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 :一种气象灾害

更新时间:2023-11-01 18:17

热浪(Heat wave)属于极端温度的一种,指的是一个地区的天气在某时间段内,持续出现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温度的现象。但目前热浪并不存在统一的定义。 在中国,热浪是连续三天超过35摄氏度的天气。在英国,当特定地点的温度连续三天或以上,超过或达到该区域阈值温度时,就认为发生了热浪。在气象学上,热浪是指一种长时间持续异常高温和潮湿的天气,一般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星期。

热浪通常是由“异常强大的高压系统”引起的,大气上层的空气被向下拉,下沉时受外界高压影响,体积压缩、温度升高,形成下沉绝热增温。热穹顶内因此温度持续上升,加之“Ω”型大气环流阻碍冷空气进入,催生极端热浪。高压系统还使太阳直射地面,热能积聚增强热浪效应。热浪容易出现在纬度20~35之间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陆地,尤其是一些低海拔的谷地和盆地。

热浪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它会使作物快速衰弱,严重损害农业发展;还会引起树木枝干灼伤,引发火灾,且难以扑灭;同时会引发大面积的蓝藻爆发,加剧水质的恶化,威胁生态环境健康;还会造成因高温干旱而导致的用水用电紧张局面。热浪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脑血管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类热休克导致死伤。

定义

热浪,又称高温热浪、高温酷暑,属于极端温度的一种,指的是一个地区的天气在某时间段内,持续出现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温度。对于热浪的定义目前并不统一。

气象学上,热浪是指一种长时间持续异常高温和潮湿的天气,一般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星期。

IPCC将热浪定义为“一段异常炎热的天气,通常参考相对温度阈值来定义,持续两天到几个月”。世界气象组织(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

在中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

英国,当特定地点的温度连续三天或以上连续三天超过或达到区域阈值温度时,就认为发生了热浪。

荷兰规定热浪为日最高气温高于25℃,且持续5天以上,其中至少有3天最高气温高于30℃。

美国当白天热指数连续两天有3小时超过40.5℃或者预计热指数在任一时间超过46.5℃即为热浪。

德国科学家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制定了人体体感温度指标,当人体生理等效温度(PET)超过41℃,热死亡率显著上升,因此德国以人体生理等效温度(PET)大于41℃为热浪标准。

丹麦官方对全国热浪的定义是,连续三天的平均最高气温必须超过28°C,并且覆盖全国50%以上的地区。

澳大利亚,热浪是指与当地的过去的温度相比,在3天内最高和最低温度都异常炎热的天气。

形成

热浪通常是由“异常强大的高压系统”引起的,来自大气上层的空气被向下拉,然后被压缩,导致温度升高。这个高压系统停留的时间越长,该区域就越热。当这些高压系统在一个地区徘徊一段时间时,它就会被归类为热浪。

形成原因

气象原因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覆盖下的地区,天空晴朗无云,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地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同时发生下沉绝热增温,即当气团下沉运动时,若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情况下,由于外界气压比气团内部气压高,会压缩气块使气团体积缩小,同时气团内气体被压缩做功,内能增加,温度也会上升。副热带高压越强,受影响的地区高温热浪越强。

大陆暖高压

高温热浪的直接形成原因是高压脊现象,这是大气中气压较高,迫使热空气下沉并在地面附近旋转的现象。当高压系统与暖中心或暖舌相结合时,就形成了所谓的大陆暖高压。夏季时,这些大陆暖高压会带来下沉的气流,使天气晴朗而湿度较小,太阳辐射下沉气流的加热作用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而高压系统将热空气“锁”在地面上,导致它无法上升形成降雨,因此气温加剧气温升高,进而容易形成高温干燥的天气。如果这些大陆暖高压东移时持续加强并且范围广阔,就会在其覆盖的区域出现持续高温的现象。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又称台风,是一种带来强风和大量降水的天气系统。当它出现时,尤其是向西北移动过程中会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热带气旋是在温暖的热带水域形成的低压系统,可以持续很多天,甚至几周,之后往往会跟随极端高温天气。在中国南海地区形成的热带气旋,在其西北侧地区常受到较强的辐散下沉气流的影响,这导致了没有降水的天气出现,因此空气湿度很高,气温也很炎热,让人们感到闷热难耐。对于登陆中国福建、浙江等地的热带气旋,在即将登陆前一段时间,它的外围云系尚未影响到的地区,由于地形的作用,强烈的西北下沉气流会促使天气持续干热,从而造成了持续的高温天气。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对热浪的形成和发生频率产生影响,使得一些传统上不常出现高温热浪的地区也开始面临这样的灾害。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增加了出现极端高温事件的可能性。全球变暖每增加 0.5°C,就会导致极端温度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包括热浪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全球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气候模型的变化。例如,某些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干燥,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热浪的形成和持续。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可能改变大气环流模式,使得热空气在某些地区停滞时间增加,从而加剧热浪的严重程度。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中原地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出现的大背景。

