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乐真 :教育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4

阮乐真(1896年9月10日-1972年12月25日),原名阮真,绍兴市上虞东关镇人,中国第一位语文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是少年中国学会的首批骨干,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曾在南京创刊《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并担任主编。后加入新成立的湖南师范学院工作。1967年,阮真随子隐居于湖南省黔阳岩垅乡干溪坪村(今洪江市),直至1972年12月25日因病逝世。

人物生平

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最具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语文教育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其人半文半理,在学术史上以不信权威、唯真理著名。所著《中学国文教学法》是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三十年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首创了"先总论后分论"的教材编写方法,堪称这一时期语文教育论著之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意义。

二十世纪初,阮真怀揣着教育救国的梦想,由一位爱国热血青年投身教育,师从陶行知先生,受的是两级师范的文科教育。“五四运动”爆发,他在南京创刊《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并担任主编,及时报道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批判旧思想,介绍新思潮,同年成为“少年中国”学会首批骨干。自二十年代后期起,在集美大桥学校(现集美大学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前身)师范国文系任教。1928年,应广西教育厅之邀,担任《教育丛刊》的编辑工作。1929年,时年三十三岁的阮真被广州中山大学聘为教授,担任语文教材教法硕士研究生导师,确立了用科学主义改造语文教育的理念。离开广州市以后,曾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西大、无锡国专、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等校任教。30年代末期在涟源市兰田镇与多位名师创办国立师范学院。解放初期,时任国文系主任的阮真,参与了湖南大学和国师的合并工作,被聘为湖大学术研究员。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阮真到新成立的湖南师范学院工作。1967年随子隐居于湖南省洪江市岩垅乡干溪坪村(今洪江市)直至1972年12月25日病逝。

阮真先后出版了《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中学作文题目研究》《中学国文校外阅读研究》《中学国文各学程教学研究》和《中学读文教学研究》等多部专著。此外,在《中华教育界》《教育研究》《岭南学报》等杂志上还发表过一系列研究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1936年为适应师范国文教学法课程的需要,提纲挈领,精心结撰成《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初步建构起较为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体系,这部书成为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一座丰碑。

阮真曾经在他的《中学国文教学》中自信地说:自五四运动以来,研究中学国文教学,论者辈起,然而,“其为全部研究之企图者,惟王森然与作者二人而已”。阮真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始终沿着科学主义的路径,调查分析,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的语文教育问题,这种研究立足于实践,故而对中国的语文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大事年表

1896年 一岁

9月10 日(农历八月初四)阮真出生在浙江绍兴市东关区沽汇乡二村九组(应为现绍兴上虞市东关镇)的一个贫苦家庭,小名法贤。

巧合之一:阮真与叶挺将军是同一天出生。

巧合之二:教师节9月10 日正是阮真的生日,中国的教师节最初是由教育家邰爽秋1931年发起建立的,而爽秋又与阮真既是同学又同是少年中国的首批骨干成员并留有合影,1928年邰爽秋和阮真又一起到广西教育厅工作。

其弟阮法道和妹阮璞真相继出生。

1904年 八岁

在当地一家南杂店的账房先生那里读私塾。阮真自述:“八岁至十岁读四书,十一十二读左传,十三十四读礼记,在书塾七年,不曾读完五经”。

1910年 十四岁

就读当地洋学堂。

1911年 十五岁

九月就读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今绍兴文理学院)。那时的师范因为不要学费和生活费,只要毕业后服务社会五年,教五年小学就可。

当时正是鲁迅先生出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后阮真之妹阮璞真逃婚曾躲到鲁迅在北京的家中,在鲁迅的帮助下其妹考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其间鲁迅给阮真寄信,信中大骂阮真自身是新青年,却赞成妹妹的封建包办婚姻

1915年 十九岁

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改名浙江省第五师范学校。

与同学孙福熙等到五师附小教书,在教书的同时仍刻苦自学,专心到一次校工把他的工资20元大洋放在他的书桌上他都不知道,感动得校长说:让你在这里教五年小学太埋没你了。因此,就同意只教了一年小学的阮真去报考深造。

1916年 二十岁

九月由浙江省教育厅郑彤华(后任浙江省湖州中学校长)担保介绍,以前四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国文部学习,修习中文专业和教育专业历时七年。深受老师陶行知的影响,接受了科学主义教育的观点。

1919年 二十三岁

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南京市学生迅速声援北京。6月23日,阮真与张闻天、沈泽民等创办《南京学生会联合日报》,阮真任主编,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秋,南高师国文部改为文史地部,物理化学部改为数理化部。

11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成立。会员有左学训、黄仲苏黄忏华、沈泽民、蒋锡昌杨贤江、阮真、赵叔愚谢循初等12人。

