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 :浙江三大剧种之一

更新时间:2023-08-04 21:54

绍剧,又称绍兴乱弹、绍兴大班,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是浙江省的三大剧种之一。其形成于浙东地区,1950年定名为绍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剧起源于明末清初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源自秦腔,通过与余姚腔的结合,形成了激越昂扬的绍剧“调腔”,后与传入的昆曲和乱弹结合成为“绍剧乱弹”,并在全国各地盛行。从清康熙到乾隆,再到民国初期,绍剧乱弹经历了“尺调乱弹”“正宫调乱弹”“小工调乱弹”三个阶段,以唱调“二凡”“三五七”的主辅更替为演变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剧经历了重大变革。1950年,同春舞台更名为同春绍剧团,绍兴乱弹正式被命名为绍剧。1956年,同春绍剧团转为国有,更名为浙江绍剧团。20世纪60年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演遍全国,更走出国门,参加中外文化交流。从绍剧走出国门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绍剧在剧团整顿和“戏曲改革”“百花齐放”方针指导下,逐渐涌现了一大批绍剧优秀演员,如章宗义筱兰芳、章艳秋、马超英等,并有优秀剧目《芦花记》《斩经堂》《龙虎斗》等。

绍剧生、旦、净、丑脚色行当齐全,一人兼唱多行角色,并辅以大锣大鼓铙钹打击乐器伴奏。绍剧音乐朴实粗犷,演唱以高亢激越为特色,尤多动人心魄的抒情长腔,表演豪放洒脱,文武兼备。绍剧猴戏表演艺术在中国戏剧界独树一帜,艺术风格使绍剧的影响及于全国并远至海外。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活方式的剧变和文化艺术的多样化,绍剧开始濒临失传,生存发展面临危机。2008年6月7日,绍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13年以来,绍剧已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上海白玉兰奖达6人之多。

历史沿革

初成阶段

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源于北方陇、陕一带的“秦腔”流传到位于江南的绍兴市,绍剧逐步形成于此。“秦腔”是连续演唱“前四后三”的七字句,或是一种“板腔体”唱腔的先声。秦腔在流传中与余姚腔融合,在明嘉靖年间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调腔中最鲜明的是“二凡”,后成为绍剧的基本唱腔。在西秦腔中有“西秦腔二犯”这一唱腔,而“西秦腔二犯”与绍剧的基本声腔“二凡”名称、词格相同,因此可以说明二凡起源于先秦腔。调腔和秦腔初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角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继而秦腔传入,高调班开始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合班。绍兴乱弹戏班按照人数组合、装饰规模不同,有三种不同的称谓,即“鼓手”、 “清音”、“大棚清音”。“鼓手”一般分四至六人,以吹打为主,演奏一种叫做‘大敲”的成套锣鼓,吹奏有中和乐、小开门 、骑马调等吹呐牌子,并且演唱一些吉利的调腔片断。“清音洲大棚清音”统称为“清音班”,清音演唱者围桌坐唱,有桌围、帐慢、风灯等,装饰比较简略。而演唱艺人在棚内唱奏,称为“大棚清音”。“秦腔”南来后,在剧目、音乐等各方面,都曾受调腔等绍兴戏曲剧种和民间俗曲影响。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乱弹”这种新型的戏剧带着“民间戏”的特点,盛极一时,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已遍及湖北、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河北省等地,绍兴乱弹即为其中的一路。

绍兴乱弹是浙江省所有乱弹剧种中流行较广、历史较久的一个,演出剧目中有来自秦腔的《天缘债》《郑恩打殿》《芦花记》等,有其他剧种所不常见的《轩辕镜》《朱砂痣》等,这些戏的排场都比较古老;伴奏乐器中,以板胡、笛子、斗子玻拍、月琴阮琴、三弦琴、碗胡等为主,演奏时节奏感极强,特别是斗子,已为其他乱弹剧种所不用。

演进阶段

康熙(1662年-1722年),绍剧的“尺调乱弹”的演唱成为主要特点。尺调乱弹阶段仅以尺调一种定调演唱,其唱调以“三五七”为主,以“二凡”为辅,或者各有侧重,唱调或有“阔口”与“子口”的分别而无“男、女工”唱调的区别。尺调乱弹阶段所演的戏传、知至今约有数十本折,以“老十八本”为典型,“老十八本”又称“江湖十八本”,大都为各地乱弹通用之剧。尺调阶段的场上艺术,其戏班以“十三先生”十三个演员行当和五个后场乐队等组成,在唱及演上,也与各地乱弹较为相近,近地的或可相通。

