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克萨戈拉 :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家、科学家

更新时间:2023-10-25 13:33

阿那克萨戈拉(古希腊语:Ἀναξαγόρας,罗马化:Anaxagóras,英语: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公元前428年)是伊奥尼亚学派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生于克拉佐美尼(Clazomenae,今土耳其境内),卒于拉姆萨卡斯(Lampsacus),享年七十二岁。约公元前460年时,阿那克萨戈拉进入雅典,宣传伊奥尼亚哲学,并发展自己的哲学观点。阿那克萨戈拉在雅典时,与当地知名人士如伯里克利欧里庇得斯相交密切。约前432年,祭司第奥配特通过一项议案,对阿那克萨戈拉进行审判,针对阿那克萨戈拉对天上之事的妄议,判其亵渎上天之罪,又指控阿那克萨戈拉通敌。阿那克萨戈拉被判处死刑,但伯里克利救了他。阿那克萨戈拉随后出走雅典,并在拉姆萨卡斯开始建立学校直到去世。

阿那克萨戈拉一生致力于研究对世界的认识,重视生活中的经验,善于将观察与思辨相结合。其主要作品有《论自然》,但现在只有一些残篇留存。该著作涉及天文、气象、生物等多方面领域。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事物的消亡与诞生不可能凭空发生,必然有一种原始的存在,因此他提出“种子”概念作为宇宙万物的原材料,“种子”通过组合与分散形成一切事物。阿那克萨戈拉用心灵(Nous,又译努斯)来解释一切运动变化背后的原因,它的知识和力量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当努斯作用于原始宇宙的混合物时,开始驱动一种旋涡运动,继而化生万物。在认识论上,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只有性质相异时,主体才能对客体产生感觉,即异类相知,同时阿那克萨戈拉承认感觉并不完善,需要理智的辅助去辨别并理解事物背后的真理。

阿那克萨戈拉为雅典带来了新的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同时为伯里克利代表的民主派打击贵族寡头派提供了思想力量。阿那克萨戈拉离开后,其弟子阿凯劳斯在雅典继续宣扬他的学说。阿那克萨戈拉站在哲学史一个重要节点上,结合伊奥尼亚哲学和埃利亚学派,提出的种子说、努斯说、异类相知说等理论对后世的希腊哲学发展影响极大,苏格拉底在此基础上将心灵作为目的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理性解释为努斯所指的理念世界,德谟克利特从种子说得到启示,进一步完善了原子论。同时,后世利奥六世对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思想也褒贬不一。苏格拉底曾对努斯说抱有很大期待,但对阿那克萨戈拉论述的不彻底感到遗憾;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他对心灵理论的运用不够;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对努斯说表示赞赏,认为阿那克萨戈拉将心智作为原理如同一种光芒;英国哲学史家赫悉认为阿那克萨戈拉把努斯与神和宇宙联系在一起,其思想更接近神学而非哲学。

生平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约公元前500年生于克拉佐美尼(今土耳其境内),约前428年在拉姆萨卡斯逝世。阿那克萨戈拉从小家境富裕,但他对财富没有兴趣,他关心的是学问。对于政治与家产经营阿那克萨戈拉也很淡漠,于是把继承的遗产都分给了亲属,用心专研自然科学与哲学。约公元前460年,阿那克萨戈拉离开克拉佐美尼去了雅典,并带去了伊奥尼亚哲学。此后,阿那克萨戈拉在雅典开启了长达30年哲学启蒙的生涯。当时雅典在与波希战争中获胜,成为希腊文化重地。但是当时除了部分贵族能够接受伊奥尼亚哲学之外,大部分群众的观念还处于保守状态。阿那克萨戈拉的到来,将希腊哲学的中心从伊奥尼亚转向希腊本土。

