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迁 :高校内迁

更新时间:2024-09-21 11:41

高校内迁是指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宁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为延续和保存教育文化命脉,采取了战时教育措施,将一批大学迁到内地的政策。

1945年8月l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后,内迁西南的东部高校,先先后后,陆陆续续都回到自己的故园。

背景

抗战前的中国,高等教育还比较落后,且教育资源大多分布在面临战争威胁第一线的北平市上海市天津市南京市等东部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合理。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铁蹄开始侵入华北。为了实现根本上灭亡中国的计划,日军制定了对高校进行系统摧残的计划,以教育设施为对象狂轰滥炸,并肆意捕杀师生,中国的高等教育及科学文化事业面临生死抉择。面对侵略,教育界进行了抗战教育思潮讨论,同时各大高校自1937年夏开始大规模内迁。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大学就无法在沈阳市生存,被迫流亡北平,是为最早的高校内迁。但1937年的形势更加严峻,由于当时专科以上学校集中的都市及沿海省份都是日军首先进攻的范围,如上海市就有25所,北平市14所,河北省8所,广东省7所。“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北平近郊,“八一三”事件又发生在学校林立的淞沪会战,京沪等地高校不得不开始大迁移。一些原本设在后方的学校,为躲避轰炸,也迁至更为偏僻的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至次年8月, 108所高校中有25所因战争不得不暂行停顿,37所被迫迁移后方,15所勉力支持却屡遭轰炸;人员伤亡约计108人,财产损失约65 367 409元法币。其中,以图书馆损失最重,国立学校损失1191147册,省立学校104 950册,私立1533 980册,总计达2830 386册之多。

据统计,抗日战争爆发后,除零星分布在西南、西北的10余所高校幸免于难之外,我国90%以上高等学校均不同程度受到侵略者的蹂躏。为了保存教育国脉科技,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西南大后方。

至1938年8月的一年内,全国108所高校中有94所遭日军破坏,其中25所因损失惨重被迫停办,继续维持的仅有83所。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等102人联合发表声明,揭露日本侵略军破坏我国高等学校的罪行,提出了“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的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将一些高校迁往内地办学。

过程

东部高校内迁的主要目的地是大西南。据史料,内迁大西南的高等学校为56所,去四川省的最多,约42所,如迁重庆市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迁成都市的燕京、南京市、齐鲁等几所教会大学,以及零散分布在乐山市的武汉大学,三台县的东北大学。迁昆明市的主要是北大、清华、南开,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华中大学、昆明的中法大学,以及先昆明后四川李庄的 同济大学、先昆明后重庆的 国立艺专和先澄江,1940迁回广东省,校部设韶关市中山大学。内迁贵州省的主要是遵义市浙江大学贵阳市大夏大学和湘雅医学院。

东部高校内迁的基本格局是,北平市天津市地区高校分别迁入云南省陕西省,南京、上海市一带的高校 绝大多数迁入四川省

大部分学校迁入四川、云南等西南几省。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迁到重庆市,武汉大学内迁四川,浙大迁到贵州。一部分大学迁往西北几省,如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市焦作工学院迁往陕西天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和民国大学迁入山西省。还有一部分大学由大城市迁往本省内比较偏远的县镇。如中山大学迁往梅州市山西大学迁往晋西南厦门大学迁往长汀县广西大学迁往柳州市安徽大学迁往沙市区湖南大学迁往辰溪县河南大学迁往鸡公山,这类大学占全国高校的1/4左右。

高校内迁于1939年底基本完成。到1940年,高等学校和在校学生都恢复到战前水平,大学113所,学生52376人。

1945年8月l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伟大胜利。此后,内迁西南的东部高校,先先后后,陆陆续续都回到自己的故园。

意义

抗战期间,由于日寇的疯狂侵略,当时全国108所高校有17所停止办学、14所仍勉强在敌占区维持,其余70多所先后被迫迁址,踏上了艰难困苦的内迁流亡之路。而高校爱国师生则以此向世人宣示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决心和信念。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大迁徙,使得中国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形成起来的宝贵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文脉得以保存,使得国家经济建设和战后恢复所需的精英人才的培养不致中断,使得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并促进了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得以扩散和传播,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封闭、发展停滞的状态被打破。总而言之,这是在战时特殊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大学文化和现代文明艰苦卓绝的长征

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及其后分立的五所大学也是如此。在当时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西北联大以及其后分立的五所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建设的杰出人才,分布于全国各地,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奠基者、开拓者、领军人物,乃至中国工程技术界的翘楚,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

参考资料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历史价值.新华网.2017-04-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