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 :《存在与时间》中的哲学概念

更新时间:2023-11-15 17:23

“此在”(Dasein)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此在”一词源于德语中的“da”(在那里)和“sein”(存在)。“此在”不是指人的物理存在或生物学存在,而是指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体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Dasein)概念,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下展开的。他的这一思想起源于对“存在”(Sein)这一概念的根本追问。海德格尔认为,尽管“存在”是一个在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但它的真正意义却并未被深入探究和理解。在其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此在”这一概念来揭示“存在”的真正含义。他认为,以往的哲学将“存在”看作是一个抽象的、普遍的概念,而忽略了“存在”与人的具体存在方式之间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德格尔引入了“此在”这一概念,试图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来理解“存在”本身。“此在”是指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它意味着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与世界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首先,“此在”意味着人存在于世界之中,而非孤立存在。其次,“此在”表明人具有在世界中存在的能力,即人可以理解和解释世界。最后,“此在”还意味着人对自己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存在有所领悟。

海德格尔希望通过“此在”揭示出“存在”的真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方式。他认为,只有通过理解“此在”,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存在”,进而认识到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和责任。这一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阿诺多曾评价说:在海德格尔那里,死亡成为“此在”的本质,这一点被他纳入纯粹自为存在之“不性”之中。

提出者

海德格尔德语名Martin Heidegger,1889.09.26-1976.05.26),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巴登邦的梅斯基尔希,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童年在康斯坦兹度过,当时他接受的教育旨在培养他成为牧师。在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后,海德格尔很快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现象学的研究。在胡塞尔的影响下,他决定放弃神学,转而专攻哲学。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存在与时间》于1927年出版,标志着他的基本本体论哲学方向的确定。在这部作品中,他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由意志海德格尔在1933年加入了纳粹党,并在1934年短暂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1934年海德格尔辞去校长一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德格尔将他多年演讲的修订稿结集出版,协助编辑了自己的著作全集。1976年5月26日逝世,葬于梅斯基尔希的一处墓园中。

海德格尔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利奥六世之一,他著述宏富,《海德格尔全集》有百余卷,其中最主要的有《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哲学论文集》《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路标》《林中路》《尼采》等。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以1930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思想集中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试图以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为引导建立了一种以“此在”为根本的生存本体论,重心是从此在的生存出发阐明存有的意义。自1930年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向,他的后期哲学的重心是让存在启明此在的生存的意义,转向关注自古希腊至近代的哲学文本中的“存在概念”。总的来说,在把存在与存在者严格区分开来,以对存在的揭示来取代对存在者的研究,并以此来批判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上,是海德格尔前期与后期思想所一脉相承的主题。

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还开辟了新的哲学方向。他的思想影响了诸多学者,如汉娜·阿伦特赫伯特·马尔库塞、伽达默尔等。他的研究成为了当代西方哲学的热点话题,不仅在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在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词源定义

 词源

“此在”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高地德语(Old High German)的“diu sīn”(意为“在那里”),这个词在德语的历史中逐渐演变成“dieser Da”(意为“这个这里”),最终形成了“Dasein”。“此在”是现在比较通用的译名。海德格尔赋予这个词以哲学上的特殊含义,用它来指代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即人类作为有意识的存在体在世界中的存在状态。

