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 :三国时期曹魏后期名将

更新时间:2022-06-30 13:25

邓艾(约公元197年—公元264年),字士载,固县镇棘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邓艾少孤,家世清贫;正始元年(240年),邓艾奉命督办临颍县、陈州、项城市、寿春的屯田,后来担任典农中郎将部属,入朝拜见太尉司马懿,被聘任为师爷,升任尚书郎;不久出任征西将军郭淮参军,升任南安郡太守。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邓艾与郭淮击败蜀将姜维进攻,获封关内侯,升任讨寇将军、城阳郡太守;此后又调任汝南郡太守,升任兖州刺史,加授振威将军。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改立曹髦为帝,晋封邓艾为方城亭侯;邓艾率军随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叛乱;吴将孙峻率军入侵,邓艾打退敌军,因功升任长水校尉,晋爵方城县乡侯。蜀将姜维率军入侵,邓艾率军解救武威郡刺史王经,代行安西将军职权,假节,兼任护东羌校尉。此后,邓艾多次打退姜维进攻,升任镇西将军,晋封邓侯;不久又升任征西将军。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同年十月,邓艾偷渡阴平(今陇南市文县),攻占江油市(今四川南坝镇);击败蜀将诸葛瞻,兵临成都市城下,蜀汉后主刘禅率众投降。邓艾以皇帝名义任命官员,安定秩序,又在绵竹修筑高台,彰显战功。同年十二月,朝廷下诏嘉奖,升邓艾为太尉,封邑二万户。镇西将军钟会嫉妒邓艾功勋,诬其谋反。次年正月,朝廷诏命收押邓艾父子;钟会率军进入成都,将邓艾父子押送回京,途中邓艾父子被杀;邓艾死后,子孙被诛或流放。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司马炎下诏为邓艾平反。

邓艾伐灭蜀国,此举为抗衡孙吴、安固东南边陲、统一魏晋大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功勋卓著,魏帝曹髦称他“筹画有方,忠勇奋发”,魏末帝曹奂将他与白起韩信周亚夫等名将相提并论。邓艾善于用兵,勇谋兼备,后世如晋朝史家陈寿、明末学者黄道周、近代学者卢弼等都称赞邓艾偷渡阴平,出奇制胜,且心怀忠义,为其遭到冤杀而惋惜。但晋朝大臣唐彬认为邓艾心胸狭隘,轻慢将士;北宋学者何去非则认为邓艾用兵弄险,成功只是侥幸。邓艾带领民众先后修成了广曹渠、百尺渠。渠通颍河淮河,浇灌了二万顷田地,沟通了三百余里水运大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邓艾是义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从小丧父。曹操攻破荆州时,邓艾迁居汝南郡,为当地农民牧牛。十二岁时,邓艾随母亲迁居川郡,因读已故太丘县长陈寔墓前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而改名邓范,字士则。后来因为宗族中已有同名,因此改名邓艾,字士载。

邓艾被举荐为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得为官,只能担任小吏。邓艾因为家贫,得到同郡长者资助,邓艾当初却不向资助他的长者道谢;邓艾每次看到高山大湖,就用手比画应该在何处安营扎寨,时人都嘲笑他。后来邓艾担任典农中郎将部属,得以入朝拜见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见到邓艾称奇,聘任他为师爷,后来又升任尚书郎。

崭露头角

当时曹魏打算大量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作为灭吴的物资,于是派遣邓艾到陈县、项县以东至寿春县一带进行巡察。邓艾考察后认为这一地区虽然土壤肥沃但缺水,应该开挖河道,引水灌溉,为此还写了一篇《济河论》来阐明主张。邓艾还提出在陈县、上蔡县等地屯田,在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照十分之二比例轮休,经常保持四万人屯田戍边,六七年时间就能积聚足够十万军队吃五年的粮食;凭借这些积蓄进攻孙吴,无往而不胜。

