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 :汉代摔跤、拳斗的角力游戏

更新时间:2024-09-21 15:51

角抵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游戏。它们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

简介

角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竞技类活动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民间私藏兵器,作为徒手相搏斗的角抵兴盛起来。汉代,民间出现了一种由“蚩尤戏”发展而成的两个人在公开场合表演的竞技活动,已经具有后来摔跤的基本特色,并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70年代,山东省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地汉代帛画,画面上所出现的两个角抵者皆手臂大张,怒目逼视,作跃跃欲扑之状。画面左侧有一旁观者,拱袖而肃立,当为角抵者的裁判。晋代角抵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到了唐朝,相扑、角抵二名称并行,其特点还是赛力性的竞技,且多在军中进行。后传入日本

起源

角抵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据古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之战(公元前221年)后,搜集各国民间乐舞,以观民风民俗和宴享娱乐,八方乐舞齐聚秦都咸阳,“后宫列女万余人,气冲于天”,遂创设乐府,并首倡“角抵”之戏。秦朝虽然短暂,但却声势赫赫。秦始皇陵出土的乐府钟,为错金银钮,钟钮一侧刻篆书“乐府”二字,它是秦代乐府使用的乐器。“角抵”原出古代冀州(今河南省山西省等地)一带,是祭祀蚩尤的“蚩尤戏”。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任昉述异记》)可见角抵的起源为原始社会的格斗——武舞,它反映了黄河流域黄帝领导的氏族与蚩尤领导的氏族间的一场激烈战争。战国虽留有角抵相扑的铜牌,但秦始皇是第一个把带有表演和角力性的“角抵戏”引入宫廷的。秦时“郡县兵器,聚于咸阳市,销为钟鐻,讲武之礼,罢为‘角抵’”。收天下兵器,目的是巩固他的统治,而提倡徒手搏斗的角抵,却在文艺史上开后世角抵百戏的先河,绵延至今并饮誉世界,功不可没。后来角抵戏发展为包括各种技艺的综合性表演,即胡亥甘泉宫“方为角抵俳优之冠”。1975年,江陵县出土的秦代角抵漆绘木梳,其背面绘有一角抵场面:帷幕下有二人跨步伸两臂相搏,左一人平伸双手,一人为裁判。(三人均赤裸上身,腰束长带,着短裤,足穿翘首鞋,为角抵文物之精品。西汉帛画角抵图(摹本)中间一人戴长冠,着宽大罩衫,腰系红带,右侧一人头戴箭形慈姑叶,双手戴红镯,三人正摩拳擦掌准备进行角力,左方一人为裁判。二人角力的体育比赛,后来演变为表演性的杂技艺术。

发展

晋代角抵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

到了汉代时期,角抵活动十分普及,尤其是在冀州区一带民间,经常有这种游戏活动:"其民三三两两,头戴兽角相抵,名唤'蚩尤戏。'"从这一记载中将角抵称为"蚩尤戏",以及角抵时要进行化妆的情况来看,很明显角抵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富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汉书·武帝本纪》中也有关于角抵戏的记载,据载当时的角抵戏规模宏大,轰动京城,老百姓们甚至宁愿跑几百里的路去观看助威,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角抵游戏的喜爱。

到了唐宋时期,角抵戏更是盛及朝野,其游戏色彩也更浓,当时它经常是作为一种百戏的形式出现在皇廷、官府、军队和民间集会等场合中。如《旧唐书·敬宗本纪》引《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云:"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角抵也是古代武术搏击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战国,汉代角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较高。唐周缄〈〈角觝斌〉〉有这样的记载:"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这与当今的摔跤大致相同。

相扑在民间盛行是到了宋代以后。北宋首都开封市每年都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并且成为一种流行娱乐表演节目,甚至出现了女子相扑。史料记载,正月十八元宵节,首都开封有“妇人裸体相扑”。女相扑手身穿无领、短袖的比赛服装,进行相扑表演。引得观者如堵,连皇帝都去观赏。但此开放之举,却遭到朝廷重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激烈反对,他认为这样有伤风化。为此上书皇帝,请求禁止,酿成“妇人裸体相扑风波”。但女子相扑并未因此绝迹,到南宋时,首都临安区举行男子相扑,总是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

宋金元时期的相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决胜负的比赛,有“打擂台”的性质。据《梦粱录》所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顺择诸道州郡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宋代正式决胜负的相扑比赛情景,可以从小说《水浒传》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中可见其概貌。另一类相扑,则是平日在瓦舍等场所里进行的表演性相扑,其竞争性不像前者那样激烈。每逢相扑比赛表演,观者如堵,巷无居人。

在当时的百戏演出中,相扑表演无疑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内容。相扑者的服装,多沿袭前代的旧制,比赛双方上身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也有足下穿靴鞋者),仅在腰胯间束一短裤。这与现在日本的相扑为相似。

徒手相搏,或以较高低,或闲暇游戏,应该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男系社会里最通行的竞技游戏。因此,摔跤之类的活动,各民族都曾存在。日本的相扑不仅和中国的角抵相似,也与莫高窟中的相扑图中的相扑打扮一致,这很难说是一种纯粹的巧合;从日本有关相扑的文献记载正好和中国相扑发展时代相呼应看,很难说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至少“相扑”一词是从中国传入日本,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八世纪初编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第三十五代天皇(六四一~六四五年)为了接待古代朝鲜百济使者,召集了宫廷卫士举行相扑竞赛。尽管有专家称,在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角力已随大量东渡的大陆移民传到日本;相扑在中国出现后,也很快传到日本。但日本的相扑是否由中国输入,目前没见到明确记载。

明代以后相扑多盛行摔跤这一名称。尤其是满族入主中原之后,摔跤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中原,与中原悠久的摔跤形式结合,一下子把摔跤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当时,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喜欢摔跤的不计其数。有专门吃这碗饭为朝廷摔跤的,称为“官跤”,跤手名为“布库”,老百姓叫白了,就是“扑户”。朝廷有专门机构管理布库以及一切有关事宜,名为“善扑营”。市库们按技术高下分一、二、三等,按等领钱粮。他们的任务就是研究跤法,练习摔跤,照例于每年12月23日在养心殿御前摔跤。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塞宴四事图》,为乾隆所绘,“四事”之一就是摔跤。尽管绘画者极力渲染它的仪式性,但仍难以掩盖其浓烈的竞技游戏色彩。

民间业余摔跤叫“私跤”,为的是玩,也有在专门场合跤的。清代北京市的跤场遍布全城,东四、西四区月坛公园、日坛、天桥、地坛朝阳门、永定门、崇文门、地安门,都有“跤窝子”。在绿茵场上、垂杨柳下,人围数匝,观看几对大汉摔跤。他们双双下了场,跳起“黄瓜架”,轻盈漂亮,引得观众阵阵喝采……

从角抵到相扑,再到摔跤,这一盛行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竞技形式,就是这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遗产网 http://www.cchmi.com/tabid/279/Default.aspx

老舍茶馆 http://www.laosheteahouse.com/newsLetters/detail.asp?iNewID=748\u0026iNoID=314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