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树 :管状花目紫葳科梓树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0:09

揪树是紫葳科 Bignoniaceae梓树属落叶乔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 自古就有“木王”之称, 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楸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以及黄河流域。楸树具有喜光、较耐寒,喜肥沃土壤,稍耐盐碱,生长迅速,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等特性。楸树分布广、适应性强、价值高、寿命长。

基本概况

学名:catalpa bungei C.A.Mey.

性状: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单叶对生,近全缘,有长尾𫛭尖。总状花序花冠白色,内具紫斑。果,细长柱形,种子具长毛。

分布:北京城乡公园、庭院有栽培。耐旱,稍耐盐碱。

用途:珍贵用材及观赏树种。树皮、叶、种子可入药。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8-12米。叶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厘米,宽达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截形,阔楔形或心形,有时基部具有1-2牙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无毛;叶柄长2-8厘米。顶生伞房状总状花序,有花2-12朵。花萼蕾时圆球形,2唇开裂,顶端有;2尖齿。花冠淡红色,内面具有2黄色条纹及暗紫色斑点,长3-3.5厘米。蒴果线形,长25-45厘米,宽约6毫米。种子狭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2厘米,两端生长毛。花期5-6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木种性喜肥土,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材坚硬,为良好的建筑用材,可栽培作观赏树、行道树,用根繁殖。花可炒食,叶可喂猪。茎皮、叶、种子入药,“木白皮,气味苦,小寒无毒,主治吐逆,夺三虫及皮肤虫,煎膏粘敷恶疮瘘,肿痔;除脓血、生肌肤,长筋骨、消食,涩肠下气,治上气咳嗽,口吻生疮贴之,颇易取效,”(本草纲目);果实味苦性凉,清热利尿,主治尿道结石尿路感染、热毒疮廊,孕妇忌用。

本种花序无毛,叶背无毛,与灰揪不同(但与滇揪相同),此外与灰揪不同在于叶三角形,基部间或有1-2牙齿,花序少花,第2回枝多简单,分布较北。

分布范围

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小行星2045

历史

揪树起源于北极白至纪,第四纪冰川不遗植物。在山东临胸出土的化石证明,早在始新世以前揪树就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广泛分布。在古籍中有关揪树的记载很多。关于揪树的名称,历代史书叫法不一。春秋诗经》称揪树为“椅”,《左传》记载为“荻”,战国时期《孟子》谓揪为“橙”,到了西汉,《全本史记》始称“揪”。宋《埠雅》又名揪为“木王”,书中还解释道:“椅即梓,梓即是揪。”

在我国博大的树木园中,唯其“材”貌双全,自古以来就有“木王”之美称。古代人们就把揪树作为绿化观赏树种,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刹寺庙字、胜景名园之中。我国古籍中对揪树有神多记载,《史记》、《汉书》、《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著作对揪树的特点和用途都有具体描述。西汉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载:“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揪,此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汉代人不仅己经大面积栽培揪树,而且从揪树经营中得到丰厚收入。古时候人们还有以揪树作财产遗传给子孙后代的习惯。南宋朱熹曰:“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所指梓即揪,资料表明,古时有梓揪不分之说。

我国许多地方还保留有百年生的大揪树,不仅证明了揪树的寿命长久,而且反映了揪树在这些地方的古老历史。我们在北京故宫、颐和园、北海、大觉寺,河南少林寺、南阳卧龙岗,昆明黑龙潭,山东益都范公亭公园,贵阳黔陵公园,明孝陵,滁州琅娜寺等诸多历史名胜中,仍可欣赏到百年古揪苍劲挺拔的风姿川。

我国最著名的古揪树,是山东青州市(原益都县)范公亭的两棵“唐揪”(范公亭是宋皇佑年间,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所建)。这两棵古揪树高达30多米,干长5米多,距今己1300多年,为我国和世界上的“古揪树之最”。另外,我国著名的古揪树还有陕西省王公庙的两棵“唐揪”、云南昆明黑龙潭的几株“宋揪”(人们称为“滇揪’,)等。临泉县有一株600年以上的古揪树高25m、胸径2.12m,材积20m,左右,堪称揪树之王。至今仍然能够开花,风姿犹存。在我国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安家沟娘娘庙有一株灰揪,高是12m,胸围达到4.9 m,据娘娘庙碑刻记载和当地的传说,该树重植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己有1400余年,一百多年前因为遭雷电,古树在距地面3.6米处被闪电拦腰击断,后来竟然没死掉,还发了新枝,形成树冠。按树龄它可与山东青州市范公亭公园的两棵“唐揪”相比,可称为“西北第一古揪”。

