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明初五朝重臣、著名学者

更新时间:2022-06-29 16:55

杨士奇(1365年~1444年),名寓,字士奇,一字侨仲,号东里,以字行,谥文贞。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泰和县)人。明初重臣,与明朝大臣杨荣、杨溥并称“三杨”,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

杨士奇早年生活清贫却好学,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步入仕途,明太宗时期,数次协助太子度过难关。杨士奇先后辅佐明仁宗、明宣宗治国理政。他直言上谏、力保赵王,劝谏明宣宗休兵罢战、爱惜百姓、选拔人才,官至礼部、兵部尚书。缔造了“仁宣之治”的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局面。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即位,杨士奇晋升为少师,与杨荣、杨溥三人共同辅政。后因无力对抗得势的宦官王振,又因儿子犯罪入狱,杨士奇于正统九年(1444年)忧愤而终,终年八十岁,获赠太师,谥文贞。

杨士奇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有明一代之首,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杨士奇先后担任《朱棣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的总裁。著有《东里集》《西巡扈从纪行录》等著作,是明代“台阁体”的领军人物。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认为,在明代官员中,杨士奇的文章写的最好。明代官员廖道南认为,杨士奇辅佐四朝,始终如一,是社稷之能臣。

人物经历

太祖年间:早年经历

杨士奇一岁时,父亲杨子将去世。他跟随母亲改嫁时任德安同知的罗子理,跟着继父姓罗。罗家祭祖以自家祖先牌位为主,杨士奇在跟随祭祖的过程中,想到自己父亲早死,心下悲伤。可是,罗家不可能为杨士奇的父亲摆上牌位。于是,他用泥巴捏了一个神牌跪拜。继父看到他的举动之后,认为他以后必成大器,准许他恢复杨姓。后来,罗子理被贬官流放到辽东,去世。杨士奇十二岁就开始奉养母亲。他的家境非常贫寒,靠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

杨士奇勤于治学,并多次在湖、湘之间游历,住在江夏区的时间最长。

建文年间:初入仕途

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召集儒生修撰《太祖实录》,当时杨士奇已经被推荐为教授参加编修。翰林修撰王叔英方孝孺又以杨士奇有治史之才而推荐他。于是,杨士奇被召入翰林院,任编官。不久,皇上命吏部考核史馆的儒士们。尚书张紞得到杨士奇的策论,认为这不是经生所能说出的言论。于是把他上奏为第一名。杨士奇被授予吴王府审理副官,仍旧在史馆供职。

太宗年间

数次升迁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朱棣即位。杨士奇改任编修官。不久后,他被选进内阁,主管机要事务,数月后晋升为侍讲。永乐二年(1404年),明太宗选拔内宫臣僚,任命杨士奇为左中允。永乐五年(1407年),杨士奇升任左谕德。

辅佐太子

永乐六年(1408年),明太宗北巡,命杨士奇与资政大夫蹇义、右春坊大学士黄淮留京辅佐太子朱高炽。太子喜欢文学诗词,赞誉右春坊右赞善王汝玉以诗法谋取晋升之阶。杨士奇建议太子读《六经》,闲暇时间看看两汉的诏令。他认为诗是小技,不足以治国安邦。太子认为杨士奇说的有道理。

