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 :非洲的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更新时间:2023-10-14 23:18

中非共和国(桑戈语:Ködörösêse tî Bêafrîka;法语:La 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英语: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简称中非。中非位于非洲大陆中部,属于典型的内陆国家,东北接苏丹,东接南苏丹,南接刚果、西南邻刚果,西连喀麦隆,北邻乍得。中非国土面积62.3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44大国家。截至2022年,全国人口约511.9万,首都为班吉(Bangui),官方语言为法语和桑戈语。中非人民约50%信奉基督教,约15%信奉,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中非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全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26℃。中非地属非洲中南部的高原地带,境内地势高亢,丘陵起伏,平均海拔约700米。高原大体可分东部邦戈斯高原,西部为印德高原和中部脊状高地,东北边境的恩加亚山海拔1410米,是全国最高点。乌班吉河是中非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河流。中非境内矿藏和森林资源都十分丰富,矿产主要有钻石、、铁、黄金、铜、、锰、铬、锡、汞和石灰石等。中非植被和动物群的分布呈现地带性,境内已知有3600种植物,同时哺乳纲灵长目物种丰富程度高于非洲大陆的其他森林地区。

在大约公元前10世纪开始的班图人迁徙过程中,今天中非中东部地区逐渐聚集了讲乌班吉语、班图语和中苏丹语的多个民族。直到16-17世纪,受大航海时代影响,地理大发现欧洲的船队抵达非洲,中非才与外部商业路线直接相连。并在此发展新兴资本主义。讲阿拉伯语的奴隶贩子将掠来的俘虏送往地中海沿岸、欧洲、阿拉伯、西半球或西非沿岸的奴隶港口和工厂,开启三角贸易。19世纪中后期,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法国开始争夺赤道非洲的所属权。1885年中非遭法国入侵并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2月1日,中非成立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3日宣告独立,成立中非共和国。1991年实行多党民主制。1993年9月昂热·帕塔塞在首次多党大选中当选总统,并于1998年连任总统。2003年3月,前总参谋长弗朗索瓦·博齐泽率部攻占班吉,推翻帕塔塞政权并就任总统。2005年,博齐泽当选总统,2011年连任总统。2016年,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当选总统。2020年12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再次当选总统。

中非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2年GDP为23.8亿美元,人均GDP为362.57美元。经济以农业为主,钻石、黄金、木材、咖啡和棉花是中非5大经济支柱。工业基础薄弱,自独立以来,政府一直依赖外国援助,国内80%以上的工业品靠进口,而法国则是中非的最大经济援助国。中非的货币是中部非洲金融合作太平洋法郎,在中非本国、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等中部非洲6国通用。

中非拥有众多美食和文物古迹,虽然受战争影响,艺术方面遭受到打击,但仍然在音乐和美术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如创造出独特的刚果电子音乐风格,并将其命名为Zokela。中非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博阿利瀑布、布阿尔的巨石遗址等。截至2023年,中非共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为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桑加跨三国保护区

中非奉行对外开放,不结盟的国际合作政策,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强调睦邻友好,重视南南合作,并与众多国家建交。中非是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CEEAC)、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CEMAC)和大湖地区国际会议(CIRGL)的成员国,是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CEN-SAD)和非洲联盟(AU)的参与者。中非还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与欧盟非洲开发银行以及双边捐助者包括韩国德国日本、欧盟和美国的重要发展伙伴。

名称由来

中非共和国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在殖民时期,因为该国土地分为乌班吉河和沙里河盆地,因此被称为乌班-吉沙里(法语:Oubangui-Chari)。1960年中非独立后,议会最初提议新国家称为赤道共和国或赤道国,但考虑到拉丁美洲已有一个赤道国,即厄瓜多尔,最终议会决定使用“中非共和国”为国名。这一名称在地理学上合乎逻辑,准确反映了该国地理位置。为避免与中非地区(非洲中部)混淆,通常使用国名的全称。1976年让-贝德尔·博卡萨自封皇帝,改国名为中非帝国。至1979年9月,博卡萨下台,国名恢复为中非共和国。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大约1万年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沙漠化加剧,迫使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南迁,进入非洲中部北部的萨赫勒地区。这些部落在萨赫勒地区定居下来,逐渐过渡到农耕生活,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最初种植的作物为番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小米和高粱。油棕的发现使这些部落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当地人口开始蓬勃发展。此外,捕鱼技术的发展和船只的使用,使货物得以流通。产品通常装在陶罐中运输,陶罐是该地区居民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

位于中非西部地区的布阿尔巨石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700年),中非地区人口已相当稠密。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非地区出现了铁器。乌班吉人沿着乌班吉河在今中非共和国中部和东部定居,而一些班图人则从西南部的喀麦隆迁徙至中非地区。公元前1000年,香蕉传入中非地区,为当地的饮食增添了重要的糖类来源,香蕉还被用于生产酒精饮料。铜、盐、鱼干和纺织品的生产主导了中非地区的经济贸易。

9世纪前后,班图人在乌班吉沙立东部建立了几个小王国,其中较大的有腊法伊、宰米奥、班加苏等王国。13世纪后,中非地区的诸王国之间一直处于混战的动荡状态。

黑奴贸易时期(16~19世纪)

16-17世纪,受大航海时代影响,地理大发现欧洲的船队抵达非洲,中非地区才与外部商业路线直接相连。这一时期,中非地区出现新兴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奴隶之路的扩展,三角贸易形成。欧洲奴隶贩子将掠来的大量俘虏送往地中海沿岸、欧洲、阿拉伯、西半球或西非沿岸的奴隶港口和工厂。18世纪,西方的奴隶买卖在非洲日益达到顶峰,在桑加河流域的巴科塔人和班吉河流域的布班吉部族酋长也开始从事买卖奴隶的贸易,导致更多中部非洲地区的居民被贩卖到大西洋彼岸。

殖民时期

19世纪中后期,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法国开始争夺赤道非洲的所属权。1884年,法国与比利时殖民者达成协议,在中非地区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分界线。同年,法国与德国划定了乌班吉沙立与喀麦隆的边界线,并吞并了达尔库蒂。1885年,柏林会议后,法国以加蓬和法属中央刚果为根据地,向东北地区扩张。同年,法军在恩库恩基雅建立据点,开始军事入侵乌班吉沙立。次年,布瓦尔人奋起反抗法国殖民者的侵略,成功摧毁法军的班吉哨所。随后,中非居民在乌班吉河畔和乌埃索地区击溃了两支入侵的法国军队。1887年,乌班吉河以北地区被划入法国的势力范围。1889年,法国在班吉建立殖民地,开始占领乌班吉沙立。1891年,法国殖民主义者与当地酋长签订了所谓的《保护条约》,为进一步扩张做准备。1892年至1895年,法军占领了邦加苏以及乌班吉河与沙里河之间的地区,并宣布上乌班吉为法国领地。

法国在侵占乌班吉沙立以后,意欲向西和向北扩张,但法国政府的殖民扩张政策与英国德国争夺非洲的扩张政策发生了矛盾,因而受到英国和德国的阻挠。此外,乌班吉沙立与比属刚果(今刚果[金])有1200千米的边界,法国殖民者在乌班吉河岸设立贸易点时,时常与比利时殖民主义者发生摩擦。1898年,法属刚果法国政府授予欧洲冒险家特许权,允许他们开发班吉地区的矿产,并发展种植园经济。1899年,英法《伦敦条约》确定了乌班吉沙立(今中非共和国)的边界线。1906年,乌班吉沙立与乍得合并,成为法属乌班吉沙立-乍得殖民地。1910年,乌班吉沙立与刚果加蓬乍得共同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领地。1911年,法国为使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殖民当局控制,将赤道非洲(包括加蓬、中央刚果、乍得和乌班吉沙立)转让给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和约》重新规定赤道非洲四国属于法国。为巩固和加强在乌班吉沙立的统治地位,法国殖民主义者不断对当地人民群众进行屠杀和镇压。巴雅人是居住在乌班吉沙立西南部的族群,一直遭受法国公司的压榨和殖民当局的苛捐杂税。1921年,法国殖民统治者强迫巴雅人修建刚果—海洋铁路,这条铁路穿过今刚果、沿海的黑角布拉柴维尔比属刚果的马永贝。在铁路修建过程中,铁路沿线工人约有20000人死亡。1928年,乌班吉沙立西部爆发刚果-瓦拉叛乱,起义军在击溃法国殖民部队后,进而包围了博达。这次反殖民主义起义延续了两年之久,1930年,法国殖民当局出动大规模的军队进行武装镇压,起义最终失败。这次起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最大规模的反殖民叛乱,并提供了法国殖民统治和强迫劳动的证据,但法国公众对此进行了掩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将军夏尔·戴高乐呼吁殖民地居民对抗德国,约有3000中非人响应号召。战后,乌班吉沙立开始形成了有政治纲领、有组织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1946年,在法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一批法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激进知识分子建立了“非洲民主联盟”,推动了乌班吉沙立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同年,在非洲和乌班吉沙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法国在镇压的同时,还对非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法斗争做出了一些表面上的妥协,以便继续维持其殖民统治。戴高乐建立了法国联盟,并成立由法国殖民者和少数非洲人组成的新的地方议会,并选出地区政治代表。巴泰勒米·波冈达(Barthelemy Boganda)成为第一位当选法国国民议会成员的中非人。波冈达坚持反对种族主义殖民政权的政治立场,但他逐渐对法国的政治制度感到失望,于是返回中非,并于1950年成立了“黑非洲社会发展运动”(MESAN),成为领导乌班吉沙立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唯一政党

1957年,在乌班吉沙立领地议会选举中,“黑非洲社会发展运动”赢得所有议会席位,波冈达当选为法属赤道非洲大议会主席和乌班吉沙立政府委员会副主席。1958年,巴泰勒米·波冈达代表乌班吉沙立人民,向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递交了要求承认乌班吉沙立独立的请愿书。同年10月,波冈达又向赤道非洲法兰西共同体的成员国呼吁,为了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联合建立“伟大的刚果”。但是所有要求,遭均到法国当局的拒绝和反对。12月1日,法国在本土和海外殖民地同时对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举行公民投票,根据投票结果,乌班吉沙立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享有自治权的成员国,定名为“中非共和国”。巴泰勒米·波冈达担任中非共和国总理,但外交、国防、财政、经济、货币、战略资源、司法等方面的重要权力仍由法国控制,这意味着中非共和国仍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在非洲的一部分。1959年3月29日,波冈达因飞机失事身亡,他的表弟戴维·达科继任中非共和国自治政府总理和“黑非洲社会发展运动”主席。

