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 :中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越南的主体民族

更新时间:2023-06-10 23:09

京族,是居住于中原地区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和越南的主体民族,作为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国、柬埔寨,少数散居于法国美国

中国京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2021年人口数为33112人,广西京族占比高达82.57%,京语曾经是京族的主要交际工具。汉语粤语也在京族通用。防城港市山心、巫头、澫尾被称作“京族三岛”的京族人并用京、汉两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越南京族(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是组成越南民族的54个越南国内民族之一,2009年越南京族人口总数73594427人,分布在越南全境。京语和越南语的口音基本一致,在语音、语法、词汇的意义上相似。京族曾经长期使用汉字,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字,又叫“字喃”,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布拼音文字为越南国家文字,结束了越南通行汉字和“字喃”的历史。居住于老挝的温族即京族人口约有1344人(2002年),分布在老挝甘蒙省布拉帕县昆卡荣村。

史前居住在越南中部和北部的古老族群在加入孟高棉人、古越人,以及骆越等族群后,十世纪形成早期京族,分布中心区域为古代交州一部分,魏晋以后称骆越或僚。公元679年,唐朝在交趾设安南都护府,又称“安南人”。秦汉至宋初,交趾骆越族群逐步演变成京族,成为越南的主体民族。1658年,安南阮王派兵攻占每穗,后又侵占柴棍。公元1697年,黎思诚占城使占人全部纳入了组成越南京族行列。18世纪末,安南吞并了全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许多高棉人及汉族以不同的方式融于京族之中。18世纪后,越南民族南进吸收占婆国整个土地和居民。1862年,第一次西贡条约签订,越南开始沧为法国殖民地。中国京族与越南京族族源可共同追溯至越南古骆越族。中国京族祖先为避越南祸乱于明代迁徙至中国广西,定居于防城港市的澫尾、巫头、山心三座岛上。清代时期,清政府设立防城县。直至1949年,解放军消灭逃窜至竹山地区的中国国民党余匪,京族人民才得以翻身做主人。

京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宗教、道教、佛教以及天主教,在越南尚有高台教和好教。中国京族传统节日为“哈节”;特色建筑主要是“干栏式”;京族特色食品有风吹饼、鱼汁等;京族的服饰按男女有所不同;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严格禁止同姓通婚;京族还有许多生产和生活的禁忌。“京族三岛”濒临北部湾,海洋成为京族人赖以生存的资源。京族的民间故事、民歌、舞蹈等文化艺术,绝大部分取材于大海及海洋有关的题材,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原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的海洋文化。越南京族社会生活以克己修身为本,重视家庭,崇尚男女平等。在越南文艺舞台上活跃着三大传统戏剧:从剧、嘲剧和改良戏。因为法国殖民原因,越南服装既有传统色彩,又掺杂着西方文化元素。

1952年,京族自治乡联合附近壮族瑶族建立了东兴各族自治县,中越边境贸易恢复后,与越南越族人的边境贸易成为京族人的龙头行业。1993年,防城各族自治县撤县设市,升为地级防城港市。21世纪以来,京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重大的进展,以满尾金滩、巫头万鹤山湿地公园为核心的京岛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京族哈节和独弦琴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族称族源

京族,一般被认为是先秦时期生活在中国南方的百越族群之一支———古代骆越人的后代,是以骆越为主体并吸收周围不同民族,至十世纪以后才重新组合成的一个民族。骆越是中国京族和越南京族的直接祖先,是形成京族的主体,但不是所有的骆越族群后裔都成为了当今的京族。

中国京族的名称经历了多次更变。京族源于古代傣族,原住越南吉婆、涂山,于明代迁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称“越”“越族”“安南”“华人”和“客人”。根据京族文化和语言文字蕴含的意义,京族人自称“京”,其寓意为“南方的越人”。新中国成立之后曾被称为“越族”。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市各族自治县之时,依据京族人民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及本民族人民意愿,正式定名为京族。亦有“心向北京”之意。京族人居住在海边以海为生,是中原地区唯一以海洋捕鱼为主的少数民族,也称“海洋民族”。

京族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体民族——越族的别称,又称为“越南人”或“安南族”,苗族瑶族称之为“交趾人”,约占越南总人口的90%,京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市山心、澫尾、巫头三岛,与越南隔海相望,是中越两国之间唯一跨海疆而居的跨国民族。老挝的温族亦即京族,居住在甘蒙省布拉帕县昆卡荣村。

历史沿革

同源分化

中国的京族与越南京族有深厚的关联,其族源可追溯至越南的古骆越族。京族的祖先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居住在越南北部的骆越人的后裔,因灾祸向四周迁徙而来。早期京族分布的中心区域为古代交州一部分,交趾独立国家政权的出现,为京族的产生做了准备。交趾主体居民在秦汉时皆受制于中原王朝,秦在此设立南海桂林市象郡,汉再平南越国,分九郡,其中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偏北地区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西汉末年交三郡人口比南海、苍梧县玉林市合浦县四郡多一倍有余。汉文化的强势介入,也逐渐影响了地方文化的发展,使骆越本身特色慢慢消失。魏晋以后,这一地区的骆越或称僚或仍称骆越。公元679年,唐朝在交趾设安南都护府,其民又称“安南人”。公元979年,“十道将军”大行皇帝建立黎朝,安南脱离中原王朝管辖。公元1009年,前黎朝军队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取得帝位,政权稳固、国力增长,京族在此历史条件下正式形成。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骆越——僚为主体发展而来的部分、占城的占人、部分孟高棉人及少量汉族。芒族与京族同一族源,都是骆越的后裔,从十世纪开始分为了两个民族。

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越南历史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最终使交趾(安南)的骆越族群逐步演变成京族,成为宋代在今越南北部建立的李朝主体民族;中国广西等地的骆越族群也在宋代演变成壮族以及后期的京族。宋代是广西壮族和越南京族最终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中国京族