栽培技术

嫁接技术

嫁接技术是乡土楸树原生园基长果楸的重要实用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分为芽接、劈接两种形式。芽接主要是以嵌芽接为主,劈接与芽接的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劈接需要先在接穗上留取一轮芽,并在留取这轮芽上方 1.0cm 左右和下方 3.0cm~5.0cm 左右的位置剪下,对剪下来的部分将其再修剪成楔形含入口中准备嫁接时使用。再将距离地表 3.0cm~5.0cm 处剪去,并且要选用光滑面,沿着髓心劈开3.0cm~5.0cm 深,然后再将刀拔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拔刀的过程中,必须要用食指和拇指将入刀口捏住之后再执行拔刀的操作,以免对接穗口造成破坏,影响劈接成活率。

埋根育苗技术

闻喜县珍稀树种楸树示范项目 2006 年秋在丈八村开始组织实施,经过反复探索,2008 年采取埋根育苗法,已经总结出较为实用深受村民喜欢的成熟楸树繁育技术。挖根在春季解冻后未萌芽前进行,做到随挖、随剪、随埋。要求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斜放40°,根上端与地面齐平,苗圃地埋后覆土 1.0cm~1.50cm。在旱地育苗可培成土垄,垄高 15cm~20cm,芽萌发时扒开土垄,注意不要伤芽。分别不出上下头的根条采用平埋,即将根条水平放置在埋条沟内,覆土 1.0cm~1.50cm。苗高 10cm 时去除萌芽,只留一个发育好、长势旺的芽条。苗木出齐后浇一次透水,按株行距 20cm×30cm,每亩可产苗 8 000 株;移植培育大苗的株行距 50cm×50cm,每亩产苗 1 600 株~2 200株。项目区采用埋根育苗技术后,已经成功出圃Ⅰ级、 Ⅱ级苗木 26 万余株,项目区栽植 11 万株,成活保存率达到 87%以上。

水肥管理

楸树在生长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树木来说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要加强对楸树的日常水分的管理。以春季栽植原生长果楸为例,主要需要浇好不同阶段的头三水,对长果楸的快速生长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还应在 5 月、 6 月、 9 月、 10 月份做好水分的适时浇水。每年的 7 月和 8 月是多雨季节,降水量非常充沛,在这个阶段对长果楸进行日常护理,要观察其水分的状态,如果过于干旱的话可以适当的浇水,如果不干旱的话可以在这个时期不用对楸树进行浇水。而在 12 月初期,即将上冻的季节,要对长果楸浇足水、浇透水防止出现冻水的现象。接下来就是第二年的生长,返青水的浇灌要掌握一定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气候、天气情况,就丈八村的气候、天气来说,主要在 3 月中后期要浇灌返青水,同时还要做好 4 月、 5 月、 6 月、 9 月、 10 月浇两次透水,同样是 12月份要浇灌防冻水。长果楸生长第三年的水肥管理技术程序也可以根据第二年的程序进行,直到第四年正常生长后就可以依靠自然降水。当然,为了保证楸树生长有充足水分,第四年以后如果出现较为干旱年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楸树进行浇水,确保其生长有着充足的水分。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揪树木材纹理通直,硬度、重量、质地适中;木质结构紧密,干缩系数小,干后不变形;顺纹抗压强度大,属于阔叶树中的高级软树种,抗冲击韧性达0.16~1.82kg/cm,居阔叶树前列。揪木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性强,在生长过程中生成许多具有化学防腐作用、强化木材性能的物质填充到木质部中去,因此揪材可应用于高级家具、器具和特殊用材,如军工、造船、胶合板、车辆、乐器及贵重器械等的用材。揪树木材是黄河中下游各地市场上售价最高的树种,价格相当于一般木材的几倍。湖北省恩施专区流传有千年柏、万年杉、不如揪树一枝娅的林谚。揪材奇缺,供不应求,仍是木材市场上的紧俏商品。

观赏价值

揪树树体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枝、叶和花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揪树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刹寺庙宇、胜景名园之中。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北海、大觉寺,山东益都范公亭公园,河南少林寺、南阳卧龙岗,昆明黑龙潭,贵阳黔陵公园,明孝陵等诸多名胜古迹中,仍可欣赏到百年古揪苍劲挺拔的风姿。《埠雅》中称揪树是“美木也”,并誉之为“木王”。

生态价值

揪树根系发达,粗壮,属于深根性树种,5年生揪树高,胸径,主根深,根幅,远远大于刺槐桑树、早柳、香椿等树种,种植于梯田地埂、沟渠路旁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防护效益,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富集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揪树根系深,发叶晚,树体高大,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可以大幅提高区域的防护功能,改善农田小气候,增强抗灾消灾能力,还具有滞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多方面功能,对二氧化硫氯气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可以实现区域的最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