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开族 :位于缅甸西南沿海地区的民族

更新时间:2024-09-20 22:32

若开族(缅甸语:ရခိုင်လူမျိုး,孟加拉语:রাখাইন,英语:Rakhine people),也称阿拉干人(英语:Arakanese),是缅甸第四大民族,在缅甸境内主要分布于在若开邦境内,共有五个支系:若开、延别、曼昂、昌塔、丹兑。截至2021年,民族人口数量约220万。若开族使用的语言属于缅语的若开方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文字使用缅文。

若开族的先民来自印度东北部地区,若开族历史记载,若开族曾兴起过定耶瓦底、维沙里、四城和妙乌4个封建王朝。在公元1785年被缅族国王波道帕耶征服。1826年,英缅战争结束后,缅甸政府将若开割让给英国。此期间穆斯林大量移居缅甸,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穆斯林人与若开人发生冲突,印度穆斯林人残害若开人,对若开人进行报复。且在二战期间,英国军队中的印度士兵与当地的印度人联合起来杀害若开人。二战结束,若开地区人民要求实行自治。1974年1月3日生效的国家宪法把若开行政区改称缅甸若开邦。

若开族聚集地区地理位置和印度接近,所以若开族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若开族绝大部分信奉佛教,少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民间对神灵、鬼魂和巫术认可度较高。若开族的饮食习惯和服饰与缅族相似,房屋为干栏式建筑,多为竹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在婚姻、生子、命名、剃度和丧葬等方面若开族有独特的习俗;还有较多节日活动,如泼水节、竞舟节、浴佛节、沙塔节等。在文学艺术方面,若开族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诗歌,还有专门的文学杂志等。

历史沿革

起源

若开族的先民来自印度东北部地区(若开邦的史籍则称若开族的先民来自印度中天竺的摩伽陀国)。西方学者K·S·拉图雷斯认为,公元前二千年雅利安人与蒙古族成批进入印度,当时雅利安人的文化优于蒙古人,因此,蒙古人接受了雅利安人的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融合成一个民族。在融合过程中,逐渐迁移到若开境内,征服当地的若卡西(又称若阔或若凯)民族,在这里建立了若开国。

若开人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人体特征与缅族相近。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现代若开人应是古若开人与缅族融合后形成的。古若开人是雅利安人与黄种人的后裔,他们于公元前20世纪从印度东北地区迁入若开境内,文化上带有雅利安文化特征。古若开人曾依照雅利安人的制度文化模式在若开境内建立过多个古代王朝。

早期历史

若开王朝统治缅甸西南沿海一带。其建国年代可以追湖到公元以前。先后建有定耶瓦底王朝、维沙里王朝、臣服于蒲甘的彬萨等王朝以及妙乌王朝。最初是印度流亡的王族到若开建国。但是至今所得考古材料等仅能证实在公元1~2世纪后的维沙里王朝是确实存在的。可能若开就是从那时起才开始建立王朝的。维沙里有第1、2、3共3个王系,36代王中后30代王的名讳和在位年代都可考证,维沙里时代一度国势大盛,几代有作为的国王有的曾在各地视察了解民情,有的注意国家安全加强军队力量,尤其是曾有相当强大的水军,有成千的船只。它是孟加拉湾的一个重要贸易基地。全国曾度敬佛教,也有人信奉印度教,直到后来13~14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才改宗。原用梵语巴利语记事,8世纪初开始有了若开文字的记载。当时建筑技术和炼铁、铸铜、制造金银饰物的手工艺已很高超。733~769年,在位的素拉陀罗王驾崩后国内大乱。766年骠人进犯,793年掸人入侵,国势一蹶不振。