当初,朱棣起兵时,朱高煦朱高煦多次力战有功,朱棣许诺成功后将他立为太子。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朱棣却未曾立他,朱高煦于是心怀怨恨。明太宗又怜悯年幼的赵王朱高燧,对他非常宠爱。汉王、赵王联合离间太子,明太宗有所动摇。永乐九年(1411年),明太宗回到南京,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杨士奇说,太子很孝敬,而且天资聪颖,知过必改,决不会辜负明太宗的重托。明太宗听后很高兴。这一年,因重修《太祖实录》,杨士奇被任命为纂修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发生了日食礼部尚书吕震请求举行朝贺,侍郎仪智认为不可。杨士奇也极力主张不可朝贺。于是,明太宗罢免了朝贺。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太宗北征,杨士奇留京辅佐太子。明太宗回京时,太子遣使者迎接稍迟,汉王乘机进谗言。明太宗一怒之下,将黄淮东宫官属全部投入监狱。杨士奇之后赶到,得到了明太宗的宽宥,没有获罪。明太宗召见他询问有关太子的事情,杨士奇叩头说,太子与当初一样孝敬,所有迎驾拖沓迟缓的过失,都是自己和大臣们的罪过。明太宗这才消除了怒气。而其他重臣们不断上书弹劾杨士奇,认为明太宗不应该独独宽宥他。于是,杨士奇被投入锦衣卫监狱,不久后获释。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太宗回到京师,听说了一些有关汉王阴谋夺嫡以及其他不轨行为的传闻,便向蹇义询问。蹇义不答。于是,明太宗又问杨士奇。杨士奇回答说,自己与蹇义都在东宫侍奉太子,外人都不敢在他们面前谈论汉王的事。但汉王两次被遣到藩国去,他都不肯去。现在他知道皇帝将要迁都,坚持要留守南京,希望明太宗能够好好考虑汉王的用意。明太宗默然不语,起身回宫。几天后,明太宗获知了汉王所做的所有事,削夺了他的两个护卫,把他安置在乐安。第二年,杨士奇晋升为翰林学士,兼任原职。永乐十九年(1421年),杨士奇改任左春坊大学士。次年因犯辅导有误的过失,杨士奇被投进锦衣卫监狱,十天后获释。

仁宗年间

力除时弊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太宗驾崩,朱高炽即位,杨士奇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皇上御临便殿,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奏完事还没有退下。皇上望见杨士奇,让两人一起听听杨士奇的言论。杨士奇上奏,明仁宗减少岁供的诏令才下两天,惜薪司便传出圣旨,要征收八十万斤枣子,这与前日的诏令不符。明仁宗立即命令减去半数。

哀悼仁宗

明太宗去世后,按制度要穿二十七日丧服,期满后,礼部尚书吕震建议群臣换上乌纱帽和黑角带。杨士奇坚决反对,吕震厉声呵斥他。蹇义将这两人的意见上奏给朱高炽。第二天,明仁宗头戴白帽,身穿麻衣,腰系麻带来上朝。朝臣中只有杨士奇和英国公张辅与皇上一样穿着丧服。罢朝后,皇上对左右的人说,先帝梓宫还停殡待葬,不忍心改易服装,杨士奇做得对。随后,杨士奇晋升少保,与同僚杨荣金幼孜一起得到皇上赏赐的“绳纠缪” 银章,可以将奏章密封后再上呈谈论政事。不久后,杨士奇升为少傅。

君臣相护

当时布政使、郡守县令前来朝见,尚书李庆建议把军队多余的马匹发给这些官员,然后每年向他们征收马驹。杨士奇认为,朝廷选拔贤才授予官职,现在让他们去牧马,这是看重畜生而轻贱贤士,无法向天下交待。朱高炽答应下旨禁止这种做法,但过后就没有声息了。杨士奇又极力谏言,仍不见回音。不久后,皇上驾临思善门,召见杨士奇,对他说,自己没有忘了这件事,只是听说吕震、李庆这帮人都不喜欢他,念他孤身一人,恐怕被吕震等人伤害,所以不想因为他的反对而停止这件事。接着,明仁宗拿出陕西省按察使陈智写的论养马不利的奏章,让杨士奇起草诏书。杨士奇叩头称谢。群臣练习新年朝贺的礼仪,吕震请求用音乐,杨士奇与黄淮上书表示反对,没见答复。杨士奇再次上奏,在殿庭中一直等到夜漏十刻。明仁宗终于答复,支持杨士奇。过了一天,明仁宗面见杨士奇,对他说,吕震每件事都要让自己误入歧途,要不是有杨士奇等人的争辩,就会后悔莫及。于是,任命杨士奇兼兵部尚书,享受三个职位的俸禄。杨士奇辞掉了尚书的俸禄。

勇于纠错

明仁宗做太子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即位后想加罪于他。杨士奇认为不妥,他的理由是,明仁宗即位后,曾下诏宽恕原先所有逆自己的人。现在如果将舒仲成治罪,那么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很多人会感到害怕。他建议明仁宗对待舒仲成就像刘启对待卫绾一样。于是,明仁宗放弃了将舒仲成治罪的想法。有人告发大理寺卿虞谦,说他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明仁宗大怒,将他降官一级。杨士奇为他辩白,虞谦又得以复职。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获罪。杨士奇认为,弋谦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加罪于他,群臣以后就不敢说话了。明仁宗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承认自己的错误。

