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 :汉族戏曲剧种

更新时间:2023-07-15 09:22

芗剧原名歌仔戏,又名子弟戏,是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起源于漳州,成型于台湾宜兰,在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地均有流行,还在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流行。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芗剧是福建省省五大剧种之一,约有一百年的历史。

芗剧是戏曲中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表演形式,它拥有着丰富多样的经典剧目,数量超过五百部。在早期,芗剧演员通常使用歌仔戏的唱本来进行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芗剧已经逐渐传入城市,并且增加了许多以历史题材为基础的剧目。这些剧目往往是通过改编其他戏曲剧种或小说而产生的,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连台本戏。当时多是幕表戏,没有固定台词和唱词。1939年后,艺人邵江海首先废除幕表制,编定本剧种的第一个文学剧本《六月飞霜》(又名《六月雪》),随后还编演了《白蛇传》《白扇记》《山伯英台》等三十多出戏,初步奠定了芗剧传统剧目的基础。

芗剧与闽剧、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并列为福建五大地方剧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发展史

萌芽时期

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之时,把流传于漳州市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和当地民歌小调相互结合逐渐形成歌仔戏。广泛的流行于当地农村、渔区,还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因为迎神赛会的需求,清唱的“歌仔馆”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采纳了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的剧目和表演艺术。在农村谷场和庙埕,人们用草绳围成圈地演出,并且有一个民间俗称为“落地扫”。而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也会搭建戏棚进行表演。由于这种表演方式是从“歌仔阵”发展而来,因此被称为歌仔戏。

发展时期

民国9年(1920年),台湾艺人来厦门陈圣王宫前演出。民国14年(1925年),台湾艺人矮仔宝被双凤珠班聘请,给其传授歌仔戏技艺。次年(1926年),“小梨园”的新女班改名为“歌仔戏班”。民国17年(1928年)四五月间,台北三乐轩歌仔戏班到白礁慈济宫进香,并在露天广场连演3天,歌仔戏风靡闽南地区。因此,龙溪县海澄县等县城乡纷纷成立了歌仔馆或歌仔戏班。民国20年(1931年),起初龙溪竹马戏班的宝德春决定转唱歌仔戏,并且随后泉漳两地的一些小梨园和竹马戏班也纷纷转唱歌仔戏。近百个民间南馆和北馆也相继改为歌仔馆,并逐渐转型为子弟戏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政府把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邵江海、林文祥等艺人在锦歌中吸取了丰富的艺术养分,创作了一种称为杂碎调的音乐形式。他们将杂碎调作为主要的曲调,以六角弦为主要乐器。同时,他们也吸收了泉州市高甲戏、梨园戏、竹马戏、汉剧等戏曲的部分曲调,融合了南音、南词、山歌小调等元素,重新创作了一套全新的唱腔改良调。这些改良调的作品通过舞台演出展示给观众,因此被称为改良戏。

改良戏在泉州各地以及漳州龙溪一带广泛传播和发展。仅龙溪县就有200多个改良戏班和歌仔馆。这种艺术形式在当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推崇。龙凤春、宝德春、金宝丘、金瑞春、艳芳春、新金春、宝莲丘、笋仔班等是比较知名的职业班社。在这些班社中,苏登发、甘文质、宋占美、陈金木、姚九婴、叶振东、颜扁等一批杰出的艺人开始展露头角。

然而,在民国29年(1941年)末,中国国民党龙溪社会服务处以扩大抗日宣传的名义,插手子弟戏班社并引入黄色歌曲,导致改良戏走向了错误的道路。这段时间里,改良戏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然而随着抗战的胜利,舞台上出现了改良调与歌仔调融合的盛况。这种融合让改良戏重新焕发了生机,并继续在舞台上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民国37年(1948年),南靖县县都马抗建剧团(子弟戏班)前往台湾演出,并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台胞的喜爱与欢迎。

蓬勃发展时期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由于改良调(子弟戏)在龙溪县芗江一带的歌仔戏流行,因此正式改称为芗剧。1951年8月,歌仔戏霓光班与子弟戏新春班合并,共同成立了漳州市市实验芗剧团。这个决定为芗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实验芗剧团的成立,芗剧逐渐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省五大剧种之一。

