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镇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4

孝义镇,隶属于临渭区。地处临渭区东北部,南滨渭河与华县赤水镇隔河相望,西南与龙背街道接壤,西及西北与故市镇毗邻,北与交斜镇接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4千米,总面积39.4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孝义镇下辖11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孝义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截止2020年11月1日,孝义镇常住人口16729人。

历史沿革

孝义市行政建制虽久,但因资料失传,无法考证,只能从元代记述。元时,隶属奉元路下邽县,明代洪武十四年改属西安府临渭区、下渭乡、孝义里,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改属景贤乡。

1949年4月,渭南市全境解放后,成立孝义庄,辖孝义、占家、杜家、赵家崖、吝家共五个乡,属信义区公所。同年12月并入交斜区,

1956年3月区划调整时孝义乡与占家乡全并,成立了杜家乡人民委员会。机关住地杜家村,后迁至孝义镇。

1958年9月调整为卫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一部分。

1958年12月并县合社时,成立了孝义生产管理区,隶属故市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5月调整社队规模时成立孝义人民公社。

1968年9月更名为孝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的孝义人民公社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取消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使用孝义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名称。

1984年5月成立孝义乡人民政府。

1994年7月,孝义市被批准为建制镇,更名为孝义镇人民政府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孝义镇地处临渭区东北部,南滨渭河与华县赤水镇隔河相望,西南与龙背街道接壤,西及西北与故市镇毗邻,北与交斜镇接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4千米,总面积39.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孝义镇地处渭河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坡度平缓。境内最高点海拔391米,最低点海拔389米。

气候特征

孝义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3℃,1月平均气温0.5℃,极端最低气温-12℃(1996年1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高气温38.9℃(2002年7月13日)。生长期年平均207天,无霜期年平均202天,最长达213天,最短为197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317.2小时,0℃以上持续期314.5天(一般为2月3日—12月29日)。年平均降水量为55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40.7天,最多达53天(2003年),最少为32天(199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597.9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72.3毫米(1993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9月最多。

水系水文

孝义镇境内河道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蔺家、洪新、明星、孝南等村,境内流长3.2千米,流域面积3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43.7立方米/秒。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辖孝东、孝南区、孝西、孝北、金滩、明星、南刘、杜家、什马、詹家、蔺家、洪新、北周共13个行政村,下设7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孝义镇下辖1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孝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辖区总人口2545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31人,城镇化率6.0%。另有流动人口127人。总人口中,男性12692人,占49.9%;女性12766人,占50.1%;18岁以下2522人,占9.9%;18—35岁8790人,占34.5%;35—60岁11952人,占46.9%;60岁以上2194人,占8.7%。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孝义镇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07.2人。

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24335人。

2021年7月2日,临渭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孝义镇常住人口16729人。

政治

机构设置

根据工作的需要,镇机关设置三办一组,即:

1、党政综合办公室2、社会事务办公室3、经济发展办公室

一组是包村工作组。计生办单独设置,单独考核。

社会事务办公室共设3个办事机构:

1、集镇办2、基金会清欠组3、司法调解组

经济发展办公室共设2个办事机构:

1、劳务所2、特色产业办

经济

综述

2011年,孝义镇财政总收入4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是1949年的70.2倍,比1978年增长2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568元。

2018年,孝义镇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孝义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孝义镇粮食生产11629吨,人均456.8千克。其中小麦5103吨,玉米6195吨。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山药、西(甜)瓜、油料作物、蔬菜等为主。2011年,孝义镇棉花种植面积8617亩,产量819吨;山药产量12137.5吨;西(甜)瓜种植面积5812亩,产量21421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973亩,产量255吨,其中花生44吨,芝麻124吨;蔬菜种植面积11470亩,产量23653吨,主要品种有菠菜、辣椒、黄瓜、茄子等,其中菠菜2744吨,辣椒2555吨,黄瓜2355吨,茄子2078吨。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兔、家禽为主。2011年,孝义镇生猪饲养量28419头,年末存栏13591头;羊饲养量7563只,年末存栏4998只;牛饲养量5350头,年末存栏4193头;兔饲养量14100只,年末存栏7500只;家禽饲养量24.9万羽,上市家禽12.0万羽。2011年,孝义镇生产肉类1493.7吨,其中猪肉1050.3吨,牛肉167.9吨,羊肉47.5吨,兔肉13.2吨,禽肉213.4吨;禽蛋1460吨,鲜奶5719.8吨;畜牧业总产值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3%。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累计造林970亩,其中防护林173亩,经济林797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万株,林木覆盖率39.8%。2011年,孝义镇水果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23949吨,主要品种有酥梨、葡萄、红枣、苹果柿子等,其中酥梨19858吨,葡萄2620吨,红枣856吨,苹果512吨,柿子22吨。2011年,孝义镇大中型拖拉机40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12部;名优特农产品有酥梨黄花菜;绿色环保农产品有山药、红提葡萄。

