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村 :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12:51

培田村位于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部,毗邻长汀县,距县城40公里,离319国道8公里、永武高速朋口入口处11公里。截至2020年,培田村面积13.4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600亩,人口432户1616人,其中党员59人。培田古村落约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被称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培田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村镇、国家传统村落、中国特色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村庄规划试点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山村、省级生态文化村、闽台十大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和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

培田古村落始建于南宋,截至2020年的村居仍较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千米古街两侧保存着30余幢“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个书院、5个庵庙、2座圣赐跨街牌坊,其中,中国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保单位31处。2012年,培田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宋元时期,抗元名相文天祥的部将傅正先的后代在培田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

至正四年(1344年),为避战乱,吴姓开基之祖吴八四郎,由浙江省辗转迁往宣和培田,开创了闽西客家吴姓一脉。

明、清时期,培田便是长汀县连城县两县官道上的驿站,同时又是汀州府、漳龙道竹、木、表芯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

清乾隆后,一批权贵涌进培田造豪屋、建聂氏宗祠,奠定了培田村作为“客家文化博物馆”的规模。

1956年,培田村由长汀县宣河里六图划归连城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南部,毗邻长汀县、国家5A级景区冠豸山,距县城40千米,离319国道8千米、永武高速朋口入口处11千米,总面积1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培田村坐落在宣和乡境内,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自北向南怀抱培田村,村外共有五个山头。

培田村坐落在三面环山的一块狭长且又较为开阔平坦的地带上,冠若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自北向南直落培田,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个山头,护佑着培田的一方安宁。中间依着山型和地貌,有一条溪河呈外弧形蜿蜒穿过,把房屋和田野分开。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县连城县。培田村前有笔架山,后有卧虎,左青龙,右白虎,门前还有五带环水,是客家人讲究的风水地理,以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地理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关系。“枕山、环水、面屏”的整体环境和空间格局充分体现村落规划传统理念。

气候特征

培田村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春季多雨秋冬少雨,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署,气候温暖最高气温32.8℃,最低气温4.4℃,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日照1915.9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无霜期282天。

水文

培田村境内主要河流有河源溪。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6月,培田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600亩,人口432户1616人,其中党员59人。

文化

文物古迹

培田三面环山,中间有一条河源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培田村古建筑群。培田村村落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整个村子的房屋,几乎都是坐西向东(坐山多为坐辛或庚酉之间的界缝,向为甲卯),但客家人说水为财,于是有“三分厅堂七分门楼”的说法,以门楼的方位来切合门前来水的方位,意即财源滚滚而来。

传统民俗

培田村代表性民俗活是祭祖、走灯、春耕仪式和“游公太”。

培田每年正月都有声势浩大的祭祖和走灯活动。客家人对于这类活动认真,场面宏大。

培田村拥有深厚的耕读文化传统、淳朴的乡风民俗,当地农民在每年农历三月初都要举办独具特色的春耕仪式。

“游公太”是培田村传统民俗之一,“游公太”源于明代,是在闽西连城、长汀县一带流传的客家民俗盛会,以祭祀开闽王王审知为主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闽西连城、长汀一带13个区域轮流开展,每个区域13年举办一次。

物产美食

培田的风味小吃有八大干、炒雪薯、白斩兔、连城白鸭焖薯粉、客家米冻等。

经济

第三产业

截至2016年12月,培田村共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0余户,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村民年收入3万元每户。

旅游

综述

培田村落位于连城宣和乡,仍保存着中原地区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千米古街两侧保存着30余幢“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个书院、5个庵庙、2座圣赐跨街牌坊,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保单位31处。培田村的建筑带有鲜明的客家特点。客家人多来自北方,参照北方庭院建筑特点,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建造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这与北方民居非常相似,又颇具南方特色。村中古民居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培田村的先辈们崇尚耕读文化所创造的客家建筑艺术。

培田村古建筑群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三十幢高堂华屋、二十一座古祠、六家书院组成,其建筑、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可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村中书院、义仓、义学、商铺等人文胜迹众多,以“九厅十八井建筑”为典型特色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集书院文化、耕读文化、宗法文化于一体,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培田村古建筑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式客家乡土建筑。

大夫第

“大夫第”又称“继述堂”,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荣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它又取《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而称“继述堂”。大夫第建于清爱新觉罗·旻宁九年(1829年),历时十一年,占地十一亩,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建成。