定义

“此在”是人的存在,人是理性动物,政治动物只是人的现象,人的存在是这些现象的本质。“此在”不能解释,只能体验。这个人的本质就是自我,自我总是存在于世界上。世界、世界上的万物是人在展开自己的生存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世界。认为自我处于时间中并变化不已,面对死亡与异化世界而为无。自我的实质是“烦”(与人和物相处的烦)“畏”。每个人因面对“烦”“畏”,就要规定自己的行为,就有了道德的性质,但没有集团的道德,只有个人的道。世界是此在的一种性质,只能从人解释世界,没有自我就没有世界。有了人才有真理,才有科学。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人存在的世界出发,将Dasein(Dasein译为"此在"或者"亲在")作为自己思想立足点,在生存论(Existent)的层面上思考以期能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海德格尔关于Dasein一词的用法与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等人不同,此在是人的存在,具有生存方式的存在物,就是人。唯有人存在。高山是有的,但它不存在。树木是有的,但它不存在。马是有的,但它不存在。天使是有的,但它不存在。雅威是有的,但它不存在。唯有人存在这个命题,决不是说只有人是真正存在的物,而一切其余的存在物不是真正的存在物,只不过是人们的假象或想象而已。人存在着'这个命题是说,人是那样一种存在物,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是通过存在的无遮蔽状态的敞开的内在性,从存在出发,在存在之中标识出来。此在是理解存在本身的存在:此在的本性在于它去存在(Zu-sein),真正理解存在不是研究它是什么(What),而是研究何以“是”(How),即“它怎样去是”总是先于“它是什么”。这一点是基于对生活现象本身的直观,并不需要什么论证。因此首先此在显示自身为能在,它的这种生存本性决定了它能够理解自身的存在,进而理解存在本身。此在对存在的理解是通过它在世界之中存在并与世界和各种事物打交道实现的。此在总是在…之中存在,这种方式便是烦(Sorge),烦心(Besorgen)指人与物的关系,烦神( Fürsorge)指人与人的关系。此在通过这一"烦"使自己能够理解一般世界之为世界,并寓于世界之中,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此在总是与他人共在。

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此在的定义还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此在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现在必须先天地依据于,称为“在世界之中”的这一存在机制来看待和领会此在的这些存在规定。此在分析工作的正确入手方式即在于这一机制的解释中。" 理解此在"在世界之中(in-der-Welt-sein),也就是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此在存在于世界之中,并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空间范畴,此在在这种情形下不是一个存在于另一个存在之中,而是一种存在形式,海德格尔解释道:此在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所而依寓之、逗留之。依寓之,逗留之表达的是此在以世界为家,此在是居住在世界的,此在融身于世界中。在这里世界与人的关系:此在即世界,世界即此在。如果没有此在生存,也就没有世界在“此”。由此可知,此在海德格尔指出,人的认识“无论如何不能像肉体属性那样从外部加以规定”。

提出背景

社会背景

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西方思想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已经开始,只是当时的西方社会的人们还处在乐观情绪当中,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将西方世界文化的问题暴露在人们眼前,德国人开始对现代性问题进行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批思想定型成熟的人,称为“1918年人”他们代表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的开始,从1918年到1927年间,德国出版了六部内容,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第一卷,罗兰·巴特的《罗马书释义》,罗森茨维克的《救赎之星》这些作品都是各种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潮的碰撞和融合,使得哲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也为海德格尔提出"此在"概念提供了土壤。

思想背景

在传统的认识论中,人是存在于世界中为了认识改造外在的世界。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把人规定为有理性的动物,后来勒内·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将主体意识强化为我思和自我意识,伊曼努尔·康德在笛卡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人的理性看作是人的先验本质,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现象界,而不能达到物自体的本质。这种观点让海德格尔思考人的存在是否有超越现象界的意义。他认为,人的存在不是简单地认知世界的对象,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存在方式。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则是提出“普遍理性”,把理性普遍化、客观化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索伦·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则是主张,作为一个人乃是要去隶属于一个秉具理性的人类,以一个样品的身份隶属于它,因之人类或同类高于个体,之后邓·司各特提出的形式指引则启发了海德格尔对此在个体性的思考。胡塞尔提出的“纯粹自我”的概念,越过意识理论的主体,回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我在其中把我自己作为自我与之相遇的那个基本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海德格尔针对胡塞尔唯我论的认识论,提出了他的经验概念,海德格尔对人的生存论分析与一般意义上对人的重新定义是不同的,他在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此在(“Dasein”)概念,用来代替“人”这个词,为的是避免形而上学中关于“人”的僵死定义。通过此在与存在的共属关系,此在得以将存在揭示出来,这需要运用解释学的方法,海德格尔信奉现象学“面向事情本身”的原则,认为对此在实施的现象学方法实际上是关于此在的解释学,存在的意义也在此在对自我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得到显现。