在五十年代初,福建地区的南靖、漳浦、龙溪、海澄县华安县长泰区等地相继组建了县级专业芗剧团。这些剧团积极贯彻中央戏改政策,推行了"改制、改戏、改人"的措施。政府派遣干部和文化教员到专业剧团,组织艺人进行学习,剧团的管理也逐步走上了正轨。通过对传统剧目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剧团逐渐从幕表制转向剧本制,芗剧的表演艺术也逐渐成熟。剧团创作并上演了许多优秀的新剧目,并积极参加省级和华东区的戏剧会演,多次荣获奖项。1960年,龙溪专区芗剧团(原漳州实验芗剧团)参加了全国巡回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芗剧的影响和知名度。这次巡演使得芗剧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成熟阶段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芗剧专业剧团遭到解散。然而,随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泉州市和漳州等地的芗剧团相继恢复并开始有所发展。1979年,一部名为《双剑春》的现代剧在北京上演,标志着芗剧首次登上了首都的舞台,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周年的献礼演出。

在1983年和1988年,漳州市芗剧团两次前往新加坡进行演出,向当地观众展示了焕然一新、风格独特的芗剧艺术。他们在新加坡共演出了49场,受到了各个界别的高度赞赏。新加坡的政界、商界、文艺界和宗教界的一些知名人士都出席观看了这些演出。1990年,台湾明声歌仔戏剧团首次采用大陆的剧本,改编演出漳州芗剧《琴剑恨》。

截至1990年,漳州市拥有6个专业芗剧团和5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同时还有许多业余剧团遍布城乡各地。在这个时期,漳州市涌现了众多杰出的芗剧艺人,包括李少楼、姚九婴、宋占美、陈玛玲、纪招治、谢秀莲、张丹、郑秀琴、戴进德、洪彩莲、杨丽玲、郭维窕、江铁、蓝海滨等著名芗剧艺人。

龙海区芗剧团在1993年创作并演出的作品《疯女恋》等作品参加了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并赢得了剧本、音乐等奖项的殊荣。1995年5月,漳州市芗剧团首次赴台湾访问,并演出《李妙惠》等剧目;同年9月,应邀赴台参加“海峡两岸歌仔戏实验剧展”的活动,作曲家陈彬、司鼓演员郑松江,导演黄卿伟以及演员颜梓和等人共同参与了《李娃传》的音乐创作、导演和演出工作。

同时,台湾举行首次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邀请大陆学者参加。这是两岸艺术人员时隔46年后的第一次聚会,进一步探讨台湾歌仔戏与福建芗剧的历史血缘关系。1995年2月中旬,在厦门市举行了一次歌仔戏学术研究会,来自福建和台湾两地的芗剧、歌仔戏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会议。12月,“闽台芗剧(歌仔戏)艺术中心”于漳州市成立。

1996年3月,漳州芗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郑秀琴赴京参加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日晚,江泽民、乔石、李瑞环、朱基、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亲自为她签名留念。同年6月,《侨乡轶事》一剧在第10届“田汉戏剧”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于7月在北京进行了精彩演出。随后,在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上,漳浦县芗剧团演出的《保婴记》获得了剧目、导演、音乐、舞美等多个奖项的肯定,并于1997年12月参加福建剧展,赴北京进行了演出。

音乐特色

唱腔

芗剧的唱腔非常丰富多样,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的曲调特点是多样化,以白色音调为主,格律比较自由,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芗剧中还融入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民间语汇。在芗剧的演唱中,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月琴等。这些乐器为演唱提供了音乐上的支撑和衬托,增强了唱腔的独特韵味。乐器的声音与演员的唱腔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戏剧的音乐氛围。其传统曲调数量繁多,大约有一百多支。在歌仔戏时期,主要以锦歌和民歌为主要曲调。锦歌是芗剧曲调中的精品,其曲调优美动听,旋律婉转悠扬;而民歌则更贴近百姓生活,表达了人民的真实情感。在改良戏时期,则以内地杂碎调是根据音乐的音型和节奏进行创作的,结合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元素。此外,芗剧也适当吸收了京剧潮剧、皮黄调等其他戏曲的曲牌,丰富了曲调的种类与风格。还有时会夹杂一些电影歌曲和流行歌曲,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口味与喜好。