11世纪初,缅王阿奴律陀统一缅甸时,若开曾一度臣服蒲甘王朝,1287年蒲甘王朝灭亡后独立。1404年,那罗弥迦罗王被缅甸人所逐,流亡到孟加拉,借助孟加拉国王高尔的军队,得以回国,1433年在妙吴(亦译未罗汉)重建若开王朝。翌年,那罗弥迦罗逝世,其弟阿里汉继位后,并吞南部山多威和北部的罗牟,统一了若开。阿里汉之子婆修骠又于1459年占领吉大港。此后数百年,若开和孟加拉关系密切。若开王朝强盛时,其王曾受“十二个孟加拉市镇”的朝贡。1532年后,若开滨海一带常受葡萄牙人的骚扰。国王明平曾于1544~1546年抵御缅王德彬瑞体(日译莽瑞体)的进犯。吉大港一带的若开水手举世闻名。葡萄牙海盗利用其航海技术与之联合,使若开势力大增。1550~1666年为若开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国王明耶娑基执政时(1593~1612),曾应东吁王之邀,派葡萄牙人勃利多(亦译菲利浦·德·布里托)率葡萄牙雇佣军于1595年同东吁王联合进攻白古,侵占丁因。勃利多无恶不作,1613年被缅王阿那毕隆所杀。

殖民统治时期

1785年,缅王孟云(即波道帕耶)将若开并入缅甸版图。英国侵占孟加拉后,于1824年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迫使缅甸割让若开给英国,使它最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缅战争结束后穆斯林大量移居缅甸若开。1839年,为开发大量荒地,若开邦颁布了《授地法》,使得耕地大量增加,地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因此,吉大港的孟加拉人、马德亚的苏亚迪人大批进入若开。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为增加粮食产量,英国殖民当局实行了授地制度,少数民族和外国资本家获得更多土地,并且头3年免征农业税,若开人口快速增长。为后期若开人与印度人冲突埋下了隐患。1942年,英国军队开始撤离缅甸。印度人和若开族之间的民族冲突开始。导致冲突的基本原因是英国殖民当局给予印度人移居若开的权利,在印度人大规模进入若开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印度地主。若开人的土地在逐渐减少,后来有部分若开人甚至成了无地的人,由此导致的矛盾在长年积怨后就升级为民族冲突。冲突的后果是在若开人慢慢向其他地区扩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乱而跟随英国人一起逃来的印度人与若开人继续对峙。

二战时期,英国部队里的印度士兵与当地的印度人联合起来,开始杀害若开人。冲突事件随后进一步扩散到妙乌、皎葡等镇。而从这些镇逃离出来的印度人来到布帝洞镇和孟都镇,与当地印度人联合,又对当地的若开族进行报复。印度人大肆烧毁孟都河东岸、布帝洞镇和拉德堂镇的若开族村庄,杀害若开族人,最后若开族人四处逃散。冲突发生后,许多若开族的村庄被摧毁,人口急剧下降。后布帝洞镇和孟都镇仅存少量若开族村庄。这次冲突导致约20000若开人死亡,布帝洞和孟都的全部若开族村庄、拉德堂镇的部分若开村庄被烧毁。孟都镇的若开人在得知逃往实兑方向的若开人被穆斯林杀害的消息后,在女王陛下政府里任职的官员的帮助下,被安置在印度的登那萨补亚难民营。许多若开族人逃到印度后,穆斯林们就将这些若开人的土地、家畜占为己有。

英国人为了对抗日本,于1942年组建了一支名为V.Force 的志愿军。该志愿军的成员都是孟加拉印度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与日本人进行游击战、搜集情报、担任翻译。日本败退后,跟随英国人重返缅甸的孟加拉士兵开始对若开人进行报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德堂镇的许多若开村庄遭到破坏,梅佑河西岸的大部分村庄遭到吉大港志愿军的烧毁与破坏。这些被赶走的若开族都是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但吉大港穆斯林不希望女王陛下政府向若开族提供帮助。若开人因遭受穆斯林骚扰逃到难民营后,穆斯林占据若开人村庄,耕种若开人土地。在战争期间逃离到其他国家的若开人在回到村庄后,发现村庄被毁,穆斯林建村定居,若开人被迫移居到其他村庄。英国政府帮助若开族重建村庄,但穆斯林印度人恐吓若开人,若开人逃离村庄,建设村落的工作无法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帝洞和孟都的若开村民外出逃难,战后这些村庄全部成为吉大港穆斯林的居住地。

