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栗磾 :北魏镇南将军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5

于栗磾,本姓万于氏,代郡(今代县)人,鲜卑族北魏早期名将。

好使黑矛,武艺超群,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刘裕北伐后秦时,颇为忌惮,亲自请求借道,尊称“黑公麾下”。李世民拓跋嗣得知后,颇为赞许,拜河内镇将,赐号黑槊将军。累迁镇南将军、外都大官,封新安公。年少统军,直至白发苍苍。临事善断,所向无前。谦虚待人,礼贤下士,不滥用刑罚。

卒于任上,时年七十五。拓跋焘伤心惋惜,追赠太尉

人物生平

初为将领

于栗磾自幼学习武艺,才干和气力都超乎常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射箭。登国年间(386―396年),于栗磾担任冠军将军,受封非正式的新安子爵位。

登国十一年(396年),拓跋珪拓跋派遣于栗磾和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偷偷地从太原市向东开辟修复栈道,如同韩信故事,进入中山郡,攻打后燕皇帝慕容宝。道武帝随之来到,见道路已经修好,很是高兴,当即赐给一匹名马。

随帝打猎

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平定赵、魏地区后,设宴大会群臣,对于栗磾说:“你就是我的英布彭越。”赏赐给他大量金帛,假新安公爵位。不久,道武帝在白登山打猎,看见一只熊带着几个小熊崽儿,便对于栗磾说:“你这样有胆略和才干,难道不能与它们格斗一番吗?”于栗磾回答说:“万物之中,人是最高贵的。如果格斗不能取胜,岂不是白白地断送一位壮士。可以把它们驱赶到皇上前面,轻而易举地制服它们。”随即将它们全部捕获。拓跋珪回望于栗磾,表示歉意。

平定关东

永兴二年(410年),当时关东各地盗贼纷纷起事,西河反叛。同年二月初一日,拓跋嗣拓跋嗣派遣于栗磾率领骑兵一万人前往征伐,所到之处全部平定。明元帝下诏命令于栗磾率领骑兵和步兵一万镇守平阳县。改任镇远县将军、河内镇将,赐封爵位为新城县男。于栗磾安抚刚刚平定的地区,很有政绩。

黑槊将军

东晋将领刘裕北伐后秦时,于栗磾担心继续往北侵扰,于是在黄河边修筑营垒,亲自镇守。戒备森严,连侦察的人也不能通过。宋武帝十分惧怕,不敢前进,便送信给于栗磾,援引孙权谋求讨伐关羽的事,向他借道西去,在这封信的开头称呼他“黑槊(黑色的长矛)公麾下”。于栗磾把情况上报朝廷,拓跋嗣赞许他,因此而赐号于栗磾为“黑槊将军”。于栗磾好手持黑槊来显示自己,刘裕望见他感到惊异,所以才有这样的称呼。奚斤征讨虎牢,于栗磾另外率领所属部队在金攻打东晋河南省太守王涓之,王涓之放弃城池逃走。于栗磾升任豫州刺史,将军职位依旧,进封爵位为新安县侯。洛阳市虽然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地方,然而长期成为北魏的边界地,城市残破,居民绝迹。于栗磾砍除杂草开垦荒地,慰问安抚前来的百姓。恩威并用,深得百姓的拥戴。拓跋嗣南行到盟津时,询问于栗磾说:“黄河上能造桥吗?”于栗磾说:“杜预曾经造过桥,有这样的往事,应当可以。”于是他按次序排列大船,将其连结在一起,在冶坂建造浮桥。当军队渡过黄河后,明元帝深深地赞美他。

死后哀荣

始光三年(426年)九月,拓跋焘拓跋焘因明夏皇帝赫连勃勃去世,他的几个儿子互相攻击,于是派司空奚斤率领义兵将军封礼、雍州刺史延普袭击永济市,宋兵将军、交趾侯周几率领于栗磾袭击陕城。大夏的弘农太守曹达不战而逃。于栗磾与周几便乘胜长驱直入,攻至三辅地区。于栗磾因功进封为新城公,加授安南将军。平定统万城遗址后,升任蒲坂镇将。当时弘农、河内上党郡三郡发生叛乱,于栗磾率军讨伐他们。改任虎牢镇大将,加授督河内军。不久,升任使持节、都督相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枋头都将。又任外都大官,判案、量刑都很公平,很有声望。于栗磾七十五岁时去世,被赐予显贵用的棺材、朝服一套、衣一套。追赠为太尉公。