芗剧唱腔为民歌联缀体结构,分为七字调、哭调、杂念调、杂碎调和民歌小调五种:

七字调

七字调是由锦歌[四空仔]从而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戏曲唱腔。它属于羽调式,分为弋阳腔和低腔两种。高腔适用于表现喜悦、激动等情感,而低腔适用于沉思、悲叹等情绪。它的板式运用非常灵活。当进行咏叹时,通常采用清板或停板的形式;而在急促叙述的情节中,可以采用流水板或者删去过门的“七字仔连”形式。若唱词只有两句,则采用“七字仔爿”的形式。此外,还有由七字调反弦演变而成的“七字仔反”和“七字调中管”,调式保持不变,调门上移四度或五度。这种唱腔的曲性开朗活泼,适应不同音域的演员演唱需求。

哭调

这种唱腔是从丧礼哭腔和民俗歌谣中提炼出来的,它包括了近20种曲牌,其中包括了[大哭调]、[艋哭]、[宜兰哭]、[琼花哭]、[江西哭]、[九字哭调]、[运河哭调]、[乞丐哭]等。这些唱腔都具有特定的音乐特色和表现形式。

杂念调

又称台湾杂念调,是由锦歌[杂念]衍变而成,旋律、节奏、速度都比较自由灵活,是一种唱念结合的多段体宣叙调

杂碎调

“杂碎”是从锦歌发展而来的一种戏曲唱腔,在锦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发展。它的旋律十分丰富,板式多样,适合用于叙述和抒情。它分为正管、反管和中管三种调门,以适应不同音域的演员演唱要求。

民歌小调

俗称“调仔”,有[锦歌五空仔]、[倍思仔]、[思想起]、[心酸酸]、等100多支曲牌。

器乐

由串仔、吹牌、锣鼓经三个部分组成。

串仔

即丝弦乐曲,用于衬托场面气氛和配合表演动作、人物感情,有[银钮丝]、[小洞房]、[小开门]、[九连环]、[柳青娘]、[万年欢]、[水底鱼]、[八板串]的形式。

吹牌

唢呐乐曲分为大吹和小吹两种。大吹采用两支大唢呐合奏,并搭配大锣大钹,称为“插大介”。而小吹则使用小唢呐吹奏,并搭配小锣和小,称为“插小介”。这些乐曲的曲牌大多取自京剧,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锣鼓经

唢呐乐曲中的曲牌大多来自京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唱腔中的过门插介。

乐队和乐器

传统乐队在演奏唢呐乐曲时分为文爿和武爿,每个部分都由4位乐手组成。

文爿包括:头手弦(负责弹奏头弦乐器),司壳子弦、六角弦兼大吹;二手弦(负责弹奏次要的弦乐器),司大广弦兼双清;管乐(负责吹奏管乐器),司笛子、洞箫兼鸭母笛、嗳仔、大吹;弹拨(负责弹奏弹拨乐器),司月琴三弦琴

武爿包括:头铃鼓(负责敲打头鼓),反鼓、竖板、倒板兼通鼓;板鼓(负责敲打板鼓),司小锣兼通鼓、小叫、响盏、双铃;正锣(负责敲打正锣),司大锣兼钟锣、云锣、虎锣;副钹(负责敲打钹),司大钹兼小钹。

随着时间的演进,现代的唢呐乐队增加了西洋管弦乐器,乐队的规模也相应扩大。这样的调整使得唢呐乐队能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特色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和台湾笛。

表演艺术

角色行当

芗剧的行当最初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但后来吸收了京剧的分行,角色逐渐增多。如今的芗剧行当包括生行、旦行、丑行、净行等,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表演风格,为剧目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角色呈现。

生行

在芗剧中,小生扮演的角色通常有着独特的穿着和表演动作。他们头戴着罗帽,身穿短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他们右手舞动着扇子,左手甩动着长袖筒,展现出轻松自如、优雅迷人的气质。具体的表演动作会根据角色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当他们扮演农民时,会模拟扛着小锄;扮演鞋匠时,会背着工具箱;扮演货郎时,会挑着担子;扮演牧童时,会挥舞牛鞭。此外,他们的手势和动作会配合着高步或矮步,以体现生活情境和角色的特点。

