鹯阴古渡口 :位于甘肃省的历史遗迹

更新时间:2024-09-21 17:50

平川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30913。代码:620403。区号:0943。拼音:PingchuanQu。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镇黄峤镇种田乡复兴乡

地理位置

阴古渡口位于今平川区境内的黄河湾中村,东距鹯阴县古城10公里,处红山峡上口。

文化背景

“鹯阴”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西羌传》:“赵冲复追叛羌到建威鹯阴河。”李贤注《续汉书》中“建威”作“武威市”,“鹯阴,县名,属安定郡。”

史书记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扰内,多由此进入内地。西岸有多处以军事名称命名的村名地名,约六十多里处有一村庄名西番窑,遗窑上下数层,颇似军事堡垒,疑为西域少数民族驻兵之地。

又《三国志·张既传》载:曹丕黄初二年(221年),凉州(今武威)卢水胡(匈奴一支)起兵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张既为凉州刺史讨伐。张既到兰州市(今兰州)后,扬言因无渡口设施,欲往下游三百里处渡河。卢水胡闻讯后即陈重兵于鹯阴古渡西岸阻之,张既强渡黄河攻之。足见鹯阴古渡口当年在这一段黄河上的军事战略位置。

李遵顼光定十二年(1222年)在此建索桥,在桥头修迭烈逊堡(西夏时,此地称“迭烈逊”)驻兵。据载,此处曾数造索桥。现今西面塔儿山峭壁上“香炉台”处有一宽约三尺、长约五尺的石坑,疑为当年建索桥的桥桩穴。

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迭烈逊设巡检司戍防,“建置船只索桥,通凉庄路”。朱瞻基宣德七年(1432年)五月,陕西布政司为迭烈逊巡检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复开平凉府开城县(在今固原南)迭烈逊道路时记载:“昔西安市诸府州岁运粮饷赴河西诸卫,均经六盘山蝎蛰岭,山涧陡绝,人力艰难。开城县旧有路经迭烈逊渡黄河,直抵甘州区诸卫,可近五百余里。”由此可知,这条经迭烈逊渡口达河西的丝绸之路,不但古已有之,而且是一条较为平坦的捷径。朱祁镇正统二年(1437年),“立陕西靖虏卫(今靖远县),隶迭烈逊巡检司”。朱见深成化十年(1474午),撤迭烈逊巡检司设于打拉池。朱翊钧万历年间,又“因巡司故址筑堡寨兵戍守”。此地之所以成为历朝历代不弃不舍、经久不衰的古渡口,且战略地位如此重要,与河西岸这条较为平缓便捷的天然古道有关系。数千年间,实难说清在此丝路古道上,有多少负载珍稀物品、军民物资的车马日夜往来。而为争夺黄河两岸广袤的土地,占据这要津要塞,又有多少人连年战,血染黄沙。

地理优势

鹯阴渡口作为重要渡口,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民国26年(1937年),兰宁公路在此地设安宁渡口,置四艘单车渡船,后又增加一艘单车、两艘双车渡船。与以往渡河工具羊皮筏和木船相比,虽先进了许多,但仍为人力掌舵。民国36年(1947年)春,国民政府交通部管理局第七运输处派人从重庆兴华机器江南造船招标,请匠人赴兰造船,造出四艘机器拖轮。从此,安宁渡口用机器船代替了人力掌舵,进入现代机器轮渡时期。

解放初,国家在黄湾中村设立了水文观测站。水文站开始用羊皮筏,后用木制扯船,来往于车道沟口的黄河两岸,日夜观测记录着黄河的流量和泥沙含量,为国家的水文、为黄河中下游的工农业发展做着贡献。20世纪80年代前后,水文站又改用铁制扯船,且塔儿山下的香炉台上建有自动观测设备,河东岸建有观测控制工作室。这条古渡始终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作用。

鹯阴渡口至今仍肩负着输运物资商旅的重任,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

北武当

平川区旱平川上,有座海拔2000多米的的高山,名曰水泉尖山。尖山一脉,沿黄河而翘首向西。山头上,耸立着一处和湖北武当山遥遥相应的道家名观——北武当。

北武当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从前,每逢上巳节庙会,远近绅士在香民的簇拥下,敲锣打鼓,上山朝拜。远至陕西省平凉市、宁夏、凉州青海省,据说共有三十六村七十二社。当年的北武当有自己的佛田,不但可供山上开支还可供乡民炊饮,如今平川区水泉乡黄湾等四个村及旱平川,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当年的佛田。

