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村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12:51

蓝田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呈坎镇溪头镇,位于歙县正北16千米,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沉淀的典型的徽州千年文化古村落。这里山川秀丽,人才辈出。蓝田县历史上一直为行政村,辖蓝田、石榴村、半岭三个自然村,其中蓝田是歙县溪头中学与中心学校的所在地。2008年,蓝田行政村并入溪头镇所在地溪头村。

2010年,蓝田自然村有村民219户,常驻农户人口792人。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蓝田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3月,该村作为第二批村落单馆入驻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历史沿革

安徽省歙县蓝田村是一个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蓝田地处歙县东乡腹地,位于徽州府歙县城正北偏东方向16千米,疆域面积10平方公里。

蓝田县叶氏族谱《四老支谱》载:村原名潺田,原居吴、杨二姓。蓝田叶氏始迁祖叶孟,西梁(西梁)(公元562~587)时曾官拜大司农,为户部尚书,守祖墓居于歙城,因游石佛洞,经历是乡,见其“龙神卓越,局度宽敞,五星具备,各镇其垣,九曲入明堂,狮象捍水口,大小墩阜棋布星罗,秀明拖,贵沙暗拱,溯发源来自黄山,论同支联于飞布”,“深足其意,遂迁居焉”。时值天下纷乱,先于后梁天保末(576—580)将夫人萧衍之后萧公主(西梁王萧岿之姐妹,西梁最后一代皇帝萧琮姑母)以及眷属避居与此,己仍入朝为官,后于唐贞观元年(627)告老回乡定居,叶氏族旺后,吴杨姓日退。

蓝田叶氏尊春秋楚国沈诸梁沈诸梁为始祖,自叶公始,至今已有80多代。叶氏入住蓝田县后,为纪念先祖叶敷泽(蓝田叶氏始祖孟公的祖父)曾任陕西蓝田县尹,并以旧名“潺”字“浅俗不韵”,遂易村名“潺田”为“蓝田”,村的附名叫种玉里,亦因陕西蓝田县出蓝田玉而得名。自叶氏入住蓝田至今已越1420余年。北宋赵顼时分上、中、下三门,依次位于村之北、中、南,上、中门支祖为裕(17世祖),下门支祖为礼(亦17世祖)。

1974年和1982年,因农田生产建设的两次发现,把蓝(潺)田村的居住历史再向前推至东西汉之交甚而至奴隶社会时期。1982年6月蓝田县村民汪成夏、汪成亮、汪银芝等人在蓝田村下游一千米的“东瓜园”发现并掘得古铜钱“更始五铢”,“五铢钱”共45斤多。当时除留少数作样品观赏外,其余都卖给了溪头供销社废品收购站。

蓝田村是江南“叶氏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历代人才辈出。村庄西倚来龙山脚而建,玉屏山旭日东望,潺溪水绕村而行,村落古街道错落有致,自然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南宋时,杭州市为帝都,距离杭州不远的徽州商贾快速发达。南宋以来,徽商日盛,驰名天下。徽州形成了家家“少男外出从商,老来荣归故里”的传统文化。

兰田村村落街道沿来龙山布局,街巷纵横,上水、下水、明渠、暗沟,错落有致。马头墙下,木楼别致,白墙黛瓦,庭院深深。史传鼎盛时期蓝田县曾达到“千户万丁”规模,建有多个当铺、钱庄、诊所药店和很多社稷活动场所。但因历史上多次战乱,特别是太平天国后期战乱,村落大部被烧毁,居民四处迁徙,迁徙到外地的后人主要有江西省、安徽六安叶集、以及江苏镇江与扬州市各支。

到20世纪末,蓝田所保留的建筑占地不到鼎盛时期规模(火烧墙遗迹)的一半。现存人文古迹主要有古坝首(类似于古城墙)、明清徽派建筑(群)、古桥、塘库(古水利系统)、古戏台、古学堂、古墓祠、古亭阁、古石坊,以及千年石板古道和巷道。

蓝田县原属于一个完整的行政村,其包括蓝田本村、石榴村(南距蓝田1千米)和半岭(西北距蓝田3千米)3个自然村。2008年并入溪头镇所在地溪头村

文化

自2014年以来,在市、县政府大力支持下,蓝田村组织开展了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对古迹包括建筑、古石板驿道、古树水口等抓紧保护,进行维修,并利用坝首(水口)古树林开辟了乡村公园。利用墙头文化,对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宣传。修缮了江南叶氏古墓(1300多年的王姬叶母墓)、承德祠,开辟了游客接待中心,一个美丽的千年古村正在换发新貌。

