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三胜 :中国京剧老生演员,京剧创始人之一

更新时间:2023-08-15 17:25

余三胜(1802年—1866年),名开龙,字起云,艺名三胜。安徽潜山人(另一说为罗田县人),安徽科班出身,京剧老生演员,京剧创始人之一,儿子是余紫云,孙子是余叔岩

余三胜成年后加入当地的东腔戏班唱戏,后背井离乡外出学艺谋生。先来到汉口学唱汉调,为汉戏末角演员。继而远赴天津,加人“群雅轩”。道光初,余三胜来到北京,搭徽班演唱,改唱老生,成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当时以擅唱“花腔”著称,表演细腻。1844年,余三胜到天津演出,当时民间彩绘泥玩具艺术家张明山为其做了一尊彩塑,被誉为“活余三胜”。1863年,余三胜时年61岁,在业界已是高龄的他加入了广和成班,继续登台表演。余三胜在1866年,因病去世,葬于天津。

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京剧老生前三鼎甲”。余三胜艺术素质极佳,风姿俊雅,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博学多艺,文武兼优。代表作品有《李陵碑》《牧羊卷》《乌盆记》等戏。作为京剧创始人之一,余三胜改革皮黄声腔曲调,丰富声调旋律、完善唱腔板式;自余三胜进京后,改造京剧语言,在演唱上主要以“中原地区韵”为主,吸收一些北方文化以及京字的发音;他还在京剧剧目中增加男性角色,奠定了徽剧以生为主的基础;除京剧表演上的改革以外,余三胜培养诸多京剧事业的接班人,将汉剧发扬光大,使“汉派”成为京剧主流。为纪念余三胜,罗田县成立了余三胜研究会、三胜京剧社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余三胜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农历壬戌二月初十卯时出生于一个音乐、民歌、戏曲历史悠久的艺术之乡。因其家境贫寒,仅住两间破土砖房,幼年便随父母乞讨,靠拍渔鼓简子(当地民间乐器)唱道情和小调卖唱为生。因其天资聪慧,相貌清秀,且有一条天赋的洪亮佳嗓,曾被乡间东腔戏班收为演员。

余三胜成年后加入当地的东腔戏班唱戏,因嗓音洪亮、戏功扎实、为人厚道,在当地颇有名气。据传当地一位财主为阻止余三胜和他妹妹恋爱关系的发展,在余三胜的一次细小演出失误上大做文章,威迫戏班将其除名,令其不得在当地继续演出,无奈之下余三胜愤然离开家乡,背井离乡外出学艺谋生。

演艺生涯

余三胜先来到汉口学唱汉调,为汉戏末角演员。继而远赴天津市,加人“群雅轩”。

道光初,余三胜来到北京,搭徽班演唱,改唱老生,因其通文墨,口才伶俐,常自创新腔,又嗓音醇厚,声腔优美,逐渐声名远播。他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也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因此,创新徽汉合流的余三胜成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当时以擅唱“花腔”著称,表演细腻。并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梨园三鼎甲”,在京城被爱新觉罗·旻宁点了“戏状元”,成为一代戏曲泰斗。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余三胜到天津市演出,民间彩绘泥玩具艺术家张明山,慕其名观其演出数次,彩塑一尊余三胜《黄鹤楼》剧目中之刘备泥像,抓住了他的神态特征,被誉为“活余三胜”。

1863年(同治二年),余三胜时年61岁,在业界已是高龄的他加入了广和成班,继续登台表演。

1866年,余三胜因病去世,葬于天津。

个人生活

余三胜的祖父余良璧,字辉彩,生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其父余善继,字交,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他的母亲是周氏;他的弟弟名开贵,字起才,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即余四胜,工净行。儿子余紫云,京剧青衣花旦演员;孙子余叔岩京剧老生演员。

艺术传承

余三胜之子余紫云(1855年—1899年),京剧演员,工青衣花旦。名金梁,字砚芬,罗田县人。系著名老生余三胜之子。紫云幼师梅雨田习花旦、昆旦,并私淑胡喜禄的青衣路数,他不仅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而且能戏多、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他的花且戏《打面缸》《虹霓关》《梅龙镇》等,青衣戏《祭江》《探寒窑》《宇宙锋》《苏三起解》等。