第二产业

孝义镇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孝义镇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9%。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1家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

经济发展

孝义镇有耕地42571亩,分渠、井两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91%,以粮食、花生种植为主,1980年以来发展酥梨、黄花菜石刁柏等。2003年统计,酥梨11000亩,黄花菜5000亩,芦笋2400亩,花生1000亩,红薯2000亩,粮经比为3:7。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有秦川牛6000头、羊1393只、猪2472头。工商业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镇政府有果菜销售协会,民间有销售组织300多个,从业人员有上千人,外商在镇内设点经营达300余人。花生年吞吐量150吨,酥梨吞吐量250吨。全镇有农副产品加工点28个,工商户344个。2002年政府与台商投资500万元建成果库,年收购、贮销水果上万吨,可为果农增收200多万元。2003年与渭南绿德开发公司合作在南刘村建成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成千亩超强无核王葡萄园。

辖区有镇办初中2所,小学12所,有镇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13所。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

文化

人文历史

明代初年,东仇村严邦佐的母亲去世,葬于村东的甘河岸边。严邦佐在母亲的坟造庐住守,相伴3年,此所谓“庐墓”。严邦佐养有一犬,每日严邦佐放钱在竹篮里,挂在犬脖子上,犬便去街市上购食购物。夜晚,犬卧床下,人犬不离,这只犬帮助严邦佐成就了孝行。人们说是“孝子义犬。”

孝义城池建于明末清初,这仅见于民间记载,据说从清乾隆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孝义镇达鼎盛时期。当时的古镇孝义市是一个水运要津,集散要地。东来的三晋煤、盐,西来的巴蜀烟茶,江南的海鲜;渭北的粮、棉、果、土产山货,均集于南面码头上。渭河上,千篷百帆,来去如梭,一派繁忙景象。

当时镇上最出名者数赵严乔柳四大商家,而四大家中尤以赵家最为富有。据称赵家在川东拥有十处盐井,还办了十大企业,号称“十大号”。有人追溯赵姓发家,认为始于明代早期赵氏祖上曾出现过一位吏部尚书。因为他卓有功勋,年老退居少有积蓄。皇上便为他在孝义赵家巷西端建一宅第,俗称“七间厅”。又赐给他一座盐场,即四川五通桥区的“乾元提”。有一年,赵从外地运回孝义市的银两,从仓渡码头卸船,车拉骡驮,连绵十四五里,有人比喻说这是两股桶样粗的银水涌来。民间俗语云“赤水的蚊子,孝义市的银子”即说孝义商家多,人有钱。孝义财东不仅富有,也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善事,如灾年救济灾民、修筑道路、城墙等,最有口碑的是赵家出巨资在镇中心修筑较大规模的蓄水防灾的石砌涝池;赵家雇了300多人花巨资用了3年时间修成。当时池北立有一碑,记述了当时修筑情况,可惜早已被破坏。为了使池蓄水清洁,赵家又把东西街铺了500多米长的石条路,两边还砌了石台阶,下雨时人走两边石台阶,雨水过后,街道非常干净,因而池水能保持清洁,人畜可饮用,涝可防灾,旱可浇灌,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方便。

