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 :中国四川省风景名胜

更新时间:2024-09-20 11:30

青羊宫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占地5.2公顷,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寺院”,也是全国有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始建年代不详。据考证,三国时取名“青羊观”,唐朝称“玄中观”,而在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起义李儇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中和三年 (公元883年) ,诏改为青羊宫。五代十国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不复唐宋盛况。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恢复。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均衡协调的格局。混元殿宫内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吕祖殿前的八仙石刻,三清殿供奉的镇馆之宝青羊,1991年,公布为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道观青羊宫以北青羊宫窑址

1984年,青羊宫张元和道长与四川巴蜀书社达成协议,联合重印《道藏辑要》。使得中国唯一幸存下来的清代雕版《道藏辑要》重新印刷行世。1983年4月9日,青羊宫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2002年12月27日,青羊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关于青羊宫来源的传说,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朝乐朋龟撰写的《西川青羊宫碑铭》记载青羊宫来历正是依据汉代的老子传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汉。”可以说是从《蜀王本纪》进一步演化的故事,提到文始真人三年后如约来成都青羊肆寻老子,结果在青羊肆遇见一个孩童手牵一只羊,就是太清仙伯老子命青帝童子变化而来,然后指引尹喜来找老子。这时,老子已再次降生青羊肆李大官人家,是一个生下来长白发的孩童。尹喜跟随牵羊的小孩来到李大官人家,白发孩童老子忽然显现法相,端坐莲台,为尹喜敷演道法。尹喜因此悟道成仙,并随老子西去。近据徐中舒先生考证,《蜀王本记》的作者是蜀汉时代的周,则三国之际已于此地建造了青羊观。到了唐朝青羊区现已具相当的规模。安史之乱李隆基主在蜀,即住其中。斯时,恰好杜甫在草堂,亲见雨映行宫,即景言情. 赋诗《严公雨中垂寄见忆奉答二绝》,青羊宫又史称“玄中观”。

黄巢起义后,义军攻破撞关, 中元元年(公元188年),唐惶宗避乱,逃至成部,也在现中驻营。传说在观内挖得一块玉砖, 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后因黄巢起义失败,倍宗返回京城长安,认为这是太上老君的恩典,于是持下诏令,赐内外库钱二百万,大兴殿堂,改观为宫。时有山门、灵宫殿、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姆殿、降生台、说法台、唐王殿。今日我们看到的宏大恪局,基本上就是那时形成的。宫观落成之后,气象盛慨。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 里,楼台显敞,齐东溟圆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戚,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 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引清薯”。由此观之,青羊宫堪陈店末四川省最大之道观耳。 追至明代,青羊宫已残颓败。现了子的殿字则重建于清代。康熙、同泊、光绪年间,屡有修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亦多次修茸。该宫原来的范围和规懊计总面积约为150余亩。明末清初重建时 占地面积300余亩。现有殿字,房舍建筑面积5, 793平方米。主殿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建 筑整齐,气势雄伟,由大山门外起,有七星槽,龙风情,大狮子一对和龙王井。七星情上刻 有藏内容的篆字文,系根据中天北斗内容布局的,称为北斗七星。其主要建筑分布六重。

1984年,青羊宫张元和道长与四川巴蜀书社达成协议,联合重印《道藏辑要》。使得中国唯一幸存下来的清代刻版《道藏辑要》重新印刷行世。1983年4月9日,青羊宫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2002年12月27日,青羊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位布局

青羊宫号称川西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隅,南面百花潭、武侯祠,西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建于周,初名“青羊肆”。汉扬雄《蜀王本记》载:“老子文始真人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这里的“青羊肆”就是青羊宫,老子、尹喜在道教中名声显赫,有此二人加持,青羊宫自然声名日隆。青羊宫由南至北建有灵祖楼、混元殿、八卦亭、三青殿、斗姆殿(一说为“通明宝阁”),最后为唐王殿(又称“紫金台”)。灵祖楼现为重檐五开间硬山敞厅,檐柱部位安置了鹅颈靠椅。混元殿单檐五开间硬山。三清殿已改建为演出大厅。

