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08-15 17:30

茅台镇,古有马桑湾、四方井、烧炭溪等美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该镇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义,面向川南,赤水河纵贯全镇,距仁怀市中心城区7千米,总面积87平方千米,镇区面积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位于环茅中路107号。

茅台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平均降水量926.1毫米。茅台镇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现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享誉全球。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现有酒类生产企业1051家,酒类销售公司4865户,著名企业贵州茅台就坐落在这里。2022年,该镇GDP达到1400亿元。

茅台镇在2018年,全面形成以工业旅游为龙头的全域旅游,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和“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同时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茅台酒镇”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台酒庄景区”。2022年,茅台镇被列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同年截至9月底,茅台镇旅游接待量288万人次。

2016年10月14日,茅台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2019年获得“2018中国西部乡镇综合竞争力50强”,在全国乡镇百强榜单中排名第76位,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全国百强乡镇榜单的西部乡镇。2020年4月,获2020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传播百强榜第一名。2023年,入选2023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是贵州省唯一入选的乡镇。

名称由来

茅台镇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獠部落。最初,因马桑树遍布,此地被称为“马桑湾”。后来,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泉水,濮獠人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行人饮用,因此被称为“四方井”,逐渐取代了“马桑湾”的名称。此后沿河地带人类活动频繁,濮僚人在茅草台子上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后,人气逐渐聚集,到了西汉成帝年间,粮食生产有了剩余,为酿酒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到清朝乾隆十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是黔北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但终因人们习惯称茅台,已经难以改变,因而再度改为“茅台镇”。

历史沿革

茅台镇,因为赤水河东岸长满马桑树得名。后面又叫四方井,是因为世居仁怀市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濮人在位于赤水河东岸的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到了宋代才叫茅台,是因为赤水河畔的濮人在河边修筑了一个很宽大的高台,作为祭祀祖先神灵的圣地,时间久了,祭台长满茅草,当地人称之为茅草台,后来简称为茅台。元朝以后,州县以下设寨、村、坪、部,故叫“茅台村”。后来,茅台镇还有过半边桥、云鼓镇、益镇等诸多名称,但最终却因为茅台二字深入人心,成了今天的茅台镇。

明代以后,茅台酒日益富裕繁荣,又在赤水河两岸修建了九座大庙,并在其中的观音寺,禹王宫内珍藏了三面东汉铜鼓(已经出土一面),故而又叫三鼓寺,茅台村因此又名“云鼓镇”。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省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市河道,始通舟楫。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但终因人们习惯称茅台酒,因而再度改为“茅台镇”。

清末民初时期,茅台镇成为了黔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口岸,承担了贵州省三分之二食盐的运输任务,同时茅台酒也远销省内外,并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声誉。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和英国苏格兰威士忌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蒸馏白酒。这一荣誉使茅台酒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同时也带动了茅台镇的国际知名度。1932年,茅台镇正式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台镇仍保持其名称。1953年,仁怀县治所由中枢镇迁至茅台镇。1957年6月,茅台镇升级为区级镇,实行区、镇分治,驻地迁二合树。1962年,茅台镇降为乡级镇,改称茅台人民公社。1967年至1983年,政区有所调整,仍归中枢区,乡级镇。1967年,仁怀市治所再次迁回中枢镇,中枢区区公所迁至茅台镇,茅台镇成为乡级镇。1992年8月4日撤销中枢区,并中华乡、渡口乡、茅台乡、茅台镇为今日之茅台镇,其余地区分别划归中枢镇、坛厂街道二合镇管辖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茅台镇,总面积87平方千米,镇区面积2平方千米。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地理坐标东经106°21′~106°23′,北纬27°51′~27°52′。北为二合镇、东距中枢镇13千米,南接鲁班镇、西与四川省古蔺县交界,距省会贵阳市260千米,距遵义市区120千米。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

气候

茅台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处低热河谷,受地势、地形条件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7至8月份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区内气候的垂直分异较为明显,区域分异较大,尤以热量条件的垂直较为突出。茅台镇年平均气温17.8℃,1月平均气温7.3℃,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2.5℃,无霜期359天无冰冻,年平均日照时数1226.5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温差变化大,平均降水量926.1毫米。赤水河谷是贵州省四个典型少雨区之一。赤水河沿岸海拔7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气候为温热少雨气候,热量条件优越。\u003e10°C年积温可达5740°C,但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较大,冬春季干旱较为严重在海拔800~1400米的河谷斜坡山地上,则为温热湿润气候,表表现出降水相对均匀热量条件一般的气候特点。茅台河谷这种特殊的气候特征为优质茅台酒生产创造了条件。常年主导风以北风和偏西南风为主,年均风速1.5m/s,最大1.8m/s以上。静风频率高,平均达42%。

