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 :汉朝至北宋期间的县级行政区划

更新时间:2023-08-15 18:09

弘农,古县名,是中原地区古代汉朝至北宋期间长期设置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

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于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市)置郡,是弘农县之始。东汉为避刘宏刘宏讳改为恒农郡,后复名弘农郡。西晋灭亡后,该郡随东晋政权南迁顺阳邓州市之间的五垄山建置侨郡。郡故城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东南44千米厚坡镇饶西村李湾东南。刘宋大明年间实际管辖的土地是卢氏县邯郸市圉县(均为南迁侨县),北魏太和中为避拓跋宏讳又改恒农郡,增辖南郦县。北周复改名弘农郡。隋朝时,弘农郡范围缩小,失去了黄河沿岸的辖区,弘农县名称虽然保留,却也向西南迁移到了今灵宝市中心地区。之后,弘农县曾有恒农、常农等名称,直到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因虢州之名而改称略,至此失去弘农之名。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刘彻设立弘农郡,设郡治秦国名关函谷关,县名也是弘农,故址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东北,辖11县,有弘农、宜阳县新安县渑池县卢氏县、陆浑、析县、顺阳、陕县、上、商县,118911户,475954人。

东汉、三国沿置,但今商洛市范围划归京兆尹,只领有河南省西部范围。

晋朝时,郡南部析置上洛郡,其区域进一步缩小到黄河流域今三门峡市范围。

南北朝时,为避讳曾改为恒农郡,隋朝恢复弘农,但郡治弘农向西南迁到了今灵宝市中心,且失去了黄河沿岸的辖地。

唐朝时,弘农郡分为陕州、虢州,从此失去郡名。虢州仍治弘农县(今灵宝市),而陕州区境内天宝因为在函谷关遗迹发现宝符而更名为灵宝的桃林县,却不是今天的灵宝市所在地,而今天的灵宝是汉晋时的弘农县所在地。

北宋时,弘农县先改为常农,后以州名改为虢略。从此弘农不再作为地名使用。

地理环境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设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县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晋以后,弘农郡的辖境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市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地区。

行政区划

弘农郡是中国汉朝至唐朝的一个郡置,其范围历代有一定变化,以西汉为最大,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由于其地处长安洛阳市之间的黄河南岸,一直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

历史人物

弘农县是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策源地,隋朝皇室,越国公素及子玄感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武则天之母等都是出自弘农。

相关史料

弘农郡,武帝元鼎四年置。莽曰右队。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万五千九百五十四。有铁官,在渑池县。县十一:弘农,故秦函谷关。衙山领下谷,属水所出,北入河。卢氏县熊耳山在东。伊河出,东北入雒,过郡一,行四百五十里。又有育水,南至顺阳入。又有洱水,东南至鲁山县,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莽曰昌富。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国荥阳市西虢国凉州。莽曰黄眉。宜阳,在黾池有铁官也。黾池,高帝八年复黾池中乡民。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谷水出谷阳谷县,东北至谷城县入雒。莽曰陕亭。丹江,水出上雒冢领山,东至析入钧。密阳乡,故商密也。新安县,《尚书·禹贡》涧水在东,南入雒。商,秦相商鞅邑也。析,黄水出黄谷,鞠水出析谷,俱东至郦入湍水。莽曰君亭。陆浑,春秋迁陆浑戎于此。有关。上雒。《禹贡》雒水出冢领山,东北至巩入河,过郡二,行千七十里,豫州川。又有甲水,出秦领山,东南至入沔,过郡三,行五百七十里。熊耳、获舆山在东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