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哈凯姆战役 :比尔哈凯姆战役

更新时间:2024-09-21 13:44

比尔哈凯姆战役(Battle of Bir Hakeim),是发生在二战北非战场上的盟军陆军准将玛丽·柯尼希指挥的自由法国军团第一旅(the 1st Free French Brigade of Général de brigade Marie Pierre Kœnig)对德国陆军上将埃尔温·埃尔温·隆美尔(Generaloberst Erwin Rommel)德意联军的阻击战。

比尔—哈凯姆是一个利比亚沙漠里的偏远绿洲,曾经是一个土耳其港口。自由法国第一旅在玛丽·柯尼希将军的率领下,在此阻击隆美尔麾下的轴心国军队。经过16天苦战,法军为在甘扎拉新败的英国第八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来重整部队,使后者能在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将轴心国的攻势瓦解掉。

伯纳德·圣—海勒将军在1991年的一次采访中对此战给出了如下的评论:“一粒沙子卡住了轴心国的攻势,使他们在严阵以待的英国部队之后才推进到阿拉曼:这粒沙子叫比尔—哈凯姆。”

概述图为自由法国外籍军团士兵进攻敌方据点,摄于比尔哈凯姆。

战役背景

1942年初,在西昔兰尼加新败的英国第八军在利比亚的托布鲁克附近遭遇轴心国军队,到1942年5月,轴心国向苏伊士运河的攻势一路势如破竹:阿尔贝特·凯塞林展开了海格力斯行动,马耳他——轴心国补给线上的芒刺——面临着轰炸和入侵的威胁;意大利蛙人在亚历山大港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和一艘货轮。轴心国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增援,而英国则不得不派出一些驻守在中东的部队去太平洋战争应付日本人。埃尔温·隆美尔的计划是向南推进,绕过英军防线,然后再往北推进,将第八军切成两段。五月26日,隆美尔抱着占领苏伊士运河的决心发动了进攻。

轴心国军左派是第十和第二十一意大利军(萨布拉萨、塔兰托、布雷西亚和帕维亚师)以及德军第150步兵旅。隆美尔命令这些部队在加扎拉发动进攻来吸引盟军的注意。同时,他将自己最精锐的五个师——第15装甲师、第21装甲师、第90轻装师、阿里亚特装甲师和特雷斯特机械化师派往南方,执行包抄第八军的重任。英国第八军军长瑞奇认定德军这次是冲着托布鲁克来的,于是将他的大部分部队部署在北线,在南线仅留下两个师又三个旅的兵力。就此,埃尔温·隆美尔准备为第八军的棺材上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比尔—哈凯姆是法军在盟军南翼固守的一个要塞。要塞指挥官是柯尼希将军,守军则是自由法国第一旅六个营的3700名官兵。这些人来自很多不同的部队:两个外籍兵团营,两个殖民地步兵营,一个海军步兵营以及一个海军陆战队营。一些分量不大的部队,如22北非步兵连,17工兵营和第一炮兵团的一部也驻扎在比尔—哈凯姆。

法军的装备也是大杂烩:他们有63辆布伦机枪运输车,几辆英国卡车和两门英国榴弹炮,但绝大部分火炮都是法国造:54门75mm炮,14门47mm炮,18门25mm炮以及86支博伊斯反坦克枪和18门博福斯40mm高射炮步兵武器包括44门迫击炮,76挺霍基奇思机枪和366挺FM 24/29轻机枪。要塞有10天的补给和20000发75mm炮弹。

伯纳德将军描述了柯尼希的部队所坚守的地形:“一片干燥的沙漠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十字路口,一片被风沙侵蚀的石头堆,比尔哈凯姆在老远外就能被看见,整个战场实际上缺乏任何掩蔽和天险。阵地是一道南北走向的丘陵,中间是一个毫无战略意义的骆驼骑兵哨所。在186高地附近有两个小丘陵,面对着两个破旧的水塔,石丘的东面是一条转向北方的干河床。”

