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而发起的战争

更新时间:2023-08-15 18:12

第二次中东战争(The Second Arab-Israeli War,Suez Crisis),是埃及与英国、法国、以色列于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围绕苏伊士运河最终归属权而展开的战争。因发生在苏伊士运河及西奈半岛地区,又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等。

在1948年至1949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矛盾加深。1952年7月22日,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对埃及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为总统的政权,并致力于将英国殖民势力赶出埃及。1956年,英军撤出埃及,结束了英国对埃及74年的殖民统治。同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一举动令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于是英国、法国、以色列制定了“卡代什”计划,决定联合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掌控权、扼杀埃及革命。

1956年10月29日下午,以色列部分军队集结于以埃边境,并通过运输机空降至埃及境内的米特拉山隘,第二次中东战争开始。埃军迅速调动军队准备实行针对以军进攻西奈半岛的反击计划。30日至31日,以军占领了萨马德、纳赫勒、阿布奥格拉等地区后进入防御状态,等待英、法加入战争。

30日,英、法两国向埃、以两国递交最后通谍,遭到了埃及政府的拒绝。通谍发出后25小时,英、法联军正式加入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空军自10月31日下午开始对埃及机场展开轰炸,埃军各部队被迫撤离西奈半岛后,以军趁势占领西奈半岛各阵地。11月1日至5日,以军陆续占领了加沙、沙姆沙伊赫。英、法军队于5日空降至塞得港、富阿德港,并对埃军展开空袭轰炸。6日,埃及军队被迫炸毁船只并封锁了运河。

自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国际社会对英、法、以三国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联合国于11月2日通过了关于中东立即停火的997号决议。阿拉伯国家先后与英、法两国断交。中原地区政府两次发表声明,要求停战。美国军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命令下进入戒备状态苏联也提出了采取美苏共同行动的方式,迫使英法两国接受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最终英、法两国于11月6日下午接受了停火协议,以军于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地区。

第二次中东战争彻底改变了中东地区战略布局,此后英、法逐渐退出中东地区,美、苏开始在中东地区展开角逐。埃及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军事损失,但实现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等政治目的,鼓舞了阿拉伯帝国、非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以色列在与埃及接壤处建立一条受国际保证的缓冲地带,对其政治、经济、外交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事件背景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这一决议遭到了阿拉伯各国的拒绝,而犹太人则于1948年5月14日在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第二日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入侵巴勒斯坦南部、东部地区,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又称“巴勒斯坦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在1949年2月至7月间,以色列先后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签订停火协议,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约67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以色列侵占,约4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此后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结下仇怨。

埃及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高潮,要求英国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区并废除《英埃同盟条约》。1952年7月22日午夜,以阿拉伯帝国民族主义者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Gama Abdel Nasser)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逮捕了埃及封建统治王朝法鲁克一世王朝的高级官员。23日凌晨,自由军官组织的革命指导委员会占领开罗,埃及革命宣告成功。此后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政权致力于将英国势力赶出埃及,执行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政策,并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最后一批英军于1956年6月12日撤离埃及,至此结束了英国占领埃及74年的历史。埃及革命的胜利为埃及民族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并对阿拉伯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造成了积极影响。但其推翻了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统治,打击了英国帝国主义,招致西方国家的不满。

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苏伊士运河是位于埃及的一条人工河流,全长175公里。1859年至1869年间,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埃及动用了12万劳动力及大量财力、物力,开凿出了苏伊士运河。运河沟通了红海地中海,缩短了欧、亚、非洲之间海上运输的路程。据统计通过苏伊士运河往来欧亚的海运,比途径好望角要缩短约6000到14000公里的距离。但1924年后,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一直掌握在英法殖民者手中。