北武当主体建筑在一座名曰"龟蛇山"的高台上,该台高约3丈、宽约10丈,南北约17丈,南边濒临黄河,山体朝黄河突出两处顶石,一处似龟头,一处似蛇头,暗合龟蛇合体的北玄武图腾。台上庙宇楼阁是个四合院格局。东北西三面建筑物后均有供人行走的宽道,以便人们俯瞰近景,远眺山水。北面是真武大殿,东面是财神殿,西面是娘娘殿,与大殿对面而立的是灵官殿。灵官殿正对门厅,出门厅是天桥,天桥楼上有一匾,上书“真武神庙”四个大字。自天桥往下,是36阶红石台阶直通平地。

高台下面可分山沟、南山顶和平地三部分。下36红石台阶入平地,再下72级青石阶直到山沟。顺山沟往西直抵黄河。过黄河对岸是福寿山红砂岩石壁,石壁上现存有雕刻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的阴刻双勾正楷“捧灯照岸”四个大字,意走龙蛇,气势宏雄,“照”字写法独具匠心,在石壁上反写,“照”入黄河水中倒影则正,旁有阴刻行草小字数行,内容为道教经文,落款为“乾隆壬午春立”,又一方落款为“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吉辰”,及临流道人吴大德所书之“福寿山初迹”和“创修福寿山记”等。

北武当供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在道教中亦名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圣保德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为职司北方之天的尊神。我国古代传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职司四方之大神,“真武”即是“玄武”,《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神为辰星。”真武乃司水神。追根朔源,这里为什么要建北武当,北武当为什么供真武大帝?考证北武当的历史,从《甘肃省志》、康熙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的《靖远县志》等史料中可看出,北武当至少具有1800年军事要塞的辉煌历史。此处原为鹯阴古渡口,是古丝绸之路北道通过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三国时凉州(今武威市)卢水胡(匈奴一支)起兵河西,魏曹丕京兆尹张既为凉州刺史讨平,张既人马到兰州市,因无渡口设施,往下游三百里处鹯阴渡口渡河,卢水胡陈重兵于鹯阴古渡口西岸阻之。由此可知当年鹯阴古渡在这一段黄河上的军事战略位置。西夏光定12年(公元1222年)在此建索(莎)桥,桥头修“迭烈逊堡”(蒙古语芨草之意)派人长期守护,以巩固通凉(州)、庄(浪)大道。迭烈逊堡即现在的北武当。明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迭烈逊设巡检司戍防,据《靖远县志》(爱新觉罗·旻宁)载:“万历年就巡检司故址筑堡,城周三百五十步,东北至水泉二十里,东南至陡城二十里,其地界俱系陡城堡所管。墩台十二座,边墙七十里。”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命陕西省布政使造船八艘,每艘11人操之,设迭烈逊巡检司管辖。可见当时渡河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另据《靖远县志》(康熙帝)载:“傍置空心楼一座,以资观望。今废。其上建庙,名北武当,有碑记。”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北武当由军事设施而至设堡建庙,当在明正统年间以后。

重要意义

平川黄湾的北武当即建在鹯阴古渡口的旧址上,从军事角度看,古代此地地形极为险要,黄河两岸,东西险峻,四面开阔,进攻时隐蔽,防守则坚固,山前72石阶下的这条沟,则是当年渡口大道。今日黄河在古岸山下,古时则在东岸迭烈逊城堡之下咆哮,从它在东岸创造的这一大片肥田沃地上足可以找到当年的雄姿。据史书载,此处数造索桥。造索桥则两岸必有桥桩,随着河床西移,东岸桥柱已无存查,而西面峭壁上“香炉台”近侧有一长约三四尺,宽约五六尺的石坑,就是当年的索桥桩穴。河西岸边的山沟名“车道沟”,沟内石坎旁有人工凿路痕迹,当属古人修路之遗迹。

军事、政治、文化历来是交织在一起互滋互生,相辅相成,鹯阴古渡口,迭烈逊城堡即是军事要津,也是商旅必行之道。此地系古丝绸之古道之一,从西安市甘州区,从这条路上走可比其它路线近500余里,而史书记载,古代西域匈奴扰内,多次由此进入,西岸有多处以军事名称命名的村名地名。经此为证,战争年间打仗,和平年间通商,是鹯阴古渡和迭烈逊城堡之历史职责,而要津之处,人们必求平安,于是,北武当庙之建筑的出现则顺理成章。渡黄河惧者水也,而真武大帝水神,过往将士商旅,拜祈水神袒护平安当为必然。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