地质地貌

茅台镇地质地貌构造,主要是侏罗白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形成时间已超过7000万年。地层是由沉积岩组成。为紫红色砾岩、细砂岩夹红色含砾土岩。受平均海拔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茅台地区紫色土广泛发育。这种土壤一般厚度50厘米左右,酸碱适度。土壤中砾石和沙质土体含量高,渗水性很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红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形成清洌泉水。中国科学院的土壤专家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茅台镇,这种紫色钙质土壤全国少有,是茅台酒生产的重要基础。

茅台镇地处赤水市河谷地带,地势低洼。赤水河周围的大娄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茅台酒镇属于侵蚀低山河谷斜坡地貌,赤水河茅台段沿茅台向斜轴部发育从南至北纵贯全境。地形特征为河谷西岸坡较陡,东面坡较缓。两岸坡海拔700至1000米,最高点1041.5米(帽儿塘),最低点海拔402米(仁溪沟口)。全镇海拔700米以下面积占总面积的60%,山地占70%左右。

水文水利

从《贵州省水文年鉴》《贵州省水文特征值》显示,茅台镇赤水河段洪水呈现陡涨陡落,具有山区河流的洪水特征,枯洪水位变幅在14米左右,河底高程404.1至399.3米(五十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为418米左右),河床坡降0.1%,整个河段河谷由上游相对狭窄向下游宽缓开阔过渡,下游断面较宽。

仁怀市大沙坝水库工程,位于茅台镇卢荣坝村境内,是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的骨干水源工程之一。水库大坝为面板堆石坝,坝高77米,坝顶宽7米,坝长331米,正常蓄水位505米,相应库容1490万立方米,总库容1600万立方米。工程设计年供水量1578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年供水量1318万立方米、集镇及农村人畜年供水量260万立方米,工程规模为中型。

行政区划

政府驻地位于环茅中路107号。辖区有6个社区,22个行政村。

统计截至时间2023年12月31日,参考资料

政治

主要领导

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参考资料

政府机构设置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仁怀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茅台镇常住人口63923人。按性别划分,男性34377人;女性29546人。按照年龄划分,0至14岁12861人;15至59岁40423人;60岁以上10639人。按受教育程度分布为,大学文化程度2402人;高中文化程度4094;初中文化程度24166;小学文化程度24137人。

语言

仁怀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此小片的特点是古入声今读入声。仁怀市方言较接近普通话。按声韵不同,又可划分为中枢、怀南、怀北三片。茅台镇属于中枢片。中枢片的声韵,声调有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民族

茅台镇隶属于仁怀市境内,怀仁是民族地区,目前区域常住9个民族: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壮族水族土家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7%,少数民族人口占3%。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约10000人,仡佬族人口约5000人,布依族1000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在100人以下。汉族人口分布广,遍及市境每一村落。

宗教信仰

仁怀市境内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4种宗教,宗教团体主要有仁怀市佛教协会和仁怀市道教协会。佛教有骑龙寺,坐落在茅台镇岩滩村,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占地2840平方米。

经济

综述

2021年,茅台镇地区生产总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16.9%;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5.62亿元,同比增长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46元和25743元,同比增长8.9%和9.2%。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从2020年全国百强乡镇第71位跃居至第57位,向前跃升14位,继续蝉联西部百强乡镇第一。酒产业是茅台镇的支柱产业,也是带动该镇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大关乡镇的重要因素。茅台镇现有酒类生产企业1051家,酒类销售公司4865户,著名企业贵州茅台就坐落在这里2022年,茅台镇被列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酱香美酒,还可以体验酿造工艺、游览茅台渡口等,体验“醉美”之旅。据悉,截至9月底,今年茅台镇旅游接待量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57亿元。

第一产业

茅台酒镇,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定位,始终围绕“一看三打造”和“再造一个茅台”战略部署,农业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茅台镇聚焦“三农”发展,农业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高标准打造田园果蔬、高粱种植等产销衔接示范点,成功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家,实现农业总产值3.24亿元。茅台镇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有机红粱和有机小麦种植,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二产业

“酒产业”是茅台镇的支柱产业,也是带动该镇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大关乡镇的重要因素。茅台镇现有酒类生产企业1051家,酒类销售公司4865户,著名企业贵州茅台就坐落在这里。自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跨入“千亿”以来,近三年该镇GDP稳步增长。茅台镇的白酒行业为全省工业经济贡献了积极力量,擦亮了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品牌。