15-18世纪

居住在中国广西巫头、澫尾、山心、潭吉、红坎、恒望、豪头、瓦村、米漏、三德、江平等地的京族祖先,从15世纪开始因生活所迫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在澫尾京族群众中保存的光绪元年(1875年)订立的乡纳中可以看出,“洪顺”是越南在16世纪后黎朝封建王朝的年号,而洪顺三年即公元1511年,相当于中国明朝武宗正德六年。由此可以看出,迁来澫尾的这一部分京族至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京族史歌》也有“年号洪顺三年间,先祖漂流到福安”的诗句史料。福安是沥尾村旧名,是京族先祖定居此地后所起的地名。

中国京族的祖先迁徙至江平地区时,巫头、澫尾、山心和潭吉都是丛林遍布的荒岛,后经京族先祖开拓荒土,逐渐建立起了京族人的家园,历经数代,京族以巫头、澫尾、山心三岛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形成以“三岛”为聚居区,恒望、红坎、竹山等地杂居的京族人分布格局。

19-20世纪

清朝政府曾在平江县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1883年,法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入江平一带,骚扰数天后退出。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国侵占京族地区,法国侵略者从精神和经济层面控制和麻痹京族人民,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渔业、农业生产。1888年清政府正式在京族地区设立防城区管辖三岛。1900-1904年,彭十二、黄和顺领导抗法斗争,争取民族的解放与自由。1908年,京族何家绍(北海人)等参加黄兴领导的钦廉起义和镇南关(即今友谊关)起义。

1924年以东兴镇为中心的工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京族刘振超、刘振业等人建立农民协会,在山心曾组织一次数百人的示威游行。1937年,京族何世权(北海人)在合浦县公馆镇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调廉州与张进、赵世尧组成合浦县中心支部,次年,合浦中心县委派防城籍宁德棠、黄翠英、黄翠玉回东兴市重建支部,升格为中心县委,在钦州廉州地区开展地下斗争。1940年何世权领导抗日人民自卫,打响钦廉地区武装斗争第一枪。1945年,大日本帝国侵略军侵入广西东兴等地,同年端午节,地下党发动那良起义,组成“钦防华侨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7年,京族人民热情支援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三支队二十团(防城)二十一团(钦州市),积极参加游击战,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

越南京族

11-15世纪

在李朝和陈朝时期,越南京族独立发展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公元1069年,李日尊和大将李常杰亲自率军南下攻打占城 ,并强迫占婆割让布政、地哩、麻令三 州(今越南广平省广治省北部)给李朝。到黎朝时期,大越国已成为了中南半岛上一个强盛的国家,并于1446年和1471年,两次出兵攻打占婆。在第二次战争中,黎朝占领了占婆的一部分领地,设立了广南省道(分广南、广义、平定三个地区)。

17-18世纪

越南京族的形成成因较为复杂,在形成过程中对占人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战争的形式进行。1658年,安南以破坏边界为名,派兵攻占每穗(今越南边和省);1689年,又侵占胡志明市(今越南胡志明市)一带,开地千里;18世纪末,安南吞并了全部渭公河三角洲地区,占据柬埔寨大片领土。通过以上军事行动又有许多高棉人以不同的方式融于京族之中。

19-20世纪

从18世纪末开始,越南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农民私有经济的发展要求,与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结。越南国内由于地主阶级对土地大规模占有,出现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矛盾。19世纪末,越南完全沦为法国殖民地,早期改革运动失败,属于越南本民族的工业微乎其微。

19世纪末,越南阮氏王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根本无法抵抗法国的殖民侵略,完全沦入法国殖民地。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一批爱国有识之士都要求变革自强,并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主张和救国图存的方略,但改革最终失败。这一时期,越南在西堤市的商业贸易较为繁荣,主要依靠华侨开拓,并与当地人民一道经营发展起来。华侨几乎垄断了西堤的全部商业。正是这个享有“华人城”之称的西堤市后来发展成为胡志明市。20世纪中叶越南宣布独立后,又经历了抗法、抗美、南北统一系列战事,外交上也处于长期被孤立状态,很大程度制约了越南经济的发展。

人口分布

中国京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京族人口数为18915人;1999年人口数为22517人;2010年人口数为28199人;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京族人口总数为33112人。京族人口在中国各省市的分布具有很强的集中性特征,京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占比高达82.57%,占京族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其次是分布在贵州省(4.05%),云南省(3.11%),剩下的省市所包含的京族人口数极少。

2009年越南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越南京族人口总数73594427人,占越南总人口利率86.4%。从1989年到1999年之间,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10年间增长了0.62%;相应地,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人口数量在10年间呈负增长趋势,下降了0.62%。京族作为越南主体民族,分布在越南全境,南北多中间少,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是越南人口空间分布总体特征。除了中国和越南之外,京族在老挝甘蒙省等地也有分布。

语言文字

语言

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与中国京族同源,所以,当代京语与越南语同源,京语是由越南北方的语言发展而来的。历史上中国京族与越南京族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也给他们彼此的往来提供了天然的方便。京语和越南语的口音基本一致,在语音、语法、词汇的意义上都是相似的。

中国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京语,由于京族族源复杂性和受多种文化影响,京族的语言面貌呈多样性,其谱系归属还未确定。京语曾是京族主流交际工具,自19世纪末开始,京、汉两族人民在生产、婚嫁、经济贸易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比以前更为密切,京族人在使用语言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京族的通用语言是汉语粤语。但因各地环境等因素差异,情况有所不同,如山心、谭吉、红坎、恒望、万东、万西等村的京族人以汉语粤方言作为主要交际工具,多数人不会讲京语,但能听得懂;山心、巫头、澫尾三地的京族并用京、汉两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其他杂居地区的京族说着着当地的方言与京语。

文字

京族虽然曾经长期使用汉字,但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字,京族人又叫“字喃”,是越南在借用汉字的年代里,为了书写越南语而借用的汉字和仿照汉字字形创造的越南字。“字喃”是“南国文字”的意思。越南曾经长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相当一个时期使用汉字,但汉字无法完全表达越南地方口音和特定的意义。一些越南民间知识分子就尝试着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类似汉字的方块文字来适应本民族语言需要,大量汉字与新创造的喃字一起在越南民间使用起来。