热岛效应与人类活动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加强了极端高温事件的剧烈程度。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或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周围乡村或郊区地区的现象。这一现象通常是由于城市中建筑物、道路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大量积聚,以及植被减少、土地覆盖改变和工业排放等因素所致。在高温热浪期间,城市中的气温可能比郊区高出几摄氏度甚至更多。城市规划建设使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植被减少等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高温热浪还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比如工业排放、交通运输的热量、家庭炉灶、内燃机燃烧、机动车行驶等方面消耗能源的同时,都有一定的废热排放,使城市区域增加许多额外的热量收入。因此,热岛效应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使得城市地区在高温热浪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形成过程

热浪始于高压系统(也称为反气旋),在该系统中,某个区域上方的大气压力会增大。当气团进行下沉运动时,若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由于外界气压高于气团内部,会导致气团体积被压缩,内部气体因此被压缩做功,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现象即为下沉绝热增温。具体来说,地面附近的低层空气受热上升,但在高气压的上层受到压制,再次下沉至地面,这种下沉绝热增温的循环作用使得热穹顶内温度持续攀升。同时,由于稳定的“Ω”型大气环流存在,冷空气无法渗透进热穹顶,导致内部气温难以降低,进而在热穹顶下方催生了持续性的极端热浪事件。高压系统还会推出较冷、快速移动的气流,并挤出云层,使太阳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地面。然后,地面——土壤、沙子、混凝土和沥青——在阳光下烘焙,尤其在夏季的长日短夜中,热能迅速积聚,温度升高,进一步增强热浪效应。热浪一般可以持续几天甚至几周。

分布特征

热浪经常发生于海拔较低的平原、盆地或浅谷中。中低纬度的沙漠或荒漠地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都容易发生热浪。

时间分布

热浪具有周期性和偶发性的特点,热浪频发于每年夏季,但是热浪发生的区域、时间、频次和强度都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大,使得中纬度地区的城市对热浪最敏感。

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是在夏至过后的一个多月里,南半球则相反。在回归线以内的热带地区,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期不在夏至,所以最热的时期也有所不同。中国热浪的爆发期主要集中在夏季 7、8月份并以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省份为热浪中心,在覆盖区域上则大体呈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再向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发展的时空运移轨迹。在印度,热浪通常发生在3月至6月,在极少数情况下,甚至会持续到7月。平均而言,该国北部地区每年会发生五六次热浪事件。

世界分布

热浪主要出现在印度北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欧洲西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以及北美,特别是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还有地处红海之滨的马萨瓦

在美国大陆地区绝对高温的平均热浪天数较多,其中东南部的平均热浪日数均为最高,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U.S Death Valley)在1917年6月6日到8月17日长达73天,日平均气温高达48.9℃。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北部,曾达57.8℃。厄立特里亚马萨瓦平均温度为30.2℃,其中最凉的1月份26℃,7月份为35℃,雨量极少,几乎天天都是炎夏。马萨瓦地处红海之滨,来自红海的东北风灼热无比,在此堆积不易散失,于是形成了终年的高温酷热。中东、非洲部分地区和南美的热浪增幅显著,热浪在美国南部地区越来越少,但在美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则越来越频繁。