旦行

在芗剧中,旦角的台步技巧丰富多样,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其中包括一字步、十字步、交叉步、步、云步、蹉步、碎步等不同的步法。旦角的手势表演以耍花巾为最独特,此外,她们还有其他各种技巧,如摘茶、采桑、纳鞋、撑船、推磨、缝补、绣花、耍伞、打猪草等。这些技巧的表演细腻而熟练,为旦角角色赋予了生动而真实的生活气息。

旦角手中常常离不开手绢和扇子。尤其是扇子的表演形式十分多样化。旦角可以用单手来打扇花,也可以通过左手和右手的交替来展现扇子的艺术。此外,还有使用双手持扇,同时展现两只扇子的动作和花样,变化优美多姿。除了扇子,旦角还经常展示耍伞子和花帕的技巧。

丑行

在芗剧中,丑角以滑稽风趣、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他们经常以矮步的形式入场,即背着舞台走着矮桩步,这被称为“矮桩形”。接着,他们会转身跳步亮相,并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地舞动花扇、烟管或腰带。“矮桩形”分为高桩、中桩和短桩三种形态,具体的选择会根据剧情和角色的需要而变化。丑角的动作常常是模仿动物的形象,例如模仿猴子洗脸、懒猫抓痒、乌龟爬沙、鸡公啄米、画眉跳梁等等。

净行

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演唱声音宏亮宽阔,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为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净行根据角色性格、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 

表演技巧

芗剧吸收了外来剧种(如四平戏、汉剧、乱弹、京剧等)的表演艺术,创造并发展了自身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芗剧的演员需要掌握多种基本功,其中包括指法、步法、水袖、扇功等方面。

指法有鹰爪指、兰花手、双鹰爪、双阳手、双阴手、双摇指、整眉指、抽闩指、托闩指、揉目指、波浪指、遮羞指、夸耀指等

步法有贴步、碎步、磨步、滑步、垫步、叠步、蹉步、矮步等。

水袖有拖袖、弹袖、抖袖、摔袖、波浪袖、凤尾袖、后垂袖、双卷袖等。

芗剧中的扇功各行当均有运用。有持扇、捧扇、点扇、转扇、开扇、托思扇、瞅视扇、反夹扇、腰扇、拱扇、背扇、扑蝶扇、卧鱼扇、打风扇等。

舞台美术

化妆

早期的芗剧演出多在谷场或庙埕上进行,民间称之为“落地扫”。当时的角色只有一位旦角和一位丑角,而且都由男性扮演。旦角头顶系着红色缎彩球,双手挥舞着一米多长的飘带。旦角和丑角的脸部都会涂抹上铅粉和胭脂,身着日常便装。然而,由于“落地扫”的演出形式单调,为了丰富舞台形象,艺人们开始吸收四平戏、梨园戏和京剧的剧目和表演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在演出中吸纳了女演员,并逐步进入城市剧场进行演出。在进入城市后,芗剧(也称为歌仔戏)的化妆和服装开始采用京剧的套式,并延续了京剧的脸谱传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主角们逐渐采用了越剧化妆的方法,角色的形象和风格也发生了改变。

服饰

芗剧的服饰注重地方特色,不同剧目中角色的服装设计都有独特的风格。例如,在《补箩记》这部剧中,农村新娘山歌妹的服装是以大红和大绿的花料子制成的中式衣裤,衣裤边缘还镶有类似色彩的装饰。而在《茶花娶新郎》这部剧中,茶花的服装采用了式样新颖的琵琶襟装袖中式上衣,衣领和袖口还镶有黑色平绒和金线的滚边。头上插着一朵娇艳的红山茶花,为角色增添了华丽和醒目的元素。

