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 :中国广东省的地级市

更新时间:2022-11-23 19:13

江门市,俗称“五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范围在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总面积 9510.92 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北西高,以低山丘陵为主;西南部及东南部较低,以河谷冲积平原和少数丘陵为主。江门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江门1983年设立地级市,下辖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代管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政府驻地蓬江区白沙大道西1号

江门市2022年常住人口达482.22万人,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450多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的美誉。

江门市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1.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4.89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640.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665.73 亿元。

地名来历

江门市区地处西江与西江支流逢江区汇合处。江北蓬莱山与江南烟墩山对峙似门,有如江之门户,故名“江门”。

历史沿革

元末明初时期

元末明初,在肄水(西江)出口江门海西岸地域,形成一个商贸墟集,称江门墟。明万历年间,属新会县龙溪乡归德都辖。

清沿明制,康熙,江门墟仍为新会区县龙溪乡归德都十五图辖地。

光绪二十三年(1897),据《中英西江通商条约》,辟为外国船只停泊及货物上落站。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议定,江门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设立海关,称江门埠。

民国时期

民国14年(1925)11月26,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江门为省辖市建置,民国20年(1931)2月,撤销省辖市建置,改为新会县第十二区辖镇。

民国26年(1937)3月改属新会具第二联乡辖。民国34年(1945)9月至江门解放,为新会县第二区辖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江门成立,对江门、新会区实施军事管制。翌年5月1日,设立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江门办事处,为县级建制,负责江门行政管理事务。

1951年1月1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江门改为省辖地级市,归粤中专署辖,4月1日,成立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江门办事处,结束军事管制。

1952年5月改属粤西办事处领导,11月归粤中行署辖。

1958年4月11日,江门市改为县级市,归佛山专区辖,12月,归属江门专区

1961年4月2日,改属肇庆专区

1963年6月再改隶佛山专区辖。

1966年初,复升为省辖地级市。

1970年,江门降为县级市建制,归佛山地区领导。

197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江门市复改为省辖地级市,受广东省和佛山地区双重管辖。

1979年11月24日,江门市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江门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1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江门市下辖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5县,年9月1日增辖阳江市阳春市两县。

1984年7月,江门市区分设城区与郊区两个县级区。至1987年末,江门市共辖7县2区。

1988年1月,阳江县、阳春县从江门市划出。

1992年4月至1994年2月,辖下的台山、新会、开平、鹤山、恩平5县先后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建制,省政府委托江门市代管。

2000年末,江门市辖新会市、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5个县级市及蓬江区江海区两个市辖县级区。

2002年6月22日,江门市辖下原新会市撤市设区。

行政区划

江门市政府驻地在蓬江区,截至2021年年底,江门市辖3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全市共有61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050个村民委员会,26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理

位置境域

江门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范围在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总面积 9510.92 平方公里,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2886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414.8公里,拥有大小海岛352个(含赤鼻岛),其中有居民海岛6个、无居民海岛346个,海岛面积251.85平方公里。江门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佛山、云浮,南濒南海领域,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位置,与广佛都市圈、深港经济区圈两大龙头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三角地带”,是大湾区通向粤西和大西南的枢纽门户。

地质

江门境内地壳经历地槽、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三个发展阶段。震且纪至志留纪的华南加里东地槽构造期,境内沉积厚度大的半深海、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硅泥质笔石页岩建造等,地层褶皱并有轻微区域变质。泥盆纪至以一叠世,为相对稳定构造期,地壳缓慢、均匀下降,沉积出较薄较稳定的准地台相类磨拉石建造、浅海和碳酸盐建造、海陆交互和含煤建造: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到,伟泥盆纪至中一香世阶积的地台盖层发产褶皱,并伴随有断型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晚一春世后,境内地壳活动又趋活断,比中燕山期,断裂、岩浆活动强烈。第三纪行的喜马拉雅山脉期,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断陷岔地继续沉降古新世始新世星期,沉积山间盆地与河流湖泊相的地层,始新世中期至更新世中期,地壳隆起并剥蚀。晚更新世始,又发生多次升降运动,经历海陆互相的沉积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山,境内地层受内、外应力作用,形成当今多样的陆海地貌。

地貌

江门市境地势西北高,东南、南西低。北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广布,东部、中部、南部冲积平原、河流阶地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沿河沙洲发育,组成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

·山地

峰岭海拔标高大于1000米或切割深度大于500米的山区,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北部。西北部的天露山海拔1250.9米,为全市最高峰;次高峰烂头岭海拔1014.8米。山脉呈北东走向,长约100公里,为开平市与新兴、恩平市阳江市的界山。此外,南东部古兜山山脉,南北走向,绵延台山市新会区两地达50余公里,面积500余平方公里。主峰狮子头山海拔982.2米,其余山峰多在海拔500~800米之间。江门市东北部有宅幕山,海拔805米;在恩平与两阳交界处有白鹤头山和烂头岭。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云宿山、昆仑山、紫罗山、大隆洞山、彩虹岭、南峰山、大人山、清售顶(皂幕山系)、狗头山、君了山等10座。海拔标高500~1000米或切割深度200-500米的山地,多分布在山脉外围,或与丘陵相邻,或独自屹立于平原、海岛之中。“V”字形谷较发育。500米以上山地面积约占全市土地面积1.77%。