独立后(1960年至今)

1960年7月12日,在中非全国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下,法国政府被迫与中非签订了移交权力的协定。1960年8月13日午夜,中非共和国正式宣告独立,戴维·达科成为首任总统。在独立后,达科击败了他的政敌,包括前总理兼中非民主革命运动领导人阿贝尔·贡巴(Abel Goumba)。至1962年11月,所有反对党都被镇压,中非共和国的宪法确定了“黑非洲社会发展运动”的一党政治。

博卡萨和中非帝国(1965-1979年)

1965年,达科总统向议会提交1966年预算,建议减少20亿非洲法郎的开支,原陆军参谋长让-贝德尔·博卡萨上校抗议削减分拨给军队的经费。1965年12月31日,博卡萨发动圣西尔维斯特政变,命令军队包围政府大厦,拘捕了达科总统,并迫使达科签署移交全部权力的声明。1966年1月2日,博卡萨宣布解散议会,终止宪法。博卡萨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后,遭到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处境十分孤立。为摆脱外交上的孤立境地,让-贝德尔·博卡萨采取一系列措施。他先后派遣人员在巴黎和非洲-马尔加什共同组织部长会议上进行游说解释,并同乍得总统恩加尔塔·托姆巴巴耶会谈,促使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同盟的四个成员国和多哥给予博卡萨政府以法律上承认。1966年7月,博卡萨前往法国进行私人访问,以争取法国对该政权的承认和大力支持。

1972年,博卡萨宣布成为中非共和国终身总统。1976年12月4日,在博卡萨的操纵下,“黑非洲社会发展运动”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决定中非实行君主立宪制,废除共和制,国名改称“中非帝国”。让-贝德尔·博卡萨自封为让-贝德尔·博卡萨皇帝,其皇位实行世袭制。次年12月4日,博卡萨皇帝举行加冕仪式,遭到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嘲笑。1979年4月,博卡萨颁布一项法令,要求所有学生在他的一位妻子名下的公司购买校服,这一法令引起学生们的激烈抗议。政府暴力镇压了抗议活动,杀害了100名儿童和青少年。1979年9月,在法国政府的帮助下,前总统戴维·达科发动政变,推翻博卡萨的独裁统治,成立临时救国政府,宣布解散“黑非洲社会发展运动”,成立“中非民主联盟”。至此,中非恢复了中非共和国的正式国名和原政府。

科林巴统治下的中非共和国

1981年3月15日,中非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戴维·达科当选新总统,并由“中非民主联盟”一党组成政府,将立法选举无限期推迟。反对派以选举舞弊为由反对达科政府,中非局势动荡。1981年9月1日,安德烈·科林巴(André Kolingba)将军发动政变,推翻达科政府,并终止宪法,由军政府统治至1985年。1986年,科林巴政府制定了一部新宪法,经全民公决后通过。1987年至1988年,议会举行了半自由选举,但科林巴的两个主要政治对手阿贝尔·古姆巴和昂热·帕塔塞未被允许参加选举。

1990年,在柏林墙倒塌的鼓舞下,一场民主运动兴起。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欧盟世界银行联合国组成了一个名为"GIBAFOR"的组织,在该组织施加的压力下,科林巴最终原则上同意在联合国选举事务办公室的帮助下于1992年10月举行自由选举。1992年,科林巴总统以所谓的违规行为为借口,中止了选举结果,以此作为继续掌权的借口。之后,他在驻科部队的强大压力下,成立了"共和国临时全国政治委员会"(CNPPR),并设立了一个包括所有政党代表在内的“混合选举委员会”。

1993年,在“GIBAFOR”与国际社会帮助下,中非共和国举行了第二轮选举,昂热·帕塔塞(Ange Félix Patassé)在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得票率为53%。帕塔塞的政党——中非人民解放运动(MLPC)在议会中获得了多数席位,但并未获得绝对多数席位。

帕塔塞政府(1993-2003年)

1993年10月22日,帕塔塞宣布就任中非共和国总统。帕塔塞上台后,将许多科林巴支持者清除出政府,科林巴的支持者指责帕塔塞政府进行“政治迫害”。1994年12月28日,新宪法获得批准,但对国家政治局势影响甚微。1996年-1997年间,中非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下降,期间爆发了三起针对帕塔塞政府的兵变,种族紧张局势加剧。1997年1月,帕塔塞与兵变士兵首领苏来上尉正式签署《班吉协议》,决定结束兵变,重组政府。《班吉协定》规定在中非共和国部署一个非洲军事特派团,后被联合国中国维和部队取代。

1998年11月22日,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协助下,中非共和国国民议会第一轮选举举行,选举共产生109位议员,执政党“中非人民解放运动”获国民议会109个席位中的47席。1999年1月15日,中非组成由多党参加的“促进民主行动政府”。9月19日,尽管公众对帕塔塞的腐败统治普遍感到愤怒,帕塔塞还是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成功连任。

2001年5月28日,叛乱分子袭击了班吉战略要地,企图推翻帕塔塞政府,但最终被总统卫队挫败,政变未遂。政变失败后,政府军在班吉的许多街区发起清剿行动。11月1日,弗朗索瓦·博齐泽将军的住所被搜查出大量武器弹药,帕塔塞总统怀疑其意图发动另一起政变,命政府军拘捕博齐泽。在经过数日的激烈对抗后,博齐泽和他的部队逃往乍得。2003年3月,帕德塞出访尼日尔,博齐泽趁机发起兵变,袭击首都班吉,最终成功夺取了政权。帕德塞在尼日尔回国途中,被迫在多哥首都洛美避难。

内战时期

2003年3月16日,博齐泽宣布出任“国家元首”,同时终止宪法,解散国民议会和政府,并任命了一个包括大多数反对党在内的新内阁。博齐泽还宣布成立了一个基础广泛的全国过渡委员会,负责起草新宪法,并宣布一旦新宪法获得批准,他将下台参加竞选。2004年,中非共和国内战爆发,曾帮助博齐泽政变上台的军队人员要求兑现发放政变补偿金的诺言。双方在补偿金数额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首都地区不断出现武装冲突。

2005年5月,博齐泽赢得了总统选举。2006年,政府与叛军之间的战斗仍在继续。10月,中非反叛势力“争取联合民主力量联盟”在东北部地区发动军事攻势,夺取了比劳市和瓦达贾莱市,并策划向中非首都班吉进军,中非国内局势骤然紧张。博齐泽政府请求法国提供军事支持,帮助他们击退和控制该国北部地区城镇的叛军。法军于12月对叛军阵地进行了空袭。

2007年,《锡尔特协议》和《比劳和平协议》要求停止敌对行动,为中非人民民主阵线战士提供住所并将其编入中非共和国武装部队,同时释放政治犯,将中非人民民主阵线编入政府,承认民主团结联盟的政党地位并将其战斗人员编入国家军队。一些团体也与政府签署了类似的协议。爱国者同盟是当时唯一没有签署协议的主要组织,并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军事活动。该组织于2012年8月25日与政府签署了和平协议。

2011年,博齐泽在总统选举中再次胜选,这次选举被普遍认为存在舞弊行为。2012年11月,反叛组织联盟"塞雷卡"占领了该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城镇。2013年1月,反叛组织联盟与博齐泽政府达成了一项和平协议,涉及建立一个权力分享政府,但该协议破裂。3月,叛军占领了首都,博齐泽逃往国外。米歇尔·乔托迪亚(Michel Djotodia)接任总统。5月31日,前总统博齐泽被指控犯有反人类罪和煽动种族灭绝罪。2013年9月,正式解散了塞雷卡武装,但许多反叛分子拒绝解除武装,并进一步脱离了政府的控制。政府最初的解除武装工作仅针对塞雷卡,但无意中使反巴拉卡组织占据上风,导致班吉和中非共和国西部的穆斯林平民流离失所。2013年末,国际社会发出了“种族灭绝”的警告,指控以穆斯林为主的塞雷卡武装人员和反巴拉卡组织的基督教地方武装对平民的报复性袭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和非洲联盟加大努力,以稳定中非共和国局势。2014年2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向该国部署3000名士兵,以减少大量平民被杀害的事件。

2014年1月11日,总统米歇尔·乔托迪亚辞职,这是在邻国乍得举行的地区峰会上谈判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卡特琳娜·桑巴-潘扎被全国过渡委员会选举为临时总统,是中非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总统。2014年7月23日,在刚果的调解努力下,塞雷卡和反巴拉卡组织的代表在布拉柴维尔签署了停火协议。至2015年3月,中非共和国的436座清真寺中有417座被毁。2015年12月14日,塞雷卡叛军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的洛贡共和国。

图瓦德拉政府(2016年至今)

2015年12月,中非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由于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50%的选票,第二轮选举于2016年3月举行。在第二轮选举中,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Faustin Archange Touadera)以63%的得票率获胜。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于2016年3月30日宣誓就职,随后成立的政府中没有塞雷卡叛军组织或反巴拉卡组织的代表。

前总统弗朗索瓦·博齐泽于2020年7月25日宣布将参选12月的总统选举,但被中非共和国宪法法院驳回,法院认为博齐泽因涉嫌暗杀、酷刑和其他罪行而受到国际通缉和联合国制裁,不符合候选人“道德良好”的要求。

由于中非共和国大部分地区被武装团体控制,在总统选举期间,全国约800个投票站(占总数的14%)因暴力事件而关闭。2020年12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再次当选总统。2023年9月8日,联合国支持的中非共和国法院指控前反叛军领导人阿卜杜拉耶·侯赛因(Abdoulaye Hissène)犯有反人类罪和战争罪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中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的中心地带,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16'~11°20',东经14°21'~27°25',是典型的内陆国家。东与苏丹南苏丹交界,南同刚果刚果接壤,西与喀麦隆毗连,北同乍得为邻,国土总面积62.3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44位。陆地边界总计5920千米。首都班吉属于东1时区,不实行夏令时。

气候

中非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全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26℃。全年分雨季和旱季,全年气温炎热。常受哈马丹风影响,气候炎热干燥。

中非北部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8-32℃,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2-25℃。受降雨量和平均海拔的影响,该地区是单一降雨带,最高气温出现在雨季之前的时期(3月至4月),最高气温可达45-48℃。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500~1500毫米,自北向南递增,降雨量集中出现在5月至10月之间。旱季为11月至次年3月之间,此时相对湿度(20%-40%)和云层覆盖率最低(30%-40%)。在雨季,相对湿度达80%-90%,云层几乎完全覆盖。