大夫第是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在整体建筑上,科学地运用梁柱式框架结构。大夫第的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风、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传,采茶、卖鱼、借伞、过檀溪等梁花、枋花幅幅藏典故、呈吉祥。挑梁式梁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科学的布局规划,舒适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艺,使法国一位建筑博士三临考察,称赞它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大夫第厅多井多房多,整体却井然有序。厅与厅之间既有通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各成单元,既可聚族而居,又方便小家庭各享天伦。

衍庆堂

衍庆堂是培田村现存最老的屋宇,在都府旁,为吴家总宗祠,由培田六世祖吴郭隆修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原来为住屋,内挂堂匾“至德衍庆”。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扩建为郭隆公祠,始取名“衍庆堂”。衍庆堂是培田村祭祖、打醮、集会等活动之所,村民仍称“老屋”。

衍庆堂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上同,但门外有荷塘,门前有石狮。一对门当户对,与北京四合院门前设置相差无异,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门当户对”蕴含阴阳组成乾坤,男女谱写人文。女性喻吉祥,田丁表兴旺,男女和合,家业兴旺,万代兴隆。其理念喻示着客居异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瓜延绵的展望和追求。衍庆堂融中国民族建筑艺术和客家文化内涵于一体,是保存较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筑

恩荣牌坊

恩荣牌坊位于培田村南村口,坐北朝南,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是光绪帝为表彰御前侍卫、武将军吴拔祯而建的一座忠正牌坊。三间四柱五楼式,通面阔五米,通高五米,全部采用青石构件,正楼上为呀呀葫芦宝顶。牌坊中柱前有报鼓狮,边柱前有凤尾石。正额即龙凤板上阴刻“恩荣”二字,副额阴刻封吴拔祯三代人功名与职位的文字。

久公祠

久公祠是奉直大夫吴九同的公祠,也称“敬承堂”。其联曰:“敬祖敦三礼, 承先溯一支”。久公祠为三开间两进布局。大门门前有一廊庑,建双重门槛。外门槛立四根石柱,两方两圆。方柱上刻“祖训书墙,家声继蕙芷花”,表达了客家人尊祖敬宗、光耀门庭的愿望。内门槛是木门槛,设大门。门槛上方的五重斗拱精妙绝伦,有唐朝遗风。这种双重门槛的设计很少见。

进士第

进士第又称务本堂,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清武进士吴拔祯的祖屋。大门为三合门,寓“天时、地利、人和”之意。门厅后的庭院精致雅洁,颇具文人雅士品茶赏画,琴诗之风骨。正门额上高挂着“殿试三甲第八名武进士、钦点蓝侍卫”的《榜元》进士匾。《榜元》进士匾正文是“进士”两个大字,上下款识连起来为“钦命掌河南道监察御史载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乌拉喜、经筵讲官刑部尚书贵恒为戊子乡试中式第六名、壬辰会试中式第三十三名、殿试第三甲第八名、钦点蓝翎侍卫吴拔立”。屋里的《榜元》的匾牌,是吴拔祯高中武进士后挂上去的。

进士第两旁各有两个客厅、花厅,厅前砌鱼池,天井搭花架。正厅匾额上书“务本堂"三个大字,端庄气派。堂前左右两侧顺序排列太师椅。正中为阴阳太极圆桌,尽显昔日主人气派。

官厅

“官厅”原称“大屋”,为吴氏接待过往官员而称“官厅”,相传为吴纯熙挖八窝金窖而建。官厅高墙耸立,四围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官厅”属“九厅十八井”结构,但布局为前塘后阁式五进厅。前设月塘,一取水克火之意;二取“九厅十八井,井井水归塘”之缘,与徽派建筑“四水归堂”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尽财源滚滚来”。内外宇坪宽阔,为武官下马,文官停轿而设。外门、厅门横批“业继治平”“斗山并峙”,表达主人不仅有继承前人治国平天下之志,而且有开启后人文武竞秀局面之愿。外坪、内坪各立一对青石雕凿旌表,为清乾隆九年(1744年)岁进士吴、吴鉴所立。