乾隆(1723-1735年),绍剧以“正宫调乱弹”为特色。乾隆年间,绍剧已较为流行,在迎神赛会、春秋社祭、酬神逐疫时都要搬演绍剧,称作“社戏”。此时段除了承袭原有的以尺调乱弹演唱的戏外,主要以正宫调唱调演唱的戏。此时段的剧目以“三五七”为主,以“二凡”为辅或两者各有侧重,其唱调有“男、女腔”的分别或形成了“男、女工”唱腔。此阶段所演的戏传、知至今的约有百数十本折。在这百数十本戏中,有很多戏是绍剧所独有的。这些戏是绍剧艺人所编演,是绍剧在绍兴的发展和演进。正宫调乱弹的场上艺术,其戏班有了文班与武班的划分。在乾隆统治者大力发展戏曲的形势下,绍剧的戏班在绍兴府所属的一些县形成支派,后世称为“紫云班” “沿山班”“道士班”等等,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该时段代表剧目有《九世同居》《兄弟联芳》等。

兴盛阶段

绍剧的兴盛阶段以“小工调乱弹”为主,其时间大约是在清末民初至四十年代。咸丰同治年间,乱弹在农村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清末民初,绍剧开始进入上海市,受上海京剧戏班的影响,化妆及舞台陈设均有改善,舞台开始设置软、硬布景和聚光灯,化妆趋向细致。直至四十年代,绍剧除了承袭原有的尺调乱弹、正宫调乱弹的戏外,其主要特征是有了以小工调演唱的戏。在小工调乱弹中,“二凡”唱调发展出称为“海底翻”的长腔拖调,使绍剧的演唱艺术从唱调特征向演员特色演化,从叙事音乐向抒情音乐演化。使“二凡”唱调从原来的辅助、从属的地位上升为绍剧的最有代表性的主要唱调。原来的主要唱调“三五七”下降为辅助、从属的地位,从而改变了绍兴市乱弹唱调的演唱使用格局。

成熟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绍剧经历了重大变革。1950年,同春舞台从上海市杭州市演出,并参与了“杭州市戏曲改进协会筹备委员会”的组建活动,更名为同春绍剧团。同时,新民、易风、新艺等绍剧团也在绍兴相继成立。自此,绍兴乱弹正式被命名为绍剧,成为剧有定词、演有定格、唱有定腔、场有定景的现代剧种,创编了一批顺应时代发展的作品。

1953年,同春绍剧团从上海回到绍兴,并在绍兴登记落户,后改制为国营剧团,更名为浙江绍剧团。为了绍剧后继有人,剧团开始举办训练班,并随团收徒培养以培养接班人,其中不少人成为目前绍剧舞台的骨干力量。1954年,绍剧《芦花记》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获剧目奖,演员筱昌顺、陈鹤皋、章艳秋等人获个人奖。1955年,经过整顿,新艺绍剧团与改进绍剧团合并,组成同力绍剧团。1956年,同春绍剧团转为国有,更名为浙江绍剧团。此时绍剧团通过“改戏、改人、改制”以及对戏曲队伍的整顿清理,全浙江省共有6个专业绍剧团。1957年7月,浙江省举行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绍剧有八个剧目参加了会演,其中 《龙虎斗》《香罗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获剧目奖,演员章宗义七龄童、筱昌顺等获一等奖。浙江绍剧团于1958年、1961年两次北上赴京演出,1963年南下演出,途经上海、天津、河南等十一个省市,扩大了绍剧影响。1960年,经过二十四次易稿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电影,不仅加强和提高了该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进一步推动了绍剧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绍剧走出国门,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根据舞台剧摄制的同名彩色戏曲片在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赢得了一致赞誉。此时期的绍剧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剧目,如《下河东》《后朱砂》《芦花记》《香罗带》《寿堂》等,新编了《血泪荡》等现代戏。剧团演职人员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被分为不同的组别(如白脸组、花脸组、旦堂组等),使得演员不再受其所任角色行当的传统限制,演员的角色分配由领导部门指派决定。

复苏阶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戏曲改革”“百花齐放”方针指导下,绍剧开始逐渐复苏。绍兴市地方文化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绍剧艺术指导委员会,并聘请了专家顾问进行培训和指导,在表演上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绍剧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章宗义刘建杨姚百青。自2013年以来绍剧院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2015年5月20日,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大剧院举行。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施洁净凭借新编绍剧《佘太君》中的佘太君一角,荣获“梅花奖一度梅”。除此之外,获得上海白玉兰奖达6人之多,呈现出“梅花玉兰竞相绽放,名角新星交相辉映”的喜人局面。

艺术流派

绍剧艺术流派众多,据统计有17个流派,下文对三个流派进行介绍:

章派

创始人章宗义专攻武生,开创了绍剧猴戏“活、灵”的南派风格;奠定了绍剧猴戏“集人、神、猴于一身”的表演风格,有“南猴王”的美誉。为了表演好猴戏,章宗义平日里欣赏京剧猴戏、绍剧猴戏、各种武戏和猴拳甚至于亲自养一只小猴子来模仿它的生活状态。步入晚年,章宗义亲自指导其子六小龄童排演戏剧。

