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河 :豫鲁的河流

更新时间:2023-08-15 17:06

济河,又称济水、沇水,古名水,是黄河下游的河道之一,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济河流经河南、山东省,于济宁市以北入海。现代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古代济水的河道。济河曾是黄河历史上的一条流,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四渎”。魏晋,济河一度干涸。1885年后,由于黄河改道,济河被黄河侵占的河道以上段消失。现代河南境内的济河,发源于济源市区,分别流经沁阳市温县分支,入黄河和沁河济南市、济宁等地因济河而得名。

地理位置

《忆昔行》云:“王屋山绝顶曰天坛,济水发源处是也。”

济河,发源于济源市城西北2公里处,有二源,一出济源济渎庙,一出龙潭。二水在济源程村合流,东流至沁阳柏香后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为猪龙河,是济河主流,流经温县于坨村入黄河;另一支流入沁阳县城,流至龙涧村入沁河。济河常年流量在1.5立方米/秒左右。

历史沿革

济河在历史上多次改变其确切的河道,最终在1852年的一次大规模黄河洪水期间消失,当时黄河改道,占据了济河的河道。济河的消失是由于黄河的改道,从山东半岛下方转向其北侧,从而占据了济河的河道。济河的其他部分形成了现今的小清河

记载

古济水的流向在《尚书·夏书·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定陶区)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市),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古代文献记载,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暗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济水穿越黄河(一说潜流于黄河地下,一说与黄河交叉),流经河南、山东省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李治时又通而复枯。由于黄河浸淤,东平县以西的济水湮没,东平以下的济水改称大清河。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夺大清河东阿至历城区间河段,在历城东北脱离济水故道,东北流至利津县入海。大清河北移后济水下游故道经疏浚治理后,称小清河。现黄河山东段的一部分和小清河的一部分,就是原济水故道。现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东省境内的济阳区,就是最好的明证。

济水为何不浑

在相信古代文献关于人文活动的记载的前提下,符合自然法则的推测是,善淤的黄河分出了一条河汊、这条河汊在低洼处汇集了其他一些流程较短的河溪(因为黄河河床的不断淤高,这些河流无法注入干流而注入分支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积蓄为荥泽。再从东面流出,一路汇集其他来水流向大海。所以说济水虽然有一部分水源来自黄河的分叉,但还有其他汇入的支流,共同汇集而成,这既符合济水相对独立水系的地位,也符合济水为何不浑的记载。只不过所谓的济水上段,完全就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与下段没有关系而已。

多次潜流于地下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很多河流因为过度取水而时断时续。区间的支流汇集,地下水的补给,使得断流河并没有全程干涸,尤其下游还有一些水流存在。这些都符合济水记载中“旱塞”“人工疏浚航道”的来源。

在没有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古代,随着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加剧,黄河分叉注入荥泽的泥沙不断增加,这些泥沙并不是其他支流来水能够稀释的。水不敌沙,随着荥泽的淤塞,济水的流程和流量就大大减少了。黄河唐朝北宋时期,不断向北摆动、南流之水越来越少,济水流域的一些支流无法汇入被黄河淤塞消亡的荥泽,反向南流逐渐成为现今淮河流域的一部分。济水与黄河完全脱离,河南省一段逐渐干涸,只剩下被叫做古大清河(区别于今河北白洋淀流出的大清河)的下段,古大清河已经完全是一条山东省境内、独自汇集区间来水、独流入海的河流了。

金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发生最大的一次改道。河水夺泗河下游,合淮河入海。河南地区原属济水流域的地区成为黄泛区,使得济水再也没有从河南疏通到山东的可能,航运地位不再。

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箱决口,夺大清河入海,至此济水彻底从地图上消失,只留下一段古老的似是而非的传说。

传说

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朝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今在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占地120余亩,建设规模宏伟,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而且是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济水流域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观济水,留诗作证。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蚩尤曾在河北省作战,因蚩尤能十里吐雾,黄帝打了败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上。黄帝“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娘娘降于天坛”“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杜光庭撰《天坛王屋山圣迹叙》)。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黄帝都到天坛上设坛祭天,故名曰天坛山。以后历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坛山设坛祭天。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的荣耀与骄傲,它曾哺育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