19世纪末,法国占领越南,开始用西方罗马字母帮助表达越语语音,在语法方面也逐渐使越语受到西方的影响。现在定型的越南拉丁文字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即选取23个英语字母、6个法文字母,另加标号组成越南语构件。拉丁文字取代原来的汉字和喃字成为越南书面语言新的“包装形式”。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时宣布上述拼音文字为越南国家文字。从此结束了越南人民通行汉字和“字喃”的千年历史。

“喃”字是越南借用或仿造汉字而创作的特色文字,中国京族在16世纪迁徙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时将“喃”字携来,但由于“喃”书写繁琐,不易推广和普及。随着京族与汉族的交流,汉字取代“喃”字成为京族的正式使用文字,官方文书和民间契约都逐渐使用汉字,汉字的地位逐渐稳固,随着教育统一之后,汉字成为京族的官方文字,“喃”字也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会“喃”字的人也渐少。喃字作为中国京族的过去的文字,京族人曾在京族歌本和宗教典籍中使用,如著名的京族传统叙事歌《宋珍》《邓平杨诚结义歌》等就是用喃字记录的。日常生活中也曾用喃字来写书信。现在的京族人也想保护他们的喃字,澫尾岛有“东兴市京族文化开发中心”。

宗教信仰

京族人信仰多元化,其主要信仰自然宗教、天主教、佛教与道教,在越南尚有高台教和好教。京族灵光禅寺供奉观音菩萨;三婆庙供奉观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伏波庙供奉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京族人还信仰海神、祖灵、灶神和土地公等,呈多元化格局。多种宗教如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天主教、道教、儒教、基督教、高台教、和好教等,在越南长期并存。

自然宗教

京族的自然宗教信仰主要来源于民间神话传说,因受海域影响大,京族人尤其信仰与海有关的神灵,每逢家中男子要出海捕鱼,老人、孩子、妇女都要出来送行,并举行祭海仪式。

道教与佛教

京族人信仰的道教并不是纯粹的,而是混杂了一些佛教和巫术的元素,属于“正一派”。道教“师傅”做法用的经书,汉字或“喃”字混用,但诵念皆用“京语”。京族道教、佛教及巫术活动具体为“过油锅”“赎魂”“收犯”“做十保”“饮符水”“置花”等多种形式,大多含有一定的迷信成分。

过油锅,师父口含生油,手持点燃的火把,将生油喷洒到火把上,认为这样可以达到驱妖治魔,保人畜平安、海上打鱼平安的目的。

赎魂(又称“麻篮赎魂”),首先请来“降生童”,“降生童”被“神”附体后,说病者的魂魄已经飘走,或者说是已被某大王神捉走;接着再请师父来作斋醮科仪。亲人需准备好“三牲”和五碗糖粥,师父用一根小竹挑着一只麻篮,篮内盛着剪刀一把,线十根,以及病者的衣服一件,师父手摇竹竿唱着:“回咯,三魂七魄回来咯!”孝子也跟着师父喊“爸爸回来咯,三魂七魄回来咯!”以此祈祷大王神,将病者的魂魄释放回来,达到招魂治病的目的。

收犯,如果“降生童”说病者的病因为村里人乱挖土垒砖石,犯了“龙脉”,主人就要请师父来家念咒作法,需准备“三牲”和七碗饭来祭祀大王神,以恢复病者安宁,又称“起犯”。

做十保,五六十岁老年人患病,若脉搏稀微则被看做“命粮”减少了,要请师父来加添。其做法是将一位身体强壮的族内兄弟的名字写在一张红纸上,作为病者的“保证人”,两名师父一人敲锣,一人左手持牛角、右手持令刀,念咒作法,把红纸烧掉,再将病者的年庚写在另一张红纸上,安贴在神上。族内各家送来白米、糕饼等,为病者“置粮”“添粮”,以求达到添寿的目的。

饮符水,产妇如遇难产,“降生童”则说是有神作怪,主家就要请来师父作法,具体为师父画一符纸,在一碗清水上点燃烧掉,让产妇喝下符水,如此能为产妇“解秽”,助其顺利产下婴儿。

花(又称“盘花根”),小孩患病,一般是被认为是命里的“花根”有了问题,这时需要请师父念咒,其做法与“做十保”相同,但“置花”主要是把“花根”盘正,而不是“添命粮”。

施幽,京族在中元节施幽,在哈亭前空坪立起“招魂榜”,两旁铺两行芭蕉,放上炒玉米饭团饼子、冥衣、冥钞、纸宝,数人戴面具扮饿鬼,法师于锣鼓声中持法刀上场,喝令四方饿鬼集合在“招魂榜”前,读榜念词,要饿鬼均分衣食莫扰村庄。卜以杯玟,得胜玟,便是饿鬼已受食,然后法师一声令下,扮饿鬼者便与围观的儿童一哄而上,将食品一抢而光。抢罢食品,将一只芭蕉船放入海中,芭蕉船用芭蕉秆拼成,长两米,宽一米,上插红三角纸旗,装几把米、一些冥衣、冥钞、纸宝,芭蕉船入水时,鸣放鞭炮,焚烧“招魂榜”和冥衣、冥钞、纸宝,将鬼送走。

天主教

天主教在京族地区的影响辐射范围较小,主要在恒望、竹山、楠木等村。当地京族人信仰天主教,属北海教区指导,当地主持教务的是司铎、修女。信教群众在教堂里念经祈祷,信奉上帝,遵从教习,遵守教规,结婚时按天主教的教规举行仪式。天主教是外来宗教,在京族的信徒较少,其宗教活动基本与西方相似。如信教群众在教堂里念经祈祷,遵从教习,遵守教规,结婚时按天主教的教规举行仪式。信徒的周末弥撒、结婚礼仪、念经祀奉等活动都体现了天主教的特色。

