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墓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更新时间:2023-08-15 17:48

郑和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墓按伊斯兰教风格修建,墓形为回字形,南北走向,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郑和墓作为中原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根据日程,2015年完成申报世界遗产准备工作,2016年正式送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介绍

郑和墓概况

郑和墓踞于小山坡上,墓丘隆起不甚明显,当地群众称它为“马回族墓”。坟墓两翼有石砌坟,半径约200米,东西间距约百米,从坟圹的广袤上即可窥见郑墓的规制。原来距郑墓约50米处有一巨型碑座,这可以说是郑墓仅存的地面遗物,于1982年夏被人砸毁。

郑家村

墓园附近周围原分布有郑家的守坟田,西南边有一村落,名郑家村,这里的人 大都姓郑,据说他们的先辈原不姓郑,都是郑家的守坟户(俗称“坟亲家”),后来都改姓郑了。明、清以来他们和居住在南京的郑和后裔均有来往,郑和后裔也经常来此扫墓。据年过八旬的郑和第十八世孙郑流洪先生介绍,郑和后裔十代以后的辈分是由四句话编排下来的,五言一句,共二十个班辈,其排列是:“太尚存忠孝,季厚流自宽,繁衍更万代,家道泰而昌”。族中最小的字辈已到了“宽”字辈。他还反映自明、清以来,郑和在宁后裔经常相沿来此上坟,他很小就跟长辈来过,至今郑和在南京的后裔有400多人,老一辈的人不少在解放前都来此祭扫过。据说郑家后裔在云南晋宁还有一支,也有三、四百人,那是郑和之兄马文铭的后裔。郑家后裔中分为两个姓,南京的姓郑,而云南省的则姓马。郑和本姓马,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于朱棣,且在河北大兴区郑村坝一役中,救过燕王朱棣,遂赐姓郑。

郑和墓研究

198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李士厚先生及在宁郑和后裔中年 岁较长者数十人,相约瞻仰了郑和墓,在现场察看中,各人都回忆了对郑和墓的印象,为以后重修郑和墓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就以墓冢而言,原来是按汉俗,堆成馒头形,后裔们强调要按回族风俗,建成长方形,根据这一意见,又参考了扬州市元代回民布哈丁墓形状重新修复。1985年是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郑和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三百余人与郑和后裔,共同瞻仰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墓,盛况空前。后裔中的郑流 安先生又提供了不少与郑和墓有关的各种情况,据他介绍,郑和墓前还有两座坟,东边的是随郑和下西洋的侍卫“赫大人”,名叫“海扎儿”,回民。因他长久生活在海上,脸膛较黑,人们又称其为“黑大人”。西边还有一座荒冢(早已被人挖掘),据说埋葬的是郑家未出阁的姑太太。

关于郑和殁年葬地,史籍所载颇有出入,史学界也意见不一,歧见颇多。对于葬地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殁于南洋,即印度南部古里国,葬在爪哇三宝洞;一说殁于半道,葬于海上;也有人认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牛首山。西人保罗·伯希和郑和下西洋考》一书说:“郑和墓在南京。”这是根据清同治《上兀、江宁两县志》之说而来的。该志卷三称:“牛首山有郑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现在牛首山麓的郑和墓应是郑和墓地无疑,但究竟系衣冠冢还是真体,又有两种不同意见,其后裔认为是衣冠冢,他们说根据祖辈相传,郑和死后只带回来发辫和靴子等。但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偰、束世徵则认为,郑和最后一次航行结束时是1435年,圆满地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重任,回到了南京,由于国内政治风云变幻,郁郁不得志,于同年病死于南京,葬牛首山麓,因此认为这里葬的是真体。

郑和墓解释

关于郑和墓,原来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郑和墓葬于牛 首山东北地区麓杨家坟高家库,因为那里有一座牌坊,上面镌刻有“郑太监之神道”六个字,便断定为郑和墓,这一说法曾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文革”期间,当地少数人纠集盗掘了这座墓,经政府部门干预后,于1974年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清理,出土了墓志一方,原来是“郑强之墓”,郑强是明朝弘治时期(1488—1505年)南京司礼监太监、南京守备,比郑和晚50年。另外,原来还有郑和墓在爪哇三宝洞的说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澄清。据《南洋旅行记》一书记载:“爪哇三宝洞不是郑和归天处,洞旁确有一墓,乃明王景弘之墓。”王景弘也称“王三保”,当时郑和、王景弘同游南洋,王景弘是郑和的副手,卒于此,说是郑和墓纯属误传。

