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珠 :大连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更新时间:2023-11-09 17:11

孙惠珠,女,原籍山东省,1962年出生,工老生,大连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大连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大连市文化活动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名人协会会员、大连戏剧家协会理事。原唱老旦,后改为舞台上少见的女须生。

艺术经历

1977年毕业于大连艺术学校京剧科,1983年拜高派艺术家李和曾为师,1991年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学余杨派,得荣桂芬、管韵华、李和曾、李鸣盛迟金声、叶朋等名家教益。

从事京剧艺术近30年,曾获中国中央电视台中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省级艺术界最高奖“辽宁省戏剧玫瑰奖”,文化部全国青年优秀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及省市各种优秀表演奖、人才奖,2000年获省“辽宁文艺之星”称号,2002年文艺系统唯一一名被授予“大连市十佳优秀青年成才女性”称号。

学戏先学做人,戏德为先。孙惠珠热情开朗,豪爽大方,乐于助人,不但是“不会拒绝”,甚至谁家有事她会主动去帮助。一次看见中学生打群架,她一脚急刹车,车门都没关就跑进人圈里,左拉右挡劝道:我孩子也像你们这么大,你们打架受了伤或打坏了人,父母多心疼上火!结果自己被推搡得一身汗,却终于感动了孩子们。

同事、朋友们都喜欢她。有时会有电话响起:宫主哇,我们累了,是不是该逍遥逍遥了?原来,一些朋友推举她为逍遥宫宫主, A A制,有时一起玩,或出游,或健身,或开沙龙自娱自乐,或喝茶喝咖啡打扑克聊天。

天生丽质、才华横溢又屡获大奖,自然倾慕者众。而演艺圈里,她以洁身自好忠于爱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说起婚姻,她说:“人生至高的幸福是有人爱。上次去北京参加大赛,没想到,他放下了很重要的事,很自然地陪我前往。有他陪伴,我就像有了主心骨,发挥得特别好,如愿夺得大奖,这也算是我对他一片深情的回报吧。这段婚姻对我太重要了,它不但是我生命中的东风,还让我远离了绯闻,清静地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这个在台上叱咤风云的须生,回到家却是温柔的依人小鸟。丈夫没回来,她会守灯不眠等呀等,那灯下,用她的话说,是一颗青绿的心在记挂亲人;机场离别,她有时竟会忘情地搂着夫君的脖子哭。在国外,每天的越洋电话诉不尽思念。“戴厚英在《人啊,人!》中说过,100对夫妻约有90对在凑合,我们幸运地属于那少数的美满婚姻拥有者。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拥有幸福的爱情对一个女人更重要了!”她说。

若说有幸福女人,孙惠珠算一个。丽颜金嗓,事业成功,爱情美满,儿子聪明,高堂健旺,姊妹和谐。她的家也是浪漫的艺术之家,处处体现着主人的生活情趣和高雅气质──门上小挂毯,是京剧脸谱;餐厅的墙饰,还是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脸谱!与国粹艺术相辉映的,是主卧里沿墙一长条地台,摆了一长溜晶莹美丽的瓷器!厨房是开放式的,大大方方;衣物都收在步入式衣帽间里,整洁方便。书房里,有女主人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假日里,京腔琴韵流淌着和谐与快乐。

她嗓音宽亮,演唱韵味苍劲醇厚,在唱、念、做、打上充满阳刚之气,不露女性痕迹。

代表剧目

领衔主演剧 目有《伍子胥》、《文昭关》、《铡美案》、《黑旋风李逵》、《四郎探母》、《探皇陵》、《乌盆记》、《辕门斩子》、《击鼓骂曹》、《搜孤救孤》、《捉放曹》、《武家坡》、《大登殿》等。长靠老生戏《定军山》《战太平》演起来也得心应手。

媒体报导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杨派女老生孙惠珠》的介绍文章。中国中央电视台戏曲栏目专程到大连为她拍摄了标题为《大连有个女老生》的专题节目。此外,上海市新民晚报》、《东北之窗》、《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等新闻媒体分别登载了《大连京剧团沪上送惊喜——孙惠珠传统戏显功力》,《紫帷幕下的爱情喜剧——记全国青年优秀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获得者孙惠珠》、《唱老生的小女子》、《女老生本报送“年礼”》等报道。

