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 :中国山东省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市

更新时间:2023-06-08 19:11

昌邑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市域总面积1627.5平方千米。昌邑市下辖3个街道、6个镇、1个经济发展区。截至到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3.71万人。

昌邑县位于山东半岛西北端,地势自南而北逐渐降低。地貌主要由低山丘陵区、平原、洼地海滩构成,海岸线长53千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昌邑县历史悠久,属龙山文化,大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大禹时,属青州;秦时,属胶东郡;明清时期,属莱州府;1994年立县级昌邑市,由潍坊市代管,直至今日。昌邑市现存历史遗迹众多,文化源远流长,现有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784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国家级1处。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达144项,其中省级8项。拥有A级旅游景区3家,拥有龙乡水韵·千年古村文化旅游区、绿博园、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等多个景区。

昌邑市产业主要由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机械制造、纺纱织造、食品加工、水产养殖、绿化苗木等组成,规模以上企业达294家。截至2022年,昌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47亿元,增长4%。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1.1:43.1:45.8。2022年,昌邑市生产总值山东省排名第53名,潍坊市第7名。昌邑市交通便利,形成了由三高铁、五高速、五国省道构成的“三纵十横”综合交通路网体系。

名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20年,在今巨野县城东南近30千米处的前昌邑村和后昌邑村一带设置昌邑县,昌邑之名由此而始。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昌邑县历史悠久,据北孟千戈庄村出土的黑陶片鉴定,属龙山文化。大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自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始,即属青州。商代,地称莱夷,属莱国。春秋时期设城邑,有水流经其地,故名“鄑城”,属纪国。《左传·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载:“齐师迁纪鄑”即指此地。齐师灭纪,废鄑邑,建殿,后改称都昌,属齐国

秦汉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秦始皇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都昌称县,属胶东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原地区,史称“西汉”,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功臣朱为都昌侯,都昌称国。刘启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都昌属北海郡。东汉置都昌、下密,属北海郡。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郡更名为国,都昌遂属北海国。三国时期,置都昌、下密,属北海郡(魏地)。

两晋南北朝

晋朝,置都昌、下密,初属齐郡,后归北海郡。怀帝永嘉之乱,都昌被废。密乡以南地区归淳于县,属城阳郡南北朝时期,宋(刘宋)置下密,属北海郡。  北魏复置都昌,增置胶东(括今寒亭区一部分)与下密,三县同属青州北海郡。北齐省胶东入下密,徙潍县境内,都昌徙昌乐境。改属高阳郡。   

隋至清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高阳郡,置东下密于废郡城。唐初,置下密。武德六年(公元625年),华池(故芙蓉池,今永安村)、訾亭(今瓦城)、平城(饮马村)皆入北海县。八年,并下密入北海,属河南道青州。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唐安乡置昌邑。初属北海军,乾德三年,军升为京东东路潍州,昌邑仍属之。金朝,昌邑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潍州。元代,昌邑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潍州。明初,昌邑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复置昌邑县,改属莱州府平度州。清代沿袭明制,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平度州。 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城乡各区选举产生了县议事会和参事会。1912年春,彭仲豪、周振声山东省都督周自齐派遣,来昌邑配合议、参两会宣传新政。5月17日,在城内衙署门前搭棚演讲,劝导群众剪发放足,主张取消三班六房。城内劣绅纠集衙署吏役数十人,追杀议、参两会议员,彭仲豪、周振声等28人惨遭杀害。这便是有名的“五一八”惨案 。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昌邑隶属山东省胶东道。1925年,改属莱胶道。1927年撤道,直属山东省。1938年2月,日军侵占昌城,国民党县政府迁至旗杆元家。1939年以后,流亡于平度市高密市等地,属山东省第八行政区,后划为十三行政区。1945年改属第十七行政区。1941年1月,昌邑县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先后属胶东区西海专区、清河区清东专区。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分置昌邑、昌南两县,属胶东区西海专区。同年秋,昌邑县人民政府进驻昌城。昌南县政府开始设在北孟。 1947年7月6日,中国国民党军队占据昌邑城。逃亡地富分子趁机组织“还乡团”窜回昌邑,对革命干部和翻身农民进行血腥屠杀,惨遭杀害的干部和群众共计 3267人,这就是有名的昌邑还乡团大屠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秋,迁驻饮马村。1950年4月,改属昌潍专区。1956年4月1日,昌南县归并昌邑县,隶属不变。1958年2月,撤区并乡,改建四镇二十一乡,同年9月,成立十五处人民公社。1967年,昌潍专区更名为昌潍地区,1981年改为潍坊地区,1983年改为潍坊市,昌邑从属不变。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以原昌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昌邑市。

地理

位置境域

昌邑县,位于山东半岛西北端,渤海莱州湾南岸,地理坐标跨北纬36°25′~37°08′,东经119°13′~119°37′。东与掖县、平度市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市安丘市毗连;西与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县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南北长75千米,东西宽处32.5千米,窄处仅7.5千米,昌邑市海岸线长53千米,市域总面积1627.5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

气候

昌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

境内光资源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9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属北方长日照地区。5月份日照射数最多,为274.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5%,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74.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

