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鸫 :仅在早春时节啼鸣的鸟类

更新时间:2024-09-21 10:13

学名:Turdus viscivorus),也被称为风暴欧亚乌鸫,是鸫科鸫属鸟类。体长28厘米,体型稍大的灰褐色带有斑点的鸫类。雌雄羽色相似,头部颜色斑驳,颏、喉至下腹白色,密布黑色点斑,翅上具两道白色翼斑。眼周淡黄白色;耳羽褐色具淡黄白色条纹。虹膜黑褐色;喙角质褐色,下喙基部黄色;脚黄褐色。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中亚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和南北部。在中国仅见于新疆西北部、酒泉市榆中县

形态特征

体长28厘米。体型稍大的灰褐色带有斑点的鸫类。雌雄羽色相似,头部颜色斑驳,颏、喉至下腹白色,密布黑色点斑,翅上具两道白色翼斑。眼周淡黄白色;耳羽褐色具淡黄白色条纹。似欧歌鸫,但体型明显为大,通体色调显灰色,下体斑点排列无章。

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羽缘具明显的白色,次级飞羽有明显的浅色羽缘;尾羽末端的尖端较凸出,褐色,最外侧尾羽的外缘和端斑白色;胸和下体呈淡黄白色并密布醒目的黑褐色斑点,上胸斑点呈条状近似三角形,其余为圆形;腹部密布圆形黑斑,尾下覆羽也具有黑斑。

虹膜黑褐色;喙角质褐色,下喙基部黄色;脚黄褐色。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集小群柄息于山地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地柄性,站姿较直,觅食于田野、公园、村落和河谷两旁及林间窄地,性机警而易受惊扰。性惧生而谨慎。站姿甚直。觅食于农耕地、开阔地、森林地面及林间。叫声:仅在早春时节啼鸣,且持续时间短。叫声为干涩的颤音zerrrrr,鸣声为凄凉且抑郁的下降笛音。似欧亚乌鸫。槲鸫栖息于开阔的树林、公园、树篱和耕地,以各种无脊椎动物、种子和浆果为食,偏爱的水果包括槲寄生、冬青和中国红豆杉的果实。在冬季,槲鸫会积极地保卫槲寄生丛或冬青树,作为食物储备。

近种区别

槲鸫与欧歌鸫鸫属 philomelos)、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的区别为:①槲鸫体型较大(体长约28厘米),欧歌鸫和宝兴歌鸫体型较小(体长分别约22厘米和23厘米);②槲鸫较欧歌鸫上体褐色较浓、外侧尾羽端白、翼下白、覆羽边缘白色;③宝兴歌鸫耳羽后侧具黑色斑块,白色翼斑醒目,而槲鸫的上述特征均不明显。

分布范围

分布: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中国(新疆北部、酒泉市榆中县)、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尼泊尔挪威、俄罗斯、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安道尔奥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法国匈牙利伊朗伊拉克爱尔兰、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荷兰、北马其顿、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巴林塞浦路斯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国、阿拉伯帝国叙利亚阿尔及利亚、丹麦、埃及、芬兰、德国、直布罗陀海峡、希腊、以色列意大利黎巴嫩利比亚马耳他摩洛哥突尼斯乌克兰。游荡:阿曼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法罗群岛冰岛日本。槲鸫在欧洲温带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繁殖,尽管在无树的极北地区缺席,在东南欧洲、土耳其和中东地区,其分布范围变得不连续。在这些更温暖的南部地区,它倾向于出现在温和的高地和沿海地区。

繁殖方式

筑巢季节从3月中旬持续到7月底,在英国,筑巢季节从2月底开始稍早。亲鸟频繁往返衔取巢材,雌雄共同筑巢,营巢期持续约1周,前3天为筑巢高峰期。巢呈碗状,外壁由小树枝、枯茎构成,中间层主要是枯草、软塑料丝和泥,内垫以细草根、草叶、苔藓植物等。巢筑在树篱、灌木丛、树上、建筑物的窗台、河岸、悬崖的外墙或岩石中间。雌鸟在巢筑好后即产卵,每日产汽车公司1枚蛋,共3-5枚蛋。蛋呈短钝椭圆形,蛋底色为淡绿色,杂以不规则的灰褐色斑点。产完蛋后雌鸟即开始孵卵,雄鸟主要负责警戒,仅在雌鸟离巢觅食时参与孵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由雄鸟喂雌鸟食物。雌鸟白天坐巢时间约占84.4%。孵卵期间恋巢性极强,人接近巢亦不飞,此时负责警戒的雄鸟会攻击入侵者。整个孵卵期持续12-15天。早成雏出壳当天雌鸟多在巢中保护雏鸟,亲鸟喂食次数较少,之后几天喂食次数增加。13-16日龄起雏鸟陆续离巢,此时尚不能独立觅食,还停留在巢附近树枝上等待亲鸟喂食。此外,从3日龄起开始发现雏鸟身上有少量鸟虱,由于雏鸟不会自行清除,日渐增多,遍及全身,且以翅下等隐蔽部位最为集中,对其生长可能有一定影响。

亚种分化

保护状态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