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鲲化 :首位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人

更新时间:2024-09-20 19:52

在著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大照片,这是一个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人,头上顶戴花,身着官服,足蹬皂靴,清的脸上生着一双睿智的眼睛。120多年前,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创立哈佛大学的中文教育,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戈鲲化。

1879年,有一位中国人受聘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这是中原地区向西方大学,第一次派出教师,去传授中国文化,是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但是一百多年来,这位中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一直不为世人所知。许多人,甚至连他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他确确实实是登上哈佛大学讲台的中国第一人,确确实实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第一人,确确实实是输出中国文化的先驱者。

早年经历

戈鲲化,字砚,一字彦员,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1838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44岁。安徽省休宁县城人,寄籍浙江宁波市,在宁波的英国领事馆工作了十多年。

他青、少年时代天资聪颖刻苦努力,尤其是官话和古典文学造诣更是名重一时,先后通过乡试会试,从秀才直到举人。弱冠之年,由于父母先后去世,“读书不成,从军师爷”,在清朝平定太平军的将领黄开榜的身边当了五、六年幕僚,奔走于吴楚之间。此后又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职两年,便“移砚甬上”,来到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任翻译生兼中文教师,时间长达15年之久,其间“曾捐得宁波候选同知,蓝顶戴,属九品官中的第五品”。出版有《人寿堂诗钞》和《人寿集》著作两部,在当时中原地区文化圈中颇有名气。

清光绪五年(1879年),由他的在宁波口岸任职税务司官员的中文学生、美国人杜德维推荐,与哈佛大学签订赴美任教合同,并携带家眷和一大批中国书籍于当年8月底抵达哈佛大学。抵达哈佛后,戈鲲化在1879年10月22日正式开课,他的第一份教材是一篇小说。戈鲲化在哈佛开馆授徒,但学生并不局限于本校人士,任何有兴趣了解中国的学者,或者希望从事外交、海关、商业及传教事业者,只要缴费就可选修他的课程。戈鲲化每周上五天课,每次上课他都要穿上官服,要求学生尊师重道。他还为哈佛的教授们特别开设了中国诗文讲座,有时还应邀到教授俱乐部去演讲。1880年,戈鲲化以他的特立独行和厚重的中国文化背景成为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令人瞩目的贵宾。

在哈佛,戈鲲化的教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分的准备和高度的技巧著称,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戈鲲化是作为语言老师被聘任的,但他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语言老师。他选择的载体是中国诗歌,因为“诗言志”,诗歌是非常民族化的,融合了民族精神。因此,他在任何场合,几乎都不忘吟诗、讲解诗。

作为诗人的戈鲲化,用中原地区诗歌的魅力和中国诗人的气质,感染了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戈鲲化意识到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诗的价值。为此,戈鲲化专门编了中文教材《华质英文》。这本教材被哈佛大学称作“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中英文对照编写的,介绍中国诗词的教材”。此书是戈鲲化的15首中文诗,附有英文译文,且附有英文注解。戈鲲化就是这样成为向美国输出中国文化先行者的。

赴美背景

美国的汉学研究比欧洲的一些国家起步晚,但在这一过程中,哈佛大学却以其特有的气魄走在了前面,而德(FrancisP.Knight)则是促成这一计划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人物。

鼐德生于美国麻萨诸塞省波士顿,早年来中国营口经商,创办了旗昌洋行。自1864年起,除担任美国驻营口市领事外,还兼任瑞典挪威法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驻营口的领事或副领事。1877年2月,在中国已生活了15年的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体会,针对美国在华商务和传教事业的需要,致信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Charles·W·Eliot),提出募集一笔钱,从中国聘请一位教师,在该大学建立中文讲座的建议,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中文,培养一些年轻人,为他们将来在中国政府供职提供条件,增强他们在中国进行商业贸易的能力。