在雅典,阿那克萨戈拉与各界名人结交并深受敬重,如政治家伯里克利、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等。伯里克利通过阿那克萨戈拉学习论辩与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当时政治家演讲家的佼佼者。阿那克萨戈拉反对迷信,曾当众揭露预言的虚无。当时在雅典的权利角逐中,伯里克利与对手修昔底德各成一派,水火不容。修昔底德派利用占卜手段和人的迷信思想,要从伯里克利手中夺权。他们从农场牵来一只羊,只有一只角从额头中央长出来,十分坚硬。占卜者朗潘当即断言,独角的公羊是祥瑞。它出现在哪一派的地盘上,哪一派就应该获得雅典的全部权力。阿那克萨戈拉拿出刀来将公羊头劈开,并告诉围观的人,道奇公羊的脑髓聚集在额头的位置,而且呈现出鸡蛋尖端的形状。当羊角不断生长时,就会从额头那里长出。人们对他渊博的知识和清晰的论断表示肯定。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理论和科学观点常常被伯里克利欧里庇得斯运用,如伯里克曾引用他对日食的解释;欧里庇得斯在作品中引用阿那克萨戈拉对于太阳是金色石块的解释。

公元前432年,伯里克利在与对手争权中失利。阿那克萨戈拉成为祭司第奥配特议案的审判对象。议案的内容是,不允许人妄议天上的事,公众有权对违法的人进行控告。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太阳不是神,而是通过离心力地球分裂出去的炙热石头。于是他被指为无神论者。另有一项指控他通敌,与波斯人有来往。经过审判,阿那克萨戈拉可能被处以死刑。在伯里克利的协助下,他被免除死刑,逐出了雅典。但阿那克萨戈拉被囚禁的时候,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离开雅典之后,阿那克萨戈拉走到了拉姆萨卡斯,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的教育事业,并在当地建立了学校。但阿那克萨戈拉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二岁。当地人给阿那克萨戈拉立了祭碑。依照他的遗嘱,每年他的忌日就是学生的假日。阿那克萨戈拉的生卒年,正好在奥林比亚赛会第七十到第八十八届之间。据说阿那克萨戈拉死的那一年,正好是柏拉图出生那一年。直到罗马帝国时期,克拉佐门尼钱币上都有阿那克萨戈拉肖像,上面画着阿那克萨戈拉右手手持天体

主要思想

种子说

埃利亚学派认为一切只能从现有中发生,不可能无中生有。问题是如何解释一切的起源与终结。恩培多克勒将一切出现与消亡理解为四种元素土气火水的重新组合,但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成分不同。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万物不可能无中生有,必然存在着原始基质。阿那克萨戈拉将形成万物的原料,称为种子。种子无处不在,无限小而无限多。事物根据种子中成分最多或性质最明显的命名,如金子中金的成分最多;血液中血的成分最多。包括骨头、肌肉,以及水、火、土等一切都是如此。也就是说,种子本身是不变的,但种子所占的比例不一,形成各式各样的事物。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事物发生质变引起生成与消灭是不可能的。作为整体,在数量上是不变的。一切生成与消灭只是因为现存基质的组合与分离,是物质组合的改变引起了质变。

种子,又被称为“同类的部分”,存在于每一部分中,任何事物中的部分与这部分的物质是同类的。无论哪一部分,都包含着一切的种子,即整体存在于整体之中。如雪由水冷却形成,而水是黑的,因此雪中包含着黑;以及冷灰中存在着热度。后来,在一种旋转且不断扩大的运动中,颜色、形状各异的种子从这一团混合物中分出。同时,种子可以无限地分裂为细小的粒子,因此可以有更小的种子,但不可能有最小。因为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无限地分离出去。同时种子具有无限性。在自然界或宇宙中,数量无限的细微粒子相互混合,无法区分,也无定形。其中包含着能生成一切事物的原始材料,由于原子具有各不相同的形状,则原子本身就包含着所有可能存在的形状。从中可以生化万物,使得事物的相互转化成为必然。由此,阿那克萨戈拉克服了伊奥尼亚哲学在物质变化上的局限,形成一种多元论