境内地势较平坦,南北温差不大,差异约0.2℃—0.5℃,北部偏低。历年平均气温11.9℃,7月最热,平均气温25.9℃,1月最冷,平均气温-3.9℃。

境内平均年降水量628.7毫米,南北降水差异30~50毫米,由北向南递增。四季降水量不均,以7月降水最多,1月最少。 

地质

地层:县境内有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元古界粉子山群,见于昌邑大店断层以东,在莲花乡、饮马镇、大南孟、太保庄一线。总出露面积约230平方千米。中生界白垩系见于境内东南部,零星分布于九龙屯、大南孟、丈岭、塔耳堡等地。新生界地层有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第三系分布在城东文山一带,出露面积仅2平方千米。该地层的主要岩性是伊丁石化杆辉玄武岩,底部有砂砾岩层。该地层的厚度不详。第四系分布于县城周围及其以北广大地区,约占全境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地质构造:昌邑大店断层过县城东侧,是沂断裂带中控制作用最明显的断层。它的西侧属沂沭断裂带,东侧是胶北隆起区。断层西侧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与鲁西地区相近,东侧的地质情况同胶北隆起区。安丘莒县断层在昌邑附近,它与昌邑大店断层间出现地堑构造,保存了中生界白垩系岩层。断层之西,是地垒构造。

岩浆岩:中生代以来境内岩浆活动较频繁,有多期岩浆活动,以不同的活动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地质体。印支期,岩体出露于青山、青龙山等地,分布面积约20平方千米。燕山期,岩浆活动先表现为火山作用,继后出现了侵入作用。石英斑岩侵入(峡山期),主要分布在峡山、鞋山一带,分布面积约6平方千米。喜山期,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喷溢作用,在上第三纪产生了层状杆辉玄武岩层。

地形地貌

昌邑县的地貌,受构造、岩性、气候、河流、海洋内外营力作用的影响,地势自南而北逐渐降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平原区,北部为洼地海滩。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24.64%,平原占28.68%,洼地海滩占46.68%。昌邑市海岸线长53千米,浅海面积430万亩,滩涂30万亩。

低山丘陵区位于县南部的石埠镇至峡山及其以东地区,包括饮马镇、北孟、太保庄、岞山镇、塔耳堡、峡山站各乡镇广大地域,系泰沂山北部剥蚀残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峡山,海拔171.1米,为全县之冠。   

平原区位于县中部,南起石埠镇,北到东冢乡,包括围子、仓街、都昌、宋庄、南、夏店、柳、龙池、双台、东冢、石埠、流河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坡降小,海拔在6~13米之间。

滨海洼地位于昌邑县北部沿海地区,包括青乡、卜庄、下营乡(镇)的全部,龙池、柳疃、东冢乡(镇)的大部分,双台乡的少部分以及潍北农场二、三、六分场、种畜场等。海拔高度一般在3至6米之间。

土壤

昌邑市土壤大部分属耕种历史悠久的农业土壤。境内土壤分6个土类、12个亚类。6个土类是;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盐土。各种土壤呈规律性分布在不同地带上。

棕壤,又名坡红土,分布在南部峡山、鞋山一带,面积2250亩,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0.15%。

褐土,是在冬干、夏湿的季风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饮马、北孟、岞山、太保庄、丈岭、塔耳堡一带。

潮土,分布广,石埠以北广大地带多系此类土壤,面积807180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3.83%。  

盐土,分布在卜庄、东冢、下营、青乡、龙池5个乡镇沿海海滩。面积252770亩(包括军用地147500亩)。   

砂姜黑土,俗名干勾土。多分布在宋庄以南沿胶莱河洼地和丈岭乡大部,面积194300亩,占可利用土地的12.96%。   

砂姜土,成土母质系河流冲积物,表层为后期覆盖的黄土层,厚薄不等。表层以下是黑黏土层,再下是灰黄色砂姜层,质地较粘。保肥保水,潜在肥力高,供肥性差,易旱易涝。   

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卜庄、东冢、下营、青乡、龙池5乡镇,面积77980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2%。

水文水利

昌邑市北濒渤海莱州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30条。按河流流向,分为三大水系潍河水系、胶萊河水系、虞河水系。

潍河水系,潍河古称潍水,俗名淮河。源于莒县,潍河全长246千米,流经昌邑县境86千米。流域面积6367平方千米,县内流域面积300平方千米。县境内拦河坝2座,排水涵闸3座,灌溉引水闸2处,公路桥4座,铁路桥2座,峡山水库1座,库容13.7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04亿立方米。

胶莱河古称胶水,俗名胶河,全长130千米,流域总面积390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河长100千米,昌邑境内51千米,最大洪峰流量925立方米/秒。境内胶莱河上人工建筑有:新河大闸1座,烟潍、昌平、潍石公路桥3架。流河以下有生产桥2架。

虞河别名“溉水”“东丹河”。发源于安丘市灵山。北经潍城区寒亭区和昌邑县,注入莱州湾。虞河全长约80千米,入境长29千米。河床宽约50~150米,总流域面积890平方千米,入境流域面积301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 2017 年底,全市共发现矿产 15 种,其中铁矿、天然卤水、溴、玻璃用石英岩矿、石油、天然气 6 种矿产已经探明储量膨润土、砖瓦用黏土等 9 个矿种尚未探明储量。