当时学习汉语,一般都要到中原地区来。把老师请到美国,属于比较独特的想法。在当时西方的汉学圈子里,对此也有激烈的争论。但是鼐德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他特别具有实干的精神,从教材到老师的生活,从中文班的学生来源到这些学生将来的出路,每一个细节他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另外,哈佛大学的态度也非常积极。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发展到19世纪下半叶,哈佛大学的系科更加齐全,实力更加雄厚。中文教学在美国的高等教学中还很罕见,探讨到底在美国开设这一教学的余地有多大,无疑极具挑战性,也为哈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空间。所以,当时的校长埃利奥特以他的远见卓识,大力促成了这件事。

鼐德则委托担任清朝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帮忙。赫德又把此事托付给任职宁波税务司的美国人杜德维。早在康熙宁波市就是中原地区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开埠以后,与外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赫德认为在宁波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经过仔细考虑,杜德维选中了自己的中文老师戈鲲化。

戈鲲化被选中,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他当时是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翻译生兼中文教师,已成功地教出了一个法国学生、一个英国学生和杜德维这个美国学生,具有对西方人实施中文教育的经验;其二,他已有长达十几年的外国驻华领事馆翻译生的工作经验,具有丰富的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其三,他是个熟谙中原地区文化的作家、诗人和教师,在当时中国文化圈中颇有影响,而他土生土长的南京市口音官话,正好符合哈佛大学的要求;其四,他正因为在上海一家刊物上发表了批评官员行为的言论文章而遭到官府惩办的威胁,愿意离开是非地赴美执教。难怪戈鲲化任职单位的上司、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固威林理事称:“在我看来,作为一名老师,没有比戈先生更合适的人能担任现在这个职位了。”

戈鲲化与哈佛大学的赴美执教合同书是1879年5月26日在上海签订的,哈佛大学方签字的是校长委托的代表人鼐德,该合同书规定戈鲲化在美执教的时间为3年,即1879年9月1日至1882年8月31日。

历史贡献

戈鲲化赴美执教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3年,然而由于他的敬业和才能,依然创造出三个“第一”的纪录,永远留在中美文化交流史册上,这就是:登上哈佛大学讲台的中国第一人,奠基燕京图书馆的第一批图书和编撰出第一部由中国人为西方人写的中国文化教材。

他虽然英年早逝,但却留给美国人一笔精神财富。那就是美国朋友在戈鲲化悼词中讲的,“通过戈鲲化的言行,我们发现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兄弟般的关系。”哈佛大学神学院院长埃里福特讲的戈鲲化,以美国社会的习俗拜访美国客人;以中国礼仪招待美国客人,是一种交流的智慧。这种交流的智慧被埃里福特视作“能在新旧两大文明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佐证。美国著名的《波士顿周日晨报》、、《波士顿每日广告报》、《每日图画报》等媒体连续刊发了戈鲲化教授逝世的消息及回忆、纪念他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戈鲲化教授是一位操着南京市官方口音的作家、诗人,是一位具有绅士风度的儒学之士。他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擅长交友,待人真诚,高尚可敬,反应敏捷,富有批判性,幽默感很强,与人交往时迷人的微笑很灿烂。他的作品即兴而作,简短精炼,轻柔而幽默,这是能够吸引英语读者的诗歌特征之一。他是中原地区罕见的那种优秀教师之一,能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在刚到哈佛大学的日子里,他积极为自己的工作做准备;他学生来上课时,他的讲演引人入胜。在他去世前不久,哈佛大学校长去看望他,尽管因病而说话困难,他还是尽力谈自己的工作,解释自己因病错过了多少课时。哈佛大学的悼词中甚至这样评价戈鲲化:“我们在中国大圣人孔子身上可以发现类似的品质。”

过早结束了生命旅程的戈鲲化,没有来得及把他在美国的收获带回国内,用他的学识来推动中国的进步。比起中原地区第一个留学生容闳,作为第一个出国到西方任教的学者,戈鲲化的身后是寂寞的,一百多年来,他的名字几乎不为世人所知。但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他的美国之行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无疑应该受到充分的肯定。

