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来喜 :中科院研究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5:57

郭来喜(1934年7月29日-2021年8月23日),男,出生于河南省上蔡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人文经济地理学家,中国旅游地理学主要开创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56年6月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1959年入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61年4月回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3年晋助理研究员。1979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84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翌年晋升研究员。1987年兼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1990年中国科学院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副导师,1992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中国科学院批准为博士后合作导师。1996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高级管理研讨班学习结业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研究员、神州土洋(北京)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人文地理规划与研究。2003年撰写《中国中部崛起纳入国家行动计划的建议》被3家杂志社刊载,后被国家采纳。

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生部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中加高级管理研讨班进修。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地理研究科学组织,担任多届研究所所长、副所长。2021年8月23日6时25分,郭来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获得荣誉

获得过国家发明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联合国模范社区奖等,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部级劳动模范、有突出的专家、模范党员等。国务院1986年聘请为长江三峡工程专家组专家。1989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云南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规划的云南泸沽湖、四川攀枝花市被联合国定为模范社区,郭本人获联合国模范社区奖。1996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对外宣传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青海省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奖,被联合国工业组织绿色委员会聘为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

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九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四个研究所聘为名誉所长、所长顾问、特邀研究员等。现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软科学学会常委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分会副理事长、达沃斯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等。被14个省、地、州、市聘为政府顾问。

主要成就

研究成果

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旅游研究成果先后有两位总理、三位副总理给予批示和特别支持。另一项研究成果两次被中共中央副主席和8位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批示。发表论著12本。

主持过5个省级旅游规划,8个市级旅游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5人,硕士26人。

曾数十次出国考察、访问20多个国家。曾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新华社合作采编《Journey into China》大型图书(发行50万册);和日本岩坡映画社合作拍摄《长城》系列影片,担任科学顾问和主演;邀请美国学者欧挺木来华从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撰写博士论文,获得通过,现已升任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教授。

近年参加各类旅游规划评审的项目数十次,其中参与主持评审的有近30次(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郴州市张家界市宁波市武汉市洛阳市咸阳市惠州市秦皇岛市无锡市济宁市淄博市沧州市钦州市衡水市平山县中卫市兴隆县鹿泉县、库布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

作为专家参加评审的项目有: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厦门市桂林市苏州市扬州市西安市郑州市攀枝花市牡丹江市威海市南宁市北海市等。

应邀因工作忙分身无术未能到场的有:湖南省汕头市太原市长春市株洲市岳阳市宜兴市邯郸市承德市、宁海市、晋城市铅山县等。另外,应国家旅游局之请,参加全国旅游局长研讨班讲座3次(中山、海口市天津市)。

出版图书

《中老泰通道开辟与腊口岸建设》

《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大河卷宁夏卷》

所著《贫困,人类面临的问题》1992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黄金海岸开发研究》199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论文

郭来喜.永定河流域文化地理溯源[J].中国水利,2019,(22):75-76.

郭来喜,李.地球科学,现代高端旅游发展之根基[J].贵州地质,2017,34(04):225-230.

郭来喜.地学,现代高端旅游发展之根基[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世界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1届年会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二十三集)[C].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2016:6.

郭来喜.中国抗日战争艰难期云南省人民的重大贡献——以建设大后方对外通道和支援中缅印远征军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27(04):1-6.

曹和平,顾兴国,郭来喜.基于供需构造的北京市水循环动态失衡及修复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04):1271-1280.

郭来喜.关于创建新黄河学的构思——献给黄秉维院士诞辰100周年暨吴传钧院士诞辰95周年[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05):1-5.

郭来喜.痛悼郭康研究员[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05):85.

林锦屏,李益敏,郭来喜.怒江梯级水电站建设与大峡谷旅游创新发展探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04):1-5+112.

林锦屏,郭来喜.《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评介[J].地理学报,2010,65(04):509-511.

郭来喜,桑海洋.后“低碳经济”时代旅游发展趋势——“低碳旅游”开发探索[A].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2009:1.

