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 :2022年G20峰会

更新时间:2023-08-15 18:05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简称2022G20峰会),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参加的国际性会议,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此次G20巴厘岛峰会,各国领导人线下面对面交流,也是G20成员国努力走出新冠疫情的象征。

2022年11月14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16日下午峰会闭幕,印度接替印尼担任G20轮值主席。本次会议各国领导人达成了《二十国集团强劲和包容复苏行动》宣言并重申就再次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开展合作的承诺。

此外,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没有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而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则通过视频讲话的形式出席了本次峰会。多数成员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表达最强烈的痛惜,强调这场战争正在导致人民严重受苦并放大了世界经济现存的脆弱性,包括制约增长,增加通胀,打断供应链,加剧能源和粮食的不安全性,扩大金融稳定风险。

峰会概况

峰会愿景

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国际社会期待G20凝聚国际共识、促进国际合作,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传递信心和希望。

国际社会期待此次峰会凝聚共识,推动主要世界经济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发出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声音,为全球经济复苏、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信心;期待中原地区在G20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破解全球发展困境,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要议题

参考资料

峰会进程

2022年4月21日,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长英卓华表示,所有G20国家领导人都已被邀请参加将在印尼举行的G20峰会。11月2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雅加达透露,已有17个国家领导人确认参加11月15日至16日在该国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根据主席国印尼方公布的议程,15日举行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会议将分别聚焦粮食及能源安全、健康等议题,16日举行的第三阶段会议将重点讨论数字化转型。11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闭幕式。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印度接替印尼担任G20轮值主席。

峰会宣言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通过宣言,摘要如下:

十四年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首次聚首。作为全球大型世界经济体,二十国集团成员认识到有必要通过承担集体责任、采取合作举措,以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全球挑战,为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奠定基础。各国领导人确认二十国集团是全球经济合作主要论坛,重申就再次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开展合作的承诺。

巴厘岛峰会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举行。当前全球多重危机叠加,世界经济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破坏,以及气候变化等其他挑战导致经济下滑、贫困加剧、全球复苏放缓并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今年,我们还见证了在乌克兰的战争进一步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对此问题曾有过一次讨论。我们重申各国在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等其他场合表达的立场,包括2022年3月2日多数投票通过的ES-11/1号决议(141票赞成、5票反对、35票弃权、12国未投票)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表达最强烈的痛惜,并要求俄罗斯从乌克兰领土上彻底、无条件撤出。多数成员强烈谴责在乌克兰的战争,强调这场战争正在导致人民严重受苦并放大了世界经济现存的脆弱性,包括制约增长,增加通胀,打断供应链,加剧能源和粮食的不安全性,扩大金融稳定风险。关于这个形势以及相关制裁还存在其他观点和不同评估。我们认识到二十国集团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论坛,安全问题可以对全球经济带来显著的后果。

坚持国际法、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多边体系十分重要,这包括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国际人道主义法并保护武装冲突中的平民和基础设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弹是不允许的。和平解决冲突,一切有利于解决危机的努力,以及外交和对话都很重要。

值此全球经济关键时刻,二十国集团采取切实、精准、迅速和必要的行动至关重要。要使用所有可用的政策工具,包括通过国际宏观政策合作与务实协作来应对共同挑战。为此,二十国集团将继续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应对全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主席国印度尼西亚提出的“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主题,各国将采取协调行动,推进强劲、包容、韧性的全球复苏以及创造就业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维持宏观经济政策应对与合作的灵敏和弹性。进行公共投资和结构改革,推进私有投资,加强多边贸易和全球供应链韧性,支持长期增长、可持续和包容、绿色和公平的转型。确保长期财政稳定。国家银行承诺维持价格稳定。

——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继续承诺使用所有适用工具减缓经济下行风险,注意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强化金融韧性、推动可持续金融和资本流动而采取的行动。

——采取行动维护粮食和能源安全,支持市场稳定,提供临时和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以缓解物价高企的影响。加强生产方与消费方沟通,为长期粮食和能源安全所需,以及强劲和可持续的粮食、化肥和能源系统而提高贸易投资。