第三产业

2022年,茅台镇被列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截至2023年9月底,今年茅台镇旅游接待量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57亿元。酒旅融合作为一种新业态,产业链涉及交通出行、旅游、白酒、住宿、饮食等多个行业。

重要企业

茅台集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黔北的赤水河畔茅台镇,平均海拔423米。公司现有员工近2万人,占地面积10,653亩,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企业总资产达828.85亿元。拥有全资、控股公司30余家,涉足产业包括白酒、葡萄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旅游、房地产等领域。

社会事业

教育

茅台镇学校有茅台酒厂子校、私立茅台中学、仁怀市第二中学仁怀市私立文化学校、仁怀市世袭酱香酒工艺传承培训学校、贵州远志职业技术学校、仁怀市世袭酱香酒工艺传承培训学校。

茅台学院(MoutaiInstitute)是由茅台集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办,2017年5月23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非营利性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招收首届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961人。学校坐落于“中国酒都”贵州省仁怀市南部新城,占地1076.2亩,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先进,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校园信息化智慧化程度高,学习生活环境条件舒适便捷。

医疗

区域内有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贵州茅台医院仁怀市茅台镇卫生院、仁怀市茅台镇二合卫生院。

贵州茅台医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国资委同意,省卫计委批准,投资修建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内容主要包括一栋19层的集门诊医技抢救医疗共用平台,和两个独立病区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一栋12层的专家楼,一栋10层的教学科研楼和一栋2层的感染科楼。从2016年开始设计,于2018年1月正式开工,2022年5月24日正式惠民开诊。

交通 

茅台镇拥有茅快线、茅坛公路、茅台外环、环茅南路等路线,有南坳立交桥路口、油沟坝、岩滩原化肥厂、怀庄路三岔路口等关键交通节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一端连着茅台镇,另一端连着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区域内还拥有遵义茅台机场

航空

遵义茅台机场,遵义茅台机场为4C级支线机场,场址位于仁怀市茅台镇尧坝村和高大坪镇银水村附近,距市中心直线距离16千米。跑道长度2600米(预留400米),站坪机位4个(预留5个),航站楼15000平方米,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水、供电、供油、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项目总投资24.37亿元。项目于2013年1月立项,2015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10月31日正式通航。通航至今,累计开通茅台至北京、上海市天津市西安市海口市郑州市、三亚、成都市福州市、贵阳、济南市长沙市深圳市昆明市厦门市、南京、杭州市武汉市温州市兰州市太原市等34座城市的航线航班,远期规划开通港、澳、台及周边国家(地区)航线,逐步形成连接枢纽机场、辐射发达地区、通达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

铁路

熊猫专列是由成都开往遵义市,再返回成都的一趟旅游列车,沿途经过遵义,茅台镇和毕节市,全程耗时三天。

公交交通

茅台镇公交有: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3路、5路、8路、9路。

人文

综述

茅台酒是一个古老的商业名镇,也是一块拥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文化积淀之地。

饮食

酒文化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化一起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酿酒的工艺不断变化,日新月异,各种不同的白酒香型由此也产生。不过真正懂酒的人,都偏爱酱香酒。

习俗

端午祭麦

以表达酿酒人对自然的虔诚敬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习俗,自2017年起,茅台已经在“茅酒之源”这片文化厚土、神秘之地上连续举行了七次“端午祭麦”活动,成为了一张具有茅台特色、行业特色、中国特色的酒文化名片。祭麦仪式隆重也独特:精选当夏最好的新麦,置满仓斗,红布盖顶,燃香三炷,敬天、敬地、敬水,以感恩自然。回到茅台酒开始的地方举行祭麦仪式,敬谢自然恩赐,敬重传统工艺,聚酿者之心,传酿酒之法,蕴佳酿之香,扬酿者之志,其用意更为深刻。大典现场,由茅台酒首席酿造师、首席品评师,特级酿造师、特级品评师、特级勾兑师组成的大师团队站在最前方,以“三进香”仪式敬天敬地敬水。

端午踩曲

酱香酒的酿造,离不开“酒曲”。端午踩曲,一直是茅台镇酱酒遵循的季节性生产方式。随着端午时节的到来,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踩曲”。茅台镇端午“踩曲”的传统,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而且自古以来,“踩曲”都必须是女性。每到端午节,镇上的很多女性都忙于在各个酒厂“踩曲”。