郭来喜.人地球科学泰斗,仙逝西远游——深深怀念吴传钧院士[J].人文地理,2009,24(03):1-4.

郭来喜.人地学泰斗,仙逝西远游——深切怀念吴传钧院士[J].经济地理,2009,29(05):705-709.

郭来喜.人地学泰斗,仙逝西远游——深深怀念吴传钧院士[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02):1-6.

郭来喜.一代宗师,驾鹤西翔——深深怀念陈述彭院士[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01):1-5.

郭来喜.中国山区旅游产业建设[J].决策与信息,2004,(12):33.

郭来喜,冯德显,魏晓,李万,王兴中关于开展《中国中部崛起纳入国家行动》的倡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3):128.

路紫,郭来喜,白翠玲.河北省旅游网站使用评估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01):67-71.

郭来喜,魏晓,李万,王兴中,冯德显.关于开展《中国中部崛起纳入国家行动》的倡议[J].人文地理,2004,(01):1-81.

郭来喜,魏晓,李万,王兴中,冯显德.关于开展《中国中部崛起纳入国家行动》的倡议[J].经济地理,2004,(01):144.

林锦屏,郭来喜.中国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避寒疗养气候旅游资源评估[J].人文地理,2003,(06):26-30.

解杼,张捷,刘泽华,余颖,郭来喜.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396-400.

郭来喜.锦绣天府,游向何方[A].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2003:6.

吴殿廷,郭来喜,葛全胜,李小丽.论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117-124.

郭来喜.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及重点城市发展问题[A].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处、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处、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2:1.

[25]范业正,郭来喜.中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之路[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5-11.

郭来喜.中西融通互鉴,加快旅游规划体系建设[J].国外城市规划,2000,(03):1.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03):294-301.

刘锋,郭来喜.论宁夏长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人文地理,2000,(02):41-44.

陶伟,郭来喜.宁夏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01):56-59.

郭来喜,刘锋.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向高技术化、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J].科技导报,1999,(10):46-47+25.

刘锋,郭来喜.关于宁夏旅游业战略创新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05):43-46+77.

郭来喜.吴传钧对发展中国现代地理学的贡献——在庆祝吴传钧院士八十华诞大会上的献辞[J].人文地理,1998,(04):5-8.

[33]范业正,郭来喜.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1998,(04):17-24.

郭来喜,陆大道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理论创新与突破——庆贺吴传钧院士80华诞[J].地理科学进展,1998,(01):5-11.

郭来喜,王慧芳.民族贫困地区有待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贫困地区,1998,(02):49-53.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04):3-12.

郭来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旅游课题浅释[J].人文地理,1996,(S1):17-25.

郭来喜.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回顾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4,(S1):609-615.

郭来喜.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述要[J].人文地理,1994,(03):1-7.

郭来喜.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隐患浅论[J].科技导报,1994,(02):54-56.

郭来喜.90年代的地理科学要走巩固提高开拓创新之路[J].地理研究,1991,(02):105-106.

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1990,(01):78-87.

[43]宋力夫,杨冠雄,郭来喜.京津地区旅游环境的演变[J].环境科学学报,1985,(03):255-265.

郭来喜,杨冠雄,宋力夫,胡东升.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01):27-35.

个人生活

学术风格

郭来喜教授的学术研究速度快、观点新、成果多,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时代最前沿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和概念。如今活跃在中国旅游界的新一代规划专家有不少人出自他的门下。而年愈70的他仍是中国旅游规划领域的领军人物。

讲学风格

郭来喜教授讲学十分严谨,而且和蔼可亲,这是切身听过他讲课的感受。

参考资料

沉痛悼念郭来喜先生!.中国地理协会.2021-12-30

郭来喜.驻马店市政府驻郑州办事处.2021-12-30

中老泰通道开辟与勐腊口岸建设 (豆瓣).豆瓣读书.2021-12-30

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大河卷宁夏卷.豆瓣读书.2021-12-30

郭来喜.中国知网.2021-12-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