中国分布

高温日数分布有东南和西北两个高值区。东南部高值区则因地势低洼、四周山地环抱,夏季风焚风效应显著,如四川盆地长江中游两湖盆地等地区,南京市武汉市重庆市7月份平均气温都在28~29℃间,最高气温35℃以上日数多年平均天数为:南京17.1天,武汉22天,重庆33.8天,这三个城市被成为中国的“三大火炉”。并且中国江南的一些山间盆地夏季蓄热不易散发,也容易形成热浪天气,其中最热的又属江西省贵溪市湖南省衡阳市华南地区虽高温时期长,但午后云雨多,绝对最高温度较低,一般不超过40°C。西北部高值区因内陆盆地夏季受干燥气候影响,增温强烈,成为炎热中心,如吐鲁番市盆地是中国的一个高温中心,平均高温日数达98.4天,7月平均气温33.4°C,最高温曾达47.6°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传统非高温地区也开始出现高温热浪灾害,近年来华北地区也出现持续性高温。

等级分类

按影响健康的机理分类

按影响健康的机理分类,热浪可分为日射型和热射型。日射型通常发生在干热的天气中。太阳太阳辐射严重,其中的红外线可以穿透颅骨,导致大脑组织温度突然上升,从而损害了大脑神经功能。热射型是因为在高温热浪的刺激下,皮肤温度升高,导致皮肤的散热功能下降。身体内部无法有效散热,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

按照人体感觉机制分类

按照人体感觉机制分类,热浪可分为干热型、闷热型。干热型的特征是太阳辐射强,日间最高气温高、夜间最低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太阳辐射强、相对湿度较低的高温天气。干热型高温一般出现在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的夏季。闷热型是由于夏季空气中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再加上日间最高气温高、夜间最低气温高、昼夜温差小,让人们感到闷热。

国标等级

高温热浪等级分为3级,分别为轻度热浪(II级)、中度热浪( I级)和重度热浪( I级)。

影响

对人体健康影响

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热病是由于体温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它可能是由环境条件或劳累引起的。它包括热痉挛、热晕厥和热衰竭等轻微病症,以及称为中暑的更严重病症。中暑的易感人群包括低收入人群、少数民族、妇女(特别是孕妇)、儿童、老年人(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合并症患者。 其他面临风险的人包括城市环境中的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户外工作者和服用某些处方药的人。暴露在极端高温下对许多被认为易受伤害的人构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气候变化增加了热浪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从而增加了人们的热应激。人类对热应激的反应包括中暑和体温过高。酷热还与睡眠质量差、急性肾损伤和妊娠并发症有关。此外,它还可能导致原有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恶化。 由于高环境温度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等。热浪还会导致慢性肾病的流行。

提高死亡率

当人体无法有效散热时,便会产生热应激反应。通常,身体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但在高湿环境中,汗水的蒸发速度减缓,进而可能引发中暑,甚至会造成人类热休克导致死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损伤导致脑血管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和相关心血管并发症肺炎、哮喘和呼吸衰竭等。1947~1980年全球10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的统计,热浪居第7位,死亡7000人。在南亚和北非则是当地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自2010年以来,印度有6500多人死于高温;2018年,日本至少有138人因中暑死亡,7万多人需住院治疗。

增加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

过热会导致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这会影响性能。它还可能导致暴力犯罪的增加。高温与个人之间和社会层面的冲突加剧有关。在每个社会,当气温升高时,犯罪率就会上升。袭击、谋杀和强奸等暴力犯罪尤其如此。在政治不稳定的国家,高温会加剧导致内战的因素。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

极端高温还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炎热晴朗的天气会加剧地面臭氧的生成,这种有害污染物是构成烟雾的主要成分,对呼吸系统有害,尤其不利于哮喘患者。此外,空调使用量的增加会导致电力需求上升,而不同的发电方式可能会排放包括颗粒物在内的其他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同样会影响空气质量。因此,臭氧和颗粒物的增多可能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受到高温影响的脆弱群体。