原文出处

“此在”的概念是海德格尔提出的,并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进行了广泛的阐述。以下是海德格尔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关于“此在”的原文摘录:

海德格尔认为在正式讨论“存在”概念之前,有必要重新说明存在意义的重要性,他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该问题做出回应。首先,“是”或“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无论人们说一个东西“是”什么,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领会和理解了这个“是”。然而“是”无处不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个别事物之上有种属,种属之上有族类。“是”或“存在”虽然是最普遍的,却不是这种意义上的最高族类。 其次,“是”或“存在”是不可定义的。这是从它的最高普遍性推论出来的:定义的形式是种加属差,这显然不适用于最高的种属。布莱士·帕斯卡在《思想录》里说:要定义“是”,人们一开头就必须说“是”是…,这就在定义中使用了要加以定义的词。定义的困难向人们提示:“存在”不是某种类似于存在者的东西。传统逻辑及其定义方式本来就是从古希腊本体论来的,虽然它在一定限度之内可以用来规定存在者(das Seiende)。 最后,“存在”或“是”是自明的概念,人们用“是”来描述主体所呈现的状态,比如花是香的。人们关于存在对“存在”的领悟是在身处于生活当中去领会,而不是天生便可以感知到某物的存在。但是,存在的本质却隐而不显、晦暗不明。由此人们可知不能通过“自明性”的方式来证明存在概念的有效性。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存在者(此在)的现象。他认为存在是通过存在者的在场而显现的,存在者作为存在显示自身的现象,并作为一种指引,引导人探寻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特别强调此在(dasein)的概念,它指的是存在在此时此刻的且如其所是的存在者。此在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去存在(Zu-sein)和向来我属性。去存在是指此在特有的生存状态,而向来我属性则是存在自觉性的展现。此在的存在方式是具有可能性的,它不同于其他现成的存在者,因为它以种种可能性去存在。海德格尔的观点,此在相比于其他存在者的优先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此在在本体论层次上先于一切存在者,因为,此在对存在的理解即是存在的规定。第二,在存在论层次上,此在以生存作为规定,所以此在本身就是“生存论”的。第三,此在是一切存在论得以可能的条件。

内容概要

此在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认为, 此在总是自己的不是说基于一个外部可见的个人,因此孤立地相对于个人而是自己是一种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此在的存在总是切己的、有限的和特殊的。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存在永远是我的存在,即个别特殊的存在,而不能是一般的我们的存在,它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在这个存在者的存在中,它自己与它的存在有关。这意味着此在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存在关系。“存在关系”意味着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当下关系,而不是后来发生、经过主观意识的反思关系。

在世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在世的主要的着眼点是世界,人们一提“在之中”,总是会想到“在世界中”,把“在之中”理解为“在什么之中”,即人们一般总是将“在之中”理解为一个存在者在另一个存在者之中,理解为物理空间中广延的存在者存在于这个空间中。海德格尔用“现成存在”专指非人为的事物的存在方式,指事物作为纯粹观察对象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正是这种将事物孤立起来加以观察的做法导致事物对象化为与主体相对待的客体。当事物现成存在时,它们就表现为认知主体的客体。海德格尔提出可以将在世存在理解为认识,然后从这个进行认识的在世存在出发来在本体论上规定在之中。海德格尔认为,如果在世存在是此在的基本状况,那么它就是以日常性的样式活动,所以它一般总是从存在者状态和前存在论的角度理解和阐释自己,即把自己理解为现成存在者。