南部铁矿石、重晶石、石英石、膨润土等蕴藏丰富;中部土地肥沃,盛产粮、油、桑和蔬菜、水果等;北部石油、天然气、地下卤水等储量较大。现已探明原油储量1340万吨,天然气6.8亿立方米,卤水35亿立方米,铁矿床保有资源储量 1.21 亿吨,石英岩资源储量 2395.7 万吨。

森林资源

昌邑市的林地资源共有11476.32公顷(17.21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925.33公顷(2.89万亩),占16.78%;竹林地9.93公顷(0.01万亩),占0.09%;灌木林地21.3公顷(0.03万亩),占0.18%;其他林地9519.76公顷(14.28万亩),占82.95%。

昌邑市的森林资源多集中于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博陆山风景区、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等多个景区。

山东昌邑国家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以柳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和管理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也是山东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昌邑市渤海莱州湾南岸,总面积2929.28公顷,包括柽柳林、滩涂湿地、海洋和海岸等多种生态类型,天然柽柳林面积达2070公顷。

博陆山风景区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拥有占地2000多亩、3万多株老梨树的山阳千年梨园,是整个潍坊市树龄最长、规模最大的古梨树群。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昌邑市城区东部,总面积546.6公顷,包括苗木观光区、湿地保护区、中心活动区、水上活动区、野营烧烤区、森林浴场等特色景区。随着潍河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每年有白鹭苍鹭池鹭灰鹤等60多种、3000多只珍稀候鸟在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繁衍生息,已发现鸟巢400多个。

水资源

昌邑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水源分地表水地下水两部分。

地表水包括潍河、胶莱河虞河三大水系,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7.97亿立方米,其中客水流入6.6亿立方米,其中潍河3.4亿立方米,胶莱河2.5亿立方米,其他河流0.7亿立方米。多年地表径流可利用总量2.65亿立方米,其中南部地区0.72亿立方米,中部0.72亿立方米,北部沿海地区1.21亿立方米。

境内地下水总储量约15.24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一般在2-30米以内,深层地下水一般在35米以下。

另外引黄济青、引黄济烟水渠从市域北部穿过,可利用水量为3400立方米。

土地资源

根据《昌邑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底,昌邑市现有耕地面积69703.04公顷(104.55万亩),园地面积2773.78公顷(4.16万亩),林地面积11476.32公顷(17.21万亩),草地面积495.19公顷(0.74万亩),湿地面积18008.44公顷(27.01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37191.54公顷(55.7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371.24公顷(6.56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6675.23公顷(25.01万亩)。

海洋资源

邑市海岸线长53公里,浅海面积430万亩,滩涂30万亩。

昌邑市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绵延53 km,东西走向,是该市行政区域东西最大跨度的1.5倍。15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25.7 hm2,潮间带滩涂1.3万余公顷,可供开发的潮上带滩涂1.3万余公顷,整个海域面积是全市农用耕地面积的4倍。2008年昌邑市水产品总产量11.7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

山东昌邑位于莱州湾畔,海水深度适宜,风力资源丰富。目前,中国华电、中国华能三峡能源、国华能源等一批“国字号”“央字头”企业“抢滩”昌邑北部盐碱滩,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多业态发展格局。目前,昌邑市新能源企业已发展至170余家,构建起装备制造、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绿色应用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构筑了从“用”到“造”的全链条产业优势。

海洋牧场,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依托已建成的风机基础,同步建设海洋牧场,在风机基础周围50米海域内布置养殖区,“定制化”投放产卵礁、海珍品礁等不同型式的人工鱼礁,为鱼类、贝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产卵场所。截至目前,山东昌邑市海洋牧场已投放大量礁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昌邑市的鸟类主要有有16个目、44科或亚科,近200种。有斑尾塍鹬黑尾塍鹬漂鹬、草鹬、白喉兰头矶鸫红尾鸫灰背鸫灰翅浮鸥白翅浮鸥等。

昌邑地区多平原,人口稠密,野生兽类较少,主要有狐属、獾、狸、、野兔、刺猬亚科等。境内昆虫纲有野蜜蜂、螳螂蟋蟀科铅山壁虎、蚯蚓、蜘蛛、蜥蜴等。

昌邑市境内地处暖温带,适于水生动物繁殖生长。全县天然淡水鱼种约10多种,分属3日6科。

昌邑市北临渤海湾,产黄姑鱼小黄鱼鰕虎科锤氏小沙丁鱼等海水鱼类。近年因捕捞过度,黄姑鱼、鲅鱼、鲳鱼大大减少,幼鱼损害严重,故资源严重衰退。小黄鱼、带鱼、鱼等濒于绝迹。虾类有对虾属对虾褐虾等。蟹类有红星梭子蟹中华绒螯蟹宽身大眼蟹。螺类有托氏鲳螺、习见织纹螺等。多毛纲主要有齿围沙蚕、短角围沙蚕。海贝类有文蛤四角蛤毛蚶等。

植物

昌邑市境内植物主要以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花卉构成。

其中木本植物主要有多枝柽柳、枸杞、黑弹树、黑弹树、枸橘、柘树、山里红酸枣树杜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野生大豆、野生绿豆、野生高粱、芦苇、水稗、灰菜、狗牙根、米布袋、鸡眼草苍耳等。花卉主要有半枝莲、蜀葵咖啡黄葵毛地黄、天竺葵、五角绣球、一品红等。