醍醐灌顶

当时有人上书歌颂天下太平,明仁宗拿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都表示赞同。唯独杨士奇认为,明仁宗虽然恩泽广布于天下,但还有流离失所的人,满目疮还没有完全恢复,人民生活还很艰难。再休养生息几年,也许才能够看到天下太平。明仁宗认为他说的对。随即对蹇义等人说,自己以满腔至诚对待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辅佐自己。但杨士奇曾五次上书,而他们却都没有说一句话。是否朝廷真的没有失政,天下是否真的太平。诸位大臣感觉非常惭愧。明仁宗特地制作“杨贞一印”,赐给杨士奇,感谢他与自己同心同德,忠贞不二。希望他能够努力修身,以成就英明贤良的美誉。不久后,朝廷修撰《太宗实录》,杨士奇与黄淮、杨溥等人做总裁官。明仁宗病危时,将杨士奇、蹇义、黄淮、工部尚书杨荣召到思善门,命令杨士奇写诏书将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召回。

宣宗年间

保全赵王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杨士奇以大学士身份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后又改兼兵部尚书,同时担任总裁官,编修《仁宗实录》。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造反,明宣宗亲自出征,平定了叛乱。回师途中,经过献县单家桥时,侍郎陈山前来拜见,指出汉王、赵王实是同心合谋,请求乘势擒拿赵王,杨荣极力赞成。杨士奇认为,什么事都应当依据事实。杨荣厉声训斥他要阻挠安定大计,现在抓获的叛乱者都说赵王参与了汉王的计划,并不是没有根据。杨士奇说,朱棣有三个儿子,明宣宗只有两个叔父。有罪的当然不可赦免,而无罪的应当好好地对待他。如果对他有怀疑的话,加以防范,不让他产生祸患就行了,不必急于动武。杨士奇想去劝谏朱瞻基,却被守门卫士拦住了。被皇上召见的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将杨士奇的话告诉了明宣宗。明宣宗本就没有加罪于赵王的意思,讨伐赵王的事算是告一段落。回京后,明宣宗思考杨士奇的话,并询问杨士奇,自己该如何对待赵王。杨士奇建议明宣宗保全赵王,不要被他人的话所迷惑,毕竟赵王是明宣宗最亲的人。明宣宗想将群臣的奏章封好,送给赵王看,让他自己处理。杨士奇认为再得一封玺书就更好,于是明宣宗派使者将玺书送到赵国。赵王得到书信后,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了,大喜,马上上书称谢,并且献出护卫。人们的议论这才停息。明宣宗对待赵王日益亲近,而陈山则受到了冷遇。朱瞻基感谢杨士奇出力保全了赵王,给他赏赐了许多金币。

休兵免战

朱棣攻占交并设置交阯布政使司后,该地区屡次叛变。朝廷多次派大军征讨,都失败了。交州豪族黎利假意请求明宣帝册立安南国南陈国王的后裔。明宣宗厌倦了战争,想准许他的请求。英国公张辅蹇义等人都说没有理由册立陈氏后裔,这样做是向天下示弱。明宣宗召见杨士奇、杨荣来商议。两人坚持认为,明宣宗体恤人民的生命,对边远地区采取安抚政策,不能说没有理由。汉朝放弃珠崖郡,前代史学家把它作为美谈,而不认为是示弱,应该准许交趾人的请求。于是,汉宣帝下令挑选出使交趾的使者,蹇义推荐能言善辩的伏伯安。杨士奇认为,如果言语不忠不信,即使到蛮夷民族地区也行不通。伏伯安是个小人,出使交趾只会让国家蒙受耻辱。朱瞻基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派遣了使者。明朝放弃了交趾,罢兵,每年省出的军费超过白银万两。