与世界存在

海德格尔提出“世界性”是一个存在论概念,意思是指在世界中存在的一个构造性要素的结构。海德格尔对世界内的存在者,无论是从存在者层面上加以描述,还是对其存在进行存在论解释,本身都不能触及“世界”的现象。在存在者层面上描述世内的存在者,得到的只能是存在者,而所有存在者加在一起,也还不是“世界”,它们也还是世内的存在者。对世内存在者的存在再怎么解释,无论是自然物还是有价值物的存在也都不是“世界”的现象。海德格尔把在存在者层面上,描述世内存在者和对其存在进行本体论,叫做两种要达到“客观存在”的方式,它们都已经以不同的方式预设了“世界”。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存在,确切地说,与此在的存在有关,而不是与世界内存在者的存在有关。

作为共在和自我存在的在世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上不只有我,还有他人这种任何人都知道和同意的常识,揭示此在存在的世界性,彻底消除传统主体概念内涵的“私人性”和无世界性。海德格尔通过讨论世内应手之物从存在论上解释世界,提出“那个存在于此在的日常性中者是谁”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存在论问题,他问的不是那个存在者在日常性中存在,而问的是谁之在,即从其存在方式上来问这个“谁”,得出此在在它的日常性中一般就在一个世界中,以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存在方式与世界相关。此在本质上是共在这个现象学的陈述有一个生存论—本体论的意义,它不是要在存在者层面上断定,我事实上不是单独现成存在的,而是还有别的我那样的存在者存在。“此在本质上是共在”不是事实陈述,而是释义学的现象学的命题。作为共在,此在本质上为了他人的缘故“存在”,因为他人不是此在之外的一个现成物,而是此在存在结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为他人存在就是为此在自己存在。此在与他人共有一个世界,在日常生活世界展开的那个存在者,按其最本己的意义,它是共同此在,但它和我一样,就是同一个世界的在之中,它也要与世内存在者相遇,在此世界中,它与他人相遇,共同存在于此。

在之中本身

海德格尔认为,理解就是此在本身本己的能在生存论的存在,这个存在在自身展示与它自己在一起的那个存在的所在。海德格尔将“理解”从日常语言的使用和实践哲学中区别开来,而把其定义为存在的范畴,阐释为“能在”,因此,解释学的任务就是给能在做出限定。从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出发,进一步分析能在的结构说明,这个结构被标示为“筹划”。此在在其筹划中积极的存在着,筹划是此在存在可能性的投射,这些可能性的存在是被事实性先行限定了。海德格尔强调理解即是一种视见,它是作为对自身的一种认识。理解其实是作为此在的当下的自我的解释,是对自身的认识和关照。理解作为能在本身,就这样地把自身置入了世界之中,因而在最初和最通常的情况下,此在是从世界中来理解自身的,而这样的理解在海德格尔看来是非本真的自我理解,不是源自自己本身的理解。此在在诸多可能性的投射中,已经被常人化的理论解释了,而对于拥有在世界中存在的本质的此在而言,对存在的理解构成了此在的存在。筹划和世界性作为本体论的范畴,两者都揭示出了此在的在世存在,此在在世界中存在时总是以带有感情的方式去照见诸多可能性,而在被抛的事实中此在筹划了自己最属己的能在。由存在论意义下的理解的说明,使得理解和存在论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