舞台装置

山歌戏的舞台布景吸收了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表现形式。它们夸张醒目,色彩浓艳,大多采用平面绘制,简便轻巧。比如,上世纪60年代演出的《补箩记》的布景(设计师陈忠民),采用了剪纸的形式。舞台中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图案式大门,后面竖立着一束用栗色缎带绑着的高大稻穗,谷穗覆盖着屋顶,两只喜鹊昂首欢歌。湛蓝色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展现出了喜庆夏收的景象。另外,上世纪80年代演出的《茶花娶新郎》的布景(同样由陈忠民设计),是一座常见的砖木结构的龙岩市山区门楼。门上贴着大红的双喜,两侧贴着一对春联,檐角挂着一串大鞭炮,鞭炮底部的引火线饰以丝穗,展现了闽西乡土风情的迎亲场景。连接门楼的围墙很矮,墙头蔓藤盘缠,春意盎然。透过剪纸形式的门楼和矮墙的镂空设计,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院子里外人物的表演。

1987年,在福建省第17届戏剧会演中,山歌戏《故人》的舞美设计独具一格,采用了抽象的、空灵的设计元素。该设计利用裸露骨架的多功能平台组合不同的演出空间,立面主体仅采用几束富有弹性的白色松紧带与演员的动作相配合。通过缠绕、绞合、垂悬、斜拉等形式特征,传递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设计师着力于拓展全剧的心理空间,使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的转换过程更为自由流畅。

代表性人物

邵江海

生于1913年,卒于1980年,芗剧演员。福建厦门人。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歌仔戏被中国国民党禁演,这位艺术家以创新的芗剧改良调(杂碎调)而闻名,因此在芗剧界被誉为“仙仔”。他对闽南地区话的音韵有深入研究,并在编剧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创作了《安安认母》等戏剧作品。此外,他还曾担任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的艺术顾问,为该剧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林文祥

生于1913年,卒于1994年。芗剧著名老艺人,漳州市芗剧团艺术顾问。台湾歌仔戏“回流”闽南后的第一代演员、乐师。在抗战结束后,该人与邵江海积极合作,并在1941年创造了一种称为“杂碎调十一字句式”的新曲调。晚年时,他致力于教学传授技艺,并对《芗剧传统曲调选》一书的出版作出了非常无私的贡献。

宋占美

生于1913年,卒于1975年。芗剧演员。原名荣尖尾,海澄县山后村人。这位出色的艺术家在幼年丧父且母亲双目失明,家境十分贫寒。年仅7岁时,他就卖身给京剧戏班,开始学习大花脸的表演,后来转学三花丑,凭借出色的丑角表演技巧而走红。由于他身材瘦小,敏捷而有活力,因此被人亲切地称为“尖尾丑”。尽管他的家境困苦,但他的为人真诚友善,充满幽默和风趣。他一生钟情于酒,少有疾病,常开玩笑说“死后愿抱酒坛,埋在酒池”。1951年,宋占尾成为漳州市实验芗剧团的一员。到1958年,他开始担任龙溪专区艺术学校芗剧科的教师,为培养新一代艺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接着在1962年,他又成为龙溪专区青年实验芗剧团的艺术指导,继续推动了芗剧事业的发展。

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

《三家福》

1949年初,有一部根据老艺人张招治和颜招治的口述整理而成的剧目。故事讲述了船工施泮之妻由于无法借到贷款,在除夕黄昏决定投水自尽。然而,塾师苏义及时出现并救了她,但他们陷入了贫困之中,不得不在夜间去地里偷挖番薯。正巧,他们被守园的林吉听到了。林吉非常同情他们,并暗中在自己的地里帮助苏义挖番薯。大年初一,林吉和他的母亲一起给苏义夫妇送来了年礼,施泮的妻子也到苏家拜年并带回了家信。就在这时,施泮回到乡下,三家人才意识到彼此之间的互助和情谊。

1954年,该剧本由芗剧(歌仔戏)代表队进行演出,并先后参加了省级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和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在这些比赛中分别获得了剧本一等奖二等奖。1979年,龙溪地区的歌仔戏演出团携带着这部剧本前往北京参加了国庆周年的献礼演出。该剧本还收录于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福建传统喜剧选》一书中。