七派

七龄童本名章宗信,又名鹤鸣。在扮演猪八戒时首创了 “笨扮巧演”的表现手法,不同的笑声也可以体现猪八戒情绪与特点,其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在其原始编导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他扮演的猪八戒“形神兼备,笨扮巧演,谐而不俗,妙趣横生”,被大家誉为“七派猪戏”“天下第一猪”等。他的长子七小龄童、次子章金云都传承了父亲的艺术精神,成为业界公认的著名绍剧艺术家。

汪派

绍剧汪派创始人汪筱奎声若洪钟,铿锵有力,音色醇厚而有韵味。表演方面,汪筱奎戏路宽广,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地痞流氓、无赖恶棍、势利小人,也有憨厚老实、软弱可欺的下层贫民,还有糊涂的醉汉。他扮演的许多丑角都性格鲜明,各有特点。在表演《打太庙》里薛刚这一角色时,汪筱奎需要饮酒后上台,在饮酒后,他的嗓音越来越响亮,醉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百青师承著名绍剧演员汪派弟子冯祖涛,主攻二面。他在继承绍剧汪(筱奎)派和七(龄童)派两大流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表演风格。

艺术特色

唱腔特色

绍剧在大段激情唱腔的进行中,主唱腔句句相扣、节奏紧凑,而伴奏旋律则是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伴奏织体繁简交错的方式来表现剧中激辩、 悲愤、抗争的艺术形象。绍剧唱腔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旋律横向美,在创腔方式上更加注重旋律的横向美感,强调节奏与旋律的动静结合,使表现力更加丰富。

绍剧唱腔以二凡、三五七为主,阳路为辅。二凡腔调高亢激越、特色鲜明,与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慷慨激昂,气势雄壮,地域特色浓郁,一人主唱兼顾多个行当角色,演唱时紧拉慢唱或整打散唱,并配以锣鼓、镲、铙钹等打击乐伴奏,以二凡为主腔的剧目有《下河东》《高平关》《硃砂球》《千秋鉴》等;三五七是一种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唱腔,行腔委婉柔和,流畅动听,带有南方的抒情性特征,绍剧三五七既有曲牌体唱腔的特点,又有板腔体唱腔的特点,是有一种曲牌体向板腔体发展的声腔,以三五七为主腔的剧目有《双贵图》《双核桃》《龙凤锁》等; 阳路为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高阳是旦角、小生唱腔,平阳是老生唱腔。阳路在绍剧传统剧目中使用极少,剧目有《和番》《醉酒》,以及属于目连戏的《男吊》《女吊》《调无常》等。

角色行当

绍剧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齐全。绍剧演员分为三档,艺人叫三堂 。白脸堂:老生、老外、小生、付末亦叫付老生。花腔堂:大花脸称净或大面、二花脸付净或二面、小花脸小丑 、宕四花。旦堂: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半个武旦、五旦宫女旦兼演男角。以上十三行,也称十三先生,在这十三个行当中,老生行是绍剧挑大梁的行当,其次是花脸行、旦行等。主要行当的唱法发声规范比较明确,各行当唱法之间的区别明确、合理。绍剧早期演出,只需这十三个演员,戏不论大小,角色不论多少,分工仔细,职责明确。

表演程式

唱法规范

在唱法上,将唱腔分为“阔口腔”与“子口腔”两大类。以真嗓演唱的,称为“阔口腔”,以假嗓演唱的,称为“子口腔”。老生、老外、副末、老旦、大花脸、二花脸、四花脸各行唱“阔口腔”;小生、小花脸、正旦、花旦、作旦、五旦各行唱“子口腔”(亦叫“细口腔”)。“阔口腔”大都用于男性(小生、小花脸例外),“子口腔”大都用于女性(老旦例外),由此构成绍剧演出中的男腔、女腔,形成绍剧“男女宫”唱调。

除了唱腔外其主要行当的喉咙发声也有专门术语,如老生用“怪喉” 或“乖喉”,脸谱用“膛喉”,小生用“子喉”,旦角用“子喉”,小丑用“阴阳喉”。绍剧的主要人物是由老生行扮演的,老生行的演唱语言是绍剧舞台语言的标准体现,老生的咬字、吐字比较自然,离生活的语言比较近,到高音时语音略有变形,显得稍扁而不够圆;大花脸演唱时的语言严格地遵循绍剧舞台语言的规范,使用夸张的语音,咬字、吐字追求大而宽的字形;旦行是绍剧中唱功较重的行当,旦行的咬宇、吐字较自然,唱出的语音接近生活语音,语言方面则遵从绍剧舞台语言的规范;小生是用“子喉”,即假声演唱的,念白与演唱的语言稍有夸张;小花脸亦称小丑,这个行当的唱比其他行当少,在唱、念中使用“阴阳喉”,即半句真声、半句似声。