作为此在之存在的操心

海德格尔把“实际”和“此在”的生存等同起来,实际性是用来表达“此在”在生存环节的最贴切自身的存在特征,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用“此在”这个动词形式代替“人”这个原本的名词,目的是为了凸出“人”的去存在的本质特征。海德格尔明确表示,实在事物的存有,不以人的生存为条件。与人的存在为条件的是实在,而不是实在的事物,人不存在时,实在事物也可以作为它自在所是的那个东西存在。此在具有向来我属性,此在被规定在每个当下的可能性中,因此此在存在于历史性的当下性之中,而历史又受到时间的规定,此在的存在方式包含着此在实际性的生存,这其中包含着此在对本己的存在方式的表达、解释和理解。为了与传统主体主义划清界限,海德格尔提出不是存在者依赖此在对存在的理解,而是存在依赖此在对存在的理解,也就是实在依赖操心,而不是实在的东西依赖操心。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此在)解释为一种实在,从而从实在论上把人解释为实在的东西。只有以本体论上正面解释过的生存性为方向,方能保证在实际分析“意识”、“生命”的过程中不把实在的某种意义作为基础,即使它没有进行区分。“没有进行区分”是说没有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即没有存在论区分,这样没有经过存在论区分的实在概念,是不能作为分析“意识”和“生命”的基础的。

死亡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结束可以“客观”地了解,即通过他人之死来了解。此在能有死亡的经验,是因为它本质上就与他人一起在此存在。海德格尔从此在的存在论状况上,用日常经验来证明此在能经验他人之死再容易不过,在其看来,死亡的这种“客观”给定使我们得以从本体论上界定此在的整体性。在海德格尔的视野下,死亡是从开展到尽头的视域再回视自身的结构整体,强调的是时间性与现身情态,在时间的长河中奔向死亡是此在无法逃避的命运,此在体会到自身的存在并在世界中动态的展开自己的生存活动,在这个日常的世界中,此在操心着,关注着与自己有关的一切。操心具有先行的特征,先行到死为自身的存在活动筹划而存在在其中。操心先行到死开显的在世存在让此在得以对死亡现象具有本真理解的可能性,海德格尔继续提出良知,从出于自身的良知的呼唤,得以展开本真的理解并正视本己的存在的可能性。海德格尔将死亡的解释理解为普通的意义,并不能区分死亡是一个死去的的事件和死亡是一种存在状态,后者明显是海德格尔所要表达的死亡的含义。因此,不论是对死亡以一种普通或非普通的把握,都应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词,这才是海德格尔想要达到的整体性分析的目的。此在总是一个先行于自身的存在,总是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此在在存在论意义上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存在,死亡意味着存在的终极,昭示着此在的完成,但此在在存在时不能亲历到死亡,在死亡时却也不再是存在,那怎样才能整体性的把握此在。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向着死亡存在。

关联概念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

克尔凯郭尔提出的“非此即彼”是他“个体论”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克尔凯郭尔提出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非此即彼”往往是,面对选择以及那些伴随选择而来的责任时,个体的人无处可逃。克尔凯郭尔认为,绝对理性的辩证运动将人的焦虑、激情、厌恶等情绪排除在了“人”之外,作为一个人乃是要去隶属于一个秉具理性的人类,以一个样品的身份隶属于它,因之人类或同类高于个体,而如此的意义乃是说不再有个体而只有样品,克尔凯郭尔将自由和责任绑定,获得自由的前提是承担起只属于个人的罪责,接受个人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在承受着因选择而带来的后果时,发现此时只有个体的人在场,从而意识到,人一直都是“非此即彼”的个体。在海德格尔对“畏”所开启的此在本真生活的描述中,人们可以看到索伦·克尔凯郭尔思想的痕迹。

邓·司各特形式指引

邓·司各特提出的“形式指引”概念中,认为当人们在语言层面上去反思和描述范畴的时候,存在着一种范畴背后的语言形而上学基础。邓·司各特的概念里,“存在(ens)”是等同于“全存在(essentia)”的,即每个具体实存的“存在”与作为整体的存在的“存在”同一的。邓·司各特认为如果存在等同于全存在,则在每个个体的经验层面,个体因分殊在身上的“存在”而可以被理解的。分殊于存在的个体就是全存在最确定和具体的形式,个体具有了确定的本质,因而能够在个体经验的层面上被理解。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存在回溯到“全存在”,因为本质上来说而这是同一个东西。人们思量和反思的是在每个具体事物中“具体的存在”。海德格尔“形式显现”(formale Anzeige)就是邓·司各特“形式指引”的体现。

