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5:04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于1994年9月,前身为1958年秋成立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1959年3月农业部正式行文批复)。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史上,此前还曾有过两段水利科研教学实体的创办经历,分别是1938年8月成立的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工学系(持续8年)和1948年8月成立的华北大学农学院农业机械系水利组(持续3年,1949年9月改名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水利组)。

学院现有水利工程系、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4系,设施农业重点实验室、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试验站、农业部沼气质量测试中心等6个科研实体。设有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结构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等11个硕士学位点,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水利工程等6个博士学位点。其中,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8人,副教授47人。

历史沿革

沿革概述

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中国高等农业水利科学教育的发祥地。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先后经历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校、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及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等时期,上述水利类专业课程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

1938年抗战开始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大部分迁往西安市,后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未西迁的部分在日伪统治下成立了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并首次开设了农林工学系,开启了农田水利科学的专业化教育。农林工学系下设工学组和林学组,分别以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为培养方向,首任系主任为日本著名土壤物理学家、农业土木工学(我国称农田或农业水利学)家田町正誉博士(师承日本农业土木工学学科创始人、东京大学上野英三郎教授),1943年工学组独立设置为农业工学系(即农田水利)。

农业(林)工学系于1938年开始招生,参照日本农业土木工学(我国一般称为农田或农业水利工程)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开设了水理学、地质学、土壤学、农业水工学、灌溉渠道设计、构造力学、治水论、地下水论、农业土木实验、土地改良设计论等专业课程,并定期组织学生赴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日本及朝鲜开展参观、访问、调查和专业实习。1942年,在系主任金子良日本著名水文学家、农业水利学家)带领下,系师生开展了苏北农田水利调查,制订了苏北农田开发计划。1945届学生毕业前,前往军粮城街道、山东东平湖、河北城等地进行河流测量和调查水利工事。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北大从昆明市复原北平市,重新接收了位于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直至1949年北大农学院(含辅仁大学农学院)、清华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三校合并前,农业工学系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水利专业人才,其中不乏贾大林、曹尔昌、翁、周光俊、苏从瞻、张明训、李润祥、李常等杰出人士。

1948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之一——华北大学农学院成立农业机械系,下设农田水利组,并于当年开始招

生,是共产党领导下最早设立农田水利专业的高等院校。1949年北大农学院(含辅仁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三校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下设农学、农业机械等10系,其中农业机械系下仍设农田水利组,同时筹备成立农田水利系。

1951年开始,全国陆续开始了院系专业调整。1951年6月,北京农业大学农田水利组(水利系(筹))三十多名师生并入北洋大学(同年9月改名为天津大学)水利系,后来成为水工地质专家崔冠英、基础工程专家陈环、泥沙专家王明甫、面板坝专家赵增凯、水工基础处理专家王志仁即是其中学生。 (1955年,天津大学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又再次并入武汉水利学院。)

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单独析出,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易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为适应国家农业建设形势对水利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于1956年4月制订发展规划,筹划恢复农田水利专业(原北京农大农业机械系下曾设有农田水利组,1951年6月并入天津大学水利系)。1958年1月,学院决定设立农田水利系,开始筹备工作(万鹤群教授担任筹备组组长),是年秋首批90名农田水利专业学生入校报到。1959年5月,奉农业部令,农机学院农田水利系与当年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从水利部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灌溉研究所中划出一半人员组建)合并,首任系主任为著名水文学家、农业水利专家粟宗嵩教授(同时任灌溉研究所所长)。

文革期间,农机学院先后迁至四川重庆、邢台市,经历了四川农业机械化学院、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等时期,1978年迁回北京市原址办学。1985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1994年成立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合并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到中国农业大学,近四十年间水利系(水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水利水电专业人才,原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即是农田水利系的首届毕业生之一。

1958年创设以来,水利系(水院)始终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1958年招收了第一届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共3个班。1962至1963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建成了农田水利、水工建筑物、水力学水泵建筑材料实验室,为全面提高教学、科研、生产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1980年,学校迁回北京市后,又将上述实验室进行了全面修复和完善。

机构演变

(一)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1938年08月定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林工学系工学组

1943年02月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工学系

1945年11月更名为: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四分班农业工学系

(1946年10月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四分班农业工学系(即原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业工学系)撤销,师生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北洋大学水利系和采矿系)

(二)华北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时期

1948年08月定名为华北大学农学院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组

1949年07月拟名为华北大学农学院农田水利系(筹)

1949年12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组

(1951年06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组并入天津大学水利系,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机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改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三)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时期

1958年01月拟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筹)

1959年03月定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合并)

1971年07月更名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农田水利系

1972年07月更名为:重庆农业机械学院农田水利系

1972年09月更名为:重庆农业机械学院农机三系

1975年11月更名为: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三系

1979年03月更名为:华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

1979年05月复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

1985年04年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系

1985年10月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

1994年11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1995年09月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历任负责人