文物古迹

茅台渡口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之一的“茅台渡口”,位于茅台镇,1979年7月,人民政府在原红军搭建浮桥的渡口建设“茅台渡口纪念碑”;1995年5月,仁怀市人民政府在茅台渡口上方的堡上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渡渡口的朱砂堡山巅上,建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塔体突破正方形的程式,塔高25米即25000毫米,寓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意。塔身由四片形似浪柱的建筑依序错落而成,突现了雕塑的主题——四渡赤水;塔的顶部形似赤水河激起的冲天浪花,与塔身前面中上部由不锈钢做成的四个似水珠的球体融为一体,象征红军长征的滚滚洪流;塔座为船的造形,恰似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时毛泽东同志掌舵的革命航船破浪前进。顶部四个半圆孔内设置航标灯,标志毛泽东思想是指引革命航船胜利前进的灯塔。整个塔面用朱砂色红花岗区板材贴面,通体红,与茅台朱砂堡土壤颜色相协调,塔的正面嵌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塔名,字为行楷,刚劲雄浑,肃穆庄严。

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

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坐落于茅台集团厂区,始建于明代,因战乱几次被毁,重建于清同治元年,是国酒茅台从两汉迄今为止的最早酿造体系的实物见证。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先后在茅台镇兴建的“成义酒坊”“荣和酒坊”和“恒昌酒坊”,1951年由政府统一合并接管,更名为“仁怀茅台酒厂”。后随茅台酒厂不断扩建,又修建了踩曲房、杵磨房、酒库等,形成一套完备的酿酒工业体系。2013年5月3日,以“茅酒之源”为代表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先后三次分别建有“成义酒坊”“荣和酒坊”和“衡昌酒坊”,1951年由政府统一接管,更名为“仁怀茅台集团”。后随茅台酒厂不断扩建,又修建了踩曲房、石磨房、酒库等,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酿酒工业体系。

风景名胜

茅台镇

2022年,茅台镇被列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酱香美酒,还可以体验酿造工艺、游览茅台渡口等,体验“醉美”之旅。据悉,截至9月底,今年茅台镇旅游接待量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57亿元。

国酒门

出入茅台镇的门户,位于盐津河大桥的东端。国酒门为中国古典城楼式建筑,两侧各立一根华表,一殿二亭四重檐,门楼上可供人们观光游览。整个建筑高大气派,庄重华丽,象征着国酒茅台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享誉海内外的高贵典雅的气质。

中国酒文化城

中国酒文化城位于茅台镇茅台集团内,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品位综合载体,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设有中国酒源馆、中国酒技馆、中国酒器馆、茅台酒馆等九个展馆。馆内各式建筑鳞次栉比,连绵成城。陈列着各代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及与酒有关的重要人物故事等书画作品、雕塑、楹匾及实物。以景观复原、文物展陈、多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地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茅台文化以及世界名酒文化。

天下第一瓶

位于仁怀市南郊,巨型茅台酒瓶高31.25米,直径10.2米,容积1469.33米,可容纳500毫升贵州茅台酒2938660瓶。瓶内有螺旋楼梯可登高环眺。1997年6月,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实物广告”,被誉为“天下第一瓶”。

台圣寺

古寺位于茅台镇羊叉街的台圣寺,原名禹王宫,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据《禹王宫碑序》载: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春,茅台地区连续三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颗粒无收。第二年冬天,人们便集资修建了此宫。因大禹道家尊为三官大帝之一,人们认为他是掌握人间天旱水涝的神仙,所以为他塑像立庙以求风调雨顺。

长征文化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镇四渡赤水。如今茅台镇,建有“红军桥”、“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是重走长征路的必经之地。

相关事件

2018年8月1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汤冬杰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G.Lockley)教授、德国古爬行及两栖动物博物馆亨德里克·克莱因(HendrikKlein)教授,以及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自贡恐龙博物馆前馆长彭光照研究馆员,研究部主任叶勇研究馆员等组成的中美德足迹考察队宣布,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侏罗纪早期地层发现了大规模恐龙足迹群。

获得荣誉

2016年10月14日,茅台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7年11月,茅台镇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

2017年11月,获得2017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2017年度文旅小镇。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茅台镇在全国排名第81位。

2019年9月11日,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8中国西部乡镇综合竞争力50强”。茅台镇在全国乡镇百强榜单中排名第76位,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全国百强乡镇榜单的西部乡镇。

2020年4月,获2020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传播百强榜第一名。

2022年08月16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2023年,入选2023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是贵州省唯一入选的乡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