柯尼希将防线分为三段,每段由一个营来守卫。13外籍兵团半旅2营(大名鼎鼎的13DBLE,从安阳市到奠边府)守卫东面,三营分作数支装备75mm和25mm火炮的纵队作为侦察部队预备队。整个防线上布满地雷,为了增加战略纵深,法军的地雷阵一直布到了附近友军的阵地边。

战役过程

意大利进攻

5月26日夜,埃尔温·隆美尔抢占先机开始了他的反击,第十五和第二十一装甲师,90轻型师余部,意大利军阿里亚特师和特雷斯特师开始了向南包抄比尔哈凯姆的战斗。仓促上阵的英国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柯尼希接到友军被重创的报告后,命令所有部队进入预定位置。

1942年5月27日早晨九点,隆美尔给命令阿里亚特装甲师(该师由132坦克团(装备M13/40坦克)、第8步兵团和132炮兵团组成)师长德—斯特凡尼斯将军从东南方向率部进攻比尔哈凯姆。9点30分,该师从法军背后先后发动了两次进攻,乘卡车支援装甲兵意大利步兵很快就被法军凶猛的炮火赶跑了,而没有步兵支援的意大利坦克试图绕过地雷阵,很快也被近距离发射的75炮摧毁了。

阿里亚特师在45分钟里就只剩下33辆坦克,斯特凡尼斯转进北线以包抄守军,但很快就冲进了法军的一大块三角形地雷场(代号V区),左冲右突终于逃出生天的意大利军扔下熊熊燃烧的32辆坦克和91个俘虏,包括132坦克团团长。法军的伤亡微不足道:两名士兵轻伤,一辆装75炮的卡车被毁。27日对埃尔温·隆美尔的比尔哈凯姆攻城来说确确实实是糟糕的一天,但是在其他战线上德军收获不小:英印第三摩托化旅被击溃,第四和第七摩托化旅被迫撤退,比尔哈凯姆被德意军孤立了。

圣海勒对当天是这么评价的:“在要塞里,没人知道目前形势。我们只得知第三印度旅被44辆坦克支援的敌人打垮了,第四和第七旅也被迫后撤,我们和英国友军被逐步分割开来……”

5月28和29日,英国皇家空军两次轰炸比尔哈凯姆及周围地区(被地面的意军坦克残骸误导)。柯尼希派出了一名叫拉马斯的上尉带一支小分队去附近的友军那里交涉。拉马兹特遣队试图和北方的英军150旅取得联系,但几个小时后意大利军的炮火将他们赶了回去,撤退的法军仍然赚了点小便宜:他们击毁了七辆半履带车。1942年5月29日,法军上尉塞利吉率领特遣队击毁了三辆德国坦克。

5月30和五月31日,要塞周围很安静,轴心国军队仅在地雷阵里尝试着进攻了一次。

要塞很快就面临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几天的战斗里,法军已经俘虏了243人。当620名饥渴的印度俘虏被法军搭救时,要塞的水供给就面临极大的危机。拉马斯特遣队试图堵住之前意大利坦克打开的缺口,但遭到轴心国部队的伏击,法军在第九梅西米连的布伦机枪车的掩护撤退。

1942年5月31日,一支由55辆卡车组成的补给队将急需的淡水送到了比尔哈凯姆。卡车队带走了印度兵、战俘和重伤员。法军发动了一次突袭:梅西米、鲁克斯和塞利吉特遣队在埃米拉卡瓦利上校(此人是俄罗斯贵族,格鲁吉亚人)的带领下袭击了一个德国坦克修理站并摧毁了5辆坦克,英军150旅也发动反击,将德军暂时击退,但当日夜间150旅也被击溃,德军继续对比尔哈凯姆的围城。

围城

埃尔温·隆美尔在北线的胜利战果辉煌,但是损失也很重,尤其是坦克。尽管在1942年6月1日彻底摧毁了150英国旅的抵抗,隆美尔的大规模包抄行动仍然因为比尔哈凯姆的存在(要塞直接威胁到他的补给线)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德国空军对要塞狂轰滥炸,1942年6月2日,隆美尔调集重兵(特雷斯特师,帕维亚师和90轻型师)向比尔哈凯姆推进。