司马懿完全采纳了邓艾的建议。正始二年(公元241年),朝廷开始挖掘和拓宽漕渠,每当东南有战事发生,大军出动,就可以乘船顺流而下,直达长江、淮河一带,不仅灌溉农田储积起粮食,而且消除了水害,这些都是出自邓艾的建议。后来邓艾又出任征西将军郭淮参军,升任南安郡太守。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邓艾与郭淮一起抵御蜀将姜维北伐入侵。姜维退走,郭淮打算趁势向西袭击羌族住地。邓艾建议,敌军虽然撤退,但应该分兵防备,郭淮于是命邓艾驻守白水北岸。三天后,姜维果然派廖化从白水南岸向邓艾营地逼近后扎营。邓艾认为,廖化的军队只是为了牵制自己,姜维本意是要袭击洮城。邓艾立即在当晚悄悄领兵回守洮城,姜维果然渡过白水发起偷袭,邓艾据城坚守,才得以免遭失败。战后,邓艾获赐爵关内侯,加授讨寇将军;不久,又升任城阳郡太守。

上书言政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太原市境内的匈奴左贤王刘豹合并当地的匈奴部众,邓艾上奏朝廷,认为匈奴人不讲道义,强大时就侵犯边境,衰弱时就归附朝廷。如今左贤王刘豹声势壮大,应该加以防备,从内部分化削弱匈奴人的势力,可以赐予刘豹的儿子显赫的官职,令其驻守雁门郡。让匈奴人离开驻地,对他们过去的功劳加以封赏,这才是安定边疆的计策。邓艾又建议,将在内地与汉族百姓杂居的羌族胡人迁居到边境地区。

当时司马懿已经去世,大将军司马师辅佐朝政,对邓艾的建议多有采纳。后来邓艾调任汝南郡太守,邓艾派人寻找曾经资助他的同郡长者,得知长者已经去世;邓艾于是派人到其墓前祭祀,又赠送他的家人一批厚礼,举荐他的儿子担任郡吏。邓艾在任期间,大力开垦荒野,军民丰衣足食。

嘉平五年(公元253年),孙吴太傅诸葛恪率领大军进攻合肥新城,未能攻克,敌军退回。邓艾对司马师断言,孙权去世,文武大臣对吴国新君并不忠心拥护,吴国世家大族拥兵自重;诸葛恪刚刚主持朝政,缺乏威信,他不考虑如何安抚朝臣以稳定局面,反而妄自用兵,以倾国之力攻打合肥新城失败,死者数万,狼狈而归,可谓自取灭亡。诸葛恪班师回朝,招致吴国宗室怨恨,果然被杀。

邓艾升任兖州刺史,加授振威将军。他又上奏朝廷,提出发展农业和坚强备战;只有国家富裕,军队才会强盛;军队强盛,作战才能取胜;而农业是这一切的根本。邓艾建议朝廷设立爵位,奖赏那些努力发展工业,为国家积蓄财富的官员;将官员的政绩考核,集中在积储粮食使百姓富裕上面,还能断绝官员之间的人事请托,拉帮结派。

勇谋兼备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黜少帝曹芳,改立曹髦曹髦为帝,晋封邓艾为方城亭侯。次年正月,镇东大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举兵反叛,派使者致书邓艾,想联合邓艾讨伐司马师。邓艾斩杀其使者,率领大家日夜兼程进军讨伐,直奔乐嘉城,建造浮桥。司马师随后赶到,大军占据乐嘉城;文钦率军前来攻打,被击败于城下;邓艾率军乘胜追击到丘头,文钦只好逃奔到孙吴

孙吴大将军孙峻等人率军入侵,号称大军十万,即将渡过长江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遣邓艾据守东淝河北岸,邓艾认为驻地距离敌军太远,而且不是要害之地,于是自行决定转移到附亭驻扎,并派遣泰山郡太守诸葛绪等人在黎浆(今安徽寿县东南)阻击吴国军队,击退敌军。这一年,邓艾被任命为长水校尉;又因为击溃文钦有功,被封为方城乡侯,代理安西将军。