1952年的埃及革命胜利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及民族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其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英、法两国对埃及在各方面施加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埃及政府在1953年制定了修建阿斯旺高坝的计划,英、美政府表示会提供超过2亿元的资金技术支持。阿斯旺高坝建成后,将灌溉埃及90%以上的耕地,有助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水力发电等埃及经济、民生发展。1954年,埃、英经过谈判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1955年7月,埃及与苏联达成了8000万美元的武器交易,并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这一行为使得英美政府十分不满,并提出了一系列无视埃及主权的要求。埃及政府拒绝其要求后,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于1956年7月19日宣布,由于埃及经济破产,美国决定撤回7000万美元的“赠款”,及世界银行为建造阿斯旺高坝提供的2亿美元贷款财政援助。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总统认为撤销援助,是在唆使埃及人民推翻其政权。7月23日,苏联外长谢波洛夫至埃及出席埃及胜利纪念活动,并与纳赛尔总统取得联系。谢波洛夫外长表示苏联准备给予阿斯旺高坝工程财政援助,这一消息鼓舞了纳赛尔总统的士气。

7月26日下午,在埃及亚历山大举行的埃及革命胜利纪念活动上,纳赛尔总统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但埃及民众却没有享受到其产生的利润,而是成为了英国等剥削和榨取埃及财富的源泉。最后,纳赛尔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承诺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独立建造阿斯旺水坝

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举动令西方世界感到不安,尤其是英、法等殖民帝国。1956年8月,英、美、法国政府将曾参加过1888年苏伊士运河会议的代表召集至伦敦,举行会议讨论苏伊士运河问题。会议草拟了一个国际共同管理运河的建议,试图将苏伊士运河国际化。埃及政府拒绝出席会议,并对建议不予理睬。于是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对埃及施压,试图迫使其放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但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对埃及国有化苏伊士运河表示支持。

国际情况

而这一时期埃及在关于中东的事务中,坚决反对英美建立的亲西方的巴格达条约组织,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如苏联、中国等。同时,埃及还在1955年9月至1956年6月间与捷克斯洛伐克先后达成了总计约4亿美元的军火协定,获得了一批先进的军事装备,引发了以色列的警觉。同时以色列因为美国试图拉拢阿拉伯国家,而无法从美国取得先进武器,便加强了与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军事合作。

战前态势

英国、法国、以色列为夺取苏伊士运河掌控权、扼杀埃及革命,制定了“卡代什”计划,决定联合进攻埃及。1956年8月3日,英国国防部开始制定对埃及的作战计划。最终决定,9月6日在位于埃及东北部、苏伊士运河北端塞得港登陆作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由英、法两国将领组成,其中英国的查尔斯·凯特利将军担任联军总司令,法国的皮埃尔·巴尔若海军中将担任副总司令,英国斯托克韦尔将军担任地面部队司令,法国安德烈·博弗尔担任地面部队副司令。英、法最终制定的作战计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摧毁埃及空军。第二阶段登陆部队于海上待机,空军继续对埃及经济、军队后勤基地进行破坏。第三阶段登陆部队于9月13日在苏伊士运河北部登陆,占领运河区域。但由于英、法未与以色列协调好,该计划最终推迟。

9月末,以色列国防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达扬等人抵达巴黎,英、法、以最终协商决定,以军于10月29日开战,英军则于10月31日开战,但如何开启战端仍未决定。10月22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总参谋长达扬、国防部副部长西蒙·佩雷斯至巴黎与法国协商作战细节。总参谋长达扬认为由以色列先向米特拉山隘空投1个伞兵营,若英、法军队按计划开战,以军则配合其行动转入西奈半岛作战;若英、法军队不参战,以色列则撤回空降部队,并将这次行动解释为一次袭击行动。该计划得到了法国首脑的赞同,法国决定立即给以色列输送车辆和飞机以示支持。随后,英、法、以三国代表确认并签署了在此次作战协商中决定的相关事项决议。

事件经过

以色列与埃及开战

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军队开始进入埃及境内。一部分以军空降兵在艾坦中校率领下,乘运输机空降于米特拉山隘展开进攻。还有一部分由沙龙上校带领的以军部队集结于以埃边境,途经并占领了萨马德、纳赫勒等地。两支以军于10月30日晚在米特拉山隘汇合,次日埃、以双方展开了对米特拉山隘东端的海坦谷地、西端的米特拉谷地和中间的碟状台地进行争夺战,以军于黄昏时分占领了海坦谷地。