高台教

越南,高台教是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带着浓厚的越南特色,创立于1926年,全称为“三期普度大教”其教义认为雅威曾两次普度众生,如今上帝又化身为“高台仙翁大菩萨”简称“高台”,创立了一个“大教”把世界上的宗教统一起来,将第三次普度众生,故称为“三期普度”。高台教的宗旨是“天人合一”“万教一理”

和好教

20世纪30-40年代,越南人根据佛教和天主教等教义,创立了和好教,教徒达百万人以上。

民族文化

中国京族

中国京族历经500余年的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而具有法度气息的传统社会组织结构,悠久而繁荣的渔业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彰显了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海洋少数民族的特色。

社会组织

京族传统社会形成“翁公”和“翁村”两层管理结构,其中“翁古”是决策机构,“翁村”是执行机构。“翁古”由离任的“翁村”“正宽”“翁记”“翁祝”和“翁巫”组成,分“上中下”三等老大。翁公是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翁村”处理的村内重大事项,如人事任免,须经由“翁公”集团讨论做出最终决定。“翁村”制度由“翁村”“翁宽”和“翁记”组成,以“翁村’为核心,“翁宽”“翁记”受“翁村”领导。“翁村”由“翁公”推荐产生,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两届,其职责是组织本族生产,维护社会治安,监督执行村约,处理村内纠纷,筹办村内公共事业,以及主持本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哈节的祭祀仪式。“正宽”分为“正宽”和“土宽”,任期三年,正宽不可连任,土宽可连选连任,其职责是在“翁村”的领导下处理具体事物,主要是管理山林,防止被伐盗。翁记”由“翁古”从任过“正宽”的“官员”中推举产生,任期较长,负责管理村中文书、账簿,即村中的财会人员。

生产方式

京族的生产受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影响,带有浓厚亚热带海洋特色。京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有渔业生产、农业生产、盐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其中渔业生产是最重要的生产方式。

渔业生产 京族聚居区南面濒临北部湾,海洋资源较丰富,其渔业生产是当地的生活支柱。京族的渔业生产主要是浅海捕捞作业,如拉网、塞网、渔箔等,深海捕捞作业较少。因各地的地理环境有所差异,其捕捞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山心主要以渔箔捕鱼;巫头除渔箔外,还有塞网等;沥尾主要以拉网、网捕鱼捉鲎,并发展了深海作业。潭吉、红坎、竹山、恒望等地也有渔箔、拉网、塞网、鲎网等。此外,还普遍从事杂海作业的挖沙虫、扒螺、捉蟹、拾贝等。当鱼虾到浅海巡游时,正是京族人踩高跷捕鱼的黄金季节。下海前先把一对高跷固定在双脚,然后站起来,肩扛一把专用大捞绞,走进浅海捕捞。高跷捕鱼是京族人祖辈留下来的拿手绝活,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

农业生产 京族的农业生产要晚于渔业,相传,京族到第五代方才向临近的汉族学习农业耕种。耕作是按照一家一户的单位进行生产,但也保持互帮互助的传统。在地主、富农阶级中,雇工生产现象普遍。田地主要分水田、旱田坡地3种,其中旱田居多,坡地次之,水田较少。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芋头、玉米、花生、豆类等。

盐业生产 京族盐业生产起始较晚,种类有晒生盐和煮熟盐,其中生盐居主要地位。20世纪初,巫头没有盐田生产,直至1930年至1940年间,开垦盐田,出现了晒生盐生产,但只限于几家地主经营;1936年修建山心基围之后,山心正式投入盐业生产,但也只限于两家地主经营。数十年间盐业的发展甚微。京族晒制生盐的方法效仿邻近的汉族,以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工具主要是水车与风车。晒生盐的生产技术虽简单,但制作流程完整:制作时先把海水引进“水塘”,经“沙幅”到“石田”,最后晒成生盐。

手工业生产 京族的手工业生产与渔业和农业有重要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是由渔业和农业衍生而来,手工业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养蚕、烧蚝蜊灰,制鱼汁等。第二类,是制造木质用具和竹器,有专业的木匠和竹工,但数量不多。

生活习俗

祭祖形式 京族祭祖有家祭、墓祭、亭祭三种形式。家祭和墓祭是“同宗共祖”观念下的同祖共祀,为理想型的祭祖活动,且墓祭的组织形式鲜明地展示了血缘共同体的基本结构。哈亭“诸家先灵”祭祀为异祖共祀,为传统祭祖方式的变异类型,是京族先民根据意识形态模型建构而做出的适当调适,从而使京族地区的祭祖习俗呈现延续和变异的特征。

民族服饰 京族服饰深受越南文化影响,其服装色彩、结构与越南服装“奥黛”相似,服饰文化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族传统服饰整体风格比较洒脱。男性服饰一般没有扣子,讲究袒胸窄肩,长度基本都在膝盖以下,服饰色彩以浅青色、浅蓝色等为主;裤子造型宽而长,颜色以黑色为主。京族男性裤子的特点就在于裤裆,裤裆的长度较长,大约占据了整条裤子的三分之二,通常用腰带来体现男性身份或财力,男性的地位越高,腰带数量就越多。

京族女性服饰通常是无领开襟,上衣长度没有盖过臀部,袖子比较窄,与男性服饰有相似之处,衣服袖子的宽度刚好可以穿过女性手臂。在上衣的胸部处会设计菱形小布,称为遮胸,属于装饰品。遮胸的颜色设计也有讲究,老年群体以白、蓝两色为主,中年群体以浅红、米黄为主,年轻群体则以红色为主。京族女性裤子也和男性裤子一样较宽,女性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喜欢染黑齿、结"砧板髻",最有特色的装饰是斗笠。京族女子服饰经过多年改良与创新后,为紧身收腰窄袖的结构,可以凸显出女子穿着的美感,并强调纯手工制作。

民族饮食 京族主食一般为大米,饮食餐次习惯因人而异,有的习惯一日三餐,有的习惯一日两餐。鱼、虾、蟹、鱼汁、米壹丝和大米糍粑“风吹穑”,是京族人经常吃的食物。他们喜爱将鱼虾做成鱼汁,也称为“汁”,在市场上一般称为“鱼露”,是当地人常用的餐食调味品。