自然灾害

昌邑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雹灾、旱灾、水灾、风灾、虫灾、海潮。

雹灾是境内常遇到的自然灾害,有较强的区域性和局部性。对作物破坏很大,常常对人畜安全构成威胁。冰雹主要发生在五六月份,六月尤多,占总次数的30%。雹灾多一年一遇。双台、石埠、饮马、岞山、丈岭一带遇灾最多。降雹区域一般成狭长带状,并具有一定的规律。

境内旱灾近百年来发生机率较高,严重时不仅使作物遭受损失,而且对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工业用水亦构成威胁。干旱分四种类型: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以春旱最频,伏旱次之,秋旱居末。

据统计,从1892~1984年期间,境内共发生大风灾11次,造成了局部性破坏。据气象部门记载:年平均大风日22.4天,以4月份居多,平均大风日4.3天;8月少见,平均0.5天。其次,干热风对小麦生长,具有危害性,多发生在五月中、下旬。

境内海岸线平坦,海拔1.3~6米之间,海水极易内侵。沿海地带,常遭大海潮之患。大潮多发生在三四月,秋季次之。

行政区划

昌邑市下辖3个街道、6个镇、1个经济发展区,市政府驻地为潍坊市昌邑市平安中街166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到2020年11月,昌邑市常住人口为 56450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0348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8981人,下降6.46%,年平均增长率为-0.67%。全市共有家庭户200031户,集体户5963户,家庭户人口为534134人,集体户人口为3036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3人。

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5381人,占50.55%;女性人口为279120人,占49.4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2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1.41个百分点。

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180人,占14.20%;15-59岁人口为334069人,占59.1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0252人,占26.6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0735人,占19.62%。

民族

清代以前,昌邑地区只有汉人居住,之后,少数民族时有迁入,但人数甚少。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有汉、蒙古、回、苗、彝、壮、布依族朝鲜、满、俄罗斯10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99%。少数民族分布在县城及16处公社的22个村庄。另外县内有华籍外人9名,分驻城关、南逄和双台公社的6个村庄。

语言

昌邑方言属北方方言。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比较,声母多,韵母少,且有异读,调类一样而调值不同;在词汇上,约400个词条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普通话;在语法上,与普通话差异很小。   

昌邑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县内流传着大量俗语、谚语、歇后语,它们集中反映了昌邑方言的特色。

宗教信仰

昌邑市境内的宗教信仰主要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

佛教道教两教何时传入昌邑,无据可考。抗日战争前夕,境内尚有寺、庙、庵30余座,住僧、道、尼姑百余人,宣传教义,收揽教徒。这些寺庙,少数建于宋朝,多数为元明所建,最早的道馆玉皇阁建于宋末时期,最早的寺庙大寺庙建于明朝。1957年,全县有道士21名,尼姑15名,后来陆续还俗。

天主教在昌邑境内最早起源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传教士梁明德(法国人)受省城大主教江类思(又作姜瑞斯)委派,至昌邑传教,常住教书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主教活动基本停止。1983年,“昌邑县天主教教务领导小组”成立,对教会财产进行了清理和政策落实。1985年底,全县有天主教活动点7处,参加活动的教徒达300余名。

基督教在昌邑地区的派系有长老会、信义会和浸信会。1982年,“昌邑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1983年,开放了基督教活动点1处(饮马镇戴家官庄)。同年6月,县委统战部向部分教徒发放了新旧约全书,基督教活动有了较大恢复。1985年,全县有基督教徒500余名。

经济

综述

2022年昌邑 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47亿元,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103元,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61.7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7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54.02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1.1:43.1:45.8。2022年,昌邑市生产总值山东省排名第53名,潍坊市第7名。

昌邑市产业优势突出。目前,已形成了以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为支撑的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机械制造、纺纱织造、食品加工、水产养殖、绿化苗木等优势产业。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95亿元,增长3.5%;其中,实现农业产值42.6亿元,增长2.2%;实现林业产值0.75亿元,增长18.1%;实现牧业产值28.59亿元,增长2%;实现渔业产值33.77亿元,增长4.3%。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8.39万亩,比上年增长0.2%;产量54.22万吨,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2.49万亩,产量0.23万吨。花生种植面积2.31万亩,产量0.7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5.98万亩,产量71.11万吨。瓜果种植面积1.44万亩,产量3.49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88万亩,产量7.29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9.85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1.46万吨,增长0.5%;奶类产量0.5万吨,增长19.9%。猪年末存栏29.94万头;牛年末存栏1.3万头,增长350.1%;羊年末存栏2万只,增长11.7%;家禽年末存栏1158万只,增长3%。猪年末出栏43.07万头;牛年末出栏0.44万头,增长10.6%;羊年末出栏3.54万只;家禽年末出栏4499万只,增长5.2%。

全年完成国土绿化1500亩,森林覆盖率达5.86%。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1.02万吨,增长2%;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20.85万吨,增长2%。增殖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褐牙鲆和黑鲷等苗种3.1亿单位。2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种业领军企业和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2家企业获批2022年度省级“五大行动”骨干基地。

第二产业

2022年昌邑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10.65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2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62.44亿元,增长1.6%;实现营业收入683.98亿元,增长2.2%。全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昌邑市的主导产业为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30.12亿元,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92.1%。