近百年来,中国总的趋势是文化输入,为了富国强兵,扶危救亡,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努力向西方寻找思想武器,基本上形成了文化引进的局面。但是西方文化中总夹杂着一些糟粕,面对承袭国学精粹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这两种选择,几代中原地区知识分子都曾产生过困惑,如何平衡两者间的关系也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戈鲲化已经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面对当时强势的西方文化,他试图将其精华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同时,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有识之士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中国文化也是全球现代化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也可以为人类和平、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甚至有人提出以东方文化救西方文化之弊的主张,所以对东方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在西方发展得非常迅速。按照这一思路向前推,一百多年前的戈鲲化正是文化输出的先行者,他将古老的中国文明及其价值带到美国,给正在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提供了另一种价值参照,使人们看到了文化共存及其互补的重要性。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化浪潮时,重新检讨和认识19世纪末戈鲲化所做的工作,重新审视他的历史贡献,其意义毫无疑问是重大的。

文化成就

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入清军黄开榜幕中。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陈玉成杨辅清等会援南京市,大破清江南大营,攻占常州市苏州市嘉兴市等地,经历了兵流离之苦。大约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前后,来到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职。二年期满,移居宁波市,在英国领事馆任职时间长达15年之久,其间曾捐了一个五品宁波候选同知的官。戈鲲化擅长诗歌,出版有《人寿堂诗钞》和《人寿集》,在当时中原地区文化圈中颇有名气。在美、英领事馆的工作经历,使戈鲲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教过一位英国学生和法国学生。

19世纪末,哈佛大学决定设中文讲座,培养通中文的人才,以增强美国在中国进行商业贸易的能力。经过考察,他们找到了戈鲲化,光绪五年(1879年)五月二十六日,美国驻牛庄领事鼐德在上海总领事馆,代表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和戈鲲化签订了任教合同。这年秋天,41岁的戈鲲化带着妻儿与仆人,经过50天的航行,乘船抵达美国,开始了他在哈佛大学的教学生涯。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此事立即成为美国各大报纸争相刊登的新闻。

抵达哈佛大学后,戈鲲化于光绪五年(1879年)十月二十二日正式开课,他的第一份教材是一篇小说。光绪六年(1880年),戈鲲化以他的特立独行和厚重的中国文化背景成为哈佛大学令人瞩目的贵宾。

戈鲲化是作为语言教师被哈佛聘任的,但他并不满足于教授语言,而是通过教授中文来传授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唐诗宋词。他是个诗人,在任何场合,几乎都不忘吟诗、讲解诗。他意识到在美国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诗的价值,就专门编纂了中文教材《华质英文》。这本教材被哈佛大学称作“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中英文对照编写的介绍中国诗词的教材”。此书是鲲化自己创作的15首诗中文诗,附有英文翻译,且有英文对诗文的注解。戈鲲化就是这样成为向美国输出中国文化先行者的。

在充分展现中国诗歌之美的同时,戈鲲化还注重借助诗歌这种形式,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在《华质英文》中,选入的第一首诗就是《先慈奉旨入祀节烈祠》。戈鲲化的母亲在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攻陷常州市时自尽殉节,受到皇帝的褒奖,入祀节烈祠。这首诗传达的是对以身殉节的传统美德的赞誉和自豪。同时,在《华质英文》的“例言”中,他特别强调诗中典故的重要性。文学中固定使用的典故,其实是文化理念的结晶。戈氏在用于教学的诗文中频繁使用有关友谊、家庭伦理等方面的典故,并详加阐释,显示出在专注于言语传播的同时,他也开始尝试传播一些重要的文化理念。