·丘陵台地

多分布在潭江流域、西江流域的低山外围,海拔标高小于500米或切割深度小于200米,山顶浑圆,多为“U”字形谷,基岩阳露甚少,山坡上多有第四纪堆积,其有以剥蚀为主导作用所形成的准平原化地貌特征。全市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46.12%。

·平原

有三角洲平原与海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多分布王西江、融江出口处,由海陆混合沉积层组成。在江门市区至新会区以南,有西江、潭江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属珠江三角洲复合平原南西侧的一部分。还有大降洞河、都河形成的广海镇至都解三角洲平原近300平方公里,水网密布,平原地表高出河面0.5~3米。近海部分受海潮影响,多筑有人工堤围,局部尚有残丘分布。

海积平原沿南部海岸分布,长条状,宽1~5公里,地表高出涨潮水位0.5~3.5米,多筑有人工堤围,大部分开垦为农田,向大海方向过渡为海漫滩,过渡带内多沼泽地,生长水草,间有红树林,部分改造为鱼塘。全市平原、河流阶地面积共4880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51.15%。

·河流阶地

主要分布在西江、潭江水系两岸,一级阶地发育,二、三级阶地局部发育,零星分布。三级阶地在恩平市一带出露,山疏松砾石层、砂砾层及腐殖土组成,原2~6米,高出河面15~20米。二级阶地分布在恩平、开平市台山市冲积层厚2~4米,高出河面5~15米。由更新世晚期冲积物组成,阶地宽0.2~2公里,构成上迭或内迭阶地。河床或畔岸多分布着河漫滩,现代冲积层组成。呈长条状,局部呈弯月型心滩,在西江、潭江下游宽度可达200米,高出河面0.5~1米,汛期被淹。

·喀斯特地貌

分布于恩平、台山境的山地、丘陵地带,无观赏价值,地下溶蚀地貌小规模发育。

·海岸地貌

台山北陡镇赤溪镇沿海局部可见海岸、海蚀桂、小型海蚀洞、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在江海区外海南山前沿有宽居海蚀平台。“风光艇津”摩崖下出露有小型蜂窝状海蚀穴。台山上、下川岛宽阔平缓海岸处多砂质海滩。台山镇海湾、广海湾都斛镇新会区崖门等海岸地区均有淤泥质海滩出露,台山市镇海湾、江门上川岛、都斛,恩平市横坡、洪及新会崖门的潮间浅滩有红树林生长。

水文水利

江门市河流属珠三角水系和粤西沿海诸河两大水系,全市集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25条,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诸小河。西江,位于江门市东北部的西江下游干流,属江门市的过境河流,在鹤山市石岩头以上集雨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流经鹤山、江门、新会、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等河。江门境内西江西海水道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078亿立方米,其中部分流经银洲湖。潭江,是珠三角水系的干河。主流发源于阳江市牛围岭山,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市、台山、鹤山、新会等市(区),在新会区环城镇附近折向南流,从岸门口出海。沿途汇纳朗底水、莲塘水、蚬冈镇水、白沙水、镇海水、新昌水、公益水、新桥水、址山水、新会河、江门水道、天沙河、下沙河、虎坑水道及虎跳门水道等支流。流域面积6026平方千米,在江门市境内流域面积5882平方千米。主流全长248千米,上游多高山峻岭,植被良好,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潭江主流上游建有大(二)型锦江水库,并已建成水沾、江北、恩城、塘洲、东成镇、江洲、合山等梯级开发的水闸,兼顾发电。潭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9.86万千瓦,已建成大、中、小(二)型以上水库421宗[其中大(二)型水库3宗,中型水库19宗,小(一)型水库109宗,小(二)型水库290宗,控制流域面积2006平方千米。总库容16.86亿立方米,现已开发小水电246宗,装机容量14.612万千瓦。

气候

江门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春秋为转换季节。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区域气候分为山地温凉区,丘陵温暖区,沿海温热带三级。江门市有海洋季风的调节,气候温和多雨,冬夏分明。太阳辐射较强,有丰富热力资源。气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最冷月(1月)与最热月(7月)相差14℃~15℃。

·降水

江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少雨季节,4~9月为雨季,降水量、降水日数明显增加。雨量占全年80%~90%。最大年雨日200天以上,出现在恩平市鹤山市。最少年雨日110天,出现在台山市。年暴雨日数月分配是双峰型,6月为高峰期,8月份为次高峰期。12月份出现暴雨的概率最小,一共只有2次,1988年、1994年出现在鹤山。1979~2000年,历年平均降水量在1806.4~2577.6毫米之间,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国暴雨中心之的恩平,最多年雨量超过3700毫米。最大年雨量、最大月雨量和日最大雨量都出现在恩平,1997年7月1~7日,恩平连续出现4天暴雨、3天大暴雨,平均每天降雨100多毫米;该月雨最超过1100毫米。