清末民初的孝义城池,是同治巳年在旧址上重建的。民间资料记载,城池青砖砌成,城垣高约3丈,上宽丈五,周长8华里。城门上,箭楼高耸,狼牙高琢,宏伟壮观。四座城门额上有题词:“东道迎辉、西山挹爽、南极洲星朗、北斗星垣明”。字迹刚劲浑厚,是古镇书法家赵绍楷的墨迹。城墙上,三步一垛,百垛一阁。城外拦马墙下有护城壕,宽五丈,蓄水绕城。进了城门,就是宽敞的东西大街,灰白色石条铺就的路面,整整齐齐。自大街通向两侧,有四条大巷:严家巷、赵家巷、乔家巷、王家巷。巷有巷门,如城门建制。荒乱年月,午夜关闭,街巷不通。“天泉”就在古镇中部,为东西大街的接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孝义古镇居民的富足和商业的兴盛、城池的繁华。据说古镇的民居、府第、饰物建筑之类比较考究。木雕、石刻外观富丽,做工精美,堪称艺术上品的约有20多处。“大夫第”、“廉坊第”、“文昌阁”石牌坊,严赵乔柳宋私家花园,庙观、戏楼、神道、石雕、五凤楼、拴马桩等,纷列镶嵌在街巷、城郭之间。

古镇闹市,集于东西大街,百货店铺鳞次栉比,棉花行、粟店10多家。客栈、饭庄、酒馆数以十计,多以秦蜀名厨主刀,最负盛名的是“杜纪平的瓢瓢菜,厨师张胜的蒸锅肉”。德茂元、万源长、集义协等商店,前店后坊,酿造的酱笋、小菜辣子酱,畅销省内外。点心、南糖,做工上乘,什锦南糖,一盒多色。赵家糖坊的芝麻滚、蜜板糖、豆瓣糖、吹糖、油轮香酥可口,畅销渭北各地,时鲜小吃,多为家传,水饺、包子、火烧、黄酒、醪糟等。积数代人之经验,虽为常品,却精爽可口,以至有以薄技小业发家者,古镇街上,仍可吃到昔日小吃。

天泉

“鸡叫一声听三县”是临渭区孝义镇一个古老的雅称,因为它位于沙苑西陲,渭河之滨的渭、华、同交界之处。远在宋代,这里就是一个村落,叫做“仇村”。以一池塘为界,东叫东仇村,西叫西仇村。明清之际,造围建城,合为一镇,隶属孝义里。

过去,北方大部分村子中间都有涝池,大都是土挖的一个泥坑。但在临渭区孝义市镇,却有一个石砌花雕的大涝池,可谓是古镇孝义的见证之一了。这个被传为佳话的石砌涝池,池呈正方形,如今石栏雕花虽已黯淡,但神韵犹在,但池中干涸见底,堆满了生活垃圾。根据当地的退休老干部李天寿搜集资料表明,石涝池深5丈,周长约126米,一色灰白石料砌就。池壁自基础计25层,12层碌,12层石条,露出地面部分,五尺一栏,由花色斑斓的浮雕石壁围定,不施一铁,北壁石栏有通道两个,伸向东、西大街。整个建筑显得严整、淳朴、精美、大方。

孝义市过去叫仇村,与仇村俱来的是城中的涝池,也叫“天泉”。那时,池水清澈,里面有很多小鱼。石塘四周高,下雨时雨水沿街流向涝池(从池东北和西北处的入水口流入),同时西北入水口又是泄水道,当池中水蓄满时,就沿泄水洞倒流排出,入城壕。每到盛夏季节,镇上的人们在池塘四周乘风纳凉,听说书,唱曲子。池中鱼儿悠游,蛙声阵阵,池旁柳树上蝉鸣悦耳,一派江南水乡风光,为古镇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王积正和当地一些老人回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涝池里突然蛙声四起,次日早晨人们意外发现千万只无尾目浮上水面,从涝池东西两出水口拥向东西街道,铺街盖地的蛙群拥街塞巷出城而去。一时之间,车难行驶,人难踏步,午后才慢慢消失尽。老人们说,从那以后,涝池的水就一天比一天少,从未满过。这也可能与1944年镇上的伪保长下令清除涝池的淤泥有关,那年他组织人力把涝池里的淤泥掏了一遍,涝池比过去深了3—4米,但是从那以后,涝池的水就慢慢干涸了。当地人都说孝义市的气数因此而尽。

喇嘛盗宝

说到气数,老人们滔滔不绝地从街心浮雕涝池、城南残留的孝义堡寨遗迹,讲到城北耸立的“赵氏先茔”碑,引出了一个喇嘛盗宝的传说。

传说孝义镇街涝池名叫“天泉”,是因为涝池正中有口水井,通向江河远洋,因此,即使在连年干旱的日子里,天泉也是水波涟涟。传说天泉里居住有一个金蛤蟆,每当夜深人静时便浮上水面,石塘里霞光万丈,蛙声四起,孝义镇日见繁荣。若干年后的一天,孝义城里忽然出现一个身披袈裟的喇嘛,徜徉在天泉附近,在第三天的夜半这个喇嘛趁人不备盗走了金蛤蟆,从此,天泉干涸,孝义衰落。