民族建筑 京族的传统建筑是干栏式。房屋四角用木桩为柱,用茅草、竹篾,再涂上泥巴作壁,房顶上覆盖茅草,还要压上石头以防大风掀翻屋顶;离地尺许编架竹条上铺草席,用来坐卧饮食,板架之下用来养鸡养鸭。现代的京族建筑主要是方石砖瓦房屋。房屋用石条砌墙,房高7米左右,屋顶盖瓦,比传统的民居凉爽和牢固。房屋室内,用条石、竹片实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厨房、畜圈,一般修在居室的旁边。

传统哈节 “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是京族民俗风情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哈节”的由来具有浓厚的英雄色彩,相传越南陈朝有位歌仙以传授歌舞的方式动员京族反抗陈朝统治,争取权益,为纪念他修建了“哈亭”并用唱歌的方式来怀念他,于是“唱哈”便成为京族人民传统节日。

“哈节”一般延续三天,在哈亭中举行。每至“哈节”,京族人都会穿着节日盛装到哈亭前祭祖、迎神、唱哈,祈愿来年丰收、人丁兴旺。哈歌内容十分丰富,并有固定的歌本,唱哈时有三人出场,“哈哥”专门用琴伴奏,两位“哈妹”轮流演唱。哈节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几个程序,其中入席唱哈是最主要的部分,第一环节是迎神。第二环节是祭神,节日当天祭神,读祭文,由四个、六个或八个“哈妹”(即女歌师)进香和跳天灯;第三个环节祭神毕,入席,听“哈”、乡饮,每席6-8人;最后的环节是送神,“哈妹”舞花棍,驱赶混进“哈亭”听哈的邪魔鬼怪。

婚姻习俗 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传统婚姻绝大多数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与邻近汉、壮民族通婚很少。一般同姓不婚,严禁姑表通婚,若有违反必将受到族规的惩罚。京族结婚的仪式流程主要有订婚、迎亲,而这两者又具体而分。订婚须经合年生、定彩头、报命好三步流程;迎亲程序较为繁琐而隆重,须经送日子、哭朝、开容、认亲、接亲、拜堂、回朝七步流程。

丧葬礼仪 京族人对丧葬仪式非常重视,在京族的传统习俗中,老人50岁后病故称为“正寿”,可按正常的丧葬礼仪修斋做道,富裕家庭修斋三昼夜,称为“做大功德”,一般家庭只能做一晚,称为“做小功德”。做功德花销甚多,同村会互帮互助,或出钱物,或出力,出钱物的行为称为“回福”。京族的丧葬仪式流程主要有:首先是报丧,父母去世后,孝子要在旁边守护,待法师查阅道书无“重丧”之后,才能正式哭丧举哀;第二是入殓,入殓前儿女要用柚子叶浸泡的热水给逝者抹身;第三是殡葬,法师选定殡葬的时间和地点;最后是做斋,又称“做功德”,将死者埋葬后,丧家选择日期,请法师前来安坛,修斋做道。

禁忌

生产禁忌 渔网放在海滩上,忌人从上面跨过;新造而尚未入水的竹筏,忌人坐在上面;胶新网时,忌别人走近来交谈,否则认为会因此而捕不到鱼;抬网出海,下第一网时,忌碰见女人;请人装渔箔时,忌煮夹生鱼、煮焦饭。

社交、生活禁忌 建造房舍,要择吉日,否则认为会遭到天灾人祸;忌住不按照传统规矩修建的房屋,有“宁置败家田,不住败家屋”的说法,即使这种房子建得富丽堂皇,也无人敢住;忌在天黑之后向别人借钱;逢初一、十五忌借火;孕妇怀孕期间,忌移动床铺,忌入哈亭,否则,认为生下来的孩子会歪嘴;在船上忌将碗碟倒置,忌双脚垂在船外,忌坐在船头烧香的地方;忌夜间在树林里吹口哨或唱歌,认为如此会招来鬼魂,摄去人们的灵魂。

婚姻禁忌 迎亲时,途中如见亲人或村人,新娘要停下哭一阵子。如遇到水井,要停下来投些钱币,不能路过哈亭。如实在绕不开,则要给哈亭挂红布、放鞭炮,同时悄悄走开,不许唱歌,不许撑伞。婚礼两天内,新人严禁吃汤泡饭,因为这意味着“水淋米”,会招来大雨,使姻缘受损。寡妇再嫁,则不能在前夫家里迎娶,必须到圩场、树林中等候男人来接。民间说法,寡妇如在前夫家里出嫁,会给前夫家里带来厄运,但山心岛属于例外,寡妇可以在家里出嫁,但是不许走正门,只能从旁门出去。

谐音禁忌 海洋给予了京族人丰富的生活资源,却也带来无数的潜在风险。京族人的谐音禁忌与出海密切相关,如“焦”与“礁”同音,出海触礁不吉利,煮饭做菜皆忌烧焦。“油水”和“游水”同音,出海如果京族人需要游水便说明渔船意外事故,因而不说“油水”,而改称之为“滑水”。

文化艺术

传统戏剧 京族人民有自己的传统戏剧“京戏”,也称“潮剧”,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特色乐器 独弦琴是京族独特的乐器,又称如意琴”。独弦琴只有一根弦,琴身长约100厘米,一端插着的琴杆上装上喇叭状的葫芦与琴身垂直,用以加大28共鸣,在琴身的另一端安上一个把手系上一条弦线连接到喇叭状葫芦上。独弦琴音域广,音色婉转圆润。制作的材料一般为竹子或木头。

民族舞蹈 京族喜舞、善舞,京族的舞蹈极具民族风情,京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进香舞、进酒舞、跳天灯、花棍舞、道场舞、摇船舞、纸马舞、采茶摸螺等,其从性质上来看又可分为娱神和娱人,其中进香舞、进酒舞、跳天灯、花棍舞、道场舞主要在祭祀场合表演,表达了对神灵的尊崇和敬畏;摇船舞、纸马舞和采茶摸螺更偏向于京族人的娱乐活动。