全市统计的25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68%。58种主要产品中,有27种主要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增长93.4%,铁矿石成品矿增长68%,配合饲料增长41.6%,塑料增长28%,服装增长27.4%,中型拖拉机增长24.2%,面粉增长16.8%,家具增长16.1%,化学试剂增长9.3%,食用盐增长2.7%。5家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被评为AAA级,3个项目被评为潍坊市“红色工地”示范创建项目。

第三产业

昌邑市第三产业构成主要有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对外贸易、旅游业等。

其中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86亿元,增长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83亿元,增长9.6%。全年邮政业务收入实现1.14亿元,增长12.9%。全年全部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4597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各项贷款余额465.4亿元,较年初增加73.5亿元,增长18.8%。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10.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5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 3A级景区2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5家。

经济功能区

石埠经济发展区

石埠经济发展区位于昌邑市中部,荣成—兰州公路下小路交汇于镇区,潍莱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接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辖67个村,总人口5万人,总面积100.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2万亩。   

石埠经济发展区服务业繁荣发展。借助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服务业雄厚的基础,打造昌邑的商务明珠,形成商贾云集、高效和谐的商贸流通体系。

石埠经济发展区在工业上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矿产业。加强项目区建设,提升项目聚集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西部积极发展优质林果业、中部发展蔬菜业,东部发展养殖业。努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镇”。

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

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是昌邑经略海洋的主阵地,布有下营、龙池、柳疃、都昌四个工业园区。其中下营、龙池拥有宝贵的省化工园区“牌照”,昌邑成为全省3个同时拥有2个省级化工园区的县级市之一,项目招引建设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目前,已累计落户项目225个、总投资达到714亿元,形成了海洋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新型医药、绿色染料“五大产业集群”。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所,在校生5992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5216人;高中2所,在校生10754人;初中13所,小学4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幼儿园116所;初中在校生14888人,小学在校生31721人,幼儿园在校生155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9人(含特教中职班23人)。

2022年昌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10处镇街区全部通过潍坊市“普及学前教育先进镇街”验收。20人获评“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等省级称号,6人获潍坊市青年教改先锋,3项教学成果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全市共有2541人参加评价考核,2367人取得技能人才等级证书。管理期内“齐鲁首席技师”1名,“鸢都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1名,“潍坊市首席技师”12名,“潍坊市有突出贡献技师”3名,“昌邑市首席技师”14名;全市有专业技术人员38429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6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4人、副高级职称2196人、中级职称60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昌邑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昌邑市拥有国家一级馆2座,包括: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国家二级馆1座:市博物馆。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达144项,其中省级8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

“渤海走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马渠村革命旧址入选第六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做法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卜庄镇广刘村、姜泊村、饮马镇西南村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市博物馆获评潍坊市十佳博物馆。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40家。建成企业院士工作站3处,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处(其中省级5处)。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7处,引进联合建立科研院所56处。当年成功申报潍坊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9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5项,成功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4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建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处,完成招院引所2处。

2022年全年获专利授权76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8项;目前,发明专利累计授权339项。

2022年全市共有2541人参加评价考核,2367人取得技能人才等级证书。管理期内“齐鲁首席技师”1名,“潍坊市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1名,“潍坊市首席技师”12名,“潍坊市有突出贡献技师”3名,“昌邑市首席技师”14名;昌邑市技工学校和潍坊北海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达到2778人。全市有专业技术人员38429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6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4人、副高级职称2196人、中级职称60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昌邑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人。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共589处卫生机构,其中公立医院2处(人民医院、中医院),民营医院6处,卫生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机构4处,妇幼保健院1处,皮防站1处,疾控中心1处,卫生监督大队1处,精神卫生中心1处,村卫生室448处,诊所及各类门诊部109处。

实有开放床位2898张,卫生技术人员3505人,其中执业医师1032人,执业助理医师472人,注册护士1574人。

全年诊疗人次191.68万人次,其中村卫生室49.34万人次,诊所及门诊部14.13万人次。出院人员5.94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总收入7.19亿元,其中业务收入5.34亿元,门诊收入2.72亿元,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37.8%。

体育事业

2022年昌邑市在具备条件的10处口袋公园配建健身设施,现已全部投入使用,广泛嫁接健身路径12条,建设智能健身驿站3处,迷你健身步道4条。在北海公园现有园林设施基础上,增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老年门球场和1.5千米有氧健身步道等设施,建成体育主题公园,并入选山东省“十四五”期间扶持建设的体育公园项目。计划在“潍河风情”湿地公园“全省最美健身步道”现有设施基础上,投资300万元新建一条全长5千米的塑胶跑道,着力打造“马拉松”主题赛道。

2022年,先后组织举办了“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春节”系列比赛、云走齐鲁线上万人健步走活动、健身气功展演、“万人象棋”大赛、千乡乒乓球比赛等线上线下全民健身活动38项。为企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32名,提供健身指导6次,举办工间操培训2次,强化体卫融合,联合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开展公益性国民体质监测和义诊活动1次,为一线职工出具运动处方420件。

2022年先后在昌邑市以上级主流媒体刊发相关稿件70余篇,其中省以上媒体刊发17篇。同时注重运用好“爱昌邑”、“昌邑融媒”和“昌邑体育”等本地自媒体及时发布体育领域民生工作动态,回应群众关切,结合社区双报到等对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等全方位立体化宣传。