雍州刺史王经被蜀将姜维围困在狄道(今临洮县),邓艾率军前往解救,姜维退守钟提(今甘肃成县西北)。朝廷正式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假节,兼任护东羌校尉。很多人认为姜维的军队力竭,不会再发起进攻。邓艾分析,驻守陇西的魏兵新败,百姓流离失所,敌人必定乘胜追击;他推测姜维很可能进军祁山(今甘肃礼县东部),抢收那里的麦子作为军粮,然后再度进攻。不久,姜维果然向祁山进犯,听说邓艾已有防备,姜维于是转而攻打南安郡。邓艾在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与姜维展开激战,击败敌军。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朝廷下诏褒奖邓艾,嘉许他筹划有方,斩将杀敌,宣扬国威,使得吴蜀两国震恐;因此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指挥陇右各路军队,晋封邓侯;又分封其子邓忠为亭侯。次年,邓艾再次率军抵御姜维入侵,姜维兵败退回,邓艾升任征西将军,前后封邑六千六百户。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邓艾率军在侯和(今甘肃临潭县东南)攻破姜维的军队,姜维只好退到沓中(今甘肃舟曲县西北)固守。

伐灭蜀国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二月,大都督司马昭命邓艾与雍州刺史诸葛绪、镇西将军钟会兵分三路伐蜀。邓艾率军三万人从临洮县直奔沓中,以围困姜维;姜维听说钟会的军队已经进入汉中市,立即率领全军撤退。诸葛诞的军队截住姜维去路,姜维率军辗转向东撤退,扼守剑阁县。钟会率军进攻姜维,始终无法攻克。邓艾向司马昭请命,请求率领一支精兵从阴平小路绕过剑阁,直奔成都市,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必然能够击破敌军。

同年十月,邓艾率军从阴平出发,在荒无人烟的山区跋涉七百多里,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极为艰险,加上粮食运输断绝,全军面临覆灭的危险。邓艾率先用毛毡裹住身体,从山上滚下;众将士都攀着树木紧贴悬岩,挨个前进。邓艾的前锋部队抵达江油市(今四川南坝镇),蜀军守将马邈率部投降。蜀汉将领诸葛瞻率军阻击邓艾,北上到达涪县(今四川绵阳市东)。

邓艾率领魏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关(今四川绵竹以东黄许镇)。邓艾派人送来书信劝降诸葛瞻,诸葛瞻勃然大怒,将邓艾的使者斩杀。邓艾派其子邓忠率军袭击蜀军右翼,将领师纂率军袭击蜀军左翼。但是邓忠与师初战失利,认为不是发起进攻的时候。邓艾大怒,要将两人斩首示众,邓忠与师纂这才率兵死战,大败蜀军,斩杀诸葛瞻及蜀国尚书张遵等人,邓艾又继续向南进军抵达雒城遗址

蜀汉后主刘禅派使者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绶带,写信向邓艾投降。邓艾挥兵到达成都市,刘禅率太子、亲王和群臣六十余人,反绑双手抬着棺材,来到邓艾军营大门正式投降。邓艾手持节杖,替刘禅等人解开绳索,烧掉棺材,接受蜀国君臣投降而赦免他们;同时又下令约束将士,不准抢掠百姓,派人安抚投降的士兵,让他们回家重操旧业,蜀国的百姓都交口称赞。

功高自傲

邓艾灭蜀后,未经请命就自行决定依照东汉邓禹的事例,以皇帝的名义任命刘禅为代理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蜀国诸位皇子为驸马都尉;蜀国官员都根据其品级高下,任命为曹魏官员,有人还兼任邓艾属官。邓艾又委任师纂兼任益州刺史,陇西郡太守牵弘等人兼任蜀国各郡太守。

邓艾还派人在绵竹修筑高台,以彰显自己的战功。邓艾自恃其功,对蜀国的士大夫表示全靠自己庇护,他们才得以活着;如果遇到东汉时期的将领吴汉那样的人,他们早就被杀了。邓艾又向人谈论,认为姜维虽然是一世英雄,但遇到了自己,因此陷入困境。有识之士都在暗中讥笑邓艾。

同年十二月,朝廷下诏嘉奖邓艾平定巴蜀,擢升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各赐封邑一千户。邓艾写信给司马昭,表示灭蜀之后理应乘胜进攻孙吴,横扫江南;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疲劳,不能马上动兵,暂缓图之;建议在益州留下四万士兵煮盐炼铁,建造舟船,为日后讨伐孙吴做准备。他又在信中提出封刘禅为扶风郡王,以董卓早先修筑的坞作为刘禅的王宫;以此来彰显朝廷对归顺者的恩宠,孙吴君臣得知后,必然望风而降。