进香舞 京族人在给神灵上香时跳的舞蹈,一般在“哈节”第一晚表演开始之前跳。由三位身着白色礼服、黑色长裤、左手拿香的女舞者(称“哈妹”或“桃姑”),面向神台站成横排,一边唱进香歌一边做轮指绕香、三中角步、圆场步等舞蹈动作,前后穿插变换舞步。

进酒舞 京族人在“哈节”迎神程序中所跳的舞蹈。由主祭人带头上前敬酒,几个女舞者随其后,在大鼓小军鼓、锣、的伴奏下起舞,主要动作为“轮指手花”和“轮指手组合”,表现祭祀人反复向神灵敬酒之意。

跳天灯 是京族人祈求海神保佑的舞蹈,分出海前和“哈节”上跳的两种。出海前跳的天灯舞,有舞者及与神灵沟通的“神人”,舞蹈过程更像占卜解卦;而“哈节”上表演的跳天灯,是在“哈节”最后一晚表演的。舞蹈由四个、六个或八个女子表演。舞者身穿长衫、长裤,头顶一个瓷碗,碗里燃着三支蜡烛(也有把碗倒扣在头上,然后在碗底那个小小的边缘里面放上灯油再点上的),两手各拿一只杯子(或碟子),里边也燃着蜡烛,随着鼓点节奏的快慢一面手托蜡烛转动手腕,一面纵横交错的穿插,构成各种图形。舞步有圆场步、十字花、并步等几种,双手在腹前上下绕圈,再由下而上分开,于肩旁侧静止,头顶碗烛不可掉落。

花棍舞 是京族人在“哈节”送神时驱邪赶鬼所跳一段舞蹈。由一个、两个或四个哈妹表演,舞者都穿白色长衫,两手各拿一条长约一尺多木棍,木棍上缠着彩色花纸,先唱后舞。哈妹双手捧棍至腰前,两棍叠在一起,或双手各握一棍末端,棍在身前架成交叉形,或双棍在腰前交叉。一拍分开一拍交叉,棍头向下;或左手持棍搭到右肩上,右手将棍在腰间向外围绕,动作灵活变化。

道场舞 在京族人在道场仪式中进行到“开五方路”时所跳。一般有三位道公,身披袈裟、头戴佛帽的道公,在锣、鼓、钹的伴奏下跑碎步,作前后参拜仪式,绕场三周后退场,表示请将领赴地狱,打开“五方”路。然后,另一位道公骑纸马,执马鞭,扮演将领,跑碎步绕场三周,表示为孝男孝女到地狱去搭救亡灵。接着又一位道公扮将领的贤妻,手执火把,不断按“8”字花跑碎步,将领紧跟其后,二人又绕场三周,表示贤妻为将领引路共赴地狱。最后,三位道公扮小鬼出场,站成斜排挡住去路,与将领、贤妻相互过几次招之后,小鬼退下,表示地狱门已经被打开,救出了亡灵。紧接着一个道公扮演艄公,在前面拉纸船,另一个道公扮演船妇,在纸船后做划船动作,边唱边舞,绕场一周后退下,表示保护亡灵过河早升天界。

摇船舞 京族人在“哈节”表演期间上演的节目。由爷爷和孙女二人对舞,边舞边唱,一唱一答。

采茶摸螺舞 “哈节”期间表演的由桃姑表演,主要是妇女们采茶、摸螺、搓线、穿针、缝补衣服的生产生活画面。

纸马舞 京族人“哈节”期间表演的,由男女二人对舞。表女人挑马草,送丈夫上战场,鼓励丈夫要英勇杀敌;男子则鼓励妻子在家照顾好老人和子女,然后骑上马打番鬼。

民间艺术

京族人民在海洋的熏陶中进行劳动生产,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口耳相传的京族民间文学,京族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如有史诗、传说故事、歌谣等多种形式,京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有趣,从侧面体现了京族人民生活的情状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是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神话传说 根据《中国各民族神话》丛书,京族的神话传说可以分为天体神话、大地神话和英雄神话三类,天体神话有《日月分道》,大地神话有《镇海大王》《海龙王开大会》等,英雄神话有《天神赎罪》《猎人诛妖》等。

民族歌谣 京族的歌谣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或寄托男女之情,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或祈求神灵庇佑。如《问明月》《海上银钱取不尽》《海阔天空》等等,叙唱了京族人民海上的劳作生活与所见所闻;《为情忘却》《海鸟陪写信》《月儿你还等谁》等等,唱出来京族儿女绵绵不断的痴情。

民族史诗 京族的史诗讲述了京族的民族始源和民族的历史,绘制了一幅伟大的民族开拓图。如《京族迁徙传说诗歌》《巫头史歌》《山心史歌》等等,讲述了京族初迁徙至“三岛的生活图景;《京族英雄杜光辉》《京族统领苏光清》等英雄史诗,歌颂了京族英雄的坚韧不屈与大无畏的精神。

海洋文化

京族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京族形成了有本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风俗习惯。京族文化兼具海洋文化与民族文化双重身份,既有海洋文化的博大包容性,又有民族文化的地域传统性。京族以渔业捕捞养殖加工为主的生产劳动和海岛、海港、海滩、海水、海风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京族文化的海洋韵味。

京族人民依海为居,据海而作,以海为本,靠海为生,从事海洋捕捞、滩涂养殖、滨海旅游等与大海息息相关的生产劳动,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京族人有众多独特的捕鱼方式,高跷捕鱼、拉大网、虾灯等,曾经“穷得顿顿吃海鲜”。

防城港市注重表现京族海洋文化主题,建成了海洋文化标志性建筑——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和海洋文化诗书苑。其后,北部海洋文化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文化载体相继投入使用,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色彩。在海洋文化诗书苑,集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雕刻于60多块景观石中的100幅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孙中山等名家名人的书法作品,正、草、隶、篆、行各体具备,以多种形式,展现了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