社会保障

2022年昌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在职职工10.79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居民32.8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2.3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5.49万人。全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55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8万人。

年内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898元和717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7445万元,保障困难群众1.6万人;临时救助178次,发放救助金75.55万元。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846人。医疗救助312万元,6718人次受益。

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95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20人。发放救助保障资金7445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6万人。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85元,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39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97元,增长7.1%。

环境保护

2022年昌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5天,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改善5.4%,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国控河流潍河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Ⅱ类标准,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居潍坊市第1位,5条市控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水质指数同比改善8.9%,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另外,昌邑市拥有山东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交通

综述

昌邑市处于青岛市烟台市、潍坊三市交界以及半岛走廊、河海交汇关键位置,同时处于环渤海经济圈青岛都市圈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等区域重大战略叠加位置。昌邑距离潍坊机场30千米,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不到2小时车程,到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不到3小时车程,拥有一个港口,下营港。昌邑拥有“八个高速口、两个铁路车站”,形成了由三高铁、五高速、五国省道构成的“三纵十横”综合交通路网体系。

公路

青岛—银川高速公路、荣潍、荣乌3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潍青高速、明董高速2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境内和临近的高速口有8个,形成了外地下高速到昌邑半小时“通勤圈”。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408千米,其中国省道(含高速公路)211千米,农村公路2196千米。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6602辆。完成客运量186.4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472万吨。货运周转量51.84亿吨千米,旅客周转量0.1亿人千米。

铁路

济青高速铁路潍莱高速铁路已建成通车,潍烟高速铁路正在建设,潍坊高铁北站到昌邑20分钟车程,潍莱高铁和潍烟高铁在昌邑站交轨并入京沪高速铁路二线,到北京和上海市时间将缩短到1.5小时、2.5小时,昌邑正式迈进提速换档的“高铁时代”。

昌邑市境内的火车站主要有昌邑站、昌邑北站、海天站。

昌邑站,位于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下小路以西、绿博园以南,为潍坊市莱西市铁路客运专线站点之一。昌邑站站场为二台六线,站房面积10000平方米。2020年11月26日,潍莱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昌邑站投用。

昌邑北站:昌邑北火车站位于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是山东大莱龙铁路上的货运站。车站建于2004年,拥有货场2个,货场面积40万平方米,到发线2条、货物线5条,具备整列装卸条件,年装卸能力100万吨。现只办理货运业务,不办理客运业务。

航运

昌邑海岸线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建港条件得天独厚,下营港一期工程建设蒲东沿海防潮堤,将严格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计划在一年内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00亿元,建设万吨级泊位12个,年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目前建港前期工作正在加快进行,与港口配套的疏港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二期工程建设2条防波挡沙堤,5000吨级通用泊位、港池及航道。三期工程建设万吨级泊位及航道,设计年货物吞吐量2000万吨。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公交车新能源(纯电动)车辆267辆,清洁能源(CNG)车辆12辆。城乡公交线总里程达440千米。城区内共有9路公交车线路,城际公交共有5条线路,城乡公交有14条线路,长运班线有23条线路。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6602辆。其中,营业性货运车辆5777辆;营运性客运车辆252辆,其中出租车211辆。

文化

综述

昌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现有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784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昌邑市先共有省级非遗项目8项,潍坊市市级非遗项目28项,昌邑市级非遗项目144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昌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0人。

文物古迹

昌邑区现有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78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

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

昌邑抗日殉国烈士祠位于昌邑市龙池镇白塔村,是全国首家镇级抗日战争纪念馆。 

表烈祠共有三个部分:一是主体祠堂。该祠是民国时期祠庙建筑的代表,祠堂正厅内供奉烈士牌位513个,院内有1946年4月中共昌北县委、县政府、建国会、独立营共同树立的“昌邑县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1座,背阴镌刻寿光市、昌邑、潍县三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319名烈士英名。二是“革命热土”纪念馆(东侧厢房)。主要展示昌北抗战团体的发展历程及日寇入侵的种种罪恶。三是“浴血奋战”纪念馆(西侧厢房)。主要展示昌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表现。

2012年12月,经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祠建成以来,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潍坊市理论宣教基地、潍坊市国防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位于昌邑市石埠镇西村50米牛头埠南坡。1981年被鉴定为商周遗址。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北宽南宅呈梯形,比周围高出3——5米。文化层深1.5米,暴露有许多灰坑和陶片。陶片中,灰陶最多,红陶次之 ,多素面,亦有绳纹和麻点纹装饰的。有似碗罐、盆等形的器具。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大量的陶片和兽骨,商周时代的绳纹器物残片多有出土。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都昌故城遗址

都昌故城遗址,位于今山东省昌邑第一中学、昌邑师范、市人民医院、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都昌故城,又名邶殿,春秋时为齐邑。《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封晏子都昌,辞不受。”汉朝时为侯国。乾隆《昌邑县志》载:“汉高帝六年(前221),置都昌国,封功臣朱轸为都昌侯。”康熙《昌邑县志》载:“唐废入北海县属青州北海郡。”该城即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邑市历史文化悠久,非遗资源丰富。昌邑市共有省级非遗项目8项,潍坊市市级非遗项目28项,昌邑市级非遗项目144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昌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0人。