相关著作

存在与时间》是阐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学说的早期主要著作,发表于1927年。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对“存在”这一概念的日常理解,并深入探讨了“存在”的真正含义。为了充分领会海德格尔的这些思想,需要对他的哲学背景有所了解。他的思想受到了胡塞尔威廉·狄尔泰现象学方法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索伦·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观点。

海德格尔在书中追求的是对“存在”意义的探索。他通过分析人的生存状态和基本结构,试图揭示存在的深层含义。他认为,传统哲学过于关注“存在者”——即人的本体论,而忽略了“存在”本身。海德格尔提出,“此在”(Dasein)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理性的存在,而政治的、社会的角色只是人的表象。人的真正本质在于自我,而自我总是处于世界中。世界及其万物是在人的生存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没有自我,世界也就无从谈起。海德格尔还指出,自我在时间中不断变化,面对死亡和世界的异化,往往会感到虚无。自我存在的实质在于“烦”(与人和物的关系中的烦恼)和“畏”。每个人面对这些烦恼和畏惧,都会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形成个人的道德观。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表现,只有通过人的视角才能理解世界。有了人,才有真理,才有科学。

存在与时间》不仅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而且通过其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分析,海德格尔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某些基本前提,并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这本书对于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

哲学影响

海德格尔建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在海德格尔最主要的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中,他就公开宣称,他的哲学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本体论来取代以往的哲学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哲学目标宏大而深远,他希望推翻传统哲学的基石,建立起一个新的本体论框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用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进行了批判。传统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认为认识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但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认为,真正的认识应该是一个从本质到现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依靠理性,而是通过非理性的直观来实现的。.

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概念,并且揭示了“此在”的存在——在世界中,不仅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挑战,也是对传统认识论以及传统人道主义的挑战。他不再关注胡塞尔所提出的“纯粹自我”或“纯粹意识”,而是将哲学的焦点转向了人的存在本身。这种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他提出的理论重新唤回了对人自身存在的关注,也明确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将历史性的个人生存置于哲学探讨的中心,从而催生了“存在主义”,这是20世纪存在主义思潮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的“此在论”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利奥六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法国哲学家萨特。萨特将存在主义视为一种生存主义,他的哲学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海德格尔早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个体的存在不是为了某个先验的目的或意义,而是通过个人的选择和行动来创造的。

其他领域影响

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对瑞士精神病学家路得维希·宾斯万格影响巨大,宾斯万格接受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释,并把理解人的存在作为存在分析的理论前提。他认为人具有认识自己、觉察行动和预测未来的潜能,因而,人有能力对这些事情作出决定和对自己负责。出于这样的理念,路得维希·宾斯万格在临床实践上主要采用整合治疗的模式,鼓励治疗学家“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1942年,路德维希·宾斯万格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知识》,这本书明显受到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也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评价

哲学家狄奥多·阿多诺评价说:在海德格尔那里,死亡成为“此在”的本质,这一点被他纳入纯粹自为存在之“不性”之中。

利奥六世伽达默尔:“海德格尔指出了一条新道路,他把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评变成一种准备,并以新的方式提出了关于存在的问题,借此走在通往语言的旅途上。它是一条语言之路,这条语言之路并不通向判断性陈述和对它的客观性有效要求,它紧紧依靠着整个存在。”

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评价:海德格尔对人类此在的时间性分析已经令人信服地表明:理解不属于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

哲学家德雷福斯评价说:“此在”有时指的是人类,有时不是。

学者孙周星评价说:海德格尔是形而上学的批判者,但是他接过了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可以视之为试图解答存在问题的最后一次努力。 存在之为形而上学乃是崇高的理想对象,而在海德格尔这里却是此在避之不及逃无可逃的深渊。 人成为“此在”即投身于“之间”,相当于跃入“离基”深渊之中,去测度和经受住“离基”深渊本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