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绳武 :抗战时期旅长、师长

更新时间:2024-09-20 18:59

段绳武(1896-1940),原名承泽,字以行,是河北省定县人。他在1911年入伍,逐渐晋升至旅长、师长。1927年辞职后,他离开了军界,开始从内地大量移民至内蒙古地区,并建立了“河北新村”。在此之前,他曾在北洋军队、王占元孙传芳军队中供职,任排、营、团、旅、师长。1926年,他担任孙传芳五省联军第一军军长,1929年则任国民党政府军陆军第四十七师师长。后来,他弃官闲居,于1931年与家人迁往包头五原一带,以实现其开发西北、创办屯垦合作社事业的意愿,并将全部家产用在“河北新村”的垦殖建设上。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政治部主任,主持“荣誉军人教育委员会”工作。段绳武是中华民国中将,人称“荣军之父”。

简介

抗战爆发后重回军界,任傅作义部兵站。1938年到武汉市任军委会后勤部政治部中将主任,负责全军伤兵工作。他着手在抗日前线各战区每30里设一“伤兵接待站”。

1939年到重庆市,在重庆高滩岩、唐家沱设立了后方医院和重伤兵医院。他聘请郭沫若等在高滩岩创办残废军人教育委员会。首创“荣誉军人”称号,并经国民政府军委会通令全国,在各地设“荣军之友社”、“荣军职业协导会”等,并在重庆出版了《荣军之友》杂志,他因此被称作“中国荣军之父”。

1944年在重庆病逝。重庆各界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安葬在重庆歌乐山,周恩来送了花圈,冯玉祥写悼诗,《新华日报》发表了悼念文章,全国荣军组织在高滩岩为他塑了纪念铜像。

文史参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大小小的实验区不下一百处,著名的有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虽然这些旨在改造农村社会的运动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后人评说不尽。你所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些几乎全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乡建运动中,竟然有一处军人主持的新村建设实验区,它的主持人就是段绳武将军。

务农世家出身的现代军人

段绳武原名段承泽,1897年出生于定州市高头村,“家世务农,幼年肄读私塾,聪颖过人,品德醇厚,稍长益赋雄心”。后因受武训乞讨兴学事迹所感动,改名绳武。

他15岁从军,在北洋军王占元麾下当兵,一点点靠战功升上去,老直系的王占元部被后起之秀孙传芳接掌后,段绳武成为孙传芳麾下的一员大将,先任第9师师长,后为第1军代军长。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孙传芳大败,段绳武收拾残部于泰安市,后移防宣化区。1929年,段部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7师,段绳武被任命为该师师长。1930年辞官闲居北平市,离开了混乱不堪的军界。

段绳武第二次从军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国共二度合作,冯玉祥陈诚都力邀段绳武出山抗日,傅作义则建议他去做军队后勤补给工作,段绳武于是再披戎装。在武汉期间,段绳武认识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而相居为邻。周恩来很重视段绳武对伤兵考察后的设想,总政治部在审查了他的报告后,决定派段绳武为“后方勤务部总政治部中将主任”,主管全国伤兵工作。

在段绳武的主持下,首先设立了伤兵招待所。在备战区设立若干招待所,从作战前线每15公里设一招待所,向后一直延伸到后方医院。第二,成立政治大队。大队队员思想较进步,到各地伤兵医院慰问演出,还教伤员识字、代写书信等各种服务。第三,成立伤兵教育委员会。聘请社会知名人士研究伤兵教育事业的设计、开展与推行。第四是建立荣誉军人(当时对伤兵的称呼)职业协导会与“伤兵之友社”,解决伤兵退伍后的生存问题。第五是设立监理员室,旨在防止后方医院、残废教养院的贪污、剥削、医疗事故的发生。

段绳武主管伤兵那三年,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半夜想起什么,还要把其他同事叫起来,段绳武也因此被尊敬他的人称为“荣军之父”。但是在他44岁英年早逝后,国民政府后方勤务部这一项工作从此空缺,但他开创的荣军事业却没有就此止步。

创办“河北新村”

1931年夏,段绳武开始到包头市创办实业,经营电灯面粉公司。遂又亲临河套平原实地考察,发现包头到宁夏之间,不仅沿黄河土地肥沃,还可通汽船航行,即写报告呈交山西省军阀阎锡山,经批准后购置了一艘名为“飞龙”的汽船,开始在黄河包头至宁夏段试办航运。同时经营电灯面粉公司,还在包头周边洼地试种水稻获得了成功。

