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明山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更新时间:2024-09-20 15:25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上,总面积16994公顷,2002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横跨武鸣区上林县马山县宾阳县四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北回归线横贯保护区中部。大明山属于广西中部弧形山地的西翼南段,山体脉络分明,主脉西北——东南走向,全长68 km,最宽处23 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最高的山峰。大明山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相对温差大,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春之花,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观的缩影。大明山一带是龙母文化的原生态发源地,是壮侗语民族的主要的宗教信仰。

1996年WWF认定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命名

大明山历代称谓颇多。最早见于史载是北宋《太平寰宇记》,称博邪山。南宋《舆地纪胜》称镆鎁山,则是源自春秋战国时代吴国“干将铸剑”的传说。

约在明代前期,大明山因当时人们观察“每岁秋烟云郁积,内有声,似风非风,似雨非雨,似雷非雷,似波涛非波涛,或三日或旬日乃止,名曰大鸣”,故称山为大鸣山。在明代中晚期,因为人们发现山中“蜿蜒叠翠中,有五峰直插霄汉,上有潭,深不可测,时吐共光,远烛数里”,故又称山为“大明山”。后因“大明山”名有讳“大明”国号,又改称“大名山”、“大冥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写于崇祯十年(1637年)十二月十日的游记中即记述为“大明山”。

清代,大明山的称谓见于史载的则是各不一致。清初《明史、地理志》《读史方舆纪要》称大明山,《大清一统志》把整个山脉称大明山,主峰称镆鎁山;清代三部《广西通志》则有大名山、大冥山、大明山、大鸣山、莫邪山五种称谓。清乾隆六年(1741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年)、同治五年(1866年)所编三部《武缘县志》皆称大鸣山。光绪十三年(1887年)所编《武缘县图经》称大明山。民国四年(1915年)《武鸣县志》“地理考·山”称大鸣山,“地理考·胜迹”称大明山。

民国年间,称整组山脉为“大明山”,将主峰称“龙头山”或“”山。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更名为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发现历程

大明山历史悠久,很早就受到人类的关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繁衍,五代十国时被士人视为神仙居所,宋时成为重要的关隘要道,至少在明代,就被列为地方胜景。明清因为征战不断,大明山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既是义军依托之根据地,又是官府镇压起义军的战场,还是人民躲避战乱的处所;数百年间,兵不绝。从五代至清末民初,山上留下不少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为我们今天更深入的认识大明山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大明山及周边地区在明代以前,基本上都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在明清两代,因战火所及,对山上森林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破坏,但影响不大。清代,由于北方移民的大量迁入,人口剧增,大明山周边平缓地带和低山森林被大量采伐、烧炭、开垦,森林和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到清末和民国初年,产生“殊多水源渐断” “虎豹群行伤人”的生态灾害。民国以后,八角等外来植被的大量种植,更加剧了生态破坏;但此期,森林的破坏,还限于大明山周边低山地区,山内大部份植被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建国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人类开始对大明山的资源开发造成大明山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剧烈,许多珍稀动物在此期绝迹。 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大明山林场改建为为水源林保护区,主要保护大明山的森林资源、发挥其森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生态环境效益,一些珍稀濒危动物种群开始增加,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大明山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文化背景

大明山一带是龙母文化的原生态发源地,龙母崇拜是骆越古国强大的宗教和精神支柱。龙母(壮族名称叫乜掘或娅浦)是先秦时代骆越族人普遍信仰的祖宗神,大明山地区有骆越地区也是珠江最早的龙蛇图腾文物、龙母祖庙、龙母文化地名遗存和龙母文化民俗。这一文化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珠江流域的民众和骆越族的后裔——壮侗语民族。龙母文化是古越人文化,大明山地区“特掘扫墓”的故事带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掘尾龙”的“掘”字就是壮语借词。龙母崇拜民俗在清代前就已盛行,大明山下的两江、马头、罗波镇等乡镇下辖村都有龙母庙和龙神庙的遗址,新建的庙宇中也多有龙母或龙神的牌位。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忌讳吃蛇和杀蛇。民俗专家认为,只有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和沿江的客家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壮族人以“特掘”扫墓的三月初三作为扫墓的法定节日,也是源于龙母文化。在元龙坡古墓出土的以龙为装饰的文物,说明远在商周时代,龙就已成为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横跨武鸣区上林县马山县宾阳县四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北回归线横贯保护区中部,总面积为1699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902.4公顷,有林面积为15319.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3.25%。