同乡陈鹤琴来南高师任教对阮真帮助和指导很大。

同乡好友谢扶雅特从工作地上海至南京看望阮真。

1920年 二十四岁

一月,又合并二部建立文理科,下设国文、英文、哲学、历史、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系。

同乡竺可桢来南高师任教。

七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毕业。

毕业后到各地中学教书。

与陈氏结婚。

陆续在各报刊发表文章,提出对语文教学的新看法和新观点,引起教育界、学术界的关注。

12月16日在南高师成立了东南大学筹备处。

1921年 二十五岁

大儿阮欧文出生。

1922年 二十六岁

女儿阮明玉出生。

到安徽省徽州三中校担任训育兼国文教师。

九月回到国立东南大学专修教育科。

1923年 二十七岁

一月小女出生。

三月因妻子陈氏思想新潮、爱好交际跳舞使刚出生女儿早夭致阮真大怒而离婚。此事闹得文学界沸沸扬扬,周作人等人为此专门撰文发表不同看法。

阮真作《答周作人先生》。

七月在国立东南大学进修结束。

到浙江(台州)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第六中学师范部)任国文教员。

1924年 二十八岁

阮真应陈嘉庚邀请赴厦门集美学校任教。

1925年 二十九岁

一月再次到国立东南大学进修半年。

1926年 三十岁

夏,负责集美大桥学校招生阅卷。

1928年三十二岁

阮真应广西教育厅邀请编写《教育论丛》。

十月,在南宁市负责广西教育厅评阅教育行政人员养成所的入学国文试卷。

十二月,到梧州市广西大学预科入学国文试卷调查研究。

1929年 三十三岁

一月,应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庄文宣邀请担任教育研究所教授。

一月未,在广州市开始考査中山大学十七年度的预科入学国文试卷。

担任几位硕士研究生的语文导师,潜心研究中学国文教育,确立了用科学主义改造语文教育的理念,成为我国第一位语文教材教法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多部著作。

1932年 三十六岁

暨南大学邀请赴上海市任教授。

1934年 三十八岁

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上海工作的罗素兰(又名罗秉清,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岩桥乡瓦盖桥〈现庆湾煤矿〉人)并结婚。

到西大讲学。

1935年 三十九岁

赴无锡国文专科学校和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1936年 四十岁

农历6月13日 小儿阮昌仁出生。

阮真在1929年前后,分别对中学读文教学、中学作文教学、中学国文各学程教学、中学国文校外阅读以及读文教学的目的、读文教学的教材、作文教学的题目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分别出版了专门论著、发表了专题论文。阮真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只是自己撰写《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的准备;阮真曾广泛阅读前人的研究论文,写下阅读笔记十六余万言,并编成《中学国文教学研究论文提要》一书交付出版社(此书最终未能出版),足见其搜集资料之丰。又参考了1917年美国全国英文联合委员会的报告,然后拟订出自己认为切合国文教学实际的教学目的。

阮真与汪懋祖(典存)先生论中学国文教学(即非常著名的阮汪之争)及阮真致陆步青先生书论中学国文教学,终使《中学国文教学法》问世。

1937年 四十一岁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无锡高等师范遭日机轰炸,被迫停课,二十五日,锡城沦陷。

作为最后一批撤离的教师,阮真在高淳区与年仅十五岁的女儿失散。

国破家毁、亲人离散,给了阮真极大的痛苦。从此性情张扬狂放的阮真,在学术界沉寂下来,慢慢消失在公众的视线。

1938年 四十二岁

八月到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国文系教授。并在国师附中讲授国文教学,以此作为国文教材教法研究的实际教材。

1942年 四十六岁

著《九思堂记》。

1944年 四十八岁

九月随国师从涟源市迁至溆浦县,十月在浦正式开学。

1945年 四十九岁

同乡钱基博教授找到阮真,说:我在兰田镇涟水河边修了一栋房子(后改造成了涟源县政府),卖给你,你妻子是芷江侗族自治县人,你也把湖南当成第二故乡,是不准备回江浙的,钱伯初说复员后他准备回上海(1946年钱基博来到武汉,在私立华中大学任教)。在溆浦阮真就买下了钱教授的房子。结果国师回迁不回涟源,而是来到衡山南岳。阮真要妻子和儿子先去涟源,料理一下该房屋的有关事情,虽然房子有个山东省老鲁看管,但其妻到了兰田镇,仍然住到李园,这里当时还有很多国师的职工在打理国师的产业。

1946年 五十岁

国师回迁南岳,院址就用了原来的克强学院旧址。校址在半山腰上,距南岳镇有几公里,生活极为不便。很多教师就住在山脚下靠近集镇。阮真家住在原伪省长赵恒惕的一栋有院落的房子。隔马路就是大军阀何健的荣园。