努斯说

努斯,即心灵,包括一切思维、情感、精神活动。在阿那克萨戈拉之前,探求世界的本原,一般指向自然界存在的实体如水、火,或者一种含糊的概念如存在。阿那克萨戈拉创造性地用努斯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运动,即一切事物背后的主导原因。在物质之外,引入了精神的概念作为本原。心灵或奴斯由无数永恒不变又可以分离的微粒混合而成,这些微粒如黄金、骨头、肉都具有特定构造。其原始基质被称为“种子”。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的起点是一块混合物,通过一种旋转且不断扩大的运动,使得原料相互分离与相聚,继而诞生万物。推动一切开始运动之后,努斯就隐没,不再动了。与恩培多克勒用爱与恨解释其背后成因不同,阿那克萨戈拉认为驱动这一运动的力量就是努斯。最初,物质是混合的,努斯的作用使各种事物通过成分的分离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旋转使得物质一分为二,一为暖、燥、亮、稀,二为冷、湿、暗、稠,又称为以太与气。由于以太中包含的微生物使土壤变得富有营养,从而孕育了生物,努斯正是一切生物生命的源泉。同时,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知也是属于努斯的范围,且努斯可以对有限的感知进行弥补,以洞见万物。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物质是混合的,而努斯是绝对纯粹的、独立存在的。它高于人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理性的存在。如果努斯与其他事物混杂在一起,努斯就无法对一切进行安排。努斯不同于世界乃至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也不和任何东西相混合。但作为一种控制一切的存在,努斯和宇宙密切相连。努斯能认识一切事物,且具有最高的支配权。它的知识和力量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作为一种神的存在。当万物开始分离、重组而生成,一切都将被努斯认识。无论过去将来,无论日月星辰,都由努斯安排。努斯是无限的、永生的,通过旋涡的扩大运动将一切事物分离开来,并推动一切万物周而复始地运动。它不会受到任何边界的限定或者任何事物的影响。由于努斯的存在,一切才能有序地、规律地运动。

宇宙论和科学观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最初,是一种饺子的状态。一开始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类别不同的种子的混合在一起无法分离。只有当努斯开始对其发生作用,一切才会开始运动。努斯推动这一混合物进行旋转运动,并不断向外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冷的、潮湿的、浓稠的往下沉形成泥浆,就是地球的雏形。经过太阳照射之后,水由于受热蒸发,地球才呈现干燥的特征。月亮也是土形成的,它的光亮来自于太阳。另一方面,无数干燥的、稀薄的、明亮的开始上升,形成了天体。地球的炙热石头,由于旋转的离心力,不断分裂并抛到以太中形成了星体。带着燃烧火焰的星星从游离状态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彗星。在旋涡运动中,石陨石块聚集而成为太阳,当失去旋转的外力时,陨石就会掉落到地面上。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当云受热上升时遇冷就变成冰雹。云块的相互摩擦形成了火光并发出声响,就是电闪雷鸣。冬日的积雪在夏天会融化成水汇入河流之中。两大种子集群在努斯的作用下无限分离。旋涡也无限扩大,由于种子早已包含一切事物的材料,万物得以其中无限地生成与消亡。同时,日月星辰都不是固定地停留在某个地方,整个天体的旋转造成以一系列在地面上看到的现象。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日食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面的光一部分被月亮遮挡了。在生物方面,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由于热的、浓稠的土地含有丰富的营养,生物得以从中诞生。努斯赋予生命,并使生物开始繁衍。植物能够进行呼吸,鱼类通过腮将水排除体内并吸入空气。生物具有一般的感知,动植物也通过努斯感受情绪。虽然动物有强壮的力量和迅捷的四肢,但智慧最高的是人类。

异类相知

异类相知,指的是感官只能感受与之相反的性质,如冷才能感知热。和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对立,两者都是关于人如何认识的问题,他们对于认识的理解都基于事物对主体感官发生作用。不同的是,恩培多克勒认为只有性质相同才能互相感知,这一点从巴门尼德而来。后来的柏拉图也继承了这一观点。恩培多克勒认为当事物流射出的元素与人的感觉孔道相合,才能产生感觉。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性质和成分相同的情况下,彼此既不发生作用,也就无从感知。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当客体的成分和性质与主体的成分和性质不一致时,才能被主体感知到。这是一种素朴的反映论,注重感官的作用,影响了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比如当客体的性质为热,只有主体的性质为冷,主体才能感知客体。也就是说,感官与事物的性质相反相成。人们只能通过冷去感受热;通过苦去感受甜;通过咸去感受淡。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视觉是客体的光线进入眼睛形成的一种映像。根据异类相知,只有光线和眼睛的颜色不一样时,眼睛才能看见。因此,大部分动物的眼睛与白天光线不一样,是其白天视觉形成的原因;少部分动物的眼睛与夜色不一样,是其夜视能力所在。动物体型越大,眼睛越大,越能看到大而远的对象;动物体型越小,眼睛越小,就只能看到小而近的对象。同样,听觉的功能也取决于动物的体型。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受与情感相通。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认为性质相同的和谐状态下,令人产生愉悦。阿那克萨戈拉根据异类相知,认为性质相异的情况下感官体会到的是痛苦,且随着时间递增而加剧。同时,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受需要理性的辅助。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人们进食的水和面包,却化成身体的血和肉等组织。其中有人们无法观察到的真理,需要理性的辅助才能了解。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无法看到的事物通过理性的认识才能把握。