1933年夏,黄河在冀、鲁、豫三省先后溃堤,沿河地区遭受洪灾,尤以河北省长垣(今属河南省)、濮阳市(今属河南省)、东明(今属山东省)三县灾情最为严重。段绳武得悉情况,速回河北省,与省内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名流(如末代状元刘春霖)联络,发起组织了“河北移民协会”,以垦发边荒、救济贫民、建设新村为宗旨,实施向西北河套地区移民。

同年冬季,段绳武就移民事宜上书河北省政府,取得省政府支持,下文明令各县协助办理。但因当时官场流弊,地方官员都想乘机捞点油水,捞不到油水就不积极宣传、办理,一些人又对段绳武移民西北持怀疑态度,第一批只移民30户,又多抱着到大西北发财的动机,目的达不到多数又返回原籍或别走他地。1934年春,段绳武亲赴灾区各县动员,从长垣市濮阳市、东明三县移来第二批灾民320人,安置在包头市东南郊南海子。1935年春,又移来第三批河北省灾民457人,先后安置于萨拉齐新农试验场和包头南海子。同年5月,段绳武又组织了第四批河北移民331人,多来自长垣、阳,另有开州、深州市安平县肃宁县等县人氏,被安置于河套五原西20公里的新公中和曹柜。

为安置这些移民,移民协会花两万元钱向五原地商王同春之子王乐愚购置了700多顷“永租地”(即地商向达拉特旗王爷包租的具有永远耕种权的土地),其中有当时可耕地200多顷,其余皆为枳丛生、多枝柽柳遍地的荒漠碱滩,茫茫一片,实际有800余顷。移民一到,段绳武即抓紧时间组织生产,青壮年劳力挖渠播种,妇女儿童割红柳刨枳芨,割了红柳刨了枳芨,一是有利于垦荒耕种,二是红柳、枳芨可用作烧柴,还可编织盖房用的子或制作农具。由于组织得力,大家积极性高,当年不误农时地播种了数十顷大秋作物,秋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让3万多口人有了饭吃,也由此安顿了人心,有的灾民便给老家的亲友写信,说这地方“棒打兔子瓢舀鱼,灶火圪垯沙鸡”,是个养穷人的好地方。第二年和第三年,又有一些农民陆续迁移而来。

据统计,自1933年冬至1935年夏,河北省移民协会组织了4次移民,共移330余户,1100多人。开支安置费9万多元,除河北省灾区救济会拨款5万元外,其余皆为移民协会募集。按河北移民协会相关条例规定,移民一到,即按户拨田贷款,每户土地100亩,贷款400元。第一年自由组合,开荒垦殖;第二年起,可独立经营,至还清400元贷款后,即可成为自耕农。移民对此“耕者有其田”的做法很是满意。

移民基本安顿下来之后,自1935年4月起,段绳武开始组织实施“新村”建设。首先在包头南海子西南数里处,建立了“河北村”;1936年,又在五原新公中东南建立“河北乡”。“河北乡”由南、北、中3个村子组成,南村30多户,多为长垣市濮阳市、开州县人,以时任河北省民政厅长张吉之字幼青命名,称幼青村;北村最大,有五六十户,亦多为长垣、濮阳、开州县人,以时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哲元之字明轩命名,称明轩村;中村40余户,多为深州市安平县肃宁县人,以时任河北省主席冯治安之字仰之命名,称仰之村。新村建设为统一标准,四面筑四方围墙,迎南居中开大门,围墙四角筑有炮台,以防匪患;村正中为公共活动场所,有花园、运动场等,运动场中心立一高高的木架,上悬一个为招集村民集合时敲响的大钟。北面靠围墙与南面大门遥遥相对,修盖一溜20多间正房,正中为村礼堂,兼作小学教室,两边分别为村公所、合作社、仓库、碾坊、磨坊及其他手工业作坊,还有车棚、畜圈等。村内四处,按一定距离,分建村民房舍,一排排井然有序,每户房前留一块空地,供住户种菜,并专有一条小渠引水入村,供各户浇灌菜地。“河北第二新村”南、北、中各村分设村长、副村长,管理村中大事;还建立了村民大会,负责村长的选举和罢免,以及制定或否决村民公约等事宜;另有监察委员和调解委员,分别组成监察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各司其职。以上属村级权力机构,另外还有以下群众性组织:

