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坡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17:45

黄坡镇,隶属广东省省吴川市,位于吴川市西南部,北与塘缀镇接壤,东临吴阳镇,西接坡头区,国道325线和广东西部最大河流鉴江贯穿黄坡全境,鉴江出海口位于该镇东面。国土面积153.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6880人(2020年),系广东省中心镇,粤西商贸重镇。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8年,黄坡镇税收收入完成5493.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383.23万元,增长33.6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4.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02万元,增长30.16%。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26.7%;固定资产投资14.93亿元,同比增长64.5%;农业总产值8.52亿元,同比增长5.6%。

吴川市黄坡镇稳村地处鉴江下游西岸,邻村有凤塘、塘禄、郑屋等村,毗邻鉴江供水枢纽工程,位于黄坡镇东南面,距镇城区约3公里,只有一条自然村,党员58人。地型呈方块状,沿江岸延伸,面积约1平方公里。全村403户,人口1803人,耕地面积1028亩,村民多为务农,主种番薯、稻谷。

地理环境

黄坡镇位于湛江市吴川市西南部,2005年黄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该镇属热带湿润区气候,境内江河纵横,土壤肥沃,面积213.8平方公里。

黄坡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广湛公路325线国道纵贯镇中心。市场繁荣,贸易活跃,有广东省乡镇最大的农贸市场一个,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有吴川市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黄坡港,占地面积2公顷,年吞量达50万吨。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各类省市级文明村数量与质量居全国乡镇级第一。

自然资源

黄坡镇历来是著名的渔米之乡,素有“吴川粮仓”之称,全镇有23000亩连片水稻丰产片,4300亩北运菜生产基地,盛产稻谷、花生、薯类、蔬菜、香蕉等。水产品以沙螺、肥蟹、白目鱼等著名。拥有丰富的花岗石玻璃石英砂钛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中山镇于2003年并入黄坡镇。成为黄坡镇西南部的一部分。

行政区划

原下辖17个农村管理区1个城镇管理区(后中山镇并入黄坡镇),现有30个管理区。

人口民族

该镇总人口191123人,男女比例为1.098:1,家庭户户数29978户(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黄坡镇是一个集工、商、贸易为一体的港口城镇,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工业卫星镇。

2021年6月23日,吴川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黄坡镇常住人口136880人。

经济

2010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1785万元,增长35%,税收总收入1774万元,增长3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013万元,增长95.5%。

工业己初具规模,2010年工业总产值16.02亿元,同比增长30.1%,支柱产业主要有机械制造、酿酒、水泥、沙石四大产业,另有制衣、制革、工艺礼品、饮料食品、塑料农产品加工、玻璃石英砂等产业。

2016年,全镇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16%;农业总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全年税收入库2759.75万元;镇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768.68万元。

文化

特产美食

蟛蜞汁

吴川汁清香可口,消滞化积,是当地人极喜爱的佐餐酱品小食,也是馈赠远方亲友极富地方风味的珍稀礼品。吴川蟛蜞主要繁殖于吴阳的芷、限口和黄坡、中山沿海一带的滩涂或毗接的水稻潮田中。它形如小蟹,拇指大小,当地亦称“黄钳”,其种类较多,制蟛蜞汁则以活动于潮田中的“白”汁味最佳。人们把捕到的蟛蜞盐腌一周后,放进刻制有交叉纹齿的陶盆内擂研成浆,滤去壳渣后即成蟛蜞汁。将蟛蜞汁装进瓦罂内,用灰泥浆密封罂口,贮放阴凉干燥地方,一段时间后,罂内蟛蜞汁发酵成熟,开封取食,浓香扑鼻,令人食欲大振。

田艾米乙

每年春耕的田野上长满灰绿色的田艾,约10厘米高的田艾,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一般采摘顶部田艾芯,然后晒干制成田艾绒,用煮好的田艾绒红糖水和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白糖、花生、椰丝、芝麻、陈皮、肥肉做成甜味的田艾米乙,香味的则用新鲜虾仔、生葱、瘦肉、芝麻、花生作馅。吴川田艾米乙尤以黄坡地道、出名。

黄坡蒜头

黄坡镇位于鉴江平原,具有制作蒜头特厚的天候。腌制的蒜头选用黄坡镇出产的优质白蒜,去须剥皮,洗净沥干,放置大缸内,倒入浓醋、盐,浸三四天,然后捞起另置缸内放淡醋、红糖、白糖浸十几二十天。成品呈灰绿色,有光泽,蒜辣醋香扑鼻。

古镇风情

黄坡魁星楼:黄坡镇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古时候,各地都有魁星楼,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

吴川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吴川飘色1992年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晋京参加中原地区首届文物仿制品及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2005年广东省文化厅命名黄坡镇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飘色)”;2006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入编《吴川飘色》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吴川飘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泥玩具2007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市飘色

吴川飘色起源于黄坡镇,广东湛江的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飘色乃“三绝”之首。据黄坡镇的民间艺人陈寿全生前回忆: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为取胜其他村庄,他与父亲别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装游行,在一个木箱上,设计出《哪吒出世》,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为“飘色”。这套飘色展出后,游遍黄坡,轰动全县,是为吴川市飘色起源。

吴川木偶戏

吴川素有“木偶之乡”的美誉,木偶戏历史悠久,民间拥有雄厚的木偶艺术基础,木偶艺人的足迹曾遍及省、港、澳及东南亚国家,曾赴京参加全国木偶汇演,赴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大赛荣获银质奖章。据《吴川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已有各类木偶在各地演出,其中单人木偶最为广泛普及。