著作

《论自然》

阿那克萨戈拉只有一部著作《论自然》,是以散文的形式写成的,现在只能见到22则残篇。其中既有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观点如残篇1提出一切最初是饺子的,无法分辨的。同时是无限多、无限小的;如残篇3提出不存在最小的东西,最小的也能够再次分离出更小的部分。因此没有最小,只有更小;残篇4提出种子是一切混合物中无数的原材料,有不同的类别;残篇12提出心灵即努斯是绝对纯粹的、完全独立的能够支配一切;残篇13心灵即努斯是一切万物的推动因,以一种旋涡运动使得一切配位化合物开始分离;残篇21提出感知有缺陷,使人们无法认识真理等等;著作中也有阿那克萨戈拉对于自然、天文以及生物各方面的看法,如残篇18提出月亮的光亮来自于太阳,它自己是不发光的;如残篇16从云的分离中出现了水,从水的分离中出现了土,土在冷却的条件下变成了石头;再如残篇19提出当阳光照射在云朵上,反照出来的就是彩虹。在书中,阿那克萨戈拉论述宇宙如何变化、万物起源与原因以及人如何认识世界等问题。主要思想包括种子说、努斯说、异类相知的认识论。此书在苏格拉底时期很流行,价值为一个塔兰。据说苏格拉底曾在阿凯劳斯那里看到这本书,对其中的努斯深感兴趣并加以研读,但苏格拉底读完以后又开始批评阿那克萨戈拉没有将心灵彻底地贯彻下去。公元6世纪,辛普里丘也曾引用这部著作的内容,用以注解亚里士多德的书。一直到17世纪,珂特华兹才再次见到这些残篇,后来第尔斯将其放入前苏格拉底残篇中。阿那克萨戈拉部分观点可见于塞奥弗拉斯特的《论感觉》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

师承关系

思想来源

阿那克萨戈拉受到早期伊奥尼亚哲学的影响。阿那克西美尼认为大地是一个圆形的桌子,周围是气体漂浮着。阿那克萨戈拉也认为大地是由冷的、潮湿又浓稠的原始材料下降形成,而地球是一个由气体支撑的圆盘。阿那克西美尼认为灵魂是物质组合而成的原因,是一种气。受到老师的影响,阿那克萨戈拉也将灵魂作为万物生成与变化之运动的起源。更为进步的是,阿那克萨戈拉对自然科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微观精致和开放的视角。对于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萨戈拉从微粒层面提供了种子说,也是最早在心灵层面解释自然运动的。

同时面对埃利亚学派提出的观点,阿那克萨戈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巴门尼德将存在与非存在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无不能生有,必定存在一个原始的基础。他提出种子作为一切的原始材料。巴门尼德认为真切存在的是整体的“一”,其中包含着对立的性质。事物并不因其冷就说它是不热的,阿那克萨戈拉也认为冷灰中包含着热,雪中有含着黑等。芝诺认为事物最基本的单位是不可分的,但由此组成的部分是可以无限分离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事物最基本的单位是种子,种子的数目无限,且可以无限地分割。不存在最小,只有更小。因为再细小的部分都包含着组成它的更小的部分。

作为与阿那克萨戈拉同时代的利奥六世恩培多克勒的哲学起点更早。恩培多克勒认为物质的变化不在元素本身,而在元素的聚散。由于四种元素火气水土在运动中组合、分离,万物从中诞生。阿那克萨戈拉沿袭此论,认为种子本身不变,是种子的成分占比不同引起了质变。恩培多克勒认为感官存在局限,而理智能够越过这一缺陷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真理。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从外界获得的感受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内在成分。如人吃了面包和水,但人们看不到其中的变化。只有理性能够了解其中的成分,认识到面包和水能够变成人身体的血液、毛发、骨骼等。