念白规范

绍剧作为绍兴的地方戏,以绍兴方言为其戏剧语言的基础。方言通常分为文读与白读,在戏中按行当区别运用。绍剧所用的程式性戏剧语言称为“中州韵”,大致上是一种“北音南调”,即字的读音近似北音,字的声调则为绍兴方言的声调。在绍剧中,白脸堂、旦堂用“中州韵”,花脸堂中小花脸只用方言白读,大花脸与二花脸视脚色不同,或用“中州韵”,或用方言白读。小花脸只用方言白读,却与纯粹的绍兴土话很不相同。

做工规范

绍剧的场上做工举手投足,无动不舞;舞有矩,动有规。这种场上做工应行当而讲尺寸,大致如下:唱“阔口腔”的角色做工幅度大于唱“子口腔”的角色;花脸堂的做工幅度大于白脸堂的做工幅度。在“子口腔”的各类脚色中,小生做工幅度大于作旦,作旦做工幅度大于花旦,花旦做工幅度大于正旦等。这种场上做工又往往借助于物来表现,如子功、翼子功、甩发功等。这种借助于物的做工,往往与行当及剧中脚色相应,如《双阳公主与狄青》中的双阳公主(花旦)的翎子功,《大狼山》中飞山虎刘庆(二花脸)的褶子功等。

武打规范

绍剧的武打分为把子功与毯子功。把子功又有长把子、短把子、徒手把子之别,如大小快枪、双刀枪、大刀枪等众多名目。毯子功有小翻、甩提、前扑等。绍剧演员通常需习把子功和一些较简单的毯子功。历史上,绍剧原有文班、武班之分。文班以唱、做为重,武班以翻打擅长,形成了规范、独具特色的武技。

表演特点

激情性

绍剧剧目多以戏剧冲突激烈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为题材,极具激情性。绍剧的表演艺术粗犷豪放、强烈朴实、夸张热烈,表演节奏简练明快、剧情推进快,给人以一泻千里、淋漓尽致的感觉,剧目多以老生戏为主,阳刚十足,加上文武间插,声腔锣鼓与剧目内容浑然一体,能给观众较强振奋感,这是长期在野外广场演出所形成的。

人文性

绍剧艺术富有生活气息,蕴含浓厚的人文性和朴实性。在激昂、慷慨的表演中,时时透出绍兴人豁达、机智、恢谐的生活情趣和一往无前的性格特征。绍剧的表演很少精雕细琢,生活气息浓厚,节奏感强,表演动作夸张而刚劲有力,简炼明快但并不粗糙,具有很强的塑造人物的能力,以朴实的手段营造出紧凑热烈,恢宏奔放的戏剧效果,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器乐伴奏

绍剧音乐以板胡为主胡,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以北乐常用的斗子为主要伴奏,“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其他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月琴三弦琴、碗胡等,节奏感极强。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场面音乐包括丝竹、吹打牌子和锣鼓,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区地方的风格特点,有“绍敲”之称,也被称为“绍班锣鼓”;堂锣采用音色独特的绍锣,音乐风格粗犷、朴实、悲壮、 高亢,繁音紧奏中能达到强烈的激情效果。

竹笛也是绍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竹笛旋律悠扬婉转,再加上叠音、赠音等江南丝竹的演奏手法,使唱腔有别于板胡伴奏的激情,更多是一种华丽流畅的曲调风格。在伴奏手法上,通过腔节的扩展,织体的流动交叉则更为频繁。常见的手法是在伴奏形态上强调各个声部变体的流动感,节奏在统一的板眼调控范围内,进行细致的变体与加花。

妆造头饰

包头

明、清两代,戏班男旦常用“懒梳妆”代替发型。“懒梳妆”是以纸浆和牛胶塑合而成的女性发髻头套。清末民初时期,男旦用铜制圆形“银泡”,饰于额前的“打头”(绸制扎巾)上。一般用于正旦、悲旦。饰夫人或后、妃用“点翠包头”或水钻包头。

脸谱

绍剧脸谱一般有老脸、碎脸、三块头脸、十字门脸和文明脸,其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图案寓意明朗,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尤以猴戏脸谱为代表, 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绍兴脸谱风格。从色彩上看,绍剧脸谱多用三原色,少用过渡色,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力强。红色代表忠勇耿直,白色多用于奸诈刁滑之角,黄色象征残暴凶狠,金色以示神圣。这些大致和其他剧种相同。但也有些脸谱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如大面的元宝脸,从眉间起至整个脸上,画着一只白色的元宝,脑门上却留着本色,象征其人有财有势,爱财如命。又如包拯的阴阳脸,眉间起至脑盖为白色,下部为黑色,脑门上又以一条黑线竖分左右, 左边脑盖上的红色花纹以示阳,右边的黑色花纹以示阴。人们传说,包公不但能断阳间冤屈,还能判明阴间罪孽,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