按照合同,戈鲲化的教学应到光绪八年(1882年)秋天结束。不幸的是,这年二月,他因感冒而转发肺炎,多方治疗无效,于十四日病逝。

聘请书

被请到美国最具盛名的大学教书,是戈鲲化的幸运。此事也说明了哈佛大学校方的勇气。晚清去美国的数十万中国人,绝大部分是以所谓“契约华工”的身份被贩卖过去的奴隶。对于他们而言,签订的契约是“一卖千休,死生由命”。

据载,华工一到美国西部港口,不分男女都被关进木屋,在类似集中营的这个小屋子中接受一种裸体的硫磺水浴。美国人怕东方来的工人传染什么病毒,故用此方法薰浴他们半日。如果想尽早出去,就得贿赂管理人员。许多人竟被关押半年到一年。关了以后又被遣送回国的屡见不鲜。其中的凄惨可以想见。

戈鲲化是第一个被美国大学正式聘请的华人教员,所以其待遇有别于契约华南理工大学。聘书写道:

大美国驻答牛庄领事官鼐德代哈佛书院山长等与寓居宁波市清朝知府衔候选同知戈鲲化议定条款开列于后:

一、哈佛书院山长等言定,延请戈鲲化在书院教习官话三年,为期自1879年9月1日起至1882年8月31日止,每月束修洋钱贰百元正。

二、哈佛书院山长等言定戈鲲化携带一妻二子住上等舱位,载至干姆白理嗤城(剑桥城)。又带一仆住于下舱路间,除沽酒之外,所有一切船钱房钱车钱及应用行李等费,均有书院给发,俟三年满后仍照此式送回上海市

三、戈鲲化如三年之内病故应将其妻子仆人,全数送回上海,一切盘川戈姓不须花费。

四、山长言定,书押之时先支壹月束修贰百元,以此合同作为收钱之据。一到干姆白理嗤再支束修贰百元,自开馆日起一年后即1880年9月1日,按月扣除壹百元连接四个月除清。

五、戈鲲化言定,哈佛书院课程学生多寡教法章程,均候山长主裁。

六、每月束修贰百元作戈鲲化一切花费,此外各项杂用,概不得向山长另支。

七、今将合同缮就英汉文合璧式叁纸,在大美国驻沪总领事衙门当堂书押盖印,各执壹纸存照。

二百美元一个月的薪酬,大约相当于一般美国人收入的一倍,因为19世纪中期美国人年收入约为1000多美元。而契约华工扣除路费后只有每月7~16美元的收入。由此可见哈弗对戈鲲化的重视。

哈佛大学启动中文教学,源自美国对华商业发展和传教事业发展的需要。直接促成此事的是曾经在华创办的旗昌银行、时任美国驻营口市领事的美国人鼐德(FrancisP.Knight)。此人在1877年2月,专门写信给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CharlesW.Eliot),提出通过募集资金,从中国延聘一位教师,担任中文讲座教授

选择什么样的中国人、在何处选择,一度令鼐德头疼。后来,经过罗伯特·赫德(清朝总税务司,英国人)的介绍,找到了驻宁波市的税务司美国人杜德维。此人立即想到了曾经在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从事了十几年中英文翻译的举人戈鲲化。英国领事馆的官员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没有比戈先生更合适的人能担任现在这个职位了。”

杜德维是哈弗的毕业生,深知担任哈佛教职者所需素质颇高。尽管戈鲲化具有多年的教授外国人的经验,他还是不太放心。为此,他给戈鲲化拟定了一个备忘录:其一,用英国人威妥玛(Wade)编辑的《语言自迩集》作为教材,此教材是以北京官话为语音编写的,适合当时的交往需要。其二,学生要做到“勤劳”和“反复练习”,忍受“单调”和“疲劳”。其三,以三四个人一个班为好,若学生人数较多,则应分成两个班。

杜德维对戈鲲化的生活也是非常关心。在戈鲲化病逝哈佛大学后,他受哈佛大学委托,护送戈鲲化的遗体及其家人回国,并在上海安排照顾其遗孀和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