《山伯英台》

民国28年(1939年),邵江海据锦歌唱本改编。《梁山伯祝英台》是根据锦歌唱本进行改编的。在1978年,陈德根据旧版本等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命名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进行演出。这部剧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这对悲剧情侣的故事。邵江海保留了锦歌唱本的特色,包括白少通俗、易于理解的风格,其中尤其以“英台哭灵二十四拜”这一段唱词情感缠绵而闻名。剧中还呈现了一些与闽南地区风俗民情相关的场景,如“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盆”“讨药”等。同时,与其他剧种相比,该剧中的一些关目和情节也略有不同。

1979年,漳州市芗剧团由钱天真、洪彩莲等主演,参加省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活动。

《李妙惠》

20世纪60年代初,邵江海据区青本整理改编,又名《谢启娶妻》《卢梦仙》。邵江海根据区青本进行整理改编的剧本,又名《谢启娶妻》和《卢梦仙》。该剧在1962年由龙溪地区芗剧团首演。后来在1980年,郭志贤对该剧进行了重新整理和改编,加强了卢梦仙与李妙惠坚贞爱情的主线。新版剧本由漳州市芗剧团进行演出。

故事讲述了河南省人卢梦仙赴考途中遇到劫难,与仆人卢安被迫分离。与此同时,河南的卢望先也因赴考遭劫而在客栈中病死。由于两人的名字谐音相似(闽南音),卢安误以为主人已经去世,回报了这个凶讯。与此同时,广东省的盐商谢启到河南经商,巧遇梦仙的妻子李妙惠,并想娶她为妻。而梦仙的父亲卢南川不忍心年轻的儿媳守寡,催促她改嫁。但李妙惠念及卢梦仙的深情,与谢启完成婚礼后上吊自尽。谢启深受感动,抢救后与李妙惠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兄妹,经历一番曲折后,夫妻终于团圆。谢启则与白金花结为连理。

现代戏

《双剑春》

海澄县芗剧二团根据流传于闽南地区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长王占春的革命故事,编写了戏剧《王占春》进行演出。后来在1978年,姚溪山和魏乃聪重新进行了创作,并将其改名为《龙岭春晓》。随后在1979年,姚溪山、魏乃聪、曾五岳和庄火明对剧本进行了再次修改,并更名为《双剑春》。

该剧讲述了红军游击队长王剑春在受到“古田会议”精神鼓舞后,返回龙岭,在群众中发动暴动的故事。与此同时,龙岭出现了另一个自称为“王剑春”的游击队。通过努力,终于揭露出假王剑春的真实身份是女游击队长王大英,她原来是已牺牲的闽南红军游击队员陆常春的妻子。在王剑春的帮助下,王大英最终壮大了革命力量,并取得了武装暴动的胜利,为红四军攻打漳州提供了支持。

1978年,龙海县芗剧团上演了《龙岭春晓》,并参加了福建省现代戏创作剧目的调演。随后在1979年,龙溪地区的歌仔戏演出团演出了《双剑春》,并在国庆30周年献礼活动中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创作三等奖。该剧本还被收录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福建剧目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中。

《邻里之间》

1981年,这部剧本由陈志亮担任执笔,郑惠聪参与编剧。故事发生在闽南地区的一次水灾之后。社员王森夫妇捡到了一只肥猪,于是他们贴出了一张“招领启事”,希望能找到失主。远亲九婶婆和邻居玉凤都丢了一头猪,所以他们前来认领。九婶婆看到王森夫妇捡到的猪并希望凭借亲戚关系冒领猪,但王森夫妇不徇私情,经过查明真相后,他们将猪归还给真正的失主玉凤。正好,九婶婆捡到的猪被玉凤发现,她主动将猪归还给九婶婆,九婶婆深受感动,表示要将自己捡到的一箱衣物归还给失主。原来,这箱衣物正是被大水冲走的王森家的物品,物归原主,三家皆大欢喜。

在1981年,南靖县芗剧团开始演出这部剧作,并参加了福建省第14届戏剧会演。该剧作凭借其精彩的剧本创作,获得了剧本创作二等奖。随后,在1982年1月,该剧本发表于《福建日报》的副刊上。