服饰特点

由于绍剧早就有行当之分,这就带来了人物穿戴服饰、规格服装分类以及制作等诸多要求,因此在绍剧服装中,设计者充分运用了色彩学和工艺美术的绘画原则,把花卉、饰物变形,使自然美更适合服装的装饰性、图案性,为人物造型服务,表现人物个性及其美的特点。艺人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谐的中间色,充分发挥了色彩给观众造成的美感和共鸣。除色彩的运用外,绍剧服装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把原本束在腰间的腰带的硬圆形挂在蟒衣上,把袍褶的腰身摆幅宽大舒畅,便于舞蹈,服装的美是服从演员表演的。

绍剧服饰是以王侯将相的“蟒袍”“箭衣”“靠”等服饰为基础加以修饰,又结合了武官所穿常服上的补子——狮子、虎豹、麒麟等元素为模板而创立的。其规格、样式原则上以明代服饰为基本,吸收了历代服饰的典型,加以综合、 美化,其中有绣龙缀凤的蟒头,高大俊威的靠子、秀丽飘逸的对被、功能多样的褶子和款式多变的衣裙。有些为了多样的统一、顺应艺术风格和习惯,只取其某个主要特征,也形成了一套程式。

绍剧服装的装饰图案是非常讲究的,其在传统审美习俗中进行了系统的加工,最突出的就是龙凤图案。有皇帝穿着的五爪金龙、黄团龙、戏珠行龙图案蟒,有除黄色外各色团龙、吐水大龙、腾龙等图案的官蟒龙图案除了用于男性人物穿着的服装以外,有很高身份、地位的老年妇女老旦行当也用团龙或团龙凤图案。绍剧服装中所用图案较普遍的还数花卉纹样,如牡丹花、菊花、兰花、莲花等,花卉图案一般都用于褶子、袄子、对被、箭衣、小衣小裤等服装上。由此来衬托人物的华贵、文静、风流花趣等特征。

传统的绍剧服装不仅运用了美学中的艺术夸张、象征、变形手段,在色彩学的使用和发挥上也有着高明的特点。绍剧服装的制作在工艺美术领域显示了民间刺绣的艺术魅力,以光彩夺目的平金、平银绣富丽辉煌的金绒绣和清雅俊美的绒绣构成了高工艺的观感。以民族民间的审美为创造各种程式的根据,把刺绣这一单项艺术的审美升华为综合艺术的审美范畴,从中可以看出,历代绍剧服装设计者提炼艺术的修养。

主要剧目

早期剧目

早期剧目即尺调秦腔阶段的传统剧目,约有三百多个,其中有十八本大戏,是绍剧的最老的剧目。老艺人称之为“老十八出”,又称“江湖十八本”,意思是含有这十八本戏通行“江湖”。当时各戏班以十八本戏为戏班的标榜,有时一本戏可演几天几夜。整本大戏中,既有忠奸斗争,又有征夷平叛;既有家庭纠纷,又有娶嫁恋情;既有侠客豪士除强扶弱,又有神妖鬼怪祭宝斗法。十八本戏包含以下剧目《药茶记》《双贵图》《三官堂》《雌雄鞭》《紫金鞭》《紫霞杯》《赐绣旗》《钓金龟》《打登州》《百花台》《宝莲灯》《打金冠》《两重恩》《阴阳斗》《下河东》《金玉缘》《四国齐》《对珠环》。除了有“老十八本”的说法外,还有“小十八出”的说法,与“老十八本”一样也是尺调秦腔戏,包括《女中魁》《别妻》《板凳》《补缸》《顶砖》《酒楼》《花鼓》《踢球》《卖布》《送枕》《康王庙》《卖酒》《戏叔》《挑帘》《打面缸》《烧香》《对舌》《董家山》。“小十八出”原则上是表现一个生活的片断或情节,以滑稽、逗趣、嘻谑、耍闹为特色的短剧

《千秋鉴》

该剧目情节与京剧《八达岭》大同小异,写朱元璋元旦祭天的御宴之上,不见柳河川之白连陀前来恭贺而长叹,遂命徐达为帅,率常遇春等将,领兵三十万前往征讨。老将常遇春夺得天险百达岭后,在柳河川骤遇强敌,中白连陀之回马枪而亡。朱元璋命徐达在千秋册上为常遇春记功,随即御驾亲征。常女莲花,带孝随驾攻打柳河川,为父报仇。莲花在战争中大败番将,杀白连陀,收复柳河川凯旋。此剧行当齐全,文武并重,为浙江绍剧团常演剧目。剧本收入《浙江省传统剧目汇编•绍剧(四)》。