弟子

阿那克萨戈拉在雅典播下的哲学思想,由其弟子阿凯劳斯继承。米利都附近的萨摩斯曾发生叛乱,阿凯劳斯和他的弟子苏格拉底参与战争,和麦里梭势力进行斗争。后来阿凯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去了兰萨库斯。阿凯劳斯的哲学贡献主要是继承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创建了阿那克萨戈拉学派,大力宣传其哲学观点。阿凯劳斯的著作《生理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人本身并不拥有关于错误和正确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的影响。

阿凯劳斯继承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和努斯说,又试图综合两种观点形成一个整体,这一统一的途径就是气。阿凯劳斯通过阿那克西美尼关于气的一元论思想,认为宇宙本身是一团阴暗的气体,气发生作用时,冷与热分离。水通过热而液化流向宇宙中心,冷却凝聚成为大地,是静止的状态。其通过燃烧呈现运动的状态,形成不断运动的天体。当土发热时,抛出浓稠的泥土作为养料。一切植物、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在其中孕育,之后生命自行繁衍。阿凯劳斯认为一切生命的来源是气。气也是万物分离和聚合的动力,实际上否认了阿那克萨戈拉将努斯作为宇宙动力因的观点。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努斯是一种至高的存在,但阿凯劳斯将努斯降级为人的一般认知,与一切动物一样具有的能力。努斯本身不存在高下之分,只是运用努斯的人或动物是否敏捷。

从早期希腊哲学注重物质,到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心灵,之后的哲学力求调和两者的关系。阿凯劳斯在雅典进行哲学活动,他开始注重人事,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移到人本身。阿凯劳斯尤其注重伦理,探讨世间的法律、善恶、艺术等问题,但他的诸多作品都失传了。阿凯劳斯是后来苏格拉底的老师,他对人事的重视影响了苏格拉底。

相关人物

伯里克利(Pericles)

伯里克利(Pericles)(公元前495-公元前429),雅典民主政体政治家。生于考拉古斯阿卡玛蒂斯部落,有着高贵的血统。其父詹第帕斯是名将,其母阿嘉里斯特是克莱赛尼斯的孙女。伯里克利从小好学,从许多老师那里学习各方面知识。他多方交友,获得许多有身份有威望的人的支持。伯里克利师从埃利亚学派,从埃利亚的芝诺学习论辩;从艾米·戴蒙德学习音乐与政治诡辩;又从阿那克萨戈拉学习自然科学与哲学知识,为他的才智提供了丰富的储备。

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对雅典的政治、经济发展与领土扩张有重要贡献。他兼具知识与修养,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将雅典打造成为一座繁荣的民主政体城邦。其次,伯里克利塑造了一个宽松的思想环境,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了公民参与哲学与政治的积极性。同时为后来希腊思想言论的自由以及哲学、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苏格拉底利奥六世可以公开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思想。各种学派争相发展,并在论辩中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理念,促进了希腊思想文化的繁荣。

阿那克萨戈拉在雅典时,与伯里克利交往甚密。伯里克利常常在演讲中引用阿那克萨戈拉对于自然、天文、生物等相关知识,不断启蒙大众的科学观念。更为重要的是,阿那克萨戈拉对科学的见识对伯里克利革新雅典的迷信思想帮助极大。为了夺取伊琳娜权力,修昔底德派曾找到一只公羊,这只公羊只有一只角。修昔底德派利用当地人迷信的思想风气,占卜者朗潘做出判断,他认为这独角的公羊是非凡的象征,伯里克利和修昔底德哪一派的人得到这只公羊,雅典的全部权力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归于他。阿那克萨戈拉取出刀,在现场为公羊做了解剖,试图找到其中的原因。阿那克萨戈拉指着公羊的脑髓向周围的人解释,由于公羊脑髓分布并不充盈。脑髓都在脑袋中央的位置,并且呈现椭圆形的走向,当羊角往尖端长开,就会呈现额头中央独角的样子。人们对此表示了敬佩。伯里克利也因此打败了修昔底德一派。在一次出征时,天上出现了日食,士兵们陷入恐慌之中。伯里克利引用了阿那克萨戈拉对于日食的解释平息了这次乱局。伯里克利伸出袖子挡住了士兵的眼睛,指出日食是太阳的光一部分被遮挡造成的。