余三胜之孙余叔岩(1890年—1943年),京剧演员,工老生。名第祺,字叔远,曾用艺名小小余三胜。湖北罗田人。余叔岩梨园世家,祖父余三胜,是京剧第一代老生;父余紫云,工旦。余叔岩9岁从姚增禄武生,11岁从吴联奎学老生。1903年到天津市入德胜奎班,与陈德霖演出于东门外中舞台,剧目有《战宛城》《定军山》《阳平关》《一箭仇》《洗浮山》《剑峰山》《骆马湖》等。余叔岩的传人有:杨宝忠谭富英王少楼杨宝森孟小冬李少春吴彦衡陈少霖等。

余三胜的弟子谭鑫培(1847年—1917年),名金福,湖北江夏人,艺名小叫天。先演武生和武丑,中年后专演老生。他在唱腔上吐字发音既注重四声尖团,讲求湖广韵;同时又汲收京音京韵。在多年艺术实践中,以唱、做、念、打相结合见长,创造了一种悠扬婉转且带伤感的唱腔,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谭派”,代表作有《空城计》《定军山》《卖马》等。

主要剧目

参考资料:

艺术特色

余三胜艺术素质极佳,风姿俊雅,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博学多艺,文武兼优。

余三胜的嗓音醇厚,声腔优美。他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与北京地方戏曲音乐融合,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他以擅唱"花腔"著称。所谓花腔,就是旋律丰富的唱腔。在京剧唱腔的创制上,丰富了京剧演唱的声音色彩,加强了京剧唱腔的旋律。据记载,京剧中的二黄反调,如《李陵碑》《乌盆记》《朱痕记》等剧中的反二黄唱腔,均创自余三胜。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他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出京剧风格的字音、声调,将罗田方言带入京剧的唱念中,形成“时尚黄腔似喊雷”的风格。

艺术成就

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或梨园三鼎甲,他成名早于程长庚、张二奎,是京剧的创始人之一。余三胜对京剧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改革皮黄声腔曲调

汉戏是当代京剧的前身,主要是以二黄调以及西皮为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最先在余杭区一带出现,道光年间,汉调便深受皇帝所喜爱,并且这时期的演员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西皮和二黄调两者都有很多板式,其中二黄调的旋律比较缓慢,多表现凄凉沉郁的情绪。无论是哪种曲调都对当时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余三胜从以下几方面结合汉调对徽调进行了改造。首先,丰富了声调的旋律。在汉戏进京之前,徽调尽管在腔调上比较丰富,但在曲调上却较为简单,并没有太大特色。来自湖北汉戏的皮黄调,与徽调相比较,不论在板式还是腔调上都有着自身特色。余三胜出身于汉戏班,富有相关知识经验,擅长用反二黄调,也擅长脸谱,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在丰富声腔艺术旋律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完善了唱腔板式。余三胜能够根据一部戏中的人物以及情节的需要来变换板式,首先演唱二黄,然后演唱西皮,或首先使用慢板再使用快板,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演唱形式丰富多彩,变幻万千,而且还比较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改造京剧语言

在余三胜以及其他人都没有率领汉班进人京都之前,在北京已经确立的微剧,并没有统一的语言规定,这样一来,便和北京观众形成了隔阂,制约了发展。自余三胜进京后,便和徽班演员一起,对语言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因此,他们达成协议,在演唱上主要以“中原地区韵”为主,最终使得徽班的演员在同一语言的领导下,吸收一些北方文化以及京字的发音等,最终为京剧在语言上奠定了基础。

就京剧的韵白来说,有所谓“湖广音”、“上口字”、“尖团字”等等。“湖广音"主要是语言的音调问题,“上口字”“尖团字"是咬字发音问题。京剧韵白中的“湖广音”,实际上就是在舞台语言的声调上,既考虑到北京语言声调的特点,同时又吸收汉戏所使用的湖北话的地方特色,所创制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京剧舞台语言声调。例如“人言司马用兵如神”,按“湖广音"读作“认雁司妈用兵与神"音调。其中“认”“雁”“妈”“与"音,就为湖北地方语言音调。“司”、“用”、“兵”、“神”,则为北京语言音调。