(一)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林)工学系时期

1938年08月~1941年10月,系主任:田町正誉

1941年10月~1943年07月,系主任:高月丰一

1943年07月~1943年09月,代理系主任:鞍田纯

1943年09月~1945年06月,系主任:金子良

1945年06月~1946年10月,代理系主任:邢允范

(1946年10月第四分班农学院农业工学系撤销)

(二)华北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组时期

1948年08月~1950年04月,系主任:王朝杰(水利组负责人:郭冰

1950年05月~1950年06月,代理系主任:沈其益(水利组负责人:郭冰)

1950年06月~1952年10月,系主任:陈立(水利组负责人:郭冰)

(1951年06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组并入天津大学水利)

(三)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系时期

1958年~1959年,筹备组负责人:万鹤群

1959年~1965年,系主任:粟宗嵩

1965年~1966年,系主任:王副彭

1966年~1969年,军宣队、工宣队负责工作

1969年~1981年,系主任:陈家祯

1981年~1983年,系主任:崔引安

1983年~1984年,系主任:骆大章

1984年~1992年,系主任:周军

1992年~1994年,系主任:孙金世

1994年~1995年,院 长:骆大章(兼,副校长)

1994年~1995年,副院长:孙金世(常务副院长)

1996年~1999年,院 长:黄之栋

1999年~2002年,院 长:冯绍元

2002年~2015 ,院 长:王福军

2015年3月~今,院 长:严海军

1995年~1999年,水利系主任:周军

2000年~2010年,水利系主任:李光永

2011年~2014年,水利系主任:张昕

2016年~今,水利系主任:霍再林

发展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63、64届毕业班同学结合房山区、涿州灌区工程实际进行了毕业设计,师生得到全面锻炼,收到了预期成效。65届毕业班沿袭了这一传统,又在北京市通县永乐店镇农场进行毕业设计,为解决低洼盐碱地的改良和农田基本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区县和基层单位的好评。1965年至1966年期间,受北京市市委和市政府指派,广大教师、干部率66、67届同学深入顺义区密云区的公社、生产大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规划工作,并在现场教学,经大半年的实践锻炼,全面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社会主义水平和业务能力,并顺利完成了规划任务,受到北京市相关部门的赞许与标准。1971年至1972年,学校迁入四川重庆后,该院(系)相关专业教师又分赴四川省忠县、万州区成都市映秀镇云南省昆明、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进行了考察,探索教学改革思路,并筹备招生工作。1975年,学校迁入河北省邢台市市,该院(系)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继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于1976年恢复招生。1978年招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1979年,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广大教师的办学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于当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开办水力机械本科专业。进入八十年代后,学院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工作逐步深入,在农田水利、水力机械、农业建筑环境和农村能源等方面,学院教师深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特别是水机教研室所开展的微型泵产品,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1988年,为了满足国家对建筑领域人才的重要需求,该院开办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本科专业,从此开始了土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进入1990年后,该院在农业生物环境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研制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内设施农业领域的发展与状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部在该院批准建立了农业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同时,该院为国家水利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针对北京市水利发展战略提出的若干有影响的方法和技术,被北京水利局采纳,该院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水利系统的影响逐渐扩大。在这个时期,学院建立了富通环境工程公司和先飞农业工程公司两个开发实体,以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2000年,针对国家水利水电快速发展的形势,开办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从而,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格局。同时,学院在以农业节水为核心的农田水利领域,不断开展深入的科研工作,产生了一批节水灌溉新成果。2002年,学院科研实验大楼建成,楼内设有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土木工程、水力机械等领域的实验室。在校外,先后建立了北京通州灌溉试验站、望都县教学科研基地、巴彦淖尔市产学研基地、甘肃石洋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等教学科研基地,在北京延庆等地建立了五个学生实习基地。流体力学实验室和土木工程基础实验室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高校合格实验室。进入21世纪,学院工作重点转入以学科建设为主,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不断增多,专利、论文等科研成果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经过两次研究生学科申报,该院研究生学科数量增加,培养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经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农业部沼气产品及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华北地区工作站。经学校批准,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在行政上并入水院,成立了跨学院的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学院设水利工程系、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4个系,设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设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结构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等8个硕士学位点,设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等5个博士学位点。学院建立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包括专业学位)、博士生、留学生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创办50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6000余名。学院在册学生总数为1512人,其中本科生1229人,硕士生195人,博士生和留学生88人。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28人、副教授47人,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正副教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0%。现有研究生导师(含外聘)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9人。学院的科研领域涉及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水泵水轮机流体力学、农业生物环境、城镇规划、农村能源工程、土木建筑等,参与了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在内的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学院共承担了包括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学研究项目数百项,取得的多项成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近百项。2007年,科研经费达到2200万元,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数量达到100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励5项。学院与许多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企业和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数十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被聘为该院讲座教授或客座教授,多家跨国灌溉公司在学院设有奖学金和奖教金,每年数十次接待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半数以上教师曾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作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迈进;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已走过60年的光辉历程,正以崭新姿态跨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年谱纪事