劝诫宣宗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陪同皇太后拜祭陵墓,召张辅、蹇义和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到行殿朝见皇太后,皇太后慰劳了他们。明宣宗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曾对自己说,明仁宗在青宫时,只有杨士奇不怕触犯明仁宗,而明仁宗也能听从他的劝谏,所以才不会把事情弄糟。皇太后还教诲自己,应当接受直言进谏。杨士奇称赞道,这都是很有道理的话,希望朱瞻基能够好好体会。不久后,明宣宗下令给鸿胪寺,说杨士奇年老体弱,上朝的时候如果迟了,不要论罪上奏。明宣宗曾经微服出行,晚上到了杨士奇家里。杨士奇仓皇出来迎接,责怪道,明宣宗的安危关系到宗庙国家,应该自加珍重。过了几天,有两个强盗被抓到了,审查后,发现他们有不轨企图。明宣宗召见杨士奇,将此事告诉了他,并感谢他对自己的爱护。

爱护百姓

明宣宗因各地频频发生水灾旱灾,召见杨士奇,商讨赈灾、免除重灾地区的税赋、免掉受灾的养马人的课税等事情。杨士奇趁机请求一并免除他们拖欠的税赋,免除柴火和干草的税钱,减少官田的租税,审理滞留的冤案,停止工程建设,以显示朱瞻基的爱民之德。百姓非常高兴。过了两年,明宣宗询问杨士奇,有关赈灾的诏书已经下发很久了,是否还有什么问题。杨士奇反馈说,诏书说要减少官田的租税,但户部仍然按照旧额征收。 明宣宗很不高兴,下令说,如果有不执行这一政策的官员,就要依法论罪。杨士奇又请求安抚逃荒的百姓,纠察贪官污吏,选举擅长文学或者勇武的人才,让被判了极刑的人家的子孙也可以进入仕途为官,让三品以上的朝廷大臣以及布政司、按察司的官员推举人才,作为各部门官员和地方郡守的人选。朱瞻基全都同意了。于谦周忱、况等人都是此时被举荐的。当时,明宣宗励精图治,杨士奇等人齐心辅佐,四海之内都称颂政治清明节、国家安定。明宣宗于是仿效古代君臣巡游一事,每年春节,给百官放假十天。明宣宗也时常到西苑、景山公园游玩,众学士相随左右,赋诗唱和。趁此机会,明宣宗会详细询问民间疾苦。大臣们有什么谏言,明宣宗都会虚心听从和采纳。

英宗年间

三杨理政

明宣宗刚刚即位时,内阁大臣有七人。其中陈山、张瑛是皇上做东宫太子时的旧臣,入了内阁,后来因为不称职,已经调出内阁,任其他官职。黄淮因病退休,金幼孜去世。内阁中只剩下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爽朗果断,敢做敢为。他曾多次跟随朱棣北征,对边防将领的能力,边防要塞的险易远近,敌国的情况都很了解。但是他经常接受馈赠,边防将领每年都会给他赠送良马。明宣宗知道了这事,便问杨士奇。杨士奇认为,杨荣精通边防事务,这一点自己不如他。不应该因为这点小缺点,就对他耿耿于怀。明宣宗告诉杨士奇,杨荣曾经揭他和夏原吉的短,不明白杨士奇为何为杨荣说话。杨士奇却希望明宣宗能像宽容自己的过错一样宽容杨荣。明宣宗于是不再介意杨荣。后来,这些话渐渐传开了,杨荣觉得愧对杨士奇,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明宣宗也更加亲近厚待杨士奇,赐给杨士奇的珍贵果品、祭品美酒、锦衣金币、书籍器皿数不胜数。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逝世,继位的朱祁镇只有九岁,军国大政由太皇太后做决定。太皇太后信任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便派宦官到内阁商议。三人也很自信,从容不迫地处理政事。杨士奇请求训练士兵,加强边防,设置南京参赞机务大臣,派遣文武官员镇守江西省、湖广、河南省山东省,取消侦事校尉。又请求逐步减免租税,慎重执法量刑,严格考核百官。太皇太后全都批准实行。正统元年(1436年),朝政清明,可以说是杨士奇等人的功劳。正统三年(1438年),《宣宗实录》修撰完成,杨士奇晋升为少师。正统四年(1439年),杨士奇请求退休。明英宗不允许,批准他返乡扫墓。不久后,杨士奇又返回朝廷。

