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鹀 :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更新时间:2023-09-22 16:33

栗(学名:Emberiza rutila)是一种体型略小的鹀科鸟类,体重15-22克,体长130-148毫米。它是一种栗色和黄色的鹀,头部、喉、颈、上体、翼覆羽及内侧飞羽的外概栗色,翼、尾黑褐,胸、腹灰黄色。繁殖期雄鸟头、上体及胸栗色而腹部黄色。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脚淡肉褐色。它们栖息于山麓或田间树上以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除了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一般由数只或由10-30只个体组成。它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等。栗鹀分布于西伯利亚地区、蒙古、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它们是远距离迁徙的鸟类,5月中下旬自中原地区南方迁至东北平原,停留数日后继续北上,成群生活,鸣叫甚烈,不久即散群成对。在繁殖季节,它们栖息于开阔的森林中,有足够的地面覆盖和灌木。在冬季和迁徙期间,它们出现在农田、灌木丛和林缘。

形态特征

栗鹀雄鸟春羽:上体自头至尾上覆羽,包括头侧、翼覆羽、颏、喉和上胸均栗色,至腰和尾上覆羽色较浅淡,各羽微镶灰绿;小翼羽黑色;初级覆羽暗褐色,羽缘青绿;飞羽暗褐,羽缘橄榄绿;初级飞羽羽缘淡绿黄,内侧次级飞羽表面栗红;尾羽暗褐、羽缘青绿,外侧两对尾羽外翈具小形的色端斑;下体自下胸以下,包括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色;体侧和两胁橄榄绿色,具暗黑色条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沾淡黄,羽基污暗。

秋羽与春羽的区别在于栗红色部分色较深暗,几呈锈褐色而具橄榄黄色羽缘;颏、喉和上胸的羽端常呈白色;其它体羽部分色泽较深。

雌鸟春羽:眼先、眼周和模糊眉纹均淡灰色;耳羽淡灰褐色,沿上缘有一细黑纹;头上部栗褐,中央黄褐,各羽均具黑色条纹;上背和肩羽栗褐,具黑色宽条纹;下背和腰淡栗色色,长形尾上覆羽无栗红而具灰缘,中央色暗;翼覆羽黑褐,羽缘橄榄灰,羽端黄白;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羽缘橄榄褐色,次级飞羽微缘以红色;尾羽较雄者色淡;颊、颏和喉淡牛皮黄色,颧纹黑色,下体余部浅硫黄色,胸部具有暗色轴纹;体侧和两胁灰绿,具亮黑褐色纵纹。

秋羽与春羽近似,仅是绿黄部分被淡褐代替了,而黑色条纵纹不著。

幼鸟与雌性成鸟不同,下体条纹一般相似,但比老鸟更淡黄,喉、胸和体侧具带黑色的条纹,上体棕褐,具黑色纵纹,下背和腰比背更棕,并具黑色纵纹,幼鸟一般与小鹀相似,但下体呈黄色便可识别。冬季时,和背部灰色较著,羽端尚具黑色点斑。

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脚淡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5-22克,♀17-20克;体长♂130-148毫米,♀130-144毫米;嘴峰♂9-11毫米,♀9-11毫米;翅♂69-77毫米,♀68-74毫米;尾♂51-66毫米,♀53-63毫米;跗♂17-22毫米,♀17-21毫米。(注:♂雄性;♀雌性

物种对比

雄性成鸟

春羽:上体自头至尾上覆羽,包括头侧、翼覆羽、颏、喉和上胸均栗色,至腰和尾上覆羽色较浅淡,各羽微镶灰绿;小翼羽黑色;初级覆羽暗褐色,羽缘青绿;飞羽暗褐,羽缘橄榄绿;初级飞羽羽缘淡绿黄,内侧次级飞羽表面栗红;尾羽暗褐、羽缘青绿,外侧两对尾羽外翈具小形的色端斑;下体自下胸以下,包括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硫黄色;体侧和两胁橄榄绿色,具暗黑色条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沾淡黄,羽基污暗。