坝首

蓝田村东出口处有三道人工屏障坝首,分别称为里坝首、中坝首、外坝首。里坝首紧贴村边,呈弧形包围状,坝首高1-2米,长300余米,现存200龄以上的古树20余株,其中400年以上古树10株。1990年以来,补植冬青、梧桐等树100多株。中坝首距里坝首300米。外坝首距中坝首100米。另外南北村口,各有一道坝首。北坝首位于高铁线之下200余米,存200年以上古树17株,现已辟为乡村公园。村四周山峦有百年以上古树400余株,古树环绕整个村庄。树种大部为栎属(亦称橡树),其次为黄莲木、沙棠梓等。

文昌阁和松谷亭

村东文昌阁为塔形亭式建筑,两层四面八角,主体为砖木结构,长11.8米,宽10.8米,清乾隆时由时任扬州盐纲总商的蓝田人叶天赐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首倡建造,并资助贫寒子弟在此念书。该阁为两层亭台式,石砌基脚高约3米,周径约11米,偏长方形。亭阁主体为6.6米正方,四周为回廊,高12米,葫芦顶直刺苍穹。亭住相对,阁梁描金,莲花檐托,美轮美奂。八只鳄鱼尾翘角上下呼应,各悬铁马,铁马叮当,气势恢宏。阁内半是粉墙半是窗扉,画栋朱梁,阳光闪射。登斜梯,到二层如凌山顶。远峰近水,一览无余。阁南阁北榫接坝,时届好春,青帘出树,花影临窗。阁东是黄绿交错的阡陌田园;西望蓝田村,则是新楼旧屋迤逦起伏。当年,呈坎镇翰林许承尧曾书“览胜”一匾悬于阁北。

文昌阁曾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复修。首倡者也是一位以商助学的蓝田村雅士,姓叶,名德钦县,字峙亭,二十岁考中秀才后,便接受祖业从商,以善经营而富甲一乡。宣统元年(1909年),叶峙亭独资在蓝田村创办正谊学堂,招收贫家子弟入学。他还是抗战时期安徽省歙县中学倡办者之一。曾主持过歙杭公路建设与民国歙县编修,掩护过共产党人杜维佑(安徽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中国第一任歙县县长)。

紧靠文昌阁之建筑为松谷亭,为二层路亭式建筑,门楣镌有“种玉里”三字,为蓝田县副村名。

据传,叶天赐为遗腹子。母子二人,家贫如洗。他六岁那年,看着伙伴进了蒙童馆,便在家里发呆。一天母亲把书包递给他,他哭了。“娘,俺家出不起束脩,别念书了。”母亲说:“家再贫,娘也要供你念书。”为了那束脩,母亲为人作佣,夜夜浆洗缝补到五更,二十几岁的人瘦得象四、五十岁的老太婆。作儿子的好心痛,便爬树摸鸟蛋给母亲补养,不料被族长公看见,用那块刻有“游手好闲不用功念书者,罚”的督学竹板狠打了一顿屁股,还连累母亲担个“教子不严”的罪名,罚在下门礼公祠堂门外跪了一天。叶天赐哭了,在村口松谷亭包起一包家乡土,连夜跟人下了扬州市。他后来经商致富,不忘自己过去的身世和经历,同情读不起书的穷孩子。这是他倡建文昌阁的缘起。

明清古建筑

1.梓树巷古建筑群:位于下门,长约80米,宽60米,呈弓子形。其中叶天赐故居为明朝嘉靖建造,清代翻修,正屋和侧屋各为三进;清末(1905年前后)建造的叶峙亭故居在叶天赐故居南侧,正屋四进,后门在梓树巷里后花园,大门朝正谊学堂前广场。

2.上新屋建筑群:位于上门,为一排三进连通民宅。三幢民居两幢为通转屋又称上下对堂、一幢为明三桁(楼梯设在照壁后)。

3.下新屋(五福巷)建筑群:位于上门,为两幢三桁两阁厢,相对而立,各有天井,中以墙隔开,有门通行。

4.正谊学堂旧址:本村民国前创办小学,小学初名蓝田正谊学堂,系本村绅士儒商叶峙亭(又名叶德钦)于清宣统元年(1909)独资创办,旧址在叶峙亭故居和礼公祠对面,有4间教室。叶元龙以群曾在本学堂就学。民国后学校先后易名为:县立第一国民学校、县立第一初级小学、蓝田保国民学校(中国抗日战争中后期共产党人杜维佑曾在本校以教师身份掩护,发展组织),歙县(1980年迁新址),中心学校(现已与溪头初级中学合并)。

5.汪氏节孝坊:位于村东侧水口外,为三楼四通天柱式,茶源石质地,系著名盐商叶天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其母(叶熙鼎继妻汪氏)请旌,二十七年(1762)建造,坊之中额正面镌“松雪古”,背而镌“梅冷冰香”,中顶楼为圣旨龙亭。