郁郁而终

明英宗即位后,宦官王振很得他的宠爱,逐渐开始干预内廷之外的事务。他教导皇上严格对待大臣,大臣动不动就会被关进监狱。靖江王佐敬私下送金子给杨荣,当时杨荣返乡扫墓,并不知道这事。王振想借此机会排挤杨荣,杨士奇极力调解,杨荣才得以无事。不久后,杨荣去世,杨士奇、杨溥更加孤立。正统五年(1440年),明英宗下令大规模发军征讨麓川,耗费了大量国库钱财,损失的士卒马匹达到数万。正统六年(1441年),太皇太后去世,王振的势力更加强大,大肆作威作福。百官稍有触犯,马上就会被逮捕入狱。朝臣们人人恐惧不安,杨士奇也无法制止王振。

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傲慢暴戾,曾经施暴杀人。言官纷纷上书弹劾杨稷。朝廷商议后,没有给杨稷立即治罪,而是把他的罪状拿给杨士奇。后来,又有人揭发杨稷残暴施虐的数十件罪状,杨稷被关进监狱。当时杨士奇因为年老有病正在休假,明英宗恐怕伤了他的心,下旨安慰他。杨士奇感激涕零,忧愤得不能起床。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终年八十岁。获赠太师,谥文贞”。杨士奇葬于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坡上,杨士奇墓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身后之事

杨士奇死后,其子杨稷被依法诛杀。正统初年时,杨士奇说,瓦剌逐渐强盛,将成为边防的祸患,而边防军缺少马匹,恐怕不能抵御。应该允许边防军到附近的太仆寺领取马匹,西番的贡马也应该全部拨给他们。这个预言在杨士奇死后成为现实,瓦剌部首领绰罗斯·也先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果然率军入侵,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杨士奇善于识人、喜欢举荐寒士,之后指挥明京师保卫战的于谦、创立平米法的周忱、史称“况青天”的况锺等人,均由其举荐。

施政举措

广开言路,废除诽谤罪

有一次,仁宗征求杨士奇治国施政之策,杨士奇大胆上奏:“皇上要广开言路,废除诽谤罪。知民情、察民意,是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仁宗接受他的建议,设立“宏文阁”,下诏群臣“求直言,言时政阙失”,基本上做到了言行一致。一日上朝,仁宗将一本歌颂皇恩浩荡、太平盛世的奏章让大家传阅,群臣都阿谀附和,声声喝彩,蹇义说道:“皇帝即位以来,所行的都是仁政,百姓再没有科敛徭役之苦,现在真是治世呀!”惟杨士奇有“杂音”,他说:“虽然陛下恩泽天下,但因多年国兵,百姓颠沛流离,疮痍未平,温饱难得,不休养生息数年,何能四海升平?”仁宗赞同杨士奇的看法,批评吏部尚书蹇义等人说:“朕待卿等以至诚,希望能匡正辅佐,只有士奇曾五次上奏言事,而你们只会歌功颂德,难道朝廷没有一点阙失?天下真的太平了?”他认为士奇这人忠诚可嘉,便又升他为少保,然后赐他与杨荣等每人一枚刻有“绳愆纠缪”的银章,以示自己的纳谏决心。

杨士奇出身寒门,有三十多年的平民生活经历,深知民间疾苦。为相之后,常以国计民生向皇帝进言,引导皇帝采取一些“宽政恤民”的积极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宣德五年(1430),许多地方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宣宗召士奇商议下诏宽恤,免除灾区的赋税及欠官方亏额。士奇又请求将过去所欠赋税和薪钱一并免除,并减免官田租额,平反冤狱,淘汰工役。宣宗一一采纳。

人物作品

史学

杨士奇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的纂修官,《明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朱高炽实录》十卷,《朱瞻基实录》一百十五卷的总裁。《明实录》中,史料丰富而广泛,诸如一朝的诏敕令旨、政务活动、财政赋役、政治制度、典章制度的变化、官吏的升迁,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民族关系等,都以编年体的形式,不间断地记载下来。《明实录》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杨士奇另著有《三朝圣谕录》三卷、《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等史书。