·日照

江门全市1979~2000年,全市年平均日照为1683.5~1813.0小时。一年中夏秋两季日照多,最多的7月全市平均为209.5~231.5小时;冬春日照少,最少的3月全市平均为54.7~72.9小时。年日照最多值于1980年、1986年,分别出现在台山、开平市,年日照时数均在2100小时以上,占可照时数的48%。1982年、1994年,鹤山、台山、恩平年日照时数均在1500小时以下,其中鹤山最少,1994年为1373.3小时,仅古年可照时数的31%。

·风

江门市1979~2000年,年平均风速为1.7~2.3米1秒。冬季南下的冷空气较强时,陆地吹偏北风5~6级,有时重大,新会区曾出现10分钟平均风力达9级的大风:台风侵袭时风力最大达12级或以上。年风向较多为北东北风,出现频率占全年的18%。

·相对湿度

江门市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79%~80%,全年月平均,各地相差不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江门市土地总面积950691.55公顷,按照现状地类划分:农用地766620.92公顷,建设用地120964.41公顷,未利用地63106.22公顷。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蓬江区32196.80公顷,江海区10916.46公顷,新会区135471.49公顷,台山市328780.00公顷,开平市165694.44公顷,鹤山市108272.60公顷,恩平市169359.76公顷。

矿产资源

江门市矿产资源丰富累计发现矿产51种,矿产产地490处,占广东省已发现矿产150种的33%。其中探明有一定矿产储量的矿产有35种,矿区119处,达到大、中型规模的39处:在已发现的矿产地中,能源矿产4种,矿产地45处,金属矿产19种,矿产地146处,非金属矿产25种,矿产地244处,水气矿产4种,矿产地55处。

海洋资源

江门市是广东省海洋大市,拥有丰富的海域、岸线、海岛、港湾、旅游、生物等资源,海洋鱼类有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9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主要有:赤点石斑(赤点石斑鱼)、碎点石斑(宝石石斑鱼)、青石斑(青石斑鱼)、宽额石斑(鞍带石斑鱼)、尖吻鲈(盲 鳍)、银鲈、黄吻棘花鮨、短棘银鲈、卵型鲳鲹属(卵形鲳鲹钝鼻半鲹)、黄鳍棘鲷(黄脚触)、真鲷(线)、平鲷(金丝鲛)、二长棘鲷紫红笛鲷(鲈鲉)、等;有新对虾属(大明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沙虾(赤瓜)、刀额新对虾(泥虾)、斑节对虾(鬼虾)等30多种甲壳亚门生物;有近江牡蛎(蚝)、长牡蛎(蚝仔)、密鳞牡蛎翡翠贻具(青口螺)、马氏珍珠贝、解氏珍珠贝、台湾莺蛤、花鹊栉孔扇贝、阿纹绶贝类等30多种贝类;还有洲参、海胆水母(水母)、海龙、游马、绿海龟等其他海洋生物以及紫菜、绉紫菜、海带、石花菜、鸡毛菜、海萝、江篱等海洋植物。全市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2886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414.8千米,约占全省的1/10,银洲湖广海湾川山岛等海域具备建设深水良港的条件,银洲湖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通道。

植物资源

江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维管植物183科618属11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紫荆木白桂木、华南杉、吊皮锥、绣球茜草、藤槐等。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属924种,恩平市七星坑亚热带次生林区植物种类有735种,其中,刺木山楝12种属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动物资源

江门市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100余种、鸟类400余种、蛇类100多种、昆虫纲200多种,其中山猪、小灵猫、山蛤、龟、鹧鸪、鳖、蛇、鳞甲目等于西北部山地常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蟒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小灵猫、鸳鸯、苍鹰黑翅鸢红隼、三线闭壳鱼(金钱鱼)、虎纹蛙等23种。

水资源

江门市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水资源总量平均值,为全省均值的19.62%、全国均值的324.89%;年均河川径流量120.74亿立方。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全江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25.95亿立方米,占全省5.56%、全国0.31%。水资源总量的主体是河川径流量,江门水资源总量121.47亿立方米,占全省6.27%、全国0.43%。截止2019年末,江门全市有蓄水工程2349宗,其中大型水库4宗,中型水库29宗,小型水库157宗,小型水库414宗,总库容24.62亿立方米,灌溉库容15.92亿立方米。全江门市建成投产的小水电站246座,总装机容量14.612万千瓦。

自然灾害

江门市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连续性暴雨和特大暴雨)、干旱、冷害等。每年春夏季节时有范围小突发性强的雷雨大风、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冬季的寒潮、早春的低温阴雨,每年4-9月汛期,7-9月是台风活动的频发期,影响江门的台风时空分布不均匀,常有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和12级大风,造成严重气象灾害。