司马昭得信后,立即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他所有的建议都应等待朝廷批复,不得擅自实施。邓艾于是又写信给司马昭,表示自己受命征讨,蜀汉君臣投降,自己以皇帝名义授予蜀国君臣官职,以安抚刚归附的人,合乎时宜。蜀国君臣及百姓都已经归顺,其疆域广大,南到南海,西接孙吴,应当早日安定局面。如果等待朝廷批复,路途遥远,必然耗费时间。

惨遭冤杀

同僚钟会胡烈师纂等人都相继报告邓艾所作所为,认为他违抗命令,反叛的征兆已经形成。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朝廷下诏用囚车将邓艾押回京城。司马昭担心邓艾不从,又下令钟会进兵成都市。钟会派遣卫瓘先行前往成都,收监邓艾;卫达到成都后,先拿出诏书安定邓艾统率的将士;然后率兵直入邓艾的住处,将邓艾父子囚禁关押。

钟会率领大军进驻成都,先派人将邓艾押送回京城,然后举兵反叛。因事情败露,钟会死于乱兵;邓艾的部下将士追上邓艾的囚车,将他接回。卫瓘派田续等将领带兵阻截邓艾,在绵竹县将邓艾斩首,其子邓忠也被杀;邓艾在京城洛阳市的其他儿子被处死;他的妻子及幸存的儿子、孙子被流放到西城县。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朝建立,司马炎下诏,准许邓艾的家人从流放地返回家乡。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申诉,认为邓艾忠心耿耿却背上反叛的罪名,平定巴蜀反遭诛灭的灾祸;当初邓艾在成都封赏蜀汉君臣,安定秩序,究其本心并非谋逆;钟会嫉妒邓艾的威名,才会捏造罪名污蔑其谋反,以致邓艾被冤杀。如今皇帝仁德,理应下诏为邓艾平反。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晋武帝下诏为邓艾平反,肯定了他的功勋,又任命邓艾的嫡孙邓朗为郎中。

人物评价

邓艾勇谋兼备,善于用兵,魏帝曹髦在诏书中称他筹划有方,为臣忠诚,克敌勇猛。邓艾灭蜀后,魏末帝曹奂在诏书中将他与白起、韩信、周亚夫等名将相提并论,称赞他平定巴蜀的功劳。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邓艾志气雄壮,伐灭蜀汉,建功立业,可惜他不懂得防患于未然,因此很快就面临失败,获罪被杀。邓艾当初能准确预料诸葛恪将有灾祸,却看不见自己身边的危险。

晋朝大臣唐彬评价:邓艾心胸狭隘,恃才傲物,看不起其他人,有犯言直谏的人都被他视为逆。他帐下官吏如长史司马,以及其他将士只要说错了话,就要遭到他的辱骂。邓艾待人接物没有礼貌,大失人心;又好大喜功,多次征调士兵为己所用,耗费劳力,陇右军民都不归附于他,他获罪后,士人百姓都不会为他感到惋惜。

北魏官员成淹评价:邓艾心怀忠义,以皇帝的名义安定蜀汉,忠心可鉴,反而横遭杀戮,实在是令人悲叹。

北宋学者何去非评价认为,邓艾作为将领急于建功立业,以彰显自己的名声;他喜欢争夺眼前的功劳而忘了顾及身后的祸患。邓艾因此而战胜敌人,最后也因此而招灾致祸,以致身死。邓艾偷渡阴平,作为一军统帅却不考虑全军的安危,独自率领万人从阴平小路直逼江油市,以袭击成都市。虽然在兵法上出其不意,但是经过七百多里的无人之境,相当于把自己和军队送入危险的境地。邓艾的士兵殊死决战,只是击败了诸葛瞻的军队,刘禅就畏惧投降;但是如果刘禅能忍耐数日,等待援军集结,邓艾的军队必然全军覆没,钟会的十万军队也将崩溃。邓艾最终攻占成都,不过是侥幸而已。