诗文

杨士奇诗文著述丰富,数量颇多。诗歌共12 卷,计2037 首;文 81卷,计1717 篇。他的诗文从内容上来看,主要特点是感圣恩,歌盛世,不追求新奇;语言有益教化,晓畅明白,不作赘言;风格温柔敦厚,雍容平易,醇实无,被称作“台阁体”。杨士奇是明代“台阁体”的代表人物“三杨”的领军人物,其诗文有开宗立派之意义。他的文学著作有《周易直指》十卷,《西巡扈从纪行录》一卷,《北京纪行录》二卷,《东里集》二十五卷,诗三卷。

藏书目录

正统六年(1441年),杨士奇主持清理、录入文渊阁43200 册藏书,编修成《文渊阁书目》。与前代官藏书目不同的是,它不按经史子集的四部法分类登录,而是以千字文排次为序。《文渊阁书目》是明代综台性官修目录的开创之作, 在明代官修目录中最为著名。

书法

杨士奇擅写行书、楷书,笔法古雅,却少风韵。明朝时期,他被称为“书学二王”。

重要争议

清代官方编纂的《明史·诚孝张皇后传》中收录了一则“杨士奇举三事”的故事。此故事发生在正统七年(1442年),当时太皇太后张氏病情严重,她召见了杨士奇和杨溥入宫,并命宦官询问国家还有哪些未了的大事。杨士奇提出了三件事情作为建议。首先,他认为尽管建庶人(即朱允炆朱允)已去世,但仍应编修其实录。其次,他提出太宗(指明成祖)曾颁布的禁令,即收藏方孝孺等诸臣遗书者将受死刑,这一禁令应当废除。然而,当杨士奇准备陈述第三件事情时,张太后已经不幸崩逝,因此他未能完成上奏。关于这一故事的最初记载,出现在祝允明的《野记》中。与《明史》相比,《野记》在整体内容上更为详尽。具体来说,《野记》中提到的是“召三杨”,而《明史》则具体为“召士奇、溥”。此外,《野记》并未记载第二事的具体内容,而《明史》则将这一内容放在了第三事的位置,并指出“未及奏上”。《明史》中并未包含《野记》中张太后对杨士奇建议的“颔之”和“首肯”等表态描写。最后,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两者也存在差异,《野记》描述的是张太后榻前的直接对话,而《明史》则改为召大臣入宫,通过宦官来询问事情。

在明清时期,一些史家对“杨士奇举三事”的故事持有怀疑态度,并纷纷提出驳难。例如,陈建在《皇明通纪》中基于杨士奇辅政的时间与提议的时机,较早地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质疑说:“我怀疑杨士奇作为累朝元老,自洪熙以来一直得到君主的信任,言听计从。如果他真有此意,为何不在仁宗、宣宗时期提出?为何不在正统初年提出?非要等到太后临终,自己也已年老体衰之时才提出呢?祝允明的这一记载,很可能只是道听途说。”王世贞在《史乘考误》中也指出:“现存的张太后遗诏中并未提及这三件事,即便有,为何实录遗漏而未修?方孝孺的文集也是在成化时期才出现。”张朝瑞在《忠节录》中也持否定态度,这一观点后来被《四库全书总目》采纳。现代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这一故事的起源可能源于民间的道听途说。在天顺时期,由于面临着是否仿效永乐朝施行“革除”的问题,这一故事得以流传。到了明代中后期,在《名山藏》中逐渐建立起事件进展的基本链条,使得这一故事从私修野史逐渐进入清代官修正史《明史》。在流传过程中,故事中的破绽被修补弥缝,从而得以广泛传播。

人物评价

文学才能与品行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认为,宋濂、杨士奇、李东阳王守仁是明代官员中,文章写的最好的人。

明代官员唐枢认为,杨士奇是明朝的文贤,其文学才能在朝廷内首屈一指。他识大体,做事从容、公正。只要在名节、政事、文学方面有名气的人,杨士奇都会举荐他们。

明代藏书家项笃寿认为,杨士奇的文学水平很罕见,他对人非常和善,从不嫉妒他人。

清代政治家张廷玉认为,杨士奇做官非常严谨,居家时从不谈论公事,即使是至亲好友也不让他们知道。在皇帝面前,杨士奇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应对,所谈论的事情都能切中要害。别人有小过失,他也常会为他们掩盖。