对于杜德维,戈鲲化应该是感激不尽的。但是,对于是否用北京的官话作为教学语言,戈鲲化有自己的见解。1879 年11月3日的美国《每日图文》说“官话是全中国普遍使用的官方语言,是中国文学的载体,也是贸易界使用的语言”。而明清官话实际上是以南京官话为基础的,并不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所以,戈鲲化是要使美国人学到传统的中国官话,而不是若干年后才逐渐通行的北京官话。

职业改变

戈鲲化短短一生,从事职业甚多,但均差一步走到高处,是为其人生之憾事。

青年戈鲲化是否中过举人,虽然有争议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至少考过科举,应该是秀才出身,只不过功名之路走得不顺,所以他才在《人寿集自序》中说:“余弱冠,读书不成,从军师爷。”

这个幕府就是湘军黄开榜的军中。黄开榜为湘军猛将,初入湘军,在塔齐布军中当兵,后升都指挥使司、游击、副将,授江西九江镇总兵,加提督衔,谥号刚。与猛将合作,戈鲲化是否有秀才和兵的对话难题,史载不详。

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太平天国勇将李秀成陈玉成等破清军南大营,并攻占常州市(毗陵)。戈鲲化的书稿都被烧了,可见战事之惨烈。又三年,戈鲲化离开军中,往上海市,获职于美国驻上海领馆,又两年,往宁波英国领馆,从事了洋务事业。

戈鲲化本质上是个诗人。同僚师友说道:“天才踔厉,尤好吟咏。兴之所至,辄濡墨伸纸,顷刻数千百言,空所依傍。”又说他“太守之诗,不拘一格,要其历览山川,胸次高旷,情兴所寄,管成章……”

戈鲲化的诗虽悲天悯人,但不是风花雪月一派。他最关注中原地区最要紧两事:一为百姓之生存,二为西方对中国的入侵。

百姓之生存状况,戈鲲化在诗中多处感慨,其《民有三疾,诗以悯之》之《妓》叹买春卖春:“迷津孽浪惨滔天,错认风流夙世缘。梦醒阳台金易尽,空嗟失足误青年。”《纵博》和《嗜赌》斥赌博之风气:“快意豪情莫与京,逢场兴剧藐输赢。牧猪奴戏原轻贱,况破家资业未精”,“短榻横眠趣味多,一灯遑问夜如何。膏肓深入医无术,谁信烟魔胜病魔”。诗人对此只有鞭笞而无力回天。

西方对中国之入侵带来中国的变化,戈鲲化耳闻目睹。如《三续甬上竹枝词》之一:“琛招来海国商,甬江北岸屋相望。分明一幅西洋画,楼阁参差映夕阳。”之二:“千里邮程达上洋,轮船一夜快非常。不须艳说滕王阁,风送才人过马当。”之三:“印板分明尺素裁,新闻市价一齐开。沿门遍递争先睹,《申报》今朝又早来。”

戈鲲化在《偶乘火轮车放歌》认为火车曾经是中原地区人的发明,但为西洋人所发展。以此论点出发,他表达了一种对西方奇技淫巧的蔑视。诗云:“轩辕皇帝善物物,偶见飞蓬制为车。后来周公众巧聚,指南远服僸任侏。木牛流马餫饷,葛相意造此权舆。中国失传泰西出,曰英圭黎尤杰殊。……然而百利一大害,覆辙每遭肝脑涂。所以圣人不用,宇内坦荡有康。”

当代人不能以一段诗文即断定戈鲲化对待西方的全面态度。事实上,他勇于出洋讲学,即表明他是个倾向于开放的开明学者。

人物评价

孤寂而优雅的东方教师

1879年7月15日戈鲲化携妻儿由上海起程,8月8日抵达哈佛大学。作为第一个被邀请到美国最具盛名的大学讲学的中国人,戈鲲化只有倾其平生之学以不负众望。就像当代留美的文人一样,能够向洋人炫耀的,自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