“官厅”布局独特,设计精巧。正厅设置“泰阶”,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体现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中厅隔扇“丹凤朝阳”“龙腾虎跃”“王侯福禄”“孔雀开屏”均为九重鎏金透雕。挑梁“八宝”“鲤鱼跳龙门”则为鎏金浮雕。梁柱间、桎枋间的砖雕,全为双面对称镂空雕。后厅为宗族议事厅。左右花厅则专供主人休闲会友。楼下厅为学馆,楼上厅为藏书阁,曾藏有万余册古籍,文革时期被付之一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北上前的温坊、松毛龄战役中,“官厅”曾是红军的指挥部,朱德、彭德怀、谭震林、林彪、罗炳辉等在这里出席过重要军事会议。战斗结束,红九军团即由此出发。培田因此成为红军长征前夕的一个出发地。

南山书院

南山书院,前身为“石头丘草堂”,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明清以来,举人吴茂林、福州市才子邱振芳、翰林曾瑞春等一批名士执教于此,有“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之美誉。南山书院创建500 多年来,曾培养出238个举人、进士,仅明清时期培养出的榜眼、翰林、进士、秀才就有150余人,其中官至五品以上的就有7人,最高者达三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旧私塾学制的南山书院被培田村第十九世祖吴震涛改制为现代学制的“培田两等小学”(含初、高两级)。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四库全书总纪昀巡视汀州府,题有“渤水蜚英”的传世名匾。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南山书院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庶吉士曾瑞春则称赞南山书院说:朱熹讲学的鹿洞鹅湖也不过如此啊!

容膝居

培田村中还有女子学校“容膝居”,取名源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居是女子学习文化、女红、礼仪的场所。容膝居房间不大,三开间,中间是用来讲课的厅堂。容膝居是妇女受教育的地方,反映培田村的客家人对妇女的教育也相当重视。

旅游信息

(1)飞机:迄今为止,已开通了上海市——冠豸山的往返航班,正常每周三班。周二、四、六晚上八点四十左右到达。曾经开通过深圳市至冠豸山的航班,现已停了。机场距连城县城仅三千米。

(2)火车:北方的朋友可以乘坐“海西号”从北京到龙岩市冠豸山站下车。北京西站到冠豸山站约25小时。走的是京九,到赣州市后走龙赣线。广州市——厦门市的游客,可以在龙岩火车站下车后乘坐到连城县的班车在朋口下车转车。冠豸山火车站到县城24千米。

(3)汽车:福州市、厦门、龙岩皆有直通车。龙岩到连城的班车半小时一班(早六点到晚六点)车程约两小时。连城县城到培田约40千米。有直达班车。

(4)自驾:从龙岩自驾车1.5小时可到达连城。厦门到连城自驾车约3.5小时。福州到连城约5小时。沿长春-深圳高速公路G25朋口出口出来,行驶15千米左右,沿途都有引导标识,按指示牌可到达培田古村落。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吴拔祯,培田人心目中的英雄。生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参加乡试,取中第六名举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会试,中进士第33名,后殿试被钦点为三甲第八名蓝翎侍卫。“进士第”还保留吴拔祯当年练功用的重约三百多斤的石锁和两个四十斤重的圆石

吴昌同,培田村“大夫第”的主人,清代奉直大夫、昭武大夫,曾被清廷评为百万公。吴昌同成为富豪之后,在培田大力推广和实施学田制,出资修建学堂,为贫困人家的子弟提供读书的经费,以商助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获得荣誉

2005年,培田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6年,培田古村落被确定为十大“中国最美的历史文化名村(镇)”之一。

2011年,培田村被评为“中国特色村”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百户新村示范点、省新农村示范点、市级造福工程示范点。

2012年,培田村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并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文化村、省级造福工程示范点。8月,培田村被确定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2012年12月17日,培田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3年,培田村被评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村庄规划试点村。

2014年,培田村被评为福建省级造福工程示范村、福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2015年,培田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2017年1月,培田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2019年7月28日,培田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19年12月31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 中央宣传部 民政部 司法部关于公布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培田村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

参考资料

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客家人聚居的“中国南方庄园”、“民间故宫”.腾讯网.2024-02-15

展现客家风情 带动旅游升级——福建省龙岩市培田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2-15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2024-02-15

培田村:一座历史文化的客家古村落.搜狐网.2015-07-23

培田古民居藏着古牌匾 纪晓岚所题.东南网(福建门户网).2015-07-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