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名扬 :中国粤剧演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15:17

桂名扬(1909年10月22日—1958年6月15日),原名桂铭扬,汉族,著名的粤剧演员,广东番禺人,生于南海,祖籍浙江宁波,迁居广州市五代十国。代表作包括《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皇姑嫁何人》等。因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对粤剧的贡献,被誉为“金牌小武”。

人物经历

早年就读于广州铁路专门学校,先学音乐,后学表演,喜爱粤剧,曾从“优天影

志士班”的男花旦学艺,后又加入“大罗天”、国风剧团,与马师曾同台演出。

桂名扬父亲桂东原,叔父桂南屏,都是清末的所谓「经学家」。

桂名扬的师傅姓潘,是「优天影」班的管事,虽不出名,但舞台艺术知识很丰富,所以桂名扬的基本功学得极好。他擅长饰演小武戏,马师曾在组成“大罗天”班后,看到桂名扬造诣不差,便以他充三帮小武。他能把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融会贯通并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曾参加艺术演出比赛,获得金牌奖,当时有“金牌小武”的名号。他所演的赵子龙,其威势及风度大大超过马师曾。他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凑,创造了一种名为“锣边滚花”,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的程式,让人耳目一新,现已成为粤剧常用的出场程式。

1930 年桂名扬从美洲回来,便和廖侠怀曾三多陈锦棠组成「日月星」班,一登台便得到广大观众赞赏。演出《火烧阿房宫》等剧,更获得很高的声誉。一些文武生任剑辉麦炳荣吕玉郎、梁荫堂、罗家宝等,都对桂名扬的表演艺术均有借鉴或学艺。桂名扬对徒弟要求十分严格,梁荫棠也勤学苦练。

桂名扬:生前赫赫,身后寂寂。再是轰轰烈烈的人生,到历史书里也许轮不上半行字。桂名扬就是这样。桂名扬,并没有像他的名字那样名扬千古。虽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广东省粤剧舞台上,他曾经风流过,潇洒过。但历史是善忘的,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地位,至少在广州市是这样。在粤剧学校,听我说要找广州粤剧史上的名人桂名扬时,一个老师说:你等一下,我马上帮你叫出来。她的话吓了我一跳,地下有知的桂名扬本人,也可能会被逗一笑吧。

广州的粤剧人不应该忘记他,在粤剧界,他应该有一个崇高的位置。他的戏演得好,那是自然;而他对粤剧的热爱,对粤剧风气的改良,却是今人多不能及的。桂名扬的父亲桂东原、叔父桂南屏,都是清末的所谓“经学家”。可谓名门之后的桂名扬,却偏偏喜爱上了粤剧,在其父看来,这第八子是“书香门第”的不肖子,但桂名扬并没有被这些吓倒,毅然离家投师学戏。

他本来学的是花旦,自从进“崩牙成”的戏馆学戏,并随其到南洋演出后,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觉得还是武打来得精神,便改学“小武”了。回国后,他加入黄大汉组织的“真相剧社”,借戏剧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25年省港大罢工时,桂名扬主动加入“重乐乐剧社”,为罢工工人义演筹款。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分五大流派,分别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和桂名扬,他们主导着粤剧改革的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当其时,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煤油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舞台语言由戏棚官话改为广州市粤语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还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斯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

桂名扬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凑。自创的“锣边花”,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和程式,至今沿用。后辈的文武生任剑辉麦炳荣吕玉郎、梁荫堂、罗家宝等,对桂名扬的表演艺术也均有借鉴。可翻开粤剧史,我们却看见“是否真有桂派”的争论舌案,又怎能不让人嘘不已。可谁让他死得太早了呢?身材颀长、高大英俊、功架独到、爽快豪劲、扮相俊朗、台风潇洒的桂名扬,在抗战时期离开广州市,为了生活,走码头演戏到美洲,以后再回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其正值壮年之时,突然双耳失聪,不能上台,生活也就从此潦倒。1957年10月他回到故土广州,想把自己的艺术传给后人,可不到一年便死了,死时年仅49岁。对于一代粤剧南派宗师,这样的谢幕方式,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天妒英才。

艺术评价

金牌小武”