中非近1%的领土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雨量超过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超过18℃。雨季持续8~9个月以上,旱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少有8个月的时间降雨量很大(全年至少有200天)。雨季的月平均降水量为146.06毫米,最潮湿的时期为7月至10月,降雨量为204.83毫米。旱季的月平均降水量极低,为19.83毫米。

在中非西部的博桑戈阿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88毫米,最潮湿的月份是8月,平均降雨量为279毫米。在旱季,降雨量最少的月份是12月和1月。年平均气温为26.2℃,最高33℃,最低19.4℃。最热月份为2月至3月,日平均气温为37℃,7月至8月为30℃。

中非西部布阿尔附近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437毫米,降雨最集中的时期为8月至9月,降雨量达到260毫米。旱季降雨量最少的月份为1月,降雨量仅3毫米。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8.4℃,最低气温为18.1℃。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是1月至3月,日平均气温为31-32℃。

中非西部高海拔地区是属于湿润热带草原气候和赤道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萨迪·卡诺市和贝贝拉蒂市周边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471.1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4.6℃,年平均温差仅为2.9℃。最热月份为3月,平均气温26.3℃,最冷月为8月,平均气温23.4℃。最大降水量出现在9月,达236.5毫米,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月,仅10.4毫米。

中非热带干旱稀树草原气候带延伸到湿润稀树草原带以北,降雨量大多在1000到1300毫米之间,旱季至少持续5到7个月。在雨季,该地区受热带辐合带和信风位置的影响,北部降水的时空分布具有季节性特征。该气候区的月平均气温为18-25℃,在冬季,日极端气温为10-15℃。最高气温与热带雨林区相似,但在最凉爽季节的最低气温不会低于12-14℃。

地质

中非共和国约60%领土的地质基岩地球史前古生代新生代的岩层组成。中部和西部地区覆盖着古生代时期的冰川沉积层、以及白垩纪时期的砂岩层。

中非南部地区主要由古生代岩石组成,而中部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主要是由更年轻的新元古代古新生代岩石组成。后一种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其花岗片麻岩闪长岩单元(即乌班吉带/新新生代赤道断裂带)被称为特定的"绿岩带",包括班达斯带和德科阿带,特点是深火成岩侵入体频繁,最初由辉绿岩和新新生代花岗石(浴成岩)组成。在中非中部还发现了变质地层

新生代,这一地质基底上覆盖着页岩-石英、云母页岩、红色和灰色白云岩,而有些地方则是覆盖着沉积岩(巴库马地层),它们构成了分蘖岩和冰川沉积物的覆盖层。沉积石英岩主要分布在中非的中部地区,而云母页岩则更多地分布在东部地区。

曼贝雷地层(Mambéré)西部和康贝雷地层东部的岩层从地层学古地磁学数据中显示,其上覆盖着中生代(白垩纪)的河川地质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在东北部的穆卡-乌达达地层和西南部的卡诺-贝贝拉蒂地层中出露。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河流冲积平原的冲积沉积岩是更为典型的更新世早期岩石。

中非共和国是班吉磁异常的焦点,班吉磁异常是地球上最大的磁异常之一,其范围形状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中心点位于北纬6°,东经18°。

地形地貌

中非共和国地处非洲大陆几何中心,境内多丘陵,高原、山地面积约占国土的4/5,全境大部分为海拔700~1000米的高原,东西两部分高,中间低,并向南北两侧倾斜。西部耶德高原是喀麦隆阿达马瓦高原的东延,海拔800~900米,山地被河流切割,多深谷和峻峭山脊,地势西高东低;中部脊部高地平均海拔500~600米,东西横亘500余千米,南坡多起伏,陡落于乌班吉河谷地,北坡缓降至沙里河上游平原;东部为阿赞德高原,地势北高南低,有少数1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东部邦戈斯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是苏丹阿赞德高原的西延,近边境的恩加亚山海拔1388米,是全国的最高点。西北部为卡雷山地,一些山峰海拔达1000米以上,其余为海拔500~700米的低山丘陵。北部为沙里河上游平原,海拔400米。

水文

中非共和国占有刚果河乍得湖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其境内河流较多,较大的有20多条,属内陆水系。水源多起于西部加乌山脉的亚德岭,大部分河流都可以通航。主要河流有南部边境上的乌班吉河。中非的水文结构不对称,其地理中轴线是西南-东北地区走向的阿赞德阶地,是分隔乍得湖(Lake Chad)北部沉积盆地和刚果盆地南部的天然分水岭。在北部,河流向北或西北方向流动。而在南部,刚果盆地约占中非三分之二的领土,桑加河乌班吉河将从支流收集的地表水沉积物从其北部周边地区输送到南部黄淮平原乌班吉河东部边界将刚果河尼罗河乍得湖流域分隔开来。刚果河流域在中非境内面积约402000平方千米。

河流

乌班吉河(Ubangi River)

乌班吉河是该国南部的主要河流,由乌埃莱河和姆博穆河汇合而成,长达2250千米,是刚果河最重要的北部(右侧)支流。河流流量随旱季和雨季变化,首都地区5月至12月平均流量为11000-14000立方米/秒,2月至4月仅为800-1000立方米/秒。

姆博穆河乌班吉河的支流之一,其源头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它在政治地理上的重要性在于它构成了刚果(金)和中非共和国之间的国界线。姆博穆河从东南方向汇入韦莱河,呈东西走向。这条天然河道全长710千米,源头和终点之间的高差约为300米,平均流量为1350立方米/秒。其支流姆博库河、瓦拉河、钦科河和姆巴里河构成了该州东部人口稀少地区最主要的南北自然交通线。

班吉河的另一条重要支流是科托河,其源头位于中非地区北部,靠近苏丹-中非-南苏丹边界。科托河全长约730千米,是刚果河流域最北端的一条支流,也是通杜丘陵和更高的邦戈丘陵邦戈丘陵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该河的集水面积为78400平方千米,河口的平均流量在136至928立方米/秒之间,旱季(4月)流量最小,平均为151.3立方米/秒,雨季(10月)流量最大,可达1200-1500立方米/秒(平均为1015.6立方米/秒)。

洛巴耶河

洛巴耶河(奥兰普·德古热:Lobaye folyó)发源于中非共和国西部,海拔约1000米,河水的流向也是西北东南,然后是西-东。该河流的集水面积为31000平方千米,全长538千米,源头与河口之间的海拔高度相差670米。该河流的平均流量在旱季(3月)为255.2立方米/秒,在雨季高峰期(10月)为510.75立方米/秒,这表明河流流量的波动相对较小。

瓦姆河

瓦姆河(法语:Bahr Sara)是中非的河流,全长676千米,属于沙里河的主要水源之一,发源自中非共和国的瓦姆-彭代省和纳纳-曼贝雷省,在萨尔以北约25千米处注入沙里河,年均径流量每秒480立方米。

桑加河

桑加河法语:Sangha folyó)是中非国家西部的主要河流,其支流形成的集水区刚果盆地的西北边缘,是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在诺拉河东南部的天然边界。在曼贝雷河(Mambéré)和卡代河(Kadei)交汇处,平均流量为720立方米/秒。它在萨洛的集水面积为68400平方千米,旱季(3月)平均流量为414.32立方米/秒,雨季(10月)平均流量为1818.7立方米/秒。由于其支流的形成,该河的源头位于卡雷山区,河长超过1000千米(1272千米),总流域面积为158350平方千米。河流全长落差达到715米,河口流量在700至4300立方米/秒之间。

湖泊

中非湖泊较少,在分水岭中部高原上有几个小湖泊。马蒙湖位于该国东北部,是中部非洲最大的常年水域。这个中型湖泊海拔430米,长14千米,宽约4千米,水源来自巴尔客串(Bahr Kameur)河。虽然资料来源未将其列为季节性湖泊,但在旱季有时会干涸。另外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存在一些小型的间歇性湖泊,这些湖泊在旱季会干涸,据一些资料估计,这些湖泊有十多个。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中非境内矿藏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矿产资源主要是钻石(4000万克拉),分布较广,西南地区和东北的恩代莱地区最为集中,此外还有铀(储量2万吨)、铁(储量350万吨)、石灰石(储量800万吨)、黄金、镍、锰、铬、锡、铜和水银等多种矿藏。中非的钻石蕴藏地域广泛,在全国一半以上地区都蕴藏着钻石,主要产地在西部的桑加省诺拉地区,而钻石和金矿的主要开采地主要集中在上桑加省、上科托省和贝贝拉蒂省;铀矿主要分布在巴库马地区;贝贝拉蒂和班加苏( Bangassou)拥有铁矿石储量,但截至2008年已停止开采。在北部地区发现了石油。目前除钻石、黄金、铀外,其他资源多未开采。

生物资源

作物种类主要有木薯(木薯)、玉米(玉蜀黍)、小米、高粱、大米、南瓜和花生,另外法国种植园主引进的棉花和咖啡等经济作物主要在小块土地上生产。该国基本食品基本自给自足,政府鼓励农业多样化。并且中非人已小规模种植甘蔗油棕已有一段时间,但该国努力在大型机械化种植园上种植这两种作物。牲畜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家禽,其中大部分供国内消费,鱼类包括罗非鱼和河鱼。

森林资源

在中非共和国6230万公顷的国土面积中,有近690万公顷的茂密森林。但是,相对于刚果盆地的森林总面积,中非共和国仅占3.71%。中非共和国的森林可分为南部茂密潮湿的雨林和雨林北部的森林与热带草原之间的干燥过渡地带。约90%的国土被或多或少的茂密森林和灌木繁茂的热带草原所覆盖。潮湿浓密的西南部雨林,以及面积较小的班佳苏地区(主要为半落叶林),面积超过300万公顷,仅占全国总面积的5.5%。森林产区仅位于西南部的茂密森林地块。除了密度相对较高的沙贝利(拉丁文:Entandrophragma cylindricum)和其他楝科树木外,还有大量的非洲白木(拉丁文:Triplochyton scleroxylon)和艳丽榄仁(拉丁文:诃子属 superba)。

生物多样性

中非的生物多样性由自然群落提供,能随时适应生态条件。中非拥有全球18%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总共有五个生态区,分别是刚果西北部低地森林、东北部低地森林、刚果北部森林稀树草原镶嵌区、东部稀树草原和萨赫勒阿卡基亚稀树草原。

植物

中非共和国境内已知有3600种植物,但中非共和国的植物区系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实际可能多达5000种。中非的最高树冠层的高度可达40-60米,但在每个树冠层中都能发现多样的植物群。其中典型树种包括非洲楝和蒂亚玛桃花心木(Tiama Mahogany)。