近代

若开族作为缅甸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其与罗兴伽人(也被称为穆斯林)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1946年,重返回来的穆斯林居住在布帝洞附近的格架拜、甘基彬、貌泥、俄莱敲等村子里,住户不超过30户。到1948年,这些村子的穆斯林人口已经达到12万多。当地村民都是穆斯林,无若开族。在缅甸独立初期,缅甸全国都处于动乱时期 ,政府军没能长期控制若开北部。穆夹黑成员等政府军停止进攻后又重新骚扰若开族村庄。后英国重返缅甸期间,红旗共产党在若开地区的势力强大。若开地区人民对若开(反法西斯自由同盟)领导不满,他们要求若开像掸邦钦邦克钦邦克伦邦克耶邦那样实行自治。因此,他们支持领导若开的吴森达协会。该协会拥护红旗共产党,也要求若开实现自治。”

1947年4月18日,在仰光举行的若开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要求若开实现自治。同年6月15日,若开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在仰光举行,会议提出:“若开原本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国家,4000 多年来,都是独立的封建王国。因此,现在要求给予我们独立自治的权利。1974年1月3日生效的国家宪法把若开行政区改称缅甸若开邦,并把12月15日定为若开邦的邦节。1988年,缅甸发生政治动乱,穆斯林借机活动。他们在88事件发生之前 ,即在5月13日,就已计划谋害若开族,并嫁祸给异国的孟加拉人 。若开人认为,包括布帝洞、孟都和拉德堂在内的梅佑地区可能会随时爆发骚乱事件,那些在国外受到塔利班训练的穆斯林正隐藏在各处等待时机。他们特别担心的是像1988年5月13日那样的骚乱事件再度重演。若开族一位老者说:“他们身在缅甸,心在孟加拉。虽然在缅甸谋生,但心却属于孟加拉。”

人口与分布

人口

截至2021年,若开族民族人口数量约220万。是缅甸第四大民族,占缅甸总人口的5%。若开族主要分布在若开邦境内,关于若开族的支系,有不同说法:文献《缅甸的若开族》中记载有4个支系:德人、岱乃人、自称克密的谬人和马若马基人。德人生活在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波敏塘、德塘、帕兰塘和木雍塘等地;岱乃是岱打的变音,意思是善使盾牌者,岱乃人有八个小支系。谬人自称克密,有三十个小支系;马若马基人,过去被称作巴鲁瓦人,说孟加拉语。书籍《缅甸文化概论》中记载若开族共有五个支系:若开、延别、曼昂、昌塔、丹兑。书籍《东南亚民族 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卷》中记载的为7个支系:若开(Yakhain)、克曼(Kaman)、卡密(Khamwi)、岱奈(Dainnet)、玛尔玛基(Malamargyi)、谬(Myo)和德(Thet)。

分布区域

若开族分布于若开山脉以西,孟加拉湾沿海地带,即现在的若开邦。若开邦位于缅甸最西边,与孟加拉国相接壤,与钦邦马圭省伊洛瓦底省、孟加拉湾相连,面积为36778平方公里,为热带季风气候。若开邦北部的山脉向南缓缓降低,山脉之间的江河流域平原北窄南宽,南部平原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相连;中部和南部有若开山脉的断层,沿海岸线的平原较窄,没有连成一片;北部和中部海岸线有岛屿;北部最西面是孟加拉国与缅甸的界河那河,其东面是木约河、格拉河和雷谬河,还有许多支流均从北向南流。南面还有发源于若开山脉的米都祥河,由北向南流去。

语言文字

若开语的语言和文字与缅语大同小异,与标准缅语在语法上基本相同,语音、语调、用词上略有差别,是缅语中的一种方言,有文字,现代若开文与缅文基本相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若开语属哪个语言支系,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于缅语支,是缅族的一个“不纯正缅语”的支系;另一种则认为应单独列为一支系,即若开语支。