政治能力

明仁宗朱高炽赞扬杨士奇说,以前自己肩负监国使命,杨士奇随侍左右,君臣同心同德,一起献身国事,公而忘私,多次经历艰难,意志不曾动摇。自己即位以来,杨士奇进献妙计,期望自己治理好国家,忠贞不二,这些自己都记在心里。

朱瞻基朱瞻基认为,杨士奇从不怕触怒君王,明仁宗能够接纳杨士奇的建议,因此做事都能成功。

明代史学家丘濬认为,三杨是当时的贤明宰相。 

明代官员吴宽认为,当时能够称作名臣的,就是三杨。 

明代官员徐三重认为,明代内阁名臣中,三杨称首。 

明代官员焦竑评价说,西杨有宰相才能,杨荣有宰相的业绩,南杨有宰相的风度,所以说到明朝的宰相,必然会提到三杨。 

明代官运尹直与三杨一起做官了很久,他认为,当初,国家刚刚平定战乱,缺少将官,经费匮乏,民间地广人稀,法制薄弱,各项财政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后来,朱瞻基英武有决断,各个部门的官员都听从命令,任职后很少变动,官民相安,天下太平,三杨辅助国政,因此扬名天下……等到王振专权,好大喜功,才有了麓川之征,调兵遣将,耗费人力物力,对国家毫无益处。后来九溪苗族趁机叛乱,还有叶宗流、邓茂七、黄萧接连起兵,直到发生土木堡之变,这都是因为三杨最初没有能够阻止王振的行为。然而西杨的文学水平,东杨的政治能力,南杨的清雅都是人所不能及的,要说到贤相,必然会提到三杨。

明代官员廖道南认为,杨士奇辅助太子,保全赵王,辅佐四朝,始终如一,是社稷之能臣。他还说,杨溥杨荣、杨士奇相继入相,时称三杨。杨士奇有宰相的业绩,杨荣有宰相的才能,杨溥有宰相的气度,无论儿童还是妇女都知道他们的名声。

明代藏书家项笃寿认为,世人说到宰相的功绩,必然会谈到三杨,特别是杨士奇尤为出色。历经五朝,既专一又持久,他的行为都很公正。

明代方志史学家何乔远认为,杨士奇为人谦虚谨慎,重义薄利。辅佐四朝,四十余年,处理事情把持大体,从不马虎;推荐人才,都会到处调查清楚,先看德行,后看能力,从不因私庇护;对待重大的政事和有纷争的事情,他都会讲出切中要害的意见。朱祁镇刚刚即位时,张太后一起听政,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共同辅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并严格核查百官。 

清代政治家张廷玉认为,杨士奇、杨溥、杨荣同时是朱高炽做太子时候的属官,也同时在四代朝廷任职辅政,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物。明代赞许贤良的宰相,必然首推“三杨”。他们能够以儒家学说为根本,洞察事情的先机,同心协力互相支持,谨慎谦恭从不懈怠。三杨就像史书上所称赞的房玄龄杜如晦,道德高尚,为君主效力,弥补过失,却为人低调;又像姚崇善于应变,使天下大事处理得当;还像宋璟依法行事,保持公正。

当代史学家南炳文汤纲都认为,杨士奇与杨荣、杨溥都是明仁宗做太子时候的旧臣,为维护朱高炽的太子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深受明仁宗和明宣宗的信任。同时,他们在内阁任职的时间都很长,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然最初只是学士,却也开始掌握机要事务。后来称为公孤,始终在重要位置,不出内阁一步……这样的经历,使他成为“宿德重望”“为时耆硕”,在朝臣中有很高的威望。

家庭成员

人物轶事

与人为善

广东省布政使徐奇将岭南的土特产馈赠给朝廷大臣,有人得到了他送礼的清单,进呈给朱棣。明太宗看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召他来询问。杨士奇解释说,徐奇去广东时,各位大臣作诗给他送行,自己因为生病没有参加,所以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大臣们是否收礼还不清楚,况且礼物都很轻微,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于是,明太宗下令烧掉了送礼清单。

从善如流

永乐六年(1408年),明太宗巡狩北京,命杨士奇起草诏文。明太宗看后,认为杨士奇写得很不错,其他人也连连称好,只有兵部尚书刘隽私下对杨士奇说,诏书中有一个“自”字,应该改成“有”字更好。杨士奇点头答应,就告诉了众人。其他人都认为不需要改,杨士奇却坚持认为刘隽改得有道理。明太宗就同意了。后来明太宗深有感触地说,杨士奇能够听进去不同意见,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成功。