重要景点

青羊宫山门

青羊宫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建造奇特,富于变化。原山门建于明代,占地六百平方米,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还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因建设需要拆除。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等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生动活脱,煞是宏丽,展示了东方文明的古老与活力。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正上方。此匾为清雍定、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区官一大文物。

灵祖殿

山门内灵祖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四百五十平方米。殿宇为楼底式结构,各种雕刻图案,细致美观。殿宽二十七米,深十五米,高二十米。现重修芽,与山门合为一体。楼下供奉的“先天王灵祖师”像,称为“豁落火车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为北宋时人,姓王名善,曾师蜀人萨守坚真人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成为道教的护法主将。

混元殿

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六百一十六平方米。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殿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在赵恒时,真宗崇奉道教,封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元祖师”,祖师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祖师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供奉的是“慈航真人”。她本是佛教华严宗三大士之一的观世音,至明代以后,又被道教封为十二金仙之一,称为“慈航”。传说为救济苦难、拯解危厄的女神,她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普渡众生,故佛教、道教都供奉着这位慈爱的女神。

八卦亭

重建于清代同治末、光绪初年。为一座十分精巧的石柱木亭,柱上檐上,横挑 噩脊,皆雕飞龙,大小共80条飞龙。按道教说敦,老子母亲怀胎九九八十一春才生老子,老 于有八十一化之谓也。另有八八六十四卦。据道教所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五行,五行生八卦,故称:“八卦亭”。亭中塑有老君依牛像。

三清殿

重建于清代同治八年。起初道敦最崇奉的神是太上老君。但六朝以后又特崇 “元始天尊”,其地位高于老君。道教把神分为等级后,其最高者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君),殿内两旁塑十二金仙,即:太乙、广成、巨留、玉鼎、 燃灯、淮提、接引、文殊、慈航、赤松真人,黄龙。三清两旁的四位天帝(又称“四御勺,即 玉皇大帝(又称吴天金阙至尊上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富天皇上帝,后土皇斗队(又 称水天效法土皇地年时。大殿后正中座南向北塑有救苦天尊像,左塑有汉钟离像,右塑有吕洞 宾纯阳像,再左侧塑有开山真人(即汪一翠)像。前殿两侧有铜羊二支,左一支单角羊是清 代雍正元年〈公元1725年)由大学士张鹏嗣从北京购来送给青羊宫的。右一只铜羊系爱新觉罗·旻宁九 年(己丑)由四川成邑信女张柯氏率子万福,孙俊配捐造的铜羊。左边铜羊座台铸有“京师 市场得铜羊,移住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如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信阳子题”字句。

斗姆殿

建于明代,斗姆是道敦信仰之女神。道书中述叙她名斗姆元君,生了九个儿子。 老大为勾陈大帝,老二为紫微大帝,其余七子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 军七星。因此,道教奉为尊师。斗姆塑像颇为英武,额有三个眼睛,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 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左右为待女神像,南二斗像。

皇楼殿

重建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楼上称玉皇楼,塑有玉皇大帝像,另有四臣塑像(即玉 灵官、赵公明、殷文仲、马武〉。楼下塑有北方真武祖象。据道书介绍,宋代出现一位“豁 落火车王灵官”。传说他姓王名善,曾师蜀人萨守坚真人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死后由 玉皇封为“先天主将”,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之职.道现中塑有王灵官像:赤面红脸.圆眼三 眼,被甲执鞭,英武威严,如同佛教护法神韦陀一样,成为道敦的镇山神将。论及赵公明,道 书介绍称武财神,即人们传说的赵公元帅,原是青城烁海鬼国的鬼帅,后来被张天师降伏.改 邪归正,遂被封为“玄坛大将”。道家传说他能驱雷役电,除瘟剪疤,又能预料商贾行情,买 卖求财,祭之宣利。他的塑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一手高举铁鞭,一手扬持翘宝,身跨黑 虎,全副戎装,堪称威武大元帅。与文财神,即相传为春秋时代的范草一陶朱公不可混淆。