中期剧目

正宫调阶段的剧作称为“时老戏”。在这些正宫调秦腔剧作刚刚产生时,曾称为“时戏”是与尺调乱弹“老戏”的对称。后来又有了一大批小工调乱弹剧作,于是称正宫调乱弹剧作为“时老戏”称小工调乱弹剧作为“时戏”。正宫调乱弹剧作中,常演的、在观众中较为知名的有《通天箫》《双金定》《轩辕镜》《双合桃》《紫玉壶》《龙凤锁》《天缘球》《玉龙球》《太师图》《金鸡图》《龙镯》《朱砂球》《斗姆阁》《渔樵会》《闹阴阳》《玉蝴蝶》《五云球》《螂竹图》《松鹰图》《五美图》《飞熊剑》《失金扇》《日月环》《白玉带》《玉麒麟》 等。正宫调秦腔的剧作,往往集家事、国事、战事于一剧,或演儒生的穷困潦倒,或演侠士的豪勇正直,使场上搬演有文戏有武戏,情节曲折多变。剧作又往往用某种宝物作为剧情的起因或贯串,并以宝物之名为剧目。上述二十五种正宫调乱弹剧目中,除《双金定》《斗姆阁》《渔樵会》《闹阴阳》四种外,其余二十一种都是以某种宝物的名称为剧目的。

《硃砂球》

《硃砂球》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齐、魏、赵三国联盟,魏国意欲毁盟伐齐,命张凯伺机入侵齐邦的故事。当时正值齐国王爷刘成美六旬大寿,滕青母子前往京都拜寿,路上遇险被曹彩娥救下。曹彩娥比武招亲,与滕青结为夫妻。张凯之子文豹回国挑起事端,魏王背盟兴兵,齐国边境告急。齐国刘成美率军御敌,滕青夫妻为国效力。阵前齐国大将曹彪中硃砂球阵亡;滕青因年轻气躁导致追敌时中计,身中毒箭丧命;刘成美落荒而逃。魏国人马直逼齐京,曹彩娥以“哀师必胜”的大无畏气概,身着重孝挥戈上阵,最终打败了贼寇,凯旋而归。改编后的《硃砂球》加重了曹彩娥的戏份,宣扬“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

1957 年顾锡东改编了《后硃砂》,深受观众喜爱,但2014年浙江绍剧团重新改编、创排的《前硃砂》并未获得观众认可。浙江绍剧团送戏下乡时,观众青睐于原先的版本。

《龙凤锁》

《龙凤锁》讲的是赵祯年间,太师林梧皋晚之子逢春每日在书房学习。中秋节之日与书童私出游玩,偶遇豆腐西施金山之女金凤并一见钟情,以龙凤锁、青丝互定终身。因为金山突然回家,害怕被发现私通的逢春躲进红箱导致闷死身亡。骆得胥向外甥女金凤借银,见尸大惊,问明来龙去脉后将红箱埋在后山。逢春乳母夫妇砍柴时恰好发现了红箱并抬回林府,林夫人以为儿子遭到谋害报了官。知县何廷忠贤明,释放了乳母夫妇,并设法将金山父女捉拿归案,得知逢春的死因后,何廷忠写信向太师禀明情况,太师知子不轨,又见金凤有孕,便说服了夫人,认金凤为媳,接回府中。

这是一出牵强的荒诞喜剧,逢春和金凤的相遇是大悲大喜,在封建社会男女私通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丑事,逢春的死显然是悲剧,但金凤却因有孕被原谅与接纳,结局荒唐而圆满。

近现代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绍剧在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的同时,也开始致力于现代戏的编创工作,绍剧以全新的戏曲创作审美格局与时代文化发展相互衔接,探索当代戏曲艺术成长的新思路。在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与积累之后,一大批优秀的现代戏剧目跃然于舞台。常演的剧目包括:目连戏的《跳无常》《男吊》《女吊》;现代戏《阿正传》《秋瑾》《硃砂球》《血泪荡》《烈火真金》;悟空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乾坤》《闹龙宫》《收伏红孩儿》《三借芭蕉扇》;历史剧《下河东》《斩经堂》《相国志》《长河送嫁》《霍光废帝》《两狼山》《定国公挂帅》等。

《男吊》

该绍剧一折时长为13分钟,它是一出独角戏、杂技和默剧。极简的戏曲舞台,只有一名身穿红衣的演员和悬挂在舞台中央的白绫,演员借助白绫写意地表现了一个沉迷赌博的浪子最终债台高筑、妻离子散,只能通过自尽了却残生的故事,将戏曲的虚拟性、综合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男吊》作为绍兴的“戏剧活化石”,鲜少在绍剧舞台上出现,在鲁迅的著作《女吊》中有提及。2014年,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编剧章静将改编的《男吊》《调无常》《女吊》与新编的《奈何桥》《白猿救母》这五折戏融为一体,起名为《目连五折》。

《龙虎斗》

《龙虎斗》是顾锡东于1957年改编的绍剧,讲述了北宋干德年间,河东白龙关刘钧发起叛乱,宋皇赵匡胤御驾亲征,文相欧阳方意欲挂帅印,兵部大堂呼延寿廷做了马前先行。在此之前,欧阳方与刘钧早有密约,他们假交战真引敌,但被呼延寿廷及时识破。欧阳方杀死了呼延寿廷,困住了赵匡。七年后,呼延寿廷之子呼延三赞刀劈刘钧,直捣御营,与赵匡胤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赵匡胤以高官厚禄相许,三赞一心为父报仇的故事。改编后的《下河东》删掉了呼延寿廷阴魂显灵、北极大帝、黎山老母收徒传艺以及罗珠、石恬等枝节人物,使得剧情更加紧凑,情节更加集中,进一步凸显主人公的地位。