埃及位于开罗的埃军总司令部和纳赛尔总统接到以军进攻消息后,下令苏伊士运河西岸的第2步兵旅的第5、6步兵营渡河,准备对以军空降部队发起进攻。10月29日晚,埃军阿卜杜勒·哈基姆·阿密尔总司令开始实施针对以军进攻西奈半岛的反击计划,具体进攻时间定于11月2日至3日。按照计划,埃及军队将首先通过前沿部队拖缓以军的进攻,而主力部队则集结于吉夫加法和萨马德附近,从左派往阿布奥格拉方向展开包围作战。

阿布奥格拉为埃军在西奈半岛北部的关键性防御阵地,可阻碍以军向阿里什的海岸的攻势,故也是以军进攻的重要目标。10月30日以军在占领库赛马后,向纳赫、哈萨纳、阿布奥格拉方向派出了侦察队,发现可通过达伊卡山隘抵达阿布奥格拉。次日,以军谢尔曼坦克营对阿布奥格拉展开进攻,很快占领了阿布奥格拉的道路交叉点。当日中午,埃军第10步兵营抵达阿布奥格拉,与第18步兵营进行夹击反攻。最终,埃军失败,以军于当晚占领了阿布奥格拉。此后以军转入防御状态,以等待英、法军队的加入。

英法加入战争

以色列军队进入埃及的第二天,即10月30日下午6时,英、法两国向埃、以两国递交最后通谍,并要求12小时内做出答复。最后通谍中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埃、以两国政府立即停止在陆、海、空的敌对行动;第二,两国军队后撤,埃军撤至苏伊士运河西岸,以军撒至运河东10英里处;第三,英法联军暂时占领富阿德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其目的为保障任何国家的船舶可根据国际法在苏伊士运河航行。以色列政府表示接受通牒要求,埃及政府则表示拒绝。随后埃及境内位于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防空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埃军阿密尔司令接到命令,要求其率领的埃及军队在英、法军进攻时,需从西奈半岛撤退至运河区以保卫运河。

10月31日7时,即英、法两国向埃、以发送最后通谍后的第25小时,英、法军队加入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空军对埃及铁路、机场、武器阵地和军营进行轰炸。英法海底隧道的空袭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反对,英国议会内部也出现强烈的反对声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后,立即停战协议被通过,但英法军队仍然决定向埃及进行空降。31日晚,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停止对西奈半岛进行增援,并命令埃军西奈防御部队向苏伊士运河方向撤退,以防备英法军队在苏伊士运河沿岸登陆作战。11月1日,埃军从西奈半岛撤退后,以军占领了西奈半岛各地。

为打通阿里什进入坎塔腊和苏伊士运河区,联军在北路支队长哈依姆·拉斯科夫准将下达命令,要求以军于11月1日向位于运河周边的腊法和加沙地区展开进攻。联军工兵部队首先在腊法阵地地雷场中,开辟了三条道路以备进攻,但其中两条被埃军封闭。2日凌晨,以军在空军炮击掩护下突破地雷区。此时埃军已撤退,故而以军迅速占领了阿里什地区、腊法地区和加沙地区。

以军另一部分军队在约菲上校指挥下占领了亚喀巴湾,于11月5日清晨对沙姆沙伊赫展开进攻。但由于埃军防守坚固,以军难以攻下沙姆沙伊赫。后在航空火力和重迫击炮支援下,以军约菲旅重新发起进攻,同时以军伞兵部队从南方突入沙姆沙伊赫要塞阵地,夺取了埃军的指挥所。至此沙姆沙伊赫被以军占领,埃、以双方战斗暂时结束。

11月5日上午,英军舰载机对塞得港和富阿德港的防御阵地展开轰炸,在其掩护下英军空降旅降落并占领了加密尔机场,法军空降至富阿德港并占领该地供水站。当日下午英、法第二批空降部队降落,而埃军由于空袭暂时陷入瘫痪状态。随后埃军司令穆古伊准将至供水站与法军指挥官进行停火谈判,法军同意在埃军修复供水站和联军空降部队调整好态势之前暂时停火,此次停火持续到当日下午10时30分。当晚英军虽然接到女王陛下政府命令禁止炮击轰炸,但仍以海军的“火力支拨”进行了炮击,以掩护登陆部队进行登陆。