《台民泪》

漳州市芗剧老艺人据民国36年(1947年)“二二八”台湾人民抗议美国军队暴行爱国运动的素材编剧。讲述了杨文龙和杨金凤兄妹在街头卖花时遭遇中国国民党兵痞的欺凌和辱骂。在妹妹金凤愤怒至极的情况下,她选择跳进潭中自尽。哥哥文龙无法与众多兵痞抗衡,最终被迫退缩,然而幸运的是,有一位善良的人及时出手相救。当时台湾街头,美军横行霸道,一小贩无故被美军士兵活活打死,引起市民群愤,要求政府惩办凶手。台湾当局不仅没有予以制裁,反而派兵镇压抗议的市民。2月28日,杨文龙带领市民到台湾省府进行抗议,却遭到当局血腥镇压。由此,台湾当局的残暴统治更加暴露无遗。

1951年,经赛月金导演并参与演出后,这部戏剧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诏安县农村,广大观众看完演出后,他们激发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并纷纷捐款支持抗美援朝运动。

新编古代戏

《加令记》

根据1954年的漳州民间故事和锦歌说唱,以及经过龙溪专区剧目工作组的集体讨论,陈波弥、王游治和朱萸合作创作了这部剧目,由漳州市芗剧团进行演出。故事主要讲述了清末时期漳州的居民陈杉,他以卖豆腐为生,为人勤劳忠厚。他养了一只特殊的加令(八哥鸟),这只鸟通人性,能够识别并惩罚奸商范有记父子对平民进行的盘剥,并开玩笑戏弄县令的故事。

《加令记》的剧本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并参加了福建省第三届戏曲观摩会演。在1960年,该剧本被列入《福建地方戏曲丛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年,龙溪专区芗剧团携带本剧参加了全国巡回演出。随后,在1979年,省龙溪地区歌仔戏演出团前往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30周年献礼演出,其中《加令记》中的《盗银》一折也被演出。

《羯鼓汉箫》

杨康、路冰(执笔)编剧。故事背景设定在晋朝永平年间(公元291年),战乱不断,百姓生活艰难。在这个时候,北方羯族石勒带领义军转战飞龙山,他们与汉人寒士张宾在途中相遇,张宾献策却被石勒拒绝,导致石勒经历了一次挫败。然而,在张宾的协助下,不同民族的武将与文人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石勒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终平定了内乱。然而,这一切也是以惨痛代价为代价的,鼓与汉箫齐鸣,回荡着历史的回音。

该剧由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演出,并在1996年参加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荣获剧目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以及演员奖等多项殊荣。

《保婴记》

汤印昌编剧。故事发生在尹三娘年轻守寡的时期。她的儿子染上了绝症,临终前担心母亲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会选择自暴自弃,于是他编造了一个谎言。他假装是自己失踪多年的义兄林东明未婚先孕的情人金满月身怀他的骨肉,希望能给尹三娘带来生活的勇气。在众人的帮助下,他们把金满月错误地当成了儿媳,让她回到家中生下了孩子。而巧合的是,失踪的林东明被救起后回到了家,得知了尹三娘为保护孩子所经历的艰辛,于是他将她视为自己的母亲。

该剧由漳浦县芗剧团演出,并在1996年参加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该剧荣获剧本二等奖,同时导演、音乐、舞美、演员等方面也取得了多个奖项的肯定和赞誉。剧本也在《福建艺术》和《剧本》月刊上发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新编历史剧

《肃杀木棉庵》,1987年,杨路冰编剧。剧本内容描述了南宋末年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着被称为“蟋蟀丞相”的贾似道展开,他滥用权力,蔑视朝纲,导致国家损失惨重,并遭到了丞相陈宜中等人的弹劾。贾似道的所作所为震惊了天子,于是天子决定将他贬为高州市团练副使,并安置在龙川郡,同时派遣会稽郡都尉郑虎臣监押他。然而,在途中行至漳州市城外的木棉庵,郑虎臣站出来为正义伸张,他击杀了贾似道,既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也为国家除去了祸害。