自言三恨

杨士奇自称有三大遗憾:不是进士出身,不得作县令、御史。

“西杨”来历

宣德年间,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同在内阁,号称“三杨”。世人以他们的住宅位置以作区别,杨士奇称“西杨”,杨荣称“东杨”,杨溥称“南杨”。

子当大用

泰和县人刘伯川善于观人。杨士奇时年十四五岁,与陈孟洁前往拜访他。刘伯川以两人皆故人之子,于是会见了他们,大家相处融洽。这天雨雪停止,天空放晴,大家喝酒喝的正香的时候,刘伯川命两人赋诗言志。陈孟洁赋诗:“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春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杨士奇赋诗:“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气侵人骨,贪看梅花过野桥。”刘伯川对陈孟洁笑着说:“十年勤苦,只博红楼一看邪!子当不失风流进士。”又对杨士奇笑着说:“虽寒上当耐,子当大用,尚勉之。惜予不及见也。”刘伯川去世后,陈孟洁考中进士,为翰林庶吉士,而杨士奇官至少师。皆如刘伯川所言。

杏园之会

正统二年(1437年)三月初一,时值阁臣的休沐期,杨士奇与同僚杨荣王直杨溥、王英、钱习礼、周述、李时勉陈循等八人以及画家谢环雅集于杨荣在京师城东的府邸——杏园。谢环描绘了诸人聚会之情景,创作了《杏园雅集图》卷,卷后有杨荣与众人的题记和序文。

清廉辞俸

洪熙元年,杨士奇以大学士身份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后又改兼兵部尚书,并食三禄。他辞去了比学士俸禄高三倍多的尚书俸禄, 并说,尚书月俸六十石,可养壮士六十人,自己受二俸,已过分,不敢再要尚书俸禄。蹇义说建议他辞去学士俸禄。杨士奇却认为,辞禄当辞厚,不用取虚名。 朱高炽只好同意去掉杨士奇的尚书俸禄。慨叹道,杨士奇真是清廉,如果官员们都这样,世上就没有贪官污吏了。同年二月,明仁宗为嘉奖杨士奇,特赐田二顷,杨士奇仍然坚辞未受。

预言成真

杨士奇的家乡泰和县曾经有这样的预言:“龙洲过县前,泰和出状元”。秀才陈循住在泰和东城,先后考中乡试第一、会试第二、廷试第一,最后中了状元。杨士奇当时在南京任谕德,寄二绝句给自己这位同乡,其中一个是这样的:“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六年后,泰和城西人曾鹤龄考中状元。又过了十八年,曾任泰和典史的真定人曹鼐也考中状元。

三杨狎妓

有一次,杨士奇、杨荣杨溥命妓女齐雅秀陪酒,众人问她能不能让三位阁老笑。齐雅秀说,一进去就会令三人大笑。齐雅秀见到三杨后,三杨问她为何迟到,齐雅秀说自己在看《烈女传》。三人大笑说,母狗无礼。齐雅秀回答说,自己要是母狗的话,三位阁老就是公猴。一时京中大传其妙。

墓葬

杨士奇墓位于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上,坐西向东,墓园占地约7.5亩,砖石结构墓室,墓前两边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石旗杆。石像前立有牌坊,中匾“与国咸休”四字为明仁宗所赐。坊前有一座碑亭,碑刻朱祁镇祭文。墓后的石碑上刻着杨士奇的生平,杨士奇墓作为名人名墓已经载入《中国名胜词典》。1957年,杨士奇墓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书目

艺术形象

绘画

杏园雅集图

杏园雅集图由明代画家谢环在明代正统二年(1437年)所绘制,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401厘米。再现了明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九位内阁大臣在杨荣府邸杏园聚会的历史画面。卷首题“杏园雅集”四字,卷后保存有当时雅集者杨士奇所书《杏园雅集图序》;庐陵郡杨士奇、建安杨荣等人的即景诗。全卷长1181厘米,是一幅图文并茂的长卷。《杏园雅集图》现藏于镇江博物馆

文学

影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