吴川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吴川广大农村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黄坡吴阳地区尤为流行,鬼仔戏一般三人操作,两人舞动木偶并用吴川方言唱戏,一人演奏乐器(锣鼓等),中老年人钟情“鬼仔戏”,而年轻人几乎从未过问,如今此剧种已濒临灭绝。

黄坡话

粤西吴川,有多种民间语言,发音各不相同,以黄坡、吴阳镇等地最为正宗。吴川话从中原传入,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古味浓重。发音上,吴川话平平仄仄极为协调。用吴川话读古诗,原汁原味,有格有律,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仿佛会昌音律、汉代乡风。

“喂,得闲哨到我几,坐下吃口熟烟咯,煲晚赶粮啊回去啪。”

黄坡圩

圩,就是赶集的意思。湛江地区农村习俗的圩日,均以农历的一四七、二五八或三六九固定,构成了风趣独特的圩日文化。逢圩当日,远近的乡民商人,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车水马龙,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各种传统商品,在圩日琳琅满目;各种风味美食,在圩日随处可见。吴川市黄坡圩历史悠久,拥有广东省最大的乡镇农贸市场,黄坡圩为一四七圩,每逢农历一四七结尾的日子(如初一、十一、一),黄坡镇中心热闹非凡,是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

年例

年例是粤西地区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黄坡地区的年例非常热闹。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吴川市黄坡镇平泽上高村等十几条自然村【简称平泽李二甲地四房头】的李姓族人的盛大节日。每到这一天,他们万人均要举行“游邓公”的活动。是日一早,村口、桥头等当眼处,竹竿搭成的彩门拔地而起,“同庆四八”横额下,“四月例游雷梓里人海如注鼓乐喧天龙飞凤舞升平世”,“八天迎圣祖乡间喜气沸腾笙簧并奏燕语潮汕英歌舞锦绣春”的巨幅对联高耸入云端。上午十时开始,仪仗队、彩旗队、鼓乐队、武术队、鲜花队等开路,舞狮舞麒麟随后,一队英姿飒爽的唐装女郎身着一袭翠绿色衣裤,舞动着色彩斑斓的巨龙走过。另一队同样威风凛凛的黄衣舞龙队相随,一个个气宇轩昂,美飘拂,趋前细看,都是一班腰肢婀娜的俏娇娃,一个个玉琢粉妆的脸蛋上画上两撇长长短短的黑胡子。一阵龙腾虎跃,两支龙队舞得雌雄难分。

龙舟

黄坡地处平原,水网密布,端午节赛龙舟之风甚浓,平泽村、调歌村一带每年都举办隆重的龙舟赛,2009年端午节黄坡镇那津龙舟队代表吴川市参加湛江市国际龙舟赛,荣获湛江组第一名、国际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社会

教育

川西中学:吴川名校,位于吴川市黄坡镇城西路,东临鉴水,南近鉴西河,地处黄坡中心,川西中学前身为“川西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始建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17年(公元1837年),辛亥革命后改办为六年制高级小学;1940年招初中,改名为川西中学;1943年招高中,成为完全中学。历史沿革,几度易名,1988年恢复“川西中学”的名称。

代表人物

陈兰彬:(1816~1895年)字荔秋,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村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中国首任驻美大使。22岁以优行贡京师,名动公卿。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中顺天举人,咸丰三年中进士,选拔为庶吉士,充国史馆修,后改任刑部后补主事。咸丰十年,因母病告假返乡,在同州主讲高文书院。并倡议捐资重修该书院,以弘扬文教,培育人才。政绩显赫,公元1858年(咸丰八年),清廷择陈兰彬管理洋务;公元1863年(同治三年),陈兰彬受命审理积案,大批冤案得以昭雪;复使大名府赈济水患饥民,救活灾民数十万人,并著《治河言》提出治理黄河的主张;时值南北洋务筹措海防,陈兰彬受命于清廷总理其事;公元1872年(同治十一年),清廷派遣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先后带领四批少年(詹天佑唐绍仪等人)共120多名,赴美国留学;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陈兰彬上奏美洲数百万侨民遭受奴役苦况,清廷旋又命他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此期间,他致力为华工争取权益,救华工于水深火热之中。

陈兰彬故居:坐落在黄坡镇黄坡村,建于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二进砖木四合院式结构,面积420平方米。1983年公布为吴川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汉魂:(1895~1987年)字伯豪,号杰华,又号东莞市南华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吴川市中山镇(今黄坡镇)岭头村人,中国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国民国民党内政部长、政府广东省主席、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参军长等职,可谓出将入相。李汉魂将军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拜于诗翁李文泰门下(李文泰既是清末民初高州市三大诗人之一,也是清代广东十大才子之一),生前著有《岳武穆年谱》、《梦回集》、《欧洲散记》、《拉丁美洲游记》等书。小时在家读书,曾肄业广东高等学堂法科专业,后又改考广东陆军小学第六期及武昌陆军预备学校第二期。1916年转入保定军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他早期参加同盟会,后参加中国国民党。李汉魂在第一、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曾先后参加统一广东省、北伐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为国家的自由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推动下,全国军民奋起杀敌抗日,李汉魂升任六十四军军长,请缨北上抗日。战功显赫,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特授予他“华胄荣誉奖章”。

李汉魂故居:坐落于黄坡镇岭头村,建于抗战时期,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有多间建筑,主间设有勤园、俭园,配有值班室、凉亭、花园等,贯通布衣一巷、二巷,规模较大,整齐美观。当地人亦称“伯豪园”。

参考资料

吴川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各镇(街道)人口情况 -吴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2021-06-24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5-21

黄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吴川市人民政府.2014-04-11

黄坡镇年鉴·2017.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人民政府官网.2022-03-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