——通过更多种类的创新融资资源和工具,包括促进私人投资,进一步释放对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多边开发银行在权责范围内,进一步采取行动,动员和提供更多融资,包括通过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应对全球挑战来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再次承诺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支持可持续复苏,各国承诺加强宏观政策合作,防范下行风险和负面外溢效应。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确保通胀预期稳定,降低跨境溢出效应。

重申2025年开展国际银行股权审议,2023年12月15日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6轮份额总检查。欢迎各国自愿转借SDR。落实《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欢迎完成对乍得的债务处理,期待完成对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的债务处理,强调商业债权人应以同等条件参与减债行动,也有国家强调多边开发银行参与减债行动的重要性。继续在国际税收、资本流动、普惠金融、金融市场监管、加密资产监管等方面加强合作。认识到以可持续、包容、可及和可负担的方式重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

支持在2030年前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通过重振多边主义应对发展挑战。继续通过二十国集团杭州市峰会《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等支持非洲。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格拉斯哥气候协议”,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考虑不同国情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敦促各方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加强对环境无害的废物管理,包括阻止非法跨境转移废物。进一步倡导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提升资源效率,提倡循环经济以增强可持续性。认识到包括各类湿地在内的生态系统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持。承诺就应对海洋塑料污染等制定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砍伐、沙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在自愿基础上实现2040年前退化土地减少50%。认识到一些国家为确保2030年前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至少30%的全球海洋得到养护或实现保护目标所作的努力。

认识到迫切需要动员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退化,大幅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其到2020年每年联合动员1000亿美元并将该年度目标延至2025年的承诺。

建设可持续、有韧性的粮农系统和全球供应链,采取协同行动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维护粮食供应链正常运转,促进粮农贸易畅通。努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重申需要更新全球粮农贸易规则,避免对粮食和化肥采取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出口禁止或限制措施。支持粮农系统采用创新实践和技术,促进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银行提供关于粮食安全应对措施的系统分析。注意到各方提出的粮食安全倡议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有关倡议取得的进展。欢迎促进乌克兰俄罗斯畅通无阻地运送粮食和化肥等产品的伊斯坦布尔市协议,以及协议的延续性。注意到欧盟支持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团结通道”以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就俄罗斯对外粮食援助与俄方达成的协议。

地缘战略挑战加剧了能源危机。呼吁各国推进能源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脆弱国家消除能源贫困,努力缩小能源可及性差距。重申承诺在中期内逐步取消和规范低效、鼓励浪费的化石燃料补贴,同时向最贫困和最脆弱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区域能源互联互通,加强对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推动低排放发电,推动支持清洁能源转型的财政、市场和监管机制,包括酌情使用碳定价和非定价的机制和激励措施。

在应对疫情方面坚持人民至上,提高防范和有效应对疫情的能力。在世界卫生组织领导和协调下加强全球卫生治理,欢迎在国际银行设立应对疫情大流行基金。支持政府间谈判机构就加强大流行病预防、防范和应对能力制定国际文书。认识到新冠疫苗广泛接种是全球公共产品,认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的决定。欢迎发展中国家在疫苗联合研究和联合生产方面加强合作。

各国认识到数字互联互通以及打造有利、包容、开放、公平和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致力于进一步实现基于信任的数据自由流动和跨境数据流动,推进更加包容、以人民为中心、赋能和可持续的数字转型。鼓励就发展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展国际合作。继续完善跨境支付合作。

重申以世贸组织为核心、基于规则、非歧视性、自由、公平、开放、包容、平等、可持续和透明的多边贸易体系,这对于在开放和互联互通的世界中实现全球经济韧性与复苏不可或缺。开展积极、建设性、务实、有重点的讨论,以改进包括改革争端解决机制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各项职能。贸易和气候环境政策应当相互支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到在数字贸易领域开展包容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重申对腐败零容忍的承诺,将通过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二十国集团拒绝腐败分子入境执法合作网络等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廉洁文化,拒绝为腐败犯罪人员及其资产提供避风港。在就业、教育、旅游、文化、妇女等领域继续开展合作。