代表人物

六龄童

六龄童 (1924—2014) ,男,本名章宗义,绍兴市上虞区人。他的绍剧唱腔高亢,武技精湛。他大量吸收京、昆猴戏的表演技巧,又有绍剧激昂豪放的特色,风格特具。1961年10月10日,六龄童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10月24日又在中国科学院演出。六龄童独创了绍剧猴戏的表演艺术,其脸谱造型巧妙地揉合了孙悟空的人、神、 猴三者特性,勾画出活泼逗人的“美猴王”形象。他创造的孙悟空形象为我国戏曲界公认的 “江南美猴王”,也因此成为中原地区一代猴戏表演艺术大师。代表剧目有《真假悟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筱兰芳

筱兰芳,女,本名陈美根,1924年3月出生于越城区唐皇街一个梨园世家。她于1945年腊月加入“昌顺舞台”,拜著名绍兴乱弹班老生筱昌顺为师, 取艺名“筱兰芳”。1946年夏,筱兰芳随师傅到上海市,在浙东大戏院正式挂牌。2015年8月14日,筱兰芳去世,享年91岁。筱兰芳在绍剧的润腔、运腔旋律上做了大量的创新探索,并把借鉴了其他剧种的演唱音乐来丰富自己的唱腔。她把绍剧单调的男旦腔,通过高音低度迂回的旋律方法,在板式变换中,创作了绍剧宛转流畅的筱派花旦花腔,给人有余音缭绕耳目一新的感觉。代表剧目有《大劈棺》《纺棉花》《穆柯寨》等。

赵秀治

赵秀治,女,1952生于绍兴,是中国一级演员。赵秀治的绍剧唱腔以刻画人物心理、性格、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见长,强调旋律的流动感,音色清脆悦耳,同时又借鉴了绍剧老生唱腔稳重淳朴、意蕴深长的表演艺术风格,创造出刚柔相济、婉转优美的唱腔,被誉为“绍剧第一女小生”。在她的成名作《葫芦案》当中,为了突出表现贾雨村这个人物,赵秀治在舞台表演动作和唱腔上大胆革新,运用了大量的抒情声腔“抖凳子”,声腔深沉婉转,层次分明,被上海戏剧评论界所首肯,并因此而获得第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代表剧目有《葫芦案》《沙家浜》《狸猫换太子》等。

姚百青

姚百青,男,1965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国家一级演员、绍剧花脸,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982年考入绍兴市绍剧团。他的嗓音清越响亮,唱腔醇厚圆润,表演粗犷豪放,亦庄亦谐。被誉为“江南猪八戒”、当今舞台“第一猪”,有“江南活八戒”之美誉。他善于将高亢激越的“二凡”唱腔与抒情婉转的“三五七”结合在一起,将人物丰富细腻充满情感的内心体验展露无遗。他吸收了多位绍剧名家在唱腔创腔上的艺术特点,同时还借鉴了七龄童的创腔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诙谐幽默的唱腔。代表剧目有《真假悟空》《咫尺灵山》《八戒别传》等。

马超英

马超英,女,1971年考进绍兴五七文艺学校艺训班,时年14岁。毕业后参加绍兴县绍剧团,深得绍剧名家筱兰芳老师的真传。1991年,进入浙江绍剧团。马超英中低音圆润厚实,高音区高亢清亮,且吐字清晰,音色明亮悦耳,继承了“筱派” 艺术特色。她还借鉴了“章艳秋派”吟唱的特点,以咬准字,再运腔的方式来实现唱词的音乐化,注重把握人物情感,使语气的跌宕和旋律的起伏恰如其分,缓婉约,动人心扉。她的唱段中既有高亢激越的抗争,又有婉转柔和的倾诉,演唱能随情结而动,气口、吐字顿挫有致,音量收控自如,张弛有序,强弱分明,具有很强表现力。代表剧目有《狸猫换太子》《女吊》《大禹治水》等。

相关机构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

该研究院前身为1926年成立的上海同春舞台,1950年更名为同春绍剧团,1956年改制为国营浙江绍剧团,首任团长是章宗义。1970年成立绍兴地区绍剧团,原国营浙江绍剧团大部分演职人员进入绍兴地区绍剧团。1978年绍兴地区绍剧团复名为浙江绍剧团。1984年成立浙江绍剧院,院长六龄童,下辖两个团,一团为原浙江绍剧团,二团为绍兴市绍剧团。1992年撤院并团,更名为浙江绍剧团。2012年8月,更名为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