信仰

宗教

若开族绝大部分信奉佛教(缅甸佛教属于南传南传佛教,即俗称的小乘佛教)少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历史记载,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佛传入若开邦。Gautama佛为执行国王桑达·苏里亚的旨意来到若开,降落在Selagiri山上。在Mrawk-u考古博物馆内,有刻有向国王桑达·苏里亚传教的佛像石雕板。在若开族国王统治时期,若开人与斯里兰卡的佛教有联系,两国国王互派佛教僧侣代表团参加对方国家的宗教会议。佛教月开始之前,若开人会举办Wunti节。佛教徒崇拜佛塔、印度塔和佛像。向佛献花、食物、烧否、点灯和念经。

民间信仰

神灵

若开族相信自然界有各种神灵,特别是相信山川湖泊、村寨有许多守护神他们平时要祭拜神灵以防遭到各种凶报。若开村寨都有神,供养护寨村之神,有些神龛建在树上。若无神龛则可在树上贴金代替。每年缅历三月要选星期二或星期六在城镇村寨附近祭拜守护神。祭拜时要给神明供奉一个开口的椰子、一碗五色米、一把香蕉和两盏油灯。灯油燃尽时要叫上邻居一起吃喝。有些村寨每年在固定时间举行一次全村性的祭神会。祭神时要给神灵献上鸡、鸭、羊、白酒,叫上30~40位神婆跳神舞,其他人也可以参加。还要演奏颂神曲,并头挂神鼓,吹奏演唱歌颂神明的歌乐。若开族在耕种前要在田边大树上贴两块金箔、点上两盏油灯敬奉土地神,以求五谷丰登。

鬼魂

若开族人相信鬼魂,认为人生病是因为鬼魂在作祟,故他们认为只有斋鬼才可以避免病痛。如果一个人是在上山后生的病,那么斋鬼时要选公鸡、母鸡各一只,宰杀后褪净鸡毛用清水煮熟,再破膛,除去鸡肠留下鸡胗、鸡肝,装入锅中,再拿到病人去过的林子或受惊吓的地方,大声喊道:“鬼怪大人,请你吃鸡了你不要再附身了。然后围坐一圈将鸡吃掉。其他人见后也可以坐进来一起吃鸡但主人不能邀请别人来吃。平时生病可在黄昏时将猪肉、鸭子、池鱼装入小竹篮中斋鬼。

巫术

若开族重巫术,认为一些居心测者和恶鬼常会出来吓人,使人丢魂。因此要口念“别囚、别囚”“别克友”来收魂。以前,若开人傍晚出门常要找一把屋顶的棕榈插在耳根后驱鬼。深夜回来时为了驱鬼,要在进门前要磕三下脚后跟,口中念道“别克友、别克友”。另外,如果有人中了巫术或被鬼魂附身,就要请巫婆治疗,或者念咒、戴符,或者戴咒圈驱鬼。

民族文化

生产

若开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渔业盐业、林业、矿业、狩猎和手工业等也比较发达。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芝麻、花生和豆类

饮食

若开族的饮食习惯与缅族相似,以大米饭为主,传统上每日两餐,现在一般为三餐。口味喜酸、喜辣。由于靠海,若开族人喜食海产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干鳕鱼。做干鳕鱼时要先将鱼骨去掉,将鱼肉切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用藤圈将鱼肉绷紧晒干。食用时将鳕鱼干捣碎,用油爆炒即成。每逢布施,干鳕鱼是若开人必不可少的布施品。与缅族人一样,若开族人也喜欢吃鱼虾酱。但若开鱼虾酱与缅族的鱼虾酱做法不尽相同:若开族人常将新鲜辣椒切碎后加入新鲜鱼虾酱、酸果鱼松炒制而成,或者把辣椒、新鲜鱼虾酱烤焙之后加入盐、洋葱、酸果捣碎而成。若开的名小吃有若开米线油炸饼、竹筒糯米饭等。待客食品有槟榔包、烟卷泽茶。