京剧中的“上口字”其中大部分则为湖北的地方读音。如:“请”,京剧中读“侵"音;“兴”,京剧中读“新"音;“个”,京剧中读“过"音;“和”,京剧中读“活”音;“渴”,京剧中读[kuǒ]音;“争”,京剧中读“增"音;“登”,京剧中读[dēn]音;“层”,京剧中读“岑"音;“明”,京剧印读“民"音;“平”,京剧中读“贫"音;“行”京剧中读“心(阳平)"音;“京”,京剧中读“津"音;“能”,京剧中读“媺(阳平)"音;“药”,京剧中读[yò]音;“白”,京剧中读“伯”音;“贼”,京剧中读“则"音;“鞋”,京剧中读[lá门音等。此外,还有一部分“上口字”则为湖北、北京之间的一种读法。如“街”字,京剧中读[jiai]音,湖北读“该”音,介于二者之间。如“如”“入"二字,京剧中读时加儿化音,湖北读“愚"音。“主”住”二字,京剧中读“住"加儿化音,湖北读“举"音,都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读法。

奠定了徽剧以生为主的基础

在余三胜进京前,所有剧目无不以旦角为主,余三胜进京后这种形式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演唱中男性角色逐渐增多,尤其以老生为主的剧目逐渐增多。这样一来,便使得以旦为主演变为以生为主演,既提高了戏剧舞台反映生活艺术的能力,又使得徽剧表演以及声腔艺术得到了一定发展。

将汉剧发扬光大

使“汉派”成为京剧主流。余三胜不仅从上述三个方面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培养了京剧事业的接班人尤其是培养了其子余紫云继承了自己的事业,余紫云又培养了其三子余叔岩为“汉派”传人。余三胜还收谭鑫培为徒,直至杨宝森而相沿至今。余三胜的“汉派”成为京剧的主流,其规范成为京剧演唱所遵循的准则。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孟小冬”的孟小冬便是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上海京剧院当红女老生王佩瑜也是宗余派,中国国家京剧院的老生以及台湾京剧院的当红老生也都是宗余派。“汉派”京剧后继有人,也是余三胜的贡献之一。

人物评价

余三胜的坚韧、开拓、创新、兼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罗田县人奋力建设好自己美丽的家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评)

在中国京剧界,余三胜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因其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与其子余紫云、孙余叔岩同时名列《辞海》,且被誉为京剧的“祖师爷”,其地位早已得到公认。“一家三泰斗,京剧史传奇”是对余三胜一家在京剧界地位的高度概括。(《鄂东文化名流》主编汪季石、夏慧 评)

人物故居

余三胜的故居位于北京“大栅栏”西南的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61号(原26号),其故居没能纳入被保护的文物行列。

后世纪念

罗田文化部门编辑出版《京剧鼻祖余三胜》,里面收录近三十余胜的传说和故事。罗田县还成立了余三胜研究会、三胜京剧社,建设三胜广场,恢复重建余氏祠堂,创作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等。

2023年10月12日,“京剧的守正与创新——余三胜和余(叔岩)派艺术学术研讨会”系列揭牌仪式在余三胜故里罗田县九资河镇举行。与会领导在致辞中表示会做好余三胜遗址遗迹保护、余派艺术传人培养、京剧节目制作、京剧余派艺术嘉年华等工作。

文化传承

瞿伯良,男,1946年生,“余三胜传说”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余三胜是罗田县的名人,更是京剧的鼻祖,瞿伯良喜欢唱京剧。20世纪60年代末,听老一辈讲有关余三胜的传说故事,他非常感兴趣,记在心里,然后讲给朋友们听,讲完了再去搜集,积累多了后再整理出来,40多年来从未间断,他先后在《黄冈日报》《罗田文艺》等报刊发表多篇有关余三胜的传说故事。同时,为了让这些传说故事活在人们的口头中,他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像开故事会一样讲给孩子们听。他善演唱京剧老生唱段,并多次参加县内外京剧票友联谊活动:还参与大型纪录片《子访》《千年黄州》的拍摄,主要介绍余三胜传说、传记,以及对中国京剧艺术的贡献和历史地位。《寻访》已在湖北电视台播放。