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七龄童编演的三十六本《西游记》 和新创的《咫尺灵山》《真假悟空》《八戒别传》 等在剧团中独树一帜。1961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之后整理改编多部优秀传统剧,如《龙虎斗》《硃砂球》《两狼山》 《薛刚反唐》等;整理改编绍兴目连戏折子戏,如《男吊》《女吊》《调无常》 等,新创目连戏折子戏 《奈何桥》 《白猿救母》等。新编历史剧有 《于谦》《相国志》《霍光废帝》等,现代戏有《血泪荡》《稽山魂》《秋瑾》等。

1996年《大禹治水》获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并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片。2004年《真假悟空》 获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特别奖等。剧团曾多次应邀前往日本丹麦奥地利德国美国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演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赵秀治刘建杨姚百青施洁净、周剑瑛等是剧团中的代表演员。2012年,剧团与绍兴艺术学校联合招生,创办绍剧传习班,培养新一代绍剧科班演员。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纵观绍剧近四百年历史的发展过程,绍剧在保留其自身艺术特色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承优秀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正能量,追求真善美,坚定了文化自信,在演变中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表演程式。传统的绍剧行当丰富,角色齐全,站在绍剧亮点背后的是浙江省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浙江文艺工作者传承历史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关影响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绍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域风格,文化积淀深厚、遗产丰富。在绍剧兴发之前, 即明代的中叶,绍兴的戏曲曾以其剧论、剧作及演出活动,给予当时及后世的戏剧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猴戏代表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集“人、神、猴”于一体的艺术风格使绍剧的影响及于全国,并远至海外。绍剧的猴戏在吸取京剧猴戏的表演传统上,又有了艺术再创造,使绍剧猴戏表演艺术在中国戏剧界独树一帜。绍剧猴戏风格的形成,对其他剧种甚至影视剧作的猴戏流派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最终又回流到京剧界。可以说,猴戏典范已非绍剧莫属。

传承与保护

传承现状

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为了培养绍剧传承人,于2014年首次尝试与专业院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合办全日制绍剧专业班。2020年7月15日至17日,首批毕业生的毕业表演取得了圆满成功。学校与院团联合培养的成功使得相关专家欣喜于学生们在培养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绍剧艺术后继有人。

在当代文化一体化、同化的形势下,绍剧作为戏曲,除了创新以追随时代,还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伴随着新时期中国艺术生产与消费生态的急剧变化和观众观赏兴趣多样化选择的发展,许多戏曲团体面临排练难、出新戏难、与流行歌坛和影视剧争观众更难的困境。这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绍剧艺术工作者的献身精神。

保护措施

1956年,《戏剧报》发表《为绍剧呼吁》的文章,明确提出:“有关领导部门应该给予更大的鼓励和支持,为绍剧和它的年轻的一代更多地解决些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成长壮大起来。”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倡言绍剧改革应立足于“走向未来,走向全国”, 并提出四点建议,尤其强调要“改进绍剧唱腔音乐的生产方式,尽快积累成活率高的唱腔教学经验”等。

2000年,绍兴市政府修建绍剧艺术中心,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该艺术中心集剧场、办公楼、陈列馆、综合生活楼等多种功能设施为一体,它的建成为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演出、学习环境,为创作优秀作品创造了较好的硬件设施。

2007年,绍兴市启动了“绍剧保护工程”项目,浙江绍剧团组成了由团长负总责的“工程”实施机构,聘请了多位老艺术家担任顾问下设“音配像”工作、传统剧目整理、传统剧目排练等小组,完成了多项具体工作。党和政府的重视、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投入使得绍剧有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2008年,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音配像”剧目在绍剧艺术中心进行彩排演出,本次“音配像”的音源是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绍剧前辈流派唱腔录音,共2出折子戏和13个片段,约个半小时,由浙江绍剧团的优秀中青年演员配像。该演出不仅为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完善绍剧原始资料,也为后代绍剧演员了解绍剧历史、继承绍剧流派提供学习的范本;同年,绍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世纪以来,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围绕繁荣绍剧的目标,大力实施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适时启动绍剧音配像工程,通过对优秀绍剧剧目的传承、整理与新创,紧跟时代步伐,循序渐进,立足长远,不断扩大绍剧的受众面与影响力,为绍剧的生存发展争得了一席之地。

现状争议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与生活方式的剧变,绍剧的表演精髓、经典戏目、剧本唱腔等都濒临失传,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绍剧的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由于绍剧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不少演员难安其业,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导致绍剧缺少素质高的编剧、导演、表演人才和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等创作人才,戏校、 艺校面临严重的生源短缺;民间职业剧团过多、演出随意、管理无序,对专业剧团造成巨大的冲击,对绍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伤害;时代更迭迅速、人民生活变化快,表演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如今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己经不复存在;传统剧目整理编印的数量少,有相当一部分流散在社会上,加之一些老艺人掌握的传统剧目和表演技巧不能复排和传承,随时都有因老艺人去世而失传的危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