早晨8点,法军哨所发现了敌军的踪迹:德军自南线推进,意大利军从北线。早晨10点30分,两个意大利军官给守军送上了劝降书,柯尼希拒绝投降。接下来的八天里,双方展开火力决战:法军发射了超过8000发75mm炮弹和105mm炮弹,德意空军也对要塞狂轰滥炸。英军对比尔哈凯姆爱莫能助,他们仅在1942年6月2日击退过一次阿里亚特师的进攻,柯尼希几乎被彻底孤立了。

6月3日,埃尔温·隆美尔派人给科尼克将军送去了亲笔信:“告比尔哈凯姆守军:任何抵抗毫无意义,你们迟早会落入像两天前被我们消灭的两个英国旅的命运。如果你们丢掉武器举起白旗,我们就会停火。”法军的回答则是第一炮兵团的一阵响亮的齐射(击毁了几辆德国卡车)。6月3日和4日,德意军的每次进攻都由斯图卡或者105mm炮的轰击开路,但每次进攻都被守卫者挡了回去。隆美尔本人自己回忆道:“守军拒绝投降,午夜12点我军开始进攻,特雷西特师从西北方,90师从东南方。好几次我本人都得亲自领军进攻,在北非沙漠战役中从来没见到过这么顽强的抵抗。” 6月6日开始,战斗变得更加激烈了。11点,90师派出突击队,在克勒曼将军的野战工兵的支援下试图从地雷场里打开一条通道。这些野战工兵朝要塞推进了800米,并试着在夜间开辟出更多的通道。尽管如此,在隐蔽良好的法军的密集火力下,任何大规模进攻仍然是徒劳的。外籍军团战士们在缺水少粮的情况下仍在坚持作战。6月7日,皇家空军对地雷场内的德军进行了轰炸。

当天夜里,最后一支运输队在大雾的掩护下悄悄到达了要塞。德军也在大雾中部署好了一次实力强大的进攻:坦克、88炮、野战工兵悄悄进入了面对要塞的阵地。埃尔温·隆美尔亲自指挥北线部队,德军火炮对着要塞直接射击,德国空军也出动了42架JU-87轰炸机进行支援。一枚炸弹摧毁了法军野战医院,17名伤员被炸死。圣海勒回忆道:“一个75炮炮组被88炮炸上了天,最后一个炮手只剩下一只手,他用残肢装弹,瞄准,最后一炮摧毁了那门88炮……”尽管北线工事损坏严重,法军阵地巍然不动。隆美尔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今天早晨我军再次发动进攻,他们又遭遇到了和昨天一样凶猛的火力。敌人躲在单独的散兵坑里,就像隐身了一样。我必须夺取比尔哈凯姆,我的军团的命运全押在这里了。”

6月9号,柯尼希获知10号将是最后一天,英军已经完成了重新集结,11号他的部队就可以撤退。同一天晚上,他也向全体守军发布命令:“我们坚守了十四个白天和黑夜,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官兵们,不要被疲劳打倒!我们守得越久,情况就会越艰难,但第一自由法国旅不会担心这些!所有人,拿起武器!最重要的是只要敌人敢走进你的射程就要迎头痛打!”

此时此刻全旅仅有一天的弹药和粮食储备,但是严重缺水。作为对策皇家空军空投了170升水,6月10日早晨又是大雾天,早晨九点半之前整个防线上都很平静,下午一点,130架飞机轰炸了北线阵地,德国步兵在第15装甲师以及炮兵支援下再次进攻,他们突破了梅西梅尔的防线,但是布伦式机枪车和75炮卡车的到来最终挽救了局面。晚上九点,德军发动了当天最后一次进攻——和之前的无数次一样毫无结果。在这次进攻结束后,法军开始做撤退的准备。

撤退

6月9日晚5时,柯尼希收到了撤退命令,当晚,法军制定好了计划。撤退时间为10号夜间11时,英国陆军将会接应他们,皇家空军也将提供支援。法军仍然面临着艰难的一天,而弹药库里只有200发75mm炮弹和700发迫击炮了,也就是说法国炮兵打掉了99%的弹药。