秋羽与春羽的区别在于栗红色部分色较深暗,几呈锈褐色而具橄榄黄色羽缘;颏、喉和上胸的羽端常呈白色;其它体羽部分色泽较深。

雌性成鸟

春羽:眼先、眼周和模糊眉纹均淡灰色;耳羽淡灰褐色,沿上缘有一细黑纹;头上部栗褐,中央黄褐,各羽均具黑色条纹;上背和肩羽栗褐,具黑色宽条纹;下背和腰淡栗色色,长形尾上覆羽无栗红而具灰缘,中央色暗;翼覆羽黑褐,羽缘橄榄灰,羽端黄白;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羽缘橄榄褐色,次级飞羽微缘以红色;尾羽较雄者色淡;颊、颏和喉淡牛皮黄色,颧纹黑色,下体余部浅硫黄色,胸部具有暗色轴纹;体侧和两胁灰绿,具亮黑褐色纵纹。

秋羽与春羽近似,仅是绿黄部分被淡褐代替了,而黑色条纵纹不著。

幼鸟

雌性成鸟不同,下体条纹一般相似,但比老鸟更淡黄,喉、胸和体侧具带黑色的条纹,上体棕褐,具黑色纵纹,下背和腰比背更棕,并具黑色纵纹,幼鸟一般与小鹀相似,但下体呈黄色便可识别。冬季时,翕和背部灰色较著,羽端尚具黑色点斑。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脚淡肉褐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较为开阔的稀疏森林中,尤其喜欢河流、湖泊、沼泽和林缘地带的次生杨树林、桦树林或含有杨桦树的其他杂木疏林和灌丛,也出现于林缘和农田地边灌丛草地。迁徙期间多见于低山和山脚地带,有时也见于高山森林中。

生活习性

栗鹀在中国是较常见的迁徙群和越冬群,在大兴安岭夏候鸟华南地区为冬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是鹀类中迁徙较晚的一种。迁徙时成群,边飞边停边觅食前进,速度甚快。

除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一般由数只或由10-30只个体组成。性不大怯疑,人们接近时才飞离。叫声单调,单音鸣叫时声低,似“ji”声;鸣啭时为3个音节,音似“liao-liao-li”,但与黄胸鹀鸣声不同。鸣叫时多停于树顶或枝梢上。繁殖期间鸣声悦耳宏亮,雄鸟站在小树或灌木枝上鸣叫,当人走近时,立刻飞走或落入附近灌丛中。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等,食物中有禾本科杂草种子、栗、稻、高粱等谷物和杨、榆、桦等鳞芽以及昆虫等,繁殖期次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为主。在中国河北省食物有小米、高粱和昆虫,在秦岭食物中有瓢虫甲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原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等地,多见于喜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以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也可见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蒙古。

生长繁殖

繁殖期6-8月。到达繁殖地后不久雄鸟即开始不停地求偶鸣叫,站在幼树和灌木顶枝上长时间鸣叫不息,特别是早晨鸣叫最为频繁。巢筑于落叶松林下灌丛和草丛的地面上,巢呈杯状,以细干草、枯草叶和须根等材料构成,内垫羽毛和细根。巢外径11厘米,内径6厘米,深4.7厘米,较隐蔽,不易发现。每窝产卵4-5枚,卵壳白色,壳斑灰褐色,表斑为淡橄榄色,并散有黑色点斑和线纹。卵的大小为17-18.7毫米×13.7-14.5毫米。

5月中下旬自中原地区南方迁至东北平原,停留数日后继续北上,5月下旬见于五营镇、带岭,同时也见于海拉尔区林区,成群生活,鸣叫甚烈,不久即散群成对。此时雄鸟不停地鸣叫。巢筑于落叶松林下灌丛和草丛的地面上,以细干草构成,内垫羽毛和细根。巢外径10.8cm,内径6.2cm,深4.7cm,6月上旬产卵,每产多4枚,卵壳砂黄色,壳斑灰褐色,表斑为淡橄榄色,并散有黑色点斑和线纹。卵的大小为17~18.3mm×17.7~14.2mm。

9月份家族群由大兴安岭南迁,9~10月见于河北省,10月见于长江下游,冬季在云南省的数量很多;但此时也有少数见于福建省江西省的山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