郑和简介

郑和(1371-1433年)原姓马,名和,字三宝,出生在云南省昆阳州 人(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回族家庭。郑和的父亲和他的爷爷都叫马哈只,有这个名字就表示他们两个都曾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觐。公元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统一云南的战争。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因其机灵,被挑选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从此追随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边,在朝夕相处当中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尤其是公元1399—公元1402年,朱棣为和他的侄子朱允炆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郑和立下功劳,帮助朱棣登上皇位。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赐姓“郑”,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之所以赐这个姓,是因为在叛乱初期,郑和在 北平市城外一个叫郑村坝的地方进行的战役当中立有战功。到了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任命郑和担任正使与宝船船队的总指挥。这是中原地区第一次将如此重要的军事指挥任赋予一名太监。为了表示对郑和长期随侍的信赖,成祖授予一些嵌印上宝玺的空白敕。有了它,郑和就可以在海上代传圣旨。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实现和平,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朝的国际威望。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从中国主要输出的是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铜钱等,而换回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这次他再没有回来,病逝在印度卡利卡特,享年62岁,永远的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的道路上。

争议

当年命名就有争议

郑和七下西洋,创下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其死后埋在哪里却是个谜。1964年的《江宁文物简志》中披露牛首山的一座墓葬应是郑和墓。此墓坐落在一名为“回回山”的山坡上,旁边有一个 郑家村,村中的一支郑氏祖辈自称其祖辈世代在此守看墓地。当地的人则说,这座墓与这一带的罗志墓等明太监墓形制相同,可能是郑和墓。1981年,有关部门对“回回山”明代古墓进行了勘察,不久,江宁区文教局将这座古墓修缮一新,正式认定为“郑和墓”,修缮后的“郑和墓”上刻“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之墓”字样。墓下方有七层台阶多组,象征着郑和七下西洋。

由于当年指认“回回山”古墓是郑和墓主要依据村民的传说和推测,也没有发现证明此墓是郑和墓的文物,因此学界起了争议,不少学者认为这座“郑和墓”不可信,至多只是郑和衣冠冢。但是这桩学术公案没定论,这座古墓就被匆匆冠以“郑和墓”,此后多数出版物中都宣称郑和墓在江宁区

归葬南京不合常理

从常理上讲,郑和死后归葬在江宁牛首山不合情理。郑和1433年四月逝世于印度古里,船队同年七月返回国内。这就是说,郑和去世到船队返国历时3个多月,正是炎热的季节,航线地处热带,郑和死后又必须遵守伊斯兰教规“裹身不棺”,郑和的遗体显然不可能保存好带回国内安葬。

从文献记载考虑,没有一本明代的资料指出郑和墓在牛首山。《明史》列传的太监里,郑和是第一位,但书中没有郑和葬于南京的记录,《明实录》中也不见记载。明代南京各种地方志中对所谓“江宁郑和墓”也不著一字,《万历江宁县志》卷之四“祠宇志”、万历五年《牛首山志》等专志中找不到这方面的只字片言。清同治年间的《上江两县志》倒是说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卒于古里,赐葬山麓。”但这是清代的文献,并不可信。

郑和后裔认为是衣冠冢

据介绍,著名学者、郑和研究界的绝对权威郑鹤声生前也不认为郑和墓在江宁区。1982年,郑鹤声在给南京郑氏后裔的一封信中说:“欣悉牛首山发现郑和墓,不胜惊喜。以郑和身份、地位、其墓地建筑,应甚宏伟。今据所摄照片,似与普通老百姓坟墓相同,似不合情理,不知有何征象,足以证明为郑和之墓。”著名学者李士厚则认为,牛首山郑和墓中埋的其实是郑和的发辫和一双靴子。