·台风

1979-2000年,共有141个台风(热带气旋)影响江门市,出现6级以上大风。暴雨。影响严重的61次。

1983年9月9日,8309号台风掠境。沿海地区最大风力10~11级,并伴有暴雨,持续11个小时,甘蔗1.21万公顷,鱼塘463.40公顷,损毁香大焦273.59万棵,柑橘橙6951棵。26条村庄受没,死1人,伤26人,9个公社通讯中断,倒场房屋1257间,损坏77间;崩决堤围23处,崩塌渠道203处,总长1.65万米;倒断高压线杆23条、低旧线杆1101条,电话线杆940条,冲坏山塘4宗、涵闸6座、水陂59座,变压器3台。经济损失3500万元。

1993年6月27日至9月26日,沿海3次受台风掠袭:9302号台风于6月27日在台山市东部沿海登陆:9316号台风于9月17日在新会区崖南至斗门区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风力12级以上。之后,沿海各地风力增大至9~10级,阵风11~12级,并伴有大暴雨。

1999年9月16日台风掠境,江门市区、新会最大阵风10级,并伴有暴雨。经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8.3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500公顷。倒塌房屋189间,损坏水利工程一批。直接经济损失8515万元。

·暴雨

1979~2000年,江门全市共出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暴雨1376站次,年平均63站次;超过100毫米大暴雨有345站次,年平均16站次。暴雨日主要出现在4~9月的汛期,22年中共有1299站次,汛期雨量占全年的87%以上。

1985年8月26~29H,江门全市各地先后遭3次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袭击,其中台山市受浸水稻2.30万公顷,台城河合水水闸旋转闸门被冲垮,4座水库损坏。潭江中、下游受外洪、内涝和海潮夹击,开平市三埠镇街道受淹水深0.30米。

1992年6月7-15日,受锋面低槽天气系统影响,台山连降暴雨到大暴雨,降雨量多达500~800毫米,造成洪涝灾害,受灾农作物2733.33公顷,倒塌损坏民房24间,损坏山塘水库118宗、排涝设施322宗,溃决堤围50多处,桥梁11座,冲坏公路28.60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

1998年6月20~25日特大暴雨袭击恩平市、开平,多个暴雨点平均降雨1060毫米。6月26日恩平大田镇茶山坑水库副堤溃决,山洪暴发,江河水位迅速上涨,大田、朗底、牛江镇和开平大沙镇顿成泽国,共死亡47人,失踪2人;615.20公顷耕地被冲毁,其中恩平378.80公顷、开平236.40公顷耕地,失去耕种条件。开平市经济损失1.70亿元,恩平经济损失5亿元。

·干旱

1979~2000年,共发生旱灾5次,平均4~5年一遇。旱情严重有;1990春末夏初开始至1991年春,出现少有的夏秋冬春连早,全市作物受旱面积达85%以上,春耕生产受严重影响。台山市晚造水稻2.67万公顷受旱,其中受灾严重有9333.33公顷。

1994年春旱。从上年12月至当年4月,全市平的降雨量161.6毫米,比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减少60%。受旱面积2.71万公顷,其中水稻2.09万公顷。

1998作,鹤山市、开平和恩平市春旱连夏旱。受旱时段3~5月,其中鹤山持续到10月。受旱面积3800公顷,其中鹤山2000公顷,开平1390公顷,恩平410公顷。

1999年1~3月,江门全市降水仅为51~88毫米,其中鹤山雨量最少,2月无雨,江门市区连续37天无降水,全市108座小型水作、161座水地十酒,受旱作物面积2.52万公顷。

2000年9月,全市隆雨量偏少,月平均降雨58毫米塘库蓄水量只有8.03化立方米,受早总面积1.74万公顷。

·冷害

1979-2000年,江门全市霜日平均每年15天。22年间,开平霜日最多,出现30天;台山市最少,只有4天。

1988年3月1~7日持续低温阴雨,造成严重的烂秧。仅恩平市因烂秧损失谷种达10万公斤。

1990年2月24日至3月5日,发生连续10天的低温阴雨天气,造成谷种损失仅次于1988年;2000年2月末至3月初,发生6-10大的低温阴雨大气过程。

1993年1月14~30日连续受强寒潮侵袭,新会区日平均气温降幅14.3℃,天气严寒。

1999年12月23-2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发生29~3℃低温,恩平和台山有霜,鹅山出现4天霜冻,局部重霜冻和冰冻,种养业受害面积700公顷,经济损失共9000万元。

人口

人口数量

江门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为4798090人,全市共有家庭户1606832户,集体户82581户,家庭户人口为4439242人,集体户人口为35884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男女性别比为107.47:100。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7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93个百分点。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2.2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7.1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85%,比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年末公安户籍人口403.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9万人,出生率为7.42‰;死亡人口3.11万人,死亡率为7.71‰。

2023年末,江门市常住人口482.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1.1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8.66%,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年末公安户籍人口403.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6万人,死亡人口3.47万人。