1942年6月10日早晨的战斗由德国空军的例行轰炸(100架次斯图卡)开始,德军这次的进攻对准外籍兵团第三营的阵地。15装甲师的坦克差点冲进法军阵地,但是法国人把所有的炮弹、装甲车和部队都用在这里。最终德军决定取消当天的任何行动,第二天早上再进攻。

法军的撤退计划开始了,重装备被摧毁了,外籍兵团第2营做好了向英国第7摩托化旅布置好的撤退地点突破的准备。工兵花了比预料的更久的时间来清除地雷,而且也没能开辟一条计划中两百米宽的通道,一颗照明弹照亮了法军阵地,全体军官们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出去再说。法军的撤退很快就成了部队之间的赛跑。第一自由法国旅的先锋第二营在步伦机枪车的带领下接连冲破了三道德军防线,埃米拉卡瓦利率部跟进。先锋部队的法军三个连长中两名阵亡一名被俘,但大部分部队还是冲出了包围圈。早晨4点,英军和法军接上了头,早晨8点,大部分法军到达了撤退地点,而英军巡逻队当天仍搭救了不少人。

撤退完全成功,被蒙在鼓里的埃尔温·隆美尔直到第二天发动进攻时才发现要塞已经成了座空城,只剩下尸体、自愿留下的医疗兵和重伤员。德国空军对要塞总共发动了1400架次空袭,此时连骚扰下撤退的法军的油料都没有了。隆美尔在日记中写道:“6月11日本该是我们对法军据点的致命一击,但是法国人没给我们这个机会。尽管设置了层层警戒,他们还是找出了最薄弱的地方,离开了要塞和英军第七旅接上了头。历史再次证明了只要一个法国将军有决心,他就能创造奇迹。今天我参观了历经战火洗礼的要塞,我们终于获得了胜利:比尔哈凯姆和周围1200个供士兵和装备使用的掩体终于全部被占领了。”

战役结果

对于轴心国方面,比尔哈凯姆是个灾难:3300人伤亡,277人被俘。装备方面,德军损失了51辆坦克,13辆半履带车和超过100辆其他车辆。德国空军损失了49架飞机。相比这些法军的损失小得多:142人阵亡,229人受伤,814人被俘,40门75mm炮、5门47mm炮、8门博福斯高射炮和50台车辆被毁。总体而言,开战时的3703名法军中,2619名最终回到了英国战线。

这次胜利对法军意义重大,法国陆军自1940年6月以来受到的种种屈辱,在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英勇作战的外籍军团战士们洗刷了。英国将军普雷菲尔这么评价自由法国部队的:“法国守军对英军在埃及的重整起到了极大作用,他们的顽强抵抗从一开始就搅乱的埃尔温·隆美尔的计划,并且严重扰乱了轴心国部队的补给工作。由于敌人对该战区不断的增兵,英国第八军终于逃离了被击溃的命运。法国人英勇的抵抗让隆美尔的大包抄计划落了空,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法军的抵抗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阿拉曼的胜利奠定了基础。”6月12日,奥金莱克,C.J.E.将军发表一则讯息:“联合国以最高敬意赞美那些法国军队和他们英勇的将军(柯尼希)。”温斯顿·丘吉尔的赞扬更直接:“英勇的抵抗了隆美尔15天,自由法国在比尔哈凯姆挽救了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命运。”

即使是那个阿道夫·希特勒也对此战极为重视,在从比尔哈凯姆归来的记者鲁茨·科赫到场的宴会上,他说道:“先生们,你们也听到科赫所说的了。这证明了我一直主张的一个观点:法国人是欧洲除了我们以外最好的战士。法国即使是在现在这样的出生率下,也能征召出100个师来。在战争胜利以后,我们一定要找出一个办法,来控制一个拥有这种实力的国家。”同时,希特勒下令枪毙所有法国战俘,埃尔温·隆美尔抗命不从,并下令给所有的法国战俘和德国士兵一样的淡水和粮食。贝尼托·墨索里尼也下令自己的部队优待法国俘虏。

夏尔·戴高乐致信柯尼希:“告诉你的部队,整个法国在看着你们,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