越南京族

京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发达,居于领先地位,对越南53个少数民族有着重大影响。外来文化中,尤以中华文化对越南影响巨大,国际上有些学者将越南归入儒家文化圈的范围内。

特色食品

槟榔在越南京族人中是最普遍但又是最珍贵的礼品,有客人来必以槟榔相待;拜访长辈和官员最珍贵的馈赠礼品也是槟榔。婚礼、葬礼、祭祀、喜庆,凡重大礼仪都少不了槟榔。祭祀至少要一串槟榔,婚礼要的更多。新郎家要向新娘家赠送几千粒槟榔,由新娘转赠亲友。祭祀祖先神灵要一盘子的槟榔。赠送或收受槟榔的多寡,要看各家各人的地位而定,送少了会惹麻烦。客人来了没有槟榔招待是主人看不起客人的表现。商人相见有槟榔就好谈生意,京族人有句俗话:一口槟榔是一剂哑药,意思是吃了槟榔,就是给了面子,生意好做。

饮食习惯

越南民族的饮食习惯是与其居住的地形、地区以及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息息相关的。越南京族人的主食以大米为主,也有一些像木薯、马铃薯、白薯和玉米之类的杂粮,这与越南京族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有关,其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越南京族是以稻谷生产为主的农业民族。越南又是一个沿海型的国家,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没有一个地方距离海洋的距离超过500公里,因此,越南京族文化又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的特色,这在航海、海上贸易、渔业、社会组织、庙会节庆、风俗习惯中处处体现出来。海洋对于越南京族饮食文化也有较大影响。越南人在古代便知道从海水中制取盐,至今海盐仍是越南食盐的基本来源。越南京族人在菜肴方面,除了传统蔬菜外,主要以鱼类为主,用鲜鱼加工而成的鱼露是越南京族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越南人民几乎每餐必食的鱼露,也是从占族制作鱼露的技术中学来的,海产品更是越南京族餐桌上的主要菜肴。

传统节日

越南京族的节日除了“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和“九·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按照公历过以外,一般民族传统节日,譬如春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节日都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类似,按照农历过的。与中国一样,越南京族最重视的、最热闹的民族节日就是春节,越南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中国一样举国欢庆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期间比较有特色的节日装饰品有三样:含苞待放的桃枝、金梧盆景和五种水果的果盘,这象征着吉祥如意和欣欣向荣。与中国的年俗相类似,越南也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过去用汉字书写,现在已经使用拼音书写。直到现在,在越南的春节期间,随处可见人们在家里贴上“福”字或者传统年画,这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一种表现,体现着越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服饰演变

越南京族人进入南部垦荒的,大部分是贫民,所以,他们服饰的样式也是南部穷苦居民服饰的样式。男人也同女人一样,都穿低领、无袖,衣襟对开的袄衫。男人的裤子只及膝,妇女则稍长一些,南部妇女再穿裙,但也仍有穿掩胸衣的。那时,主要的服色是栗色,或者是接近黑的深蓝色。因为男女都有食槟榔的习惯,所以进入这一时期,男性服饰在腰或肚前挂一只布袋,布袋有两大隔,外层绣有花纹图案,里层装槟榔、烟,袋口穿有一条用作腰带的绳子。妇女系在腰间是一条通带,也用来装槟榔、染黑齿药。儒雅人和僧侣们,通常着一只叫作“荷包”的绣花小袋,用来装一些小件东西。这时京族人的几乎全部都赤脚走路,只富人和官吏才穿鞋子。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部京族的服饰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成为法国殖民地时,京族人开始同法国人接触,一种又带传统色彩,又掺杂西方文化的半土半洋的服饰便应运而生。现代的越南京族男子喜欢穿西装,女子则專欢穿各色的窄袖长袍或无袖旗袍,下身则穿宽腿长裤。在劳动的时候,男子喜欢戴帆布硬壳安南军帽,女子则喜欢戴葵叶或竹篱编制而成的圆锥帽。

丧葬习俗

越南民族的风俗习惯除了本民族固有的、浓郁的民族特色之外,长期以来还深受邻国(特别是中国)的影响,由于越南历史上先后受到法国和美国的殖民侵略,在其社会风俗方面也表现出西式文化特色。越南丧葬仪式从秦汉以来,特别是从隋唐以来,就基本上与中国相类似。越南京族人对逝者、长辈都十分尊重,丧礼也十分隆重,通常都是孝子成群、披麻戴孝、哀乐齐鸣、嚎啕痛哭的场面。过去一般都使用木棺进行土葬,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越南的各民族都开始逐渐肯定了火葬的合理性。

发展现状

制度建设

社会制度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攻克江平,5月,南区人民政府设于江平。1952年末,在京族三岛上建立巫头、沥尾、山心越族自治乡。1952年-1954年,京族地区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渔业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将京族人民解救于水深火热中,逐步走向了合作化道路。1956年基本完成了渔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依据京族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人民意愿和政府批准,越族改称为京族,从此定名为京族。1978年12月25日,东兴各族自治县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此为京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共享的县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983年农村改革,施行土地承包制,推进京族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进而推进京族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1996年4月,设立东兴市(县级),京族三岛就隶属于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

区域制度 1952年,京族自治乡联合附近的十万山壮族瑶族自治区(区一级)建立了东兴各族自治县,而京族三岛的民族自治乡撤销,并入江平公社。1978年12月,因县治迁往防城镇,东兴各族自治县改称为防城各族自治县。1993年,防城各族自治县撤县设市,升为地级防城港市,原来的防城各族自治县一分为三,即防城区港口区,以及1996年设立的县级东兴市,继续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待遇。

经济发展

捕捞业 新中国成立前,京族地区的渔业生产有浅海捕捞、深海捕捞和杂海渔业三种。其中以浅海捕捞为主,深海捕捞不多,妇女则普遍从事杂海渔业。深海捕捞作业主要渔具有大渔船、围网、拖网等,京族地区的深海捕捞占的比重很小。20世纪70年代,机帆渔船、灯光渔船得到长足发展,深海捕捞比重提高。后又改用操作灵活的排尾机与先进的渔具,出海作业收入相对稳定,每户每年收入2万左右。1998年底,仅澫尾村全村就有600多张排尾机,有的一户有两张,日收入高者达1500元,普通户平均日收入100元左右。