在1978年,漳州市芗剧团参加了福建省第17届戏剧展览,并通过该剧获得了剧本二等奖。随后,该剧本被发表在《剧本》月刊上。

传承与发展

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出台了一系列戏改政策。为了保护和传承芗剧这一传统形式,龙溪专区设立了剧目工作室,组织力量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并积极推行定型戏的创作。据口述记录,芗剧老艺人传承的传统剧目达到了984个,在1963年记录下来的剧目中,有410个被收入《传统剧目选》一书,而其中42个剧本更是收入了《中国戏曲选》(福建省卷)。

从60年代开始,芗剧逐步改变了幕表戏的制度,转而采用剧本制,并建立了保留剧目制度,使其逐步纳入了文学创作规范化的轨道。整个区域组建了一支由20多名专业创作人员组成的队伍,他们创作、改编和整理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在省级、华东区以及全国各类演出中屡次获奖。一些比较有名的芗剧编剧包括邵江海、陈开曦、陈志亮、王游治、魏乃聪、陈德根和陈大禹等,同时还有一些中青年作家如汤印昌姚溪山、庄火明、杨联源、杨路冰、方朝晖等。

然而,随着戏团数量的增加,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这对芗剧的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科技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传播渠道的革新,芗剧逐渐走向了小众市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自我转变,继续传承并不断创新,成为芗剧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现状

2015年,龙海区的官方剧团龙海芗剧团的演出收入接近150万元,演出场次约为300场。截止2016年,在龙海市,有100多家民间芗剧团活跃在市场上,这一行业的年产值超过1亿元。但它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观众流失、人才断层、演出质量下滑以及市场化探索遇阻等等。不过,无论是老中青的芗剧人,他们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寻找复兴之路。

“芗剧并没有失传之虞,相反,它在演出市场上依然非常红火。尽管芗剧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但它仍然吸引着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广大乡村仍然有着很大的演出市场。造成芗剧质量下滑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优质原创剧本的匮乏。缺乏有创意、具有吸引力的剧本导致演出内容的单一化和缺乏新意。”龙海芗剧团团长康国祥如是说。

保护和影响

保护措施

芗剧与闽剧、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并列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2006年5月芗剧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重点传承保护单位、国有专业戏剧表演团体以及福建省重点戏剧团体,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一直以其丰富的艺术成果和卓越的艺术阵容而在福建的戏剧界以及台湾、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它被誉为"芗剧之帜"。

为了推动芗剧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2015年5月,成立了芗剧研究所,为芗剧的艺术研究、理论探讨和创作提供了专业平台。同时,地方政府还投资了千万元,并将旧厂房改造为骑龙山文创园,这将成为芗剧演出、艺术交流和理论研讨的重要基地。

此外,自2011年起,龙海区就采用剧团与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在龙海市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了芗剧中专班。经过5年的发展,这个中专班已经成功培养了超过百名优秀的芗剧人才,为芗剧界输送了新血液。

影响

纵观历史,芗剧剧目贴近民间市井生活,多以劝世、警戒故事为多,表现缠绵爱情以及悲剧故事;容易打动人心,使观众产生感情共鸣。芗剧演出注重舞台效果,创新唱词唱腔,扮生、旦的演员年轻漂亮,形象迷人,很受市井百姓喜欢。正因为如此,发展于宋元时期且土生土长的泉州小梨园戏受到它很大的影响。许多小梨园戏班引进新腔,学习运用芗剧音乐、声腔。不少小梨园戏班蜕化为芗剧戏班。

相关戏曲机构

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是一家国家全民事业差额拨款单位,也是国家专业戏剧表演团体和福建省重点剧团。该剧团以其丰硕的艺术成果和强大的艺术阵容在福建戏剧界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被赞誉为“芗剧之帜”。自从1951年8月成立以来,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一直承担着演出、示范和研究的任务。他们肩负着宣传本土文化、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维系海外亲情的重要使命。通过精湛的表演艺术和深入的研究探索,该剧团在传承和发扬芗剧艺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历年来,剧团先后创作并上演了《水仙花》《碧水赞》(后被改为《龙江颂》)《情海歌魂》《肃杀木棉庵》《西施与伍员》《母子桥》《王翠翘》《保婴记》等一批优秀剧目,在全国、华东区、省、市等各类戏剧会演中均获好奖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