地质

大明山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弧形山地的西翼南段,山体脉络分明。在地质构造上,大明山属于以龙山系为轴心的穹窿背斜层,整个背斜组成的岩层中部以下古生代寒武纪地层泥盆纪地层的砂、页岩系为主,加里东期褶皱成山,准平原化后发生沉降,沉积了泥盆系地层,印支期再度褶皱隆起而成。山体中心主要由寒武纪的浅变质岩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千枚岩构成,水陈峰一带为泥盆纪的坚硬砂页岩所包围。

地貌  

大明山主脉西北——东南走向,全长68 km,最宽处23 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区上林县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最高的山峰。在大明山的南、西面为武鸣盆地,北面为马山槽谷盆地,东南为上林盆地。保护区属中山地貌类型,其地势是西北主峰一带高而东南低,受断层影响,西南坡坡度大,相对陡峭,东南坡相对较平缓。山体中心地势较平缓,形成“天坪”,水陈峰一带较平坦,形成锯齿状起伏的山峰,崖壁裸露。

土壤

大明山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由于海拔高差大,土壤的垂直分布明显,共有4个土壤类型:赤红壤、红壤、黄壤、草甸土;7个亚类:赤红壤、山地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表潜黄壤、山地灰化草甸土。在海拔7000一1200m坡段,由于温度的降低,云雾较多,土壤湿度比较大,且有较多的有机质积累,土壤发育为山地黄壤。由于大明山的地质特点,其土壤层较薄,许多地段有较大比例的岩石裸露,加上大明山的降雨较多,致使一些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带土壤流失较为严重。在海拔700-1200m的山地黄壤地带,土体厚度一般在50cm左右,硅铝铁率为2.1一2.5%,硅铝率为2.9一3.4%,土体中的氧化铁水化出现黄化作用,由于强烈的风化分解和淋溶淀积作用,土壤的水提pH值A层在3.6一4.4,B层在4.0一4.9:有机质含量约9%左右。

气候  

保护区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大明山地理环境的影响显著,具有夏湿冬干,干冷同期,湿热同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上,太阳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2.4-19.7℃之间,最热月均温21.9℃,最冷月均温5.8℃;极端最高温28.6℃,极端最低温-6.0℃;≥10℃的有效活动积温为4278-6614℃,无霜期292-312天。年均降水量2630.3mm,雨季从5月上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持续日数152天。  

由于大明山山体相对高差大,特别是大明山主脉从西北至东南连亘于武鸣区上林县之间,形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使冬季盛行的东北风及东北方向来的冷空气流和夏季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常在这一带受阻停滞,从而无论是在海拔的高低上还是在不同的地形坡面上,水分、热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导致土壤、植被在垂直方向上呈规律分布。

水文  

大明山是广西六大暴雨中心之一和广西中南部重要的水源林区,是上林县清水河、武鸣区武鸣河等河流的主要源头,总集雨面积700平方公里,年总产水量11.5亿m3,汇于大小水库33座(容量18626万m3),山塘561个(容量321万m3),有效灌溉水田3.2万公顷,影响稻谷产量5亿多公斤,提供周边武鸣、上林、马山县宾阳县四个县18乡镇74万人口生活生产用水和62座水电站(装机容量8208千瓦),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保护区境内溪涧河流纵横交错,发源于大明山的主要河流有33条,其中流向武鸣区的有达响河、汉江河等15条,全部流入武鸣河后依次进入右江邕江郁江;流向上林县的有橄榄河、东春河等16条,全部流入清水河后依次进入红水河、黔江;流向马山县的有达栏沟和水绵沟2条,汇入姑娘江后依次进入红水河、黔江;最后这些河流全部汇入浔江,属珠江水系。

生态 

大明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保护区境内保存着多样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贵稀有生物物种资源,其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在世界其他区域没有,在中国国内其他地区也不多见。在全球北回归线上的其他地区,基本都是干旱草原和沙漠,而大明山尚保存完整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上不可多得的绿洲,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大明山保护区是1996年WWF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大明山有维管植物209科764属2023种,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90科208属294种。大明山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是广西不同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动物区系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质。   

大明山野生植物中,属国家保护的有钟萼木、桫椤等16种,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白豆杉在大明山这里的峭壁上形成了比较优势的群落;野生脊椎动物中, 国家保护的有黑叶猴亚洲黑熊等37种。特别是,黑叶猴在大明山的栖息地海拔高达1500米,这种现象在广西境内实属罕见,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生物多样性

植物资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截至2023年,保护区已知有维管植物209科764属2023种,占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知种数的28%。植物种类有萼木、格木桫椤福建柏白豆杉等15种,大明山特有种30种以上,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家贸易公约的植物有3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钟萼木1种,二级保护的有、白豆杉等15种,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白豆杉在大明山这里的峭壁上形成了优势群落。  