民族结构

江门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4%,含汉族在内共46个民族,其中:2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分别是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布依族彝族仫佬族回族土族黎族白族毛南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仡佬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批准的全省面积最大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1395平方公里,可新增连片开发面积625.32平方公里,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广阔的产业平台。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位置,与广佛都市圈、深港经济区圈两大龙头的陆路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到深圳前海只有90公里、到珠海横琴只有70公里,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三角地带”。江门市产业门类齐全,是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覆盖的四个城市之一,其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8个产业中被列为核心城市,已获得“国家火炬江门纺织化纤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江门)”“中国五金卫浴生产基地(蓬江区杜阮镇)”“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江门高新区)”和“国家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江门高新区)”等2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江门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以侨为“桥”搭平台,共建共享“新侨都”,搭建起“侨梦苑”、珠西创谷等一批“侨创圆梦”基地、重要平台;出台《江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主动拥抱RCEP机遇、携手港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珠江西岸到南海之滨,在9500多平方公里的创业热土上,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选择到江门开启创业之旅。

江门市是广东省省的“米袋子”“菜篮子”,2021年新增18个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创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市。创建1个国家级、7个省级、27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柑橘、鳗鱼、马冈肉鹅、大米、茶叶、禽蛋等“1+5”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成果转化率达5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1%,均走在全省前列。

江门的第三产业,如商贸、物流、旅游、会展、金融、文化、餐饮、房地产发展良好。珠中江县进出口商品展销会、农业博览会、文化博览会、教育装备展览会、新会陈皮文化节等品牌。珠西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加快,一批国际级的采购平台陆续建成。

2023年,江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7.0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855.1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820.10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6∶46.1∶45.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40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37美元),增长5.6%。

第一产业

江门有“新会陈皮”“新会区柑”“台山市鳗鱼”3个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大米”“大沙天露茶”“恩平菜”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新会陈皮”原产地在北纬22°05′至22°35′、东经112°46′至113°15′之间,以银洲湖两岸冲积平原带为核心的新会境内潭江沿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平原新垦区,及能利用潭江水灌溉,且坡度在20°以下的山地和丘陵。新会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由新会种植的新会大红柑去肉取皮,天然晒干,在当地陈化三年以上而成。“新会陈皮”于2006年10月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新会区大鳌镇地处西江下游磨刀门水道,是一个由河水冲积而成的江心岛,原本养殖家禽的大人纷纷改养虾,成为全国多个省级南美白对虾的主要供货来源,以及全省重要的南美白对虾产区、珠三角对虾加工、贸易基地。2021年,大鳌镇水产养殖总量超3万吨,产值预计超9亿元。沙堆镇水产养殖面积1300多公顷,其中优质品种1200公顷,养殖品种以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为主,水产品总产量1.2万吨,水产品总产值近5亿元。

2023年,江门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分行业看,农业(种植业)增长5.6%,林业增长10.2%,牧业增长7.6%,渔业增长5.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增长15.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1.1万亩,比上年增长0.1%;糖蔗种植面积1.1万亩,下降9.2%;油料种植面积19.6万亩,增长4.8%;蔬菜种植面积115.3万亩,下降0.2%。全年粮食产量98.9万吨,比上年下降0.2%。糖蔗产量6.9万吨,下降9.1%;油料产量3.8万吨,增长10.5%;蔬菜产量202.1万吨,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46.3万吨,增长14.8%。全年肉类总产量37.0万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猪肉产量18.8万吨,增长7.0%;禽肉产量17.5万吨,增长6.5%。全年水产品产量88.4万吨,比上年增长4.3%。农业机械总动力1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1%。

第二产业

江门市202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2%,股份制企业增长21.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7%,重工业增长20.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10.5%,中型企业增长19.2%,小微型企业增长14.9%。

改革开放后,江门弘扬先侨“敢为人先”的优良品质,1978年11月,江门市无线电三厂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方式从日本引进全套收录机生产设备,成为全国电子行业首批“三来一补”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了一批轻纺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动一批企业(甘化、美雅、美达、开平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企业上市;在海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下,创办了五邑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市投资额最大的实体项目、成为广东省多个战略性产业的核心城市、谋划布局产业集聚区、瞄准“双碳”产业蓝海,江门将把省委“1+1+9”工作部署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结合江门实际,依托自身制造业雄厚基础,筑牢工业规模化发展基本盘;瞄准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引进各类工业项目,打造工业跨越式发展新引擎。江门各地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崛地而起,形成承接产业链布局的载体。今天的江门,拥有江门国家级高新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2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省级工业园实现三区四县全覆盖,江门与中科院联手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江门双碳实验室,并支持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创“动力”。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892.98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3601.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2022年上半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工业企业已达2万多家,领益智造、大长江、无限极身百亿企业,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近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逾2200家。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和食品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硅能源、新能源电池、安全应急与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江门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570.23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280.68亿元,年均增长13.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33.5%提升至2021年的40.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12年的7.6%提升至2021年的12.7%。