1905年,清廷成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下设有农学、农艺、森林等门系,开设农业土木工程(农田测量、灌溉排水工程、堤防水利工程等)、耕地整理(道路、水路、区划)、土地改良论(水利土壤改良、森林土壤改良、农业土壤改良)、森林理水与砂防工(水土保持)、土壤学、水理学等专业课程,开启了我国近代农业水利科学教育的序幕。

1938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成立农林工学系,下设林学组和工学组,工学组即农田水利专业,开始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科学的专业化教育,田町正誉教授担任系主任。1941年10月,高月丰一教授继任系主任。

1943年7月,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林工学系工学组独立设置为农业工学系(农田水利),金子良教授担任系主任。

1946年9月,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工学系撤销,师生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和北洋大学水利系、采矿系。

1948年8月,华北大学农学院成立农业机械系,首任系主任为王朝杰(此前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具厂厂长),下设农机和农田水利两组,同年招生。

1949年7月4日,华北大学调工学院郭冰至农学院筹建农田水利系。

1949年9月~12月,华北大学农学院、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清华大学农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下设农艺、林学农业机械等10系,其中农业机械系下仍设农机和农田水利两组。并计划在农田水利组基础上筹建农田水利系。

1950年~1951年05月,根据国家农业建设的需要,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组基础上,筹备成立农田水利系。

1951年06月,奉教育部令,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田水利专业(组)并入北洋大学水利系(今天津大学水利系,1955年,天津大学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又再次并入武汉水利学院);

1952年10月25日,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华北农机专科学校、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组建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13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56年4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制定发展规划,计划在农业机械化专业基础上(经过第二次院系调整,此时学院仅存一个专业),开设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农业电气化专业和农田水利专业。

1958年1月2日,徐觉非院长召集孙文郁、孙景鲁、孙达生三位副院长和农机化系系主任曾德超教授、教育系系主任柳克令教授以及李翰如教授(李翰如194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4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研究部,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水利工程专业研究生之一,导师为沙玉清教授。1947年毕业于美国衣阿华大学农业工程系,获农业工程硕士学位)、陈立教授召开专业设置会议,决定增设农田水利等专业。

1958年3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开始农田水利系筹备工作,并于1958年夏秋提前招生,农田水利专业共招收新生90名。

1959年1月16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党委决定,由农业机械化系万鹤群教授担任农田水利系筹备负责人,农田水利系正、副主任由农业部农田水利局派员担任。1959年03月20日,农业部以农高轩字第25号文批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农田水利系,下设5年制农田水利工程专业。

1956年05月,水利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北院)成立,下设水工、土工、结构、水文、泥沙、水利土壤改良等研究所;195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水利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1958年06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59年03月,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土壤改良研究所划分出一半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由粟宗嵩担任所长;

1959年05月23日,农业部以农高轩字第48号文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合并,农田灌溉研究所所长粟宗嵩兼任农田水利系主任,龙影担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1960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大学”;

1963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迁址新乡市

1970年06月,北京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下放四川省重庆市,先后改名为四川农机学院和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3年10月,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迁至河北省邢台市市,更名为“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9年02月,胡耀邦批示同意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由邢台搬回北京原址办学;

1979年05月,国务院15位总理、副总理批示同意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由邢台搬回北京原址办学,恢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校名;

1979年08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系”,除农田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外,增设水力机械、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二个本科专业;

1981年09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系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

198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

1986年09月,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

1988年09月,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增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科专业;

1994年09月,经农业部、水利部联合批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撤系建院,成立“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由农业部和水利部共建,下设农田水利工程系、流体机械系、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系,开设有农业水利工程、流体机械工程、农业建筑与能源环境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

1995年09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1999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系更名为“水利工程系”,下设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2个本科专业。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和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2008年10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北京举行建院(系)五十周年院庆,水利部部长陈雷,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钮茂生、农业部总经济师杨坚等出席庆典活动。

2011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成为水利部与教育部重点共建的8所水利类高校之一,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两部共建内容“的主体。

2011年12月,水利系教授、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知名校友

北大农学院农(林)业工学系:田町正誉、高月丰一、金子良、桥爪正男、白埰、葛荫萱、邢允范、关君蔚、贾大林、庞尔鸿、李德富、曹尔昌、翁钤、何琦、何勖坦、吴隆文、张广玉、张戟、刘诗峥、张明训、李润祥、高玉衡、袁平书、方大来、李义卿、李振远、马承谟;

北京农业大学农机系水利组:郭冰、丁冰洁、康普庆、赵增凯、章景安、田崇纪、曹国柱、李正风、崔冠英、陈环、刘宣烈、王庆尧、胡思明、齐树欣、陆茂竹、楼世正、王志仁、李德瑞、王明甫、王重九、羡若皑、刘桂柱、刘普、盛志超、关恩泽、肖明生、张槐、张明、赵天成;

北农机学院水系及农大水院:粟宗嵩、杨兹楠、钮茂生、张芳、张汝翼、冀景桓、许世坤、周慧兰、林旭钿、张景芳、胡锡恒、黄春贵等。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简介.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2013-10-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