名的思想,提出了 正名以形的主张。他肯定了有形体的实物在未命名之前就存在着,是不依人们的称谓为转移的,名是对客观实物的表达和称谓。“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的“名不可以外务”,就是说任何名都有其相应的具体规定性,即名实相应是确定的,尹文名家思想的名必符实来源于此。

尹文在学术方法上崇尚“无法”的境界 ,他杂糅百家之长,表现出圆融通博之思想,有着道家之发展、儒家之继承、 法家之归属、墨家之联系、名家之形成的独特地位,在其学说内涵中,既言礼义,又言名道法术 ;既有着对以道治国的理想追求,又能审时度势提出信赏必罚的法家方略。简而言之,尹文的思想继承并发展儒道之本旨,又能融合墨家之所长。

主要弟子

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 “正名实”之说就是来源于《尹文子》 中“因名以得实”,“因名以失实”,“违名而得实”诸现象的述说 ,公孙龙生于公元前320年,卒于公元前250年,是辩者“离坚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公孙龙和尹文的生活年代和学术思想来看,公孙龙对尹文有明显的师承关系。《公孙龙子·迹府篇》记载,公孙龙在平原君家中驳斥孔穿时,曾经准确而又熟练地引述了尹文和齐王的一大段谈话,这足以表明,公孙龙对尹文是很熟悉的。公孙龙以尹文形名思想为研究基础,对兼人名学说作出了发挥,并将其推进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发展阶段。

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哲学家,思想家荀子批判地吸收了宋尹学派的许多观点,提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的“形神观”,对于形成讲究性、命双修之养生学的理论,以及对“养形”之意义与目的的正确理解,无疑是有积极影响。

影响

逻辑学

尹文的概念论对后来的逻辑学家公孙龙、荀子和墨家后学都是有影响的,尹文逻辑学为先秦逻辑思想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他是中原地区古代逻辑学由展开争鸣的时期逐步进入总结时期的一个过渡性人物。

尹文讨论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的问题。他说:“语曰‘好牛’,不可不察也。‘好’则物之通称,‘牛’则物之定形。”这里分析“好牛”这个复合概念。其中的“牛”指称形体,相当于实体概念、具体概念。“好”是事物普遍性质的称谓,相当于属性概念、抽象概念,它可以指称无数种实体。与牛相连,指称好牛;与马相连,指称好马;与人相连,指称好人。“好”这个普遍性质的称谓不是固定指称某一种实体。好牛、好马、好人,有“好”这一个共同性质,而这一共同性质属于不同实体。尹文的概念分类思想,对后来的逻辑家如公孙龙、苟况、后期墨家均有一定影响。尹文的“好非人,人非好”的说法为公孙龙白马论的辩论所取资。公孙龙有“色非形,形非色”的类似说法。“好”、“牛”、“马”、“人”为苟况说的“单名”,“好牛”、“好马”、“好人”为苟况说的“兼名”。“牛”为苟况说的“共名”(属名),“好牛”为苟况说的“别名”(种名)。“好”又相当于后期墨家说的“不以形貌命者”,“牛”、“马”、“人”相当于后期墨家说的“以形貌命者”。

政治方面

名实论是尹文思想的核心和基石。尹文第一次在哲学、逻辑学意义上系统地论述了名实问题 ,但他更倾力于政治思想领域。尹文把名实论应用于政治领域 , 第一次把名法真正结合起来 ,从“定此名分 ,则万事不乱也”引申出政治上的“以名稽虚实 ,以法定治乱”,使名家的名实理论具有了实际的社会意义 , 为法治主义提供了名实论方面的理论依据。其“名以定事 ,事以检名”的原则就为法家循名以责实的君制臣之术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尹文的“名法治国”思想更是为在其之后封建君主治理国家提供了根据。