女儿阮明玉由其弟阮法道几经周折在高淳区找到。

1947年 五十一岁

大儿阮欧文去台湾成功中学教书并改名阮昌华。

1949年 五十三岁

12月,时任国师国文系主任的阮真被任命为接管委员,接管湖大和国立师范学院的合并工作。合并后,被聘为湖大中文系学术研究员。

1950年 五十四岁

给曾经在蓝田国师读书的学生写信,并附早年写的《记我第二故乡-湖南》。

直到1980年谢扶雅到台湾访问,见到该信后将《记我第二故乡-湖南》发表在《台北中外杂志》

1953年 五十七岁

与大儿阮欧文(阮昌华)失去联系。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八月成立湖南师范学院,阮真被聘为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研究员,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

1959年 六十三岁

因身体原因退休。

1967年 七十一岁

妻子罗素兰在长沙市病故。

妻子亡故后随子阮昌仁来到湖南省黔阳(今洪江市岩垅乡干溪坪过着隐居生活。

1972年 七十六岁

12月25日去世,在湖南省黔阳县(今洪江市)岩乡干溪坪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渡过了生命的最后近六年时光,与妻子罗素兰合葬在那里。

正应验阮真晚年曾说的那句话:“我由农村走出来半个世纪,最后又回到了农村”。

个人生活

1967年随子隐居于湖南省黔阳县岩垅乡干溪坪村(今洪江市)直至1972年12月25日病逝。

主要成就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随着运动的发展,6月23日,由阮真主编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发行所设在门帘桥省教育分会事务所内。张闻天,沈泽民茅盾之弟)为编辑科科员,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该刊及时报道南京市江苏省及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围绕如何“改良社会”这一中心问题,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旧习惯,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介绍各种新思潮(该刊连续出版了70号,至9月11日停刊)。阮真在该刊最后一期的《编辑科经过报告》中这样写道:“……真(阮真)于发表来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会及改良教育为救国初步之方针,此本刊之微意也。”

1919年“少年中国”成立,会员如下:毛泽东、王光祈王克仁、王德熙、方东美左舜生田汉朱镜宙、李诚、李璜、李人、李大钊、李珩李思纯、沈君怡、沈懋德沈泽民周佛海周炳琳、周晓和、周无、阮真、何鲁之、易家、易克嶷、孟寿椿、涂开舆、余家菊袁同礼、徐彦之、陈愚生、陈道衡、陈登恪、陈剑、陈启天晨耕张申府胡昭、孙少荆、倪文宙、金海观查谦、唐启宇、芮学曾、梁空、张尚龄、张闻天、杨效春、杨德培、杨贤江、章了天、段调元、彭举曾琦、曾俦、舒新城、雷宝华、雷宝菁、雷国能、黄玄、典忏华、黄日葵、曹、康鸿章、恽震、恽代英、刘仁静、刘国钧刘正江苏甲荣、谢承训、赵叔愚、邓中夏郑伯奇、罗元恺、罗益增、穆济波魏时珍、葛、范鸿、蒋锡昌、许德珩、宗之、蔡和森。

「少年中国学会」二十三位会员於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九二一年七月)。

前排右起:杨效春、杨贤江、刘仁静、恽代英、蒋锡昌;

第二排:阮真、邰爽秋(稍后者)、高君宇、刘国钧、陈政;

第三排:张闻天、穆济波、方东美、李儒勉、沈泽民、王克仁;

后排:陈启天黄日葵陈愚生、沈君怡、赵叔愚、邓中夏、左舜生

来源:《述小事,怀大哲 -- 东美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用科学主义改造语文教育的学者。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这门学科注重经验、注重个人感性认识。千百年来语文教育学科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性。阮真作为一名学者,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接受了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科学主义教育,1929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受到了教育家庄泽宣的影响,确立了用科学主义改造语文教育的理念。当时的中山大学采用导师制,每一位教授都要指导几位本科生。阮真先生带领本科生深入广州市的中小学进行调查,撰写了《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中学国文校外阅读研究》《中学作文题目研究》《中学国文各学程教学研究》。1936年他出版了《中学读文教学研究》。1936年,阮真在无锡师范学校任教,受著名学者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汪祖(著名的阮汪之争)及陆步青的邀请,阮真撰写了《中学国文教学法》,这部书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一座丰碑。阮真先生深入中小学的课堂,调查访谈获得了真实的资料,因此他的著作注重用事实说话,这给重视思辨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