名胜古迹

该镇历史上商业发达。明、清数百年间,先后出现严、赵、乔、柳、王、吴等富豪家族,经营诸业遍及省内及四川省等地,收入丰厚,银子用车拉船载,有“银城”之称。在四川经商的盐商严雁峰曾以巨金授集海内外精本图书五万余卷,自建“贲园书库”,获得“藏书甲蜀中”的赞誉。古镇的民居、府弟建筑木雕石刻精美,至今仍保留多处。辖区著名的古建筑有堪称“渭南市一绝”的清乾隆修建的雕花石柱石砌涝池。

“鸡叫一声听三县”是临渭区孝义镇一个古老的雅称,因为它位于沙苑西陲,渭河之滨的渭、华、同交界之处。远在宋代,这里就是一个村落,叫做“仇村”。以一池塘为界,东叫东仇村,西叫西仇村。明清之际,造围建城,合为一镇,隶属孝义里。

为探询孝义古镇的古今传奇,2007年12月21日,记者来到孝义镇,搜寻孝义史料,造访当地名流,使得古镇的朦胧轮廓渐渐地清晰起来。

石涝池见证古镇变迁

过去,北方大部分村子中间都有涝池,大都是土挖的一个泥坑。但在临渭区孝义镇,却有一个石砌花雕的大涝池,可谓是古镇孝义的见证之一了。

这个被传为佳话的石砌涝池,池呈正方形,如今石栏雕花虽已黯淡,但神韵犹在,但池中干涸见底,堆满了生活垃圾。根据当地的退休老干部李天寿搜集资料表明,石涝池深5丈,周长约126米,一色灰白石料砌就。池壁自基础计25层,12层碌碡,12层石条,露出地面部分,五尺一栏,由花色斑斓的浮雕石壁围定,不施一铁,北壁石栏有通道两个,伸向东、西大街。整个建筑显得严整、淳朴、精美、大方。

石涝池大概修筑于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当地75岁的王积正也是一位喜欢收集民间资料的老人,他对记者说:孝义市过去叫仇村,与仇村俱来的是城中的涝池,也叫“天泉”。那时,池水清澈,里面有很多小鱼。石塘四周高,下雨时雨水沿街流向涝池(从池东北和西北处的入水口流入),同时西北入水口又是泄水道,当池中水蓄满时,就沿泄水洞倒流排出,入城壕。每到盛夏季节,镇上的人们在池塘四周乘风纳凉,听说书,唱曲子。池中鱼儿悠游,蛙声阵阵,池旁柳树上蝉鸣悦耳,一派江南水乡风光,为古镇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王积正和当地一些老人回忆,194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涝池里突然蛙声四起,次日早晨人们意外发现千万只无尾目浮上水面,从涝池东西两出水口拥向东西街道,铺街盖地的蛙群拥街塞巷出城而去。一时之间,车难行驶,人难踏步,午后才慢慢消失殆尽。

老人们说,从那以后,涝池的水就一天比一天少,从未满过。这也可能与1944年镇上的伪保长下令清除涝池的淤泥有关,那年他组织人力把涝池里的淤泥掏了一遍,涝池比过去深了3—4米,但是从那以后,涝池的水就慢慢干涸了。当地人都说孝义市的气数因此而尽。

说到气数,老人们滔滔不绝地从街心浮雕涝池、城南残留的孝义堡寨遗迹,讲到城北耸立的“赵氏先茔”碑,引出了一个喇嘛盗宝的传说。

传说孝义镇街涝池名叫“天泉”,是因为涝池正中有口水井,通向江河远洋,因此,即使在连年干旱的日子里,天泉也是水波涟涟。传说天泉里居住有一个金蛤蟆,每当夜深人静时便浮上水面,石塘里霞光万丈,蛙声四起,孝义镇日见繁荣。若干年后的一天,孝义城里忽然出现一个身披袈裟的喇嘛,徜徉在天泉附近,在第三天的夜半这个喇嘛趁人不备盗走了金蛤蟆,从此,天泉干涸,孝义市衰落。