11月6日,英、法联军再次对埃及海岸地区进行了舰炮射击、飞机轰炸,埃军海岸地区守备队陷入瘫痪。随后,法军海军陆战旅、英军第3海军陆战旅分别于富阿德港、塞得港登陆登陆。埃及当地军民对联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由于联军攻势猛烈,埃军被迫炸毁了停泊于苏伊士运河上的船只,并对运河进行了封锁。

国际社会施压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英、法、以三国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11月1日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停火提案。次日,以64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中东立即停火的997号决议。决议要求:各方立即停火,停止将军队和武器运入该地区;缔结停战协定的各国立即将军队撤回停战线后;联合国各会员国不将军事物资运往敌对地区;停火生效后立即采取步骤使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并恢复安全的航行自由

世界各国均对第二次中东战争作出表示,纷纷声援埃及进行自卫斗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英、法两国断交,并宣布要截断其石油管道。中国政府于11月3日、7日两次发表声明要求英、法停止对埃及侵略战争,并通过红十字会捐款、物资援助等方式,对埃及的反抗斗争表示支持。11月4日,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反对侵略埃及大会,约1万民众在白厅大道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为争取阿拉伯国家,同时对英、法并未向其通报就擅自开展感到不满,故强烈反对三国的军事行动,并在联合国带头展开反对活动,如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立刻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向三国施压,命令全球美国军队进入戒备状态。苏联当时忙于匈牙利事件,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在看到联军败局已定后,在11月5日建议通过采取美苏共同行动的方式,迫使英法两国接受联大的决议,并发出警告会在必要时刻使用核弹

事件结果

迫于国际社会压力,英、法两国于11月6日下午接受了停火协议。下午7时30分,斯托克韦尔司令收到女王陛下政府电报,指示其在11月6日24时前停止战斗行动。随后斯托克韦尔司令与参谋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后决定利用伦敦与开罗2小时的时差,命令第16空降旅旅长巴特勒准将尽可能地沿苏伊士运河南下,最终抵达卡普后停止前进。以军则于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地区。但实际上英、法军一直到当年12月联合国紧急部队抵达埃及后才开始撤出,以军则在次年3月才完全撤出埃及。1957年4月,苏伊士运河再次通航。

影响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中东地区战略布局彻底改变。英国法国两个老牌殖民帝国受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的势力被严重削弱。此后中东地区进入美国苏联角逐时期。同时,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坚守,还鼓舞了阿拉伯、非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对英、法在中东地区殖民统治时代结束具有推动作用。

埃及在被侵略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军事损失。但第二次中东战争使埃及顺利实现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以色列西奈半岛撤军的政治目的,并逐渐成为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埃及还将英、法在埃及境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势力肃清,将多家英、法银行、保险公司收归国有,加快了埃及国有化的步伐。

以色列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基本达到了其参战目的,即在与埃及接壤处建立一条受国际保证的缓冲地带。此后以色列外部环境相对平和,为其政治、经济、外交发展有积极影响。

评价

中国日报》评价:“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已经取代英法,不断巩固和加强资金的影响力,苏联也跃跃欲试,加紧渗透中东,并逐步取得立足点。战争结束后,英法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受到毁灭性打击,至上世纪50年代末期,英法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基本结束。美国趁机利用这场战争打击、削弱和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前苏联也想趁机向阿拉伯国家渗透,在中东取得一席之地。另外,美苏两大国对英法以的威胁起了决定性作用。”

《解放军报》评价:“这场战争之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愈发如火如荼。更重要的是,美苏冷战后期的世界格局逐渐定型——美苏取代英法主导中东事务,英法殖民帝国迅速崩溃;现实而势利的英国,选择充当紧随美国的‘小伙伴’、形成美英“特殊关系”同盟;高傲的法国,则敏锐地意识到‘美国是靠不住的’,加速了独立自主的步伐。”

新华网评价:“埃及最后虽然战败,但获得了运河的主权。以色列获得亚喀巴湾蒂朗海峡的通航权,在埃以之间建立缓冲带,并逐渐发展为地区性军事强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