服饰

若开族缅化程度较深,其服饰与缅族基本相同。男子服装主要有岗包、立领衬衣、对襟上衣或大襟上衣、若开纱笼、拖鞋。若开传统的男子服饰为红色或粉色长纱笼、紧身短袖上衣,30岁后开始戴红色或粉色岗包。古代男子戴耳饰、留胡须、扎发髻、文身

女子服装有大襟上衣或对襟上衣女式纱笼、拖鞋。传统女子服饰为长袖紧身短腰上衣,两襟垂有菱形飘带;胸衣颜色多为黑色或红色,喜欢束银制腰带或红绸腰带,下穿横条纹纱笼,头束发髻,戴饰物。若开女子喜好堆发髻、插钗头。现代女子好化妆、戴金银饰物。女子上庙拜佛、守戒时常着一身白服。

居住

若开族房屋为干栏式建筑,多为竹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为进行手工劳动的场所。房屋结构类型与缅族相同。若开族建房时有许多规矩。若开族房屋一般为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梯子级数必须为奇数。他们在选房梁、房柱时要选没有木结的原木,认为有木结的原木不吉利。房梁运到建房地点后要给木柱泼香水,晚上要在柱子附近点灯敬神。建房前宅基地要用犁犁过,要撒上宝石以敬土地神。建房时要先立正房东南角的柱子。柱子上要系上红布,挂香蕉弓、椰子叶柄、椰子、枣树枝。房子放上横梁、横木后要先隔中间的墙壁。隔墙时要在一个缠线的水罐里插上番樱桃树枝,在屋子里立一支船桨,之后要向墙壁泼酒香水。如果建三居室房屋,房柱要从中间立起,之后再上房梁、托梁、房。若开族人建房时寨子里的所有人都会来帮忙,主人管饭但不付工钱。建好房子后要举行乔迁礼。举行乔迁礼之前,要择定吉日向和尚布施,要在新居念消灾经用糕点饭食招待客人。只有消灾祈福后,新房子才可以住人。

家庭

若开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以父系为主,父亲为一家之长。子女婚后可以继续跟父母一起生活,也可以分开另过。若开族家庭常有三四代同堂现象。在家庭内部父亲有极大的权威,负责全家的生活,代表家庭参加社会活动。父母去世后长子或长女要代替父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某些若开家庭中,叔叔或者母也可以照料侄子、外甥的生活。若开族家庭有外甥避舅的风俗。若开族十分重视家庭的稳定。若开社会普遍欢迎家庭和睦的结发夫妻。人们也很重视维护家庭的稳定,很少有离婚的。如果夫妻双方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需征得村寨头人的同意后方可离异。传统上不鼓励离婚,对离婚者也远而敬之,认为他们晦气。离婚者只能在父母家住一个月,之后需另找住处。他们不能串门,不得参加别人的婚礼。

婚姻

若开青年的婚姻由父母来决定。由于若开青年十分尊重父母,他们大多都默默地接受父母包办自己的婚姻大事。若开族盛行姑表结亲,即兄弟的子女可以与姐妹的子女结婚,但兄弟间的子女(堂兄妹间)不能结婚。若开族人一般不与其他家族联姻。若开族喜欢在缅历十二月和一月举行婚礼。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不在坐夏安居期结婚,也避免在缅历九月、十月的下半月结婚,认为这时结婚容易破财。若开人新婚时,新人把吃剩的喜饭装在罐子里盖好后置于床尾,满7天后再打开看时,若是生了蛆则视为吉兆,会发财;若长了霉则是凶兆,会受穷。