相关人物

宋钘

宋钘(约公元前370一公元前291年),又称宋子、宋、宋荣、宋荣子。宋国宋城(今商丘市阳区)人。宋国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与尹文共同创建了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的“宋尹学派”,宋钘与尹文最主要的主张就是:“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也就是“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若能做到人人“见悔不辱”,就不会互相争斗,而能够“救民之斗”,天下就安宁了。强调人在受到欺辱时不以为辱,解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禁止攻伐和停息干戈兴兵,解救世间的战争。禁攻寝兵的主张自然是墨子非攻”思想的延伸,而情欲寡浅的主张则是墨子“节用”思想的发挥。

惠施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名家重要代表人物就有惠施、公孙龙、尹文子。惠施,约生于公元前370年,卒于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宋国人。古代著名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名实关系上,他和尹文都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主张广泛分析世间万物并从中寻找规律,而且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汉书·艺文志》著《惠子》一篇,今失。

争议

“宋尹学派”

宋钘、尹文两者并而称之 ,最早始于《庄子 ·天下篇》,其中不仅为后人称道“宋尹学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依据 ,而且大致谈论了二人在学术学说方面的主要观点。明确将宋钘、尹文两者作为一个学派,同时进行了详明的论证应以郭沫若为始 。在《宋尹文遗著考》中,他提出:“宋钘和尹文在先秦诸子中应该算上是重要 的一派”,“我感觉我是把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发现 了。”但白奚认为:“先秦学术史上并不存在一个 ‘宋尹学派 ’”,他认为所谓 “宋尹学派 ”只是开始于郭沫若的一个误解,而先秦古籍中将宋尹二人联称在一起的也只有《庄子 ·天下篇》这一篇。

所属学派

尹文生活的稷下时期,是中国学术至为驳杂且渐趋融合的时代 ,所以关于尹文的学派有许多争议。一说是名家。这是大多数人认同的,班固在把他与邓析公孙龙惠子放在一起,列入名家之列。而且通观《尹文子》全篇 ,他的名论非常的全面而深刻 。一说是道家。山阳仲长氏《尹文子序》中谓 :“而刘向亦以其学本于 黄老”,可见汉代学者刘向即持此说。郭沫若在《青铜时代·尹文遗著考》中也将尹文划分为道家,并说《管子》书中的《枢言》、《心术》、《白心》、《内业》是宋研、尹文的遗著;一说是儒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以为尹文子诵法孔子。《尹文子》书中确有儒家仁、义 、礼、 智、信等这样的东西 ,但客观地说,这些并不是其思想的主导。一说是墨家庄子把宋 、尹置于墨家之后,有视之为墨家的倾向。陶渊明圣贤群辅录》说尹文是墨家。

评价

清末民初思想家、学者、朴学大师章太炎对尹文的大体评价,“名家最得大体者,荀子;次则尹文。尹文之语虽简,绝无论辩之风”;可见章太炎对尹文评价之高。章太炎对尹文人名学的评价前后有所变化,《国故论衡·原名》批评“自惠子公孙龙名家之杰,务在求胜,其言不能无放纷,尹文尤其短”。但在《诸子略说》,章太炎则推崇尹文为“循名责实一派”,名家“得大体者”。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尹文列为名家第二,其中有“尤精于‘名’的研究”,承认了尹文的名学地位,肯定了尹文的学术活动。

名言

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矜。 ——《尹文子》

天下万事不可备能,责其备能于一人,则贤圣其犹病诸。 ——《尹文子》

故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不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尹文子》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 ——《尹文子》

轶事典故

尹文有一天去拜见齐宣王。齐宣王对尹文说:“我很器重士。” 尹文就问他什么是士?齐王语塞。尹文接着问“假定现在有这样一个人,”"对父母孝,对君忠,对朋友讲信用,在家则悌,有这四种品德,算不算士?”“当然啦!”齐王说。“如果有个人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不和欺负他的人争斗。大王让这样的人当臣吗?”尹文又问。“绝对不让!大丈夫怎能人侮辱而不斗!”齐王回答。“虽然这个人被侮而不斗,可是他孝、忠、信、悌四行一点儿也不差。”尹文把齐王又堵得说不出话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