中非西南部主要覆盖着低地森林和次生草原,南部的班加苏地区则覆盖着森林。低地森林主要存在于中非西南部的Dzangha-Sangha和Mbaere Bodingue Ngoto地区。灌木和灌木植被则大多集中在极北地区。中非热带森林面积共计350万公顷,其中有数百种植物,包括火焰树橡胶树等物种。

动物

在中非,动物群对地区生态条件的适应呈现出与植被空间模式类似的地带性。中非的西部热带森林动物区系的特点是物种丰富和区域性强,生物适应潮湿、茂密的地表植被环境,且主要生活在树冠的不同层次。该生态区域的哺乳纲灵长目物种丰富程度高于非洲大陆的其他森林地区,有663种鸟类、209种哺乳纲(包括2种特有物种和11种濒危物种)、187种和29种两栖纲

中非共和国的动物群由209种哺乳纲组成,其中2种为特有物种,11种为受威胁物种。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红色名录中列出的受威胁物种有: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大猩猩属(Gorilla gorilla)、巨型非洲喜马拉雅水麝鼩(Potamogale velox)、红疣猴属(Procolobus badius)和野狗(狼虎);易危物种有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非洲金猫(Profelis aurata)、猎豹(Acinonyx jubatus)、贡达鼠(Mus goundae);特有物种有匈麝(Crocidura attila)、狮子(Panthera leo)、欧班吉鼠(Mus oubanguii)、红额瞪羚(Gazella rufifrons)和斑颈水(Lutra maculicollis)。

在中非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了各种凤蝶总科。在河流流域也发现了多种鳄鱼和河马

自然保护区

中非许多特有的物种都分布在东北部的山区,包括科托尔 (Kotto)、卡加班多罗 (Kaga-Bandoro) 和纳纳 (Nana) 森林,特别是在Yata Ngaya动物保护区的Massif des Bongos和Massif du Dar Chala。北部的稀树草原保护区对大型哺乳纲很重要,特别是巴明吉-班戈兰国家公园和生物圈保护区以及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

恩戈托森林

恩戈托森林(Ngotto forest)保护区占地面积为733平方千米。这里的森林资源和旅游活动机会较多。其中,保护区内的水生动物群以丰富的鱼类为特色,如复齿脂鲤(Mboto)、锡伯(Makélélé)、尼罗尖吻鲈(Captian)、长颌鱼(Kpété)等。

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

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Dzanga-Sangha Special 中国森林资源 Reserve)建立于1990年,位于中非西南部,在茂密、潮湿的热带雨林中,此公园占地面积为3159平方千米,其中潮湿热带雨林有2000平方千米。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是一个特别准许观赏大象的旅游区,除了普通的动物种类之外,游客还可以在这里追踪大猩猩属的足迹,观赏邦戈羚羊(Bongo 羚羊)。

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的热带森林有成千上万的植物种类,包括:红铁木(Wing Red Ironwood)、木浆果假肉豆蔻木(Wood 浆果 Pseudo肉豆蔻科)、非洲郁金香树(African Tulip Tree)、橡胶树(rubber tree)、大果榕(banyan)、号角树(hornbeam)等。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里有巨型动物群,包括西部西非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大猩猩属)、非洲丛林大象(African Jungle Elephant)、羚羊、非洲森林水牛(African forest buffalo)、大白鼻长尾猴(white-nosed white rhesus 猴子)、灰颊猴(lit. grey-cheeked monkey)、丛林猪(jungle hog)、小羚羊等。此外,还有很多鸟类。

自然灾害

中非地处非洲大陆中部,一般无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但受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因素等影响,也会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

洪水

自2022年6月以来,中非共和国境内的洪水影响了大约85300人的正常生活,摧毁了2600多所房屋和18500公顷农作物以及基础设施,并使6000多人流离失所。2022年7月,连续的降雨袭击了中非共和国的班吉市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灾害。该洪水造成的损失规模很大,其中死亡人数为447,有315人受伤,造成23人失踪,10人死亡。降雨使数千个失去避难所的家庭(共计3963户,约20,034人)流离失所,搬迁地点(共17个)在班吉市的学校和教堂中设立。此外,洪水严重破坏了厕所和医疗中心等有形基础设施,尤其是卫生设施。此外,学校、礼拜场所、社区中心和桥梁等其他基础设施也遭到破坏。

行政区划

政区详情

中非全国分为7个大区、16个省和1个直辖市,省下设县,全国有69个县。班吉为中非的首都,是中非最大的城市。

主要城市

班吉

班吉(Bangui)建于1889年,是中非的首都,地理坐标为北纬4°22′,东经18°35′。截至2012年,城市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约73.4万,是中非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吉除了有少数民族居住外,还是希腊葡萄牙也门商人及其后裔以及法国人的居住地。移民大多来自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尼日利亚班吉的名字来源于本地俚语,意为“急流”,寓意从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向北通航的水的尽头。

班吉平均海拔369米,位于乌班吉河北岸。乌班吉河是班吉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天然边界。城市周边地区的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由于城市海拔较低,班吉经常在雨季爆发严重洪灾。班吉的主要经济部门是轻工业部门。尽管有工厂和中央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2001年班吉的失业率仍高达23%,创下历史新高。

班吉作为中非历史上的首都,自殖民时代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末,在一系列起义期间,班吉几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和骚乱,1996年被列入世界最危险城市名单。2013年底爆发的冲突以及生活条件的急剧恶化,导致约50万班吉居民在2014年1月初流离失所,有近一半的地区无法居住。

贝贝拉蒂

根据1911年签署的《马科科-刚果条约》,贝贝拉蒂(Berbérati)曾经属于德国的新喀麦伦(Neukamerun)管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属于法国统治,现在则是曼贝雷-卡代省的省会所在地,贝贝拉蒂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拥有地区机场和一家更大、更先进的医院,前往赞加-桑哈(Dzanga-Sangha)自然保护区的外国游客也会使用该医院。贝贝拉蒂是罗马天主教教区的中心。曼贝雷-卡代省人口第四多的卡诺镇也有机场。

班巴里

班巴里(Bambari)位于瓦卡河畔,因其市场而具有显著的商业地位。班巴里附近有大量的铁矿石储藏,但由于距离海岸较远且缺乏基础设施,近期内不可能被开采。尽管条件不利,但班巴里附近大量的黄金储量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经济目标,预期收入规模巨大。该市的矿藏开采特许权由加拿大所有的Axmin矿业公司持有,由于该市缺乏基础设施,且处于不利的安全局势,特别是塞雷卡军事总部设在该市,使得采矿变得极为困难。

政治

政体

中非实行多党民主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军队统帅和最高行政长官。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总统负责制定国家总政策,任免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免内阁成员及军政官员,召集并主持内阁会议。总统有权宣布15天的紧急状态,并行使特别职权。总统缺位时,应在45~90天内选举出新总统,期间由议长代行职权。

政府

中非共和国是一个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行政权由政府掌握,立法权由政府和议会共享。在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会谈之后,2014年7月23日中非签署了停火协议,条件是组建民族团结政府。2014年8月10日,马哈马特·卡蒙(Mahamat Kamoun)被任命为民族团结政府总理,领导由30名成员组成的政府,其中女性占很大比例。

议会

根据2004年12月27日颁布的中非共和国《宪法》,国民议会由105名议员组成,经两轮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自乔托迪亚总统于2013年7月18日颁布《过渡宪法宪章》以来,中非共和国的立法权和制宪权一直由全国过渡委员会行使,该委员会由135名成员组成,代表国家的不同政治和社会专业类别。

2016年3月30日颁布的《中非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的议会行使。议会负责立法并监督政府的行动。140名议员通过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宪法》规定的参议院尚未成立,因为必须首先通过与地方当局有关的文本,并组织地区和市政选举。

中非于2020年12月27日举行立法选举首轮投票,2021年3月23日和7月25日举行补选。2021年5月5日,中非前总理、执正义党“团结一心运动党”(MCU)全国执行总书记萨兰吉(Sarangi)当选新任议长。

司法

主要司法机构有宪法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审计法院、仲裁法院、普通法院和法庭等。2013年3月,“塞雷卡”武装夺权后,原司法机构被解散,正在逐步恢复重建。2015年6月,中非政府成立“中非特别刑事法庭”,负责调查审理中非2003年以来包括反人类罪和战争罪等严重违反人权的罪行。

宪法

2013年3月博齐泽政权被推翻后,现行宪法被废除。7月,过渡委员会审议通过《过渡宪法草案》,过渡国家元首乔托迪亚签署法令,宣布《过渡宪法》生效。2015年12月13日,中非举行新宪法全民公投,新宪法以93%支持率获通过。

政党

中非共和国有合法香港工会联合会40多个,主要政党情况有朝鲜劳动党、中非人民解放运动等。

劳动党

劳动党(Parti KWA NA KWA,KNK))原名KNK全国联合会(ConvergenceNationale-KWANAKWA,是弗朗索瓦·博齐泽·扬古翁达总统的竞选口号,在桑戈语中意为“劳动,艰苦地劳动”)。2004年12月为支持博齐泽参加总统选举成立,由支持博参选的中小香港工会联合会、社会团体、民间协会和独立人士等组成。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全国执行局,为最高领导机构。2009年8月更名为朝鲜劳动党,博齐泽任党主席。11月举行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现任总书记为路易·奥盖尔·恩盖库蒙(LouisOguèreNgaïkoumon)。2013年3月,博齐泽政权被推翻后,该党丧失执政党地位。

中非人民解放运动

中非人民解放运动(Mouvement de Libération du Peuple Centrafricain,MLPC)是前执政党,现第一大反对党。1978年成立,1981年取得合法地位,同年9月被安德烈·科林巴政权取缔,1991年4月恢复活动,同年10月恢复合法地位。1993年党主席昂热-菲利克斯·帕塔塞(Ange-FélixPatasse)在首次多党选举中当选总统,该党成为执政党。2003年帕塔塞被博齐泽推翻后流亡国外。2007年6月,该党召开代表大会,前总理马丁·齐盖莱(MartinZiguélé)当选党主席。2009年6月召开特别党代会,将前党主席帕塔塞永久开除出党。

中非民主联盟

“团结一心运动”政党联盟中非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Centrafricain,RDC)是主要反对党之一。1987年2月成立。创始人、主席为前总统安德烈·科林巴(AndréKolingba)。科林巴因病旅居巴黎后,分裂为正统派和革新派。2010年2月,科因病在巴黎逝世。

恢复民主

恢复民主人民军(Armée pour la Restauration de la Démocratie,APRD):原反政府武装,现反对党。2005年12月成立,系亲帕塔塞武装力量,成员包括MLPC亲帕势力和部分民兵组织。政治局系最高领导机构,前防长德马福特(DeMarfort )任主席。2008年5月与政府签署一揽子和平停火协议。10月,博齐泽总统特赦德。12月,德参加包容性政治对话,当选解武、复员、重新安置委员会主席,将APRD注册为合法香港工会联合会