生育

生子

若开族孕妇生产时常会请接生婆照料。若孕妇难产,就必须给孕妇喝消灾符水,或者在盖房子的棕树叶写上字母e后倒插在孕妇的发髻上,同时要打开孕妇的箱子、房门、水罐盖以求助产。若孕妇第一胎生的是男孩,则要立即在房子四角插上枣树枝,在房子内插上番樱桃树枝,防止鬼怪来捣乱。同时亲友中的女性要在产房里生火,夜晚要轮流陪护产妇。产后第3天火堆要换火,要将火盆中的火和灰倒掉换上新柴。产房里的火不能作它用。产妇生孩子后要用热水洗澡。浴后全身要抹上姜黄,直到小孩满月后方能洗头。产妇在生产后第5日或第7日(一般是生长子时为第7日,次子为第5日)要出产房。出产房时要丢弃生产用具,拆掉火炉。要在整个房间里撒上稻谷,挥动棕树枝驱鬼。当日还要象征性地给婴儿剃一撮头发。主人家还要准备一个米,在里面放上皂角、一把拌有姜黄和油的大米、一块石头、一根铁棍。客人来后要碰一下米筛里的皂角,并说一些吉祥话语,之后将婴儿放入摇篮中,要心中念记佛祖恩德,摇动摇篮祝愿婴儿长命百岁。

命名

按照若开族的风俗,产妇出产房的当日要请亲友吃饭,给小孩命名。命名一般在小孩出生后的第5日或第7日进行。命名时先由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下楼让小孩见日月,并在婴儿脚上抹些许泥土以示吉祥,之后将小孩抱回楼上。若婴儿为男孩就要摆上镜子、岗包,若为女孩则要摆上梳子和镜子。女孩同时要穿耳。然后宣布给小孩起的名字。若开族人爱起3个音节的名字。人名前可根据人的性别、年龄、职位高低等加上相应的人名冠词,方法与缅族完全相同。

剃度

若开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剃度出家了。剃度也是其父母的心愿和最大的功德,其重要性非同一般。若开族男子常在7-20岁之间进行剃度。剃度的规模视家庭的财力而定。剃度后至少要在寺庙中待上一周。没有剃度过的男子在若开族社会中是要受歧视的。一个家庭在确定为儿子剃度后要搭彩棚,准备布施物品。剃度前要先去庙里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后挨家挨户送盐茶包或糖果包,通知村人参加剃度仪式。剃度前两日,父母去庙里存放剃度用的僧衣、法器。剃度前日下午长者带领全寨子的妇女,领着戴王冠的剃度者在乐曲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地来到寺庙中讨法器,然后返回彩棚。在队伍快要到达彩棚时,村里人要将受剃度的男童藏起,然后由其父母用钱赎回。

剃度日早晨,事主家要斋僧、听法、布施,后受剃度男童巡游。之后要将受剃度男童藏起,同来的男士则猛击长鼓大声嚷嚷要听法。受剃度男童的父母给钱后,剃度方得以进行。剃度开始时先由星相相合者象征性地剃一下头发,然后由年和尚或特请的理发师接着给男童剃发。男童的父母这时要用白布将头发接住以便保存。剃发后男童要沐浴净身,将僧衣置于僧侣前,由僧侣给剃度男童穿袈裟,接着就是听和尚宣法、洒水祝福、男童受戒成为沙弥。此后,家长每日要为其送斋饭,直至还俗。剃度期间,事主家要负责用饭菜、若开米线招待来宾和帮忙的人。

丧葬

若开族的丧葬分为土葬和火葬两种。一般人行土葬,僧侣、僧侣的父母、寿终正寝者多行火葬。若开人死后要报丧。有些地方习惯用白布裹尸,再套上衣服。若开族常把死者的脚拇指用绳子捆扎在一起。死者安葬前夜和安葬当夜,其家人要请人在家说书或请和尚念经,村里的小伙子要在丧家守灵。安葬完后全体人员一同返回丧家,举办仪式以除晦气。若开族认为星期三是个好日子,这天不能埋人。每月晦日死人则应马上埋掉若晦日正巧是星期三,他们就把尸体移到寨子外边。非正常死亡者不能做灵魂超度。村民死在村外时,尸体不能运进寨子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葬在公共墓地,要单独安葬。

节日

若开族的节日活动较多。缅历一月有泼水节、竞舟节;二月有浴佛节,拔河节;三月有象鼻天神节;四月有和尚受戒节;五川有抽签布施节,六月有竞舟节;七月有敬老节;八月有布施袈裟节;九月有象鼻天神节;十月有赛马赛象节;十一月有糯糊节;十二月有沙塔节、闹佛节。

