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中的民歌

更新时间:2023-08-22 22:47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上游的北方地区流传的一首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流传于世,是记载于汉文典籍的维吾尔族先民最古老的歌谣,收录于《乐府诗集》。

这首民歌通过对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描绘,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抒发了敕勒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气势恢宏苍劲,意境辽阔悠远。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草原气息浓郁。全诗语句简练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意境开阔,动静结合,风格朴实雄厚,艺术概括力极强。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赞美《敕勒歌》说:“莽莽而来,自然高古,汉族遗响也。”

创作背景

南梁晋宋时期,中原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抒情率真,语言质朴,悠扬高亢的气势与南朝民歌妖媚纤巧的风格怡成对照。

这首《敕勒歌》最早见录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铁勒是古代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它的后裔融入了现代的维吾尔族。本为鲜卑语,北齐时被译为汉语。此歌产生于公元429年至公元443年间,即拓跋焘拓跋焘北伐破柔然期间。

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北史》卷六《齐本纪》: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率兵十万攻打西魏玉壁(今山西省南部谡山县西南),在西魏大将韦孝宽固守下,苦攻50天而不下,高欢忧愤成疾折返晋阳,西魏军传出谣言说他已中箭将亡。为稳军心高欢带病勉强设宴会见大臣,命敕勒族部将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据隶书记载,这首《敕勒歌》原是鲜卑语,后被译成汉语才保存下来,是南北朝乐府诗集》中的名篇。

作品原文

版本一

作品原文参考资料:注释参考资料:

版本二

作品原文参考资料:

内容主旨

诗歌内容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青天苍苍,大地茫茫,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这首民歌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草原气息浓郁。

主题思想

《敕勒歌》反映出了公元五世纪敕勒族人民和平安定、繁荣兴旺的社会历史的真实影象。抒发了敕勒人对本民族乡土、山川风物、对游牧生活、牲畜繁殖的无限赞美和热爱之情。通过对北国山川、天野、风草、牛羊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极富感染力。

艺术特色

开篇两句“敕勒川,阴山山脉下”,起势颇为突兀,仅用六个字,便点明了敕勒歌所产生的地理文化背景,将读者的视角拉远至广阔的西北边陲,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壮丽的自然风光。格调雄阔宏放,透露出铁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随后两句承接上面的背景,对敕勒川展开描写。将“穹庐”与天作比,来源于游牧民族的生活实践,这种比喻形象贴切,既增强了诗的形象性,真实感,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天苍苍,野茫茫”,进一步渲染,把全诗推向高潮。虽仍是写天、写野,但区别于“天似穹庐”两句重在写草原之“形”,此则重在写草原之“色”。“苍苍”、“茫茫”两个叠字叠韵形容词,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风吹过,青草低伏,草中的牛羊若隐若现。句中着一“风”字,使整个画面中的景物立刻由静转动,让人不禁想到铁勒川上丰茂的百草,成群的牛羊,甚至敕勒人民在放牧时面对壮阔的草原放声高歌的情景。山、川、天、野、穹庐、绿草与白色的羊群,映衬成趣,历历在目,把读者带入到敕勒川美好的境界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民歌风格独特,雄浑质朴,遒劲壮丽,北国情调浓郁。其谋篇构思,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疏入密,由静到动;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精炼,质朴无华。再加上它参差错落的句子形式和平厌交替的韵律安排,更使之具有了易记能唱的艺术特色。

作品影响

《敕勒歌》是记载于汉文典籍的维吾尔族先民最古老的歌谣。这首边塞民歌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环境和生活特点,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激情。这种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自己的生活,正是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表现。它不但以真切的美感,唤起人们对辽阔边塞的向往和热爱,而且以它的传唱,为中原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例证。不仅如此,《敕勒歌》还是热情歌颂中国北部边疆的第一首诗,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间沟通的纽带。其产生的审美作用和历史价值具有里程碑级别的意义。《敕勒歌》收录于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作品评价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认为,看《敕勒歌》的产生及其风格,中原的慷概豪迈的气概传给了阴山山脉之下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

宋代文学家王灼的《碧鸡漫志》赞扬它“能发挥自然之妙”,说像名噪南梁的徐搞、庾肩吾等宫体诗代表作家是写不出来的,把它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作品比美。

宋代文学家郭茂倩引《乐府广题》说,这只民歌本来是用鲜卑语唱的,后来被翻成汉语,所以句式长短不齐。

明代诗人、学者胡应麟认为,《敕勒歌》之妙,正在于没有文化之人在无意中随意抒怀,所以浑朴苍茫,古风犹存。

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对《敕勒歌》一再赞美。先是在《古诗源》中赞美它,“莽莽而来,自然高古,汉人遗响也。”后来又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歌舒歌》“与《敕勒歌》同是天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中国近代文史学家谭丕模评价:这是一幅在苍范原野上牛羊出没在草波里的画图。笔力非常劲健,风格非常朴素。这幅景象与“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的景象(邱迟《与陈伯之书》)成一种鲜明的对照。

中国近现代文史专家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评价:语言浑朴自然,气象苍莽辽阔,如同画家大笔挥洒,顷刻之间,便在笔底出现一幅粗线条的塞外风情画。

中国当代文学史家郑振铎《文学大纲》评价: 此诗写北方荒野景色,置现于读者之前,博得后人极端的倾倒,可谓为最带北方色彩的诗。

相关争议

作者争议

从宋代开始,关于《敕勒歌》的作者问题就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敕勒歌》是无名氏的作品,另一些人却认为它是斛律金所作。比如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新歌谣辞》把《敕勒歌》定为无名氏的作品,而王灼的《碧鸡漫志》却认定它是斛律金作。后世王夫之的《古诗评选》和沈德潜的《古诗源》也采纳这种看法。

族属争议

关于《敕勒歌》的族属问题存在争议。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为传统观点,主张鲜卑民歌说;二为铁勒民歌说,现代持此观念者颇多。此外还有一种笼统的说法,即北朝民歌,中学语文课本及少数大专院校教材多采用这种说法。

地理争议

自古以来,关于敕勒川、 阴山山脉下的地理位置争论纷纭,,先后有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说、 山西省说、 多地说与新疆天山说等,一直未有明确结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