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理事、郑和的后裔郑自海先生昨天告诉记者,牛首山的“郑和墓”只是郑和的衣冠冢,郑和其实是埋在了海外。现在说郑和埋在江宁牛首山被证明是不对的,有关部门早就该把这个谬误改过来了。

七下西洋的郑和最终埋骨于何处,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和研究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郑和葬在了海外,并非现在宣称的牛首山。而“海外说”具体分来还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印度古里,葬在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土龙。这是因为郑和逝世后,船队在运送郑和遗体回国途中,担心天气炎热,遗体不能长期保存,就葬在了路过的爪哇岛的三宝土龙。现在当地还有三宝洞,供郑和像,洞旁有三宝墩,相传为郑和墓。

另一说是“海葬说”。对此,南京的郑和后裔曾经谈及,回族的风俗,人死后三日要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遗体不可能运回安葬,因此极有可能在海上水葬。当时有个叫“黑大人”的随从,携回郑和的发辫和靴子,赐葬牛首山,所以牛首山郑和墓只是衣冠冢

守坟人

守坟人600年如一日忠心看守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的正南方,它相对的正北处千余米开外有一个只有十七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名叫“郑家冲”,村里人都姓郑。整个村子孤零零地与郑和墓遥遥相望。这个村子里的人称牛首山为“回子山”,称郑和墓为“马回回墓”。

我们都是郑和随从的后代,郑和死后我们祖上就给他看坟,之后我们世世代代为他守坟,为此明朝皇帝特赐我们姓郑,同时还赐给了我们一百亩良田,这些田地我们直到现在都还在耕种。”今年60岁的郑善福是郑和墓公园的看门人,他的工作是卖门票,此外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每天打扫墓地。“村里的老人去世时都会给家中的后人留下遗言:‘逢年过节记得给马三宝扫墓’,这个遗言已经传递了600多年。”郑善清老人须发尽白,牙齿也几乎脱落。今年77岁的他是郑家冲的长房集团,在郑家冲辈分最高。

郑善清清楚记得他16岁那年,第一次给郑和上坟时的情景:父亲让他规规矩矩地跪在了郑和墓前,指着坟对郑善清说:“你记住了,这是马三宝的坟,从今往后你要像对待祖坟一样看好它,不能让它损失一草一木。”从此,郑善清时不时就到郑和墓周围转转,防止村里的耕牛啃坏了墓上的青草。

“每年清明节,郑家冲每家的户主都会聚在郑和墓前上香祭祀。”郑善福说,以前村中老的家谱在文化大革命时抄四旧给烧了,现在的家谱是后来整理的,上面位居首位的就是郑和。

每年清明、冬至祭祀的时候家谱都会挂出来,家谱大约3.5米长,6米宽白布做成,用毛笔书写。祭祀完了,每家拿回家轮流挂大堂高处三天后收起来,放置家中保存一年。

郑和墓险遭劫难是在1951年。“那年,牛首山一带流传马三宝墓里埋着小金人,这个说法一流传开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差点给郑和墓带来了灭顶之灾。”

附近的村民扛着锄头准备上山扒坟挖小金人,听到这个消息,郑善清的父亲急了,他赶紧冲上山用身体护住墓地,他向村民解释这是自家的祖坟,没有什么小金人,他当时声嘶力竭地喊道:“偷坟掘墓有罪,扒不得啊。”“就这样,凭着我父亲在这一带的威信,最终保住了郑和墓。”

郑和墓里到底埋葬了什么,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就是郑和的真体,另一说是郑和的辫子。“但不管里面到底埋了什么,它都是祖训传下来要祭守下去的。”

南京景点

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按伊斯兰教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穆斯林航海家之墓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乡周村牛首山南麓。因郑和之父名马哈麻,人称马哈只,当地人以为郑和原姓马,故称为“马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称为“回族山”。墓圹呈长方形,南北走向,长约150米,东西宽约60米,墓顶高约8米。1985年为纪念郑和首航580周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建亭立碑。新建的郑和墓可拾级而上,顶部有青石所制塔式墓盖,镌有阿拉伯语“泰斯米叶”。墓后脑墙上镶有大理石,上刻“明郑和墓”4个喷金大字。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各族群众及国外旅游人士前往观光瞻仰者络绎不绝。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乡周昉村牛首山南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