泼水节

若开族在缅历一月过新年泼水节。离泼水节还有3~4天时,寨子里的长者、头人就会召集村民们开会商讨过节事宜,筹资在寨子里搭建牌楼、彩棚。牌楼、彩棚必须在泼水节前日搭建完毕。当日傍晚,全村男女老幼要聚集于彩棚中研磨檀香,子夜时分要将磨好的檀香木水收集起来装入桶中。之后,全村人要敲锣打鼓迎接泼水节的到来。泼水节首日全体村民一大早就要挑着头天晚上磨好的香水前往村头的寺庙和佛塔浴佛,打扫庙堂卫生,行善积德。实兑以外地区的一些村寨会在晚上由男子浴佛。浴佛之后便可以泼水欢度节日了。若开人一般在泼水节的第二天到新年第一天的3天期间尽情地泼水。若开族的泼水节彩棚中大多放置有一条木船。泼水节第三天,若开族老人常会去庙里持戒布施;也有一些人会为相关星相的子女做过年汤圆;去佛塔的相关塔角用香水洗头、泼水祝福。按照缅历,泼水节第三日后便是新年第一天。这天若开人要拜访寨子里的老人,为他们洗头送礼物。

拔河

拔河节是若开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于二月举行,此时庄稼已收割完毕。每个镇和乡村都会参与,比赛可能在乡村间或男女队间进行,每队至少80人。拔河用车长10~18英尺,宽6~14英尺,有四个厚木轮子,中间放有带孔的木头和吉祥树叶,插有五根带竹子,车顶有旗子。古代用麻线绳拉车,现用木头和竹子加固。身强力壮者站在车上防止被拉空。比赛前双方唱谜语歌,信号用灯光发出。一方拉车300英尺即胜,比赛要赛三次,竹杆不能折断。结束后,赢方队长可烧竹杆。比赛在晚上9点开始,半夜结束,期间运动员吃传统食物如糯米饭、捣碎芝麻和椰子。在这个节日中,拔河的双方,无论其输赢,都相互对歌。

赛船节

若开邦临海,江河较多,船舟十分普及。赛船因而也就成了若开人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若开各地都有颇具民族特色的赛船活动。各地举行赛船节的时间不统一,实兑和仰别地区一般在缅历三月间举行,丹兑地区在缅历六月举行。赛船节要4天时间,多在缅历三月初二至初五、缅历三月十七至二十日举行。赛船节前夕,各村寨、街区的热心人士要成立赛船筹备组,负责赛船节的有关事物,如制定赛船规则、确定比赛时间、参赛人数、赛船方式、赛船尺寸等等。

摔跤会

摔跤会是若开人的一项传统节会活动,不单独举行,常作为庙会、僧侣火化升天仪式和赛船节的一个娱乐项目在主项目结束后进行。时间一般定在中午至下午5点之间。摔跤时两人一组,分攻方和守方,一次两个回合。摔完一个回合后要互换攻防。摔跤以倒地无反抗能力时为输。攻防双方各有许多规定,对违规者裁判有权判其输。摔跤会开始前摔跤手先要报名、分级。在若开邦政府主办的摔跤会上,摔跤手分为4个等级:金锣级、银锣特级、银锣级、普通级,每一等级中又分为若干个段。若开式摔跤有30余种技巧,摔跤场上设4位裁判,其中两位为老摔跤手,两位为现场观众。摔跤会正式开始之前,会临时从观众中选出两位小伙子进行吉庆摔跤表演。主要目的是通过吉庆摔跤表演来推测摔跤会的凶吉。若有表演者受伤就说明场地不好,或者有鬼魂作祟,必须换场地。若开族摔跤会常会重奖优胜者,对失利者组委会也会酌情给予一定的路费资助。

预兆与禁忌

若开族认为任何事情都会有凶吉征兆。凶兆可以找到破除之法。若开人认为梦见寺庙倒塌、大旗幡、王宫冒白烟是凶兆,大病会流行。此时要手持与自己生辰八字相合的鲜花在佛塔下洗头。梦见自己的纱笼被烧是生病之兆,要洗头、往佛塔上贴金箔。