动物资源

截至2023年,保护区已知有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90科208属294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33%,其中:鱼类22种、两栖动物19种、爬行纲42种、鸟类151种,哺乳类60种。在294种野生椎脊动物中,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黑叶猴、金钱豹、林麝鬟羚亚洲黑熊红原鸡蟒蛇等38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动物物种有鳞甲目豹猫等2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金钱豹、林麝、蟒4种,二级保护的有苏门羚、黑熊等33种。 黑叶猴在大明山的栖息地海拔高达1500m。保护区监测到林麝、黑叶猴、熊猴斑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以及发现广西睑虎等新记录物种10种,2023年发表了双翼大斑蛛、大明山奥塔蛛、海豚奥塔蛛、长管奥塔蛛、廷威奥塔蛛5个蜘蛛新种,此外还发现了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斑蛛1个蜘蛛大明山新记录。

旅游资源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具有险峰峡谷景观、瀑布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高山气象景观和壮乡中国神话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大明山的旅游开发可以带动和整合南宁市北部旅游线路,丰富大南宁旅游圈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内容,构建南宁——东盟旅游“新秀”,成为“中越边境旅游和东南亚跨国集团散地”。

重要景点

自然景观

云龙佛光

此处是大明山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景点。在观景廊正对面,由高到低的山脊就是大明山的云龙,龙头在观景台左上方峡谷;在龙头上方,常常出现佛光。佛光是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午后的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慢反射作用,使天边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透明如镜;观者背向偏西的太阳,光环中会出现自己的身影,奇妙无比。佛家认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要看到佛光必须要有佛缘,能见到佛光的人必定吉祥如意。

橄榄大峡谷

此处是大明山众多峡谷的典型缩影,峡谷雄伟而清秀,是大明山最长的峡谷,全长17公里,深500米,最宽处1200米。峡谷中保存最典型的原始森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谷底怪石奇树密集,生态美景纷呈。在观景台正对面的高山台地由八个天然草坪组成,民间称天台,传说是骆越古国军队的练兵处。雨后常见云海滔滔,云烟时而泄下深谷,时而漫上平台,形成气势磅礴的“天台云海”奇观。

金龟瀑布

此瀑布落差60多米,在水潭的中央有一块大石头,形如金龟爬行。无论游客身处河谷的哪一面,都会看到龟头指向另一条走出河谷的路,因而得名“金龟指路”。 瀑布从悬崖峭壁倾泻而下,气势磅礴,丰水时节其轰鸣声远传数里。从侧面看,它只是一级瀑布,从正面看,则形成明显的两级落差。在金龟潭对岸红色岩石,状若神坛宝座,传说这就是“龙母升坛”。

 

人文景观

观雪亭

大明山是中国最南端结冰的地方,冰雪雾凇是大明山四季景观一绝。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当气温降至0℃(山下为7℃左右),并有浓雾或小雨,在大明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带就会出现冰雪雾凇。此时的大明山漫山遍野银妆素裹,草茎树枝挂雪凝霜,花蕾披晶戴玉,这一南国冬雪奇观,正所谓“一夜霜雾起,万树梨花开”。

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度圈。北回归线是看不见的一条假想线,建立标志塔,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感觉到这条纬度线的存在。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北回归线塔共有9座,全部在我国。北回归线横贯大明山中部,为了标示这一重要的地理意义,大明山将在这海拨1270m的山头上建设北回归线标志塔,标志塔建成后将是目前海拨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也是世界上第10座北回归线标志塔。此塔高16m,占地面积为100㎡。此塔除了标示意义外,也是一处观景台,在塔上可观赏大明山的莽莽林海和大明山天台“仙圩”等美景。

高山药园

大明山药用植物共有1331种,其中72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18种为国家明文保护物种;将1331种药用植物按药理学功效统计,解表药94种,化痰止咳平喘药105种,理气止痛药132种,平肝熄风药49种,利水渗湿药217种,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药297种,补益强壮药63种,清热解毒药38种,驱虫药37种。此药园是由广西药科学校协建,它是大明山的“巨大药库”标本园。

管理机构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机构及人员编制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8月16日,南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调整内设机构为:党政办公室、财务科、规划建设科、科学研究科、旅游发展科、经营管理科、资源保护科、安全生产监督科、人事科、宣传法规科、综合管理科、接待办公室、纪检监察室13个科室(处)和西燕护林防火站、天坪护林防火站、铜矿护林防火站、汉江护林防火站4个护林防火站。

文化遗址

环大明山地区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区马头镇,是著名的商周墓葬群元龙坡遗址、战国墓葬群安等秧遗址所在地。据考证,壮族先民所建立的骆越古国,其最早的首都就坐落于大明山南麓;广泛流传于珠江的龙母文化,其发祥地也在大明山地区。