第三产业

2023年,江门市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5.82亿元,比上年下降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1.23亿元,增长9.7%;金融业增加值312.05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226.84亿元,下降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2.79亿元,增长6.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26.27亿元,增长7.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50.30亿元,增长1.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63.09亿元,增长5.0%,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8.4%,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江门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业占GDP的比重为8.94%,物流业的特点主要有:(1)国际化物流比较发达,我市经济外向程度高,进出口贸易发达,国际贸易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集聚的区域主要有:正平快运物流中心:位于新会区江会路沙岗村口,入驻物流企业近50家,代表企业有江门龙榜物流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货物公路快速运输。新会港综合物流园区:位于新会今古洲区域,入驻物流企业10余家,代表企业有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国际货物海洋运输。高沙港综合物流园区:位于蓬江区高沙港区,入驻物流企业20余家,主要从事国际货物海洋运输。外海港综合物流园区:位于江海区外海港区,入驻物流企业10余家,主要从事国际货物海洋运输。公益港综合物流园区:位于台山市公益港区,入驻企业10余家,主要从事国际货物海洋运输。

江门市文旅交通投资集团亿源集团是江门市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连续 18 年入选“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客运班线覆盖广东省各市及主要县、镇,并开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等跨省班车及港澳直通班车。2021 年,客运量 8274.68 万人、里程 147063.57 万公里、货运量 28.06 万吨、货物周转量 2537.74 万吨公。

粤港澳大湾区

江门深入实施交通“千亿计划”,在交通大会战的拉动下,我市交通年度投资从2012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5亿元,十年来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395亿元,有力推动了高城市快速路四通八达、轨道交通笔走龙蛇、港口航道星罗棋布,助力全市稳固投、促增长。从一座傲立珠西的枢纽站房,到一架世界之最的跨海通道,到一段融贯南北的快速路网,再到一城全国示范的农村公路,最后到一条全省前列的万吨航道,近年来,江门按照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的部署,持续构建“大交通”格局,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侨都大地上,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初步成型,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日益凸显,正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西岸新增长极、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江门市产业门类齐全,是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覆盖的四个城市之一,其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8个产业中被列为核心城市,已获得“国家火炬江门纺织化纤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江门)”“中国五金卫浴生产基地(蓬江区杜阮镇)”“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江门高新区)”和“国家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江门高新区)”等2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

江门在全国率先上线商事登记“智能湾区通”,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登记银政渠道“31省通办”服务,设立“江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实现香港/澳门企业群众“零出关”即可办理超400项江门政务服务、66项广东省任一城市服务事项。在全省首推微信智能办照,在全国首发银行STM智慧柜员机智能办照,商事登记实现微信智能办、银行自助办、跨境离岸智能办;在全省率先推行3轮食品药品许可承诺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智能审批,其中适用承诺制事项实现智能秒批;在全省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即发证”,大力推动“交地即动工”。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多证合一”登记制度、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多项改革工作成效显著;相继出台了“人才强市十四条”“民营经济十二条”“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十二条”“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重点企业

2020年12月22日,由《2020年江门企业100强发展报告》发布“2020江门企业100强”榜单发布,这是江门首次发布百强企业榜单,江门百强企业榜单中制造企业达91家,营收占比超9成。百强企业中49家民营企业营收874.05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营收的42.52%,企业强壮指数为0.66,高于全省,在省内位列第二梯队。从市内区域分布看,新会区上榜企业25家,数量最多,其次是蓬江区19家、鹤山市15家、高新区(江海区)14家,开平市13家,台山市9家,恩平市5家。这其中,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的企业强壮指数均为0.95,并列排在全市首位,其次是新会区0.70,鹤山市0.62。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亿源集团、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年营业收入百亿级的企业,位列前三位,成为引领江门市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截至2022年8月30日,江门15家A股上市公司,5家江门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96.69亿元,6家江门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10亿元,其中领益智造高居榜首,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05亿元,领益智造依托在精益制造领域的优势,积极通过投资切入汽车、清洁能源、医疗器械等新市场,进行多元化转型。

江门是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芯制造及PACK成组、电池生产装备及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

文化

方言

江门市各市区内均使用方言,江门方言属于汉语粤方言中的四邑话,四邑话与广府(广州)话基本相通。同属四邑话,但台山、开平、鹤山、恩平、新会等各市区之间的语音、声调、词汇等方面又有差异。鹤山的共和、鹤城,新会的部分山区,台山的赤溪、斗山,开平东北部的水井等地,是客家人聚居地方,使用客家方言。

宗教

江门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个宗教团体。

江门市佛教协会

2019年,江门市有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9处,备案宗教教职人员96人。释印弘任江门市佛教协会会长。