生态破坏

高温对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以2007年夏季为例,中国太湖地区由于连续的高温天气,引发了大面积的蓝藻爆发,这一事件导致了太湖作为水源地的严重污染,使得江苏省无锡市的居民饮用水陷入危机。蓝藻,作为一种原始且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常在营养过剩的湖泊中于夏季迅速繁殖。当它们腐败死亡后,会在水面聚集成一层带有腥臭味的蓝绿色浮沫,这种现象被称为“水华”。特别是在太湖周边那些凹槽水湾地区,由于水体流动性差且富含营养,成为了蓝藻频发的热点。蓝藻的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到水源地的水质,还会进一步加剧水质的恶化。高温环境特别有利于藻类的生长,而夏季的强烈阳光又进一步促进了蓝藻光合作用,使其进入繁殖的高峰期。通常,在高温天气持续十几天之后,蓝藻就会爆发。因此,持续的高温天气被视为引发水域蓝藻爆发的首要因素。

破坏经济发展

对农业影响

高温天气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白天的酷热对植物的生长构成威胁,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作物将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如水稻发芽时,可忍受40℃~42℃的高温,超过45℃,谷芽就会被高温烧死;移栽时若田间水温持续4~5天达45℃以上,秧苗就会被高温“煮”死。热浪还会增加牲畜遭受热应激的风险,特别是在夜间温度持续偏高,动物无法有效散热的情况下。受热应激影响的牛可能会出现产奶量减少、生长速度放缓以及受孕率下降等问题。

此外,热浪还会加剧干旱和野火的发生,进一步给农业领域带来负面冲击。以2021年为例,美国西部地区的干旱迫使北达科他州的牧场主因缺乏足够的冬季饲料而不得不出售牲畜。在加利福尼亚州,野火肆虐烧毁了农田,不仅造成直接损失,还推高了农场和酿酒厂的保险费用。受热浪影响,印度有些邦的小麦供应量已减少高达三成。高温热浪还会引发干旱、林火和森林火灾等其他自然灾害,进而损害农作物和畜牧业,导致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甚至危及粮食安全。

降低GDP生产

高温也对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一项针对美国各县的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单日经济生产力就会下降约1.7%。在1992年至2013年间,极端高温使全球经济损失了约16万亿美元。最富裕的国家因热浪的损失占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较贫困国家的损失则占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7%,这加剧了全球的不平等现象。

引发气象灾害

引发火灾

高温天气往往与干旱并存,极大地增加了火灾的风险,高温千旱还极易引发森林或草原火灾,极干旱的林草失水很多,遇到明火极易燃烧,而且由于干旱水源十分缺乏,导致扑灭大火困难重重。以1988年7月的上海市为例,持续的高温天气在短短的半个月内(7月1日至15日)就引发了24起火灾和98起火警,这种情况在上海的盛夏季节中并不常见。在1980年5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南部的气温比常年高出6°C,持续的高温加剧了干旱灾害,导致森林大火频繁发生。据统计,当时共发生了9000起火灾,大火烧毁了4.8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救火费用高达1.5亿美元。而在2006年初,澳大利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热浪袭击,平均4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境内引发了多处山林大火。在新南威尔士州,火势最为严重,20多米高的火焰迅速吞噬了多所民宅,造成数人受重伤并迫使近百名当地居民紧急疏散。

引发洪水

热浪会导致气温升高,加速冰川融化的速度。另外热浪伴随着严重的洪水,2022年5月开始袭击巴基斯坦的破纪录热浪导致冰川融化和湿气流动。这些因素导致了6月开始的毁灭性洪水,夺走了1100多人的生命。

其他影响

城市用水、用电紧张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为了避免中暑,人们普遍选择使用空调、除湿器、电风扇等电器来降低温度,这导致在高温季节电力消耗急剧上升。同时,在夏季,人们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量也大幅增加,城市中各类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量也显著上升,给城市供水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发达国家,当热浪来袭时,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工作场所的空调都会全面开启,工厂的冷却系统也会全力运转,这进一步加剧了电力和水资源的消耗。以美国为例,当气温超过20°C时,空调就会启动,热浪期间电力需求激增,甚至可能引发工业能源供应的紧张。而在印度,1978年6~7月间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酷热天气导致新德里等地200多人因中暑脱水,工业生产陷入瘫痪,这主要是由于市政和供电部门的工人罢工,停电使得制冷和空调设备无法运转。此外,炎热天气不仅导致用水量剧增,还常常加剧干旱情况。江河湖库的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导致水源变得紧缺,如2018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曾出现连续16日的高温热浪,直接威胁到饮用水的供给。