明末学者黄道周评价认为,邓艾擅长用兵,精通军队调度,后来又建言献策,认为朝廷应该积蓄粮草,为后来攻伐蜀汉、吴国做准备,他还提倡兴修水利,解决淮河以北的土地灌溉困难的问题。邓艾领兵之后,在陇西县郭淮一同抵御蜀国进攻,多次猜到姜维的用兵意图。等到兴兵伐蜀时,邓艾偷渡阴平,拼死涉险,几乎丢掉性命,最终攻敌不备,成就灭蜀的大功。可惜他不懂得防患于未然,最终获罪被杀;邓艾当初能够算到诸葛恪被诛杀,却没有料到自己也有覆灭的危险。

近代学者卢弼评价:邓艾虽然年老,但在偷渡阴平时尚且以毛毡裹身,亲自涉险,他报效国家可谓忠诚,应该加以表彰。邓艾攻占成都市,伐灭蜀汉,他在当时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长远考虑,没想到竟然被钟会卫瓘所忌恨,最后惨遭冤杀。千年之后,邓艾的事迹依然令人叹息不已。

轶事典故

口吃妙对

《世说新语》记载,邓艾说话有口吃的毛病,每次和人说话,提到自己的时候常常说“艾艾”,司马昭就故意戏弄于他,问他说:“你总是说‘艾艾’,到底你的名字是几个‘艾’字呢?”邓艾回答说:“所谓‘凤兮凤兮’,还是只有一凤而已。”邓艾的话,是自比于不死鸟

梦中征兆

当初邓艾兴兵伐蜀之时,曾经梦到自己坐在高山之上,眺望远方的流水,于是招来部将爰邵,询问梦境的征兆。爰邵说:“按《周易》的卦象,山上有水是《蹇》卦。《蹇》卦的卜辞利于西南,不利于东北。按照孔子的解释,《蹇》卦利于西南,所以前往西南会立功;不利于东北,所以转往东北将面临穷途末路。此番伐蜀必定大胜,只是恐怕有去无还。”邓艾听了茫然失望,闷闷不乐。后来的事情,果然如梦中征兆。

家族成员

儿子:邓忠钟会之乱时与邓艾一同死于绵竹。另有其他儿子,史书未记载姓名,邓艾被害后,邓艾在京城洛阳市的其他儿子被处死,幸存的儿子被流放。

孙子:邓朗,邓忠之子,晋朝官员,官至新都知府

孙子:邓千秋,早逝。

曾孙:邓韬,邓朗之子。

曾孙:邓行,邓朗之子。

墓葬与纪念

墓葬信息

今四川剑阁县有邓艾墓,位于北庙乡孤玉山南麓,据《剑州志》载:“彰顺王庙在县二十里的孤玉山,魏征西将军邓艾庙及邓艾墓在焉。”此墓约建于唐朝清代时重修,基碑刻有“魏征西将军邓艾墓”,传为邓艾与其子邓忠的父子合葬墓;邓艾墓曾被掘,墓中有并列两个棺位,各长3米、高1.8米,宽1.4米,中间距离2米。此外,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曾在此修建邓艾庙,庙中塑有邓艾父子像。

陕西蒲城县也有邓艾墓,据传为衣冠冢,墓前曾建有祠堂,祠堂已毁,尚存两块石碑,碑文均为重修《魏邓太尉祠记》;其中一块石碑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墓冢上现仅存碑石底座,另一石碑仍立于墓前。

后世纪念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李适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太尉邓艾”。与邓艾同时代被列入庙享的名将,只有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张辽而已。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天汉元年(公元917年),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给邓艾追加彰顺王的谥号宋朝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朝廷依照唐代的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享奠,列入庙享的七十二位名将中也有邓艾。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邓艾也名列其中。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邓艾在第一百一十回出场,书中形容他足智多谋,自幼深谙兵法,善晓地理。在毌丘俭扬州市刺史文钦反叛时,邓艾协助司马师讨伐叛乱,曾与文钦之子文鸯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此后,邓艾率兵驻守陇西县,曾与姜维多次交战。司马昭下令伐蜀,邓艾与钟会兵分两路攻占汉中市,邓艾亲率精锐偷渡阴平,直逼成都市,后主刘禅投降。邓艾率军进入成都,钟会诬其谋反,邓艾遭到监军卫瓘逮捕关押,在押送回京城的途中被杀。

影视形象

1994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王洪光饰演邓艾。

2017年出品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演员刘凌志饰演邓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