艺术交流

曾多次随团出访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国家演出,均受到欢迎。

荣誉奖项

1986年获省京评剧中青年演员表演奖; 1991年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全国中青年演出电视大赛影评奖;

1993年获市专业艺术团体表演赛优秀奖

1996年—1997年度获市文艺创作优秀奖;

1997年获辽宁省戏剧玫瑰奖;

1999年获市艺术人才基金会人才奖;

200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青年优秀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2001年获省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京剧新秀精品晚会优秀新人奖;

2001年获第三届市艺术人才基金会优秀人才奖;

2001—2002年获市文艺创作优秀奖;

2002年被授予“大连市十佳优秀青年成才女性”荣誉称号。

2002年被子授予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辽宁文艺之星”荣誉称号。

杨派坤生

女演员演老生而享名于世的实属凤毛麟角。 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京剧生行里威望最高的当属余叔岩。他既为前“四大须生”(余与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之首;又为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之师。余先生是不收女弟子的,认为对她们“深了不是,浅了不是”。要求严格,惟恐接受不了;不严格,便难于学深学透,于自己艺术流传有损。虽然知道有位叫孟小冬的女青年私淑其艺术,已取得很大成就,也曾不断有友人建议将孟收为弟子,他却以陈少霖、杨宝森之后不再收徒为借口婉言谢绝。直到1937年,由于难拂友人情面,于10月21日收下李少春为徒。孟小冬再次托人求助,才于收李少春后第三天,接受了她的拜师礼。孟小冬成为余氏门生中最有成就的弟子,演唱给人以乱真之感。在杨宝森还没有成大名时,曾有孟、马、谭、奚为“四大须生”之说。杨宝森发展“余派”另有特色,而后学习“杨派”的人不在少数,仍然多为男演员。不想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优秀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出现了一位学习“杨派”取得优异成就,获得一等奖的女老生,她便是大连京剧团的孙惠珠。近些年来,对男演女、女演男是否应该提倡说法不一。其实正如“荀派”艺术创始人荀慧生所说:“……都未尝不可。主要的是功力必得深厚,对剧中人的体会必须深刻。男演女,要台下像男,台上像女;女演男,要台上像男,台下像女。这样就能成为好角。反之,不但成不了好角,还会令人讨厌。”孟小冬学“余”,孙惠珠学“杨”,都是由于治艺执著,台上像男取得的。孙惠珠开蒙学的是老旦,曾为大连京剧团老旦主演。前些年,她觉得按自己爱好与条件改学老生更合适,熟悉她的人也有同感。她毅然改了行当,先投师李和曾,又因具有学习“杨派”的条件,拜了“杨派”名家李鸣盛。她的长处在于不避艰辛,肯于苦练,请求师傅对她严格要求,因此进步极快。数年前,她在北京举办专场演出,已深得内外行好评。但是她并不以此为满足,更加寻找差距,深入钻研。为学得深透,她不断往返于大连市与北京之间,向师傅学艺,并观摩“杨派”戏,把自己的工资都用在投师学艺上,还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她的先生、哥哥都不断从精神上鼓舞她,从经济上支援她。为参加前些时的评比展演,在师傅因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她把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杨派”名家叶蓬请到大连,为她加工参演剧目《乌盆记》,深入领会“杨派”神髓。如今,孙惠珠已深入掌握“杨派”要领,与在她以前成名的孟小冬一样,唱中不带雌音,做戏不显女气。她应邀在全国各地及美国几个大城市演出,都很受好评。这次展演中,她演的《乌盆记》又有新的提高。“遇害”一场,她恢复以“滚背”越堂桌而下的传统演法,落地后再用“抢背”、甩“水发”,然后用硬“僵尸”。举止干净利落,向张别古诉说被害经过的大段“反二黄”唱得神完气足,韵味浓郁,字正腔圆,而且没有故意造作出来的苍老气。观众和评委不禁为之鼓掌。在颁奖台上,她手捧奖杯,毫无自得之色。她说,当时想的还是不能停步再求精深。果然,近一阶段她又在千锤百炼《乌盆记》、《文昭关》,准备参加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