破坏基础设施

热浪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力堪称巨大。今年3月份,热浪席卷巴基斯坦,冰川湖融化溃决,冲毁了桥梁、发电厂、十几座房屋和一个社区中心。上海市等多座城市的高温天气造成路面爆裂、沥青融化和屋顶瓦片滑落。2019年7月,持续高温热浪使欧洲气温升至40℃,出于对铁轨变形及铁路电缆受损的担心,英国法国多地列车被迫延误或取消。

观测与预警

预测体系

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人们通常会进行高温季节预测,以便对未来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和准备。这种预测旨在判断即将到来的季节是否可能出现高温频繁的情况。目前,高温季节预测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定性概念模型、定量统计方法以及定量数值模式方法。定性概念模型方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气候理论的预测手段,它主要用于大致判断未来是否会是高温频发的季节,但并不具体预测高温日的强度或具体温度;定量统计方法基于高温日数、站数、极端高温值等数据来确定高温指数;定量数值模式方法基于数学物理原理,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来模拟和预测天气和气候现象。

预报方法

高温天气预报一般是指对未来3天内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进行预测和报告。气象台站在进行高温天气预报时,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经验预报法、统计预报方法、数值预报法以及概念模型法等,以确保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经验预报法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上的天气系统,并依据个人的经验来判断高温天气是否会出现;统计预报法基于长时间序列的高温案例数据,利用数学统计模型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建立高温预报方程;数值预报法通过数值模式计算影响气候的各种物理量,以预测高温天气;概念模型法通过对历史高温天气案例的普查和分析,从高温的成因入手,结合其他预报方法,归纳出高温天气出现的阈值或预报指标,进而建立预报模型或预报流程。

预警信号

2007年6月实施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预防措施

个人防御

经过耐热锻炼,人体能更自然地适应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人体对高温的适应有两种:一种是短期高温适应,通过高温暴晒或运动训练后出汗量增大来获得;另一种是长期高温适应,表现为发汗量少,常见于热带居民。进行连续几天、每天1~2小时的高温暴晒,两周内即可完成短期适应,效果通常在第二天显现。若停止暴晒,适应效果在一周至一个月内消失。高温季节需做好保健,合理安排生活,保持乐观情绪,养成良好作息,减少热浪危害。居民应加强防范意识,保持平稳心态,充足睡眠,强健体魄,这是避免高温热浪的最佳方法。同时,热浪期间应该注意防病健体,应该学会高温中暑和相关疾病的自我救助和重点防范。

城市建设与布局

严格控制大中城市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推进卫星城镇和小城市发展。降低市中心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疏散政府部门,多层和高层住宅为主,减少占地面积和住宅密度,使建筑低层化、分散化,道路宽敞,形成通风道。加强城市绿化,绿地能调节气温、增加湿度,吸收太阳辐射,减缓热岛效应。在高层建筑屋顶种植植物,对墙壁绿化,喷涂浅色,减少热能吸收;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迁移和分散高热量企业,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公共防御措施

在热浪袭击之前,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等的供应准备。在热浪袭击时,保证软性饮料供应,改善休息条件,医疗条件,及时抢救中暑病人。

应对高温热浪的行动计划一定要有预警系统。这对预防人们暴露在致命高温下极其重要。预警系统要按强度和幅度将高温热浪划分为不同等级,并随附对应的“注意事项”。应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渠道经常性地向广大居民传达相关内容。

行动计划还应包括与医务人员培训有关的内容,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辨别和治疗高温疾病的各类症状,并确保医院在热浪高发期配备降温设备。

在农业方面,可向农民发送气候风险和农业(如灌溉水位等)警报;投资研发耐热作物并鼓励农民种植,减轻热浪对作物牲畜的影响。另外,也可发挥灾害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等民生保障机制的作用,减少热浪造成的生产损失。

政府须调拨资金,完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以适应高温热浪天气,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此,可在屋顶和路面使用新型降温材料来代替传统材料,以减少所吸收的太阳热量并反射更多的太阳光。有利于抵御高温热浪的措施还有扩大绿色空间和绿色廊道,在公共场所设置饮水点等。