6.亚守第牌坊:在银屏巷,属于官宦功名坊,由广东化州同知始建于明弘治戊申年(1488),为花岗石质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坊倾,叶氏迁洁湖川支裔拆坊重建,易以砖柱,坊为四柱三楼式,上镌九名官员功名录

7.古戏台:位于上门,建于明代,戏台宽10米,深7米,并备有台板向前并接,可演满台戏,台前有平坦,可供千人看戏。已毁,现作为花园和停车场。

重要历史古迹

1.王姬叶母墓:为蓝田县叶氏始迁祖叶孟与夫人萧氏合葬墓,位于村中王家坦,建于唐开元年间。据蓝田叶氏族谱《四老支谱》载:"叶孟官拜大司农为户部尚书,夫人萧氏乃萧衍之女(玄孙女)也,(叶)公年八十有三,夫人百零一岁而卒,合墓王家坦"。

2.如来佛柱:立于村口作镇邪之物,柱呈八棱体,八面分塑八个菩萨,下有圆鼓形柱础,上有宝盖,总长三米许。

3.郡主汤沐所:是一口泉水井,又称古大井,据宗谱载,是井为梁王御赐给叶孟夫人萧氏汲水作汤沐浴之用。

4.接王殿:在村北三里许路侧,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萧氏下嫁之后,皇太孙自岭北而来看姑母,在此受迎接,后人遂建殿纪念之,内塑有梁王太子及随从主要军校像数尊。

5.还金亭:亭脊呈元宝形结构,下为通道,明正德时,蓝田人叶社遇在考塘看田水,于途拾得巨金,坐等失主,失主绩溪县某回觅,分金而不受,村人义之,遂建亭纪念。

6.司马坊:北宋熙宁三年(1070)恩赐建造,坊主人为北宋赵顼朝状元叶椿(叶芝美之子,出生福建省),因其终官大司马,故称司马坊,坊上镌有“文耀”二字。

7.梁王上马石:在村上水口,当年西梁王遣太子(萧琮)来蓝田县看姑,在此下马进村,返回时,太子亦在此上马,故称上马石。

8.古桥:蓝田古桥繁多,现存主要有柏树桥、横路桥、石堨桥(又名皇孙桥)、黄堨桥、野堨桥(又名中心路桥)、茶堨桥、贵金桥、四梯桥(河中立一桥墩,两空间各并排铺两块石条)、永安桥(1958年加固成公路桥)、新桥(为桥亭共建),除四梯桥外,均为单孔石拱桥

9.路亭:路亭为村人提供人们躲雨休息和路客歇脚的场所,也是江南重要传统文化之一。徽州一代,古代基本上百米左右置一亭。但上世纪中后期大都被毁。蓝田现有(及恢复)有:松谷亭(村口文昌阁旁)、十里茶亭(在大岭上,从此往大谷运、西坑、黄村均为十里路)、新路岭亭(在新路岭脚)、接王亭(在接王殿下首)、野堨亭、嘉义亭、新亭(与桥共建)、永福亭(在潺溪水注入桃溪后下游150米处)、对家岭亭(下门,已恢复)、南门亭(下门,重修)、佛岭亭(下门通往梓川分水岭,遗迹)。

10.古塘和水库:乃古水利设施。无论是村中间还是村外,蓝田古塘甚多,星罗棋布,分别承担灌溉、浣洗(洗菜、洗衣服、洗农具分开)、防洪、防火、抗旱等功能,展现叶氏先辈们的聪明智慧。据原籍蓝田县北京市叶教授初步勘察,蓝田村及周围有40口以上古塘。其中从佛岭亭到松谷亭一线有大小古塘18口(现存蓄水塘10口)。由于年久缺乏保护,村中的防洪防火塘大都被填埋,只剩为数不多的几口。村口下坝首里原来的一口水塘占地约5亩,文革中被垃圾填埋为菜地,后作为锯板厂,现已辟为游客集散中心和停车场。

现仍完好的塘主要分布在下门,有大水坞塘(现仍可以灌溉近百亩稻田)、荷花塘、芦苇塘、上下石禾塘、脚盆塘、中塘、深塘。

11.古井:过去吃水主要靠井水。蓝田县古井甚多,大户人家屋内一般有口吃或用的水井。随着新中国后的建设,大多数古井被填埋,现尚存十多口,最著名的为位于上门的郡主汤沐所。

12.古祠堂:蓝田村内曾有八座古祠,其中叶氏七座,程氏一座。因历史原因,大多被毁,有的成为学校校园,有的成为公共场所。现较为完整的有上门承德祠和完整的下门礼公寺遗迹。