一座美丽的城池

说到孝义的来历,老人们说,这可能与“孝子义犬”有关吧!明代初年,东仇村严邦佐的母亲去世,葬于村东的甘河岸边。严邦佐在母亲的坟茔造庐住守,相伴3年,此所谓“庐墓”。严邦佐养有一犬,每日严邦佐放钱在竹篮里,挂在犬脖子上,犬便去街市上购食购物。夜晚,犬卧床下,人犬不离,这只犬帮助严邦佐成就了孝行。人们说是“孝子义犬。”

孝义城池建于明末清初,这仅见于民间记载,据说从清乾隆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孝义市镇达鼎盛时期。当时的古镇孝义市是一个水运要津,集散要地。东来的三晋煤、盐,西来的巴蜀烟茶,江南的海鲜;渭北的粮、棉、果、土产山货,均集于南面码头上。渭河上,千篷百帆,来去如梭,一派繁忙景象。在三里多长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各巷里,店铺林立,每逢集日,百商云集,各种工艺品、山货、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全国各地来此交易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交易之盛,经久不衰。

当时镇上最出名者数赵严乔柳四大商家,而四大家中尤以赵家最为富有。据称赵家在川东拥有十处盐井,还办了十大企业,号称“十大号”。有人追溯赵姓发家,认为始于明代早期赵氏祖上曾出现过一位吏部尚书。因为他卓有功勋,年老退居少有积蓄。皇上便为他在孝义赵家巷西端建一宅第,俗称“七间厅”。又赐给他一座盐场,即四川五通桥区的“乾元提”。有一年,赵从外地运回孝义的银两,从仓渡码头卸船,车拉骡驮,连绵十四五里,有人比喻说这是两股桶样粗的银水涌来。民间俗语云“赤水的蚊子,孝义市的银子”即说孝义商家多,人有钱。孝义财东不仅富有,也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善事,如灾年救济灾民、修筑道路、城墙等,最有口碑的是赵家出巨资在镇中心修筑较大规模的蓄水防灾的石砌涝池;赵家雇了300多人花巨资用了3年时间修成。当时池北立有一碑,记述了当时修筑情况,可惜早已被破坏。为了使池蓄水清洁,赵家又把东西街铺了500多米长的石条路,两边还砌了石台阶,下雨时人走两边石台阶,雨水过后,街道非常干净,因而池水能保持清洁,人畜可饮用,涝可防灾,旱可浇灌,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方便。

清末民初的孝义城池,是同治巳年在旧址上重建的。民间资料记载,城池青砖砌成,城垣高约3丈,上宽丈五,周长8华里。城门上,箭楼高耸,狼牙高琢,宏伟壮观。四座城门额上有题词:“东道迎辉、西山挹爽、南极洲星朗、北斗星垣明”。字迹刚劲浑厚,是古镇书法家赵绍楷的墨迹。城墙上,三步一垛,百垛一阁。城外拦马墙下有护城壕,宽五丈,蓄水绕城。

进了城门,就是宽敞的东西大街,灰白色石条铺就的路面,整整齐齐。自大街通向两侧,有四条大巷:严家巷、赵家巷、乔家巷、王家巷。巷有巷门,如城门建制。荒乱年月,午夜关闭,街巷不通。“天泉”就在古镇中部,为东西大街的接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孝义古镇居民的富足和商业的兴盛、城池的繁华。据说古镇的民居、府第、饰物建筑之类比较考究。木雕、石刻外观富丽,做工精美,堪称艺术上品的约有20多处。“大夫第”、“廉坊第”、“文昌阁”石牌坊,严赵乔柳宋私家花园,庙观、戏楼、神道、石雕、五凤楼、拴马桩等,纷纷纭纭宛如璀璨群星、镶嵌在街巷、城郭之间。

古镇闹市,集于东西大街,百货店铺鳞次栉比,棉花行、粟店10多家。客栈、饭庄、酒馆数以十计,多以秦蜀名厨主刀,最负盛名的是“杜纪平的瓢瓢菜,厨师张胜的蒸锅肉”。德茂元、万源长、集义协等商店,前店后坊,酿造的酱笋、小菜辣子酱,畅销省内外。点心、南糖,做工上乘,什锦南糖,一盒多色。赵家糖坊的芝麻滚、蜜板糖、豆瓣糖、吹糖、油轮香酥可口,畅销渭北各地,时鲜小吃,多为家传,水饺、包子、火烧、黄酒、醪糟等。积数代人之经验,虽为常品,却精爽可口,以至有以薄技小业发家者,现在,古镇街上,仍可吃到昔日小吃。