江门市道教协会

2019年,江门市有道教宗教活动场所3处,备案宗教教职人员13人。刘嗣传任江门市道教协会会长。

江门市天主教教会、爱国会

2019年,江门市有天主教宗教活动场所12处,宗教教职人员17人,主教、神父与执士各1人,修女12人。梁建森是天主教江门教区主教、江门市天主教爱国会主席。

江门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江门市基督教协会

2019年,江门市有基督教宗教活动场所36处,宗教教职人员47人。何爱兰任江门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梁敏坚任江门市基督教协会会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江门市基础教育系统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十教育”,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江门市相继成立“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股)”,着力破解信息化深度融合、创新应用的瓶颈问题,持续加强教育信息化行政统筹力度,推进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融入到教师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2021年全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9.17%,高中升学率96.30%。2023年,江门市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52万人,在校学生15.21万人,毕业生5.58万人。中等学校招生10.75万人,在校学生30.74万人,毕业生9.59万人。其中,中等学校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26万人,在校学生3.45万人,毕业生0.9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4万人,在校学生8.77万人,毕业生2.84万人;初中招生5.68万人,在校学生16.35万人,毕业生5.21万人。小学招生7.12万人,在校学生37.12万人,毕业生6.29万人。幼儿园入园儿童4.41万人,在园幼儿14.3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9.13%,高中升学率85.45%。

医疗事业

2023年末,江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含各类门诊)1842个,其中医院60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7355张,其中医院床位20366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465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137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4499人,注册护士19080人,药师(士)2424人,技师(士)217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961人。

科学技术

江门市高新技术企业219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6家,市(县)属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5家。2021年末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4.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96件;专利授权量21272件,其中,发明专利964件,实用新型12827件,外观设计7481件。

文化事业

2021年江门全市拥有群众文化艺术馆8间,文化站73个。拥有公共图书馆8间,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15.65万册,图书馆全年流通185.62万人次,图书外借140.69万册次,图书馆阅览室座席4625个。拥有博物馆10个,博物馆藏品7.58万件,其中一级藏品6件。拥有广播电视台6个,广播电台节目7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2021年11月3日晚上在江门体育中心体育馆内以“激情市运,文明江门”为主题的江门市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新会代表团参加开幕式。

2022年8月6日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江门体育中心游泳馆开赛。

2023年末,江门市拥有体育场馆33个,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50家,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7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62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224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497名。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10.45亿元。江门籍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事中,获得3项冠军,5项亚军;在国内赛事中,获得15项冠军,6项亚军,6项季军;在省级赛事中,获得32项冠军,25项亚军,42项季军。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932元/人月,比2020年提高32元/人月。2021年末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户数16320户,人数30444人。2021年共发放低保救济金2.50亿元,比2020年增长3.3%。2021年末特困供养人数9406人,2021年落实供养经费1.86亿元,增长10.3%。2021年门诊和住院费用医疗救助支出8412.01万元,救助26.87万人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支出1433.78万元,资助参保56365人。江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6间,福利院床位2875张,收寄养人数1437人;敬老院60间,敬老院床位5502张,供养人数1428人。拥有社区服务设施2298个,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100%。2021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5.92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6480万元。

2023年,江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950元/人月。年末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户数16777户,人数31018人。全年共发放低保救济金2.55亿元,比上年增长0.3%。年末特困供养人数9633人,全年落实供养经费2.01亿元,增长1.3%。全年全市医疗救助总支出1.15亿元。其中,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支出9576万元,救助36.88万人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支出1942万元,资助参保47828人。截至2023年末,江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6间,福利院床位2880张,收寄养人数1355人;敬老院35间,敬老院床位3275张,供养人数2031人。拥有社区服务设施2378个,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7.63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905万元。

环境保护

江门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市森林蓄积量 223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46.29%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优良,地表水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6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年均浓度达到2012年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其中PM2.5年均浓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22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交通运输

概述

江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它位于珠三角西岸,东邻中山市珠海市,西连阳江市,北接佛山市,与广佛都市圈、深港经济区圈的陆路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是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乃至大西南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已开通的广珠城际把江门纳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已投入使用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省内第四大铁路客运枢纽,始发前往成都市昆明市济南市方向的长途动车。江湛铁路深江铁路、珠肇高铁、黄茅海跨海通道、广佛江快速路江顺大桥、广珠城际江门支线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或建成通车。

公路

普通公路

截至2019年年底,江门市普通国道和省道里程共计1893.985千米,包括国道3条,共441.546千米;省道19条,共1452.439千米。2021年江门市国民经济和发展公告显示截止202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8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3公里,一级公路956公里。公路密度10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4.6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95.30万辆。年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47万辆。摩托车保有量143.37万辆。挂车7653辆。2023年末,江门公路通车里程100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5公里,一级公路1034公里。公路密度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17.91万辆,增长5.3%,其中私人汽车107.63万辆,增长5.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6.24万辆,增长61.7%。摩托车保有量133.21万辆,下降2.3%。挂车7890辆,增长1.6%。

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是构建快进快出互联互通大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从江门大道分段建成到迎宾西路、五邑路扩建全线通车,再到台开快速路主体工程完工。正在建设的江门大道南北走向,串联起了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鹤山市,全线呈双“Y”字型,全长约 123 公里,按双向八车道+双向四车道辅道快速路标准建设,东北方向通过江顺大桥连接佛山的快速路网,对接顺德;西北方向通过鹤山的 325 国 道,快速对接江肇高速,联系高明、南海等地;东南方向延伸至新会区,对接珠海;西南方向接西部沿海高速的崖门出口,通至大广海镇湾。目前江门大道三江段以北已建成通车,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左幅试通车,银鹭大道至双水段加快建设。

