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城 :运城禹王城

更新时间:2024-09-21 04:27

禹王城遗址位于山西夏县禹王镇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大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首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禹王城,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古城。这些古城的得名都与传说或者神话有关。有些传因大禹居住过,自然叫禹王城,这种理由人们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接受;有些传因是楚王女儿的领地,当地方言“女”谐音“禹”,时间久了,“女王城”就念成“禹王城”了;也有传是逃避追杀的禹氏后裔,选了一东山再起的风水宝地,建立都城,自称大禹,城便叫做禹王城。还有些中国神话,更是无从考查,只能仰望历史的星空遐思冥想了。

运城禹王城

禹王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禹王镇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西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约3公里。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首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禹王城遗址南面中条山,青龙河、天盐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经东南,鸣条岗枕其西北,地势北高南低。五十年代末曾作过较详细的调查。九十年代以来,又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对其时代、性质及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县的中央,湖北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锄、、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和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

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主要在古运粮河两岸和太原三门峡市公路南、北两面。发现的遗迹有灰坑、陶窑、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东西特别丰富,有许多类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当、砖、货币、铁渣、鼓风管残片、炉渣及各种陶范、陶模等。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圆瓦当分卷云纹和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文字的两种。砖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方形文字砖。陶范陶模多为西汉时遗物,有礼器陶范、五铢钱陶范及四铢半两陶模等。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时河东郡治。小城总面积75.4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855米,城墙现存1——4米之间。小城高于周围地面,地势西高东低,堆积层厚3米左右。1990年秋试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小城的使用时间最长,建于东周,沿用至北魏湖北禹王庙亦称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筑,民国时毁于战争。当地传说青台为大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衡阳禹王城

“禹王城”位于衡山广济寺的对面,有“禹王城”三字石刻碑,从前就把这里叫做“禹王城”。相传这是夏禹治水来南岳时驻的地方。说到夏禹来南岳,还有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夏禹治水七年没有成功,但他还是再接再厉,艰苦奋斗。他听说黄帝曾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宝书,即金简玉书,埋藏在南岳。他知道这部书会对治水有很大的帮助,但不知道这部书究竟在什么地方,于是,他来到南岳,就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便卧倒在山峰上。不久,他梦见一位仙人,自称苍水使者,告诉他这部书的所在地。梦醒后,果然找到了这部书。按照书上的指点,他率领广大劳动人民,凿山开石,疏通壅塞,把危害人民的洪水引进江河,浩浩荡荡地流归大海。后来,人们就把大禹杀白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叫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叫做“禹王碑”。

在大禹之先,传说五帝中的尧、舜也曾到过南岳。所谓舜庙、舜溪沟、舜沟,都是安上峰舜的遗迹。

由于“禹王城”供奉了琵卢遮那佛,因此后人把他称“毗卢洞”,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它三面环山,宽深十余公里,是一块狭长的山间谷地,形状象洞,因以洞名。南岳所产生的南岳云雾茶,以这里的质量为最好。它色翠、味浓、香郁,人们交口称誉。早在唐朝就列为贡茶珍品。林业部门充分利用这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云雾茶生产,建立了南岳茶场。

黄冈禹王城

禹王城遗址位于湖北省黄冈城区禹王街道办事处,又名城,女王城,汝王城,吕阳城等名称。黄冈市城区西北侧黄(州)团(风)公路的西面约50米。城址现存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2.6万。1980年文物普查时进行了复查。城址整体呈长方形,城垣大部分保存较好,周长约5.5公里,城垣高5-8米,宽8-15米,在南北城垣各有一宽5-7米的缺口,东部城垣有二个6-7米的缺口,西部城垣毁坏严重;城垣的缺口处应为门道。禹王城是黄冈最古老的城址。

禹王城非大禹曾居此地而得名。堪称黄冈最古老城址的禹王城位于黄州府城北5千米黄(州)团(风)公路旁。据《黄州府志》载:楚灭邾(今山东邹县),徙国君邾子移居于此,曰邾城街道(现新洲邾城街道)。唐杜佑《通典》云故邾国在黄州团风县北百二十里。汉置邾县(今湖北新洲),隋为永安郡治,唐中和元年(885年)迁州、县治于此(今黄冈市黄州区禹王城)。俗名女王城,传为楚王女之封地,后谐音为禹王城。晋咸康四年(338年)毁于战乱。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城城址东、南、北三面修有土筑城墙,西面依托龙王脉山体支撑。现存面积1.5平方千米,整体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城垣大部分保存较好,周长约5.5千米,南北长1280-1420米,东西宽610-740米。城垣残高5—8米,宽8—15米,在南北城垣各有一宽5—7米的缺口,东部城垣有二个6—7米的缺口,城垣的缺口处应为城门遗址。原滨长江,西面有2处港口。城垣四角外有面积约150-250平方米、残高5-8米的夯筑贺形台基,其中西南城角外一座称“望夫墩”,远近闻名。城外三面的护城河还依稀可辨。城内及城外有大量的春秋战国、汉代的墓葬及水井、灰坑等遗存。是目前鄂东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东周时期的古城址之一。

禹王城的名字,先后有邾城、女王城、汝王城、吕阳城、永安城等。《水经注。江水》中记载道:“江水又东,邾县故城南,楚宣王灭邾,徙于此。”明弘治《黄州府志》中记载:“城中多土堆,俗称女王城。”今人称禹王城可能是明代以后的事了。

禹王城的历史还可能从地下出土文物中印证。据不完全统计,禹王城郊外共清理发掘墓葬近200座,城内出土东周遗物有铜剑、戈、锛、车马器及蚁鼻钱,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豆、罐、钵等;汉代遗物有泥质灰陶和砂灰陶绳子纹筒瓦板瓦残片等3000余件。