“团结一心运动”政党联盟

“团结一心运动”政党联盟(Mouvement Coeurs Unis)于2018年11月由支持总统的20多个政党和非政府组织组建。“团结一心运动”(简称“运动”)选举产生由10人组成的全国执行局和20名全国书记,时任总理萨兰吉(Sarangi)被选为全国执行书记,行使总书记职权。“运动”规定该组织为中间、民主、世俗和统一的政党联盟。

中非复兴联盟

中非复兴联盟(Union pour le Renouveau Centrafricain,URCA)于2013年10月成立。创始人兼党主席为前总理阿尼塞-乔治·多罗盖莱(Dorogale),属于社会民主党阵营。2015年7月,该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多罗盖莱(Dorogale)被本党推举为总统候选人。12月,多罗盖莱(Dorogale)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以23.74%的得票率位列第一,但在2016年2月第二轮投票中以37.3%得票率败给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2020年12月,多罗盖莱(Dorogale)在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以21.01%得票率位列第二。

民主进步联盟

民主进步联盟(Union Nationale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UNDP)于2014年7月正式成立。党主席米歇尔·阿米那(Michel Amine)于2014年11月在本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被推选成为2015年总统选举候选人,但其提名2015年12月被中非过渡宪法法院判定无效。

国家元首

1994年中非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民主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总统是最高行政长官,制定国家总政策;有权任免总理,根据总理提名任免内阁成员及军政官员;召集并主持内阁会议;主持最高防务委员会和最高司法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宣布15天的紧急状态。总统临时不能视事,由总理代行其职权。总统最终缺位,应在45-90天内选举新总统,其间由国民议会议长代行其职权。总理为政府首脑,负责落实总统制定的总政策。议会有对政府提不信任案和弹劾政府的权力。不信任案通过后,政府必须立即向总统辞职。

2010年5月,中非共和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根据修改后的宪法条款,如因无法预见且不可逆转的因素导致选举进程无法如期完成,宪法委员会可批准延长总统和议员任期。

中非现任总统为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Faustin-ArchangeTouadéra),无党派人士,早年是一位数学教授,自2004年起担任中非班吉大学校长。2008年1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被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博齐泽·扬古翁达(François Bozizé-Jangoonda)任命为总理。2015年12月30日,中非共和国举行大选,选举下一任总统和140名议员,选举首轮投票率为79%。2016年2月20日,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以62.7%得票率于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当选中非共和国总统,并于同年3月30日宣誓就职。2020年12月27日,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在首轮总统选举中以53.16%的得票率胜出。

政要

本届政府成立于2016年4月,共有24名成员,包括总理和23名部长。主要成员有:

国际关系

综述

中非奉行对外开放,不结盟和国际合作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强调睦邻友好,重视南南合作,赞同南北对话,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赞成非洲一体化,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和冲突。

同法国的关系

中非同法国保持传统的密切关系。独立后与法国签订十多个双边合作协定。法国是中非主要援助国和经贸伙伴。2016年3月,法国外长让-马克·埃罗(Arrow)和国防部长勒德里昂(Le Drian)出席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就职仪式。4月,中非总统图瓦德拉访法并与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举行会谈。5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问中非,与图瓦德拉总统举行会谈并视察了法国驻中非部队。2017年3月,图瓦德拉总统再次访问法国。2019年6月,中非国防部长科亚拉(Coahuila)、国防军参谋长马马杜(Mamadou)先后访问法国。9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访问法国并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Macron)举行会晤。10月,图瓦德拉总统赴法国出席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基金会第六次筹资会议。

法国曾在中非设有军事基地,1997年关闭。2006年10月,法国派兵帮助中非政府军击退反政府武装,此后约230名法军长期驻扎中非。2012年底中非局势恶化后,法增兵350人,保护法国和欧盟在中非侨民。2013年12月,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法国向中非派兵1600人开展“红蝴蝶行动”,协助维持中非安全秩序和解除当地非法武装。2016年10月,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Le Drian)访问中非,正式宣布结束“红蝴蝶行动”,但法国仍在中非部署约350人部队。2018年11月,法国外长勒德里昂(Le Drian)访问中非。2020年12月中非大选前,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两次与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通话,并派出战斗机前往中非巡航,支持大选如期举行。

同美国的关系

中非1960年同美建交。美国在中非有和平队员121人。2002年,美关闭了其驻中非大使馆。2005年1月,美驻中非使馆重新开馆;7月,美驻中非使馆临时代办宣布与中非全面恢复合作关系,重开班吉美国文化中心。2007年3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舒瓦纳(Shwana)访问中非。8月,美向中非派驻大使。2010年12月,美国际法非洲司令部副司令赫尔默斯(Helmers)对中非进行工作访问。2011年11月,美向中非上姆博穆省派遣了特种兵,协助中非打击在中非境内活动的乌干达反政府武装“上帝抵抗军”。2014年1月,庞扎(Ponza)当选过渡国家元首后,美国国务卿克里(Kerry)表示祝贺。2016年4月,中非总统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访美并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Kerry)。2017年4月,在中断13年后,中非重返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受惠国行列。2019年4月,图瓦德拉总统访问美国。2019年12月,中非总统图瓦德拉赴美会见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纳吉(Nagi)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奥尔基耶娃(Nikolai Mikhailovich Orkieva)。2020年1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纳吉·阿都拉萨访问中非。

同中国的关系

中非于1964年9月29日与小行星3789建交。1966年1月让-贝德尔·博卡萨上台后,同中国断交。1976年8月20日,双方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公报。1991年7月8日,中非政府同台湾省“复交”,中国与中非中止外交关系。1998年1月29日,两国签署联合公报,决定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复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和加强。2021年11月19日,中国驻中非大使陈栋与中非共和国外交部长拜波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再添新成员。

同俄罗斯的关系

中非1963年同苏联建交,1990年俄罗斯继承前苏联同中非外交关系。2017年10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赴俄罗斯索契,会见俄负责国防工业事务的副总理罗津戈(Rovingo)和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Viktorovich Lavrov)。2018年5月,图瓦德拉总统赴俄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并会见弗拉基米尔·普京(Putin)总统。2018年8月,中非国防部长科亚拉(Coahuila)同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Shoigu)在莫斯科签署军事合作协议。2019年10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赴俄罗斯索契出席首届俄非峰会并会见普京总统。2020年10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赴俄罗斯莫斯科,会见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020年12月中非大选前,俄罗斯根据双边防务协议向中非派出武装人员,为大选提供安全保障。

同乍得的关系

中非同乍得签有卫生、睦邻友好和反偷猎协定。2012年底中非局势动荡后,乍得积极参与调解中非危机。2013年5月,中非过渡期国家元首乔托迪亚访问乍得。2014年2月,过渡国家元首桑巴-庞扎(Ponza)访问乍得。11月,乍得外长穆萨·法基(Fakir)赴中非班吉出席中非问题第六届国际联络小组会议。2015年1月,中非总理卡蒙访乍得。2016年5月,中非总统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访乍得。8月,图瓦德拉总统赴恩贾梅纳出席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dyadic ratio)就职仪式。11月,图瓦德拉总统访问乍得。2017年6月,图瓦德拉总统访问乍得。2021年5月,中非政府军袭击乍得前沿哨所,造成乍得军人员伤亡。事发后,中非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紧急访乍得,双方表示将尽快查明事件原委,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同加蓬的关系

中非重视发展与加蓬的友好合作关系。加蓬已故总统奥马尔·邦戈曾(Omar Bongo had)积极调解中非国内矛盾,推动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向中非派遣维和部队,并派兵参与。博齐泽与中非反政府武装曾多次在加举行谈判。2012年底中非局势动荡后,加蓬积极参与调解中非危机。2013年1月,中非各派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举行会议并签署了利伯维尔协议。6月,中非过渡期国家元首乔托迪亚访问加蓬。2014年3月,过渡国家元首桑巴–庞扎(Ponza)访问加蓬。2017年10月,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问题部长级特别会议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举行。2018年3月、6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访问加蓬。

同苏丹的关系

中非同苏丹签有贸易、关税、领事和保护边界安全协定。2011年5月,中非、苏丹、乍得三国元首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举行会晤,决定联手打击三国交界地区叛军,共同维护边境安全。2013年6月,中非过渡期国家元首米歇尔·乔托迪亚访问苏丹。2014年6月,苏丹议长芒苏尔访问中非。2016年9月,中非总统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访问苏丹,并赴北达尔富尔州首府达希尔出席《多哈达尔富尔和平文件》签署5周年纪念仪式。其间,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与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Bashir)、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举行三方会谈,就在边境地区部署联合部队等问题交换意见。2017年12月,图瓦德拉总统访问苏丹。2019年2月,图瓦德拉总统赴喀土穆见证中非政府与境内14支武装组织草签和平协议。

同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中非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努力缓解同周边国家的紧张局势,赢得稳定的周边环境。中非重视中部非洲地区经济合作,是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CEEAC)和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CEMAC)成员国。同时,中非同刚果签有双边防务协定,并且同刚果签有矿产开发协议,2005年8月,刚果(布)矿业部长访问中非,双方签订了共同开采交界地区钻石的协议。2012年底中非局势动荡后,刚果(布)积极参与调解中非危机,支持中非过渡进程。萨苏总统担任中非和平行动后续委员会主席。

国际组织

中非是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CEEAC)、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CEMAC)和大湖地区国际会议(CIRGL)的成员国,是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CEN-SAD)和非洲联盟(AU)的参与者。中非还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与欧盟非洲开发银行以及双边捐助者包括韩国德国日本、欧盟和美国的重要发展伙伴。

军事

中非1960年独立后在法国帮助下创建军队,全国划分为四个军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两年。博齐泽执政后对军队进行重组。2006年武装力量共3150人,其中陆军和总统卫队共2000人,空军150人,宪兵1000人。2016年3月过渡期结束后,新的国家军队正在整编和组建中。2018年7月,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总统任命马马杜(Mamadou)上校(Zephirin Mamadou)为中非国防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中非全国人口数量为 511.9万(男性2681109,女性2679544)。其中0-14岁的儿童占总人口数量的38.84%(男性1104007人,女性1052411人),15-64岁的青年占总人口数量的57.71%(男性1577102人,女性1627133人),65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数量的3.45%。截至2021年,中非人口增长率为5.46%,出生率为42.68%。