滩涂养殖 20年60年代始,京族人民在全县军民支援下,筑起了11条总长24华里、44万多土石方的海堤,把“京族三岛”变成与陆地连接起来的半岛,堵海造田6000多亩,并把大陆的淡水沿着海堤渠道引上海岛,结束了过去“吃水靠天,咸水灌田”的历史。京族利用海滨陆上和滩涂从事养殖业,是京族三岛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巫头村现已开发利用的水面积有3000亩,用于养殖对虾属文蛤、螺、泥蛤等,1997年,每亩年平均收入1000元,总收入达300万元。有些养殖专业户年收入达10万元。澫尾村从事养殖的有30户60个劳动力,有养虾水面750亩,年收入100万元,户均3万多元。山心村全年养殖收入75万元。

海产品加工 改革开放后,京族人充分利用国家沿海沿边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211个特困乡镇优惠政策,以及东兴开发区优惠政策发展自己的海洋资源与区位优势,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海洋捕捞是京族三岛传统优势产业,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冷冻技术广泛运用,海产品销售半径大大延伸。与此同时,京族人发展了海产品加工业。澫尾村250户约1000人从事海蜇捕捞,1996年开始,对海蜇进行加工后出售,当年加工出售186万只,共收入520.8万元,户均收入14880元,大大高于纯捕捞收入,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边境贸易 东兴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地处中越边境最东端,东南濒临北部湾,通过中越友谊大桥越南芒街口岸连接,是中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是中国陆地边境人员出入境第一大口岸。1989年,中越边境贸易恢复,边境贸易进一步升温,京族人充分越南语语言优势,以及对越南的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充当边贸经纪人、中介人的角色,极力促成与越南越族人的边境贸易,越南的边境贸易成了京族人的龙头行业。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贸易额将近一半发生在东兴市,东兴有边境小额贸易企业300余家,从事互市贸易的边民1万多人。仅在这个边民互市贸易区,每天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旅游业 东兴同时拥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享有“上山下海又出国”的知名旅游品牌。近年来,随着防城港市边境旅游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加快建立,东兴口岸的区位优势越发凸显,出入境旅客流量持续快速攀升。截至2018年11月6日12时,广西公安边防总队东兴边检站已验放出入境旅客逾千万人次。随着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立,东兴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持续快速攀升。随着旅游景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东兴金滩海上游、京族三岛出海捕鱼、京族风情游等旅游产品,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文化发展

艺术表演 21世纪以来,京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重大的进展。如满尾金滩、巫头万鹤山湿地公园为核心的京岛风景名胜区成为4A级旅游区,政府也重视京族人民的文化精神培养,如修建京族博物馆、京族文化广场、满尾海边文艺舞台等公共文化场所;东兴市陆续成立京族字喃传承研究中心、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究学会及京族文化研讨会等京族文化研究机构、团队与学术交流平台,为京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平台;在文化娱乐层面,一些京族传统艺术表演团队也相继涌现,如“哈妹组合”、独弦琴天籁艺术团、京族业余文艺表演队等团队登上演出台,推动京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非遗传承 广西壮族自治区着力构建一条“非遗”长廊,串联节点包括东兴的澫尾岛、防城港区峒中镇、凭祥友谊镇等。这些节点建立起“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其中,重点打造生产性保护创意品牌,如东兴澫京族的“哈节”、独弦琴、鱼露等,京族传统节日——哈节采用“民间举办+政府引导”的运作模式,使其焕发活力,修缮或重建了巫头、山心、澫尾及红坎等村的哈亭与众多庙宇等,极力盘活文化资源。京族哈节和独弦琴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语言保护 京族传统语言在中国对越外交史上多次发挥过作用,1989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京族人民利用本民族语言与越南语相通的优势,参与边贸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然而,京族文化是在越族文化基础上入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发展而来的,20世纪末,受环大境影响,京族语言的使用人口开始下降,已不足京族人口的50%,京族聚居区内各类场所使用范围也在缩小。21世纪初,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在京族三岛开展“京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项目研究,为京族学生编写了京族地区乡土教材,帮助京族人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化。

代表人物

苏光清

苏光清(约1819—1905年),历尾村人,从小勤读诗书,苦练武艺,年轻时在海宁府为官。岛上常有洋寇登岸贩卖毒烟,苏光清组织村民购买火炮,多次击溃洋船入侵,被清政府任命为宁海总里投副总。苏光清带领民众利用岛上有利地形,打败强盗侵扰。任统领期间使清政府有关当局正式下达官文,划定北部湾海面西至竹山江口、东到白龙水口、南抵白苏公石礁海域为三岛京族海上作业区,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认可。苏光清86岁辞世,每年祭祖活动苏光清都是岛上京族供奉的对象。

李英敏

李英敏,原名何世权,1916年出生于肇庆市,祖籍北海市,祖上打鱼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李英敏一直战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前沿阵地。1940-1952年,是李英敏的海南革命时期,也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12年。依据在海南岛战斗的生活基础,李英敏创作了电影剧本《椰林曲》《南岛风云》。1962-1966年间创作了《椰风蕉雨》《金色的道路》《夏郎》《姨母》等小说、散文。1979年后,除了关于海南革命时期的作品《椰岛英风》《五指山上飘红云》《丰碑》等外,还有《五月的鲜花》《夜走红泥岭》等作品问世。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个人经历,以及执著的创作信心,成就了李英敏作为京族作家在京族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吴小凤

吴小凤,现用名吴晓,女,1962年11月生,广西防城港市人,京族第一位博士。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广西儒学会理事,广西东南亚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史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主持参与完成了《宋明广西海上陶瓷之路研究》等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6项,出版著作《经济史论丛》《明清广西商品经济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经济史论丛》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