把毕生献给语文事业的教育家。阮真把一生献给了语文教育事业。1921年前后,阮真作为一位年轻学者受陈嘉庚先生邀请到厦门集美学校任教。当时陈嘉庚先生聘请的教师均为国内一流的学者,如蔡元培鲁迅等。初出茅庐阮真先生能身这个行列,足见其学术地位。1928年,阮真先生应广西教育厅的邀请,编修《教育论丛》。同年阮真发表了《广西中等学校国文教学应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文,指出广西国文教学低下的问题。同年广西教育厅出版了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问题》和《中学读文教学研究》两本书。1929年,阮真教授中山大学;1936年,阮真教授无锡师范学校。抗战爆发,阮真来到了湖南省教授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成为与钱基博吴世昌并列的大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钱基博等学者离开了湖南,阮真先生则留在了湖南。在特殊的年代,阮真先生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他与普通劳动人民为朋友,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了怀化市,贡献给了语文教育事业。

对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为后世语文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强调:“一件事,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对事说是做。”因此,“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这就是所谓“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思想,是这一新思想的先声。①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学观。对“教”、“学”相长思想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的语文教育家当首推阮真先生,他在借鉴前人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凭借科学的态度,以独特的视角精心撰写了《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笔者在读了他的这本书之后,发现他在批判国文教学上某些理论、主张或措施时,总是以“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作为衡量的尺度,凡合于这一原则的,他肯定;违反这一原则的,他否定。他在制定初、高中教学进程标准时明确指出:“初中以不读古文为原则,高中以不读经书、子书为原则,尤其不用读辞赋骈俪,目的在使‘教学做’发生切实的功效,以提高程度。”②可见,他非常重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把它们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阐述。

历经了教与学的分离到结合,经由陶行知、阮真等诸位先生理论上的倡导,新思想逐渐被学者和教育家们认可,并在实践中得以践行。

培训地方教育师资。辅导地方教育工作是国师社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1945年9月,溆浦县县李济民县长乘国师在溆浦的难得机会,请国师协助举办国民教育师资进修讲习会,时间在1946年1、2月份,分两期进行,每期半月,讲习地点在县民教馆新建的中山纪念堂,第一期学员为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与教师计135人,第二期为乡、镇公所的文化股长与国民学校的教师,共149人。讲习会的教师全部由国师教授担任,主要有孟宪承李剑农王越皮名举、朱有瓛、朱有光、王硕如、陈奎生储安平、阮真等人。

出自〈湖南师范大学校庆网之校史述往〉由孔春辉著《国立师范学院办学述略》

个人作品

人物评价

顾黄初语:

阮真曾抱着“为全部研究之企图”对国文教学作过“单位之研究”,毕生投身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几乎涉及语文教育的每一个领域。其为语文讲授定下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规矩”,使得语文讲授“有法可依”,单单这一点,就足以显示“阮氏的贡献在历史上的超越性”。

摘自王利琴《穿越时空,美丽课堂》:

阮真是三十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最杰出的开拓者,他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尤为突出,他强调作文教学要崇实致用,倡导重视应用文教学并根据不同社会需要把应用文分为:普通、公、职业三类。他在作文拟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作文题目,应给学生的良好刺激,引起他们作文的动机和兴趣,他提示了5种可利用的机会:1、利用学生实际需要事项;2、利用读物;3、利用定期刊物;4、利用校内服务事项;5、利用社会服务事项。这对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十分有利的,并且他还说:“有实际生活需要的机会,我们要利用,没有实际生活需要的机会,我们也要假设环境,造成机会,去做问题设计。”⑥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我们在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发表”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具有相当实际意义的。

摘自林一平《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再认识》:

在三十年代的语文教学法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阮真是我国语文教育专业中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对语言文学和教育科学都有很高深的造诣。他多年承担中学、大学的国文和国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写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基础扎实,论述全面;理论性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合教学。

摘自武玉鹏《30年代前后的语文教学法研究》

中国现代第一位语文教育学硕士导师阮真先生,感叹“今日中学国文教学之效率几等于零”,并构建了以检测语言与思想发展程度为内核的“国文科考试”体系。他认为,读文考试目的“不徒令其日知所无,月无忘所能;且须令其阅读速率之增高,理解能力之进步也”;作文考试目的“一面须察其内容之思想与事实之材料;一面当察其所以发表思想与运用材料之能力”。而考试方法则分别针对国文基本能力、读文和作文三方面予以设计。阮先生最早从宏观上把握时代思潮与国文教学的发展关系,指出剧变的时代思潮对国文教学的影响力远甚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西学为用、提倡白话的时代思潮对国文教师及其教学是一种直接推动。

摘自顾黄初《阮真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方法》:

“其十数年来试图以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学国文教学问题的精神,正是植根于这样的一种无限关切国家千千万万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之上,因而是十分可贵的。”

参考资料

阮真 [公元1896年-1972年,“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淄博信息港.2022-01-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