族群

中非国家是由60多个大小不同的部族组成,按居住区域又可划分为10个较大的部族,主要属苏丹语系。较大的部族有巴雅族(Bayan)、班达族(Banda)、班图族(Bantu)、萨拉人(Sara)和桑戈族(Xangoethnic)等,其中巴雅族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33.5%,主要分布在中非中部和东部地区;巴耶族占17%,分布在中非西部地区,泰戈族占10%,主要居住在乌班吉河一带。在距离首都80千米处的洛巴耶省原始森林中迄今为止还居住着一群俾格米族人,截至2014年统计,俾格米族人口约为5000人左右。

萨拉人

萨拉人(Sara),主要分布在中非共和国的西北部地区,是中非的第四大族群,包括古拉人、卡拉人、克雷什人、恩杜卡人、恩加马人和正统萨拉人。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使用萨拉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的中苏丹诸语言。多信仰基督教或传统宗教。“萨拉”是自称,巴吉尔米人(当地的穆斯林)称之为“Kirdi”,意即“非穆斯林”,二者因为历史遗留的地理问题而产生冲突。20世纪初,许多萨拉人在殖民统治之下服役于法国军队,使得他们在1960年非洲大部分国家独立之后也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社会结构以村社为基本单位,由多个同语言和同宗教的父系氏族组成,头人在长老议事会协助下管理自治村社。主要从事锄耕农业,芋头、薯蓣番薯为主要作物,兼养牛、绵羊、山羊和马。

语言

中非的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通用语言为桑戈语桑戈语),全国约有十分之九的人口使用桑戈语,其余人使用部落语言,包括巴雅语(Gbaya)、班达语(Banda)、恩巴卡语(Embakka)、萨拉语(Sāra)、姆布姆语(Mbom)、卡雷语(Kare)和曼迪亚语(Mandean)。

桑戈语是中非共和国的主要语言,最早是河流贸易者的交际语言,以北恩巴恩迪语为基础,也受到法语的一些影响。班吉市的快速发展对桑戈语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它创造了桑戈语的第一批母语使用者。虽然农村迁来的人群各有各的母语,只是他们的交际语,但他们的子女却将当做母语,甚至是唯一使用的语言。桑戈语的词汇因此得到丰富。其次,作为首都的日常语言,桑戈语的地位慢慢提升,在许多领域内取代了法语的地位。

宗教信仰

中非人口中,有61%是新教徒,28%是天主教徒,9%是伊斯兰教教徒,其余2%的人属于其他宗教团体,包括传统宗教教派和无宗教信仰人士。中非政府2019年统计中非全国伊斯兰教徒的人口比例高达全国人数的15%,并且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Sunni sect)。部分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将本国土著宗教的部分文化融入到他们的宗教活动中。

在中非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是这些地区主要的宗教团体,而在喀麦隆乍得苏丹附近的远北边境地区则更多信奉伊斯兰教。在首都,第三区的居民大多数是伊斯兰教教徒,而在其他地区大多数人为基督教教徒。

经济

综述

中非工业基础薄弱,自独立以来政府一直依赖外国援助,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钻石、黄金、木材、咖啡和棉花是中非5大经济支柱。2020年1-12月,中非GDP总量为13877亿中非金融合作法郎(约合21.16亿欧元),其中第一产业占GDP的46%,第二产业占14%,第三产业占40%。2020年,中非政府财政收入3015亿非郎(约合4.6亿欧元),财政支出2500亿非郎(约合3.81亿欧元),财政结余514亿非郎(约合7800万欧元)。截至2020年底,中非公共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43.8%,即6048亿中非法郎(约合9.22亿欧元)。其中,内债占GDP的9.3%,即1292亿中非金融合作法郎(约合1.97亿欧元);外债占34.3%,即4756亿中非金融合作法郎(约合7.25亿欧元)。

2020年,中非财政收入中外来收入总计1269亿中非法郎(约合1.93亿欧元)。其中,外国财政援助706亿中非法郎(约合1.08亿欧元)、项目援助563亿中非法郎(约合0.85亿欧元)。资金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发展银行、中部非洲发展银行、欧盟法国等。2017年7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委员会批准向中非提供5120万美元中期贷款,用以支持中非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清理对国内中小企业拖欠账款,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经济增长。中非成为2017年度继加蓬喀麦隆后第三个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致,接受有关贷款的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成员国。2019年7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向中非提供3170万美元贷款;12月20日,经过第六轮经济审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向中非提供连续3年(2020--2022年)共计1.15亿美元的贷款。202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向中非提供3800万美元,以帮助中非政府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

尽管中非正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并试图表明其作为国际组织成员实行经济改革的承诺,但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变动反映了安全或政治风险的影响。1980年,外国直接投资为10676568美元,1992年降至10676568美元。在经历了空前的增长之后,2008年达到了117110000美元的历史最高值,根据最新数据,2012年降至71176400美元。

2020年,中非进出口总额为3404亿中非金融合作法郎(约合5.19亿欧元),较2019年同比减少24.84%。其中,出口额268亿非郎(约合0.41欧元),同比减少65.56%;进口额3136亿非郎(约合4.78亿欧元),同比减少16.38%。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安全形势动荡影响,中非进出口额减少。主要出口产品为木材、咖啡、钻石和黄金等。主要进口产品:石油产品、车辆、药品、机电设备、建材、食品等。2022年4月28日,中非共和国宣布接纳比特币为法币,在中非本国、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等中部非洲6国通用。中非金融合作法郎与欧元间实行固定汇率,无限额兑换。

第一产业

农业

中非2016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9%,全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总计180万。可耕作农地约650万公顷,全国已耕作地约60万公顷。中非境内主要种植木薯、玉米、花生、芝麻、稻谷、高粱、小米、薯类、芋头、南瓜、豇豆菜豆、大豆、阳芋、饭蕉等作物。2020年,棉花种植面积7103公顷,产量为2362吨;咖啡种植面积44100公顷,出口量为1054吨,可可种植面积600公顷。

林业

中非森林面积10.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6.4%,可采伐面积2.8万多平方千米,木材储量约9000万立方米,盛产热带名贵木材。

中非林业一度发展较快,2000年已超过钻石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2016年中非木材出口额约5630万美元。2019年中非木材出口额约9390万美元。2008年,中非政府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要求木材企业在中非加工量必须达到70%(所谓的第1类树种),原木直接出口量不得超过采伐量的30%,并对未按期递交月度生产和出口报告的公司实施制裁。根据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2019年)的数据,中非共和国2017年生产了约62.7万立方米原木。但是,其他资料(CDF2018)显示,2017年中非生产了530000立方米原木,其中近280000立方米以原木形式出口,80%的锯材产量用于出口。2018年原木产量增长0.6%,锯木产量为36482立方米。主要木材加工出口商有:中非林业开发公司(黎巴嫩)、中非发展公司(意大利)和巴塔利莫林业公司(法国)。

第二产业

2016年工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中非加工业十分落后,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首都班吉,以生产进口替代产品为主。主要工业有:食品加工、机械组装(自行车、摩托车等)、日用化工、电力、卷烟、啤酒、纺织、皮革等。出口行业主要为农产品及木材加工。矿业限于钻石和黄金开采,以手工操作为主,近年来钻石年产量30多万克拉。

采矿业

中非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包括储量可观的钻石、黄金和铀,与乍得接壤的北部边界地下蕴藏着约20亿桶石油。但由于政治和安全局势的不确定性,这些资源的准确位置尚未得到证实,也没有进行过测试钻探。在这些自然资源中,钻石是唯一正在开采的矿产,约占中非出口收入的一半,2002年占50%,2004年占47%。然而,由于严重的腐败现象和基础设施的缺陷,中非并不能真正发掘该产业的潜力,这迫使中非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未经加工的钻石原料。2019年钻石产量为2.36万克拉,2020年1-9月出口钻石1.4万克拉。2020年1-9月,中非出口2黄金3.5万克。

石油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埃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Esso Oil)在中非进行了首次石油钻探。帕塔塞总统于2000年向美国公司Grynberg颁发了经营许可证,但该许可证已于2004年到期。美国政府正密切关注该事态的发展。截至2012年,弗朗索瓦·博齐泽(FrançoisBozizé)政权将乍得边境的戈迪尔(Gordil)油田开采许可授予了中国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据信,中非底土中蕴藏着20亿桶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部与乍得接壤的边境附近。已确定的四个有望开采的油田分别是:巴加拉(Bagara)、多塞奥(Doseo)、萨拉马特(Salamat)和多巴/班戈(Doba/Bango)。

第三产业

旅游业

1990年代后期的暴力和内乱以及国内交通系统不足阻碍了旅游业发展,旅馆数量有限和服务水平较差导致旅游业下跌。远北地区大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些特许旅游由外国管理。

金融业

中部非洲国家银行(Banque des Etats de l’AfriqueCentrale,简称BEAC),也是中部非洲6国联盟银行。其主要职能是:监督管理其他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制定中非各银行有关规则;借款给各家商业银行。各商业银行主要职能是在中央银行的管理之下执行存贷款业务。中非境内主要商业银行有:

外国企业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需要在当地注册公司,然后凭公司的营业执照等法律文件去银行开立账户当地主要保险公司为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和SUNU,险种包括车险、人身险、财产险等。

出口贸易

中非木材丰富,并且多为名贵木材;咖啡、棉花也是主产品,木材及农产品出口占据很大比重(约75%~80%),活牛、皮革、棉饼、蔗糖棕榈油等构成中非的主要出口商品。进口商品中,家用电器、车辆、机械、设备类占40.5%;食品类占10.8%;燃料类(包括交通燃料)占8.4%;药品占5.7%;建材占5.13%;化工轻纺产品为7.18%;文具办公用品占6.42%。近几年来,中非的国际贸易时有顺差和逆差,但基本上是逆差。2017年,中非主要出口对象国是法国布隆迪、中国、喀麦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法国、美国印度、中国、南非。2017年中非外贸总额为5.76亿美元,其中出口占1.44亿美元,进口占4.32亿美元。2011年,中非主要出口对象是比利时、中国、摩洛哥刚果和法国,主要进口对象是韩国、荷兰、法国、喀麦隆和土耳其

社会事业

教育

中非大、中、小学均实行免费教育。中非沿袭法国学制,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文科4年,理科6年。2002至2003年的政局动荡影响了教育系统正常运作。2005年中非成年人文盲率48.6%。男生小学入学率78%,女生37%。男生中学入学率17%,女生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非用于教育的公共开支比例持续下降,从1987年的2.6%降至2010年的1.2%(中非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2009年至2015年,世界银行有一项37596702美元的国际计划拨款,用于实施中非共和国的教育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则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拨款高于20000000美元。在2018-2020年期间,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分配的6320000美元中仅支付了872243美元。这笔快速通道资金旨在让中非政府能够为幼儿园和小学生开展各种行动,如在流离失所家庭所在地区建立教室,提供教学材料和膳食,以及建设供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基础设施。原则上,流离失所儿童和邻近社区的儿童都能从这一支持中受益,但不清楚中非政府为何没有使用全部的分配资金。