唐王殿

唐王殿建于康熙年间,殿上塑有唐王(李渊〉夫妇像。楼上有老子骑青牛塑像,此 殿为该宫最后之殿。 以上三清殿,八卦亭、混元殿、灵祖殿四处,从清代同治八年开始至光绪二十一年始峻 工,耗银三万余两,各方善士所捐献的钱财和物资尚未计入。

青羊

在青羊宫三清殿供奉有一对黄铜铸成的铜羊,俗称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是民间家喻户晓的神羊,左侧为独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独角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独角青羊为雍正元年(1723)清朝大学士张鹏翮捐赠。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文始真人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落款为“信阳子题”,信阳子乃张鹏翮之号。相传这只青铜异兽是宋代开封市红梅阁之物(羊颈部补疤处原有“红梅阁”三字)。另一双角铜羊是爱新觉罗·旻宁九年(1829)成都市张柯氏延请云南省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

道藏辑要

青羊宫内珍藏有《道藏辑要》经版,共收入道教经典283种,雕刻一万四千多版,按二十八宿字号为序,分二十八集。它荟萃了历代道教著作精典,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文物。

八仙石刻

吕祖殿前的八仙石刻可谓是青羊宫内石刻艺术的精品,它们立于须弥座之上,服饰各异,每个人都佩有各自的暗八仙法器,神情和站立的姿势也绝不雷同,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八仙人物各自的特点来。例如,钟离权左手拿着酒杯,右手持扇,坦胸露乳的行走态,给人以逍遥自在、悠然自得之感。韩湘子则显得文质彬彬,他双手紧握横笛,置于嘴前,正在为来往的行人吹奏着一曲悠扬的笛歌。从细节上考察,也可感受到其雕刻艺术的精湛,不仅在于他们服饰的领口、袖口、衣带等纹饰美观醒目,更在于他们不同的衣纹走势细腻地表现了每个人不同的站姿特点。这也是我国石刻艺术的一大特点,十分注重衣纹的处理,衣纹的平直圆润、简洁繁密,常常成为品评雕刻水平和雕刻技巧的重要内容。除了八仙石刻外,宫内还有诸多灵兽石刻,如祥龙、狮子、貔貅玄武等。八卦亭旁的一对貅半蹲在须弥座上,口部大张,目视前方,雄健威武。其下一米高的须弥座上布满了各种浮雕图案,有龙、蝙蝠、花、草等诸多元素,其中蝙蝠与“福”谐音,在中国文化中也是吉祥之物,这些雕刻元素共同传递着道教仙道贵生、趋利避害、祈盼吉祥的价值理念。

相关文化

青羊宫窑

青羊宫窑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曾经过多次调查,1984年著者乘赴邛崃窑之便也曾前往考察。窑址在四川成都市郊,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它的烧制年代从南北朝隋唐。青革宫窑青瓷的釉色有青灰、青褐、米黄等,器物外壁施半釉,釉面布满开片,易于剥落。胎质以紫红色居多,这是它有别于南北方各窑的特征。其装饰花纹不甚显著,器物上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朵花纹、草叶纹、水波纹等。此窑烧制的隋朝器物主要有四系罐、高足盘、盘口瓶、碗、钵、杯、兽形足砚等。其形制很有地方特色,如四系罐在造型上与北方产的四系罐很相似,但颈部一般较高,四系均低于器口。又如盘口瓶造型上与寿州窑四系盘口瓶相似,颈部粗长,盘口大,但壶身却比淮南窑品种略显粗矮。其他如碗、高足盘与河南安阳窑、江西洪州窑的形制基本相似。总体说来青羊宫窑的隋代器物具有粗犷随意的特征,兼有南北方瓷窑风格。青羊宫窑的窑炉由火膛、窑床、烟室三部分组成。窑具以各种支具、垫具为主,没有发现匣钵,说明该窑的烧制方法是采用无匣钵的叠烧法。青羊宫窑出土的器物与四川新津普兴乡十村隋开皇元年(581年)隋墓、湖南湘阴县大业六年(610年)隋墓以及长沙市地区隋墓出土的器物完全相同,可以确定此窑为隋朝瓷窑。