自卫团,组织和训练青壮年村民,负责维护本村的治安保卫。经段绳武申请,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拨给步枪100支、手榴弹50箱,供“河北第二新村”自卫团使用。

教育委员会,负责办学,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段绳武曾到山东曲阜、泰安市、唐邑等地考察,回来后倡导以“武训精神”募集资金,先后在包头南海子和五原新公中两个新村各建了一所小学,学校实行半农半读,授课与生产劳动结合,学以致用。

良心省察会,负责对村民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比如让村民通过到礼堂瞻仰挂在墙上的孔子孟子关羽岳飞等古代圣贤和英烈的画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激励忠勇爱国的志气。同时还组织村民绘画、赏画、唱歌、演戏,扭秧歌、踩高跷——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给村民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村民自治会,公举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村民自治会,以自治的方式协助管理村里诸多闲事,如劝说和监督村民戒吸大烟、不赌不娼、不盗不劫、安分守己、勤俭持家,还要说服村民节约存粮,以备灾荒。

此外还建有合作社,分信用、供给、运销、利用4个分社,分别负责办理村民储蓄、物品供应、农副产品销售以及改善村民文化生活等方面事务。

就这样,昔日的段师长,变成了段村长。他把全家都带到了荒原上,脱掉皮袍皮鞋,布衣蔬食,跟农民一起劳动,一起开荒。他为开发包头市把个人全部资产消耗尽,全家搬到“河北新村”后不久4个儿子都染上肺结核,并发脑膜炎,因当时包头缺医少药,其中一个患重病的儿子终于不治埋在了转龙藏的地方。另三个儿子在送到北平市亲戚家一个半月之后,妻子王庚尧收到了三个儿子全部夭亡的噩耗,身边只留下2个女儿。

移风易俗集团结婚

“河北新村”在解决青年村民婚姻大事方面,也有移风易俗之举。新村建立之初,移民中男多女少,一些青年男子的婚姻就成了问题。为此,在七七事变前,段绳武与北平救济院取得联系,得到院方热情支持,愿将院内抚养成人的孤儿女子嫁到新村。于是他在新村选好单身青年男子,每人照一张照片,寄往北平救济院,院方将这些照片发给院内的当嫁女子,女子们看照片选人,选好了就将照片带在身上。然后由新村和救济院共同负责,护送这些女子来到新村,凭所带照片认夫,结婚成家。这些女子从北平市动身时,新村给每人两件布袍、两身单衣作为嫁妆。北平市政府也出资给每位姑娘买了一件旗袍、一个柳条箱作为陪嫁。

以此方式,1936年冬和1937年夏,两批共从北平救济院接来30名女子,第一批10名女子,均嫁到包头南海子的河北第一新村;第二批20名女子,则嫁到了五原新公中的河北第二新村。这第二批20位姑娘离平来绥时,正值北平市政府组织“1937年暑期西北考察团”到绥远省考察,有关方面通过联系,便决定让这20名姑娘随考察团同行,考察团也便接受了顺路护送这20名姑娘到绥西结婚的任务。

当旅行团一行到达五原县时,七七事变已经爆发,绥西各地也同样掀起了抗日热潮。就在这民众抗日热情高涨的气氛中,考察团护送20位姑娘来到新村,目睹并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她们的婚礼。

1937年7月18日太阳升起之时,在河北第二新村中村即仰之村,几辆牛车拉着身着浅色旗袍的新娘们来到村中广场,身穿白褂蓝裤的新郎们早已在这里等候,他们带有羞涩的目光瞄着自己的新娘,怀抱鲜花的儿童最先迎上新娘,把刚从田里采摘来的带着露珠又散发着清香的豌豆花分送到她们手里。然后新娘们手捧鲜花,和各自走上前来的新郎一起,并肩走入礼堂。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北平市和新村的父老乡亲,然后夫妻对拜。婚礼结束,全村百姓热情欢呼,大家拥着20对新郎新娘,扛着锄头或钢枪到村中广场,喊着口号游行了一番,以表民众的抗日热情。还有的手持钢枪的新郎与手捧鲜花的新娘请考察团的记者给照了合影。

1940年7月,段绳武因劳成疾在重庆逝世。临终前呓语,依然说,我要回河北新村,做村长去。段绳武建立的河北新村是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波力量,也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绝无仅有的由军人而为文化建设的罕例。历史的风尘掩盖不住曾经的辉煌,段绳武和他的新村事业终于浮出了水面,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原载《退休生活(人物)》2010年第12期 署名 彭秀良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