礼公墓祠:即下门叶叙伦祠,四进。因在上进(高出其它部分2.5米)神后有下门支祖叶礼坟墓,故称为墓祠。在祠内行祭拜之事,均要兼向下门叶氏支祖礼公膜拜。新中国后,叙伦祠常年作为生产队仓库,上进及楼上兼作为蚕室,外进作为小学1年级和幼儿班的课堂。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由于常年放杂物,甚至圈养牛羊,疏于管理,年久失修,石雕木雕部分散失。2006年礼公祠主体构架被彻底拆除,上进部分木雕砖雕等变卖到本县唐模新修祠堂,礼公祠只剩下遗址和部分断壁残垣。

承德祠:是蓝田叶氏32世叶显章于明弘治、正德年间,在世德祠之后分立建造。新中国后,作为大队部和文化活动中心,建有戏台,兼作为生产队仓库。后进寝殿经过修缮完整,前进和中进外墙近年经过修缮,也逐步恢复原貌。

旅游

景点

钟鼓旗山来龙山

钟山:即贵金山南岗顶,形似覆钟;

鼓山:在大石禾塘口,孤立一硕大圆山丘,形肖如一面大鼓,又称果盒山;

福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在鼓山后,是蓝田村东南之屏障,又名玉屏山,今称东山,山形起伏皱折,巍峨挺拔。似一面迎风飘展之旗;

来龙山:位于村后,婉约一条龙盘踞,秋高气爽的时候登顶可以看到黄山

石佛仙洞

石佛洞为,因昔时上层洞壁岩纹酷似一座佛而得名,今岩纹风化,佛像脱落。洞有直洞和横洞,直洞从山顶呈六十度斜坡而下,洞共五进,洞内有洗眼泉、石凉伞、擎天佛柱、一线天、碰头得子石等胜迹。清代在洞口建有,学政曾题“亦洞天”。

根据近年的考察,石佛洞的外观景观酷为阴石特征,洞内有一阳石与之呼应,维俏维妙,反映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龟蛇镇口

亦名龟蛇朝佛。村南水口之外有岭,因唐时在岭上建有佛庙而得名佛岭,登岭山道如一条长蛇,蜿蜒而上,岭下小山坞有积水小盆地,叶氏遂整修上山道路,并将数块小盆地拓成十三口小水塘(现大部尚存),以符龟甲十三格之义,定名“龟蛇镇口”,与北水口“狮象捍门”形胜相对。

狮象峙门

在村北两公里许,两座酷似狮象的山峰隔潺溪相峙,先民视作天赐祥瑞、造化奇功。

代表人物

古代

叶孟:为歙县蓝田村叶姓始祖,官至西梁户部尚书,萧詧萧之驸马;

叶:蓝田县叶姓八世,官至天宝工部员外郎

叶芝美:蓝田叶姓十二世,官至北宋邵武市县令;

叶椿:讳名叶祖洽,叶芝美之子,北宋状元,出生在福建泰宁,祖籍蓝田人,官至大司马。因北宋熙宁三年中状元,蓝田为其建有其状元坊;

叶天士清代名医,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其高祖叶封山从蓝田村迁居苏州;

叶天赐:男,著名徽商。出生蓝田下门梓树巷,年幼时在家乡读蒙馆,少年扬州市经商,清乾隆任扬州盐纲总商;

叶元龙(1897-1967):男,近代教育家,经济学教授,出生在蓝田村,幼就读蓝田正谊学堂,早年自费留学美国英国,获美国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回国后先后任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光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同大学等校教授。曾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第二厅中将厅长、重庆大学校长,曾保护过马寅初以群;解放后,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叶峙亭(1878—1956):男,字德钦县,歙著名开明绅士。清末倡导新学,集资创办兰田正谊两等小学。民国23年(1934)夏秋,歙地干旱禾枯,叶峙亭时任地方财务委员会委员长,自费往来于京、沪、苏、浙等地募赈平,使荒年无饥色。皖南事变后,为新四军游击队购买棉布、食盐、药品等。曾任歙县商会会长;

叶以群(1911-1966):男,著名文艺评论家,左联领导人之一,为著名文学大师巴金挚友。出生蓝田村,幼就读蓝田正谊学堂,后随父到杭州市就读并加入进步组织,早年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经济系。30年代曾为左联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受周恩来派遣,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任著名作家茅盾的秘书。解放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因受张春桥等的政治迫害跳楼自杀。文革结束后的追悼会上,巴金为其致悼词。

地理位置

西倚来龙山,东踞玉屏山(东山),南倚佛岭,潺溪从村的东北绕村流过。北距溪头镇政府所在地1千米。

从歙县城到兰田村有两条公路(从国道桂林镇分道),距离分别为20和22公里。京福高铁和徽杭高铁从村北侧300米处通过。

公路距黄(山)(阳)高速临溪出入口12公里,距高铁歙县站和高铁绩溪县站皆为25公里。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15日,入选安徽省民政厅公布的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候选名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