中非全国共有2所高等教育机构,分别是班吉大学和欧几里德大学。班吉大学是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969年,有学生7000人,设有法律、经济、文学、人文科学概论、医学和理科系,以及实用语言和数学教学研究所等,许多毕业生进入行政机构。后者欧几里德大学是一所国际大学。

班吉大学

班吉大学(法语:Université de Bangui)是一所成立于1969年11月12日,位于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的公立大学,由五个学院,四个研究所,一个学校,九个研究中心和六个实验室组成。班吉大学主要职能是负责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为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促进和发展中非及非洲文化学术。

欧几里德大学

欧几里德大学(法语:Pôle universitaire Euclide),是一个拥有大学章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中非共和国班吉冈比亚班珠尔。欧几里德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参与国培训官员,但同时也向公众提供教育资源。欧几里德大学现任秘书长是温斯顿·杜克兰(Winston Dookeran)。2008年-2012年间,欧几里德大学还与厄立特里亚教育部合作,为公务员提供远程学习教育资源。

媒体

中非共和国的媒体系统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固定和移动电话、互联网以及邮政等系统。中非地区持续发生的冲突阻碍了中非共和国电信和媒体的发展,仍在活跃的有电视服务、广播电台服务、互联网服务和移动电话运营。广播电台是最受欢迎的通信媒体之一。索卡特尔(Socatel)是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接入xSP。政府的主要电信监管机构是邮政部和电信与新技术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部门为改善电信基础设施提供支持与帮助。

报纸

官方日报《桑戈阿非利加报》于1986年7月1日创刊,原称《团结报》,1994年7月17日改为现名,发行约1000份。中非新闻社1974年5月建立,出版《电讯稿》。

电视台

班吉联合国赞助的恩德克-卢卡广播电台("幸运鸟")持续播出节目,并转播国际新闻。其他电视台由国营的中非广播电视台管理,其中播出的节目对政治反对派的报道很少。自2011年11月24日起,中非国家电视台(TVCA)可通过卫星收看节目。此举使国营的国家广播电视台覆盖到了全国。中非电视台建于1972年,每天播放4小时,只有首都班吉姆拜基市可收看节目。

通讯

固定电话平均每百人不足一部,且通话和FAX效果极差。中非电信公司(SOCATEL)是唯一的国有电信企业,拥有约9700个电话用户。因受2012和2013年战乱的影响,通讯设施遭到严重毁损,固化线路基本处于瘫痪状态。Telecel、orangeMOOV和azur四家公司从事移动电话的经营。2015年,互联网使用率为4.65%(国际电信联盟)。

仅首都班吉和贝尔贝拉提通过租用卫星为用户提供服务,班吉市区有网吧和酒店可提供上网服务,网速极慢。

中非邮政储蓄管理局负责邮政和邮政储蓄的管理。发往欧洲及中国的一般邮件需要12天,而从欧洲到中非的邮件需要5-7天。另外,班吉市还有速递服务(DHL),到欧洲和中国的快递邮件约需两周。

电台

中非广播电台,即国有广播电台,于1958年12月创建。有少数私营广播电台和一些社区广播电台会收听中非广播电台播出的节目,截至2007年,也有至少两家国际广播公司可以收听该电台的节目。除此之外,在首都班吉还可以收听英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的世界服务(90.2FM)、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美国之音的节目。中非境内大约有二十多家私营广播电台。其中部分电台(如圣母电台)由宗教组织经营。

医疗卫生

中非分为7个医疗大区,首都班吉市为第7区。拥有的国家级卫生机构有:共同医院、友谊医院、儿科中心、班吉大学诊疗中心、国家血液中心、国家化验中心和国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中心。还有大区级医院5家、省级医院12家、卫生所201家、卫生站418家。全国公立卫生系统共有工作人员3314名(实际在岗只有2563人),纳入专业技术系列的有1915名,其中8名药剂师,5名口腔外科医师,104名普通内科医师和专科医师,87名医技人员,241国家助产士,270名国家护士,227名国家认定的环境卫生人员,615名助理卫生员和助理助产士。大部分医务人员集中在首都,但每个大区至少有5-10名内科医生,每个省至少有1名内科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中非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4.3%,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29.9美元;2016年,人均寿命为44.9岁。主要疾病有:艾滋病疟疾肺结核、蟠尾丝虫病麻风病埃及血吸虫病、睡眠病和麦地那龙线虫病等。中非为疟疾和艾滋病高发区,2015年15至49岁成人艾滋病感染率为3.8%。

体育

1968年,中非首次派遣代表队参与墨西哥夏季奥运会。之后连续三年缺席奥运会(1972年、1976年、1980年),直到1984年重返洛杉矶奥运会并参与至今,其中第24届首尔特别市夏季奥运会上,中非篮球代表队获得了第10名的成绩。中非国家队两次赢得非洲锦标赛,并于1974年成为第一支获得篮球世界杯资格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球队。

足球是中非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中非国家足球队由中非足球联合会管理,在巴泰勒米·波冈达体育场举行比赛。

社会治安

中非首都班吉社会治安基本良好,但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集结有中非和乍得叛军,并于2012年底集成叛军联盟“塞雷卡”,攻占中北部多个城市,控制中非大部分领土,安全形势恶化,经国际社会调停后组建联合政府,于2013年3月推翻博齐泽政权,建立临时政府。东部有来自乌干达的“上帝抵抗军”残部出没,社会治安状况不稳定。2012年中非无恐怖袭击发生,当地居民依法申请后,可以持有枪支。2018年10月16日,在中非共和国服役的非洲联盟维和人员枪杀13名中非无辜群众。2023年8月31日,武装团体爱国革新联盟袭击中非中南部上姆博穆省泽米奥地区,造成至少两平民死亡、一人受伤。

交通

中非共和国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航空、航运系统,尚未建设铁路。公路总长约2.46万千米,其中国家级公路5400千米,地方级公路3910千米,乡村便道1.53万千米。航空方面,班吉姆波科国际机场是中非最大机场,建于1967年,服务包括法国航空、肯尼亚航空等。全国有12个中型机场和50多个简易机场,大多为土质跑道。铁路方面,中非作为内陆国家,尚未建设铁路,但规划建设三条铁路线。水运方面,中非虽无海岸线,但7000千米天然水道中约2800千米可通航,主要河流乌班吉河是重要的国际运输线,班吉是主要河港和通商口岸。

公路

中非公路总长2.46万千米。其中,国家级公路5400千米(柏油路仅882千米),地方级公路3910千米,乡村便道1.53万千米。由于遭受战乱及长年失修,多数道路状况不佳,雨季通行困难。北部公路可通往乍得,除70千米左右的柏油路外,其余路况较差,雨季难以通行。无通往刚果刚果南苏丹的公路。

航空

中非首都班吉姆波科国际机场于1967年投入使用,曾有定期航班飞往巴黎内罗毕亚的斯亚贝巴、卡萨布兰卡以及周边国家首都。法国航空、肯尼亚航空公司、摩洛哥公司等在班吉设有办事处。另外,全国还有12个中型机场和50多个简易机场,多数为土质跑道。战乱后仅有法国航班、肯尼亚航班保持基本正常运营。

班吉姆波科国际机场

班吉姆波科国际机场是中非共和国最大的机场。其国际代码(IATA代码)为BGF(OACI:FEFF)。机场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68米。机场内跑道呈南北走向,长约2600米,可供大型飞机起降。

铁路

中非是内陆国家,境内尚未建设铁路和城市地铁。截至2021年,中非政府规划修建3条铁路,即班吉布拉柴维尔的铁路,长180千米;班吉至苏丹首都喀土穆的铁路,长965千米;班吉至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城区的铁路,长800千米--900千米。

航运

中非没有海港或海岸线,因此中非的水网在运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7000千米的天然水道中,约有40%(2800千米)可以通航,这是对欠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补充。进出口物资多由水路经刚果运输,乌班吉河刚果河支流)是主要的国际运输线。中非境内有3条主要河流,其中乌班吉河(刚果河支流)是主要的国际运输线。全国共有内河航道约5000千米,但多数为季节性运输,全年可行驳船的时间只有7-8个月,部分进出口物资由水路经刚果(布)运输。班吉是中非最大的河港和通商口岸,班吉至布拉柴维尔的航道全长1195千米,年吞吐量约35万吨。

文化

饮食

中非人民的主食是淀粉类食材,如小米、大米、芝麻和高粱,还食用各种各样的蔬菜和酱汁,常见的蛋白质来源是花生和昆虫,如蝉、直翅亚目蟋蟀科白蚁。最常食用的肉类是鸡肉和山羊,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中非当地的特色美食。

江谷汤

江谷汤(Gangok 汤水文化)是以江谷种子为主要食材,搭配西红柿,洋葱,辣椒和棕榈油制成的汤。江谷种子是从几种葫芦科(南瓜,梨瓜和葫芦)植物中获得的种子。这些种子因富含蛋白质被认为是健康的食材。这道菜在整个中非食用非常广泛,通常会搭配米饭、煮熟的蔬菜或烤肉一起食用,包括山羊、鸡肉、牛肉或鱼,其他可以搭配的食物包括煎蛋和鸡肉。

烤肉

烤肉(Chichinga)是一道由串烤肉组成的菜肴,并用一种​​称为suya的香料混合调味,这种香料是用花生、磨碎的香料和辣椒制成的。这道菜的名字是加纳语kyinkyinga的翻译,意思是烤肉串。这种街头美食最初来自加纳,通常与乔洛夫米饭、加纳沙拉或油炸车前草一起食用。

棕榈黄油酱鸡

棕榈黄油酱鸡(Muamba de Galinha)是一种用西红柿、葱、盐、大蒜、南瓜、柠檬汁和制成的。它通常与或米饭一起食用。莫安贝鸡被认为是中非共和国的主食之一,也是安哥拉国菜,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其他国家都有食用。

习俗

行为习惯

中非人不喜欢奇数,一些当地人会随身携带着一种头顶罐子的木偶人,并认为木偶人有镇治病魔之用。中非人习惯将双手的功能进行分工,右手拿食物,左手拿脏东西。当地人在正式社交场合会与客人在相见时行握手礼,亲朋好友之间行拥抱的礼仪。中非人不与身穿黑色丧服的妇女握手,一般只是点头致意或口头问候。