于栗磾从年轻时就统率军队,直至白发苍苍,他临事善作决断,所向无前。于栗磾加之又谦虚待人,礼贤下士,不滥用刑罚。所以他去世时拓跋焘十分伤心,惋惜不已。

家族成员

儿子介绍

于洛拔,侍中、尚书令

孙子介绍

于烈,于洛拔长子,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

于敦,于烈弟,征虏将军、恒州刺史

于果,于敦弟,朔、华、并、恒四州刺史。

于劲,于果弟,太尉,其女于皇后于氏,是宣武帝皇后。

于须,于劲弟,镇南将军、肆州刺史。

于天恩,于劲弟,辽西省太守

于文仁,于须弟,太中大夫。

史书记载

《魏书·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北史·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于栗磾,代人也。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射。登国中,拜冠军将军,假新安子。与宁朔将军公孙兰,潜自太原市,从韩信故道,开井陉关路,袭慕容宝于中山。道武后至,见道路修理,大悦,即赐其名马。及赵魏平,帝置酒高会,谓栗磾曰:“卿,吾之、彭也!”进假新安公。道武田于白登山,见熊将数子,顾栗磾曰:“能搏之乎?”对曰:“若搏之不胜,岂不虚毙一壮士!自可驱致御前,坐而制之。”寻皆禽获,帝顾而谢之。  

北史后为河内镇将。宋武帝之伐姚泓,栗磾虑北侵扰,筑垒河上。裕惮之,遗栗磾书,假道西上。题书曰:“黑槊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明元因之授栗磾黑槊将军。栗磾好持黑槊,裕望而异之,故有其号。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洛阳市虽历代所都,实为边界,栗磾劳来安集,甚得百姓心。明元南幸盟津,谓栗磾曰:“河可桥乎?”栗磾曰:“杜预造桥,遗事可想。”乃编大船,构桥于野坂。六军既济,帝深叹美之。  

北史太武之征赫连昌,敕栗磾与宋兵将军周几袭陕城,长驱至三辅。进爵为公。累迁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称。卒,赠太尉。栗磾自少总戎,迄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太武甚悼惜之。 

北史子洛拔,有姿容,善应对。拜侍御中散。太武甚加爱宠,因赐名焉。转监御曹令。景穆在东宫,厚加礼遇。洛拔恒畏避屏退,不敢逆自结纳。顷之,袭爵。后为侍中、尚书令,百僚惮之。卒官。洛拔有六子。  

北史长子烈,善射,少言,有不可犯之色。少拜羽林军中郎,累迁侍中、殿中尚书。于时孝文幼冲,文明太后称制。烈与元丕陆睿李冲等各赐金策,许以有罪不死。进爵洛阳侯,转卫尉卿。及迁都洛阳市,人情恋本,多有异议。帝以问烈。曰:“陛下圣略深远,非愚管所测。若隐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中半耳。”帝曰:“卿不唱异同,朕深感不言之益。”敕镇代,留台庶政,一相参委。车驾幸代,执烈手曰:“宗庙至重,翼卫不轻。卿当奉灵驾,时迁洛邑。”烈与高阳王雍奉神主于洛阳,迁光禄卿。  

北史十九年,大选百僚,烈子登引例求进。烈表引己素无教训,请乞黜落。帝曰:“此乃有识之言,不谓烈能辨此!”乃引见登,诏曰:“朕今创礼新邑,明扬天下,卿父乃行谦让之表,而有直士之风,故进卿为太子军校尉。”又加烈散骑常侍,封聊城市县子。  

北史及穆泰陆睿谋反旧京,帝幸代,泰等伏法。赐烈及李冲玺书,述叙金策之意。时代乡旧族,同恶者多,唯烈一宗,无所染豫。帝益器重之。叹曰:“元俨决断威恩,深自不恶,然尽忠猛决,不如烈也。尔日烈在代都,必即斩其五三元首。烈之节概,不谢金日磾。”诏除领军将军。以本官从征荆,加鼓吹一部。  

北史二十三年,齐将陈显达入寇马圈,帝舆疾讨之。执烈手,以京邑为托。帝崩于行宫,彭城王秘讳而返。称诏召宣武会驾鲁山县。以烈留守之重,密报凶问。烈处分行留,神守无变。  

北史宣武区即位,宠任如前。咸阳市王禧为宰辅,权重当时。曾遣家僮传言于烈,求旧羽林军武贲执仗出入。烈不许。禧遣谓烈曰:“我是天子儿,天子叔,元辅之命,与诏何异?”烈厉色答曰:“向亦不道王非天子儿、叔。若是诏,应遣官人所由。若遣私奴索官家羽林,烈头可得,羽林不可得也!”禧恶烈刚直,出之为恒州刺史。烈不愿授,谓彭城王勰曰:“殿下忘先帝南阳市之诏乎?而逼老夫乃至于此!”遂以疾辞。  