于是,本来被安排教习汉语的戈鲲化,渐渐的把他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场所。

戈鲲化用三个坚持,来遂行其使命。其一,他坚持用南京官话讲座,不按照英国人的课本讲北京官话,力求原汁原味。其二,他坚持穿官服、戴官帽上课,提请学生注意东方的尊师美德。其三,他自编中文教材《华质英文》(ChineseVerseandProse) ,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中英文对照编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原地区诗词的教材”(哈佛大学校方评语)。教材收录了戈鲲化自己的诗作15首,有英文译文和解释,还有平仄发音。戈鲲化在序言里说:“……航海而西,以华文掌教之余,学英语,习英文……继与诸博雅讨论有韵之文,彼亦慕中国藻词之妙。只因书不同文,方心圆智,未能凿破浑沌。屡索余诗,爰取《人寿堂》旧作四首,又至美后所作十一首译示之,并附诗余尺各一。”此外,他还选取中国古典小说作为教材,以其较全面的介绍中国文化。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没有人探讨过西方人如何学习东方文化。戈鲲化雄心勃勃。他的以诗歌入手教习中文的手段,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多半诗作不错,而传统中国也的确是个诗歌的帝国。赴美前夕,他曾写《答陈少白巡检(兆赓)》一诗道:“抟风偶尔到天涯,寄语休嫌去路赊。九万里程才一半,息肩三载便回华”。表明了自己三年的志向。

1879年10月22日,戈鲲化正式开课了。每周五天的课程被安排得满满的。每天他授课一小时,学生自学二至三小时。其学生不仅有正式的哈弗生,也有一些喜欢东方文化的教授,还有与华通商的美国人。

戈鲲化“擅长交友,待人真诚”,“他独特的社交气质使他能够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努力使自己能被大家接受”(美国报纸评论)。他讲课时昂首阔步,在美国人的社交圈中吟诗答谢时抑扬顿挫,完毕则一鞠躬而退,美国人叹道:“我们在中国大圣人孔子身上可以发现类似的品质”,“通过戈鲲化的言行,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兄弟般的关系。”

可叹者,这位文明的传薪者于1882年2月14日就因重感冒和肺炎不治而逝。当年5月8日,美国颁布“限制华工律”十五款,开始了排华浪潮。戈鲲化于是成为另一种孤独的先行者。

客死他乡

染肺炎戈鲲化遗憾客死他乡

在日常生活中,旅居哈佛大学的戈鲲化也以一种开放积极的姿态融入了美国社会。

他一到哈佛大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很快,他就摆脱了基本上不会说英语的窘境,能比较随意地用英语和人们交谈,甚至可以翻译自己的文章和诗歌。他从不排斥美国文化,对所见所闻总是备感兴趣,孜孜以学。

戈鲲化很注意与身边的美国人友好交往。美国报刊评价他“擅长交友,待人真诚”,“他独特的社交气质使他能够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努力使自己能被大家接受”。依靠著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裏,戈鲲化与美国的汉学家们和当地社会名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尽管戈鲲化关于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有许多雄心勃勃的设计,可惜“千古文章未尽才”,他在哈佛的任教期还未结束,就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2月不幸患上了肺炎,虽经当地名医全力抢救,但他的病情仍不断恶化。几天后,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戈鲲化在异国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当年2月17日,哈佛大学在阿普尔顿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年5月,他的遗体和家人在杜德维的护送下回国,遗体安葬在宁波,家人被安置在上海。

戈鲲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却留给美国人一笔精神财富。美国朋友在悼词中讲,戈鲲化的言行,让我们发现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兄弟般的关系。哈佛大学神学院院长埃裏福特讲戈鲲化用美国习俗拜访美国朋;用中国礼仪接待美国朋友,是一种交流智慧。这种交流智慧,被埃裏福特视作“能在新旧两大文明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佐证。