公元前432年,贵族寡头派为了扳倒伯里克利的政治统治,祭司第奥配特通过了一项议案。议案的审判对象,是一切不信神的,对天体的解释不符合宗教的人。于是他们指控了阿那克萨戈拉。因为阿那克萨戈拉曾经说过,太阳是红色炙热的石块组成,这一观点使他被指为无神论者。另有一项指控是阿那克萨戈拉通敌,与波斯人有来往。审判的结果可能是死刑,在被囚禁的时候,伯里克利在外面筹划拯救他。终于阿那克萨戈拉被免除死刑,逐出雅典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4-公元前434),前苏格拉底利奥六世,生于西西里岛阿克腊加斯的一个贵族家庭,致力于废除贵族统治,崇尚民主。据说作为民主派首领,恩培多克勒曾被推举为最高掌权人,但他拒绝了。恩培多克勒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流放,离开西西里王国之后,可能去了南意大利希腊恩培多克勒是演说家、科学家、哲学家,富有各种学科知识,囊括医学、天文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在他游行生涯中,对于各地的哲学团体与学说有过许多了解和接触。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埃利亚学派等。恩培多克勒也曾受到巴门尼德的影响。同时他也是一名诗人,留下了450多行作品。其著作《物理学》和《净化的方法》是以叙事诗的形式进行创作。理论有四根说、爱恨说、同类相知说。亚里士多德给予恩培多克勒在前苏格拉底哲学中重要地位。

据亚里士多德所述,虽然恩培多克勒相较阿那克萨戈拉更年轻,但恩培多克勒的哲学事业却比阿那克萨戈拉开始的更早。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继承了恩培多克勒的哲学。首先是相同点,关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问题。他们都从埃利亚学派获得了一些基本观点,如巴门尼德认为一切事物不可能从无中产生,此其一。恩培多克勒提出元素以解释一切的形成。与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种子一样。元素或种子本身是不变的,但元素或种子的分离或重聚,其成分占比不同导致万物各异,此其二。早期米利都学派有对立的习惯,恩培多克勒将爱与恨作为一切运动的原动力。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起始于一种旋转,期间热的、亮的、干的、稀薄的都上升而成为天,冷的、暗的、湿的、浓厚的都下沉形成大地,也是性质的对立,此其三。在认识观上,他们都主张感受未必正确的观点,由于感受存在偏差,而理智能够弥补这一缺陷。

他们之间的不同点,表现在阿那克萨戈拉关于什么是宇宙起源的基质的不同见解。恩培多克勒提出火、气、水、土四根作为一切的源头,四种元素是有定形的,通过孔道结构相互生成。在聚散中,万物形成并处于变化之中。但阿那克萨戈拉却认为不止四种,他将一切元素都当做宇宙万物的原料。种子没有定形,也不通过孔道,而是以一种融合的形式相合。其次,宇宙以及一切的运动背后的原因,恩培多克勒认为是爱与恨。宇宙起始,四种元素在爱的主导下构成一个球体。当恨开始占据统治地位,一切元素都相互分散,不存在任何种类的物体。接着爱引起一种旋转运动,将同类的分子不断聚合,分别变成天地星星等。一切元素经过爱的聚合成为球体,继而分散,循环往复形成天地万物。但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一切运动背后是心灵在发挥作用。当心灵作用于宇宙时,开始发生旋转运动并不断向外延展。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同类的部分相互聚合,直到宇宙这一混合物完全分离。再者,关于感官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恩培多克勒提出同类相知,认为客体通过流射,将元素源源不断地送出。如果与事物的孔道相合,感官就能发挥感知作用。但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只有当事物的性质与感官不一致时,感觉才会产生,即异类相知。也就是说只有客体的性质与主体相反时,主体才能感知客体,如冷感知热、苦感知甜。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70-公元前469)古希腊哲学家,从希腊一个殖民城邦阿布德拉而来。大概生活在公元前5到4世纪。其著作见于第欧根尼·拉尔修的书中,已经遗失。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包含科学、文学、数学等多方面。现存的有伦理学相关引文以及认识论的残篇,在塞克斯都那里。德谟克利特是继留基伯之后,将原子论发展成熟的利奥六世