主席国将各国提交的国际合作项目汇总形成《二十国集团强劲和包容复苏行动》,作为宣言附件。

2023年在印度、2024年在巴西、2025年在南非举行二十国集团峰会。

以上参考资料

中国外事活动

2022年11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与会期间,习近平将应约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塞内加尔总统萨勒、阿根廷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等多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

中美会晤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双方需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也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和安全网。

此外,习近平还强调台湾问题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美是两个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的大国,过去和现在有差异和分歧,今后也还会有,但这不应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

约瑟夫·拜登表示,美中作为两个大国,有责任保持建设性关系。美方致力于保持两国元首以及政府各层级沟通渠道畅通,就双方存在分歧的问题开展坦诚对话,为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战加强必要合作,发挥关键作用。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原地区“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寻求利用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希望看到台湾海峡和平稳定。

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双方就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达成一致。同意用好中美联合工作组,推动解决更多具体问题。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

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两国元首都认为,会晤是深入坦诚和建设性的,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采取切实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两国元首同意继续保持经常性联系。

中法会见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会见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习近平指出,作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法、中欧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合作的精神,推动双边关系在正确轨道上行稳致远,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经过多年发展,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双方应该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希望法方推动欧盟继续奉行独立和积极的对华政策。中方愿同法方一道,支持印度尼西亚主席国工作,推动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取得成功,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沟通协作,共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表示,法中两国都致力于促进全球和平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法方希望同中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精神,密切高层往来对话,深化经贸、航空、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法国开展合作。法方愿同中方加强多边沟通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问题。法方愿积极促进欧中对话合作。

双方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意见。习近平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明确一贯,主张停火、止战、和谈。国际社会应为此创造条件,中方也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建设性作用。

会见联合国秘书长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者。中方愿同联合国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将以中原地区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方将继续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高度赞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契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方面,中国所作努力无可比拟。联合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必须得到尊重。联合国愿同中国继续密切合作,期待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更重要作用。

关于俄乌冲突的各方态度

中国

2022年4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七国集团财长日前发表声明称,对俄罗斯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会议等表示遗憾,还称国际组织和多边论坛不应该再照常与俄罗斯开展活动。赵立坚回应道,我们注意到了七国集团有关的声明。二十国集团和相关国际机构是讨论国际经济金融问题的平台,不是讨论乌克兰问题的正式场合。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面临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应对。世界各国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对话而不是挑动对抗,坚持合作而不是制造分裂,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稳定而不是进一步扩大冲突外溢效应。七国集团成员应该采取负责任的态度,避免将国际合作政治化、武器化,为处于多重挑战下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美国

2022年3月24日,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称他支持将俄罗斯排除在二十国集团之外。4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美国将不会参加有俄罗斯参与的G20会议。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3日,有记者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美总统拜登曾表示希望禁止俄罗斯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并称此次峰会涉及的话题可能与以往有所不同。然而一些G20相关国家曾表示,在这样一个经济相关论坛上过于关注乌克兰问题是不公平的,请问白宫对此有何回应。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现在距离G20峰会还有7个月,议题安排目前尚无定论,无法确定乌克兰问题将在峰会上占多大的权重。但是乌克兰问题,以及未来的重建工作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在峰会上讨论并无不妥。

俄罗斯

2022年6月27日,俄罗斯卫星社消息,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弗拉基米尔·普京已经接受印度尼西亚方面的邀请,确认将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但会议形式还有待确定。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0日,据塔斯社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不前往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俄罗斯代表团将由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率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2年11月1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接受国际文传电讯社采访时表示,在当前情况下,俄罗斯总统应当留在国内,因此无法前往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

乌克兰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7日,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一个网络研讨会上表示,他将不能亲自到场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如果可以,他将在线参加峰会。11月8日,乌总统发言人尼基福罗夫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应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的邀请,泽连斯基通过视频讲话的形式参加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政治新闻网称,根据该媒体了解到的讲话内容,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不应该被要求在良心、主权、领土和独立上作出妥协。我们尊重规则,我们说到做到。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还在讲话中感谢“亲爱的G19”拒绝“俄罗斯使用核弹的威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