中文西输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南京大学中文系张宏生教授编著的《戈鲲化集》,该书甫一面世,便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收录了清代文人戈鲲化所撰写或是编辑的几种诗文集,读后可以对戈鲲化这一原本鲜为人知的人物有所了解。但仅仅是认识了一个人物还不是本书之所以编成并受到欢迎的全部原因,更重要的或许是通过这个人物与这本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19世纪中后期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

很难将戈鲲化这位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1838)的文人确切地归入哪一个文学派别,他与当时的主流文坛始终保持着距离,事实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在政治上,他都处在一个非常边缘的位置上。也许是这种边缘性造成了他的诗歌创作与生平经历中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于1879年7月2日登上了赴美的“格仑菲纳斯”号轮船,开始了他在哈佛的执教生涯,从而成为中国学者去西方任教的第一人,并且此举可说是直接确立了哈佛大学大学的汉学研究传统。这件事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却被世人整整遗忘了一个多世纪。

在戈鲲化远赴哈佛教授中文这一事件的前后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十分熟悉的名字,诸如鼐德(FrancisP.Knight)、罗伯特·赫德(SirRobertHart)、埃利奥特(CharlesW.Elliot)、卫三畏(SamuelWilliams)、刘恩(GeorgeMartinLane)等等。这些人中,有的为在哈佛大学开设中文教学而不遗余力地奔走并最终促成了戈鲲化的赴美;有的在他赴美后给予他极大的鼓励、支持与帮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的附录以及编者的前言大致了解当时的情形。尤其是卫三畏与戈鲲化的关系,如果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话,也许会对认识哈佛与耶鲁大学这全美两大汉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颇有帮助。戈鲲化是第一个登上美国大学讲台上的中国人。

直到1882年2月14日病逝,戈鲲化在哈佛一共执了两年半的教鞭。虽然哈佛当初聘任他主要是为了向美国学生们教授中原地区语言,但长期浸淫于传统文化中所养成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师。他力图向美国人民展示中国的民族精神,为此,他选择了最具民族意义的诗作为载体。如今集中收录的《华质英文》即是他为了教学所自编的教材,这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英文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的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在来美国之前戈鲲化基本上不会英语,但是他虽然深以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却并没有排斥学习新的语言与文化,他很快就能用英语与人们交流,并进而开始用英文来译介中国诗歌。他以自己东方式的从容与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异国人民的尊敬,并且为自己所代表的历史与文明赢得了异族的理解。在他死后,波士顿当地的报纸有评论说:“我们在向他展示文明的同时,也应该向他学习。”这种认识即使在今天也不算过时,而在100多年前,这位中原地区学者就已经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自己以及自己的民族赢得了声誉。在欣慰或是诧异之余,也不禁会为这位先驱的被埋没而感到遗憾,虽然如今这一缺憾终于得到了弥补。

同时想到,在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中,我们似乎更多的关注那些西方文明的传入者们,而忽视了像戈鲲化这样为西方传播东方文明的人。然而文化的交流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历史上某一方面的作用,这样的历史至少是不完整的。近代的“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同样也产生了了解中国文明的愿望,并且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出现了像戈鲲化这样去往西方传播中原地区文化的人物。而从当时的记载来看,这种交流在当地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使得人们认可了一种异质文化的存在,并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相互间学习的可能性。那么我们更加应该慎重地对待这段历史并认识到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其实不仅仅是在历史上如此,即使是在今天,两种甚至多种文明的碰撞与相互吸收仍是必不可少的。杜维明先生在为此书所作的名为《哈佛:文化的多元与互动》的序言中,即借哈佛为例,向我们介绍了在人类社会中保持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必要性与意义。戈鲲化的事迹正是为这种观念提供了一个例证,而这也是编者编著此书的用心之一。

参考资料

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人,为什么是他?.上观新闻.2024-02-13

《过云楼日记》和《家书》中的戈鲲化.中国作家网.2024-02-13

戈鲲化:在哈佛任教的第一个中国人.浙江新闻频道.2024-02-1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