若开族人忌讳买白牛,认为白牛败家。忌讳用手指果树上的幼果,认为被指过的幼果会坏。他们不在房屋周围种植榕树木棉铁力木。若这些树木自然生长在房屋周围,房屋主人也要尽早将其拔除,否则它们会伤害房屋主人,使房主受穷。若开人一般不在房屋的南边和屋前种香蕉,香蕉要种在房屋北边或侧面房屋前面不能种葫芦瓜,容易破财。房屋正前方不能放旧水罐、水杯,它们会挡断财源。渔民们出海时不能吹口哨、说粗话。捕到鱼时不能说“鱼很大”。进了产妇家的渔夫不能拖细网。若开族忌讳用刀碰房子和墙壁。不选倒在溪流、小河中的树木建房。若建房前房主去世,建房用的木料则要捐出来建寺庙凉亭。不要拿着旧水罐、旧水杯进出别人家。房屋换梯子时新梯子不能短于老梯子,梯子的级数必须为奇数。若开人忌讳在一年内办剃度礼、婚礼两项大礼。若开人忌讳在饮水池中洗漱,也忌讳在池塘里洗脚等等。

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

若开族口头文学中有不少独特的故事和诗歌。故事方面,有《为他人谋利自己也会得利》讲述了一个捕鱼为生的穷苦青年想自己怎么才能富裕起来生活得好;《复活药》讲述了月食为狗吞月的由来;《水牛王子》讲一头水牛有99头奶牛相伴在香蕉林中称王。诗歌方面,若开族有众多题材,如抒发情怀的雅都诗、雅歌(一种描写自然风景的歌)、比釉、埃钦等四言诗,还有诗人还写过赞誉恋人、怀念情人、出征、向佛祖祈祷等不同的题材。缅甸文学史上第一部埃钦诗是1455年若开诗人阿都敏纽写的《若开公主》埃钦。

报纸杂志

若开族有专门的杂志,如:《若开之光》《定耶瓦底》等,其上发表了不少有关若开族文学、文化以及各方面情况的文章。此外,还出版过不少专集或专著。如:人民报吴拉《若开族故事》四册(1963至1968年)、吴敏乃《若开故事》(1965)、吴色根达《若开故事》(1967)吴山达玛拉林加耶《若开新史》(上、下1931)吴色根达与曼昂比亚《定耶瓦底新史》(上、下)、吴妙吞昂《实兑城简史》(1968)吴盛瑞昂《简明若开地理》(1970)、吴昂达吴《若开字母的产生与演变》吴敏乃《若开诗歌》(1965)、吴色根达与曼昂比亚合著《若开文化》(1969)等等。

乐舞

若开乐曲可以有传统若开古典歌曲和民歌之分。若开人每年至少要拜一次神,跳神舞时,表演者击打着长鼓,30多个人和着颂神的民歌起舞。

建筑

若开王国在全盛时期是领先的海上强国,建筑便以其壮观特色夸耀它的财富。妙乌这个都市建立不到数十年,在东南亚唯一的建筑对手,就只有缅甸中部的蒲甘柬埔寨吴哥窟,但它们在那时都是遭到遗弃的状况。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在妙乌的古迹数量十分的多。旧妙乌的中心是实当寺(Shitthaung 寺院),也就是“八万佛塔”。它的三层回廊上雕刻十分细致,有着献给佛陀转世而刻镂的547首诗,以及许多令人目眩神迷的雕刻佛像;此外,妙乌也有着完善的灌溉渠道系统与人工湖环绕,证明了当时工程的先进程度。

参考资料

Young people in Myanmar' s Rakhine State tackle ethnic divisions.UNHCR US.2024-02-25

阿拉干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5

Myanmar Population 2021.2021 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24-03-05

若开王朝.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1

若开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1

消失的缅甸帝国是现代暴力的舞台.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2024-03-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