高速公路

江门市已建成佛开、开阳、江鹤、新台、西部沿海、中江、江 珠、江肇、江罗、广中江、高恩、中开(罗坑互通至凤山互通段)、开春等13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93公里。中山-阳春高速公路罗坑互通至凤山互通段、开春高速、开阳高速扩建建成通车,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江门段实现全线双向八车道贯通,黄茅海跨海通道和银洲湖高速全线开工,中江高速、江鹤高速公路扩建启动建设。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深中通道加快建设,江门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更为突显。

江门市六纵六横两联一展望”高速公路网的雏形已显现,初步形成向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向西连接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快速通道,江门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巩固。还未建成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紧锣密鼓、中江高速改扩建项目控制性工程西江特大桥进入中塔柱2022年8月30日开始施工、银洲湖高速公路项目重点工程潭江特大桥2022年9月13日完成43#墩钢吊箱完成施工,江鹤高速改扩建项目TJ03标2022年9月16日成功架设全线首片预制箱梁,为全线桥梁施工按下“加速键”,中开高速双水互通至中山市段正加快建设,以上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江门市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对推动江门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

截至2021年,江门仅开通了两条高铁,分别是2011年开通的广珠城际和2018年开通的江湛铁路,江湛铁路开行经江门直达北京、深圳市等国内一线城市的直达动车,加强了江门与京津冀、珠三角东岸地区和港澳地区的交通联系,运行时速均为200公里。广珠城际连通江门与广州市、佛山等珠三角中心城市,江湛铁路连通阳江、茂名市、湛江等粤西城市,是目前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最重要的两条大动脉。2020年11月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成运营,成为省内第四大铁路客运枢纽,深江高铁、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段动工建设。

深江铁路自江门站出发,在深圳机场东站通过深圳北至深圳机场东联络线衔接广深港客专、厦深铁路;在深圳枢纽西丽站与赣深客专贯通;在江门站与江湛铁路衔接贯通,连接粤西。深江铁路与正在建设的珠肇高铁江机段(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在江门站交汇衔接,可实现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和珠三角枢纽机场大湾区两大国际机场连接。

江门站作为广东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汇聚了江湛铁路、广珠城际、广珠铁路,以及在建的深江铁路、拟开工的珠肇铁路和规划中的深南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江门站坐落于新会区。旅客从江门站出发,30分钟可到广州市,90分钟可至深圳。往东可直通深圳、上海市,向西可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向北直达广佛核心地带,向南可通达珠海市、澳门。江门站总投资约40亿元、历时3年建成,总建筑面积25.45万平方米,其中站房5.45万平方米,具有“站城融合、立体交通”等特点,其规模为8台20线,设计最高日旅客发送量7.15万人次。

航空

恩平通用机场又叫恩平冯如通用航空机场,是江门的第一座机场,机场建设项目已经通过审批,计划投资3.5亿,恩平通用机场规划为2B级,占地面积只有300亩,选址于恩平市君堂镇,规模较小,跑道长度只有800米。

航运

江门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该码头拥有深水泊位3个。统一规划的集装箱堆场4.5万平方米,3台40吨大型岸吊,4台重箱龙门吊。泊位总延长5033米,年通过能力约560万吨,100万人次。泊位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堆场面积7.9万平方米,仓库面积70011平方米。是为广东省省内第二大内河港,并有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新会港和台山广海港,银洲湖水域可通航万吨巨轮,由江门水路到香港95海里,到澳门53海里,每天有多个客运航班往来港澳之间。

2021年水陆货运量18568万吨,比上年增长3.6%;货运周转量157.17亿吨公里,下降0.6%。水陆客运量1360万人,下降73.5%;客运周转量9.88亿人公里,下降70.2%。港口货物吞吐量10510万吨,下降1.8%。

旅游

2019年,江门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围绕“碉楼、温泉、滨海、生态”品牌,培育文化产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9月20日成功创建台山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平市赤坎镇、鹤山市古劳水乡文旅项目、台山下川度假旅游岛项目建设施工顺利推进。

2019年,江门市旅游总收入690.52亿元,接待游客7673.92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337.1万人次,一日游游客4218.85万人次。

2019年,江门市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发展旅游新业态和文化创意产业。编制《江门市侨乡文化遗产游径总体规划》,重点聚焦华侨文化游径、海丝文化游径、南粤古驿道游径等建设,将辖属的三区四市主要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点整合串联。

著名人物

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450多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称和“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的美誉。江门市哺育了明代大儒陈献章、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爱国侨领司徒美堂、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史学大师陈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周文雍以及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等一批历史名人;祖籍和出生在江门的两院院士达34名,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孕育了胡蝶、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100多位知名度较高的演艺明星。

友好城市

2022年5月,江门市和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市签署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江门市与霍尼亚拉市是中所两国第一对友好城市,双方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两市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往来,积极开展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