昌邑剪纸

昌邑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就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昌邑龙池民间剪纸集胶东剪纸秀美精巧、玲珑剔透和鲁西剪纸天真质朴、稚拙憨厚之特点于一身,具有表现形式丰富、装饰趣味浓厚、造型概括朴实等特点。主要工具有剪刀、刻刀、垫板、及磨石等。剪刻纸的技法:剪刀剪的技法、刻刀刻的技法。

在形式上,昌邑剪纸主要有窗花、彩灯、喜花、盒花、门笺、冥具车马等。在题材上多以吉祥如意、荣华富贵、益寿延年、吉庆丰收为主要内容,并常常采用象征、谐音的方法进行创作。

烙画

烙画亦称火烙画、烫花、火笔画、灰画、火针刺绣。古代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至光绪三年,被一名叫赵星三的民间艺人发现,重新整理,后经辗转逐渐形成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为代表的几大派系,烙画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

火笔烙画的传承是通过师傅口述的方式传给徒弟,是一种家族作坊式的民间艺术。从当代烙画艺术的体裁、风格、特点上看,可以说它是中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014年,经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火笔烙画被列入潍坊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昌邑砖雕

砖雕是曾经遍布中国汉族及众多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一种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传统建筑,尤其以民间建筑最为花样繁多。昌邑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昌邑砖雕以武状元宋占魁、御医黄元御、新春纳福、龙凤呈祥、人间八喜、锦绣富贵、金玉满堂等寓意吉祥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2012年,经昌邑市人民政府批准,昌邑砖雕被列入昌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

昌邑人习惯全家共桌一口三餐。素以粗粮蒸窝窝头为主食,冬季早晚加汤粥。菜肴五味,以成为主。常备成菜、葱蒜之类。来客多以面条、水饺招待。就餐惯用竹筷,汤菜使羹匙。菜肴烹调以炒、煎、炸、炖为主。口味喜酸、甜、成、辣,偏重于成。常以鲜姜、大葱、五香面为佐料。讲求香、脆、松、烂。如今,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除少数农民外,皆以馒头、面条、单饼等细粮制品为主食,杂粮已成为调剂生活之用。

昌北辣椒子酱

辣椒子酱是昌邑农家冬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小菜,就像浙江的腐乳,东北的酸白菜

辣椒子酱主要用大葱、辣椒和蟹酱制成。制作的过程叫糟椒子。阴历八月正是海上捕蟹的季节,这时的蟹子顶盖肥。将海蟹捣成块,加水加盐制成蟹酱。蟹酱是糟椒子的主要原料之一。

糟辣椒子酱唯昌北农家能制作。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糟一大坛辣椒子酱。昌北紧靠渤海,蟹酱易得,大葱、辣椒不缺,糟辣椒子是传统手艺。它与现在宾馆的辣椒子小菜截然不同,宾馆是把辣椒切碎加盐腌制而成,没有加蟹酱发酵,虽色彩不错,但没有香味。现在有些人吃鱼肉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于是窝窝头和辣椒子酱登上了大雅之堂。多年在外的华侨归来吃了不免涌起浓浓的乡情。辣椒子酱经精心包装后,作为特产礼品送给国外客人,也深受欢迎。

昌邑大饽饽

昌邑,丝绸之乡、历史名城,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农村各家各户都拿出积蓄的细粮,蒸大饽饽用来上供和招待亲朋好友,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厌倦了用机器加工的馒头,怀念农村那种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老面大饽饽,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昌邑宾馆组织技术公关小组进行挖掘、整理、研制、改进和创新,使这种传统食品得到恢复。

首先是使用原始的杵磨加工面粉,解决了因机械加工产生高温而使面粉失去的麦香,然后用老面引子发酵,各道工序都用手工制作,又从营养角度对产品配方工艺多次改进,终于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乐春”牌老面大饽饽,其特点是:口感筋道、麦味香浓,地道家乡传统口味。其销量全省名列前茅。“乐春”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民间节庆

昌邑市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七夕中秋节、十月朔、冬至、腊八日、辞灶等。

昌邑龙池正月十四“发大牛”

每年的正月十四,昌邑市龙池镇瓦城孙子庙外就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场“发大牛”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据考证,瓦城曾是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的食邑。农历正月十四,相传是孙膑生日,牛为孙膑坐骑,瓦城及附近村庄保存着“发大牛”祭祀孙膑的习俗。如今,昌邑“发大牛”这一春节民俗活动成为当地村民除旧迎新,期盼新年好运的特色民俗活动。

“发大牛”活动已于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活动蕴含着多种村落文化传统,如传说、扎制技艺、艺术表演等,通过举办这一活动促进了亲邻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周边的村际关系等,对于民间传统习俗的传承、现代乡村文化的重塑也有着重大意义。

民间艺术

昌邑蓝印花布

昌邑蓝印花布,一种将白布印染成蓝底白花双色布的新工艺,在昌邑悄然兴起。这种以独特的工艺技术生产的花布,色调明丽、图案精美,既有制作服饰、被褥等实用价值,又是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品,深的人们喜爱。