宗教遗迹

三宝殿。据《上鸣县志》转述历代旧志及民间相传,五代十国时道人莫四、卢六坐化于大明山,此为大明山人文活动的最早记载。据考,“三宝殿”及莫四、卢六坐化处均应在现三宝山、七风山一带。

飞来寺。飞来寺在民国年间已废,据志书所载,为大乘佛教净土宗寺庙,其原址在今四天坪一带。

天地庙。在现水陈峰一带,荒圮已久,原址淹没于丛林之中,近年有民间信士在水陈峰东“五朵莲花”处新建小庙一座,祀三仙。

古道、古战场、关隘

古道。大明山主峰镆鎁峰(今龙头山)南有古代重要交通驿道一条,北起上林大丰,由周利桥分路往西南,经罗勘村、黎口隘、三黎,至武鸣马头,去武鸣区。从宋至清,一直为重要的官道。其中黎口隘在宋、明、清代皆称镆鎁关。

六毛屯。在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六毛峰下,古称“绿茅”,据《上林县志》记载,大明山“绿茅”,是元至明八寨地区壮瑶民起义时期,八寨壮瑶义军与明朝官兵抗争的古战场,具体史实已无考。清代仍为上林十六屯堡之一。

天坪仙圩。在大明山顶部高山平原有平坦草甸6处,称天坪,其中四天坪有石砌房屋残垣和基址三处,石料多为规整块石、条石;在天坪稍高处有巨形石平台,很平整,中间有规则的方形石孔,宽30cm,深35cm,为人工凿制。天坪原用途已不可考。

石磨隘:据《武鸣县志》记载,在今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天平管护站一带,清代为止戈四图,又称安更隘,原址的确实地点已难以考证。

何旺堡:在今两江乡雷圩北,堡址距今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住地不远,是古代军垦屯堡。

黄忠立故宅

位于龙头山东坡,当地人称黄大人屋。黄忠立,字建臣,号明山老人。道光年生(1840~1909年),上林澄泰人,少年时因杀人隐迹于大明山,投身于下水源村一武术师门下学武,后以战功官至清左江总兵、右江总兵。

那克护林碑

该碑位于大明山东坡,在上林县西燕乡寨鹿村那克自然村附近路边,海拔约500m,东距国有大明山茶场潘分场约2km,西距那克村0.75km,距现保护区边界约1km。碑用青石刻制,立于溪边缓坡大石板上,碑高85cm,宽46cm,厚13cm。碑前为通往那克村小路,碑后现为寨鹿至那克简易公路,东面山坡是伝潘茶场(分场)茶山。该碑是民国八年(1919年)大明山民众为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的历史记载。

开发与保护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大明山林场,1981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保护区是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是中国40处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之一。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明山歌圩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事件

202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被誉为“北回归线上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的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少种群数量整体呈现恢复增长趋势。共监测到林麝黑叶猴熊猴斑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以及发现广西睑虎等新记录物种10种,2023年发表了双翼大斑蛛、大明山奥塔蛛、海豚奥塔蛛、长管奥塔蛛、廷威奥塔蛛5个蜘蛛新种,此外还发现了弄岗大斑蛛1个蜘蛛大明山新记录。

“大明山歌圩”具有悠久而清晰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深厚,歌圩每月1日举办,举办地点为大明山景区大门广场。每圩观众3000—4000人,逢节假日,达5000—8000人。歌圩秉承传承、交流、发展理念,致力于大明山周边地区民间山歌、民间文艺、民俗风情等非遗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发展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月歌圩,先后被列为南宁市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大明山最为亮丽的民俗文化品牌。

2023年12月17日,大明山迎来了今冬首场雾凇美景。在高海拔多处景点,漫山的植被披上了银装,白茫茫一片,千姿百态的雾凇似玉树市琼花,将苍茫群山装扮成了童话世界。

参考资料

您好!欢迎光临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8

大明山简介-历史遗址.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8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简介.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3-12-18

大明山---龙母文化的发源地 .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国知网.2023-12-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大明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OSGeo中国中心.2023-12-18

喜讯!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12-18

大明山的历史遗迹考察.南宁大明山旅游景区官网.2023-12-18

大明山骆越文化.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目标.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3-12-18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中国知网.2023-12-18

广西大明山发现5个蜘蛛新种,还有这些神奇的生物你都认识吗? .光明网-百家号.2023-12-19

云龙佛光.南京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橄榄大峡谷.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金龟瀑布.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您好!欢迎光临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北回归线标志塔.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高山药园.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大明山荣誉.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广西民俗文化品牌——大明山歌圩.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官山.2023-12-19

大明山迎来今冬首场雾凇美景.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2023-12-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