桂名扬只演“小武”,有“金牌小武”的称号。“小武”,也就是擅长武功的青年男子,在京剧里分“长打武生”和“短打武生”,粤剧没有此分。欣赏“小武”,自然看其武打,《火烧阿房宫》中的燕太子丹、三国《催归》中的赵云,都是桂名扬擅长的角色。小武透过眼神、身段、唱腔表现出来的火气,也值得留意。 “小武”是粤剧传统行当之一。在清代粤剧有“十大行当”的分工,就是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即小生、小武、文武小生等)、八贴、九夫、十杂;后期再变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丑生、正印花旦、第二花旦、须生。再演变到后来,粤剧的唱腔部分减少,但武功却是越来越多人爱看,“小武”这样的角色也就越来越重要了。

“马形薛腔”

单以粤剧五大流派而论,他们各具特色,薛觉先以演文武生为主,也演丑生、小武和反串花旦,有“万能老”的美称,由于声带先天不足,不够悠长,反而创造出独特的“薛腔”:简洁优美,旋律流畅,节奏明快,吐字清晰,能准确贴切地表现人物多种状态的思想感情。马师曾以演丑生为主,也演文武生、小武、老生,表演生动通俗,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桂名扬对马师曾、薛觉先两人的表演艺术均能融会贯通,唱腔斩钉截铁,自成一家,时人称为“马形薛腔”’。当年,因为薛、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相争夺其出演“小武”,替其效力,一夜之间,桂名扬的人工便跳升至万元一年,自己拥有中军及有多人使唤,风光一时无两。

桂派

桂名扬的徒弟不多,以至历史曾有人质疑桂派的存在。桂名扬的“锣边花”用高亢急促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的程式,以增加出场气势,非常不容易学,因为他对身材的要求较高,可大多数戏班身高者的身型很少会好。桂名扬应是其中一位人高而身型好的佼佼者。

桂派综合了当年粤剧多个流派的特点,这也符合桂名扬求新求变的个性。他常对新人说:学戏时一定要理解分析,学南派又要学北派,学北派又要学南派。太南太粗,太北又柔弱不够劲,最好是“南撞撞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任剑辉、罗家声等人都自称“桂派”。“桂派”只是在广州市传人不多,但如果因此就说没有“桂派”,怎能成立?

神功戏

现今广州八和会馆的护馆人聂少兴,年轻时曾与桂名扬一起在香港鸭利洲演出“神功戏”,那是1951年的事了。聂少兴今年六十有四,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他说桂名扬当时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在后台常要扶着东西才能站立,可一出台,却是龙精虎猛,让他羡慕不已。桂名扬虽为名角,可当时整个社会不重视粤剧,登台演出几不可能,由于生活所迫,也只能演出“神功戏”养家糊口。

聂少兴老人说:所谓“神功戏”,戏文并非一定要表现“神”,而所谓“神功”,就是神的功劳,指为神做功德,包括节日、神诞、打醮、平日的烧香拜神及修建庙宇等。一个社区筹办戏曲演出,藉以“娱人娱神”及“神人共乐”时,所演出的戏曲便是“神功戏”。

地理记忆

他曾经来过,他曾经红过。桂名扬在广州市的时间不长,既然连名字尚且不为人所熟知,其留下的足迹也更不可考了。惟有其青年时期奔波流转的广州各大戏院,尚可以令我们想起:他曾经来过。

粤剧养成所

桂名扬是极其主张培养粤剧人才的,位于青云巷一带的八和会馆旁边的粤剧养成所,是其爱去的地方,据说曾经当过那里的老师,但不是聘任式的,只是常去客串。当年的粤剧教师在八和会馆领取薪水,月薪几十元白银,这个待遇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教师的地位也很受尊重,因为当时聘请的教师都是全行公认的有经验的老行尊,培养出的高徒也是很有名气的。可惜记者去寻找时,已找不到任何印记了。今日的“八和会馆”是抗战胜利后,美国旧金山新加坡等地艺人捐款1万多美元,在恩宁路新买的。但此时,桂名扬已经身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了。

乐善戏院

走向共和》,其中描写广州市的场景较多,甚至可以从中恍惚看到桂名扬的影子。光绪三十三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拆毁在今长寿路长寿寺,改辟商场,由学务公所主持变卖,充办学经费。为繁荣该地,又招商建筑戏院,定名为乐善戏院,于翌年建成。该院舞台比较宽阔,座位有对号,并分优等、后座、两廊。桂名扬当年曾在此演出《赵子龙》。与乐善戏院同时建成的南关戏院(今北京南路南关电影院址),有900多座位,是较大规模的戏院。桂名扬的朋友薛觉先组成“天外天班”时,即在这里演出。旧时戏台,隐入楼市间。