重要事件

1743年7月14~25日北京市的持续高温造成11400人死亡,多为贫民。

1970年5月印度有500多人死于热浪。1972年5月下半月到6月比哈尔邦北方邦持续高温,死亡750人。

1973年4~6月巴基斯坦的旁遮普邦最热达50℃,其他地区也达46~49℃,许多人死于酷热,印度中部和东部每月热死达100人。

1980年美国热浪发生之早持续之久为历史罕见,4月下旬北达科他州和依阿华州就出现了37℃的高温,5月后期威利斯顿出现41.1℃高温,6月中旬热浪波及得克萨斯州大部地区,7月上中旬更席卷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夏季各地逐月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3~6℃,大多破极端高温的历史记录。据估计由于热浪死亡的至少有1265人,比常年增加7倍,仅密苏里州就死亡311人,估计由于热浪和干旱增加的耗费高达 200 亿美元。

1981年6月5~22日西班牙葡萄牙被热浪席卷,其中6月14日科尔多瓦最高气温达44℃,就连大西洋边上的里斯本也达到了41.5℃,这次热浪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两国农业减产40%。这一年中国江南8月份连续25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科威特8月份最高气温超过49℃,其中国际机场曾达50.7℃。

1982年6月希腊雅典气温高达45℃,44人死于热浪引起的心脏病发作,意大利南部出现44~45℃的高温,死亡40人。西班牙7月5~11日出现50年来的最高记录,达43℃成千上万牲畜死亡。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在1月17~24日连续8天最高气温超过38℃,24日连最低气温都在33.5℃塔应拉23日的最高气温达48.5℃,据统计有10名老人死于热浪。

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54年来最严重的热浪,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的水位降到50年来的最低点,大豆比上年减产21%,玉米减产34%,世界粮食到年底仅剩下54天的储备量,低于60天的安全储备量界限。这一年苏联、中国和加拿大也因高温加剧干旱而粮食减产。长江流域的高温伏旱为历史少有,武汉市中暑1436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南京市上海市南昌市等地共5000~6000人中暑,死亡40多人。

1997年中国北方各大城市普遍创持续高温的历史新记录,北京市全市用水和供电双创历史最高记录,已接近供应能力的极限。高温使农作物受旱加重,郊区枯死绝收19万亩,仅7月12和13日日售房间空气调节器就达4000多台,致使价格上扬并脱销。天津市7月13和14日死亡60岁以上老人50余名,大多是顶烈日在上下班途中因中暑致死。

1999年7月美国中东部发生热浪,南达科他州的皮尔市7月23日曾达44℃,从7月19日到8月4日有21个州报告造成263人死亡,绝大多数是老人和病人。

2006年7月,美国中西部、东北部和南部地区先后遭遇热浪,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创1895年以来之最,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最为严重,最高温度高达51.6°C。热浪造成加州各地至少141人死亡,东部各州约20人死亡。7月,欧洲各国也持续遭受高温热浪侵袭,造成至少80人死亡。

2012年6月和7月,历史上最广泛的热浪之一影响了美国大部分地区。6月29日,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校园气温达到45°C,创下南卡罗来纳州历史高温纪录。6月29日至30日,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连续出现约42.7度的高温天气,这是该城市历史上最热的两天。哥伦比亚在这次热浪期间还记录了11天的气温达到37.8度或更高。据报道,这场热浪造成了至少82人死亡。

2015年,自四月中旬以来,印度遭到了严重热浪,最高气温达到47°C,在受灾最严重的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这两个州部分地区的白天气温徘徊在45°C至47°C。热浪在印度地区造成的死亡人数接近2200人。

2019年,印度各地的气温高达50°C以上,造成数十人死亡。据天气频道报道,炎热的气温和水资源短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其中包括数十人因中暑和其他与高温相关的原因死亡”。印度媒体周五称,三周内已有17人死亡。

2022年,法国北部和中部的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40°C左右的峰值。受“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建筑设施吸收太阳能然后辐射更多热量,放大了热浪危害,西班牙葡萄牙已有超过1100人因高温死亡。从三月下旬开始,印度巴基斯坦都遭到热浪袭击,气温高达45°C,热浪至少造成90人死亡,印度有25人,巴基斯坦有65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