昌邑蓝印花布工艺,是由我国的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技术演化来的。镂花版,是昌邑蓝印花布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性工艺,而制作花版之前的图案设计,更是一种决定花版价值的艺术创作活动。制作花版,先要用毛头纸7层打成纸壳,晒干后,将设计好的图案描在纸壳上。然后根据图案形状,分别用方、圆、长、扁等各种刻刀将图案部分镂空,使纸壳成了花版。最后用桐油油漆两三遍,晾干后即可使用。

古村落

昌邑市姜泊村

姜泊村共有338户,1232 人,坐落在昌邑市卜庄镇西北部潍河古道东岸。清末民初,姜姓村民精于经商,是柳疃丝绸老字号商贸基地。当时建造的49处砖木结构 “三面青”昌邑丝绸老字号民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这些民居布局俨然,古朴文雅,彰显着中国北方农村古老民居建筑中灵动的神采,成为研究清末民初农村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家庭文化难得的不可移动的最高级别的文物宝库。是昌邑、山东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古建筑群。因为它的价值,更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古老村镇的历史,所以列入了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2021年4月20日,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昌邑市龙池镇齐西村

齐西,昌邑市龙池镇东北部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通过近几年的发掘、保护与修缮,这个历经六百余年沧桑的村落散发出独特的历史韵味。从村内的古巷口漫步而入,一股厚重的沧桑感扑面而来:石板路、青砖墙、木格窗、草顶屋、泛光步阶、旧时雕栏、寻常巷陌、连片古宅,所有的这些,似乎是在诉说着几百年前,曾经的事,曾经的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昌邑市龙池镇齐西村榜上有名,也是潍坊市唯一入选的村落。

特产

昌邑特产—梭子蟹

昌邑梭子蟹头胸甲坚硬,背部呈青黄色,体表色泽光洁。蟹体厚实,体型肥满。肉质细腻,紧密有弹性。蟹黄凝固呈石榴红色。昌邑梭子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梭子蟹在昌邑市可谓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便有“管仲相齐,为渔盐之利致齐富强”。昌邑地势低平,河流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滩涂广阔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与梭子蟹的质地特点紧密相连,适合梭子蟹的生长繁殖。 昌邑梭子蟹产地范围为山东省昌邑市现辖行政区域内的北纬37°07′至37°40′,东经119°17′至119°34′区域。

昌邑特产—渤海对虾

渤海对虾又称对虾,个体较大,一般体长12-18厘米,体重20-50克。生命周期为一至三年。因渤海湾海岸线呈椭圆状,昌邑辖区水域处于最南端,所以该水域水温偏暖、海浪偏小,最适宜渤海对虾生长繁殖,故成为渤海对虾最密集的生长地。渤海对虾肉质好,壳薄,可食比例较高,色泽鲜艳,近年开始大量出口国外。

昌邑特产—潍河银鱼

潍河银鱼是昌邑特产一绝,该鱼种只在潍河北部的入海口处淡水和海水交汇处很小的水域中生息,所以产量很小,并且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可以捕的到,所以连昌邑本地人也不是可以随时能吃得到的。 

潍河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潍河银鱼原为海鱼,后顺渤海湾南下进入潍河入海口水域定居,该水域咸度介于淡水与海水之间,加之昌邑纬度位置而独有的气温光照特点,使潍河银鱼成为全国仅有珍贵鱼种,该鱼种在其他水域很难存活,而昌邑潍河入海口水域有限,于是该鱼更显珍贵。潍河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

风景名胜

综述

昌邑旅游业以潍河生态风光、绿色文化、民俗风情为载体,以“河、绿、海”为开发主线,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打响“潍水风情 渤海绿都”旅游品牌。目前,昌邑市已建成1个国家4A级景区(绿博园)、2个国家3A级景区(潍水风情湿地公园、博陆山风景区)、2个国家2A级景区(流青园、乾隆杯酒文化博览园)、5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流青园、乾隆杯酒业公司、大陆梨枣园、山阳千年梨园、博陆山风景区)。

龙乡水韵·千年古村文化旅游区

龙乡水韵·千年古村文化旅游区位于龙池镇镇区以北,该景区以齐西村清朝民居群为核心,以村内“三道五馆六胡同”、村外“一河两桥两庙一花海”为建设重点,整合周边梦幻花海生态园、红色文化展览中心、抗日烈士祠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等10余处旅游文化资源,发挥“水、人、文、绿”四大优势,凸显龙池镇的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水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的一处融合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绿博园

绿博园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位于昌邑市城区东南10千米、西依潍河、东临221省道。该园自2003年4月开始建设以来,已完成总投资3亿多元,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有苗木交易大厅、品种展示园、桩景园、民俗园、国际展馆、热带植物馆、青铜器博物馆、伽蓝殿、崇圣塔、华情园、基督教堂、动物园、游乐园等景点。该园是昌邑苗木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也是历届“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的举办地、主会场。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昌邑市城区东部,东南与绿博园相连,西北与文山风景区相接,总面积546.6公顷,包括苗木观光区、湿地保护区、中心活动区、水上活动区、野营烧烤区、森林浴场等特色景区。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按照“保持生态特色、回归自然风貌”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湿地资源优势,通过理水造绿、亲水近绿、水绿结合,努力打造“天朗气清,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随着潍河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每年有白鹭、苍鹭、池鹭、灰鹤等60多种、3000多只珍稀候鸟在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繁衍生息,已发现鸟巢400多个。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