相关轶事

背井离乡

说法一

一次应当地杨姓富户点戏双出,余三胜前场扮演公主,演毕忘摘手镯,赶演后面戏里讨饭的黄梅姑娘,引得台下一片笑声,杨富户持鞭上台怒打于他,并将戏班轰散,迫使开龙、开贵余氏昆仲离家出走,游艺江湖至武汉演出改攻汉调末角。后至开封市(今开封)未能展其才,遂北上至天津市

说法二

民间传说,当地一位财主为阻止余三胜和他妹妹恋爱关系的发展,在余三胜的一次细小演出失误上大做文章,威迫戏班将其除名,令其不得在当地继续演出,无奈之下余三胜离开家乡,背井离乡外出学艺谋生。

逢场作戏

余三胜善于逢场作戏,遇到演出场上出现为难之事时,总能临危不乱,即景生情,随意编戏,把演出场面补救得天衣无缝。有一次演出,余三胜扮演一君王,开场出銮驾,由四人执载前导,到场分为两半,立于左右两边,这本是固有的程式。但这四人不知是一时慌乱,还是那些喜爱余三胜的戏迷们故意安排一个恶作剧,要为难一下余三胜。戏台上第一队两人分立左右两边,而第二队两人竟误站一方,形成一边三个人,另一边一个人的局面。而余三胜出场不慌不忙,在唱引之后,增加了摇板唱腔,他唱道:“这壁一个,那壁三,还须孤王把他拉。”唱毕又在三个人一排中,牵出一个人送到另一边,使两边都是两个人。这时台下的观众顿时大笑,纷纷赞叹余三胜的随机应变能力,救场救得自然及时,幽默诙谐,不仅纠正了演出失误,而且增加了喜剧色彩。

随机应变

余三胜有文化,喜看演义、小说,对于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有所体会,所以在他晚年登台的时候,有临事镇定,随机应变的特点。如一次贴演《四郎探母》,余三胜饰杨四郎青衣胡喜饰铁镜公主。胡喜因故迟到误场,余三胜出场后只得把戏放慢,临时将西皮慢板“我好比……”引伸到几十句之多,直等到胡喜扮好戏可以出场了,他才转到“想当年沙滩会一场血战”那段二六上去。台下不但不觉得余三胜这大段唱冗长、厌烦,反而感到余三胜又有新的创造。

相关考辨

余三胜的籍贯,在民国时期,有皖、鄂籍等说。最早明确提出余三胜籍贯的文献是穆儒丐的《伶史》(1917年),该书认定余三胜是安徽人。1933年,徐慕云在《梨园影事》中第一次提到余三胜是罗田县人。1982年10月与1983年9月,方光诚和王俊二人先后在《戏剧研究资料》与《戏曲研究》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余三胜家谱的发现》和《米应先、余三胜史料的新发现》,首次透露了二人于1982年4月到湖北省罗田县,看到了找到余三胜的家谱,并在论文中摘抄了有关条目,给出了仅仅截有“開龍、開贵”的《余氏七修宗谱》局部图片,就有了湖北省罗田县这个说法。

方光诚和王俊提供的关于京剧早期演员余三胜的《余氏七修宗谱》,存在修订时间含糊、截图过短、版式奇葩、日期记载方式阴阳混合、谱载人物与三胜父子信息不关联、开龙与三胜寿龄不同、谱记陈氏信息有疑问以及信息来源不明等诸多疑点,徐章程在文章《余三胜籍贯考辨》中认为这些资料可信度低,不能作为余三胜籍贯的证明。

京剧演员、京剧教育家王瑶卿对《伶史》批注时,强调“三胜乃安徽某科班出身”,王瑶卿在“批注”中还披露了一件涉及余家内幕的隐私之事,即“紫云乃三胜承继子”,说明王瑶卿对余三胜家族情况了解比较深入。王瑶卿曾爱慕并深入了解余三胜的养父余紫云,并与其孙余叔岩有一起演出的经历,他在对《伶史》的“批注”中披露余紫云的身世,坚持《伶史》中余三胜是皖人的表述。因此,徐章程认为程演生在《皖优谱》中考证得出的余三胜是安徽潜山人的结论应是正确的。

20世纪80年代,有所谓的“史料新发现”之后,权威的戏曲史著作与词典以罗田县籍为定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