北史宣武以禧等专擅,潜谋废之。景明二年正月,祭,三公致斋于庙。帝夜召烈子忠谓曰:“卿父明可早入。”及明,烈至。诏曰:“诸父慢怠,今欲使卿以兵召之,卿其行乎?”烈曰:“老臣历奉累朝,颇以干勇赐识。今日之事,所不敢辞。”乃将直阁以下六十余人,宣旨召咸阳市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卫送至帝前。诸公各稽首归政。以烈为领军,进爵为侯,自是长直禁中,机密大事皆所参焉。  

北史咸阳王禧之谋反,宣武从禽于野。左右分散,仓卒之际,莫其计。乃敕烈子忠驰虚实。烈时留守,已处分有备。因忠奏曰:“臣虽朽迈,心力犹可。禧等猖狂,不足为虑。愿缓徐还,以安物望。”帝甚以为慰。车驾还宫,禧已逃,诏烈追执之。  

北史顺后既立,以世父之重,弥见优礼。及卒,宣武举哀于朝堂,给东园第一秘器,赠太尉,封钜鹿郡公。子袭。  

北史祚弟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冯太后临朝,刑政颇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郎,因赐名登。累迁左中郎将,领直寝。元禧之乱,车驾在外,变起仓卒。忠曰:“臣父为领军,计必无所虑。”帝遣忠驰观之,烈严备,果如所量。忠还,宣武抚其背曰:“卿差强人意。先帝赐卿名登,诚为美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名忠,既表贞固之诚,亦以名实相副也。”以父忧去职。徙为司空长史。  

北史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阿衡王室,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及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以鲠气正辞,为北海所忿。面责忠曰:“我忧在前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忠曰:“人生自有定分,若应死王手,避亦不免;不尔,王不能杀。”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帝以忠为列卿,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 

北史正始二年,诏忠以本官使持节、兼侍中,为西道大使。刺史、镇将赃罪显暴者,以状闻。守令以下,便行决断。与尚书李崇分使二道。忠劾并州刺史高聪赃罪二百余条,论以大辟。除华州刺史。遭继母忧,不行。服阕,再迁卫尉卿、河南邑中正。忠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郡元等推定代方姓族。高肇忌其为人,乃言于宣武,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乃出忠为定州市刺史。既而帝悔,复授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密遣使诣忠,慰勉之。延昌初,除都官尚书,领左卫、中正如故。又加散骑常侍。尝因侍宴,赐之剑杖,举酒属忠曰:“卿世执贞节,故恒以禁卫相委。昔以卿行忠,赐名曰忠。今以卿才堪御侮,以所御剑杖相锡。循名取义,意在不轻,出入恒以自防也。”迁侍中、领军将军。忠辞无学识,宣武曰:“学识有文章者不少,但心直不如卿。欲使卿劳于下,我当无忧于上。”  

北史及帝崩夜,忠与侍中崔光遣右卫将军侯刚迎宇文毓东宫而即位。忠与门下议,以帝冲年,未亲机政,太尉高阳王雍属尊望重,宜入居西柏堂,省决庶政;任城王澄明德茂亲,可为尚书令,总摄百。奏中官,请即敕授。御史中尉王显欲逞奸计,与中常侍、给事中孙莲等厉色不听,寝门下之奏。孙莲等密欲矫太后令,以高肇录尚书事,显与高猛为侍中。忠即殿中收显杀之。  

北史忠既居门下,又总禁卫,遂执朝政,权倾一时。初,太和中,军国多事,孝文以用不足,百官禄四分减一。忠既擅朝,欲以惠泽自固,乃悉复所减之禄,职人进位一级。旧制:百姓绢布一匹之外,各输绵麻八两。忠悉以与之。乃白高阳王雍,自云宣武区本许优转。雍惮忠威权,便顺意加忠车骑大将军。忠自谓新故之际,有安社稷功,讽百僚令加己赏。太尉雍、清河王、广平王怀难违其意,封忠常山郡公。忠又难于独受,乃讽朝廷,同在门下者加封邑。尚书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万廷言权势日盛,劝雍出忠。忠闻之,逼有司诬奏其罪。祚有师傅旧恩,植拥地入国,忠并矫诏杀之。朝野愤忿,无不切齿。王公以下,畏之累迹。又欲杀高阳王雍,侍中崔光固执乃止,遂免雍太尉,以王还第。自此诏命生杀,皆出于忠。既尊灵太后为皇太后,居崇训宫,忠为仪同三司、尚书令、崇训卫尉,侍中、领军如故。

人物评价

拓跋珪:“卿即吾之黥彭。”

魏收魏书》:①“能左右驰射,武艺过人。”;②“平刑折狱,甚有声称。”;③“栗磾自少治戎,迄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④“魏定中原,于栗磾有武功于三世。兼以虚己下物,罚不滥加,斯亦诸将所希矣。”

李延寿北史》:“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射。”

参考资料

《魏书·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www.guoxue123.com.2020-01-13

《北史·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一》.www.guoxue.com.2020-01-13

于栗磾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1-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