和阿那克萨戈拉一样,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源自元素或原子的运动,且原子具有无限性、永恒性。但德谟克利特放弃了爱与恨或努斯作为运动的推动因,认为运动来自原子本身。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种子可以不断地无限地分离下去,而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一种基础物质单元,不能再进行分割。原子和空间构成了万物。最初,虚空中的原子在各个方向、各个位置上运动,通过接触碰撞形成旋转运动。原子的运动是虚空的,也就是充满空间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原始元素的性质各式各样,而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原子没有特殊的类别,性质上也是一样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事物由成分与性质最多最大所决定。而德谟克利特认为事物的差异在于原子的分布顺序和位置。同样是宇宙的旋转运动,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冷的、厚重的都在中间,并往下沉,而热的、稀薄的都在外边且不断上升。但德谟克里特认为是原子下沉,聚在中心的是空气、水和土,这一运动使得轻的原子不断上升成为天体以太。这一过程中,都是以原子为主的聚合运动。同时这一种原子的运动是其本身带有的,而不是努斯所推动。德谟克利特进一步阐释到,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原子聚合成灵魂充满人的身体。一旦原子相互分离,灵魂消散,人就会死亡。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觉不完全正确,人的观察只能到达事物的表面,只有理性能认识其中的成分。德谟克利特同样承认感觉有局限性,原子和虚空就是感觉无法达到的,只有理性能够揭露真理。德谟克利特对于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或努斯都是批判性地继承,以丰富完善他的原子论

影响

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对其后的古希腊哲学影响很大。阿那克萨戈拉否认占卜或神对自然演变的干预,以一种科学思考方式去质疑当时的目的论。阿那克萨戈拉将伊奥尼亚哲学传到雅典,并发展了自己的理念,具有古希腊哲学史上的意义。同时,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启蒙活动对古希腊东部与雅典的思想交融做出了贡献。其自然哲学思想与科学理性的思考态度,成为雅典伯里克利时期文明的重要内容,从此雅典成为古希腊哲学文化中心。阿那克萨戈拉离开雅典,但他的观点理念仍在影响着雅典。

阿那克萨戈拉的弟子阿凯劳斯继承了他的学说。阿那克萨戈拉把心灵从物质中独立开,在物质之外,引入一个心灵的概念。由此,哲学上物质与心灵的得到进一步的分化,而心灵的意义开始具有本体论意义。这可以说是阿那克萨戈拉对于哲学的重要影响。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心灵具有支配一切的至高无上的能力,是一切万物的原因。在《费莱布斯篇》中苏格拉底认为心灵是宇宙中季节、年月变化的原因。苏格拉底在努斯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神的目的论,致力于克服阿那克萨戈拉对心灵的机械化论说。苏格拉底认为一切万物生存与消亡的背后,正是心灵的安排或主导。柏拉图理想国》中认为努斯是一种认识,即是理性,而自然科学则是理智。

阿那克萨戈拉将运动的原因归于努斯,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努斯是运动和静止背后的发动因。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万物起源于种子,种子数目无限,通过组合与分离形成一切事物。同时种子可以无限分裂为细微粒子。种子本身不变,而是种子的成分、性质占比不同,造成形形色色的外表。阿那克萨戈拉的观点影响了后世的原子论。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人物,他提出原子是一种基本单位。在虚空中,数量无限的原子不断运动冲撞以形成万物。原子的形状、大小都是不变的,当原子碰撞结合在一起,由于位置、顺序的不同,事物的表面就产生差异。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觉存在局限性,现实中存在无法观察的变化,唯有借助理性才能了解其中的原理。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无法感知的,原子所处的空间也是无法看到的,人们只能从理性上去理解。后来的利奥六世努斯和种子的阐释也从未停止。康福德将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解释为具有对立性质的基本元素;当代美国哲学史家弗拉斯托斯对阿那克萨戈拉学说进行再度阐释,他进一步解释冷热、干湿,将其还原为伊奥尼亚哲学的对立。

评价

名言

“最初万物混在一起,数目是无限多,体积是无限小。”——《论自然·残篇1》

“在小的东西中是没有最小的东西的,总是还有更小的东西。”——《论自然·残篇3》

“这些质料由于速度的力量而旋转,并且彼此分开。”——《论自然·残篇9》

“心灵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论自然·残篇12》

“对于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心灵都有支配力。”——《论自然·残篇12》

“不说产生而说混合,不说消灭而说分离。”——《论自然·残篇17》

“月亮的光借自太阳。”——《论自然·残篇18》

“由于我们感官的无力,我们才不能看到真理。”——《论自然·残篇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