广舞台

广舞台也是桂名扬大显身手的粤剧表演地。80年前,面临珠江的东口(今东堤铁桥一带)成为广州市的“销金窝”,酒楼,茶室、妓院林立,由湛姓豪绅所建的有1000多个座位的东关戏院即在此地。光绪34年,由华侨商人李世桂等集资,模仿上海天蟾大舞台建设广舞台戏院。该院富丽堂皇,有2000多个座位,1913年建成开幕时,《民生日报》报道,该院由“警世钟新剧社”作开幕演出,一时十分兴旺。可惜开业次年即毁于火灾。走在今天的东堤广舞台二马路上,遥想桂名扬当年的英姿,有物是人非之感。

从武打到说唱。“小武’’是真功夫,早期的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踩跷、运眼、甩发、口等方面的绝招。而武打又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椅子功和高台功。在台上,男常“小跳”,女多“拗腰”,这些活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所以练武的身体都不错。看到桂名扬的师弟梁细兴八十有五依然神清气朗,除了新社会带给他的新生活外,良好的体魄底子是少不了的,老人说:多活动活动,可以抗击非典啊。翻看粤剧故事,早期的演员,你一入行,你就非但要适应这行业,还要很专注,否则便会被人打骂,再者是没有人请你做戏,为了生计你便要捱下去。所谓食比较艰难,没基本功便没饭吃,逼得人要拼命。凡是走出台前,你下过多少苦功锻炼,走上几步,观众便会知道你是否有练好基本功夫,练了多久,比较以前有多大的进步,大家也会看到的,这是骗不了人的。可如今的粤剧,武打已经渐渐失去市场,这与现代电影、电视、西洋歌剧等多方面的影响有关,一个跟头翻半天,现在也没人有那么多闲工夫看;加上现代特技的大量运用,演员再也不用那么好的基本功,也可以上天入地,谁还愿意那么起早贪黑地练把式呢?只要有天生的好嗓子,能说能唱,配合精心策划的宣传计划,包管一月之间红遍全城。粤剧从武打到说唱的转变是有例可证的。前段时间看张国荣的纪念节目,其中有他出席《任剑辉逝世十周年》录影现场的片段,他与汪明荃即场合唱任剑辉的名曲《帝女花之香夭》,让我知道任剑辉原来也是桂派的传人之一,曾博得“女桂名扬”的美名,可自电影大行其道后,任剑辉也开始重唱轻武了。再者,现在属于功利主义社会,人们找个饭碗很容易,辛苦学戏已被很多人视为畏途,以至于武打绝招渐渐地失传了,这也是桂派传人不多的原因之一吧。

从农村到城市

农民爱热闹,喜欢打来打去;城里人讲究风雅,喜欢唱歌。粤剧这一起源于民间的艺术,跑到城里之后,要多挣城里人的钱,学会适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光绪十五年(1889),八和会馆广州市成立。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演出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角、青衣花旦、净、丑十大行当,这时候的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这时候,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埠的州府班,这时更多地在海外一些地区演出,桂名扬艺术基础的形成,便在此时节。成名后,他也多在海外演出,不是他不愿回乡登台,而是家乡的观众欣赏口味已发生了些微的变化。与其辩己悦人,何如自己选择观众?可见桂名扬的风光,更多留在了港澳和海外,如今的广州市伶人,不知道他也应该情有可原吧。

日月星班

1930年桂名扬从美洲回来,和廖侠怀曾三多陈锦棠组成“日月星班”,一登台便得到广大观众赞赏。这时,他以擅演《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皇姑嫁何人》等剧著称,特别是《火烧阿房宫》,连台演出,成为当时“日月星”的名剧,这出戏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演员搭配适当。桂名扬饰燕太子丹。曾三多饰秦始皇,廖侠怀饰荆轲,陈锦棠饰樊於期,他们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这出戏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传统剧目。后因桂名扬赴美国另谋发展,剧团解散。1942年,曾三多卢海天谭秀珍香港特别行政区返穗,联合车秀英、胡铁铮、王中王,重新打出“日月星”的牌子,一直演至1951年,由于卢海天远赴美国而解散。后又有人组建,直到现在香港粤剧界仍有“日月星”的牌子。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