特色服饰

中非人非常重视着装。穿着邋遢的人将不被尊重。中非人外出时,经常穿着最好的衣服。男士可以穿非洲风格的西装或连衣裙,搭配彩色面料的裤子和衬衫。

女性通常穿着类似的定制上衣、两条裹身裙和一条围巾遮住头部。在班吉以外,不太富裕的人穿着非洲印花裹身裙和西式T恤。同时,中非妇女喜欢佩戴各种耳环项链,并细化梳理出各式发型,常见的发型有钉子型和凤头型。

婚姻习俗

中非实行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重视丧礼,男性去世丧事活动要持续3天,女性则持续4天。当地的孩子长大后,一般情况下不能进入父母房间。男女不能同时围坐在一起吃饭,本家庭成员的男女可在同一个房间内分两处吃饭,一个家庭内部不同姓氏的男女必须分别在两个房间进餐,甚至女婿和丈母娘,媳妇和公公也不能在同一个房间内吃饭。

饮食禁忌

中非人保持图腾信仰,每个家庭都崇拜一种动物,对其不能捕杀,更不能食用。妇女不能吃蛇肉和豹子肉,孩子不能吃豹子肉,除巴蒂人外,绝大多数人不吃狗肉。一些部族忌用狗作商标。

重要节日

中非的主要节日有元旦(1月1日)、巴泰勒米·波冈达总统逝世纪念日(3月29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稣升天节美国独立日(8月13日)、圣母升天节(8月15日)、万圣节(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2月1日)和圣诞节(12月25日)。

元旦

1月1日是中非的公共假日,家人和朋友会聚在一起庆祝。而像班吉这样的主要城市变得特别热闹。

巴泰勒米·波冈达(Barthelemy Boganda)逝世周年纪念日

在中非,自治政府前总理巴泰勒米·波冈达被认为是国家的英雄,被誉为法国殖民统治下中非共和国的建国之父,他也是中非共和国的主要政治家之一。巴泰勒米·波冈达于1959年3月29日去世,当时他的飞机在班吉以西约99英里的布克帕扬加地区(Boukpayanga)上空爆炸,于立法选举前去世。他去世以后,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了纪念日。

独立日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中非共和国于1960年8月13日脱离法国,宣布独立。独立日的庆祝活动在包括首都班吉在内的主要城市举行。

圣母升天节

8月15日是圣母玛利亚升天的日子。虽然它传统上是属于罗马天主教的活动,但在中非共和国,这一天被认为是一个多信仰的节日。国内会组织游行,全天举行圣弥撒以及祈祷聚会。

国庆日

12月1日是中非共和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体育庆祝活动、演讲、游行和其他活动。乌班吉河沿岸还有划船比赛。当地军官、士兵和政治领导人也会与当地人一起参加首都的阅兵式。

艺术

手工艺术

19世纪,中非盛产手工制品,但受黑奴贸易和早期殖民破坏的影响,如今大部分工艺已失传。现今中非的编制垫子和篮子,木制器皿,雕刻板凳,陶器和乐器,包括balafon(很像木琴,但由动物角,皮和木头制成)的制作技术,都是由旧时代传承下来的。

音乐

中非的歌舞表演艺术也比较丰富。在班吉和一些城镇地区,一些中非音乐家组建了音乐会(Musiki),佐克拉(Zokela),马孔贝(Makembe),酷星(CoolStars),加农炮之星(CannonStars)和Supernova(SuperStars)等舞蹈乐队。这些音乐家用非洲语言节奏与伦巴、恰恰和梅伦格(Merengue)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刚果电子音乐风格,并命名为Zokela。它将乡村仪式的元素与当代城市声音融合在一起,影响了现今许多的班吉乐队。

阿赞德艺术

阿赞德艺术(Azande Art)是中非民族阿赞德人的艺术。阿赞德人的文化艺术非常丰富,拥有自己的音乐、舞蹈,还有一套主要以口传留存的复杂的神谕和民间传说体系。他们精于制作铁、泥、木制手工艺品,能生产精美的树皮布,用树皮和棕榈树叶编织篮子,还能制作各种雕像、面具、日常生活器具的工艺品、桌椅、弓箭及独特的铁制刀剑。阿赞德艺术大多与玛尼秘密社团有关。他们的面具造型生动,主要在玛尼秘密社团和葬礼仪式中使用。木雕像的主要类型是祖先雕像;还有一种小型人物或动物雕像,称为延达,通常用金属环或项链做装饰,具有辟邪作用,或在占卜仪式上使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中非共和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只有在2008年申请的中非阿卡俾格米人(RL)的复调演唱一项登记在案,其他试点项目(洛巴耶森林县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试点清查)正在紧密安排中。

阿卡俾格米人的复调演唱

阿卡俾格米居民(Akha Pygmy population)生活在中非共和国的西南部。他们的音乐传统完全不同于周边民族,并且区别于非洲大陆上任何地方的音乐。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四声部的复调音乐。尤其不同凡响的是,所有阿卡人,都通晓这种声乐技巧。

音乐和舞蹈向来都与阿卡居民的社会文化活动密不可分。具体地说,它们是阿卡地区各种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种与狩猎、集会、新营地落成、葬礼等有关的仪式或活动都少不了这种艺术。

与记谱的复调音乐不同,阿卡俾格米人表演的这种复调声乐允许演唱者即兴发挥。他们创造了十分复杂的音乐形式,在表演的过程中,每个演唱者都可以变换声音,产生大量的变调,让听众感到音乐在持续不断地变化。这种演唱一般要用打击乐和弦乐伴奏,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乐器。在手工制作的乐器中,最常用的有堂堂鼓(enzeko)、一种竖琴(geedalebagongo)和一种单弦弓(mbela)。他们唱歌为的是传承知识,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保持群体价值观。舞蹈则伴随掌声的节奏来表演,有些是男性舞蹈,另一些是男女对舞,也有独舞,根据仪式而定。阿卡俾格米人的口头传统世世代代完全依靠口头传承。儿童在十分年幼的时候就参加仪式活动,使得这种音乐知识在整个族群中保存下来。

国家象征

国旗

中非国旗是长宽比为5∶3的长方形旗帜,旗面由四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和一个竖长方形构成。横长方形自上而下分别为蓝、白、绿、黄四种颜色,红色竖长方形将旗面分割为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旗面左上角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蓝、白、红三色与法国国旗颜色相同,象征中非与法国的历史关系,同时还象征和平与牺牲的精神。绿色象征森林,黄色代表热带草原和沙漠。五角星代表指引中非人民奔向未来的灿烂之星。

国徽

中非国徽最上端的白色饰带写着当地桑戈语箴言,意为“普天之下,人人平等”。红色象征着争取独立斗争中流下的鲜血,蓝色代表天空与自由,白色象征和平与尊严,绿色代表希望与信仰,黄色代表宽容。旗帜左上方装饰着白色象头,右上方则装饰着绿树,象征着中非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两个装饰都代表着中非自然资源的缩影。左下方三颗钻石的装饰象征国家的矿产资源,右下方的黑人手掌,意在纪念“黑非社会发展运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是黑非洲社会化运动的标志。旗帜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中央绘有中非地图,以及代表国家为人民提供衣、食、住、教育和福利的五角星。盾徽两侧饰有国旗图案,顶端装饰着写有“1958年12月1日”字样的金色太阳,(日期为中非成立共和国的日期),预示着国家将走上欣欣向荣的道路。下方的马耳他十字勋章表达中非人民对天主教人道主义的信仰,十字勋章下面的白色饰带上饰有法文题词:“团结、尊严、勤劳。”

国歌

中非国歌歌名为《复兴》(法语:LaRenaissance),于1960年中非共和国独立时采用。歌词由时任总理巴泰勒米·波冈达(Barthélémy Boganda)创作。音乐由法国作曲家赫伯特·佩珀(Herbert Pepper)创作。

风景名胜

综述

1990年代后期的暴力和内乱以及国内交通系统落后阻碍了旅游业发展,远北地区大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些独家旅游由外国管理。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布阿尔的巨石遗址、马诺沃贡达圣佛罗里斯国家公园、恩戈托森林、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等。中非有2处世界遗产

主要景点

布阿尔的巨石遗址

布阿尔的巨石遗址(Megalithic site of Bouar)位于中非共和国的城市布阿尔,猜测距今大约有9700多年的历史,建造于新石器时代,被认为是当时农耕者留下的纪念碑,其中包含了古人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布阿尔的巨石遗址中包含了约70组巨石镶嵌物(tajunu),其中最高的石头高度达到5米。

巴明吉-班戈兰国家公园

巴明吉-班戈兰国家公园(Bamingui-Bangoran National Park),中非国家公园。位于中非共和国中北部,横跨巴明吉-班戈兰省和纳纳-格里比济省。成立于1993年,面积1.07万平方千米。位于海拔400~500米的高原上,5~10月为雨季,有水道(巴明吉河等)自东南向西北流入沙里河。公园内野生动物的密度和数量颇丰。但偷猎、森林砍伐、采矿和农用地开发对公园保护区构成较大生态威胁。

博阿利瀑布

博阿利瀑布(Boali Falls),位于中非共和国同名城市博阿利旁边。在姆巴里河上形成,宽250米,高50米。在旱季,博阿利瀑布水量较少,在宽阔的悬崖之间可以看到树木生长在悬崖之间。雨季期间,瀑布水量充足。在姆巴里河上有两座水电大坝,分别建在瀑布之前和之后。

世界遗产

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

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Manovo-Gounda St. Floris National Park)位于中非共和国北部巴明吉-班戈兰省与交界处附近,建立于1979年,面积1.74万平方千米,海拔400~800米。公园地貌丰富,北部为荒原,中部地势平缓,南部为绵延起伏的高原,既有陡峭的悬崖,亦有茂密的森林。北部天气炎热,南部潮湿多雨。公园内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总数达1200种。公园广阔的大草原是许多动物的家园,有瞪羚、野牛等,公园北部的沼泽地则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水禽。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桑加跨三国保护区

桑加跨三国保护区(Sangha Trinational)位于刚果盆地西北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和刚果三国交界处,包括三个毗连的国家公园,总面积约75万公顷。大部分地区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拥有各种湿润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尼罗鳄和大型食肉动物饰纹狗脂鲤。森林空地上生长着草本植物,桑加是大量森林大象、濒临灭绝的西非低地大猩猩和濒危黑猩猩的家园。这里的环境延续了大规模的生态和进化过程,保持了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许多濒危动物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