该窑址在1955年时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试掘,1983年由四川博物院进行发掘。窑址分布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可分为3个区域,即窑炉区、作坊区和废品堆积区。现窑址内有保护较好的战国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馒头窑7座,其中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窑址出土器物6000余件,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品与文房用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颇具浓厚四川省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该古窑场烧制陶、瓷器物持续时间长达1200年之久,且窑炉烧造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装饰工艺创新(彩绘),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 1991年,公布为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主要有规整式和自由式两种。规整式的特征是以中轴线对称,按照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式来布局建筑物。在此中轴线上,各大主体建筑依次展开,轴线两边建有偏殿和其它辅助性建筑,这种布局形式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流。自由式则是根据所在地形地势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展开建筑物的布局,这种布局往往没有明显的中轴线,而具有自由多变的灵动特点。青羊宫内的建筑布局形式属于前者,中轴对称,方正严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青羊宫是由两个宫观合二为一而成的,即过去的青羊宫与二仙庵,因此,整个平面图虽不是规整的矩形,但原青羊宫与二仙庵各自的平面布局还是遵从着中轴分明、左右对称的原则。通过对此建筑群平面布局的考察,至少从中传递出以下几点思想意蕴。

尚中的原则

宫内的主体建筑均布置在中轴线上,原青羊宫部分从山门进去依次为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姆殿、三官殿、唐王殿。原二仙庵部分从山门进入,依次为文昌殿、吕祖殿、二仙殿、元辰殿、老庄书院。轴线两侧布置的则为宿舍、食堂、储藏室等附属建筑。从进深的方向看,同样遵从着尚中的原则,原青羊宫的主殿三清殿和二仙庵的主殿吕祖殿均位于各自进深方向的中央位置上。儒家价值体系中向来是“以中为贵”,道教在创建初期不仅吸收了道家哲学、阴阳五行说和各类神仙方术,同时还将儒家的君臣礼法也进行了吸纳,因此,“尚中”思想也是道教思想的一大体现。

阴阳平衡的理念

中轴线两边的建筑不论从形制上还是从功能上看都表现出一种对等的关系,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均衡协调的格局。例如,三官殿两侧高出的台地左侧建有降生台,右侧建有说法台,分别表现了道教尊奉的始祖老子降生和传法的场景。元辰殿两边建筑则均为宿舍建筑,吕祖殿两侧建筑现辟为储藏室,宫内的道路及景观系统也是遵从左右对称的原则展开的。从这些建筑的布局看,体现了一种阴阳平衡、和谐共处的理念。道教思想中特别强调阴阳间的平衡关系,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 216这是说万物只有保持阴阳互补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注重群体价值的价值取向

中国的古典建筑如果单拿出一个单体建筑来审视,其形制体量不足以使人们产生惊叹之感,古典建筑的长处在于建筑群的恢宏布局,在这一布局中,各种亭、台、楼、、阁都纷纷粉墨登场,展现出的是一种恢宏气势和整体美,同时透过各个建筑间的关系又在向人们传递着封建尊卑礼法的价值蕴含。道教是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和追求的宗教,整体性是“道”的一大属性,这也影响了其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更注重整体性的原则,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对整个建筑群落布局的重视。走进青羊宫,只有从整体层面上去审视各殿堂及其各殿堂间的关系,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道教思想。

传承与保护

1984年,青羊宫张元和道长与四川巴蜀书社达成协议,联合重印《道藏辑要》。使得中国唯一幸存下来的清代刻版《道藏辑要》重新印刷行世。

1983年4月9日,青羊宫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2002年12月27日,青羊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6月10日,为保护清代宰相张鹏翮所赠铜质青羊区,已将其作为文物被珍藏在青羊宫。而仿制铜羊于2004年6月9日上午10时30分进行开光揭幕仪式让信众抚摸。