孝义古镇隔日一集。上海市太原市、汉口、成都市等地客商,纷至沓来。满载红枣、花生、鲜果的铁轮车,一上来就是百十辆,路经石街,轰轰隆隆,震耳欲聋。蒲、白、澄、合的糖棉炭盐大车,一上来就是二三十辆,交易甚盛。至午夜时分,大街店铺、商务会馆、城工局,仍是人声嘈杂,灯红酒绿……

新学激活了古镇

人才,是振兴的本源。清末民初,孝义古镇家塾私学很多。辛亥革命后,百废待兴,古镇青年纷纷出走,进新学、学西方,以求发展。李之瑛、严诚斋、王一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之瑛,幼年就读于私塾,博学而颖悟。1919年,就读于三原中学。受西方文化和新思潮的影响,他以优异成绩从三原中学毕业,婉辞谢绝担任要职的邀请,依然回归故里立志振兴乡里。时值春节,严诚斋刚从金陵大学工学院毕业,也有创办新学、振兴故里的愿望。两人志同道合,开始倡导捐资创办新学。古镇新学,在当时是渭北东部唯一的一所新型学校。也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女校。

老人们回忆说,当时新学的女校学生,身着校服,剪发头、白上衣、黑裙子;大脚片、洋袜子、偏带鞋,一走上人们还是长袍马褂、古装缠脚的街头,强烈地冲击了陈腐意识、传统观念,洋溢着振兴、奋发、民主、图强的时代精神。

新学激活孝义古镇的代表人物以学有所成的严庄为首。

严庄,字敬斋。幼年从学于“马氏三秀才”之一的马子明和冯树敏门下。西学传入,严庄弃私塾进西安市新学,后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党。辛亥年参加了武昌起义之后的西安起义。

民国政府成立,一些同盟会党人以为天下大事已定,为了移风易俗,除旧布新,在陕西省军政府支持下组建了“易俗社”剧团、剧场,投身于化旧习于文化艺术之中。20出头的严庄深感没有现代化知识技能,一切都做不到。适逢陕西军政府分到国家四个去美国留学的名额,于是,1913年,严庄、张奚若等人一起去了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一年后,陕西省政权已落入北洋政府手中,同盟会党人多被排挤、迫害,并中断了严庄他们的留学金。严庄被困在美国街头。他的老师冯树敏急忙凑了20块银元寄去救急,随即通知了他的同乡严纪鹏。当时严纪鹏任陕西第17军旅团长,他承担了严庄的留学费用,使之得以如期学成归国。严庄学成归国后,先任铜川矿矿师、矿长,后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劳工司司长,出席了日内瓦国际劳工会议。历任甘宁青监察使、江苏省监察使、监察院常务委员。严庄在任期间,刚正廉明,为人所称道。他主持正义,不畏权势,曾弹劾过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

严庄曾多次偷闲返回孝义,其言传身教中,以自己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清正廉明的作风,以及忧国忧民、敬老爱幼的美好情操感染着孝义的家乡子弟,使古镇的民俗文化更上层楼。

浮沉漫漫,几多春秋。古镇几度兴衰,虽说是“良辰美景奈何天”,或人或物,要去的已是去了;或恩或怨,要散得也已烟消云散了。然而,明月常在,渭河长流,孝义人留得美景好思念,留得奋发好鞭策,继续着千年古镇的文明传承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农家书屋13个,建筑面积537平方米,藏书5万多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70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0.1%。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89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4所,在校生1759人,专任教师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498人,专任教师16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临渭区孝义镇第一初级中学、孝义镇第二初级中学等。2011年,孝义镇教育经费达1221.7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221.4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21.4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22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13.7%、36.2%、36.2%。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孝义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52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0.07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人、执业(助理)医师0.2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孝义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200人次,住院手术15台次,出院病人3190人次。重点医院有孝义卫生院等。2011年,孝义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7.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4万人,参合率100%。

参考资料

临渭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2021-07-1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