大悟禹王城

地理区位

禹王镇位于鄂东北山区,地处大别山南麓西段山脉,仙居山山脉东南,是大悟县东部一边缘山区镇,西距县城50余公里,北近宣化、河南省,东依红安县,南接河口、黄陂区。地形狭长,南北长约13.8公里,东西宽约5.5公里,全镇总版土面积75.7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境内东、西部山峦起伏,西部以海拔680米高的“九州十八省,尖不过仙居顶”的仙居顶山脉向南延伸,重峦叠翠,如同绿色屏障;东部山丘迭出,婉若巨蟒爬动,中间狭窄平坦,犹如条条绿缎,河流乃滠水上源。总之,低山、丘陵、岗地、河兼备,属低山区。

历史变迁

在远古的人类社会里,禹王城就有人类居住。据1958年全省文物普查表明,禹王城遗址含有屈家岭、龙山、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6个时期的遗物。相传这里曾是楚北的重要军事要地,是楚国与北方诸国的重要贸易集散点。《春秋左传》上说:“许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说:“弦,周国名。子爵,春秋时灭于楚。”又说:“春秋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彝族月琴奔黄。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元和郡县志》第九卷上说:“仙居县,本汉~(左边一个车右边一个伏)县,春秋时弦国,楚灭之。汉以为县,属江夏郡。至宋分立乐安县,唐天宝元年改为仙居县,因县西有仙居山而得名。”以上史料说明,弦灭于楚后,汉之~县、刘宋之乐安、唐之仙居县均建于弦之故城。其故城是哪里呢?《寰宇纪胜》上说:“仙居山,原名乐安山,在河南光山县西南六十里。”1989年,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回籍视察工作时,为镇中学题写校名“禹王中学”,就是沿袭的注证。禹王辖区1933年以前,属红安县(今红安县)五区,1933年礼山县国民政府设立,划归礼山县,始设禹黄区。1941年秋改名禹黄乡。1948年改建为禹黄区,领导机关均驻禹王城。1956年在禹王黄站建立第七区,1958年10月建立苏红人民公社,同年7月改称禹王人民公社,1961年4月撤社建禹王区,1968年3月成立禹王区革委会,1975年1月,更名禹王公社革委会,1981年1月改称禹王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2月建立禹王区公所,1987年9月与黄站分开,建立禹王镇人民政府。

革命老区

大禹既是古镇,又是革命老区,禹王民众一直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光明,在砸碎旧枷锁,推翻封建统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革命运动中,英勇向前,敢抛头颅,愿洒热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爆发过农民起义,这里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鄂豫皖苏区根据地腹地。农民自愿参加过自卫军,举行过声讨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大会,成立过农民赤卫军等革命武装。1927年1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麻地区举行了“黄麻起义”,禹王部分农民积极参加,组织了武装队伍和支前大队,有担架队,运输队,青妇队等,支援和配合攻城的“起义军”。1928年8月在禹王黄家楼建立了中共仙居区苏维埃政府,在禹王范围内相继成立了五个乡苏维埃。同年3月也相续组建了仙居区赤卫军大队,何汉清任大队长(禹王何家冲人),仙居区工会农民协会、中共仙居区委(刘华清任书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禹又是抗日根据地。1938年初,红二十五军与地方武装统一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部分驻禹王,长期从事打洋鬼子的的游击战争。1942年2月,中共礼山县委复建禹黄区委,同时建立了禹王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权,带领禹王人民坚密配合了新四军,重重地打击了日军。解放战争时期,禹王成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腹地。中原突围时,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进入大别山腹地牵制国军,旅部驻扎在禹王钱家楼。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第三军分区在禹王城建立支前司令部,司令部设在李氏祠。1947年9月,挺进大别山区,开辟中原革命根据地,大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49年4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南下,禹王人民组成了慰问大军和支前大队。此时,礼山县全境解放,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于4月底由宣化店迁往禹王的雷家湾,5月中旬迁往四姑墩。

在历次革命中,禹王人民前赴后继,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禹王累计有万余人参加革命,为民族的解放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000余名,在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中,有军级干部1人,师级干部4人,团级干部13人,营级干部21人,连级干部39人,排级干部68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许多革命将士和党、政、军级领导干部,他们是:刘华清、聂凤智、何辉燕、黄立青、吴杰、伍瑞卿,黄祖华、张友球、李学秦、李汝奎、聂国先、聂凤炎、钱运录、聂庆红等。解放前授衔的的大悟县籍37名将军中,有6名是大禹人。禹王老区处处留下了革命者的足迹,记载着革命者的壮丽篇章,刻记着禹王的革命功勋。

黄家楼红色政权:黄家楼红是红色组织和革命政权的驻地。1928年在这里成立了中共仙居区委,领导着周围的革命斗争,1930年,又在此地成立了仙居区苏维埃政府,这里成了开展革命斗争的摇篮。

钱氏祠指挥部。中原突围时,为了保存革命势力,保留革命根据地,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在进大别山腹地,来牵制国军,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其指挥部就设在钱家楼的钱氏祠。部队分别驻扎在钱家楼、黄家楼、禹王城等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中共仙居区委很注重马列主义的传播,进行先进思想的宣传,加强了民众的思想武装,壮大组织根基,扩大红色政权。1930年在禹王城李氏祠办起了列宁模范学校,教识字,传播革命思想。同年在刘家院子的刘氏祠办起了刘氏祠列宁小学,这里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的母校。1937年1月在周家设立印刷所,采用木刻活字印刷列宁学校使用的教材及革命宣传材料。

禹王城协议:中原突围前夕,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第九执行小组来到中原区,1946年1月29日,在禹王城李氏祠会见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会谈一夜,达成《禹王城协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