青羊宫花会

青羊宫除了冠以道教圣地成都市名胜之名,历来还有举办花会的传统。据民国《华阳县志》介绍:“二月十五日为花朝,相传即老子生日也。都人士女皆赴青羊宫进香,花市昔皆乡农耕作用具及竹木铁器,陈列青羊宫及二仙庵。外往游者谓之赶青羊宫,清光绪季年由四川劝业道改组劝业会,征集全川州县实业局品货物诣会陈列,中华民国因之。”每年春天,各处游人集中于青羊宫花会,会场上“奇木珍卉,连圃接,异鸟佳禽,层笼累立,农耕蚕器,与夫家居必须竹木各具,儿童游弄细物,鳞萃其中。古书籍字画,真赝参半,盈摊满壁。游人场中簇拥,车马郊路喧闹,往来如织,积日不衰,始终三四十日而后罢散”。

早在唐宋时便有来蜀的诗人被花会所吸引,唐朝李儇来蜀避难的萧遘便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花会之盛:“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多。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宋人薛田亦有诗以赞夜月下春风拂过柳堤的美景:“柳堤夜月珠帘卷,花市春风绣幕。”此种美景吸引了许多人出城来此踏青,清人沈寿榕忆及与友人共游花市,感叹“君家旧居涪陵区东,我思前游追冥鸿。成都市花市共携手,红紫烂漫迷春风”。

清末官方为奖进实业,在花会的基础上将之改造为劝业会,开四川省博览会的先河。青羊宫、二仙庵两庙在清末新政时虽是官方、精英改造的对象,但其形象仍是清代成都最为繁华的集会之地,到民国则骤然降低到了“腐朽庙舍”。由于军阀战乱,劝业会时断时续,不过民间的花会仍相沿无辍,四乡的人来此赶青羊宫仍然如故。据李劼人描写赶青羊宫花会的情形可见花会之盛如故:四乡的人,自然要不远百里而来,买他们要用的东西。城里的人,更喜欢来。不过他们并不像乡下人是安心来买农具竹器的,他们也买东西,买的却是小玩意、字画、玉器、花草等;而他们来此的心情,只在篾棚之下,吃茶吃酒,作春郊游宴罢了。就是官宦人家,世家大族的太太、奶奶、小姐、姑娘们,平日只许与家中男子见面的,在赶青羊宫时节,也可以露出脸来,不但允许陌生的男子赶着看她们,而她们也会偷偷地下死眼来看男子们,城里人之喜欢赶青羊宫,而有时竟要天天来者,这也是一种原因。清末秀才出身的刘冰研常于青羊花会宴饮,春日花会乍暖还寒、莺莺燕燕之景在其诗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谩许花痕留醉靥,谁勾草色入裙腰。如尘细雨沾衣湿,送我归来十二桥。瘦尽东风是柳条。渡江不远浣溪桥。莺花天气鹅儿酒,桑人家燕子巢。”景致之美不禁使人感慨春天何以如此迟来,“如此韶华谩轻负,年年总是恼春迟”。

青羊花会老少咸宜,每年经久不衰地开办,许多竹枝词描绘了花会的盛况:“青羊花市景无边,柳绿桃红更媚然。纵览难穷千里目,来春多办买楼钱。”各色花卉与岸边垂柳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以致各方人士相伴而游,“旖旎袅娜女儿身,姊妹相邀共一群。杨柳腰肢娇又软,花鞋扑得起灰尘”。会场上陈列的物品除了日常用品外,尚有许多珍奇事物,足以新人耳目,“四方辐更云屯,陈列珍奇眼为昏”。不过,民国不休的战乱让人不禁感慨花会虽盛,但又如何得以长久,“漫伤荆棘卧铜驼,回首青羊泪转多。此日花间频欢饮,明年花会复如何?”青羊宫作为一道教宫观,因祭拜太上老君的庙会与花市合一,成为了成都市每年春日的一大盛事,近代又利用花会的传统习俗而托生近代劝业会,这一共享的公共空间,既有宗教属性,同时也有很明显的世俗民俗属性和现代属性,其间,民俗属性无疑相对更为突出,这在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成都青羊宫的前世今生.澎湃新闻.2024-01-04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4-01-04

“赞伶子 话石北”——话青羊宫.微信公众平台.2024-01-04

【历史文化】成都青羊宫的前世今生.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4-02-05

青羊宫窑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4-02-06

【历史文化】青羊区·青羊宫·青羊.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4-02-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